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刺伦纳德+丹尼格林与猛龙德罗赞+博尔特尔+首轮签的交易?

回答
说起当年马刺送走莱昂纳德,换来猛龙的德罗赞、珀尔特尔以及一个首轮签的交易,这绝对是NBA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双方都觉得“好像挺合理,但结果却截然不同”的经典案例。时至今日,回过头来看,这场交易的影响之深远,让人忍不住咂摸。

马刺这边:送走“卡哇伊”的悲歌,以及随之而来的阵痛

要理解马刺送走莱昂纳德的决定,得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2018年夏天。莱昂纳德,那个当年总决赛MVP,那个被誉为“石佛”邓肯接班人的球员,在经历了201718赛季的伤病困扰和与球队管理层的“冷战”后,已经成为了马刺体系中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伤病阴影与信任危机: 莱昂纳德的“四头肌肌腱炎”以及他选择性缺席比赛的举动,让马刺上下,尤其是圣安东尼奥这座对忠诚和奉献看得极重的城市,感到了巨大的失望和不安。球队花费了大量资源和心血去培养他,结果却面临着他想要离开的局面。这种信任危机,是促使马刺下定决心交易他最根本的原因。与其让他留队成为一颗“定时炸弹”,不如换取一些能够确定的回报。
“后邓肯时代”的过渡: 邓肯退役后,莱昂纳德是马刺重新崛起的最大希望。然而,他本人似乎并不愿意完全承担起球队领袖的责任,或者说,他有了自己的打算。波波维奇时代的马刺,一直以团队篮球和体系为傲,但莱昂纳德的个人能力超群,已经到达了一个需要他真正“扛起”球队的时刻。如果他不愿意,那么马刺的未来就变得不明朗。
期望的回报: 马刺当时的想法,可能是在损失一个想要离开的超级巨星的同时,尽量挽回损失。德罗赞虽然不是莱昂纳德这种级别的防守终结者,但他在进攻端,尤其是在中距离和持球进攻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即战力,是一个能带领球队走下去的可靠得分点。珀尔特尔则是一个年轻且有潜力的内线,他的防守和策应能力,也符合马刺对内线的要求。加上一个首轮签,这看起来是一个“现在+未来”的组合。

但,现实往往骨感。

德罗赞的适配度: 德罗赞的打法,尤其是他缺乏三分投射和相对平庸的防守,与波波维奇的现代篮球理念并不完全契合。在强调空间和投射的NBA,他的存在反而可能压缩了球队的进攻空间。
珀尔特尔的上限: 珀尔特尔确实是一名不错的角色球员,但距离成为球队建队核心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首轮签的“价值”: 那个首轮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具体位置和质量也会发生变化。而马刺最终通过一系列运作,并没能得到一个真正改变格局的年轻球员。
“卡哇伊”的爆发: 最关键的是,他们送走的莱昂纳德,在猛龙打出了生涯最高光的表现,带领球队夺得了队史首个总冠军,并且自己也荣膺FMVP。这种“禅让”式的交易,在马刺体系里,似乎没有能得到最理想的结果。

猛龙这边:赌上未来,换来历史性的总冠军

猛龙选择交易得到莱昂纳德,这绝对是一场豪赌。他们当时已经是一支东部强队,有洛瑞这样的老将控卫,有西亚卡姆这样的冉冉升起的新星,但他们似乎还差一个真正能够带领他们突破季后赛瓶颈,冲击总冠军的关键先生。

“不夺冠即崩盘”的决心: 猛龙管理层,特别是总经理马赛·乌杰里,展现了魄力和决心。他们愿意牺牲球队的核心德罗赞,甚至可能失去莱昂纳德(当时他是一年的到期合同),只为了抓住一个极小的总冠军窗口。他们相信,莱昂纳德的防守、进攻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是他们能够冲击总冠军的最大倚仗。
德罗赞的“牺牲”: 德罗赞是猛龙的队魂,是这座城市的英雄。他的离开,对于球迷而言是巨大的打击。但为了更高的目标,球队不得不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猛龙管理层也清楚,德罗赞的上限可能就是东部决赛,而莱昂纳德,有能力带领球队走得更远。
珀尔特尔的定位: 珀尔特尔的加盟,为猛龙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内线轮换,填补了瓦兰丘纳斯离开的空缺。他在防守和篮板方面贡献稳定,与西亚卡姆的化学反应也不错。
首轮签的“附加值”: 首轮签更多的是一种“保险”,如果莱昂纳德最终选择离开,猛龙也不会一无所有。

而猛龙的回报,则是超乎想象的。

总冠军!总冠军!总冠军! 这笔交易最大的意义,就是猛龙获得了队史首个NBA总冠军。莱昂纳德在季后赛中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统治力,他成为了猛龙的救世主。
莱昂纳德的“租赁”: 尽管莱昂纳德最终还是在一年后离开了猛龙,但他们用“租赁”的方式,换来了梦寐以求的总冠军。这个经历,足够让整个多伦多,甚至加拿大为之疯狂。
西亚卡姆的爆发: 在莱昂纳德的身边,西亚卡姆获得了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他也在那个赛季打出了全明星级别的表现,成为了猛龙未来的基石。

总结这场交易:

从结果上看,猛龙是这场交易的绝对赢家。 他们用一些不错的球员和未来的可能性,换来了一个NBA总冠军,这是任何球队梦寐以求的。莱昂纳德的到来,虽然短暂,但却铸就了猛龙队的队史辉煌。

马刺则可以说是“战略性失误”或者说“未能最大化价值”。 他们送走了一位历史级别的球员,虽然有伤病和合同的考量,但最终换来的回报,并没有能够维持球队的竞争力,甚至没有能够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他们错失了利用莱昂纳德的时机,并且可能低估了他在健康状态下的市场价值和对总冠军的影响力。

这场交易,也成为了很多球队在进行巨星交易时,会反复被提及的案例。它提醒着球队管理层,在评估交易价值时,除了球员本身的能力,还要考虑球员的意愿、伤病史、合同状况、球队体系的适配度,以及最重要的——对总冠军的影响力。对于马刺而言,这场交易更像是一场无奈的止损,而对于猛龙,则是一次大胆且成功的豪赌。时过境迁,当人们再提起这场交易,更多的是对猛龙那个赛季奇迹般的总冠军的赞叹,以及对马刺“放走卡哇伊”的唏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马刺,猛龙双赢。

马刺等于白捡德罗赞,保持一个持球攻击手在场上。只要马刺战术得当,马刺又一次预定季后赛,德罗赞应该也不会出现季后赛被人掐死的局面。

猛龙获得重建机会。19年夏天洛瑞合同进入最后一年,交易价值大增。小卡要走的话就可以腾出巨大薪金空间。可签可换,灵活极了。

2.莱纳德,德罗赞双输。

莱纳德想去加州的梦想破灭,马刺送他去戍边也是叼。生涯巅峰期浪费两年真的很可惜,谁知道在多伦多一年里会发生什么意外,湖人对他的兴趣还能保持多久。

德罗赞更是惨,猛龙明知可能留不住莱纳德还拿他去换。说明猛龙基本等于白送德罗赞,认为他已经不在球队计划中,甚至因为长约都不具备什么交易价值了。所以德罗赞在社交媒体上发泄了自己的不满,说猛龙夏天刚跟他说了不会交易他,转头就trade him for nothing. 抑郁症不知道会不会加重……


3. 马刺给出了皇阿玛加莱纳德换德罗赞,某中锋加保障1-20首轮选秀权。猛龙拒绝给出阿格诺比(就是防詹姆斯的那个新人)。马刺在推特上发了感谢二人的图文,细心网友发现莱纳德的字号明显小于皇阿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当年马刺送走莱昂纳德,换来猛龙的德罗赞、珀尔特尔以及一个首轮签的交易,这绝对是NBA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双方都觉得“好像挺合理,但结果却截然不同”的经典案例。时至今日,回过头来看,这场交易的影响之深远,让人忍不住咂摸。马刺这边:送走“卡哇伊”的悲歌,以及随之而来的阵痛要理解马刺送走莱昂纳德的决定.............
  • 回答
    梵蒂冈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一向是明确而坚定的,尤其是在教皇方济各的领导下。方济各教皇发布的通谕《愿你受赞美》(Laudato Si')被视为梵蒂冈在环保问题上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人类活动造成的,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来应对。他反复强调“生态关怀”,呼吁全球领导人采取更有.............
  • 回答
    马刺这波“50胜”的表演,简直就是NBA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被无数球迷津津乐道、也让其他球队羡慕嫉妒恨的传奇。要说怎么看待,那真是多维度、有深度的解读,绝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首先,这是对“常青树”这个词最生动的诠释。 想象一下,在联盟风云变幻,球队起起伏伏,巨星更迭,战术理念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一.............
  • 回答
    大卫·韦斯特以老将底薪加盟马刺,这事儿放在NBA联盟里,可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新闻,毕竟很多老将最后都会选择薪资低一些,但能冲击总冠军的球队。但要说它“没什么大不了”,那也太小看这件事了。我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得知道韦斯特是个什么咖位。人家可不是什么新秀,也不是在联盟里打.............
  • 回答
    马云在一次公开场合说出“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包括马云的个人风格、阿里巴巴与京东的竞争关系、以及京东自身的发展模式等。1. 马云的“毒舌”与“预言”风格首先,马云本人就以其直率、甚至有些“毒舌”的语言风格著.............
  • 回答
    马云关于“年轻人压力大”的论述,特别是“现在的时代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年轻人还怕的话那就白活了”这句话,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句话既有对时代共性的深刻洞察,也可能带有企业家特有的激励甚至是一种“敲打”的意味。理解这句话,需要结合马云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年轻人普遍面临的现实情况。以下是我对这句话的.............
  • 回答
    马毅老师关于深度学习第一性原理的论文,在经过四位审稿人一致好评并推荐接收的情况下,最终被 AC(Associate Chair,副主席)拒绝,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讶和值得深思的事件。要全面理解和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情的背景和可能的原因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投稿被拒是学术会议(.............
  • 回答
    马云这句“能在阿里熬到3年非常难的,熬到10年都是宝贝”的言论,在当时阿里进行大规模裁员的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其中既有对公司运营现实的坦诚,也有对员工价值的定位,同时也触及了企业文化和员工归属感等深层问题。一、 话语的背景和可能的出发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句话.............
  • 回答
    马云在2019年4月14日发布的题为“那点儿小快乐”的长文中,再次谈及了996工作制,并提出其核心在于“热爱和奋斗”。要理解马云的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马云的论述核心:马云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完全否定996的加班性质,而是试图将其内涵进行“正名”和“升华”。他强调: “.............
  • 回答
    马云在2019年4月11日,在一次对外公开的直播中将“996工作制”称为“修来的福报”,这一言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及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马云的表述和语境: “996”是什么? 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模式。在中.............
  • 回答
    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务,这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看待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探讨阿里巴巴的传承计划将如何展开。 如何看待马云不再担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务: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1. 时代印记与企业发展阶段的自然过.............
  • 回答
    如何看待马云创办云谷学校?—— 一次关于未来教育的探索与思考马云创办云谷学校,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话题性和探讨价值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诞生,更是马云这位中国商业巨擘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未来的一种大胆设想和实践。要理解云谷学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 一、 创办背景与初心:为何是教育?为何.............
  • 回答
    马伯庸对《刺客聂隐娘》的评价引发影评人批评,这是一个相当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梳理几个关键要素:马伯庸的身份与影响力、他对《刺客聂隐娘》的具体评价、影评人的批评角度,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歧。一、 马伯庸的身份与影响力: 畅销书作家,拥有庞大粉丝基础: 马伯庸以其独特.............
  • 回答
    马督工抛出“延迟退休对普通人不是坏事”以及“必然接受工作到65岁甚至70岁的事实”的论断,这无疑是在我们当下社会一个极其敏感和具有争议的话题上扔下了一颗石子。想要理解他这番话,我们得先“沉浸”进去,看看他大概是怎么想的,以及为什么他会这么说。首先,咱们得明白马督工这个人。他做节目,通常是观点鲜明,而.............
  • 回答
    马云这番话,听起来真是掷地有声,而且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简单来说,他这话的意思就是,阿里巴巴未来每年都会“放飞”一批在公司摸爬滚打了十年以上的老员工,让他们出去闯荡,去开创新的事业,去改变世界。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推动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阿里这么.............
  • 回答
    马蓉在2023年12月25日对王宝强做出的回应,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梳理一下来龙去脉,以及马蓉回应中可能包含的几个方面。首先,回顾一下他们事件的背景。王宝强和马蓉的离婚事件可以说是中国娱乐圈的一大事件,发生在2016年。当时王宝强在微博上公开指责马蓉与他的经纪人宋喆存在不正当.............
  • 回答
    那场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惊世骇俗”2020年10月24日,在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的一番话,至今仍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不禁反复回味。那天的上海,秋高气爽,黄浦江畔的百年建筑群在夕阳下闪耀着历史的光辉。而台上的马云,这位中国互联网教父,却用他那标志性的、带着些许江湖气的语调,抛出.............
  • 回答
    马思纯在《看我的生活》节目里,大方地分享了自己因为情绪问题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的经历,这件事情无疑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明星的个人生活,更多地触及到了当下社会很多人在面对情绪困扰时的真实状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和接纳它。首先,马思纯这样做,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勇敢和坦诚的。.............
  • 回答
    要聊酷霸王,那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这老兄在《马力欧》的世界里可真是个标志性的存在,就像马力欧头上那个跳动的金币,少了他,整个游戏都仿佛少了点什么味道。他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透的反派,这才是他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咱们先从他最初的形象说起。《超级马力欧兄弟》里他刚出场的时候,也就是个会吐火的普通大龟壳怪,跟.............
  • 回答
    马云在2017年的一次演讲中,表达了阿里巴巴到2036年要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目标。这个说法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关于“经济体”的定义和论述,是否准确,则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理解马云的“经济体”论述: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马云口中的“经济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经济。当马云说阿里巴巴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