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问这个问题,就有点格局小了。
不知道大家职场里有没有经历过,那种特别喜欢搞企业思想和文化建设的公司。
搞这种名堂,一是有很多老板自己的控制欲因素在,另一方面,在这种公司里推行这种事情最积极的部门是什么?大家仔细想想。
对,不管是哪个部门,都绝对不会是忙得要死的核心业务部门。
因为从组织学的逻辑上来说,任何部门,从建立那天起,就一定有抑制不住的膨胀本能。它一定最基本的诉求就是扩张——加人,加钱,加权。那么怎么才能在一个资源总量无论如何都是有限的体系里做到这点呢?
对,强调自己的必需性。最好跟这个体系的稳定、存亡挂上钩。
核心业务部门不缺这方面的理由,因为它们真的是必需。但边缘部门就不好说了,理由要靠发明。比如最近大家虽然很忙但缺乏公司愿景共识啊,业务虽然紧张但是部门之间的协同不够啊,隔壁公司都在大搞文化建设我们公司不能落后啊,竞争对手老板吹起牛来一套一套的我们老板老实木讷啊,最近有人用脚本抢月饼礼崩乐坏啊之类的。
老实说这里也不是所有理由都没道理,但是随着部门的预算和人力上升,理由总归会越来越扯淡,对其他部门员工的影响权也会越来越扩大。如果没人制衡,终有一天,公司茶水间里的零食也属于奢侈浪费增加成本消耗,而你上班时候上个厕所也需要汇报批准打卡了。
平心而论,官僚主义在任何形态的国家都广泛存在,区别是,在有些法制和民众素质较高的地方,官僚主义的膨胀本能被媒体监督、民众舆论和财政透明钳制着,只能搞搞车管所flash和唐宁街play;
而在苏联,至少是前苏联,这些官僚部门不但不怎么受钳制,还能反过来监督媒体和民众,并从财政里堂而皇之地拿钱。
如果苏联当时也有游戏什么的话,也只不过是他们路过时顺手扇的一条狗而已。
那个史无前例的时代不也是么。她横竖能从文艺作品里,找出大毒草。结果就是,只剩八部样板戏。原因就在于,她能随时捏死你,你没渠道投诉她。搞不出好东西,怎么彰显她在努力工作呢?挑别人的毛病,谁还不会呢。
别问,问就是四个自信。
因为民族主义天然是文化自由的反面。文化自由程度就是和民族主义在本国的zzzq程度(注意是zzzq程度,而非存在)成反比。全世界皆然。
美国文化管控最严厉的就是美国民族主义最盛的四五十年代。
韩国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部为数不多的把民族主义作为本国zzzq的国家。而韩国的文化审查也就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部最严厉的。
九十年代之前的台湾学校有发禁、也曾抵制过靡靡之音。
民族主义在文化上天然是倾向于守旧、建构传统而非解构传统,且天然倾向于集体主义。性自由,为了娱乐公开展示的暴力和色情、不符合传统“好孩子”的衣着、性少数群体是民族主义天然的对立面。
关于一个地区“存在”民族主义和把民族主义“作为zzzq”的区别我可以举个例子:
汤姆骄傲得把星条旗挂在他在德州的大豪斯门口,他有光明的未来;约翰在blm中把星条旗愤怒的焚烧并踩踏,他也有光明的未来。
佐藤在终战纪念日穿着旧帝国制服高举日章旗去神社高呼半载,他有光明的未来;桥本说像日本这种让民众为它送死的奉孝,还是灭亡算了,他也有光明的未来。
在中在8月15举着太极旗高呼ROK万岁,他有光明的未来;在赫在蓝鸟说竹岛可以不要,他社死了。
所以为啥美国存在maga,美国却还能文化如此自由?因为maga不是美国的zzzq,主张maga的人和主张文化自由的人不是一波,他们连堕胎都接受不了。
在这里你没必要和我杠,说任何地区都有自己的zzzq,然而会不同的zzzq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是不同的。
此外,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软色情”这个词,观察一下这个词在近十年搜索频率的变化,绝对是可以一叶知秋的。
以前(能上网的)年轻人的主流是在争论真色情甚至性交易是否应该合法。
现在(能上网的)年轻人的主流是在争论这个东西是不是“软”色情(比如在漫展上撅屁股漏内裤这种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地方完全不值得讨论的事)。至于这玩意该不该合法,那肯定是不可以、几乎没有讨论的必要。
我认为,主流对性道德的态度是一个地区文化自由程度的晴雨表、其准确程度甚至高过民族主义(当然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个得另说,现在不讨论)。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对于性或性欲这种生理现象的看法(是祛魅和解构的还是道德化甚至政治化的)通常是和她/他/他们在其他议题上的立场具有深刻联系的。
就像我一直和身边所有私交不错的朋友和我的家人们说,我非常不建议你们和任何有处女/处男情节的人在一起。因为我认为处女/处男情节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这个世界不是无菌室也不是空中楼阁:一个人在客观上有如此靠谱的避孕和防性病的手段的今天可以忍住性欲坚守性道德,是可以说明很多东西的。
所以这一切又和游戏有什么关系呢?
开始不是说了吗,一叶知秋。
十年前我是乐观的,乐观的理由因为我觉得是鸡生蛋。
现在我悲观甚至绝望的原因是因为我现在觉得是蛋生鸡。
因为懂游戏的人上去了(笑)
不仅仅是游戏,而是文化整体的保守防御姿态,这来自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全方面退步。
长期的中道主义,投降主义控制了中国的文化管理。面对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一味退让,力求“不输出革命”,保持“稳定”“合作”,但是又明确意识到了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对政权的威胁,于是采取了长期的全频道封锁作战,中国不主动制造有价值的文化产品(输出革命),也不接受敌对势力的价值观引导,刻意用文化荒漠化来掩盖软实力的脆弱。
因而,中国民间的主流文化实际上是非官方的“亚文化”领导的,一旦“出圈”或太引人注目就会被摧毁(在游戏领域,表现为接受监管的大企业生产的游戏产品的同质化和庸俗化,与实际上不受管控的民间团体在文艺创作上的百万花齐放对立存在,前者靠收编后者纳入主流叙事缓慢发展,诸如前几年的耽改,被商业化的剧本杀和时下的二次元)。这种景观是文化上的核战争/焦土主义导致的结果,即文化废土上的绿洲朋克主义。
要改变这种局面大致上只有两种可能:
(1)西方文化霸权的衰落,特别是美国。使得中国不需要维持意识形态领域极端的防御姿态。
(2)中西方恢复冷战期间的公开对抗,这使得在文化领域的输出革命变为必要的事务。
什么都要管,越管越有活力,形势越来越好。
自由民主又开放,全世界都羡慕曹县。
行为监管已经没法满足婆罗门了,需要对吠舍、首陀罗和达利特进行精神监管。
什么国内?我没看见,我说的是印度。
游戏本来作为奶头乐挺好的,但是现在出现了短视频,比游戏好使。
游戏终归需要相对完整的时间进行,所以会影响你的劳动生产率,影响你卷,影响你燃烧。但是短视频相对而言就好多了,你得听声音,而且必须抱着手机,这样在你卷的时候很容易被发现,但是它又很好的把你通勤、吃饭这些碎片时间花掉拿来乐呵了,太好用了。
两相对比,游戏简直十恶不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