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军战斗力程度如何?其兵员主要来自哪些社会群体?

回答
台军的战斗力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或评价来概括。要理解台军的战斗力,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并了解其兵员构成及其背后反映的社会背景。

台军战斗力的多维度审视:

装备与技术层面:
现代化水平: 台湾在过去几十年间,在美日等国援助和自主研发下,军备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其拥有不少先进武器系统,例如F16战机、“爱国者”导弹系统、潜艇(如台湾自造的“海鲲”级潜艇)、宙斯盾舰等。这些装备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可观的区域拒止和不对称作战能力。
技术整合与维护: 装备的先进性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装备能否被有效地整合、操作、维护和保养,形成协同作战能力。台湾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受到其工业基础、技术人才储备以及国际合作情况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自主国防政策的推进,台湾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也在增加。
网络战与信息战: 在现代战争中,网络攻防和信息战至关重要。台军在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其防御能力和潜在的攻击能力,是衡量其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这方面的信息往往比较隐蔽。

训练与战术层面:
训练强度与实战化: 军队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训练的频率、强度以及是否贴近实战。台军的训练机制在不断改革,强调实兵演习、联合演习以及应对复杂作战环境。其新式武器的培训和操作熟练度也是一个关键。
战术思想与应对策略: 面对强大的潜在对手,台军的战术思想主要集中在“不对称作战”和“决胜于战前”的理念上。这意味着他们会着力发展能够有效迟滞、消耗或反击强大攻势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例如利用精确导弹、水雷、无人机以及海上和空中优势来阻击敌方登陆或封锁。
联合部队协同: 海、陆、空以及特种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是现代战争的基石。台军的联合演训旨在提升不同军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以应对全方位的威胁。

人员素质与士气:
征兵制与募兵制并存: 台湾目前的兵役制度是义务役与志愿役并存。义务役主要提供基础兵员,而志愿役则承担更专业的作战和技术岗位。兵员的素质、训练水平以及留营率是影响战斗力的直接因素。
士气与意志: 军队的士气和保家卫国的意志是无形但至关重要的战斗力要素。这受到政治环境、社会认同、福利待遇以及战争前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后勤与补给:
战略物资储备: 在战争时期,充足的弹药、燃料、医疗用品等后勤保障是维持战斗力的生命线。台湾在这方面的储备能力以及能否在封锁或攻击下获得外部补给,是其战斗力的一大考量。
武器的消耗与补充: 尤其是在高强度消耗战中,武器装备的损耗速度可能超出生产或补给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总结: 台军的战斗力可以被描述为一支拥有先进装备、致力于不对称作战、并在现代化训练方面不断投入的军队。然而,与潜在对手相比,其在规模、兵员数量以及一些关键性战略物资储备上存在差距。其战斗力的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装备的维护、人员的熟练度、战术的执行力以及外部支援的可获得性。

台军兵员的社会群体来源:

台军的兵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社会群体:

1. 义务役役男(普遍役男):
来源: 这是台军兵源的“基本盘”,主要来自台湾岛内各个县市、不同家庭背景的适龄男性公民。他们通常在高中毕业后(或大学在学期间)接受为期一段时间(目前一年)的义务役训练。
社会特征: 这个群体覆盖了台湾社会的大多数阶层,包括城市和乡村的年轻人,家庭经济状况也多种多样。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入伍前可能没有接触过军事训练,兵役更多是一种公民义务的履行。他们的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有高中毕业、大专毕业,也有大学或研究所毕业的。
影响: 义务役役男的训练时间和深度有限,因此在专业技能和战斗力深度上可能不如志愿役军人。但他们构成了军队的基础力量,尤其是在动员和后备力量方面。

2. 志愿役官兵(志愿役士兵、士官、军官):
来源: 这部分兵员是自愿选择加入军队并以军事生涯为职业的。他们包括志愿役士兵、士官以及经过军事院校或后备军官训练成为军官的人员。
社会特征:
寻求稳定就业: 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军队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包括固定的薪资、福利待遇、医疗保障以及退休金。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军队的吸引力可能会增加。
军事兴趣与认同: 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对军事的热爱、对国家安全使命的认同感,或者希望接受严格的训练和挑战而选择志愿役。他们通常对军事训练和装备更感兴趣,也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技能。
家庭背景影响: 也有一些人的家庭本身就有军人背景,或者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军队抱有较高认同感,从而选择加入。
教育背景: 志愿役士兵的招募也面向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者。士官和军官则通常要求大专或本科学历,并且需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许多志愿役军官来自军事院校,如陆军官校、海军官校、空军官校、国防大学等,这些院校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兵源输送管道。
影响: 志愿役官兵是台军的核心战斗力,他们拥有更专业的技能、更长的服役经验和更高的士气,在武器操作、战术执行、指挥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3. 后备军人:
来源: 台湾实行的是后备动员制度,退伍的义务役役男在一定年限内仍属于后备军人,会定期接受教育召集训练。
社会特征: 他们回归社会后,各自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上工作,构成了台湾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年龄、职业、技能和家庭状况非常多样化。
影响: 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后备军人能够被迅速动员起来,补充军队的兵力空缺,为前线提供支援,或者承担守备任务。他们是台军重要的战略预备力量。

兵源构成特点的反思:

对“专业化”的追求: 随着兵役制度改革,台湾军队越来越倾向于以募兵制为主导,以提高军队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战斗力。这意味着未来志愿役官兵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
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兵源的吸引力,尤其是志愿役,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整体经济状况、就业机会以及国民对军事职业的认知影响。
两岸关系与社会认知: 台湾社会对于两岸关系和军事安全议题的认知,也会影响年轻人参军的意愿和对军事职业的看法。

总而言之,台军的战斗力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而其兵员则广泛来自履行公民义务的普通役男,以及出于职业选择、使命感或家庭影响而加入的志愿役官兵,同时也依赖于庞大的后备力量作为战略支撑。了解这些兵源的社会背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台军的特点及其在台湾社会中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认为没有战斗力,与空气无异。

汉光34演习清泉岗反空降作战,当着蔡英文的面,区区一个连的坦克都不能在行进中展开(在机场跑道上都不能),这种战斗力跟空气有什么区别?

user avatar

台军就算有战斗意志,目前的装备妥善率(尤其是地面部队)和训练时长也并不能支撑其进行有效战斗了,他们手头最新的M60A3TTS都是冷战之后美军从欧洲前线拉下来直接运到台湾的。

由于M48/60上的大量零件不能自制,毕竟坦克发动机变速箱还是炮管对工业要求都很高,所以基本寿命业已到头,而这些玩意由于过于老旧美军也并不持有了,所以也没零件以供出口。

导致每年出营训练的时间摊到车上都未必有10小时,新入列士兵恐怕都无法完成基本战术训练,考虑人员素质还未必有73年的埃及或者叙利亚水平高,73年埃及和叙利亚坦克兵,尤其是车长有大量大学生,且一般会30小时的车内训练+3-5发实弹射击,这无论理论上看和实战验证显然都不算够,算是勉强会开坦克,讲战术水平仍然是很低的,但即使这样,仍然高于台军目前的训练水平。

依靠折磨徒步步兵,就算训练水平再高,也是不可能完成基本战术任务的——但如果高强度训练,恐怕这些战斗车辆根本就撑不过几年了。

而且台军改为募兵制以后,因为待遇以及声名不佳等原因,高中以上毕业的技术士兵十分缺乏,很多事情士气是解决不了的。

所以菜英文去买F16V而不是买坦克这个让人深感莫名其妙,毕竟大陆一年就能入列半个台军左右的新三代机,投入了也是喂狗,不去解决短板,反而增加一点目前还算长的长板,其实根本没实际意义,总不能真用肉弹去抵抗装甲车辆吧?太马鹿了。

user avatar

目前沒看到相關研究新一波的募兵人員背景如何, 估計軍方跟政府也不大願意細究,但以過去經驗來看台灣從軍的不外乎三種人為主體

1. 窮人:古今中外都是常態, 但台灣真的窮困者少,這類孩子成長過程中往往也會碰到一些狀況讓他們不適合當兵 ( 如加入黑幫) 台灣窮人農村子弟少,市井流氓多

2. 原住民: 跟上面同樣但需要分開來看,在台灣有當過兵的大多知道原住民在台灣軍中中下層的比例遠遠高于人口比例,我印象中當年我海軍的士官跟義務士兵中明顯原住民的超過10%( 有些原住民長的比較像皮膚較黑的漢人不好分辨, 尤其年輕點的口音往往不重), 但原民在台灣人口約2%

3. 軍眷: 說穿了就是子女承接父業,軍官中這種比例極高,恐怕有近半,而由於當初來台的軍隊都是外省籍.... 即使本省籍的大多也因為這圈子外省人為主而外省化

但理論上還是有全民後備軍就是,但近年來越來越流於形式

至於戰力,那要看情況了,老實說狗急跳牆,真被逼到了也是可能可以打,空軍軍官以前對上解放軍有優勢但現在大概也很有限了。

台灣真正問題是除了內部團結有不少疑慮外就是建軍策略一直處於被動,而且還動得頗慢,導致跟不上共軍的快速變化,但必須說這幾年其實是有開始轉換到比較合理的情況

論台灣建軍模式大致可分為三期

1. 反攻大陸時代: 兩蔣這不是只是嘴砲,實際上解嚴前的國軍建構方向確實是一個"進攻大陸"思維的做法,主要表現在陸軍還是主體,不但人多而且最高階將官都是陸軍,甚至在金馬這種彈丸之地部下十萬大軍,在裝備思維上其實跟解放軍類似,考慮的是消耗戰,耐用性的問題

2. 海空優防守時代: 大致上就李登輝跟陳水扁期間, 這階段認為台灣可以在防守上靠美式戰機等等讓解放軍無法登陸,因此大肆購買較為高階的美式兵器( 部分是威脅買法式裝備後美方才賣) 但隨著大陸經濟起飛跟解放軍二炮與空軍發展明顯是越來越不可行。 這階段金馬實質上棄守,陸軍重要性快速降低。

3. 不對稱防守時代: 馬英九開始,目前尤其明顯, 理論上就是要打cp值的防守戰了,具體作為是海軍要徹底小船跟潛艦化( 兩岸這方面的逆轉頗為唏噓) , 陸軍忽然又重要起來了,強調在保存戰力,讓共軍如果要登陸會面臨重大傷亡的風險。

理論上目前這策略是合理的,但台灣方面換裝速度參差不齊,目前看來步兵換裝似乎還可,自製的光六類型的小船也還行,但空軍角色尷尬,而國際上相當受制,潛艦不論買或蓋都有問題,而美方想賣的往往跟我方建軍需求又不搭,而軍中各軍種的角力甚至內部的角力也是問題,例如海軍吧,實際上要升官基本上還是在大船當官比較有機會,但未來建軍主力又不在這。

而且說真的這類建軍只是"目前"最好的可行做法, 但解放軍早就在往下好幾步走了,這不用太軍迷的也看的出未來很可能有大量無人機運用,等到台灣這階段建軍差不多要面臨的問題早就不同了

當然啦,解放軍的建軍計算問題不是在台灣,若真確定美方絕對不出手那早就下通牒了,台灣現在這個做法時間充足的條件下不難破解,光是直接接收金馬外島的心戰效果就很恐怖了,實際上當然就是假設老美會藉此全面開戰的。 因此除非有絕對把握非常短時間內能攻下台灣否則不大可能認真考慮,畢竟有點軍事常識的都知道要在不被偵測到的情況下備戰,還有絕對時間限制,即使小規模都風險極高,而台灣雖小,但也絕不是"小規模"行動就有把握成功的

user avatar

台湾省军不是战斗力有无问题,而是一征兵困难,二是台湾省军留不住骨干,这是台海军陆战队预备役上校詹中一先生的调查报告。


鑑於役男應服役的役期,已於97年1月1日縮減為1年,再扣除基礎訓練及軍訓課程折減後,只剩8~10個月服役及訓練。使义务役人员训练成熟,即面临退伍,人员退补更替频繁,军队演训成果及军事专业能力无法蓄积,武器装备也不易维护,不利我军战力的维持与提升(如表一)。


三、人口结构变动

另外,我人口结构也面临了少子女化的问题,青壮人口逐年下降,依据内政部的推估及预判,在105年以前,每年还可以征集11万的役男 ,108年起开始递减,到了114年,会降到7.4万人,如果不推动「募兵制」,就长远而言,征兵将面临无法满足部队兵力需求的困境;到时候会形成战力的间隙,影响防务安全(如图一)。


四、体察社会民意

为了了解对于「募兵制」的看法,在97年至98年间,防部、民调专业公司(联合行销公司)以及学术单位(铭传大学)都有实施问卷调查,民众 对于推动「募兵制」大多表示支持(如图二)




我兵役制度转型,自97年5月起,区分三个阶段朝「募兵制」推动。 100年12年30日「兵役法」修正生效,101年1月2日行政院核定「募兵制实施计画」后,防部即展开执行验证工作,因各项招募及留营的配套措施未 完全推展,随即启动风险管控机制,102年9月12日行政院核定「执行验证期程」调整至105年底,并赓续征集82年次以前出生役男入营服役,以强化配套 措施推动及增加志愿役人力转换所需之时间(如表四)。


三、依法转换征兵役期


为维持役男的兵役义务,并储备战时后备动员的需求,国部与内政部在100年12月30日依法会衔公告,83年次以后出生的役男,自102年起转换接受4个月军事训练,而82年次以前出生的役男则维持一年的兵役义务,并且服常备兵现役或改服替代役(如表五 )。


四、调增待遇加给


为增加招募及留营的诱因,行政院核定自103年1月1日起,调增基层士官、士兵的志愿役勤务加给,使志愿士兵二等兵的起薪待遇达到33,625 元,同时将南沙地域加给调整为2万元、东沙、大胆及二胆等地域加给调整为1万2,000元,有效提升103年志愿士兵招募及留营成效(如表六)。

五、调增待遇加给

此外,为了提高志愿役官士兵服务战斗部队的意愿,建立不同类型部队的待遇诱因,行政院核定于104年4月起发给「战斗部队加给」及「留 营慰助金」,除有助补充战斗部队志愿役人力,也鼓励优秀志愿士兵续服现役,以节约训练成本及减缓基层人力流失,稳固基层单位战力(如表七)。


六、招募成效


在行政院指导及调增基层薪资等积极作为,使103年志愿士兵招获1万5,024员,较101年、102年超出约4,000人;104年志愿士兵迄今已招获5,452 员,比103年同时期(1,703员)增加3,749员,显示志愿士兵人力持续稳定成长(如表八)。


七、留营成效


此外,103年志愿士兵留营率达61.4%,较101、102年平均留营率46.3%提升15.1个百分点;104年迄今留营率达63.6%,也较103年留营率提升2.2个百分点



志愿士兵服役调查


为了解志愿士兵「在训新兵」及「在营转服」两种获得管道现行转服政策、宣导实况及两项加给核发后效益,104年5月19至22日分 赴防部飞弹指挥部、陆军装甲X旅等两部队及新训,实施人员访谈与问卷抽测,提供后续政策执行之参考。


一、访查对象(一)


焦点座谈1.飞弹指挥部6XX营X连及陆军装甲5XX旅所属干部及届退前4个月之在营役男,合计67员。 2.1XX及3XX旅所属新训单位招募辅导干部、陆军招募员、常备役(2197T、2198T)及军事训练役(0024T、0025T)新训役男,合计45员。


(二)问卷抽测

1.飞弹指挥部6XX营X连及陆军装甲5XX旅所属届退前4个月之在营役男,合计80员。 2.1XX旅及3XX旅所属常备役(2197T、2198T)及军事训练役(0024T、0025T)新训役男,合计203员。


二、访查所见情形


以下就部队、新训及法令宣导等三项次实施访查验证(执行情形)


一)部队访查验证


以转服作业、招募宣导、权益福利及部队验证等面向与干部、届退前4个月在营役男实施访谈及实施士兵问卷,其说明如次:

1.在 营转服成效:飞指部年度目标赋予数86员,目前有意愿转服计8员,已核定转服29员,达成率为33.7%;5XX旅年度目标赋予数28员,目前有意愿转服计9员,已核定转服5员,达成率为17%(如表十)。

2.留营成效:(1)飞指部1-5月份志愿役官士兵役期届满人员计469员,留营284员,留营率为61%,其中志愿士兵役期届满265员,留 营160员,留营率为60%(如表十一)。

(2)5XX旅1-4月份志愿役官士兵役期届满人员计169员,留营107员,留营率为63%,其中志愿士兵役期届满89员,留营52员,留营率 为58%(如表十二)。

3.不适服退场情形:1-5月份飞指部核定不适服退场计39员,目前申请不适服人员1员;5XX旅1-4月份核定不适服退场计7员,另目前申请不适服人员 计有23员,其原因分析如次(如表十三、十四)。



4.招募宣导情形:上述单位「在营转服」作业皆由连士官督导长负责,但均不熟悉年度招生班队简章与转服流程;另飞指部亦自行编组连队干部至学校单位 招募社会青年,而5XX旅则编组「先锋队」支援新训宣导,惟上述部分人员无招募员合格签证或接受相关训练,宣导内容易造成考生误解而形成招募不实情形。

5.问卷发放结果:就届退前4个月在营役男抽测发放问卷计80份,扣除无效问卷2份,计有效问卷78份,其分析如后:

(1)两项加给效益评估: 根据有效问卷分析(78员),有53.8%(42员)会因为增加「战斗部队加给」待遇,而自愿至主战部队服务;其中,以22-24岁大学及高职学历者为多。

(2)在营宣导成效评估:根据有效问卷分析(78员),有35.3%(27员)会因为宣导,而考虑转服志愿士兵;其中,年龄以18、22及24岁居多, 学历则以大学及高职者为多。

(3)单位任务性质分类:经访谈在营役男及问卷分析,部队任务首以「基地训练」(23%)为最、其次为「行政杂项」(21.7%)、卫哨轮值」(14.1%)及「上级单位视察」(11.5%)再次之,对留营造成一定流失。

(4)转服影响因素分析:有35.8%的在营役男会因为「薪资加给」而考虑转服,其次为「休假方式」(11.5%)及「工作地点」(10.2%);另以 战斗加给待遇与转服因素交叉分析可知,23岁的大学生会因「薪资加给」而转服,且会因战斗加给而自愿至主战部队服务的比例较其他类别为高。


(二)新训访查验证


分赴1XX旅(宜兰X营区)、3XX旅(台中X营区),与新训单位招募辅导干部、各单位宣导员、常备役及军事训练役男实施访谈及 问卷发放,其情形如次:

1.招募宣导情形:陆军所属旅级单位,均编成「先锋队」至新训中心宣导单位特性与实况,惟部分招募员有宣导不实或夸大情事(如:2XX旅招募员宣导,单位每周休,且见红就放,每日准18时出营 门等),亦有新训干部为提升「新训转服」成效,请役男先办理转服后,至拨交单位再行申请退场等情事。

2.问卷发放结果:本次就新训单位常备役及军事训练役男抽测发放问卷计203份,扣除无效问卷6份,计有效问卷197份,其分析如后:

(1)两项加给效益 评估:根据有效问卷分析(197份),有87.3%(172员)役男会因为增加「战斗部队加给」待遇,而自愿至主战部队服务;其中,以18-20岁、高职学历者为多。


(2)新训宣导成效评估:根据有效问卷分析(197份),有92.3%(182员)会因为宣导,而考虑转服志愿士兵;其中,年龄以19-20高职生为多 。


(3)转服影响因素分析:以「薪资加给」(42.6%)为主要转服因素,其次为「工作地点」(18.2%),再其次为「福利待遇」(10.1%);另以战斗 加给待遇与转服因素交叉分析可知,18-19岁的高职生会因「薪资加给」而转服,且会因战斗加给而自愿至主战部队服务的比例较其他类别为高。


(三)法令宣导验证

1.各单位皆依规定宣导「战斗部队加给」及「留营慰助金」两项加给、志愿士兵转服作业规定、相关权利与义务及单位抽签与分发规定 ,惟仍有20%(63员)役男对相关规定不熟悉,其中,以不熟悉转服作业规定及相关权利与义务为最多。

2.另观察104年4月1日通过之两项待遇案效益,依据问卷回收结果(计发放新训及在营283份,扣除无效问卷8份,计275份),有77.8%(214 员)役男,因为增加「战斗部队加给」待遇措施,而愿意至主战部队服务,显示待遇调整为正向诱因;尤以新训单位(172员)最为显著,并以18-19岁、 高职学历者居多。

3.另依据问卷回收结果,有76%(209员)役男会因为透过各单位宣导(或了解部队特性)后,产生转服意愿,显示招募人员及宣导内容会对转服意愿产生 一定性之影响。

(四)问题反应

本次访谈经汇整部队及新训单位所提问题及建议事项,摘陈重点说明如后:

1.组织调整精简,任务负荷增加:新训单位人员组织不断精简,任务却未 同步简化,除卫哨勤务外,另有演训、高装检、教召及接新兵等任务,造成工作量极大负荷。


2.支援新训招募,缺少奖励稽核:陆军司令部为让新训有意愿转服人员,了解辖区内各单位特性,由旅级单位编成「先锋队」至新训单位实施招募宣导,惟宣导后,转由新训干部辅导,后续无相关奖励及稽核机制。


3.抽签机制调整,影响转服意愿:原「新训转服」人员,皆以户籍地为优先分发,但囿于主战及外岛部队编现比较低,配合人次室调整优先分发机制,以大区域主战部队实施抽签(人员不分发至战斗支援单位),如南区即包含台南、高雄、屏东及台东等地,役男因无法结合户籍地分发,且需负担往返交通费用,影响其转服意愿。


4.招募作为欠当,引发负面效应:因应「人人是招募员」,各单位皆戮力招募任务,惟仍有部分作为欠当,如后:(1)部分招募员宣导,单位每 周均可周休二日、每日1800时均可实施外散宿。(2)每周五可提前于1230时休假离营。 (3)新训干部为提升转服成效,对已申请转服但反悔之士兵,不同意于新训期间退训。


5.自付招募差旅,招募行程不公:飞指部责成连士官督导长负责在营及社会青年招募任务,惟执行招募任务却无相关差旅经费可支应,间接增加开销;另南部地区招募 中心及学校,限制特定军种招募员入校宣导,影响其他军种及学生权益。


6.转服期程过短,智测间隔过久:囿于「新训转服」身分别(义务役新兵新训5周、军事训练役新兵8周)差异,呈报资料时间过短,压缩 人员作业时间(现行规定为D+21日);另现行智力测验采即测即评,且需上网预约,若人员当次未合格,即需等待1个月后方能申请再测,间接影响转 服成效与人员起役时间



因应作为与建议


一、持续宣导两项加给,提升招募成效协请各业管单位及各军种要求所属干部及招募员,详实了解两项加给发放规定,加强新训及在营官兵说明,以提升招募成效。 二、务实宣导部队实况,合宜招募作为各级干部及招募员,应依部队实(现)况及规定轮休等作法,详实对招募对象说明,避免造成人员入营后负面观感。 三、定期检讨调整返回户籍地措施协请业管单位研拟改善分发机制后的配套措施,是否于1-2年后可调整返回户籍地或增加相关诱因,以达安家目的。 四、研修基训周期,增加留营诱因协请相关业管单位审慎考量年度训练周期,并在不降低训练力度下,适当调整训练期程,以兼顾官兵训练及留营成效



作者简介:詹中一先生,備役海軍陸戰隊上校,陸軍官校正76年班,三軍大學海軍學院陸戰85年班,省防大學管理學院戰略97年班,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97年班,現服務於民間公司

user avatar

长期维持了美朝皇协军样板部队的体面。岩里政男上台后日渐拉跨。现在已经废了。比起半岛同行堪称耻辱。

一般来讲标准的美朝皇协军 具有如下典型性特征,可喜可贺的是,国军老传统还没丢光:

1.装备先进士气高昂的空军。(现在没有多大卵用了)

2.二手装备,可堪一战的海军。(此刻不堪一击了)

3.一言难尽的陆军。(如今费拉不堪了)

重技术兵种(但是已经远远落后)轻步兵战术(合格炮灰高度稀缺)本来靠强势战术空军配合可堪一战的海军为矛头 以尚且不落后于对手的陆军为盾牌。单凭纸面实力都完全可以自保。如今,大部分技术装备存在的意义也就是对手计算弹药使用的一个参考数字罢了。即使只统计纸面实力,按照现在的标准,也只有空军具有有限的信息化条件下空空作战能力。任何一支陆军打击旅的战力上线都不可能超过进行了有限数字化建设但依然使用老旧装备的共军三流合成旅。海军的全部二手老船时至今日堪称完全没有价值的无用资产。

user avatar

台军90年代训练还行,该练的都练。比如现在基本都不搞了的野外拉练。

但这能说明有战斗力吗?

首先,从那个时代起,台军基层通讯设备完好率就很低,电台组网和联络本身就需要一定专业水准,更不要说架线了。

所以为了取得好的考核成绩,你猜台军基层如何联络?

对,手机、BB机。嗯,这能说明那时候台湾的手机普及率比我们高。

我军90年代的时候问题则是形式主义,比如练习拉空明线。通讯兵倒是个个练得抱着线轴跑得贼块。但是实际接通很少。甚至出过某部队年年考核时间成绩优秀,新首长要求接通,马上抓瞎的事情。

其次后勤供应呢?野外的军队伙食供应是一个系统科学,不是那么容易的。

解放军的炊事车和其他装备不同,基本上从未落后过。还有无烟灶这种超实用土科技。

台湾城市化率和人口密度高。早在90年代,台军野外拉练基本都会让司务带着钱“现地补给”,要不然部队要挨饿。很多小商贩抓住商机,每次拉练都可以赚很多。不过因此补给也很丰富,从炸鸡到奶茶都不缺。就是不知道这些商贩战时是否还会坚持给“国军”送外卖。

那时候解放军演习也有商贩跟随,但不是送外卖的,我们的穷大兵没有几个钱。这些人往往是收废铁的,专门捡弹片。

他们骑着摩托车,渗透演习阵地的本事比蓝军还强。这也是没办法,演习的“雷区”之类的,都是虚拟划定,然后埋上几枚发烟雷之类。通过的部队没有及时发现的话,导演部就下达一个伤亡比例给他们……这哪里防得住老百姓呢?

有一些专门做这行的人,一听炮响,就知道打的什么炮,落点大致区域。骑上摩托车就去了……基本过两年就要炸死一个……所以部队也是要尽力拦截他们的。讲到这里有的同志可能都知道我说的是哪个演习场了。

现在的朱日和就没这方面问题。

所以说,反渗透方面………也许还是当初的部队更厉害。

user avatar

台湾前几年有个洪仲丘事件,从这里可以折射出很多现象。

所谓洪仲丘事件指的是一个大学生士兵洪仲丘在快退伍的时候因为犯错被虐待训练,中暑去世了,民进党以这个事为由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声讨国民党的事件。

1、

在这个过程中,洪仲丘的姐姐被推到前台,在民进党推波助澜下,居然从一个nobody,因为弟弟不幸死亡,就选上了立法委员。她的主张是,将致力于国军役男的权益保护,绝不允许她弟弟洪仲丘的悲剧重演。

具体提议是:

1、将现行国军出操暂停的上限温度由32度降低至29度。
2、所有士兵宿舍单间化,允许女友或其它同性伴侣周末留宿。
3、要求军事训练民主化,每次的科目和及格标准由士兵投票表决或使用共识决定。
4、一旦发生战争,要绝对保证士兵的生命财产安全,每个士兵每日作战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其中必须休息两次,每次不能小于1小时。
5、作战部队要与司令部平等,实施公司化作息。即朝九晚五。
6、逐年削减武器设备购置费,民主的爱胜过任何武器,军费应首先用于士兵福利。大力在军营推行爱心教育,爱是最强大的子弹,可以融化敌人冰冷的心。

其实这些提议也不能说都不靠谱,但是有些需要解放军的配合,比如第4条作战时间的商议,和中间休息时间的商议,都需要协商。公司化管理的话,绩效考核也比较难以量化。这些问题都需要慢慢解决,急不来。

2、

洪仲丘事件的最后结果也很让人诧异

2014年3月7日,桃园地方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沈威志、何江忠、徐信正等6人,原本被控涉犯“共同对部属施以法定种类以外处罚、共同职权妨害自由”,一审判决中徐信正被判处8个月有期徒刑,其余5人皆被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另外被起诉的12人中,7个被判有期徒刑3至6个月不等,5个被判无罪。

台湾士兵被虐待训练训死了,责任人中最重的一个只判了8个月有期徒刑。同时期发生在乌海消防的打兵事件,8个老兵打5个新兵,被传上了网,这个事大家还记得吧,5个新兵皮外伤都没有吧,这件事是怎么处理的呢,8个老兵全部被判处有期徒刑,最少的一个是一年,带头打人的判了二年六个月。

3、

洪仲丘事件的影响很深远,一周之内台湾国防部长换了三个,马英九出来道歉,士兵训练强度再次减低,据台湾资深媒体人、作家胡忠信说,

的确台湾军队里面的军纪管教是有很多问题,但这个事件的后遗症我觉得更严重。我举个例子,过年期间我遇到我自己的一个亲戚子弟,大学毕业在军队做士官,我说那你进队做什么?有没有割草,因为一般是要割草。他说现在义务役不能割草,叫自愿役割草,义务役割草如果出事,长官也负责任。我说太离谱了,就说这个小事还唯恐他受伤,以至于不要说出操。回到主题募兵。最近台湾募兵了,只有40多人能够开坦克车,台湾坦克车至少应该是几百辆,快千辆,只能募到40个。也就是“国家”精英、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军队去,所以现在募兵广告说,以后你的寝室怎么设计都可以,可以帝王式的、想像式的、科幻式的,太离谱了。

4、

我个人觉得,决定战争胜负的力量有武器因素,也有人的因素,恐怕人的因素还是决定性的,和我们不同的是,台湾士兵解决不了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问题,台湾的军法也保护不了士兵,还很容易被民意左右,这样的氛围,这样的纪律,这样的训练,战的糊里糊涂,死的不明不白,是谈不上战斗力的。

---------分割线-------------

以下是恰饭时间。如果对台湾有兴趣,可以看一看这本台湾战后七十年修订版,书里的内容跟我在别处了解到的互相印证,基本上没有胡扯,引用一段网友的评价,算是比较中肯,在这里推荐一下。

战后的台湾史,不仅是台湾岛内的经济、民生、教育、社会以及民主政治等各方面的演进史,其中更涵盖了两岸关系的激荡,也掺进了美国政策的左右。

user avatar

台军有没有战斗力并不重要,反正都打不过解放军,关键是美国会如何插手台海问题。

中美贸易战达到这个程度,已经证明从经济方面无法中断中国复兴计划。那就要从别处下手,有什么比一场局部战争更能中断发展的呢?台海就是个很不错的引战点。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美国会竭力煽动台海局势,军舰会越来越频繁和高调地过海峡,台美高官互访等级也会越来越高,撕破脸的军舰访台也会提上日程。

反而中国会竭力维稳,全力完成2025计划。

user avatar

不管什么地方,子弹都是能打死人的。

user avatar

你说台军一点都没有战斗力也不至于,毕竟作为一支历史悠久的军队,依靠内部系统筛选常年保持一支具备战力的旅级单位并不难,台湾的空军多年来也从美帝那里取过不少经,当年的黑猫中队就是直接去美帝受得训,维持一整个三代机的作战体系这件事情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其实都做不到。

但是要说这种战斗力多强就一言难尽了,检验军队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演习,但是台军演习的传统艺能就是掉链子和捅娄子,什么导弹误射啊,坦克抛锚啊,误炸民众的乌龙事情搞得跟年经一样,就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跟对媒体开放的演习流程就能看出来,台军存在整体的训练量不足,训练方法欠妥,装备养护水平拉胯的问题,这种几十年特殊历史背景的积弊靠台湾自己根本没法解决,在装备水平上,台湾自己水平不足研发能力基本没有,美国人只想着卖高价过气装备赚台湾老百姓的税金,台湾当局除了想着吃回扣以外就想些屁话骗老百姓让他们以为花钱能买来战斗力,就这么恶性循环下去,台军永远都只是一支等着向老共投降的纸老虎军队。

至于说兵员,分义务和志愿,义务役来自全台的普通人,现在服役时间不光缩短到了一年上下,还能用军训课顶时长,属于名存实亡,志愿兵顶多能忽悠一些找不到工作的傻小子,台湾的年轻人嘴上喷的一套一套的,其实心里都清楚台军没有前途,老共打过来第一个死的就是他们这帮衰仔,不服役还能就地领身份证,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报志愿兵。

以现在台湾的兵员素质,其实也就跟架子师差不多,少数军官具备军事素养,大部分兵员都是在混日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军的战斗力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或评价来概括。要理解台军的战斗力,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并了解其兵员构成及其背后反映的社会背景。台军战斗力的多维度审视: 装备与技术层面: 现代化水平: 台湾在过去几十年间,在美日等国援助和自主研发下,军.............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很难简单地说谁就一定更强,因为两支军队的定位、规模、技术水平以及假想的作战环境都有很大差异。咱们就掰开了聊聊,尽量从不同维度去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哪儿。沙特军队:沙特军队,严格来说应该是指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它是一个多军种联合的体系,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皇家战.............
  • 回答
    台湾前陆军总司令声称“台军战力几乎为零”,这是一个非常耸人听闻的说法,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避免被单一的表述所左右。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个说法的来源和语境。 谁说的? 是哪位前陆军总司令?具体的身份和他在任期间的背景很重要。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将.............
  • 回答
    台湾方面近期传出计划征召“周末战士”的消息,这一举措在岛内和社会上引发了不少讨论。简单来说,这项计划的核心是将现有的后备役军人,或者是有意愿的志愿者,通过一种更为灵活的征召模式,让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能够利用周末时间参与军事训练和演习。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支持者认为这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提升整体防.............
  • 回答
    这个消息确实非常有趣,也揭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台湾军方在成本控制上的“创新”与风险: 节约成本的压力: 这个爆料最直接地反映出台湾军方在维持庞大军事开支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成本控制压力。尤其是面对庞大的解放军,台湾在军备数量和现代化程度上都处于劣势,.............
  • 回答
    好的,关于台军一架F16V战机在嘉义外海失联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挖掘其中值得关注的细节:1. 失联事件本身的关键信息: 机型与升级情况: 这是一架F16V战机,而不是普通的F16。F16V是台军经过现代化升级的型号,换装了更先进的AESA雷达(如AN/APG83 SABR)、.............
  • 回答
    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台湾的防卫策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实现合理有效的防卫,台军需要采取一套多层面、多维度的综合性策略,充分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并积极寻求外部支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思考方向:一、强化“不对称作战”能力,打掉对方的“痛点”:台湾地域狭小,兵力对比悬殊,正面冲突无疑是劣.............
  • 回答
    关于台军IDF“经国号”战机的真实水平,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需要深入剖析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而是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技术发展以及面对的假想敌等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历史背景与研发初衷:时势造英雄“经国号”战机的诞生,是台湾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突破政治封锁、实现军事自主化而进.............
  • 回答
    台湾军队的“长青”系列演练,顾名思义,旨在通过模拟实战环境,持续检验和提升部队的战备水平和整体作战能力。这并非单一的演习,而是一个涵盖多个层面、多兵种协同,且具有周期性和常态化特点的训练体系。要理解“长青”系列演练的现状,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1. 演练的性质与目标: 实战导向与战术验证: .............
  • 回答
    对于台军战机在“驱离共机”过程中发生坠海事件,其背后可能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到飞行员、战机本身、训练强度、任务环境等多个层面。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飞行员因素 经验与技能差异: 年轻飞行员: 如果是相对年轻、飞行时数不多的飞行员执行任务,可能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判断力和操作熟练.............
  • 回答
    台军换装F16V的消息一出,关于其战斗力,尤其是与解放军歼10C的对比,立刻成为军事爱好者们热议的焦点。要说清楚歼10C能否打得过F16V,这绝非一句“能”或“不能”可以简单概括的,里面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地掰开了揉碎了来看。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两款飞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台军的F16V.............
  • 回答
    关于“台军一点也不讲科学”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且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判断,很难简单地一概而论。任何一个军队的运作,都必然包含着科学的成分,比如武器装备的研发、使用和维护,后勤保障的科学管理,以及训练方法的优化等等。然而,如果我们细究这个说法背后可能指向的方面,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并且尽量.............
  • 回答
    当兵在台湾,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有自己的规则、节奏,甚至有时会让你觉得匪夷所思的世界。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一种既磨炼意志,又充满各种灰色地带和意外的集体生活”。初入军营:脱胎换骨的开始刚进军营那会儿,感觉像是被扔进了高压锅。剪了头发,换上军服,所有人从外表上变得几.............
  • 回答
    台湾地区防务部门负责人鼓励台军“死战到底,与岛共存亡”的言论,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无疑是极具冲击力和争议性的。要全面看待这种言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言论的背景与意图分析:1. 传递战略决心与政治姿态: 对内: 防务部门负责人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其言论首先是对台湾内.............
  • 回答
    这则新闻在岛内引起了一些讨论,认为解放军在与朱日和“蓝军旅”的演习中表现不佳,进而推断解放军的整体实力不如台军。这种看法,我认为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不能简单地下定论。首先,我们要明确朱日和“蓝军旅”的定位和角色。朱日和训练基地是中国解放军最负盛名的陆军合成旅战术训练基地之一,其核心价值在于模拟“假.............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视角,也反映了当前两岸关系的一种复杂心态。一个台军退役上校,将最近的坠机事故原因归结为“解放军一再绕台飞行”,这其中蕴含着多层面的解读和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军事活动的常态化确实会对相关区域内的军事部署和训练产生影响。解放军在台湾海峡以及周边空域的常态化军事存在,意味着台湾军方.............
  • 回答
    看待台军禁止飞行员擅自对解放军战机开第一枪,否则法办的规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这背后牵涉到军事战略、政治考量、法律约束以及实战风险等诸多复杂层面。首先,从军事战略层面来看,这项规定无疑是为了避免冲突的意外升级和失控。在当前两岸关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解放军军机常态化巡台,这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政治信.............
  • 回答
    台湾军队计划进行一项为期14天、行军22公里的训练,并且称之为“训练来真的”。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岛内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军事专业人士到普通民众,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首先,从军事训练的目的来看,这种强度的行军训练,虽然在许多国家的军队中都属于基础体能训练的一部分,但台湾方面强调“训练来真的.............
  • 回答
    台军演习模拟解放军攻台,这种演习的出现,从军事战略和政治意涵上来说,都值得我们仔细推敲。首先,我们从军事角度来分析。解放军在近些年的演习中,越来越强调体系作战、联合登陆作战以及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能力,并且多次展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特别是针对台湾的“封锁”和“登陆”科目,更是公开且频繁。.............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国际关系、政治宣传以及国家合法性等多个层面。之所以不“直接宣布”台军为“反政府武装”,原因错综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称谓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剖析:一、 定义的模糊性与政治敏感性首先,要理解“反政府武装”这个词的含义。通常,它指的是一个国家内部,由非国家行为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