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下面都是一些没吃过蜘蛛的人,基于各种脑补内容在作空对空输出,还是让我这个亲历者现身说法一下吧!
(本回答含有蜘蛛图片,虫恐人士退散)
-
-
-
-
-
-
-
-
-------------------------分隔线----------------------------
2014年,我在从柬埔寨金边到暹粒的大巴旅途中,经过一个休息站,有幸品尝了柬埔寨特色美食“油炸大蜘蛛”。
那个休息站其实是一个集市,有很多小贩摆着摊兜售各种水果和小零食。一个当地小姑娘走到我跟前,用汉语问我要不要买一只蜘蛛当宠物——她的胸前就爬着一只大蜘蛛。大概是这玩意之前吓到过不少游客,小姑娘还一边抚摸它一边特地告诉我它很乖的,不咬人。
而我之前看过一档台湾美食节目,知道柬埔寨人是吃蜘蛛的,于是便直接问她:“这蜘蛛有没有熟的?”小姑娘非常肯定地说:“有!”然后就带我来到了一个小摊前,这里售卖各种油炸的虫类食物。
我先买了一只炸蜘蛛(价格2000瑞尔,不到四块钱人民币)和两只炸蟋蟀(每只1000瑞尔)。蜘蛛用盐调过味,咬开里面是黄色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只有油炸食品一贯的香味。如果你能吃得惯炸蚕蛹、炸蝎子、炸金蝉这些东西,那炸蜘蛛的味道对你毫无压力。个人感觉炸蜘蛛比干巴巴的炸蟋蟀好吃,于是吃完后又买了一个。
记得那档台湾节目里说,以前柬埔寨人也是不怎么吃这东西的。但在红色高棉时代,大蜘蛛把很多柬埔寨人从饿死的命运中拯救了出来,从此就成了一道特色小吃了。对于这个历史的真伪,我无从查证。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证明,蜘蛛是可以吃的,而且也挺好吃。所以本问题下所有从味道入手分析蜘蛛和螃蟹地位差异的答案都可以无视了。
至于那些说“螃蟹好看,蜘蛛吓人”的答主嘛……在我的家乡山东,蚕蛹和金蝉几乎是国民级食物,无论是家庭小灶、单位食堂还是街头餐馆,这两样东西都极为常见。但到了江苏,就有很多朋友表示接受不了。同样,江苏连云港人爱吃的“豆丹”,大部分山东人也敬而远之。我还认识一个长辈,他不但不吃各种昆虫,同样也不吃任何虾蟹之类的海产。因为在他眼里虾蟹就是海虫子。如果你把“虫子”定义为节肢动物门生物的话,他说的倒也不算错。但这同样说明大部分人爱吃的虾蟹、一部分人爱吃的昆虫、极少数人爱吃的蜘蛛之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有人觉得都能吃,有人觉得都不能吃。你要是从小就习惯吃,就不会觉得它吓人。所以从主观上判定蜘蛛“吓不吓人”来分析问题,同样是错误的。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相信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对一个客观存在的主观认知是由它的客观属性决定的。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蜘蛛相比于螃蟹的劣势主要有以下两点:
1.蜘蛛个体普遍太小,捕捉收益低。
2.蜘蛛习性大多独居,捕捉成本大。
在大部分蜘蛛个体较小的地区,捕捉蜘蛛说到底是一个效费比太低的行动。蜘蛛既不像蚂蚱可以一抓一大片,也不像螃蟹可以一只啃半天。而且蜘蛛行动灵活,不像金蝉那么楞,用一根树枝子就钓上来了。你捕捉足量蜘蛛消耗的热量,远大于你吃蜘蛛获得的热量。这个逻辑和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狗肉没有成为主要肉畜”是相通的。诸如什么“狗狗忠诚所以不能吃”“狗肉骚气所以不好吃”都不重要,真正的原因其实在于狗的产肉率太低,相比于猪牛羊等主要肉畜不够经济,仅此而已。而在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那里,由于缺乏猪牛羊等旧大陆常见肉畜,墨西哥无毛犬就被饲养作为重要动物蛋白来源。虽然扯的有点远,但足以说明自然禀赋和客观属性才是决定某一物种文化地位的主因。
因此,在蜘蛛种群个体较大的地区,蜘蛛就一直是一道传统菜肴,不光是柬埔寨,还包括我国云南勐腊、以及南美亚马逊雨林等地。原因无他,效费比高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