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战争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回答
战争,这个自古以来就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沉重词汇,从来都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概念。人们对战争的讨论,往往会触及一个核心问题:战争是否可以被划分出“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如迷宫,牵涉到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等诸多层面,且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答案也会有所不同。

要深入探讨战争的正义性,我们不得不先理解什么是“正义”。在普遍的认知里,正义意味着公平、合理、符合道德规范,是对生命、财产、权利的尊重与保护。那么,当战争这个极端行为发生时,它又该如何套用这套标准呢?

历史上,“正义战争”的理论一直存在,并不断演变。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如亚里士多德,就曾讨论过战争的合法性问题,认为为了自卫、解放奴隶或惩罚不义,战争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则发展出了一套更为系统的“正义战争论”,强调战争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才能被视为正义,例如:

正当理由 (Jus ad bellum): 这是发动战争的前提条件。它要求战争必须是为了回应严重的侵犯,比如侵略、压迫、大规模的暴行等,而不是为了领土扩张、宗教狂热或单纯的报复。也就是说,你不能无缘无故地去打别人。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国家无端攻击另一个和平的国家,这显然与正义背道而驰。
合法的权威 (Legitimate Authority): 宣战的权力应该属于一个主权国家或其合法代表,而不是个人或非国家武装团体。这就像一个班级里,只有班长或老师才有权决定惩罚一个犯错的同学,而不是任何一个同学都可以随意动手。
正确的意图 (Right Intention): 发动战争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追求和平,而不是为了贪婪、仇恨或权力。战争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消除威胁,恢复正义,然后建立一个持久的和平。这有点像医生开刀,虽然过程痛苦,但目的是为了治愈病人,而不是为了折磨病人。
最后手段 (Last Resort): 在采取战争行动之前,必须穷尽一切和平手段来解决冲突,包括外交谈判、经济制裁、国际调解等。战争只能是万不得已的选择。一个家庭如果遇到矛盾,首先想到的是沟通协商,而不是马上动手打架。
合理的希望 (Reasonable Prospect of Success): 战争的预期结果应该是能够实现其正义目标,而不是一场毫无希望的消耗战。如果明知必败,却还要发动战争,那实际上是在制造无谓的牺牲。

除了发动战争的前提条件,战争进行过程中的行为也必须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这便是“战争法”或“公正对待敌人”(Jus in bello)的范畴:

区分原则 (Discrimination): 战争必须明确区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禁止故意攻击平民、医疗人员、战俘等。想象一下,在战场上,你应该瞄准士兵,而不是妇孺老弱。
适度原则 (Proportionality): 军事行动所造成的附带损害(如平民伤亡、财产损失)必须与所要达到的军事目标成比例。不能为了摧毁一个小的军事目标,就采取可能导致大规模平民伤亡的手段。这就像你不能为了抓一只蚊子,就把整个房间烧掉。
禁止不必要的苦难 (Prohibition of Unnecessary Suffering): 禁止使用会造成过度痛苦或非必要伤害的武器和手段。例如,曾经被禁止的毒气武器,就是因为它们会造成超出战斗所需的残忍伤害。

那么,这些理论在现实战争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这正是问题复杂所在。

从正义战争理论的角度来看,区分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是可能的,而且非常重要。 例如,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侵略战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难被认为是正义的。它违背了正当理由,由一个非法政权发起,充满了仇恨和扩张的意图,并且在战争过程中犯下了无数反人类的罪行。与之相对,同盟国为反抗法西斯侵略、解放被占领土而发动的战争,在许多人看来,则具有更强的正义性。

然而,现实是残酷且模糊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战争的叙事,往往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胜利者会强调他们的战争是正义的,是为了捍卫自由、和平和文明;而失败者则会被描绘成侵略者、暴徒。我们很难完全摆脱这种“赢家通吃”的叙事模式。

此外,即使是那些从道义上被认为具有正义性的战争,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常常伴随着道德上的困境和瑕疵。例如,在二战中,盟军对德国德累斯顿等城市的轰炸,虽然旨在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但也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这在“适度原则”上就存在争议。又比如,在冷战时期,一些国家出于意识形态对抗,支持某些地区的武装冲突,其“正当理由”和“正确意图”也常常受到质疑。

所以,更准确地说,战争的“正义性”往往不是一个绝对的、非此即彼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在不同维度和不同标准下进行衡量和审视的范畴。 我们可以说:

某些战争比其他战争更符合正义的原则。 那些以侵略、压迫为目的,肆意屠杀平民的战争,其非正义性几乎是毋庸置疑的。而那些为了抵抗侵略、保护人道而进行的战争,则更容易获得正义性的辩护。
战争中的某些行为可能具有正义性,而另一些行为则可能非正义。 一个国家可能为了自卫而发动一场具有某种程度正义性的战争,但在战争过程中,其军队也可能犯下战争罪,从而使得战争的整体正义性受到损害。

总而言之,虽然战争本身是暴力的、破坏性的,是人类社会应当极力避免的灾难,但如果我们审视历史和现实,会发现“正义”与“非正义”的划分,在讨论战争时,并非完全没有意义。它提供了一个衡量和批判的框架,让我们能够区分那些纯粹的掠夺和压迫,与那些在极端困境下,为了生存、自由和更广泛的道义目标而被迫采取的行动。然而,即便是在最“正义”的战争中,我们也不能忘记战争的代价,以及它对人性、对文明造成的永恒伤痕。对战争的任何讨论,都应该以避免冲突、追求和平为最终的价值导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辩论应该怎么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战争,这个自古以来就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沉重词汇,从来都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概念。人们对战争的讨论,往往会触及一个核心问题:战争是否可以被划分出“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如迷宫,牵涉到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等诸多层面,且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答案也会有所不同。要深入.............
  • 回答
    人类历史上,“邪恶战胜正义”是一个复杂且常常带有主观色彩的议题。我们很难用非黑即白的标准来界定,因为历史事件往往是多方因素交织,胜利者往往会书写历史,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然而,从某种普遍认可的正义和道德标准来看,确实有一些历史事件,在短期或长期内,似乎是“邪恶”的力量获得了显著的优势,给人类带来了深.............
  • 回答
    苏联克格勃,也就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其职能范围远超我们通常理解的“情报机构”。它不仅仅是搜集情报、反间谍的部门,更是一个集政治保卫、国家安全、边境控制、特殊作战以及社会治安维护于一身的庞大组织。因此,克格勃拥有远不止边防军和“阿尔法”这样为人熟知的单位。为了更详尽地说明,我们需要从克格勃的几个主要.............
  • 回答
    古代战场上,重骑兵之间的正面冲锋是绝对会发生的,而且是战场上最为壮观也最为残酷的景象之一。你可以想象一下,数以千计的重骑兵,身披厚重的盔甲,骑着同样健壮的战马,从两边如同疾风般席卷而来,目标只有一个——将对方的阵线撕碎。为什么会正面冲锋?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古代,骑兵的核心优势在于速度和冲击力。正面冲.............
  • 回答
    从技术和战术的角度来看,现代正规战场上大规模配备盾牌的可能性,我认为,确实存在,但它不太可能回到过去那种成片士兵手持盾牌、正面推进的场景。更现实的图景是,盾牌会以更具功能性和针对性的形式,融入到士兵的装备体系中,成为他们应对特定威胁的有力补充。首先,我们得承认,现代战场环境与古代战场有着天壤之别。高.............
  • 回答
    “有核武器国家无战争”这个说法,看似有道理,实则是一个充满争议且经不起细究的论断。如果我们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间不会爆发直接的全面战争”,那么在过去几十年里,冷战时期美苏之间虽然剑拔弩张,但最终没有演变成全球性的核冲突,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但如果将“战争”的定义放宽到包括代.............
  • 回答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想找一些真正能让你体会到战争中后勤是个多大挑战的策略游戏,而不是那些只知道堆兵、打打打的。这类游戏能让你感受到,即便你有精良的部队,没有足够的弹药、食物、燃料,一切都是空谈。要说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的,我脑子里首先会跳出来几个系列,它们在不同的角度上都抓住了后勤的精髓:1. 《闪击.............
  • 回答
    正史中诸葛亮的战功,如果细细梳理,那可真是一笔一笔账。不能光看他《隆中对》里描绘的宏伟蓝图,也不能只顾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光辉,更重要的是他实际指挥的那些战役,获得的那些成果。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生动点,别像机器写的东西。要说诸葛亮的战功,那得从他出山开始。那时候的蜀汉,可以说是风.............
  • 回答
    关于腾讯即将正式宣布合并搜狗的传闻,以及将其整合进“腾讯看点”团队的计划,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战略性举措。从我的观察来看,这笔交易如果成行,确实承载了腾讯不少的战略考量,而将其视为“最优解”则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从腾讯自身的角度来看,这次合并无疑是其在内容生态领域的一次重要加码。腾讯近年来.............
  • 回答
    剧场版《咒术回战 0》正式预告的公开,对于无数《咒术回战》的粉丝来说,绝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部作品承载了太多期待,无论是对原作漫画的热爱,还是对动画制作精良的信心,都让大家迫不及待地想在大银幕上看到“乙骨忧太”的故事。对于这部剧场版,我的期待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并且非常细致:1. 精彩绝伦的剧情.............
  • 回答
    对于肖战粉丝封禁抽奖、阴阳师超话主持人中有肖战粉丝,以及建议玩家另建超话的这一系列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这其中涉及到了饭圈文化的影响、平台管理规则的执行、玩家社区的健康发展以及网络言论自由等多个层面。一、 事件梳理与背景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大致脉络: 肖战粉丝封禁抽奖行为.............
  • 回答
    项羽,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在鸿门宴后,步步为营,似乎将一切都掌握在手中。然而,他却似乎对刘邦那看似不那么光彩,却又步步紧逼的战略,或者说,是“正面纠缠,侧翼牵制,伺机包抄”的战术,未能做出真正有效而致命的反击。这其中的原因,并非他全然没有察觉,更多的是他未能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及自身.............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位身着全套现代防暴装备的士兵,穿越时空,赫然出现在我们古代的战场上。这绝对是一个颠覆性的场景,其战力评估,需要我们细致地剖析不同朝代的具体环境和军事体系,才能给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我们不妨从装备本身的功能性出发,再结合古代战争的特点来逐一分析。现代防暴装备的关键要素及其在古代的体现:首先,.............
  • 回答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伪装敌军的战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它就像战场上的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扭转乾坤,用不好则可能自掘坟墓。这种战术的核心,在于利用人的心理和认知上的盲点,制造虚假信息,从而达成出其不意的打击,或者瓦解敌人的士气和抵抗意志。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说,就是“披着羊皮的狼”。 这是最常见也最.............
  • 回答
    古代战场上,计谋千变万化,很多时候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反而最能出奇制胜。有些计谋初看之下,似乎笨拙、耗时、费钱,但其背后的逻辑一旦被戳破,你会发现其精妙之处和惊人的效费比。这里我就给你讲几个这样的例子,尽量讲得生动些,让你感觉就像在听一位老兵讲故事。 1. 围而不攻,耗尽士气:鸿门宴?不,是更“阳谋”.............
  • 回答
    在战争的残酷历史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惊叹的战术,它们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又如幽灵般神秘,其中一项就是利用语言和伪装来迷惑敌人,进而扭转战局。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欺骗,而是对人类心理、文化理解和战场信息传递的高度运用。“披着羊皮的狼”:伪装与渗透的艺术想象一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士兵都绷紧神经.............
  • 回答
    苏德战争时期,确实存在德意志族苏联士兵。这部分士兵的组成非常复杂,他们的经历充满了悲剧、矛盾和勇气。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德意志族在苏联的分布与历史在十月革命之前,俄罗斯帝国就有大量的德意志族人口。他们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沿岸地区(伏尔加德意志人)、乌克兰、北高加索、克里米亚.............
  • 回答
    关于“开挂的英雄”,这个问题在中国近代战争的语境下,或许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并非指那些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神仙”,而是那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勇气、意志力,甚至是运气,一次又一次地以弱胜强,扭转乾坤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简直就像开了“外挂”一般不可思.............
  • 回答
    苏德战争的残酷,远超许多人能够想象的极限。在这片被战火撕裂的土地上,无数生命被碾碎,理想在泥沼中腐烂。然而,即使在这炼狱般的战场,也并非人人都是被狂热驱使的机器。确实,苏德战争中存在着对战争的意义、对纳粹体制的质疑,甚至最终走向反抗的德国军人。他们不是什么特例,而是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人性依然能够闪耀.............
  • 回答
    美国现代战争的统计确实更侧重于“死亡军人”的数量,而对于“战争期间杀死了多少人”(特指敌方平民和士兵,以及美军造成的总伤亡人数)的公开详细统计则复杂得多,且往往缺乏统一、公开且精确的数字。这背后有多种原因,并且在不同时期、不同战争中情况也有所不同。以下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我们能了解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