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小例子
有一次办案我冻结了一个当事人的工资卡,副局长马上找我,让我把卡解了
我很犯难,就去问我师傅
师傅说,你傻啊,他嘴上一说你就解卡,他要是真为你好,直接把案子拿过去不就得了
我恍然大悟
祁同伟和赵东来和上面是一样的
你祁同伟想命令赵东来,下文件,正式的文书,你看赵东来敢不敢不干
啥文书都没有,一张嘴就让下面给你干明显不能干的事,出了事谁背锅啊
因为赵局长跟沙书记关系不一般……
前面的答案都非常好,从各个角度都给出了见解,我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公安厅长能指挥得动谁。
一般一个人能指挥得动其他人,那一定是能给予别人一定的赏罚,要不给人官帽子,钱袋子,解决问题。要么找麻烦,给处分。除了这些因素,你试试看能不能指挥的动任何一个人,包括你邻居家的三岁小娃。
公安厅长首先能指挥的是公安厅机关各处和直属分局。道理很简单,官帽子是厅长给的,业务开展需要厅长签字,业务经费要厅长支持。
其次能指挥的是地市及以下公安机关。第一,公安局是双重领导机构,有很多答案没有说清楚具体的双重领导,体现在人事上就是,一般来讲,一把手公安局长由省厅下派或调配,常务副局长及以下由当地党委政府来任命。形成一个互相制约的关系。那你说,你是局长,你会听谁的。
第二,公安机关是个非常花钱的部门,大家想一想公安机关数量庞大的辅警,灯饰辉煌的警车,星罗棋布的派出所和警务室,就明白什么是日费千金,而一般得地市显然不愿或无法支撑这么大的财务开支,那么,争取省厅的资金来帮助就成了各地市局长的任务之一,你说说,谁敢不听财神爷的?
第三,现在各部门都要绩效考核,省厅对下级的考核直接关系着一年来的业绩和绩效奖金的发放,谁会和名利过不去,那么,给足面子自然成为了各地区公安局的不二之选。
那么,为啥祁厅长指挥不了赵局长么,同样也是这样,有很多答案说了因为祁厅长不是副省长,其实这个原因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主要原因还是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找。
第一,从人事上来说,和其他地市公安局长兼任副市长或市长助理不同,省会公安局长一般来说兼任省公安厅副厅长,省公安厅长并不能直接任命公安厅副厅长,而且,最重要的是,省会老大一定是省委常委,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常委,无论兼不兼副书记,都是实权和话语权前四的选手,仅次于书记省长,和副书记。对于在自己地盘的公安局长,任免的主动权那一定是要牢牢把握,要不权威从何而来,从这个角度讲,公安厅长的人事建议权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财政权,省会城市一般来说是经济强市,除了自给自足以外往往还要被省财政转移支付补贴其他地市,即使是福州,济南这样的弱省会,由于是首善之地政治中心,财政也会全力支持,并不会出现资金短缺,需要上级部门施舍的状况。那么,有了钱,市公安局的腰杆子就硬,就不求人。自然对省厅敬而远之。
第三,省厅对省会公安局自然也有绩效考核权,但是不要忽视,省厅驻地在省会,对于公安厅的干部来说,于公,开展业务需要市局大力配合,毕竟警力不足。于私,公安很多业务权力都在基层,省厅很多人办事都需要市局鼎力相助,在此基础上,绩效考核分数不可能不高。
以上三个方面,导致了省会局长相对独立于厅长,更加紧密依附当地党委,政府,所以,赵局长不服祁厅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无奈的分割线——————
说明一下,很多人对我说的省会书记前四有疑问,友善提醒下,我说的是实权和话语权前四,不是排名,不是排名,不是排名,排名的话按资历六到十名不等。但排名不等于实权,完毕。
除了两人并不直属以外。祁同伟是个当不上副省长的公安厅长,赵东来是个当上的副市长的省会公安局长。明眼人都知道,前者的位子不稳很可能分分钟就要出问题。赵东来傻了才会给他当枪使。
祁同伟根本比不过赵东来啊,老赵是全国有名的刑侦专家,部里有字号的高手。
祁厅长是躺在功劳本上吃几十年的官僚,主业早就变成求官了。连检察院的半专业人士都比不过,让季检察长晃了一枪,这几十年都干了啥去了啊。
老赵能看不出这人不干不净吗?
十八大后还不收手,倒台概率极大。
祁厅长要是倒了台,不对眼的老赵再进一步不是容易很多?
而祁厅长又根本搞不了赵东来,业务过硬到了老赵这水平,了不起就压一下前途,还能把人搞下去么?嗯,前途好像也很重要?可你祁厅长又不让位,老赵听不听祁厅长的,不都是在京州市局做大佬。
老赵干嘛听他祁厅长的。
赵东来能对祁厅长扯皮并不是因为条块结合,省厅嗓门没有地方大。
话说,欧阳菁被抓,达康书记曾问过赵东来,换你,会不会抓?
李达康知道赵东来并不需要他这座靠山。只要他赵东来不犯错误,汉东的大佬谁来都搞不了。
虽然达康书记管人管钱,也不能让赵东来下课。
下课没那么容易的。
易学习没靠山,还老得罪领导,县委书记照样稳稳当当二十几年。
某个领导干部的组织部也只能阻止他进步,让他在县处级上蹉跎,顶天了调去落后地方恶心一下逼他低头,下课是不能下课的,立春同志亲自来也得叫一声学习同志,不犯错误你奈他何。
赵东来比易学习稳得多,比易学习也圆滑得多,去山水庄园扫黄,躲起来了,不搞正面冲突不留把柄。
不但下不了课,汉东范围内调也调不动。
赵东来能贬去普通地市做局长吗?
六扇门又比较特殊,本质上是吃专业饭的,这里面的领导,正式地位来自任命,非正式地位来自专业水平,也就是管理学上讲的领导者的专家权力。
赵东来的水平么,是全国知名的刑侦专家,有事情国家就会想起他那种,他的调动必然会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调去养花都几乎不可能,除非把祁厅长的位置接了,滑稽.jpg。
有些同学迷信权力已经魔怔了,念念不忘几句工具论,你说专家吧,他给你说兵王,并按了一个将军在他对面。
看!
专家算个屁。
可是这差着好几个层次呢。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汉东没有比赵牛那么多级的人存在。
小马哥在南山区,和你个小老板在南山区一样么。
——————————
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关注呢。
再解释一下专家吧。
赵东来在剧中像个行政官僚,没怎么体现他作为被推荐的查案王牌的作用。
话说,达康书记赴东山市开展禁毒工作,攻破塔寨就是另一个样子(破冰行动)。
刚到东山,差点被个队长摆了一道,水平差点就完蛋了,有没有真本事,就是成功和失败的区别,别的部门这方面要求没那么硬,其他系统调过来也能干,按部就班地干也能不错,公安不行,每一次都是新对手,新花样。这是第一个特点,业务专家比其他部门重要得多,随便换个人是真搞不定。
开展工作过程中,跨地区(中山市,香港),跨层级(李维民到公安部汇报,中山赵副局到省厅露脸)都是正常,这种通过上级督办大案和其他省市有工作交流,展示能力为上级,更上级所知,也是其他系统缺少的,再有大事,北京会不会想起李维民?省厅会不会想起中山的赵?按照知乎关系学,那李维民也算背景深厚了·····这是他专业过硬带来的,不需要给老干部挖地。这是第二个特点,专业能力带来更大的知名度和人际关系。
赵东来不见得容易升,但很稳。汉东谁整他都要掂量一下影响,就这样。
作为警察,回答一波。
现在我们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市局局长任副市长,公安厅长出任副省长。
赵东来是公安局长,普通地级市的话,是正处级,挂了副市长就是副厅,但是赵东来所在的京州市在剧中是副省级城市,也就是赵东来很可能是正厅。公安厅长是正厅,挂了副省长是副省级,也就是副部级。但祁同伟没有挂上。
以上,祁同伟和赵东来是同级别。李达康是市委书记更是省委常委,硬实的副部级!!!就算祁同伟挂上副省长,连常委会都进不了,在达康面前也得低一头。
还有一点是公安局的特殊领导体制,我们称之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意思是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为主,上级公安部门负责业务指导。
这样的情况,你是赵东来,是站在即将成为正部级的达康书记这边,还是连副省长都不一定挂上的祁同伟这边?
看到评论有几个焦点问题补充一下。
第一个是赵东来和祁同伟警衔的问题,赵东来是一穗两星,是二级警监,祁同伟是一穗三星,是一级警监,警衔在我们系统跟具体职务没有必然关系,这个是跟警龄有关系的,三年一升,绝大部分人会停留在两杠三退休。能突破两杠三的就是突破了正处这个坎了。
第二是纠结为啥公安局长任副市长,这个是从上世纪末开始的,普通地级市检察院法院的院长都是副厅,公检法的局长如果不出任副市长,就是正处,公检法三家就容易出现不平衡的问题。而且公安局作为暴力机器,是绝对的实权部门,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很多评论说是副市长任局长,不是局长任副市长,这个呢也对,但在现实当中,我们就是认为局长为了高配挂的副市长,而不是副市长分管公安局,当然我们会称之为某某市长,不是某某局长。
第三是赵东来是不是副市长,从剧中看来不是,但能决定其是否能担任副市长的是达康书记,而绝不是祁同伟。有人认为祁同伟也可以提赵东来为副厅长啊,哈哈,这就是玩笑话了,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原鲁B公安局局长现在去哪了,赵东来是绝对看不上副厅长这个职位的,赵东来不出岔子下一步就是某省公安厅厅长。
本身来说这就是个伪命题。
你说“指挥”,什么叫指挥?那是站在职权范围内上级向下级布置工作,这叫指挥。省厅下文让市局盯案子,开展扫黄打非专项工作,乃至多部门联合执法查黑摩的,这怎么指挥不动呢?没问题的,市局一定坚决执行省厅命令,保证完成任务。
但是你祁同伟这个厅长,打电话给我赵东来,让我放程度一马,这还是指挥么?好像不是吧!您这是超越规则,以个人名义要求我给你办事吧?这是要“收编”我咯?
贵汉大帮自高育良以下,论资排辈,另立山头,时不时还举行个同学聚会,我这个非嫡系进去干什么?程大局长舔你舔到那个份上,我看也没捞到什么油水,你这会让我给你办事,将来出了问题我还能指望你祁大厅长救我不成?
官场职场都一样,不是看着上级无原则地跪舔就能有好结果。你搞不清派别就给人家卖力,结果人家不仅需要枪,还需要替罪羊,你说你悲催不悲催?
既然如此,倒不如严守政治规矩和秩序,恪守各项法规。我不吃你那几块肉,倒落得个坦坦荡荡。
能把公私分开,还能公私兼顾,官才是当明白了。如果做不到公私兼顾,那就一定要做到公私分开,这样不会出大事。特别注意,没有公私分开的情况下,公私兼顾是不存在的,很多人所谓的公私兼顾,其实是一锅浆糊。
至于后边进山庄救侯亮平,那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没有派系斗争,你程度一个省厅办公室副主任,往那一杵报个祁同伟的名号,就想拦着我京州市局局长的路?放肆!
总之,省厅厅长在职权范围内指挥赵东来绝无问题,但是跳出规则让赵东来给他当马仔,赵局长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不可能这样做。
看了几个回答,都不算满意。最简单的一点是。祁厅长是正厅级干部,而赵局长虽然是地市级公安局长,但他还兼任副市长,而且这个副市长是省会城市的副市长,副省级的副市长!明白了吧?赵局长(副市长)也是正厅级的领导干部!大家行政级别是一致的,人事权都直接归省委管,所以赵局长不鸟祁厅长是正常的。
人赵东来人脉广,找到资源了,凭啥要听你祁厅长的?
经与2007年GWY发布的《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具体条款比对,对原答案内容进行了修订。
核心问题还是祁厅长权力不够。
在体制内,上级机关(领导)对于下级机关(领导)可以行使的权力,主要包括三项:人事权、财务权、业务指导权。
人事权即干部提名、考核、任免等管理权限。
财务权即提供行政及其他专项经费、审计等权限。
业务指导权即业务上怎么干、如何干、谁来考核的权限。
咱们来量化PK下,赵在祁李意见不一致时应该听谁的。
赵东来作为京州(副省级城市)公安局长,为副厅级,如果由副市长兼任则为正厅级。
这个级别干部为省管干部,管理权限在省委ZZB。但李达康作为进入省委常委的京州市委书记,赵的直属上级领导,在赵的提名、考核、任免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建议权和否决权。
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正职领导职务的提名,应当事先征得上一级公安机关的同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副职领导职务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公安机关的意见。
因此,京州市公安局局长提名需要经省公安厅同意,即省厅不具有提名权,但具有否决权。
从剧中赵东来并不买祁同伟的账来看,赵提任局长时,祁同伟应该还不是厅长。
第一轮PK,李达康7:3取胜。
京州市公安局的主要行政经费来源是京州市财政,虽然省厅可能会配套一些专项任务经费,但是涉及到市公安局干部工资、日常行政支出、办公设施建设与改造、车辆购置、后勤保障等均由京州市负责。每年经费支出情况的审计,也是由京州市实行。
第二轮PK,李达康9:1取胜。
业务方面,李、祁均有直接向赵下达工作任务的权力,从组织程序上来讲,祁布置的作业,涉及重要任务和重大问题,赵必须向李汇报。但李布置的作业,赵并非必须向祁汇报。
由于公安局业务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在业务上,大部分时候李还是会尊重祁的意见,即祁在公安业务领域的话语权相对更强一些。
第三轮PK,李达康4:6小负祁同伟。
综合得分,李达康20:10碾压祁同伟。你说赵应该听谁的指挥?
有朋友在评论中提出程度作为光明区公安分局局长,是否也受光明区政府领导?
答案是,光明区公安分局直接受京州市公安局领导,不受光明区政府领导。
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六条和第十八条规定,设区的市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分局。公安分局领导成员职务以及公安派出所警官职务、警员职务的任免,由派出公安分局、公安派出所的公安机关决定。
也就是说光明区公安分局作为京州市公安局的派出机构,其局长的任免,经费来源,业务领导均直接由京州市公安局决定。
这问题如果改为,高育良和李达康意见不一致时,赵东来听谁的?还比较有讨论的意义。
同样都是常委,一个是系统内的最高领导ZF委书记,一个是所在地市的“一把手”,赵局长应该怎么办?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鉴于大家都对剧中各级官员的级别感兴趣,下面这张图来自 @共青团中央 ,官方盖棺定论版。
因为涉及到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剧中有一条辅线表达的比较隐晦,那就是李达康和高育良都想借助新来的沙书记把对方搞下去。
所以在剧中,他们俩三天两头就在沙书记面前给对方上眼药。
高育良才用的方法是通过李达康的老婆下手,李达康也是对祁同伟下手侧面打击。
所以李达康的攻击是比较隐晦的,都是躲在反贪局的后面。
李达康他们一开始就没打算让祁同伟活着!
毕竟,祁同伟干的那些事情,新来的书记和反贪局长不知道,李达康这个本地混了30年的地头蛇还能不知道。
所以说,知道沙瑞金要过来清除老书记的影响力的第一时间,李达康就决定要弄死祁同伟,搞掉高育良,同时也是保护好自己。
所以说,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这一点,李达康清楚,赵东来清楚,下面的嫡系们心里也清楚。
于是一夜之间,祁同伟的命令就不好使了。
笑话,本来就是要你的命,我还害怕你打击报复?
就算你明天把我免职了,等你死透了,我立马就官复原职。
相反,犹犹豫豫的,等你把我上面的扛把子整到了,我就算服从你的命令了,你还能放过我?
别天真了!
——————————————————
下面再多说一点,
这部电视剧在我国现行审查制度下,很多东西说的都比较隐晦,否则根本过不了审。
抛开掉口号、英雄、正义、反腐,整部电视剧本质是在讲什么?
新来的沙书记得知本省有两大地头蛇,决心搞掉一条,或者两条都搞掉。
但是他毕竟是空降干部,根基不深,贸然动手很可能掌握不好分寸。
于是他干脆挑起两个地头蛇互相掐架。
本来李达康就和高育良矛盾很深,得到这个机会更是拼命的给沙书记提供弹药支持,都想借助沙书记的手灭了对方。
最后李达康棋高一着,把自己和老婆摘的干干净净,把高育良送进去了。
什么侯亮平,什么查案,什么山水集团都是表象,关键是谁能先一步拿到能够摆到台面上、被中央认可的证据。
最后,李达康虽然获胜,但是是惨胜,自己也损失惨重,到手的省长估计是没有了。
沙瑞金不费吹灰之力,坐收渔翁之利。
全剧终。
两人不是直属领导。
市公安局业务上属于省公安厅管理、指导,但省厅管不了市局的人事权、财政权,你这个两个都管不到人家,人家当然可以不怕你;
市公安局在行政归属上属于市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就像财政局、环保局等一样,人事任免、财政保障都是市人民政府负责,市政府归市委管,李达康是市委书记;
祁同伟是省公安厅厅长,但没有兼任副省长职位不是省委常委;而且赵东来兼任京州市副市长。本身赵东来不需要多怕祁同伟,除非祁同伟能更进一步,成为省委常委。
最主要的一个是政法帮,一个算是秘书帮,分属两个阵营,自然不会怕对方。
---分割线---
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这个问题,再多说几嘴。
祁同伟的任命:在任命公安厅长的时候,要征得公安部的同意。如果公安部不同意,各省也不能提名,只有双方达到完全一致的意见,才能按照程序提交人大表决通过。公安机关现行管理体制是双重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上级公安机关为辅。
省政法委书记不再兼任省公安厅厅长:省政法委书记兼任省公安厅厅长在14年之前是常态,毕竟需要维稳你懂的!(这也直接体现了党委领导当地政府,政法委书记是党委内部职位而且一般兼任党委常委,所以之前省公安厅的权利很大)不过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决定了省政法委书记不再兼任省公安厅厅长了,防止权利过于集中。现在的情况一般是是:省公安厅厅长一般由不是省委常委的副省长兼任。电视剧里算是与时俱进了。
祁同伟的尴尬:省公安厅厅长兼任副省长、省武警总队第一党委书记兼第一政委。说明祁同伟在任命省厅长的时候有些不稳,可能是破格录用(猜测),应该是打通了公安部的关系,省委通过的时候比较艰难,或者政府这里没有副省长的空缺;如果是省委的提名那应该会提前安排一个副省长的缺额,或者由某个副省长直接提名,达到副省长兼任公安厅长的标配;考虑到剧中情况还有一种可能,政法委书记极力推荐祁同伟,刘省长极力推荐另一位候选人,两个省委常委斗法的结果。但是我们知道,在剧里祁同伟还不是副省长,为了当个副省长那是殚精竭虑,冒了两头不讨好的风险,最后差点输掉底裤。所以说,我们的祁同伟同志真的很苦逼,非常尴尬,也体现了祁同伟升职过快,根基不稳的弊端。
为什么会祁会这么想要这个副省长的职位呢(省委常委是不要想了)?
祁同伟如果被任命副省长的简略流程:由省委等推荐(就是剧里沙瑞金开的会议),中组部考察,中央通过,省人大任命。也就是说祁同伟就是副部级干部,已经进入了中组部管理的序列,是厅级向部级的一跃。
赵东来的党和政府内头衔:省会城市公安局长兼任市政府副职(副市长)甚至在省公安厅(一般是党委委员与副厅长)还任职的,在全国并不在少数。现在剧中不清楚赵东来有没有担任副厅长。几年前,一般市公安局局长一般也会是市常委,这两年政法工作改革好像基本公安局局长都不再是常委了,公检法系统已经越来越独立于市委市政府。综上所诉,赵东来的党和政府的头衔,已经确认的是京州市市公安局局长,按惯例还应该是京州市副市长、汉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很可能是汉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副市长、公安局长。以上的分析,没考虑到京州市是否是副省级城市这个条件。
4.10
今天在网上搜了一下,中央一直在进行政法工作改革,以前公安局局长是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一肩挑,权力非常大,实际工作中有利于增加公安机关的话语权。现在公检法系统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更加独立,估计未来可能公检法部门仍然受当地党委政府与上级部门,但会变成以上级部门领导为主,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为辅。这个改变其实是“法治精神”的体现,是“依法治国”的体现。
这里引述一下,可以看看政法委在党组织机构中的作用,以及其中一次影响较大权利变更。
1958年成立“中央政法领导小组”,彭真为第一任组长。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县以上各级党委都成立了政法小组,政法小组不仅“协调”公、检、法的关系,而且逐渐形成了重大案件要由党委审批的习惯。
1990年,国家鉴于当时形势又恢复设立了中央政法委,并且大大加强了它的职能,定位于党委的“参谋”和“助手”。随后,政法委又两次扩权。1994年,政法委的职权扩大到七项。1995年又扩大至十项。与此同时,各级政法委的编制也不断扩展,权力不断强化。
2018.10.23
额,一年前才几百赞,今天突然一看发现点赞快过2千了。
我父亲是个老公务员,工作没有出过县,辞掉领导岗,过几年就退休了。我可能小时就住在政府大院,和老爸一起看新闻联播,听他说的多了,只是对小地方的官场生态有几分了解,看政治的眼光其实很窄浅。
我因为看过《人民的名义》小说和电视剧,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才写了答案,我平常写东西比较少,也没有深入研究过小说和电视剧,而且本人生活中从未接触过省一级的权力机构,所以有很多用词不准,有些论据观点错漏,上下文逻辑不清,写的是比较尴尬啊。但是答案改起来,又要理顺前后文,还要措辞严谨,懒癌范症,时间过了一年多,对这个问题也没多大兴致,写作能力负分,实在不愿改。
我不在体制上班,家里人让我考公务员,我死活没同意。本人不是专家,只是个小党员,答案里说的都是很浅的事,科普类的东西,只要多看看ccav就知道的事情。
我写的时候只图一乐,各位看官看的时候也需只图一乐,不要当真。
过千点赞让我压力很大,特此说明,免得误人子弟。
1 我印象中小说里,赵东来是副市长,分析的时候顺嘴就说了。有空我找找书,查证一下。
2 评论里有通过孙连城的级别来确定京州是副省级市。
3 副省长的任命(已修改),中组部考察的时候是民主推荐,点头的是中央,任命的还是人大。干部任命流程我认为大家应该都知道,写答案的时候只是结合剧情说了几点,没有详述,已经有评论指出来了。
赵东来是李达康的心腹人,从剧中赵可以跟李达康推心置腹劝他和欧阳早点离婚断了关系,而李达康没生气这点就能看出来。而祁同伟是小阁老的学生,众人皆知。
李达康要不是之前出现滑铁卢了,高育良的位置现在还是李达康的(可就算如此,李达康依然上窜势头很猛,之前也有传言他会更进一步)。
因此现在问题来了。
高育良是政法系的掌门人,祁同伟是其旗下大弟子。也是和高走的最近的一位学生(真的很近,妻子是师母的闺蜜,情妇是老师小媳妇的姐姐)。
李达康是秘书帮的,并且搞经济能力非常强,前途最为耀眼。甚至祁同伟这个政法系的大弟子都忍不住要去投靠。可见,李达康的亲信——赵东来干嘛怕你祁同伟?毕竟人家上船更早。
而且不吹不黑,祁同伟的确水平有点低。也不知他除了忍辱负重走老婆路线和恩师路线外,还能有啥水平。
第一,他剧中开头竟然公开跟他老师高育良说出了他想投效李达康的意思!!!!而且之前还在丁义珍如何处理的问题上没跟老师高育良商量就帮李达康说话(这真属于站队呀)。洒家当时就觉得方了。你祁同伟顶头上司,你的伯乐,一路题跋你的老师,你心里有二心也就算了,还表现出来?你的智商呢?多亏高育良念在小高的情面,多少还不记仇。否则这类人三姓家奴,肯定没发展。可以假设,假如李达康接纳了祁同伟,那他立刻就会反高育良。但就算如此,在官场上转换门庭也不是什么光彩事,李达康会信任他?他能比得上武松讨喜?
第二,拍陈岩石马屁,竟然拍的这么拙劣~~真的,当祁同伟喝醉酒时,跟高育良说他最恨陈岩石的时候,洒家多少能理解,因为那时候他和陈岩石的闺女恋爱,而收到梁璐的父亲小鞋穿。其实陈岩石这老丈人一点不比梁璐家的差,可怎么陈岩石不出面仗义执言一下?基本他(祁同伟)的人生没落就是在陈岩石的不作为上。因此他恨陈岩石洒家可以理解。但多年了,记恨在心不愿意多跟陈岩石接触也就算了,你突然间知道陈岩石和沙瑞金的关系就表现的无比亲近,你不觉得尴尬?陈岩石是当过权的,也退了好多年了,人情冷暖体会的十足了,你就这点道行还敢去舔?最后果然,沙瑞金不爽他,陈岩石隔应他,连李达康都落井下石,最后还是高育良帮他说的话,就算如此,高育良私下跟吴佩芬聊天也表示没办法,不能不保,这是官场的进退问题,但内心对祁早已失望。
第三,包庇qj犯亲戚。这事都特么敢干!在打老虎拍苍蝇的火热阶段,竟然敢搞这套?难怪梁璐知道了都怕了,找高育良去了,老高知道后瞬间觉得自己瞎了眼,怎么自己麾下大弟子这德行!!!立刻采取了严惩态度,一来是警告祁同伟,第二何尝又不是救他!可你祁同伟只领会了第一个意思,记了仇,却不知感恩?
要知道当时的情况,祁的活路只能是和高同甘共济,他俩才是一条船上的,祁走不通李达康门子,也走不通陈岩石(沙瑞金)的路子。他还看不清局势觉得可以慰问下赵立春老领导。高小琴一个女流之辈都看出李达康的聪明,就他还觉得高育良更胜一筹能抱住赵立春的大腿。可当高育良都觉悟了要跟赵家脱离关系了(虽说晚了点)的时候。他竟然还对赵立春抱有幻想????这智商,与天斗还想胜天半子??他连赵东来都远远不如!赵东来一个凡人,武能打虎文能抱大腿,人家才厉害呢好不好?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们看看赵东来好了。
赵东来在丁义珍出事李达康惹了一身骚的时候并没有改换门庭,依旧鞍前马后。哪有祁同伟那么难看,连恩师脸面,恩情都不顾了。
但赵东来也没闲着,得知陈海出事后第一时间是彻查。得知并非事故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保护陈海,你看。陈岩石的恩情捞到了。还让沙瑞金印象深刻。祁同伟费尽心机去给陈岩石家菜园子刨地刨出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怎么比!!
再有,面对侯亮平和李达康之间的矛盾,他不但在侯亮平当众从李达康车里带走欧阳后能避免于被迫两极格局的尴尬中,还能间于齐楚游刃有余。看人家这关系处的,你祁同伟巴结李达康不成,巴结陈岩石不成,最后连自己的老师高育良都烦他了。怎么比!!!!
而且最高的一招是,赵大局长,风流潇洒,不喜年轻漂亮的小妹妹,独钟于大龄剩女陆亦可!哈哈,陆亦可脾气暴躁,估计人设上长的也一般,陈海知其心意他却拿有孩子做借口推脱。可老赵偏偏喜欢。为啥!武松喜欢母老虎?不是!陆亦可的名字是谁起的?高育良呀!而且本身政治资源就雄厚。老赵跟了他,往前说,是强强联合,可以多个借力的贤内助。往后说,外一李达康败了,高育良赢了,有陆亦可的面儿,多少老高会照顾一二的。看看人家武松!在看看你祁同伟!
问题结论,祁同伟你有什么资格指挥人赵东来?人家强你十倍好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