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陕北传统窑洞里住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陕北的窑洞,那可不是你想象中那种冰冷潮湿的地下室。住进去了,你才会明白,那是一种与大地融为一体的朴实享受。

首先,你得先走到村子里。那村子,藏在黄土高原连绵起伏的沟壑里,依着山坡,一层一层地开凿出窑洞。不像现代建筑那样直挺挺地耸立,窑洞是“嵌”进山体里的,远远望去,就是山坡上一个个半圆形的洞口,点缀着白色的门窗,像个个安详的眼睛,凝视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一股清凉中带着淡淡泥土香的气息扑面而来。那种凉,不是空调吹出来的“人工造作”的凉,而是带着生命力的、从厚重黄土深处散发出来的自然馈赠。夏天,外面热浪滚滚,走进窑洞,仿佛瞬间进入另一个季节,凉爽得让人不想出来。冬天呢?外面滴水成河、北风呼啸,窑洞里却温暖如春。靠着山体天然的恒温作用,加上窑洞内部烧火炕的余温,即便大雪封山,窑洞里也常常是暖意融融,脱掉厚棉袄,舒服得能让你忘掉严寒。

窑洞的内部结构其实很简单。通常是拱形的顶,墙壁就是夯实的黄土,上面会抹上一层白灰,让整个空间显得明亮干净。靠山的一面,是那温暖的“火炕”,这是窑洞的灵魂。炕是整个房间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家人们最集中的活动区域。白天,可以在炕上铺上垫子,摆上茶壶、果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家常、看电视;晚上,脱了衣服,钻进热腾腾的被窝,伴随着窗外静谧的夜色,那种安逸感是现代床铺难以比拟的。有些窑洞还会砌上一个灶台,直接就在炕边做饭,炊烟袅袅,温暖的炉火映照着家人的脸庞,那画面,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窑洞里的光线,不像现代居室那样明亮通透。白天,阳光会透过门前的木架和窗户洒进来,形成一道道柔和的光束,在窑洞里投下斑驳的光影。这种光,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让整个空间显得宁静而安详。没有刺眼的强光,只有温和的漫射光,特别适合阅读,也特别舒服。晚上了,昏黄的灯光亮起,窑洞的土墙仿佛也变得更加柔和,家庭的温暖感油然而生。

住在窑洞里,你更能感受到一种“土味”的亲切感。墙壁上偶尔会有些黄土的痕迹,那是岁月的沉淀,是与土地最直接的连接。即使是新抹的白灰,摸上去也是那种扎实的、带着颗粒感的触感。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反而会觉得更放松,卸下城市的疲惫和伪装,回归最本真的自己。

听觉上也有独特性。窑洞的隔音效果极好,外面村子里的鸡鸣犬吠,院子里孩子们嬉闹的声音,传到窑洞里会变得模糊而遥远,不会打扰到你。反而是在窑洞里发出的声音,比如说话声、咳嗽声,会有一种特殊的共鸣,让你感觉这个空间虽然不大,却充满了回响。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种与自然合二为一的感觉。你睡在“大地”里,感受着它的厚重和温暖。当你站在窑洞口,望着远处的黄土高原,看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又落下,感受着风吹过峡谷的声音,你才会真正体会到“天人合一”的意境。这不仅仅是住,更是一种与大自然的对话,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当然,住在窑洞里也并非完全没有不便。比如,有些窑洞可能通风不如现代建筑好,需要经常开窗透气。还有,黄土本身容易吸潮,在潮湿季节要注意防潮。但这些小小的“缺点”,在它所带来的独一无二的体验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总而言之,住在陕北的窑洞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体验。它不是豪华的享受,却有着最真实的温暖;它不是新潮的建筑,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在那里,你能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大地的力量,以及最质朴的人情味。那是一种让你心灵得到安抚,灵魂得到滋养的居住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陕北住窑洞体验超爽的,今天为了给好友介绍窑洞,随便找了自己家的几张图,顺带发在这里让大家看看,不喜勿喷,首先申明我是延安吴起的,老区人民很是贫穷。上图……

大门(过厅)2018年8月拍摄院外正摄

院内拍西南角,2016年冬拍摄

小院雨景,远处山上云雾缭绕

2017春节拍摄院内窑洞近景


院外群拍

老妈散步

雪后瓦蓝瓦蓝的天空(疑似2016年春节)

院内窑洞外顶(东北角,为了拍天空,本人拍摄技术一般瞎几把拍)

这是在后山拍的全景,本宝宝家是左手一号院子

四孔窑洞全景,柏木门窗+双玻璃(完美隔热隔音)

大门左是间客房,右是洗手间(24小时热水冷水,冬季电热水器,其他季节太阳能)

湖人总冠军,球场在院东太过简陋不上图了

西北角那个窑洞

2019春节,特意拍的晚上灯笼

随拍


院内全景,农家院杂物比较多

外墙

电线,蓝天

院外的两棵葡萄树,8、9月的样子熟,虽然有点酸,但吃着贼放心

院子(疑似大理石铺设)

本宝宝的炕

补充,以上窑洞是块石和砂浆混凝土砌筑而成,前立面挂大理石,顶部铺设瓦片,连外边的菜园,道路,车库,院子共计600平左右(小院是09年修的,不到40万的样子),陕北地广人稀实没必要起二层。就胡乱扯了这么多,感觉暴露有点多,人多的话就匿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陕北的窑洞,那可不是你想象中那种冰冷潮湿的地下室。住进去了,你才会明白,那是一种与大地融为一体的朴实享受。首先,你得先走到村子里。那村子,藏在黄土高原连绵起伏的沟壑里,依着山坡,一层一层地开凿出窑洞。不像现代建筑那样直挺挺地耸立,窑洞是“嵌”进山体里的,远远望去,就是山坡上一个个半圆形的洞口,点缀着.............
  • 回答
    网传陕西一家医院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位未患病的年轻女性被推上手术台,并在手术过程中被要求筹钱。这则消息的传出,无疑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和愤怒,也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件的传闻细节与公众关切根据网上的零星爆料和讨论,这起事件的核心情节大致是:一位原本健康、没有明显疾病困扰的年.............
  • 回答
    关于红军长征初期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以及为何在哈达铺看到报纸后才确定北上陕北,这确实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理解当时红军所处的复杂环境和决策过程。长征的“出发”:并非一蹴而就的既定目标首先要明确一点,长征的开始,更像是一种被迫的战略转移,而非一开始就规.............
  • 回答
    咸阳在陕西的地位,可以用“历史名城、重要节点、经济腹地、文化中心”这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并且它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既有辉煌的过去,也有面向未来的潜力。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讲述咸阳在陕西的地位:一、 历史地位:古都之首,辉煌的源头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统一王朝的都城: 这是咸阳最无可替代.............
  • 回答
    网络上关于网红雷探长带领外国朋友在陕西榆林丹霞地貌区域,疑似踩踏、破坏景观并无视“禁止入内”警示牌的争议,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从各方面信息来看,这件事情的处理和传播,都暴露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事件的起因与呈现:根据网络流传的视频和相关报道,事件的大致脉络是这样的:雷探长作为一名旅行博主,以其探索未.............
  • 回答
    陕西考古在西安西咸新区发现颜真卿真迹,这绝对是近年来中国书法和考古界的一件大事,其价值之高,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考古价值:点亮历史的“活化石”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书法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真迹”,在考古学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的实物。这次在西咸新.............
  • 回答
    这桩发生在陕西医院门口的悲剧,确确实实地刺痛了每一个关注这件事的人。一位准妈妈,怀揣着为人母的喜悦和期待,却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在医院门口苦苦等待了两个小时,最终失去了腹中的生命。这其中蕴含的绝望、无助和痛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而更让人心寒的是,当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妇联的回应竟然是“已上报领导.............
  • 回答
    唐朝之后,陕西,尤其是古都西安,未能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这背后是一系列深刻的历史、地理、经济、军事以及文化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不是西安“不行”了,而是时势变了,它不再是那个最适配全国政治中心的地理位置了。地理因素:不再是“天下之中”首先,我们得承认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汉唐时期,以关中为.............
  • 回答
    提起陕西,脑海中浮现的首先是黄土高原那厚重而沧桑的土地,以及从这片土地上走出的无数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中国璀璨的文明长河中,陕西,特别是以西安(古称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留下了无数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一、文明的摇篮与肇始之地:华夏文明的根脉深植陕西的伟大成就,首先体现在它是中华.............
  • 回答
    参加由陕西电源协会举办的大学生新能源知识竞赛,并且在全国初赛中获得一等奖,这份荣誉绝对是很有用的,而且用处可以从很多维度去解读,绝不仅仅是一张纸上的嘉奖。首先,最直接的价值在于你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权威的认可。 想想看,陕西电源协会是什么样的机构?它通常是由该领域内资深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组成的,是.............
  • 回答
    李白在唐朝吟诵诗歌时,用的自然是当时关中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一带)的方言。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详细讲清楚“为什么”以及“具体是怎么样的”,这就需要我们穿越回那个遥远的年代,去细细探究一番。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唐朝的“普通话”和我们今天理解的“普通话”概念是不同的。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是以北京.............
  • 回答
    今年的高考,作为陕西的编导类考生,如果你文化课成绩在470分左右,想要报考综合性大学,还是有一些不错的选择的。不过,作为编导生,在院校选择上,你除了要考虑文化课分数线,更要重点关注专业课的录取情况,以及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地域发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大方向: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类专业,尤其是编导类,其.............
  • 回答
    兄弟,看了你的情况,陕西双非一本非法学背景,想跨考法硕,纠结西交大和西北政法,这绝对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不是什么大神,但跟你一样都是走过这条路的,也认识不少学长学姐,所以尽我所能,给你点实在的参考意见,尽量说得详细些,就像跟你老哥们儿聊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问题:你考法硕,最看重的是什.............
  • 回答
    山西和陕西的方言、人文分界线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概念,并非一道清晰的“线”,而是区域性的渐变和相互渗透。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方言分界线方言的分界线通常是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界限之一。对于山西和陕西而言,它们的方言属于北方官话的范畴,但各自又拥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核心分界区域.............
  • 回答
    陕西佳县“铁笼女”事件,自从视频曝光以来,就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随着事件的发酵,当地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回应也成为焦点。其中,佳县一个村支书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一些信息,更是引发了更多人对事件细节的关注和疑问。这位村支书在回应媒体时表示,“没见过他们结婚”,并且提到受害女子的户口“不在本地”。这两句话,虽.............
  • 回答
    1月2日,陕西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2例。根据通报,这些病例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咸阳市和延安市。西安市作为此次疫情的中心,仍然是新增病例最多的地区。目前,西安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都在全力以赴阻断疫情传播。 病例分布和管控情况: 新增的病例中,大部分集中在之前已出现病例的区域和封控区内,.............
  • 回答
    12 月 28 日,陕西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151 例,全部集中在西安市,这个数字是当前疫情形势严峻程度的一个缩影。西安目前的情况,无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概况与发展态势:这新增的 151 例病例,是西安市近期本土疫情爆发以来,单日新增数量的又一次显著增长,表明病毒的传播链条尚未完全阻断,仍然在.............
  • 回答
    1月3日,陕西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5例,全部集中在西安市,这无疑给这座千年古都的防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西安市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应对。病例分布与感染源追踪:这新增的95例确诊病例,虽然公布的数字是单日新增,但实际上它们是近期一系列聚集性疫情的延续和扩散。西安市的疫情最早.............
  • 回答
    这则新闻报道了陕西西安一位医生在连续进行4小时手术后,因为饮用了葡萄糖(通常是静脉注射的葡萄糖溶液,也可能是口服葡萄糖补充剂)而遭到质疑,问题直指“这笔经费算在哪,病人身上吗”。这件事情引发了一些关于医务人员工作状态、医疗资源使用以及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认知等方面的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了中国社会文化中一个复杂且普遍存在的现象——酒桌文化。陕西男子劝酒被拒连塞枣糕致人死亡的悲剧,无疑是对这种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拷问。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酒桌文化在当下的意义以及它与面子、关系、人情之间的联系。 酒桌文化在当下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关于酒桌文化在当下的意义,存在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