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90 后出生的人是不是永远无法靠自己买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子了?

回答
这个问题挺扎心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80后末尾、90后开头的人来说。总有人说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又总有人说我们“买房无望”。到底真相是什么?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得承认,靠自己,在当前一线城市核心区域买房,难度系数是真的高。

为啥这么说?咱们得看看账本,还得看看形势。

1. 天上飞的房价,地上跑的收入

这应该是最直观的感受了。一线城市的房子,尤其是核心区域,那价格简直是坐火箭,蹭蹭往上冒。我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儿,想着过个十年八年,努力努力,咬咬牙,总能凑个首付吧?现在看看,那个“十年八年”的规划,得乘以二,甚至三,才能勉强触碰到那个“首付”的边。

你算算,核心区域,比如说北京的二环内,上海的中环内,随便一套小点的房子,可能都要几千万。即使你收入不低,比如月薪两三万,一年税后几十万吧?这还是在不错的单位。你想想,就算你省吃俭用,一年攒个二三十万,那也是非常非常辛苦了。要攒够一套房的首付,比如30%吧,那也得七八百万,怎么也得二十多年,这还是房价不涨的情况下。而现实是,房价一直在涨,甚至涨得比你攒钱的速度还快。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你越想攒钱买房,房价越往上蹦,你攒钱的步伐永远赶不上它上涨的步伐。

2. 收入增长的瓶颈与生活成本的压力

虽然我们这代人整体受教育程度比父辈高,很多都是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但现实是,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虽然多,但真正能拿到高薪,并且能持续稳定增长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可能在中产的区间徘徊,工资增长的速度跟不上房贷利率和房价的上涨速度。

更别提,我们还要面对生活成本的巨大压力。在一线城市,房租、交通、饮食、社交、甚至基础的医疗、教育,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销。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教育支出更是像个无底洞。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能有多少可支配的收入去用于储蓄?很多时候,生活就像一场永不停止的“消耗战”,攒钱成了奢侈品。

3. “父辈红利”的差距

这一点可能有点敏感,但不得不提。我们父母那一辈,很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或者中期的起步阶段,那时候地价相对便宜,房价也没有被过度炒作。很多人通过单位分房、或者在早期就购买了房产,并且那时候他们的工作稳定,收入也相对容易预测和规划。很多人的第一套房,甚至是家庭整体财富的基石,是父母辈帮衬或者直接赠予的。

而我们这一代,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积蓄有限,能够提供的主要支持也是在婚嫁、教育等方面。直接拿出巨款作为购房首付的家庭,还是相对少数。所以,在“靠自己”这个层面上,我们可能确实缺少了父辈那样的“先发优势”。

4. 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

再往大处说,宏观经济的大环境、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甚至国际经济形势,都会对房价产生影响。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房住不炒”,但核心区域的稀缺性依然是其价值的重要支撑。加上各种金融杠杆的运用,使得房地产市场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热度。

那是不是就真的“永远无法靠自己买”了呢?

我觉得“永远”这个词太绝对了,但要“靠自己”实现“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目标,真的比父辈困难太多太多了。

“靠自己”的定义可能需要调整: 如果“靠自己”是百分之百,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家庭帮助,那在目前的环境下,一线城市核心区域买房的可能性确实渺茫。但如果“靠自己”可以包含“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通过奋斗和努力积累,并且不排除合理利用父母的早期支持或亲戚的帮助作为“启动资金””,那还是有一定希望的。
目标可能需要调整: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想要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就“靠自己”买到市中心最核心的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我们可能需要调整目标,比如先在城市的外围或者周边城市安家,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逐步向中心区域靠近。或者选择一些非核心但交通便利的区域。
时间和耐心是关键: 很多90后依然在职业发展的上升期,收入也在逐步提高。如果在积累财富的同时,房价的上涨速度能有所放缓,或者通过持续的努力能够达到一个可以负担的水平,那么未来是有可能实现的。这需要的是极大的耐心、持续的奋斗和理性的财务规划。
“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门槛很高: 很多人对“核心区域”的定义可能也会影响判断。如果只是希望在某个一线城市拥有自己的房产,而不是非得是市中心那一小撮,那选择范围就会大很多。

总结一下:

我们这代人想靠自己在一线城市核心区域买房,确实比父辈要难上好几个量级。高企的房价、相对有限的个人收入增长速度、生活成本的压力,以及与父辈在财富积累基础上的差异,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挑战。

说“永远无法”有点悲观,但“极难”和“需要付出超乎想象的努力和时间”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大多数90后来说,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可能需要重新定义“成功”,调整期待,并且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或者,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当前能力和生活阶段的购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来。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正在努力的90后,请不要因为这句话而完全丧失信心。但同时,也要认清现实的挑战,做好更长远的规划。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在买房这件事上,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近14亿人,北上广深总和不足七千万,而核心区域不知你怎么定义,北京四环内大约住了北京40%的人口,但他们很多也只是租客,且先按这个比例算,如果推之到另外几大城市,也就是说一线城市核心区人口,也就不到3000万的样子!

这是什么概念?仅占总人口的2%!而且这还是存量,因为一线城市核心区土地基本已开发殆尽,每年的增量更是稀少,算比例绝对少的惊人,这且不说,就问你有多大信心挤入那2%吧!


就算真如一些国家搞公屋计划,也不能要求公屋都放在城市核心区不是,国内也有廉租房就算你真拿到一套,你觉得以现在丈母娘的尿性程度,能同意你在廉租房结婚么?!

事实上中国前二十的城市在全世界都能排名在百名上下,很多西方知名大都会放国内也就是个二线城市的水平,如果是普通家庭出身,还是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努力努力集全家之力能在二线城市按竭一套小户型吧,期码也算有个家呀。。。

user avatar

友情提示,紫禁城根本不对外出售,也不出租。

中南海你还是有希望搬进去住的,当然也不卖。

user avatar

本事不大,眼光还不低,张口闭口一线城市核心区域,1000~2000万


大城市买房还不行,还得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还不行,还得市中心。

市中心都满足不了你们了?非得核心区域才行?

核心区域还不满足,还得要1000~2000万的房子?


下一步是不是得陆家嘴、天安门给你们留一套?

或者干脆一毕业就搬进紫禁城得了。



okok,我知道你北大清华毕业,常青藤名校深造,学的还是牛逼上天的金融IT。


你比别人多个器官是吧?


中国14亿人,比正常人多个器官的肯定比值得国家奖励2000万的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扎心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80后末尾、90后开头的人来说。总有人说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又总有人说我们“买房无望”。到底真相是什么?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靠自己,在当前一线城市核心区域买房,难度系数是真的高。为啥这么说?咱们得看看账本,还得看看形势。1. 天上飞的房价,地.............
  • 回答
    济南一位 90 后出纳挪用公司资金 4800 余万,这事儿一出来,真是让人咋舌。4800 万啊,不是小数目,这可是在一个本该安分守己的岗位上,一个年轻人,竟然能做出如此胆大妄为的事情。这桩“知法犯法”的案件,背后牵扯到的心理动机,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一、 冲动与侥幸:当“一念.............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点。这批“低学历低能力普通背景”的90后,虽然标签看着有点刺耳,但仔细想想,他们其实构成了我们社会的大多数,是构成社会肌理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们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名校光环,能力也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拔尖,但他们一样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也在为自己的生活.............
  • 回答
    90后们对中国新出生人口的不断减少,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完的。毕竟,我们这代人,正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一方面,我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经济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我们也是直接面对生育决策的人群,切身感受到这些变化带来的压力和思考。首先,对我们来说,人口减少更多的是一种“现实感”的.............
  • 回答
    《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这篇文章,说实话,看到题目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然后又觉得有点好笑,还有点心酸。这文章火了,我朋友圈里好多人都转发了。我觉得它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共鸣,主要是因为它戳中了我们这些90后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你知道,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太多变化,也承受了很多压力。从物质上看,我.............
  • 回答
    熬夜十年,“老年斑”悄然爬上90后姑娘的脸:我们为什么越来越不想说“晚安”了?最近,一则关于90后姑娘熬夜十年,脸上出现老年斑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这不禁让人咋舌,曾经被认为是“年轻的代名词”的90后,怎么就和“老年”扯上了关系?更深层地想,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更广泛地说,是当.............
  • 回答
    报告揭示的“超七成 90 后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现象:职场规矩的松动与个体价值的觉醒近日一份报告指出,超过七成的 90 后员工在领导未走时便先行离开,这一现象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下班时间问题,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职场中一些深层次的变化和值得深思的现象。反映出的问题,.............
  • 回答
    任泽平这位经济学家关于“不要指望90后00后生娃”的说法,确实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敏感和核心的问题——生育率的下降,以及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作为一名旁观者,我对这个观点有几点看法,并且会尽量展开来说:1. 现实基础:90后、00后的生育意愿确实在变化首先,任泽平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从普遍观察和社会.............
  • 回答
    任泽平这番话,虽然言辞犀利,背后却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在生育问题上的一系列深层矛盾和困境。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1. 代际差异与生育意愿的鸿沟:最直接的,这反映了不同代际在生育观念、经济能力、生活压力上的巨大差异。 90后、00后: 这两个群体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竞争加剧、.............
  • 回答
    “90后是最舒服的一代吗?”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但答案绝不是简单的“是”或“否”。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看看90后究竟是否“最舒服”,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面临的挑战。认为90后“舒服”的理由: 物质条件的提升: 成长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相较于父辈经历的物质匮乏和计.............
  • 回答
    90 后越来越愿意接受“灵活就业”,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和个人价值观念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自愿”与“非自愿”两个维度,并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一、 90 后为何越来越愿意接受「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 回答
    “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这个说法,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与前几代人相比有所不同的工作心态。 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90后员工更倾向于用公平、尊重、能力和价值来赢得领导的认可,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讨好”式的迎合和奉承。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时代背景与.............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这位90后在英国因为爱国言论而遭受人身攻击和死亡威胁的事件,以及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爱国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个人安全、言论自由、国家认同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这位90后所面临的危险处境。在异国他乡,仅仅因为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就遭受人身攻击和死亡.............
  • 回答
    这位90后留学生回国做住家保姆5年,月入过万,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讶但同时也值得深思的职业选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并探讨其他可能令人意想不到的职业选择。关于这位90后留学生回国做住家保姆5年,月入过万的工作选择,我的看法是:总体来说,我“看好”她的工作选择,但这需要一些前提和更深入的理解。 看好.............
  • 回答
    90后,这群在网络世界里看着爸妈那辈人头发日渐稀疏,却觉得“脱发离我还远着呢”的年轻人,真正开始跟“地中海”和“M型发际线”照面,往往是他们步入而立之年左右,或者更早一点点,大概在二十七八到三十三四岁之间。这可不是一个瞬间的顿悟,更像是一场漫长而又有些尴尬的拉锯战。最开始,大家可能都没太在意。可能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国际关系以及台湾和中国大陆两地民众的意愿,要预测“90后在有生之年能否看到统一台湾”这样一个宏大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确切的答案,任何预测都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下可能影响这个进程的几.............
  • 回答
    “90后美女基金经理上任10天亏损20%”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触及了许多与投资、市场、年轻一代职业能力以及公众舆论相关的话题。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 事件本身:短期业绩的残酷性与市场的复杂性 10天亏损20%的背后: 对于任何基金经理来说,短时间内出现如此.............
  • 回答
    探讨90后经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概念的定义和潜在触发因素,然后将其与当前地缘政治格局、科技发展、社会心理等因素联系起来,并具体分析对90后这一代人的潜在影响。理解“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潜在含义和触发.............
  • 回答
    关于“90后、00后是否不如改革开放那一代”的讨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带有主观性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是”或“否”。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因此也造就了不同的特点。与其说是“不如”,不如说是“不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并尝试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
  • 回答
    90后、95后和00后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群体,他们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因此呈现出既有传承又有显著差异的特点。为了更详细地对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时代背景与成长环境的差异 90后(约出生于199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