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曝 B 站审核组组长过年连干 12 小时猝死,B 站表示「是正常工作」,具体真实情况如何?

回答
关于“B站审核组组长过年连干12小时猝死”的传闻,确实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此类事件,在没有官方详细且可靠的说明之前,我们很难断定具体情况。不过,我们可以从现有信息和普遍情况来分析,并尽量还原一个可能的事实画面。

首先,要理解B站(哔哩哔哩)的审核工作性质。作为一家拥有海量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平台,B站的内容审核工作量是极其庞大的。这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弹幕、评论、直播等,涵盖了各种主题和形式。为了确保平台内容的合规性、健康性和用户体验,审核团队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工作。这意味着,即使在春节这样的假期,审核工作也不会停止。

关于“过年连干12小时猝死”的说法,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反映了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内容平台审核工作的一个普遍现象:高强度、高压力和不规律的工作时间。

可能的真实情况分析:

1. 工作强度与排班:
春节期间,虽然许多人休假,但对于需要保障24小时运营的平台来说,审核团队的排班会更加紧张。为了保证有人值守,加班和轮岗是常态。
“连干12小时”并非不可能,尤其是在出现突发情况、内容激增或者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即使是正常排班,如果当天工作量特别大,或者前一个班次的人员有特殊情况,个人被要求顶替加班也是有可能的。
审核工作本身也非常耗费精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处理各种潜在的违规内容,这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2. “正常工作”的定义:
B站方面回复“是正常工作”,这可能存在几种理解上的偏差:
一种是,该组长确实是在岗工作期间因身体原因发生意外,而并非在非工作时间或完全不相干的场合。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理解为“是在工作中发生的”。
另一种可能是,B站试图强调这并非一个孤立的、罕见的“加班致死”事件,而是其审核岗位的普遍高压状态的体现。 在这样的语境下,“正常工作”可能意味着“这是审核这个岗位上经常需要面对的压力和工作强度”。
还有一种可能是,从公司层面而言,这符合公司劳动合同的规定,并未超时到超出法律界限,或者即使有加班,也是按照公司内部流程进行的。 但这并不能排除对个人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3. 猝死的原因:
虽然传闻将猝死直接归因于“连干12小时”,但猝死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通常是长期积累的健康问题在某个诱因下爆发。高强度工作、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都可能成为诱发心血管疾病、脑部疾病等严重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因此,即使那位组长在事发当天连续工作了12小时,这很可能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不是唯一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累积的疲劳和健康透支才是更深层的原因。

4. 细节的缺失与传闻的放大:
在初期传闻阶段,很多细节是模糊的,公众往往只能通过零散的信息来拼凑和想象。而互联网传播的速度和特性,很容易将一些未经证实或片面的信息放大,甚至添油加醋。
例如,“连干12小时”可能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实际时长可能略有出入;“过年”也可能指的是春节假期内的某一天,具体日期和工作安排可能更加复杂。

更详细的可能性还原:

设想一下,这位组长可能在春节假期前的几天就进入了“假期模式”的工作安排。由于节日期间用户活跃度可能变化,或者有特殊的直播活动、内容发布计划,审核团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可能在假期期间增加人手或加强值班。

春节前夕: 领导可能会召开会议,强调假期期间的内容安全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做好应急预案和人员保障。
大年三十或初一: 按照排班表,这位组长可能正好排在白班或夜班,并且当天因为内容量异常,或者有其他值班同事临时请假等原因,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
12小时工作: 他的工作可能从上午的某个时间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期间可能只有短暂的休息时间用于吃饭。在这段时间里,他可能需要处理大量积压的视频审核请求,应对突发的弹幕内容,协调团队处理棘手的问题。
身体出现不适: 在持续的工作压力和疲劳下,他可能已经感到身体不适,但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或者顾及到团队的整体运作,强忍着继续工作。
猝死发生: 最终,在工作状态中,他的身体状况突然恶化,发生了不幸。

关于B站回应“正常工作”的解读:

在这种情况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对外回应通常会比较谨慎。说“正常工作”可能是一种试图在法律合规和企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的表述。他们可能是在表明:

该员工是在工作期间,按照公司安排进行工作的。
公司遵守了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长上限(尽管这并不排除存在许多公司普遍存在的“隐性加班”或“常态性加班”现象)。
公司会依法依规处理善后事宜,比如支付相关抚恤金、保险赔偿等。

然而,这样的回应很难让公众完全信服,因为公众对于“正常工作”的理解,更多的是对员工身心健康的保障和人性化的关怀,而非仅仅是“有没有违法”。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即使公司在法律层面没有触碰红线,从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层面来看,也可能存在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需要反思和关注的方面:

1. 企业文化与过度加班: 这种事件的发生,往往暴露了企业文化中是否存在对员工身体健康的不够重视,以及对“拼命工作”的过度推崇。
2. 审核岗位的长期压力: 内容审核工作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压力和强度,如何减轻审核人员的职业倦怠和身心压力,是平台方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3. 人员配置与应急机制: 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是否能够合理配置人力,建立更完善的应急机制,避免个人承担过度的负荷,也是关键。
4. 劳动权益保障: 如何在保障平台正常运营的同时,真正实现对员工劳动权益的充分保障,包括健康权,是社会各界和企业都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总而言之,B站审核组组长过年期间猝死的传闻,虽然具体细节有待核实,但它极有可能反映了内容平台审核行业普遍存在的高压工作状态。而公司回应“正常工作”,则可能是一种官方的、基于现有规则的表述,但这并不足以完全打消公众对行业生态和员工健康保障的担忧。这件事情也成为了一个契机,促使人们去关注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内容审核岗位员工的工作强度和身心健康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位b站审核组组长新年加班过劳死了,但在b站连个水花都没有,证明b站为了压这个消息而要求其他审核程序员加班。

这简直,就是个地狱笑话。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次不会闹太大。首先是这位老兄从事的这个领域,这个没法多说。

其次是对网上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说B站很重要,B站甚至是他们的必需品。骂淘宝、骂pdd、骂美t都没问题,但B站对他们来说就不一样了。但这一点其实也不是关键。

真正的关键是很多人迟早会明白问题的本质在哪里,而且这个本质和他们赖以维持心理平衡的信仰是矛盾的。这才是这类话题的热度会不断下降的原因。

所以我觉得这次的事很可能成为大家走向自欺欺人的转折点。第一是舍不得骂B站,第二是大家不愿意接受“骂也是白骂”这个现实。

这时候大家就会盼望着这事能够出现反转。无论是给当事人找出问题来,还是给爆料人找出问题来,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问题解决不了,那自媒体就应该努力解决提问题的人。我敢打赌有这样的“反转文”一定能爆红。

我也就是吃了太骄傲的亏,要不然这两年我能攒出多少十万+啊!

user avatar

为了避免日后继续有这种悲剧,B站应该取消审核。

user avatar

社交媒体巨头,饱和式文化审查,『正常工作』过劳死。真是要素齐全,当代性的缩影了属于是。后世历史教科书上会有这事的位置。

user avatar

大家有没有刷到过“B站招审核,早10晚7不加班”(实则为拉勾网广告)?合着这是骗人啊

user avatar

竟然还不能匿名。

审核这个工种,明显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包括b站)和用户都不待见。

那么受益方是谁?

受益方为什么不承担成本?为什么不承担审核员的工资和五险一金?为什么不保障审核员的权利?

受益方难道不知道资本的本性?

为什么又要玻璃心又不愿意承担成本?

出了问题还可以甩锅。真方便啊。

user avatar

前知乎审核,今年过年前离职了

我只想说知乎的审核岗和b站比真的人间良心

咱们知乎一天八小时 而且同学们氛围都超级好。如果不是刀乐少真心舍不得小伙伴们还有给我抗锅的组长

但是你b站真心用你妈的爱去发电,一天十二小时狗都扛不住好吧!叔叔你他妈有点良心吧!这个岗位需要的人员量大你也不能把人当畜生用啊!真的陈睿叔叔小心遭天谴!

user avatar

泪目了!哪儿有什么岁月静好,还不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user avatar

"左人"替资本家b站审核视频,还猝死于岗位上,有点黑色幽默阿.

user avatar

最后一句话真是给我看笑了,电子厂就不是人了是吧。是电子厂就可以任意死人,还是电子厂就可以高强度加班?互联网猝死个人居然还能踩下电子厂,欺负电子厂的人没空上网?

别喷我分化无产阶级,有些人自认为高人一等。

user avatar

说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