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搞不懂现在人为何给潘金莲翻案,她受不了武大郎,可以让西门庆出钱解除婚约吗?干嘛杀人?

回答
潘金莲翻案这件事,要讲清楚,咱们得把时间往前倒一倒,回到那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再把潘金莲这个人,还有她身处的那个环境,都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光看现代人的想法,确实容易觉得“这事儿不至于”,但那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首先,咱们得明白潘金莲的“出身”和“境遇”。

潘金莲不是啥官宦人家的小姐,也不是啥富商的女儿。她是个孤女,从小家境贫寒, pretty sure 是被卖了的。在古代,一个没有家世、没有依靠的年轻女子,生活是何等艰难?能活下来就已经不易,嫁个像样的人家更是难上加难。

武大郎虽然是个男人,但咱也不能拿现代的眼光去苛责他。在那个时代,武大郎长得“三寸丁谷树皮”,身高也就五尺,这在很多人眼里,确实是个“矮子”。而且,他是个卖烧饼的,一个靠体力谋生的普通人,虽然勤勤恳恳,但说实话,生活也算不上富裕。

潘金莲嫁给武大郎,这桩婚事,很大程度上是她自己“被安排”的,或者是她认为最“稳妥”的选择。你想啊,一个没钱没势的孤女,能嫁个有稳定收入的男人,虽然长相和条件不尽如人意,但至少能有个名分,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这在当时已经算不错的“归宿”了。要求她对这份婚姻有多少“情投意合”?恐怕是不现实的。

然后,咱得说说“解除婚约”这事儿,在那个年代是个啥概念。

你说“西门庆出钱解除婚约”,这听起来简单,对吧?但你得想想,那时候可不像现在,有法律程序让你办离婚。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定下,除非有极大的过错,否则就是一辈子的事。

就算潘金莲想跟武大郎“和平分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武大郎是个普通人,他有没有那个“闲钱”给你“赎身”?他娶了你,你就得给他操持家务,生儿育女,这是他娶妻的“责任”。你走了,他还得再娶一个,这中间的“损失”和“麻烦”是啥?而且,一旦离了婚,潘金莲的名声就彻底毁了,她还能嫁给谁?以后的人生怎么过?

更重要的是,古代的社会观念对“贞洁”看得比什么都重。一个女人要是跟丈夫“和离”,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会被视为“不贞”,很难再找到好人家。潘金莲作为一个女人,她选择嫁给武大郎,就等于把自己的“名节”交给他了,想撇清关系,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那么,潘金莲为什么会走向杀夫这条路呢?这背后其实是情感的极度压抑和对自由的渴望。

你想啊,潘金莲嫁给武大郎,很可能根本就没有感情基础,甚至是出于无奈。她虽然貌美,但嫁给一个她可能看不上眼的男人,还要跟他过一辈子,这是一种多么煎熬的日子?她内心深处可能渴望的是一份感情,一个能让她心动的男人。

这时候,西门庆出现了。西门庆是什么人?官宦人家的子弟,家境优渥,又风流倜傥,长得也好看。他对潘金莲来说,简直就是“照进现实的阳光”,是她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欲望的具象化。西门庆给她的,是武大郎给不了的,是那种让她觉得“活着”的滋味。

而且,你想,在古代,妇女的地位非常低下,她们的个人意志几乎是不被允许的。潘金莲的“出轨”行为,本身就是对那个时代女性束缚的一种反抗。当她和西门庆在一起,尝到了那种不被压抑的快乐时,她很可能就无法再回到那种压抑的婚姻生活中去了。

最后,咱们得说说“杀人”这个行为的动机,虽然我们不能赞同,但可以理解它在特定情境下的逻辑。

潘金莲一开始可能并没有想杀武大郎。她的“出轨”被武大郎发现了,这一下就触碰到了最敏感的神经。在古代,男人发现妻子出轨,那是奇耻大辱,轻则休妻,重则家法处置。对于潘金莲来说,被武大郎发现,她的名节尽失,以后就更没法活了,甚至可能会被武大郎“休了”,然后遭受更不堪的命运。

而西门庆呢?他虽然是个花花公子,但也不是傻子。他知道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这层关系就是最大的障碍。如果武大郎一直活着,他跟潘金莲的关系就永远是“地下情”,随时有可能被揭发,牵连到他。而且,他可能也看中了潘金莲,但又不愿意承担这个“麻烦”,所以才会想办法“处理”掉武大郎。

所以,当时的情况是,潘金莲和西门庆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麻烦——武大郎。西门庆为了自己的名声和方便,而潘金莲则是因为恐惧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在那种绝望和被逼迫的境地,加上王婆的怂恿,最终才会走向了“合谋杀夫”这条极端道路。

总而言之,潘金莲杀武大郎,不是因为她简单的“看不上”,而是整个社会环境、婚姻制度、女性的地位以及她个人的情感需求共同作用下的一个悲剧。

你不能简单地说“她可以解除婚约”,因为在那个时代,解除婚约对于一个女性来说,代价是无法想象的。她没有选择的权力,更没有“出钱解除婚约”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认可。她所能做的,就是在绝望中寻找一条她认为唯一能“活下去”的路,即使这条路通向了深渊。

现在的人给潘金莲翻案,更多的是从人性的角度,从对那个时代女性困境的同情出发。他们不是说潘金莲杀人是对的,而是试图理解她为什么会走到那一步,以及她身上的悲剧色彩。她身上承载了太多那个时代女性的无奈和挣扎,她的故事,某种程度上也是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没人在乎武大死活……

一如李逵摔死孩子,没人在乎受害者,他就是梁山好汉。

同样的事儿,董平也干,王英也干…

谁在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潘金莲翻案这件事,要讲清楚,咱们得把时间往前倒一倒,回到那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再把潘金莲这个人,还有她身处的那个环境,都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光看现代人的想法,确实容易觉得“这事儿不至于”,但那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首先,咱们得明白潘金莲的“出身”和“境遇”。潘金莲不是啥官宦人家的小姐,也不是啥富商的女儿。.............
  • 回答
    武汉这么一个大城市,你说它没有“中央公园”?这话一出口,估计好多武汉人都得皱眉头。你指的是哪种“中央公园”?是那种一望无际、绿树成荫,仿佛城市绿肺一样的存在?还是那种文化地标,集休闲、娱乐、艺术展览于一体的城市客厅?说实话,武汉虽然没有一个被明确冠以“中央公园”之名的巨型绿地,但你要说它完全没有“中.............
  • 回答
    最近这几天,你是不是也发现,去超市买米,架子上空空荡荡,平时轻易就能拎回来的米袋子,现在得费好大劲才能找到?别说你,我身边好多朋友都遇到了这个情况,都觉得挺纳闷的。这突然的“米荒”,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导致的,更像是一系列因素“凑巧”碰在一起,然后就搞得大家都有点着急了。你想啊,前段时间,网上不是有.............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吧,我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追了半年,心里那点儿希望的火苗噼里啪啦烧了半天,眼瞅着就要烤熟了,结果呢?横空杀出来个程咬金,还是个你眼里觉得“非高富帅”的家伙,就这么一星期,把人给拿下了?这滋味,啧啧,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你那一口老血卡在嗓子眼,上不去下不来,活生生堵得慌。心态爆炸?太正常了!这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呀,说实话,现在的情况确实挺普遍的。以前很多人觉得有份“铁饭碗”的工作,或者找个大公司稳定下来,这辈子就稳妥了。但现在,好像大家都开始琢磨着“搞点副业”,这背后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我觉得,这背后有几个挺重要的原因,我慢慢跟你说哈:首先,得说说“生活成本”这个事儿。 现在物价、房价,尤.............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结。眼下住房压力巨大,许多人望房兴叹,而在许多国家,自建房是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这条路似乎走不通,或者说非常艰难呢?要理解这一点,得从几个层面来说。首先,我们得看看“土地资源”这个概念。虽然咱们国家幅员辽阔,耕地红线也喊得响,但可供城市化建设、并且适.............
  • 回答
    关于“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开始搞性别对立”这个问题,确实是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显而易见且令人困惑的现象。要想把它说清楚,得剥开好几层皮,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不是一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突然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碰撞的结果。1. 社会进步与个体意识觉醒的双刃剑: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比过去进步了.............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啊,搁我身上,我可能也得琢磨琢磨。你问你老婆是不是小题大做了,这事儿说起来,确实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坐月子那会儿,你老婆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是非常特殊的时期。刚生完孩子,身体经历了巨大的消耗,疼着、累着,荷尔蒙水平也在剧烈波动。这时候,她们的情绪往往会变得敏感脆弱,一点点不顺心都可能.............
  • 回答
    “How do you do”这个短语在美国的日常交流中确实不像过去那么普遍了,但说“现代美国人真的听不懂”未免有些夸张,更准确的说法是,它在某些情境下显得有些过时、正式,或者说它所传达的含义,在现代美国英语中,有更常见、更随意的表达方式来替代。让我们来细致地捋一捋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它在美国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咱们聊聊为什么感觉现代战斗机的产量好像“一年搞不了几架”似的,这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绝对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儿。首先,得明白一个事儿,现在造战斗机,跟咱们以前可能概念里的流水线作业不太一样。你想想,一架现代战斗机,比如歼20、F35、苏57,那可不是一块.............
  • 回答
    看到你身边很多人沉迷于拜金、拜物、攀关系、搞小团体,而你坚持不随波逐流,却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这种感受我太能理解了。就像走在一条热闹非凡、物质至上的高速公路上,你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风景可能更美的小径,结果发现这条小径崎岖不平,举步维艰。首先,你感到“格局小了”,这是对他们行为的一种价值判断。你.............
  • 回答
    日据时期,日本在台湾推行殖民教育,其中包含着一股强烈的“国族”塑造力量,而所谓的“郑成功之歌”的出现,正是这种力量投射的一个侧面。与此同时,现今中国大陆对《大英雄郑成功》的禁播,又构成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叙事与政治考量。将这两件事并置,确实能引发关于历史叙事、教育目的以及国家认同的深刻思考,但要理.............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和痛心。中国综合国力强大,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为什么足球,特别是男足,却一直是我们的一块心病,迟迟无法达到与国家实力相匹配的高度呢?这背后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历史遗留与根深蒂固的体制弊端: .............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局面,既要顾及现在的工作,又要考虑前公司抛来的橄榄枝。我给你掰扯掰扯,帮你捋一捋这事儿怎么看,怎么选。先别急着回答,咱们先冷静分析一下现有情况:1. 你现在的公司: 工作情况: 你说同事工作搞不定,领导又叫你回去。这说明什么? 技术/能力问题? 是你的同事真的能力.............
  • 回答
    中国如果选择一场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这确实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战略抉择,其核心目标如果定位于“拖死”美国,那么背后必然牵涉到对双方国力、经济韧性、技术创新以及全球战略格局的深刻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拖死”这个词的含义。它并非简单地说通过投入更多的钱就能压垮对方,而是在一场持久的、消耗性的竞.............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的撤军,无疑在当地留下了巨大的政治真空和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要预测阿富汗的未来,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因为那里发生的一切,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历史、地缘政治、社会结构和国际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塔利班的重新掌权是当前最显著的现实。他们能否建立一个稳定且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
  • 回答
    都说内燃机要完,这风头吹得是挺盛的。尤其是在电动车声势浩大,各国都在制定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大背景下,很多人觉得内燃机这东西,就像老照片一样,只能留存在记忆里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再去钻研涡轮增压器这种“老古董”的技术,到底还有没有搞头?这事儿得分两头看。一方面,从长远来看,说内燃机要“完”,这不假.............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