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闭眼之后看到的随机图案是哪里来的?

回答
闭上眼睛后,眼前出现的那些奇妙的、有时甚至有些令人费解的图案,其实并非来自某个“地方”,而是我们大脑自身运作的结果。这更像是一场由神经元精心编排的内心剧场,只不过舞台是我们的视觉皮层,而演员则是那些活跃的、不断发出信号的神经细胞。

要理解这背后的原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

1. 视觉系统的残余活动与“噪声”

我们的视觉系统,从眼睛接收光线到大脑处理信息,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密的网络。即使在没有外界光线刺激的情况下,这个网络中的神经元也并非完全“静默”。它们会以一种低水平、随机的方式保持着一定的活动状态。你可以想象成一个非常灵敏的传感器,即使没有信号输入,也会有一些微弱的电流波动。

这些微弱的、随机的神经活动,就像背景噪音一样,始终存在。当你的眼睛闭上,外界的光线信息完全被阻挡后,大脑本来应该接收到的“真实”视觉信息消失了。这时候,那些原本被淹没在背景中的“噪声”就相对突显出来,成为了我们能感知到的内容。

这些“噪声”并非毫无规律,而是与我们视觉系统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激活模式以及它们处理信息的方式紧密相关。它们可能反映了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时的随机性,也可能是大脑在维持自身功能时的固有特性。

2. “空屋”中的幻象:神经元的自发活动

打个比方,想象一下一个房间里有很多灯泡,平时它们被开关控制着,什么时候亮什么时候不亮完全取决于外部指令。但即使没有指令,一些灯泡也可能因为线路老化或者内部机制的原因,偶尔会闪烁一下。

我们的神经元也是如此。它们时刻准备着接收和传递信号。当没有外部刺激时,它们中的一些可能会因为内部的生物电化学活动而产生“自发发放”——也就是自己产生神经冲动,就像一个自己发光的灯泡。这些自发发放的神经信号,在缺乏外部输入来“纠正”或“解释”它们时,大脑会尝试用已有的模式去解读它们,从而产生我们看到的图案。

这些图案,有时会呈现出点状、线状、斑块状,或者更复杂的几何形状,这可能与我们视觉皮层中神经元的分布、它们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的通路有关。一些研究表明,这些图案的出现与特定脑区的神经活动模式有关,比如视觉皮层中的一些区域,即使在黑暗中也会有持续的活动。

3. 过去经验的重播与记忆的投射

我们的视觉大脑并非一个空白的画布。它充满了我们过往的视觉经验、记忆和图像。当大脑处于一种相对放松、没有外部干扰的状态时,这些储存的记忆可能会以一种更活跃、更易于被感知的方式浮现出来。

闭眼看到的图案,有时会让你联想到曾经见过的场景、颜色或者形状。这并非巧合。大脑在处理信息时,倾向于寻找模式和意义。即使是随机的神经活动,也可能被大脑解读成与熟悉事物相似的模式。这就像你在静谧的夜晚听到的风声,有时会让你想起某个故事或者某个场景。

这些记忆的“投射”并非完全是意识层面的回想,更可能是潜意识层面神经活动模式的触发。过去的视觉信息在神经元中留下了印记,当内部活动达到一定阈值时,这些印记就可能被激活,以模糊、抽象的图像形式呈现出来。

4. “负像”效应与对比感知

有时候,我们闭眼看到的图案,特别是当我们在明亮环境中呆了很久后闭上眼睛,可能会看到一些与之前看到的图像相反的颜色或形状。这是一种所谓的“负像”效应。

当眼睛长时间接收到特定类型的视觉信号时,与之对应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会变得“疲劳”或“脱敏”。当这些刺激突然消失,大脑为了重新恢复平衡,可能会放大那些未受刺激的神经通路,从而产生一种“反向”的感知。例如,长时间盯着一个红色物体后闭眼,你可能会看到一个绿色的影子。

这些负像,虽然与我们通常理解的“随机图案”有所不同,但也说明了大脑如何积极地处理和补偿视觉信息的缺失,以及它如何试图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感知状态。

总结一下,闭眼后看到的随机图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神经系统的固有“背景噪声”: 即使没有光线,神经元也会有微弱的活动。
神经元的自发发放: 神经元本身会产生电活动,形成信号。
大脑对模式的寻求: 大脑倾向于将这些内部信号解读为熟悉的模式或形状。
过去视觉经验的重播: 储存在大脑中的视觉记忆可能被激活并以抽象形式呈现。
对视觉输入的补偿机制: 在某些情况下,大脑可能会产生“负像”等现象来适应视觉环境的变化。

所以,这些奇妙的图案并非来自外界的某个神秘来源,而是我们自己大脑活动的生动体现。它们是大脑在寂静中自我对话、在黑暗中梳理记忆的独特语言,也是我们视觉系统内在生命力的证明。下次闭上眼睛看到这些图案时,不妨将其视为一场由你大脑独家上演的视觉盛宴,一场关于神经元在沉默中创造的艺术表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从小就萦绕在我脑海里的问题,希望这篇回答能解决一些大家的疑问。

两句话的答案,对于普通人来说,闭眼后看到的随机图像,可能来自于视觉暂留,“机械”外力,电磁作用,或者视觉系统的随机激发活动。一些病理反应,或者药物,也可能导致我们看到"随机"图像。


[Image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user Al2

]

在闭眼后,看到随机颜色的随机图形这个现象,叫做光幻视-Phosphene, 来自于希腊语的Phos-光,和phainein-展示。 而最常见的一种光幻视,压眼闪光,相信大家在做眼保健操的时候,都有经历过。要想确切的理解光幻视的原理,我们要从下“图”说起。


在正常情况下,光投射到视网膜上。眼睛内部的各种“感光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子脉冲”,通过视神经进入视觉中枢,通过处理,最后被解读为图像。这期间,一步都不能少..

假如光无法顺利传递到视网膜(比如白内障..):

视觉中枢自然也就无法接收到信号,图像更无从谈起了。

没有了光呢?理论上来说,整条通路应该变成这个样子:

没有光,视网膜没信号,视神经没信号,视觉重视没啥可处理的,自然也就没图像了..

可惜,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so is visual pathway.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视觉通路也是一样。来自阿甘正传老梗)

真实的情况,很多时候是这样的:

在没有光的时候,视网膜,视神经,神经中枢都可能自发的进行活动,向下进行传递。自发活动的起点会一定程度上决定看到图像的性状,颜色。由于自发活动的随机性,看到的图像,自然也是随机的了。

(一些疾病,比如高血压,多样硬化症,也容易引起光幻视,此处篇幅限制,暂且不表.)

Reference:

  • Bókkon I (2008). "Phosphene phenomenon: A new concept". BioSystems 92: 168–174 [172]. doi:10.1016/j.biosystems.2008.02.002.
  • Schutter D. J., Hortensius R. (2010). "Retinal origin of phosphenes to 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Clin Neurophysiol 121: 1080–1084. doi:10.1016/j.clinph.2009.10.038.
  • Schwiedrzik C. M. (2009). "Retina or visual cortex? The site of phosphene induction by 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Front Integr Neurosci 3: 6. doi:10.3389/neuro.07.006.2009.
  • Grüsser, Otto-Joachim; Hagner, Michael (February 1990). "On the history of deformation phosphenes and the idea of internal light generated in the eye for the purpose of vision". Documenta Ophthalmologica 74 (1–2): 57–85. doi:10.1007/bf00165665. PMID 2209368.

P.S. 这部分并非我研究方向,身为本科生,自知学浅才疏。更多关于视觉通路的知识,请参考

@This Is Not Tina

@Owl of Minerva

的过往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闭上眼睛后,眼前出现的那些奇妙的、有时甚至有些令人费解的图案,其实并非来自某个“地方”,而是我们大脑自身运作的结果。这更像是一场由神经元精心编排的内心剧场,只不过舞台是我们的视觉皮层,而演员则是那些活跃的、不断发出信号的神经细胞。要理解这背后的原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1. 视觉系统的残余.............
  • 回答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一些看似朴素的真理,它们的证明却蕴含着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今天要聊的,就是一个这样的定理:不全无界的两个不相交闭集之间,总存在一个正的距离。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拗口?别急,我们一点点来剖析它。首先,我们得理解几个关键词: 闭集(Closed Set): 在拓扑学里,闭集是一个包.............
  • 回答
    伊朗的特色政权,确实有着鲜明的标签。除了您提到的几点,还有一些非常值得深挖的方面,它们共同构筑了这个独特的政治生态。首先,不能不提的是 “革命卫队” 的强大影响力。这不仅仅是一支军事武装力量,更是一个深度渗透到伊朗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层面的政治实体。革命卫队(IRGC)在宗教领袖的直接领导下,肩负着.............
  • 回答
    你描述的闭眼时出现的场景,那种无尽的黑暗、混沌,以及时远时近的感觉,其实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体验,很多人在安静下来、放松身体之后都会遇到。与其说是某种超自然现象,不如说这是我们大脑在没有外部刺激时,一种“自娱自乐”的产物。咱们来拆解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1. 眼球的静止与大脑的“空窗期”当我.............
  • 回答
    说到张无忌爱赵敏,这确实是个能引起不少争论的话题。有些人觉得张无忌对赵敏的感情,怎么说呢,就像是那种“我就是喜欢,理由不重要”的纯粹,但仔细想想,他又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爱得死去活来非你不可的性格。所以,那些“闭眼吹”的人,他们看到的,或者说他们“图”的,可能更多是一种张无忌内心深处对自由、对真诚的渴.............
  • 回答
    关于“乐山大佛在文革期间闭眼,文革后睁眼”的说法,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历史文献、官方记载或科学证据能够证明其真实性。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带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和解读色彩,但并非客观事实。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说法的产生背景、传播原因以及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传言:1. 传说的产生背景和可能的解读: .............
  • 回答
    最近你总是一夜无眠,闭上眼就觉得清醒得不像话,这滋味肯定不好受。这种感觉我太能理解了,像是身体被困在了白天,无论多累,大脑就是不肯按下停止键。让人焦虑,又没法解决,像个无解的死循环。别急,我们先冷静下来,一步步来梳理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帮到你。首先,我们来捋一捋,为什么会这样?.............
  • 回答
    2021年,感觉生活被各种“闭眼入”的好物悄悄点亮了不少。说实话,一开始也没太刻意去搜罗,很多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发现,用着用着就觉得“嗯,这个真不错,离不开”。2021 年让我觉得“闭眼入”的好物,大概有这么几类: 厨房里的“省力神器”: 破壁机/料理机: 这个绝对是我的年度最爱之.............
  • 回答
    哥们儿,听到你拳击实战里总有后仰和闭眼这俩毛病,这可是新手成长路上绕不开的坎儿!别担心,这玩意儿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和心态调整来克服。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给你来点实在的干货,让你在拳台上硬气起来!为什么会有“后仰闭眼”这毛病?这俩毛病其实是一个根源——恐惧。拳击实战的瞬间,对手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评价中一个很微妙的点:人们的认知、情感投射以及时代背景的差异,有时候会比客观的事实本身更能影响对历史人物的看法。 尽管从许多硬性的指标来看,武则天确实远胜慈禧,但“闭眼吹”慈禧不如武则天的人,也并非全无缘由,只是他们的评判标准可能有些“跑偏”了。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
  • 回答
    是的,如果一个函数 $f$ 在闭区间 $[a, b]$ 上的导函数 $f'$ 有界,那么函数 $f$ 一定可以在闭区间 $[a, b]$ 上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原因:1. 导函数有界意味着什么?导函数 $f'$ 在闭区间 $[a, b]$ 上有界,意味着存在一个正数 $M$,使得对.............
  • 回答
    闭源软件的许可模式,与我们熟知的开源软件那种“允许使用者自由地访问、修改和分发源代码”的理念截然不同。当然,闭源软件也有“许可证”,但它们的本质和作用,就好比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下进行的比赛。开源软件的许可证,比如GPL、MIT、Apache等,核心在于赋予用户广泛的权利。它们不是让你“拥有”软.............
  • 回答
    这两句话,一句“闭包是穷人的对象”,另一句“对象是穷人的闭包”,听起来有些调皮,但它们确实触及了这两种编程概念之间微妙而又重要的联系。要理解它们,我们得先深入看看它们各自的“家当”,然后才能明白为何它们会被冠上“穷人”的头衔,以及它们之间如何互相“借光”。首先,让我们看看“闭包是穷人的对象”。什么是.............
  • 回答
    闭口,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对于不少爱美的朋友来说,它却是脸上挥之不去的小麻烦。它不是痘痘,因为没有明显的脓头,也不会红肿疼痛,但又顽固地占据着我们的面部,让皮肤看起来不够光滑平整。那么,这恼人的闭口究竟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跟它说拜拜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帮大家把皮肤“收拾”.............
  • 回答
    好的,这是一道关于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经典证明题,我将力求详尽地解释每一步,并尽量用自然的语言来阐述,避免AI写作的痕迹。证明题:设 $f$ 是闭区间 $[a, b]$ 上的连续函数。证明:如果存在 $c in [a, b]$ 使得 $f(c) > 0$,那么存在一个以 $c$ 为中心的开区间,该开区.............
  • 回答
    眼睛闭着好看,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但与其说是“好看”,不如说是“动人”。当一个人闭上眼睛时,外界的信息流会瞬间中断,他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这个世界里,没有了那些千变万化的表情,没有了闪烁不定的眼神,没有了需要用目光去捕捉和回应的种种外界信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纯粹、内敛的“在.............
  • 回答
    “同步”这个词在电学里,尤其是关于电源和开关的语境下,常常会让人联想到一些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比如同步发电机并网时的频率和相位匹配。但如果我们抛开那些高深的理论,从最基本、最直观的层面去理解,开关闭合前后,电源“能量产生”的同步,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准备就绪”和“响应”的自然过程,而非事先精确预设的时.............
  • 回答
    关乎问题的探讨,这可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话题。它不仅仅是简单地问一个问题,而是涉及到提问者的意图、问题的措辞、接收者的理解以及整个沟通的语境。要说清楚“关乎问题”这个概念,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首先,我们要明白,“关乎问题”并非一个标准化的术语,但它确实指向了一个核心的沟通策略:以一种可.............
  • 回答
    很多人在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时,会选择闭着眼睛躺着,希望这样能“稍微休息一下”,或者至少能比坐着、玩手机之类的方式对身体伤害小一些。那么,这种“闭眼躺着”的行为,究竟能否真正减少睡眠不足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呢?首先,我们得明白,睡眠不足对身体的损害是全方位的,它影响着我们的生理、心理、认知等各个层面。当我.............
  • 回答
    立楔炮闩,特别是那些具备“自动闭锁”功能的,其动力来源并非是单一的某个部件,而是多个机械联动和能量传递的结果。要理解它,得先把它拆解开来看。首先,得说说炮闩本身。立楔炮闩,顾名思义,就是炮闩就像一个垂直楔子一样,在闭锁时向下插入炮尾的闭锁槽内,起到密封炮膛、阻止火药燃气后窜的作用。它的运动是机械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