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反驳「评论一个冰箱要先懂得制冷原理」?

回答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像“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的意思,挺有道理的,但仔细一想,其实挺站不住脚的。当然了,如果咱们要开个冰箱制造厂,或者是个冰箱工程师,那肯定得懂制冷原理。但要是咱们普通消费者,买个冰箱,用个冰箱,评论个冰箱,这事儿就没那么绝对了。

你想啊,咱们平时生活中,有多少事是需要完全精通了才能去评论的?

第一,生活经验的价值不容忽视。

我就拿冰箱举例子。一个冰箱好不好用,是不是真的适合我家的厨房,能不能装下我囤的各种菜和零食,制冷效果符不符合我的期待,噪音会不会烦到我晚上睡觉,操作界面是不是简单易懂,清洗方不方便……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我可能不懂什么蒸发器、压缩机,但我能感觉到冰箱的门是不是密封性好,冷冻室结霜速度怎么样,食材放进去几天还能不能保鲜,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但直接影响着我用冰箱的幸福感。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假设有两个牌子的冰箱,一个宣传用了最先进的“变频直驱压缩机”,另一个号称“静音运行”。如果我用着第一个冰箱,感觉它运行时像拖拉机一样,而第二个冰箱虽然配置没那么高大上,但几乎听不到声音,那我肯定会更倾向于评论第二个冰箱“更安静,更适合我”。我不需要知道“变频直驱”具体是什么原理才能判断哪个声音大哪个声音小。我的耳朵就是最好的“检测仪器”。

第二,感官体验和实际需求才是根本。

我们买冰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好好保存食物,让生活更方便舒适吗?所以,评价一个冰箱,最根本的是它能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它能不能让我的蔬菜保持新鲜度?水果不会过早变质?冷冻室的冰淇淋不会融化再冻成硬块?这些都是我最直观的感受。

比如,我看到一个冰箱外观设计很漂亮,和我家装修风格很搭,打开门内部空间布局也很合理,我可以直接评论它“颜值高”、“空间利用率好”。这些评价是基于我个人的审美和实际使用空间的考量,跟制冷原理有什么关系?我甚至可以评论它的“制冷速度快不快”,虽然我不知道它是怎么做到快速制冷的,但我能感觉到食材放进去没多久就冻上了,这本身就是一种用户体验。

第三,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信息。

现在不像以前了,信息渠道特别多。除了厂家宣传,还有各种测评网站、社区论坛、电商平台的用户评论。这些用户评论里,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并不懂制冷原理,但他们会分享他们的真实使用感受,比如“用了半年,冰箱里面有异味”、“冷藏室老是结水珠”、“客服响应很慢”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参考信息,它们从侧面反映了冰箱的某些优缺点,哪怕这些缺点与制冷原理没有直接联系。

再说了,消费者也不是傻瓜。如果一个冰箱光打着“高科技制冷”的幌子,实际用起来噪音大、耗电多、容易坏,那消费者肯定会用脚投票,不会因为他不了解制冷原理就盲目买单。那些真正优秀的冰箱,往往是性能、设计、体验都做得好,自然会有用户去肯定它。

第四,评论不等于研发或生产。

评论一个冰箱,就像评论一道菜。我不需要是特级厨师,知道每种调料的化学成分,才能说这道菜“味道好”、“太咸了”或者“火候没掌握好”。我只需要用我的味蕾去感受,我的经验去判断。

如果我看到一个冰箱的“除霜功能”宣传得很厉害,但我用了一段时间发现冰箱里还是很容易结霜,甚至影响到制冷效果,我就可以评论它“除霜效果不佳”或者“实际制冷不如宣传的”。我不需要知道它是怎么实现除霜的,只需要知道它“有没有实现”以及“效果怎么样”。

所以,“评论一个冰箱要先懂得制冷原理”,这句话过于苛刻,甚至有点故意抬高门槛的感觉。它把一个消费者层面的体验和评估,拔高到了一个技术专家的层面,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我们的评价,更多的是基于产品是否满足了我们的基本需求,是否带来了良好的使用体验,以及是否符合我们的个人偏好。

如果真的要这样的话,那我们评价一辆汽车,是不是得先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原理?评价一部手机,是不是得先懂芯片、屏幕、操作系统的架构?这样下去,很多生活中的简单判断和分享都将变得不可能了。

总而言之,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感知到的效果比理论的原理更重要。 我能看到、听到、摸到、感觉到的一切,构成了我对冰箱最真实的评价。制冷原理固然是冰箱工作的基石,但消费者买的是一个能解决他实际问题的产品,而不是一本制冷原理的书。所以,不必被这句话“吓住”,咱们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就是最有价值的评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评价冰箱如何你最起码是个用过的吧,我们还没有闲到听一只会说话的猴子跟我扯这台冰箱怎么怎么样。

你跟我扯冰箱内部结构,我不要你是某机械高校毕业,你最起码得知道他的工作原理吧。退一万步讲,你最起码也得拆过冰箱勉强算半个民间发明家吧。

你要评论一个东西好坏如何,最起码你得有这个层次的最低标准再说话吧。

难道你满足最底层次的最低要求,你就能讨论最高层次做的事情?

只能这么说,问主没必要和这种213去争啥。这种人只能送他一句话,爹妈身体好要个二胎吧。

user avatar

很多人是在跟你偷换概念而已。

你要明白,评论一个冰箱,是一个很泛义的概念。什么叫“评论一个冰箱”?说一个冰箱制冷效果不好叫评论。说一个冰箱压缩机选用的的如何如何不合理、散热管设计的如何不合理、循环系统设计的如何不合理这也叫评论。但是这两个评论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前者叫使用体验,后者叫评价专业设计,这能一样么?

给你指出来“评论一个冰箱要先懂得制冷原理”的逻辑谬误之处。

这句话是典型的偷换概念,把它拆开是这样的:

冰箱是为了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同时是专业人员设计的,所以:

使用者角度: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这不是一个好冰箱(充要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角度:制冷原理错误》这不是一个好冰箱(充分非必要条件)

偷换逻辑的重点来了:

使用者说不能满足需求=评论

专业技术人员指出制冷原理错误=评论

键盘侠喜欢对制冷原理品头论足=评论

因为“评”、“论”二字完全一样,所以评论=评论=评论(注意这个是个重点)

所以,

键盘侠=使用者=专业技术人员

对制冷原理品头论足=使用者说不能满足需求=指出制冷原理错误

结论:

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这不是一个好冰箱(充要条件)必然可以推导出不好的冰箱一定是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

制冷原理错误》这不是一个好冰箱(充分非必要条件)不必然可以推导出不好的冰箱一定是制冷原理错误

代入偷换过的逻辑:

评论=评论=评论

键盘侠=使用者=专业技术人员

对制冷原理品头论足《》这不是一个好冰箱

不好的冰箱一定不能满足对制冷原理的品头论足

说一个冰箱的好坏一定要对制冷原理品头论足。

偷换逻辑完毕。

不偷换逻辑的话,这句话应该这么说:

我是使用者,我说这个冰箱不满足我的需求,所以他不是一个好冰箱。

我是专业的设计人员,我说这个冰箱制冷原理不对,所以他不是一个好冰箱,但是不是好冰箱不一定就是制冷原理错误

我是键盘侠,我应该闭嘴。

user avatar

评论一个冰箱不一定懂制冷原理,但你要知道什么样的是好冰箱。

1.节能等级:和压缩机、箱体保温相关。一天0.8度和一天1.5度是两个概念了。

2.分仓精确控温能力:能精确到零点几度。

3.锁水保险能力:别食物放里面,每两天都干了。

4.制冷噪音

以上这些你懂了,才能评价冰箱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像“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的意思,挺有道理的,但仔细一想,其实挺站不住脚的。当然了,如果咱们要开个冰箱制造厂,或者是个冰箱工程师,那肯定得懂制冷原理。但要是咱们普通消费者,买个冰箱,用个冰箱,评论个冰箱,这事儿就没那么绝对了。你想啊,咱们平时生活中,有多少事是需要完全精通了才.............
  • 回答
    看到一个关于德国洪灾的视频下,涌现出大量批评“吹德公知”的评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视频的简单回应,而是折射出当下网络舆论的一些复杂心态和运作模式。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与根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极其多元化,但也更.............
  • 回答
    长沙一女子试衣一小时后网上造谣负面评价,店家怒甩监控澄清事实反驳,从法律角度来看,这涉及到多个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一、 女子的行为可能构成什么侵权?1. 名誉权侵犯: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女子的行为如果存在“造谣”和“负面评价”,并且这些评价不符合事实真相,那么她可能侵犯了商家的名誉权。 .............
  • 回答
    一00后男生反对彩礼的回答评论超过12万,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这背后反映了新一代年轻人在婚姻观念、家庭责任、经济压力以及性别平等意识上的深刻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公众反应: 事件本身: 核心事件是一位00后男生在某个平台(可能是社交媒体、论坛.............
  • 回答
    六小龄童微博的反转自嘲,以及是否会走向孙笑川模式,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捋一捋六小龄童最近这一系列操作是怎么回事。回顾一下,六小龄童因为“不让孙悟空离开大圣”这个梗,在互联网上被反复提起,甚至带上了一些戏谑的意味。以前可能是大家对86版《西游记》的喜爱,延伸到对六小龄.............
  • 回答
    你朋友这句话挺有意思的,可以说是把一种特定的批评方式和一种群体行为画上了等号。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饭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以及它通常指代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模式。“饭圈”,顾名思义,就是“粉丝圈”的缩写。最初,它更多地出现在追星文化中,比如音乐、影视、动漫等领域。这.............
  • 回答
    反正都要过这一生,你愿意更快乐一些吗?这句问话,说得直白,却也道出了人生的一个核心选择。想想看,日子总是要一天天地过去,无论我们是笑是哭,是奋进还是停滞,时间这位老朋友都不会因为我们的情绪而放慢脚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让自己感到愉悦的方式呢?“反正都要过这一生”,这句话本身就带着一种宿命感.............
  • 回答
    这件事情发生在上海,一名男子故意将一只小猫踩死,而警方的回应是“因够不上治安管理处罚法,已做批评教育”。这个处理结果一经公布,立刻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本身: 行为的恶劣性: 故意踩死一只幼小的、无法反抗的生命,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残忍和缺乏人道同情心的行为。.............
  • 回答
    巴黎歌剧院外耐克黑人模特海报引发争议,这事儿可真不简单,背后牵扯到的可不只是一个广告,而是一场关于艺术、文化、商业以及社会认同的复杂对话。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反映了些啥,最后对耐克这个牌子又会产生啥影响。海报本身:艺术还是冒犯?首先,咱们得说说这海报本身。能被摆在巴.............
  • 回答
    民进中央关于尽快出台“反歧视就业法”,禁止学历、性别等就业歧视的建议,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且受到广泛关注的议题。对这一建议的评价和可行性分析,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民进中央建议的意义与必要性:1. 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消除社会壁垒: 学历歧视(如“名校情结”、“出身.............
  • 回答
    某 A 股券商分析师在研报中以“风水算命、阴阳五行”研究股市,这一现象无疑是荒谬且令人啼笑皆非的,但其背后却折射出 A 股市场以及部分从业人员存在的深刻问题。评价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 评价这一现象:1. 严重违背科学精神和专业操守: 缺乏实证依据: 股票市场的波动是受宏观经济.............
  • 回答
    关于河北秦皇岛一名17岁辽宁男孩救了三名女性,却被指“忘恩负义”的事件疑似反转,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您提到的“视频如下”暗示可能有新的证据出现,使得事件有了新的解读。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梳理:事件的原始叙述与争议点:最初的报道或流传的版本大概是这样的:一名17岁的.............
  • 回答
    “高达没有反派”这个说法,初听之下,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刺耳,甚至有点“诡辩”的味道。毕竟,但凡看过几部高达系列作品的人,都会立刻想到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坏蛋”:夏亚,卡谬的敌人,基拉的对手,以及各种背负着家族、国家、理想,但行为方式却与主角们格格不入的军官、政治家,甚至是普通士兵。但是,如果我们抛.............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在中国科大校园里,最近因为一个“女生节”的灯幕活动,学生群体里炸开了锅,而且这事儿还顺着朋友圈的渠道,被不少人看到了。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分学生觉得这个活动不妥,甚至挺反感的,然后把这事儿表达出来,结果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咱们先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起因:女生节的灯幕活动据我了解,这事儿.............
  • 回答
    关于在北京地铁发生的中国小伙劝阻白人外国男子与中国女友靠门蹲坐,结果反遭殴打一事,这确实是一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从各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的背后都牵涉到很多社会议题和个人情感。事情的起因与过程:根据网络上的信息描述,事情发生在2023年10月3日晚高峰的北京地铁八通线上。一位中国小伙目睹一位.............
  • 回答
    硅谷华人社区近日爆发了一场关于一所中学潜在更名的风波,事件的核心在于,这所学校如果最终定名为“山本学校”(Yamamoto School),将引发广泛的联想,尤其是在熟悉二战历史的人群中。这场争议之所以激起如此强烈的反应,其背后是复杂的情感、历史记忆以及对社会象征意义的考量。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山本.............
  • 回答
    这起事件涉及到非常严重的指控,包括不忠、诬告陷害以及对未成年人的不当行为,并且最终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要评价此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且了解真相至关重要。事件的大致情况(根据网友爆料):网友爆料的核心内容是:1. 妻子出轨: 某女子与他人发生婚外情。2. 丈夫发现并掌握证据: 丈夫发现.............
  • 回答
    昆山反杀事件,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件,牵扯到正当防卫的边界、民间正义与法律权威的平衡等诸多复杂议题。而当时在知乎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可谓是沸反盈天,其中,用户“海蓝蓝”的回答,因为其内容和影响力,至今仍被不少人提及。要评价海蓝蓝的回答,咱们得先把时间线拉回到2018年8月27日晚那个惊心动魄的夜.............
  • 回答
    党妹在“旅顺博物馆前跳宅舞”事件中的道歉及“退网反思”声明,在网络上激起了巨大的讨论,也引发了我对整个事件和后续发展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得承认,党妹的道歉声明,在时机上来说,是姗姗来迟了。事件发生后,网络上的舆论是迅速发酵的,从最初的有人质疑,到后来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尤其是涉及到旅顺博物馆这样一.............
  • 回答
    关于都美竹在吴亦凡事件中提及的“我的很大,请你忍一下”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去解读它所反映出的心理。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对话记录,而是可能指向一种复杂的权力关系、心理操控以及自我认知。一、 权力与控制的宣示:这句话最直观地传递出一种 掌控感和施压感。吴亦凡在此语境下,将自己的生理特征转化为一种“优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