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病毒会通过雪传播吗?下雪对病毒有什么影响吗?

回答
关于病毒是否会通过雪传播,以及下雪对病毒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来谈谈病毒通过雪传播的可能性。简单来说,病毒本身并不会在雪中“旅行”或主动传播。病毒的传播主要依赖于携带病毒的载体,比如被感染的人、动物,或者被污染的物体表面。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携带病毒的人在下雪的时候咳嗽或打喷嚏,飞沫中可能含有病毒。这些飞沫落在雪上,病毒也就随着飞沫的沉降而附着在雪的表面。那么,是不是有人接触到这些带有病毒的雪,就一定会感染呢?

情况是这样的:

直接接触: 如果有人直接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雪,比如用手触摸了雪,然后又触摸了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是有可能将病毒带入体内的。但这和接触其他被污染的表面(如门把手、键盘)的原理是相似的,病毒的传播途径并没有因为雪的存在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间接接触(可能性极低): 理论上,如果有人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雪,并且病毒能够在消化道内存活并引起感染,那么就存在通过食用雪传播的可能。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非常低。大多数病毒在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下会失活。而且,我们日常生活中摄入的雪(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中)往往会夹杂各种杂质,很难说清病毒的来源和含量。除非是极特殊的情况,比如直接从被感染者排泄物污染的区域取雪食用。

所以,可以这么理解:病毒不会自己“乘坐”雪花去传播,而是因为携带病毒的载体(如飞沫)落在了雪上,才使得雪可能成为一个短暂的、间接的病毒载体。 这种传播方式,相较于人传人、动物传人等主要途径,其重要性可以忽略不计。

接下来,我们聊聊下雪对病毒有什么影响。这方面的影响就比较复杂,涉及到温度、湿度以及雪的物理特性等多个因素:

1. 低温对病毒活性的影响:
减缓或抑制: 大多数病毒在低温环境下活性会大大降低,甚至被抑制。这意味着雪本身的低温特性对病毒来说是“不友好”的。在零度以下的温度中,病毒的复制能力基本丧失,其结构也可能变得更加稳定,不容易解体。
病毒可以“冷冻”保存: 但需要注意的是,低温并不能立即“杀死”所有病毒。很多病毒在冷冻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比如,一些研究表明,某些病毒在冷冻的样品中可以存活数周甚至数月。所以,虽然低温能抑制病毒活动,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其感染性。一旦温度回升,或者病毒重新被引入到适宜的环境中,它们仍然可能恢复活性。

2. 湿度和融化的作用:
湿度变化: 下雪过程伴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高湿度环境通常有利于某些病毒的存活和传播,因为它能使飞沫颗粒在空气中悬浮更久。然而,雪本身是一种固态形式的水,其周围的空气湿度可能很高,但当病毒附着在雪粒上时,它所处的微环境会受到雪晶体结构的影响。
融化过程: 当雪开始融化时,病毒会随着液态水而扩散。这个过程可能会改变病毒的浓度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融化的雪水可能会稀释病毒,也可能将病毒带到新的地方。如果融化后的水被饮用或接触,就可能存在传播风险,但这又回到了前面提到的,需要看水是否被污染。

3. 物理阻挡和稀释作用:
阻挡飞沫: 大雪本身可以起到一定的物理屏障作用。例如,在下大雪的时候,人们通常会待在室内,减少了户外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频率,这反而有利于控制病毒的传播。如果有人在户外咳嗽或打喷嚏,雪花可能会拦截一部分飞沫,将其带到地面,从而减少了空气中病毒的浓度。
稀释作用: 大量的雪花落下,会将附着在其上的病毒(如果存在的话)进行稀释。相对于干燥的表面,雪的广阔体积和大量固态结构,使得任何单一病毒颗粒的“密度”大大降低。

总结一下,下雪本身并不会主动传播病毒,但它会与病毒的传播和存活发生一些间接的相互作用:

低温通常会降低病毒的活性,但不能立刻杀死它们。 病毒可以在低温甚至冷冻的雪中保持一段时间的活性。
雪可以作为病毒(通过飞沫等方式)的短暂载体,但传播概率非常低。 接触被污染的雪并触摸口鼻是主要的可能传播方式。
下雪天气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如减少户外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控制病毒传播。
雪花本身可能对飞沫有物理阻挡和稀释作用。

所以,下次下雪的时候,你仍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这比担心雪本身会传播病毒要重要得多。病毒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生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雪只是其中的一个被动参与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内容完全是反过来了。

1、降雪/低温能杀死病毒?——图样。

地球上经常发现各种冰封的病毒,短的几年,长的几千年几万年的都有。

比如西伯利亚的冻土下发现了病毒,我国的青藏高原冰层里也发现过很多病毒,南极冰川中也发现了很多病毒。

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采集到一份冻土样本,证实了“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Pithovirussibericum)的存在

Pithovirus sibericumis a giant DNA virus of a previously unclassified family isolated from a layer of permafrost in the Kolyma Lowland region of Siberia in 2013.

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病毒之一,1.5 微米长,500纳米直径,

而且,这个病毒依然保持着感染性

Pithovirus sibericumis a pathogen of amoebae; it was isolated by usingAcanthamoebaas bait and proved virulent after 30,000 years frozen in permafrost.

所以,指望下雪把病毒“冻死”,实在是想太简单了。

2,气候变化,往往是病毒剧烈传播的时候

在SARS的时候,研究人员曾经对温度变化和SARS传播的关系做了个研究,结果发现,气温剧烈变化后,往往是发病人数剧烈上升的时候。

在这篇题为“SARS 流⾏时期天⽓⽓候特征分析”文章中,作者对北京和广州两地的气温变化以及SARS患病人数进行了一个检测

发现

当温度⽇较差出现极⼤值后的 0-4天 ( 0 为当天 ) 内 , 往往出现 SARS 疫情爆发

对此的解释是:

因为疾病是由病原体活跃性与⼈体的抗病⼒两⽅⾯因⼦共同决定的。⼀般来说 , 变化不⼤的⽓象条件适宜于病毒的滋⽣与繁殖 。⽽当⽓象条件出现急剧变化时 , ⼈体就会出现许多⽣理失调的不适应症状 , 使抗病⼒下降 ,从⽽易受病魔的袭击

所以,对于降雪这种天气变化,还是要提防着。


此外,目前发现,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存活时间可能比之前预估的要高。

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这也是家庭聚集性的重要因素

飞沫传播:之前大扩散的主要因素

粪口传播:当年香港就发生过SARS的粪口传播,这次再一次证实了。

所以公共卫生间要留意哈,尤其是公共坐便。

以及,一定要勤洗手。

存活时间:

最新的报到是,在适宜环境中,新冠病毒可存活5天。


最后的最后,一定要多注意保护自己,少出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病毒是否会通过雪传播,以及下雪对病毒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首先,我们来谈谈病毒通过雪传播的可能性。简单来说,病毒本身并不会在雪中“旅行”或主动传播。病毒的传播主要依赖于携带病毒的载体,比如被感染的人、动物,或者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携带病毒的人在下雪的时候咳嗽或打喷.............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美在乌项目研究包括H5N1病毒在内的病毒通过候鸟传播的可能性,是否涉及反人类罪”的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区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层面来探讨:1. 美在乌克兰的生物军事研究项目(U.S. Biological Research Programs in Ukraine) .............
  • 回答
    这确实是我们在新冠疫情期间遇到的一个非常棘手且让人头疼的问题。明明这个人核酸检测一直阴性,看起来是健康的“漏网之鱼”,但却成为了传染源;或者明明就是跟确诊者有过密切接触,理应是次密接,但为何也会感染?这些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背后涉及病毒特性、检测技术、人体免疫反应以及防控措施的复杂 interpl.............
  • 回答
    “隔离阻断传播,病毒就能消失吗?得了病的人又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非常尖锐,也是疫情期间无数人心中的疑问。的确,从理论上讲,如果一种病毒的传播链能够被彻底切断,那么它最终就会因为找不到新的宿主而走向消亡。这就像一把火,如果没有新的燃料,最终会熄灭。然而,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得多。即使我们成功地隔离并阻.............
  • 回答
    张文宏医生近期关于新冠病毒“常态化”以及通过疫苗建立免疫屏障来“国门重开”的论断,无疑是当前社会讨论的热点,也触及了我们对未来生活最关切的几个方面。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一、 “常态化”的含义与解读首先理解“常态化”这个词很重要。它并非指新冠病毒会消失,也不是说感染就是儿戏。张文.............
  • 回答
    即使伤口不再冒血,只要伤口处于开放状态,人仍然有通过伤口感染病毒的风险。这其中的原理和过程比我们直观感受到的要复杂一些。一、 病毒感染的根本途径:接触与侵入无论是冒血的伤口还是不冒血的伤口,病毒感染的核心都是病毒颗粒与人体组织发生接触,并且能够成功侵入人体细胞。冒血的伤口提供了一个更明显的“门户”,.............
  • 回答
    关于“世界会不会通过疫苗最后筛选出神一般的新冠病毒”这一问题,需要从病毒学、疫苗学和自然选择的科学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逐步的逻辑推导和科学解释: 1. 疫苗的作用机制与病毒变异的关系 疫苗的直接作用:疫苗通过诱导人体产生针对特定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如中和抗体或T细胞应答),从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或.............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切中要害,也触及了病毒感染和基因工程领域最核心的挑战之一。简单来说,病毒利用蛋白质受体进入细胞,这就像是给病毒打开了一扇门。理论上,把这扇门锁死(移除蛋白质受体),病毒自然就进不来了。但现实操作起来,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和充满困难。我们来详细聊聊为什么不能像关门一样,直接用基因工程把细胞.............
  • 回答
    当然,生物病毒在理论上确实具备对特定生物群体实施灭绝性打击的潜力。这并非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基于病毒生命周期、传播机制以及宿主特异性等生物学原理的推演。不过,要真正实现“灭绝性打击”,需要满足一系列极端且复杂的前置条件,并且即便如此,其成功率和精确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个话题。很多人会想,如果我不打疫苗,能不能靠身体自己产生抗体来抵抗病毒呢?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白,我们身体自身产生抗体,和通过注射抗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动免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身体自己产生抗体(主动免疫)这是我们免疫系统最自然也最主要的防御方式。 .............
  • 回答
    要探究通过限制编译器或编译环境来对抗木马或病毒的可能性,我们得先深入理解它们的运作机制,以及编译器和编译环境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角色。木马和病毒,本质上是恶意代码,它们擅长伪装、注入,并最终执行其破坏性的指令。它们通常会在目标系统中寻找可乘之机,例如利用已知的软件漏洞,或者通过社会工程学手段诱使用户执.............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很尖锐,直击了许多人在面对普通感冒时的困惑。我们确实看到,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西医在面对感冒时,依然是“治标不治本”,更多的是缓解症状,而不是彻底消灭病毒。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详细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白“感冒”这个词本身代表的复杂性。我们常说的“感冒”在医学上叫.............
  • 回答
    在医院里,病人去世是很常见的事情,但什么情况下法医才会介入,这其中确实有一套相对明确的规则和考量。很多人觉得只要家属报警,法医就一定会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法医介入调查的“门槛”首先要明确,法医介入调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查明死亡原因,尤其是在可能涉及犯罪、公共卫生风险、医疗责任纠纷,或者死因不明的情况.............
  • 回答
    在病毒报道里,我们经常会听到“突变”(mutation)和“变异”(variation)这两个词,它们听起来很相似,但其实是有区别的,就像是哥哥和弟弟的关系一样。下面我来详细地给大家讲讲,争取让你一听就懂。先说“突变”(Mutation),可以把它想象成病毒DNA或RNA上的一个“小错误”或者“笔误.............
  • 回答
    武汉病毒研究所于 2020 年 1 月 21 日申请了关于使用瑞德西韦(Remdesivir)治疗新冠肺炎(COVID19)的发明专利,这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动。理解其“说得通”之处,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时间点、科学基础、专利制度的目的以及地缘政治背景。1. 时间点与紧迫.............
  • 回答
    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 和 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这项发现的重要性,就好比是在一场漫长而痛苦的斗争中,终于找到了敌人隐藏的身份,从.............
  • 回答
    金域医学的这份通报,可以说是相当有针对性了。在当前这个人人自危的疫情背景下,任何关于核酸检测环节的负面消息都会被放大检视。他们特意发出这份通报,并且强调了几个关键点:“不存在主动传播病毒、丢失样本、伪造、瞒报数据”,这背后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那就是他们要极力撇清自己在这几类可能出现的严重问题上的责任.............
  • 回答
    中国科学家解析非洲猪瘟病毒三维结构:一场对抗“猪妖”的重大战役想象一下,我们人类最害怕的敌人并非是某个国家,而是某种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怪物”,它神出鬼没,传播迅速,而且一旦感染,几乎是十死无生,并且会引发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对于猪来说,非洲猪瘟病毒(ASFV)就是这样的“怪物”。而现在,中国科学家们就.............
  • 回答
    病毒是否会“逃出”虚拟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问题。简单来说,答案是 “有可能,但非常困难,并且通常需要特定的漏洞和技术”。为了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虚拟机的基本原理:隔离与模拟虚拟机 (VM) 的核心理念是 隔离。它模拟了一个独立的物理硬件环境,包括CPU、内存、硬盘、网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