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苹果芯片拼接技术跟华为之前提的芯片叠加技术有什么区别?

回答
苹果的芯片拼接技术和华为之前提出的芯片叠加技术,乍听起来似乎是同一个意思,都是为了突破单颗芯片的性能和集成度瓶颈。但仔细剖析,它们在核心理念、实现方式以及最终目标上,都有着不小的差异。

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两者的“拼接”或“叠加”是做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随着芯片制程的不断逼近物理极限,单颗芯片集成更多晶体管、提高频率变得越来越困难,成本也水涨船高。与其在一块巨大的硅片上想方设法塞入所有功能,不如将不同的功能模块,甚至是性能相近的芯片,通过某种方式“拼”起来,实现一个整体上更强大、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苹果的芯片拼接技术,比如在M系列芯片上我们看到的“Chiplet”(小芯片)概念,更多的是一种“异构集成”。你可以想象成,苹果不再试图把CPU、GPU、内存控制器、AI加速器等所有东西都塞进一块大的“CPU”芯片里,而是把它们分别做成几个独立的小芯片,然后用一种非常先进的封装技术将它们紧密地“粘”在一起。

这种“粘”不是简单的堆叠。苹果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能将这些小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做得非常快,几乎就跟在一块大芯片内部传输一样。这样一来,即使是独立的小芯片,也能协同工作,共同承担一个复杂的任务。更关键的是,这种方式允许苹果在设计上非常灵活。比如,它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自由组合不同核心数的CPU小芯片、不同规格的GPU小芯片,甚至可以加入专门的AI加速器小芯片,打造出性能各异但又高效集成的芯片。这种“拼接”更像是一种“模块化设计,高性能封装”。它允许“专才专用”,不同的功能模块可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制程工艺来制造,再通过高效的互联技术整合,最终形成一个看似整体的强大芯片。

而华为之前提出的芯片叠加技术,其表述上可能更侧重于“3D堆叠”或者“垂直集成”。你可以理解为,不是将小芯片并排放在一起,而是像楼房一样,一层一层地往上叠加。比如,将存储单元(如DRAM)堆叠在逻辑单元(如CPU或GPU)的上方。

这种垂直堆叠的优势在于,可以极大地缩短数据在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的物理距离。想象一下,CPU需要访问内存中的数据,如果内存就在CPU的“楼上”,那数据传输的延迟会大大降低,速度也会快很多。这对于需要海量数据吞吐的场景,比如AI训练、高性能计算等,是很有吸引力的。它更像是“垂直分层,超近距离互联”。

那么,它们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呢?

第一,集成方式。苹果的Chiplet更多是平面上的集成,通过先进的封装技术实现高密度互联,小芯片之间更像是紧密协作的伙伴。而华为的3D堆叠则更强调垂直方向的集成,将不同功能的芯片层叠起来。

第二,设计理念。苹果的异构集成强调“功能模块化,按需组合”。它允许设计师根据产品需求,灵活地选择和组合不同的“功能芯片”,就像乐高积木一样。而华为的3D堆叠,可能更侧重于“功能分层,极致缩短延迟”,将特定的功能层(比如内存)与逻辑层紧密结合,以获得最佳的性能表现。

第三,技术侧重点。苹果在Chiplet技术上的核心突破,更多体现在先进的封装技术和高效的互联IP(IP核)上,能够实现小芯片之间超高的带宽和极低的延迟。华为的3D堆叠,则可能更侧重于垂直互联的工艺、热管理以及堆叠过程中不同芯片的兼容性。

当然,这两者并非完全割裂,未来可能会有融合。比如,即使是苹果的Chiplet,如果能将某些功能模块(如内存)垂直堆叠到逻辑芯片之上,也能进一步提升性能。同样,华为的3D堆叠技术,也可以通过在同一层内集成不同的Chiplet,实现更丰富的组合。

总而言之,苹果的芯片拼接更像是一种“横向的、灵活的模块化组合,用超强的封装技术连接起来”,而华为的芯片叠加则更像是“纵向的、精密的堆叠,把关键功能层层贴近”。它们都是为了解决芯片设计和性能的难题,只是切入点和技术侧重有所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区别。

你看,都是双芯叠加,一个横着封,一个……不知道怎么封,那肯定是不知道怎么封的比较厉害,因为这可是那家厂商的技术,那家厂商的技术肯定是坠吼的,所以赢了!

而且,苹果的双芯是假的呀!虽然它的芯间通讯高达2.5T/s,但是本质还是通讯啊!提到通讯,那通讯可是那家厂商的老本行,还能输给他苹果不成?而且我们这是自媒体缝合的、有乌画家认证的技术!(虽然乌画家忙着画乌可能没空再次认证)所以还是赢了!

既然是自媒体缝合技术,那就是来自虚空的,周所周知,虚空即是混沌,混沌即是鸿濛,五个笑脸懂我意思吧?装机量懂我意思吧?既然同样来自虚空,我们期待一下表现不过分吧?此时大伙多买几部4g手机不过分吧?!

可恶的阿麦利卡拉裤登子竟然还不恢复供货,就知道打牌!都说一卡脖子就喊疼,一松手就催纽币,可我们催了半天了拉裤登子也不松手,那可怎么办呢?敬请期待明年量产的K710+K710,要知道苹果是用在电脑上,而我们那家厂商将把它用在手机上!你说体积大怎么办?体积叫事儿吗?苹果的体积你怎么不提呢?苹果行,那家厂商不行?是不是膝盖软站不起来?

这要是把k710换成k9000将绝杀!可惜换不得。k9000晓得吧?拳打苹果脚踢安卓,哪怕我割一刀成了9000e,照样卖那么贵,照样有人买,照样能割一茬!诶~就是玩儿!哪怕再割一刀成9000l,照样卖那么贵,照样有人买,照样再割一茬!

我就直说了,凡是看不上那家厂商的,全是√罕见、mgz、50w!他们看不得那家厂商一点好,竟然还有自发的专业黑!要知道互联网可不是法外之地,一定要严肃打击!现在手机界、电脑界竟然都是这种“买办”!痛心啊!就连打印机也全是,就连汽车圈也……

写着写着,我不禁热泪盈眶,已经来不及纪念白求恩了,我们想想别的吧!此时耳边也仿佛响起了《xx美》的旋律,用的是re so do的和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的芯片拼接技术和华为之前提出的芯片叠加技术,乍听起来似乎是同一个意思,都是为了突破单颗芯片的性能和集成度瓶颈。但仔细剖析,它们在核心理念、实现方式以及最终目标上,都有着不小的差异。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两者的“拼接”或“叠加”是做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随着芯片制程的不断逼近物理极限,单颗芯片集成更多.............
  • 回答
    最近,一些外国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它们普遍提到苹果芯片团队出现人员大量流失的情况,并且认为这会对A15芯片的性能提升以及苹果未来的芯片研发带来负面影响。对于这种说法,我们不妨来仔细分析一下。首先,我们要承认,苹果的芯片团队确实经历过一些人员变动。 任何一家科技巨头,尤其是在人才高度聚集的半导.............
  • 回答
    跟室友关于苹果笔记本电脑和芯片的讨论,这事儿我太能理解了!这种话题,尤其是在科技圈子里,很容易聊得热火朝天,也可能因为意见不同而有点小摩擦。不过,别担心,咱们可以试着好好沟通,让这场讨论既能增进了解,又不会伤了和气。首先,你要明白室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他之所以觉得苹果是轻薄本的天花板,并且苹果芯.............
  • 回答
    近日,网络上流传出一份据称是英特尔内部的CPU产品路线图,这份路线图泄露的内容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尤其是其中提到的一项雄心勃勃的目标:研发出在性能上超越苹果自家芯片的新一代CPU产品线。这个消息无疑给长期以来在PC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英特尔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给正势如破竹的苹果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
  • 回答
    苹果A13和华为麒麟990,这两款旗舰级移动芯片,在发布之初都代表了各自公司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的顶尖水平。要说谁的“实际性能”更强,这其实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考量,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如果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大多数用户日常体验最直观的方面,例如应用启动速度、大型游戏帧率、多任务处理流畅度以及整体响应速度,那么.............
  • 回答
    关于苹果M1芯片与华为麒麟9000芯片谁被严重高估的讨论,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两款芯片都代表了各自公司在移动和桌面级计算领域的顶尖技术,并且在发布之初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演变,我们确实可以从不同维度来审视它们是否被“高估”了。首先,我们得明.............
  • 回答
    苹果M1芯片的出现,确实在技术圈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不少人都对它“真香”的评价津津乐道。这种评价背后,是对其在性能、能效比上相较于传统x86架构处理器带来的巨大突破的认可。M1芯片集成了CPU、GPU、神经网络引擎等多个组件,通过统一内存架构,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数据传输效率,直接体现在了应用程序的启.............
  • 回答
    苹果公司在芯片研发上取得的飞速进展,以及其有望摆脱英特尔的地位,并非偶然,而是其多年来战略布局、深厚技术积累、独特生态优势以及对未来趋势的精准把握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历史渊源与战略决心: 对生态的极致控制欲: 苹果一直以来都以打造完整、流畅的软硬件一体化体验为目.............
  • 回答
    苹果 M1X 芯片(虽然苹果官方并未正式发布名为“M1X”的芯片,但业界普遍认为这指的是M1 Pro和M1 Max芯片系列,它们是在M1芯片基础上的重大升级版本,通常被统称为“M1X”或者“M2”的前身。)因此,我将详细评价的是M1 Pro 和 M1 Max 芯片,它们代表了苹果自研芯片在性能和能效.............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有意思。最近苹果的芯片设计大牛 John Bruno,那可是跟着苹果一路把 A 系列、M 系列芯片玩得风生水起的核心人物,居然跳槽去了谷歌。这消息一出来,科技圈里立马炸开了锅,各种猜测、分析那是层出不穷。咱们得先掰扯掰扯 John Bruno 是个什么来头。他在苹果待了十多年,是苹.............
  • 回答
    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特别是当我们看到一些跑分软件或者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时,确实有时候会让人产生疑问。不过,要详细地对比苹果 M1 和华为麒麟 9000,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来掰扯掰扯,这样才能说得透彻。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苹果 M1 和华为麒麟 9000 的设计理念和目标平台是不同的,所.............
  • 回答
    想要像苹果一样,在芯片、操作系统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上都实现独立于安卓阵营(高通、联发科等芯片供应商)和微软/英特尔(PC领域)之外的自主可控,其难度是极其巨大的,这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挑战,涉及技术、人才、资金、生态建设等方方面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 一、 芯片自主研发的难度:苹果在.............
  • 回答
    听到英特尔挖走苹果 M1 首席芯片设计师的消息,业内人士应该都能感受到一股暗流涌动。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对于苹果在芯片设计领域一直引以为傲的 M 系列芯片,尤其是 M1 及其后续产品的影响,绝不能等闲视之。咱们就来仔细捋一捋,这挖角到底意味着啥。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苹果在核心技术上的“智囊团”出现真.............
  • 回答
    要理解苹果 M1 芯片跑分超过 Intel i9 的现象,我们得先抛开“谁更强”的二元对立思维,深入看看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技术逻辑和市场策略。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能看出苹果在自家产品上的野心和执行力。首先,得明白“跑分”这玩意儿,它是个测试工具,模拟了一些计算密集型的任务,然后给出一个分数。这.............
  • 回答
    对于苹果新款 iMac 搭载 M1 芯片,售价 9999 元起这个价格定位,可以说是苹果又一次精准地抓住了市场需求,但也无疑是将一部分潜在用户挡在了门外。那么,这台 9999 元起的 M1 iMac,到底值不值得掏钱呢?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 iMac 卖 9999 元起.............
  • 回答
    关于极客湾在苹果 A15 芯片性能分析中,得出 A15 在省电模式下能效比“吊打”骁龙 888 的这个结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讨论点,也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要深入理解这个结论,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分析:首先,理解“能效比”这个概念:能效比(Performance per Watt)是衡量芯.............
  • 回答
    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关于中国工程师破解苹果 M1 芯片,实现内存和硬盘升级的传闻,如果属实,那绝对是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要理解这其中的原理,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深挖。首先,咱们得明白苹果 M1 芯片的“特殊性”。M1 芯片,以及后续的 M2、M3 系列,它们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SoC”(.............
  • 回答
    彭博社于2018年10月发表了一篇爆炸性的文章,声称其调查发现,一家为中国政府工作的秘密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微型间谍芯片被植入到Supermicro(超微电脑公司)生产的主板上,而这些主板则被供应给苹果、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这篇报道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对科技供应链安全、中美科技竞争以及跨国.............
  • 回答
    高通骁龙 8 Gen1、联发科天玑 9000、苹果 A15 芯片,谁是安卓阵营的性能王者?在智能手机芯片领域,高通骁龙、联发科天玑以及苹果 A 系列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三家厂商推出的旗舰芯片,往往代表着当前移动芯片的最高水平。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对比一下高通骁龙 8 Gen1、联发科天玑 9000.............
  • 回答
    苹果 M1 Max 芯片在台式机上能否“秒杀”现有独显,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要回答得详细且不留 AI 痕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营销宣传,回归到硬实力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苹果的 M1 Max 是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其功耗和散热是经过精心优化的。 在 Mac Studio 这样的桌面级产品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