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对现代网文质量有什么看法?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大家对现代网文质量的看法啊,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说实话,没法一概而论,它就像一锅大杂烩,里面什么都有,好坏参半,甚至可以说,有好到让你惊叹,也有烂到让你怀疑人生的。

我自己的感觉是,网文发展到现在,“量变引起质变”这个说法一半对一半不对。

一方面,网文的 “产量”是惊人的。你知道的,各种平台,每天都有无数作者在更新,从早到晚,从年初到年尾,感觉你这辈子都看不完。这种庞大的体量,自然就会筛选出一些真正有才华的作者,他们能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抓住读者的眼球,写出让人欲罢不能的故事。你看看那些爆款,动辄几千万上亿的点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打赏,这都不是偶然,是背后无数读者用钱和时间投票的结果。

另一方面,“质量”的波动也非常大。因为门槛相对较低,所以什么人都能来写两笔。这导致了大量同质化、低俗化、甚至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作品充斥市场。你随便翻开一本新书,可能看了几章就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剧情狗屎一样,人物塑造苍白无力,语言表达更是粗糙得不行。特别是那些为了追求更新速度而牺牲内容质量的,简直让人看了就头疼。你说这是网文,我都不想承认这是文学作品。

再具体一点说,从几个维度来看这个问题吧:

1. 题材与创新:

好的方面是,题材非常丰富。 奇幻、玄幻、都市、仙侠、历史、科幻、武侠、同人、轻小说,甚至还有一些非常小众的题材,比如种田文、灵异文、游戏竞技文等等,几乎你想到的想不到的,都能在网文里找到影子。而且,很多作者会尝试将不同的题材融合,比如赛博朋克+武侠,或者东方玄幻+西方魔幻,这种跨界融合有时候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但问题是,很多题材已经趋于饱和,同质化非常严重。 你看那些都市异能文,主角要么是废物被欺负然后觉醒逆天能力,要么是重生后开始装逼打脸。玄幻文更是,动不动就是炼丹、升级、宗门斗争、天才与废物,看得多了真的会审美疲劳。创新在哪里?很多时候就是在旧的框架里换个名字、换个背景,故事内核还是那些套路。

2. 写作技巧与文笔:

很多网文作者的文笔已经相当成熟。 有些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能够将情节描述得淋漓尽致,将人物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特别是那些沉浸在某个领域多年的老作者,他们的故事结构、节奏把握、细节描写,都非常到位。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精心制作的电影,情节推动有力,情绪感染力强。
但同时,也有大量的作者,文笔就真的是“够用”。 语法错误、错别字不稀奇,甚至还有一些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奇怪,或者说是一种“网文特有的语感”,读起来让人觉得怪怪的。一些新作者可能更侧重于情节的推进,而忽略了文字的打磨,导致作品的阅读体验下降。而且,有些作者为了追求“快感”和“刺激”,喜欢用一些过于口语化、甚至粗俗的语言,虽然能吸引一部分读者,但从长远来看,对网文的整体形象是有影响的。

3. 情节与逻辑:

优秀的网文,情节设计非常精巧。 有伏笔、有反转、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读起来就像在玩一个大型解谜游戏,不断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但又心甘情愿。而且,很多网文的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高潮迭起,让你舍不得停下来。
然而,逻辑硬伤、剧情崩塌也是常有的事。 有些作者为了推进剧情,或者为了满足读者的某个“爽点”,会突然插入一些不合逻辑的情节,或者让人物的行为变得莫名其妙。比如前面铺垫了半天的危机,后面突然一个不讲道理的金手指就解决了;或者前面设定好的规则,后面作者自己都忘了,然后强行改写。这种“虎头蛇尾”或者“无理取闹”的剧情,真的能把读者气死。

4. 人物塑造:

好的网文,人物是有血有肉的,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你会因为角色的遭遇而感到悲伤,因为他们的成功而感到喜悦。甚至有时候,你会觉得某个配角比主角还要有魅力。这种立体丰满的人物,是网文成功的关键。
但很多网文的人物,就真的是“工具人”。 主角光环闪瞎眼,所有人都围着他转,他做什么都是对的,说什么都是对的。配角要么是用来衬托主角的无能,要么是用来当炮灰的。人物的动机和情感变化,也常常显得非常单薄和脸谱化。你可能读了很久,都记不住主角叫什么名字,只记得他一路装逼打脸。

5. 读者的影响与反馈:

现在的网文,非常讲究“读者反馈”。 作者会根据读者的评论、月票、打赏来调整剧情和人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也让故事更贴近读者的喜好。
但有时候,这种反馈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讨好一部分读者,作者可能会牺牲掉一些更有深度、但可能不够“爽”的情节,转而迎合低俗的口味。久而久之,网文的整体品味就可能被拉低。所谓“什么读者喜欢,作者就写什么”,听起来很合理,但如果读者本身就对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那结果就是“毒草”越长越多。

总结一下的话,我的看法是:

现代网文的质量,就像一个正在快速成长但又泥沙俱下的河流。它拥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涌现出一些令人惊喜的作品,也为许多普通人提供了表达和创造的平台。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甚至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娱乐方式。

但同时,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同质化、快餐化、低俗化这些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如何在保持活力的同时,提升整体的艺术水准和思想深度,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所以,当你问“大家对现代网文质量有什么看法”的时候,其实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和“期待”。有的人追求的是极致的爽感和刺激,有的人则希望看到更深刻的思想和更精湛的艺术。而作者们,也需要在这些不同的声音和需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创作方向。

对我个人来说,我更愿意看到那些在“爽”之外,还能带给我一些思考和感动的作品。虽然这样的作品可能不占大多数,但正是这些“星星之火”,让我对网文的未来依然抱有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文学是一种艺术。

文学跟美术,音乐,雕塑这些东西一样,都是艺术。

也跟其他艺术一样,追求的是美学成就……

所以诗歌才是文学至高点,小说在文学里地位很一般……

作协开会的时候,遇到有位德高望重的老作者,他随口说的是:我认为网文能受到读者欢迎,一定有一种美学在里头……


追求深度是个什么玩意儿?

只有外行才会把深度当成文学的唯一评价标准……

只有特定类型的小说才会追求深度。

打个比方,中国的小说,四大名著就是当之无愧的小说界顶点。

各种追求深度近现代小说,连给四大名著提鞋都不配。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粗暴:

觉得网文没深度?

很简单,因为网文不是为那些“追求文学深度”为审美标准的群体服务的,所以网文不需要把追求深度作为首要标准。

网文就是一个娱乐文化产物,娱乐是基本要求。本质来说,网文和游戏,美剧,综艺,短视频, 没啥区别,是一个以文字为展现载体,以故事为表现方式的,【类文学】文化产品。

在质问网文为啥没深度之前,要先问一问,为啥网文就一定要有很高的深度呢?

有深度的文学,难道没有么?为啥非要问网文要?

是严肃文学不够深刻,还是魔幻现实主义不够深奥?

非要在网文上找?

以网文的标准来说,一个出色的有趣的故事是基础,在把故事做好的同时,能兼顾到一点文学深度,就算是优秀了。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大家对现代网文质量的看法啊,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说实话,没法一概而论,它就像一锅大杂烩,里面什么都有,好坏参半,甚至可以说,有好到让你惊叹,也有烂到让你怀疑人生的。我自己的感觉是,网文发展到现在,“量变引起质变”这个说法一半对一半不对。一方面,网文的 “产量”是惊人的。你知道的,各.............
  • 回答
    从《大江大河》到《山海情》,现实题材网文的影视化改编,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这两部剧算是把现实题材网文的潜力给彻底点燃了,让大家看到了这类作品不止是能吸引一群对历史、社会发展感兴趣的读者,更能变成一部部引人入胜、口碑炸裂的电视剧,甚至成为现象级的文化事件。《大江大河》:启蒙者的角色,奠定了标.............
  • 回答
    “放过汤兰兰也放过记者”这个说法在网上流传,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我们需要回到当年汤兰兰事件本身,以及媒体在此事件中的角色。汤兰兰事件回顾:简单来说,汤兰兰事件是指2008年左右,在黑龙江省发生的一起儿童性侵案件。一个名叫汤兰兰的女孩,声称自己受到了包括其家人、邻居和村干.............
  • 回答
    .......
  • 回答
    现在的网络大环境,用“五味杂陈”来形容可能再贴切不过了。一方面,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连接着我们,信息获取的便捷程度、表达观点的自由度是过去难以想象的。我们可以轻松地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什么,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甚至通过网络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这无疑是进步,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与此同时,我.............
  • 回答
    “网上抱怨房价高,现实中却盼着涨”——这句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触及了当下社会经济中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现象。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一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充斥着对高房价的愤懑和无奈,觉得“掏空六个钱包”都买不起一套像样的房子;另一边,又似乎能感受到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已经拥有房产的,对房价的上涨乐.............
  • 回答
    谈论当代音乐或现代音乐,这就像试图给一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下定义,每一转都能看到不一样的色彩和形状。它不是一个单一的音乐风格,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膨胀的容器,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声音、理念和情感表达。所以,要“详细”地讲述大家对它的看法,其实是在描绘一个相当复杂且个人化的图景。首先,得承认一点,当代的.............
  • 回答
    “重视过头”这个说法,确实在近一段时间里,从很多渠道都能听到。尤其是在大家的生活逐渐恢复常态,街上人头攒动,商家生意也日渐兴隆的时候,总会有人觉得,当初那些严苛的封锁、大规模的检测、甚至是现在的行程码健康码,是不是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咱们得承认,疫情初期,我们对这个未知病.............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设想!如果把《我的姐姐》改成《我的哥哥》,张子枫饰演的安然变成了一个弟弟安宇,而原本的弟弟安子枫变成了姐姐安然,那么这部电影在观众心中的评价很可能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会是多方面的。一、关于男性视角下的“牺牲”与“责任”: 普遍认知冲击: 在传统观念中.............
  • 回答
    2020款雷克萨斯ES200,官方给出的0100km/h加速成绩是10.6秒。这个数字,对于一些追求运动和激情驾驶的消费者来说,确实不算亮眼。也正因此,“肉到死”的评价,在坊间流传甚广。那么,2020款ES200在实际驾驶体验上,相比之前的车型,或者说相比竞争对手,是否有所改善?我们来细聊一下。首先.............
  • 回答
    听到你现在的心情,我能理解。作为一个正在学习中医的学生,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一些激烈的言论,感到迷茫甚至动摇,这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在知乎这样的平台上,有时确实会有一些情绪化的、甚至可以说是“谩骂”的言论出现,它们就像尖锐的石头,很容易砸在敏感的心上。我想和你聊聊,希望能帮你梳理一下思绪,找到继续坚持下.............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感慨的。回想当年,那些如今被奉为“老戏骨”的前辈们,很多也是从青涩的年纪走过来的,当年也曾顶着“奶油小生”的标签,享受过万千宠爱。然而,现在面对年轻一代的演员,尤其是新人,似乎大家少了几分耐心,多了几分严苛,甚至到了“可劲喷”的地步。这中间的落差,值得我们好好聊聊。一、时代的洪流与.............
  • 回答
    紫鑫药业的那则新闻,确实让不少人对人参市场和这个行业产生了疑问。68亿的人参储备,却还不上25亿的债务,这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那么,现在的人参行情究竟怎么样?大家是不是真的对人参不感冒了呢?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紫鑫药业的“人参之困”:囤货与债务首先,咱们得理解紫鑫药业的情况。这家公司.............
  • 回答
    “一发入魂”这个词,对于像大和级战列舰这样庞然大物来说,恐怕是个不太现实的愿望,尤其是在现代常规武器的语境下。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方面好好聊聊这个话题。首先,得承认,现代武器的威力跟二战时期比,那真是天壤之别。可问题在于,大和级的设计理念本身就是为了对抗当时的重型舰艇,它的防护能力,尤其是在.............
  • 回答
    如果抗战军队在那个时代能装备“现代游击战三大神器”,对日军的胜负影响,绝不仅仅是“几何级增长”这么简单,那简直是颠覆性的。 咱们得把这“三大神器”拆开了细说,看看它们怎么能把鬼子打得满地找牙。首先得明确什么是“现代游击战三大神器”。我理解在这里,它们应该是指那些在现代战争中能极大提升游击部队作战效.............
  • 回答
    想象一下,在那个冷兵器时代,一支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弓箭手部队,他们的箭术精湛,训练有素,是战场上的重要力量。现在,如果我们将他们身上传统的复合弓更换成现代高性能复合弓,他们的战斗力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换一把新弓那么简单,它将从根本上颠覆他们原有的作战模式,带来一系列质的飞跃。一、 射.............
  • 回答
    现代步枪在战场上的角色,绝非仅仅是“自卫”那么简单,它们是构成现代陆军作战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影响力和作用远超个体士兵的防卫需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1. 步枪作为“步兵之魂”的基石首先,让我们明确步枪的根本属性——它是步兵最基础、最核心的单兵作战装备。任何一场陆地战役,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让一名拥有现代物理学知识体系的本科生回到几个世纪前,其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将是极其巨大且具有颠覆性的,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时间点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世纪前”具体是哪个时间点。这会极大地影响他能够“教导”和“改变”.............
  • 回答
    设想一下,一个在21世纪初的数学系本科生,带着他对微积分、线性代数、抽象代数、实分析、复分析、拓扑学、概率论、数论、离散数学,甚至可能还有一些基础的计算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知识,穿越时空,回到了几个世纪前。这个“几个世纪前”具体是哪个时期,对影响的程度至关重要。让我们假设他回到了17世纪末,牛顿和莱布尼.............
  • 回答
    这两年,“摸金校尉”、“倒斗”这些词儿突然成了我们身边热络的话题。你翻开手机,屏幕上不是《盗墓笔记》就是《鬼吹灯》,身边好友也三五不时地聊起里头那些惊险刺激的地下冒险。这股子热潮,说实话,挺带劲的,也确实让好多人对古代的墓葬文化、历史遗迹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但话说回来,这股风刮得越盛,我心里总有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