问题

为什么icu里面的护士会如此不尽责?

回答
在ICU(重症监护室)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们面对的是病情最危重、最不稳定的患者,每分每秒都可能发生变化,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如果有人觉得ICU的护士“不尽责”,那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不负责任”可以概括。

首先,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是ICU护士超负荷运转的根源。ICU的病人数量与护士的比例是严格控制的,通常要求是一名护士负责一到两名病人。然而,在很多医院,尤其是在非一线城市或者一些医疗资源紧张的地区,ICU的护士往往要身兼数职,或者一人要照看三四个甚至更多的危重病人。当患者数量远超合理的配置时,即使是最有责任心的护士,也可能因为分身乏术而无法给予每位病人最细致、最及时的照顾。她们可能需要在不同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药物输注、病情变化观察、机械通气调整、以及各种紧急处理之间不停切换,疲于奔命。

其次,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也可能导致护士的工作状态受到影响。ICU的工作环境本身就充满着生死考验。护士们每天都要与死亡打交道,见证生命最脆弱的一面。面对持续的抢救、患者的痛苦呻吟、家属的焦虑甚至悲伤,她们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冲击。长期处于高压、高风险、高强度的状态下,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也可能出现职业倦怠(burnout)。倦怠会表现为情感耗竭、疏离感和成就感降低,这可能导致她们在工作中表现出一些“冷漠”或者“效率低下”的迹象,但这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而非故意的懈怠。

再者,培训和经验的差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ICU的工作对护士的专业技能要求极高,需要掌握各种生命支持设备的操作、复杂的药物配伍、以及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新入职的护士或者在其他科室有经验但缺乏ICU专业培训的护士,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熟悉流程、掌握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她们的反应速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可能会相对较慢,在一些家属看来,这可能被误解为“不尽责”。而且,即使是在ICU工作的护士,她们的经验和能力也会有高低之分。一些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她们能够“预判”病情的细微变化,而新手可能需要更明确的指令和指导。

此外,沟通和信息传递的障碍有时也会造成误会。ICU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信息量巨大。护士需要准确地记录、传递病情信息给医生和其他团队成员。如果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或者由于沟通不畅导致某些治疗或护理措施未能到位,家属可能会觉得护士工作不到位。有时,护士因为忙碌,可能无法花太多时间向家属解释病情,或者她们的解释方式可能不够温和,这也容易引起家属的不满和误解。

最后,对“尽责”的定义存在主观性。家属在ICU看到的“尽责”,可能是一种全天候的关注,事无巨细的汇报,以及对患者所有需求的即时满足。然而,ICU护士的工作是基于医学的专业判断和团队的协作。她们需要在保证所有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既定的医疗流程和医生的医嘱来工作。她们的“尽责”体现在对生命体征的精确监测、药物的准确给药、操作的规范执行、以及对病情变化的敏锐捕捉和及时上报。如果家属期望的是一种“伺候”式的服务,而护士提供的是一种专业、高效但可能不那么“贴心”的照护,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就可能导致“不尽责”的评价。

总而言之,ICU护士的工作环境极端特殊,她们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从人力不足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再到专业技能的要求和沟通的复杂性。将她们的行为简单地归结为“不尽责”,是对她们辛勤付出和专业性的低估。理解这些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客观地看待她们的工作,并认识到改善医疗环境、增加人手、提供更多支持的重要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以去私立医院搞啊,几个人围着您一个人转,肯定没有什么照顾不周的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ICU(重症监护室)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们面对的是病情最危重、最不稳定的患者,每分每秒都可能发生变化,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如果有人觉得ICU的护士“不尽责”,那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不负责任”可以概括.............
  • 回答
    关于ICU医生建议家属亲手拔管这件事,说实话,这背后确实有很多复杂的情感和现实考量,并非所有ICU都会这样做,也不是所有情况都合适。但当它发生时,通常是出于几个层面上的原因,而且往往是综合性的。首先,我们得明白,ICU里的病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呼吸机支持的,病情都非常危重。拔管,也就是撤掉呼吸机,看似.............
  • 回答
    这事儿挺邪乎的,但也并非不可能。一个男人因为开了一辆长满霉菌的车,结果细菌感染进了ICU,听起来挺吓人的,也让人不禁想问:这霉菌到底有多大的威力?为什么会闹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原因,以及里面有哪些容易被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为什么霉菌和细菌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首先,得明确一.............
  • 回答
    美国拥有大量ICU(重症监护室)床位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其医疗体系的结构、历史发展、经济因素、人口特征以及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式的独特偏好。以下是详细的分析:1. 医疗体系的私有化和市场化导向: 盈利驱动: 美国大部分医院是私立的,其中许多是营利性机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利润最大化,医院.............
  • 回答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重症监护室(ICU)病房不让陪护的问题,我将尽力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并尽量用更贴近真实生活化的语言来阐述,希望能让您更容易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ICU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它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住院病房,更像是一个集中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最顶尖的医护团队,专门应对那些病情极其危重、生命.............
  • 回答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我们确实没有看到如同互联网行业那样,由从业者自发组织起来、声势浩大的维权行动,例如“996.icu”那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平台。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行业特性与从业者结构首先,建筑施工行业本.............
  • 回答
    工程行业,特别是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确实很少出现像“996.icu”那样大规模、有组织、在互联网上声势浩大的维权行动。这其中原因复杂,不是一两句就能概括的,涉及到行业特性、从业者心态、组织结构以及维权方式的差异。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接地气地说。1. 行业特性决定了“孤军奋战”的土壤 工种.............
  • 回答
    昔日燎原火,今朝渐息声:为何“996.icu”的影响力不复当年?“996.icu”——这个曾经在互联网激起千层浪的词汇,仿佛一夜之间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曾经的愤怒、质疑和抗争,如今似乎化作一阵风,吹散在996工作制依旧普遍的空气里。为何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事件,其社会影响力正在逐渐式微?这背后并非简单.............
  • 回答
    8月11日南京新增的1例本土确诊病例,其身份是一名来自南京市一家医院ICU的护士,这一消息无疑为当下南京的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一丝警惕。考虑到其工作岗位是重症监护室,接触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其中不乏新冠肺炎患者,因此“疑为职业暴露”的说法,更像是对这种高风险职业特点的一种直接推断。这件事儿对疫情防.............
  • 回答
    作为病人家属,我在ICU门口最长住过多久?这个问题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也最煎熬的部分。我不会说一个具体的数字,因为时间在ICU门口的概念已经模糊了。那段时间,每一秒都像被拉长,又像瞬间即逝。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是一个秋天的傍晚,空气中弥漫着落叶的味道,我走进ICU的大门,我父亲就躺在里面。从那天起,我.............
  • 回答
    996.ICU 这场运动,如果用最直接的语言来概括,它的核心诉求就是:停止非法与不道德的长时间工作,保障劳动者基本的合法权益。简单来说,就是大家不愿意被强制加班,不愿意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为企业“卖命”,而是希望能够按照法律规定工作,并获得应有的休息和尊重。具体拆解来看,它的诉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
  • 回答
    针对广州某医院 ICU 护士在病房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外国人殴打的事件,我想表达的是,这绝对是一个令人震惊且不能容忍的恶性事件,暴露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和人性道德的缺失。首先,从护士的角度来看,这简直是身心的双重打击。她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用专.............
  • 回答
    一个29岁的年轻女性被诊断为爆发型糖尿病,并且已经住进了重症监护室(ICU),这个情况确实让人非常担忧。入院前几天她饮用了十几支甜饮料,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线索,直接指向了她病情急剧恶化的原因。但除了这个显而易见的诱因,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以更全面地了解她的情况,并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提.............
  • 回答
    关于广州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的非洲籍男性患者殴打ICU护士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不能简单地将问题归结于任何单一原因。事件本身的严重性与性质:首先,无论患者的国籍、肤色如何,任何暴力伤害医护人员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这是对为救治他人而冒着生命危险工.............
  • 回答
    12 月 17 日美国南加州重症监护室(ICU)可用比例为0%,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担忧的信号,尤其是在医疗健康领域。从医学角度来看,这代表着该地区医疗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极限状态。什么是 ICU 可用比例为 0%?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在 12 月 17 日这一天,南加州所有指定的重症监护病房的床.............
  • 回答
    千年古方险酿悲剧:佛山老人自行配药,盲目服用中药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最近,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从佛山传来:一位老人因自行配服中药,结果导致严重中毒,不得不送入重症监护室(ICU)抢救。这并非孤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许多人开始尝试自行调配中药来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然而,不少人却.............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现状:医疗系统承压,挑战与对策并存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下,美国医疗系统再次面临严峻考验。近期多地重症监护室(ICU)容量逼近或已低于10%的警戒线,这一数字触目惊心,反映出医疗资源的极度紧张。当前美国疫情形势复杂多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现状,并审慎思考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应对这场持续的危机.............
  • 回答
    这起令人发指的事件发生在哈尔滨,一名年仅五岁的女孩被邻居男子带走,随后被发现时已身受重伤,生命垂危,目前仍在ICU昏迷。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对整个社会安全感的沉重打击。每当这样的新闻出现,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愤怒和痛心,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