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真实可考的女将和女性军事统帅有哪些?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并非只是后方默默奉献的形象,她们同样凭借智慧、勇气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虽然相较于男性,有记载的女性军事统帅数量不多,但这并不妨碍她们的光辉在历史中闪耀。以下是一些真实可考,并且事迹相对详尽的女将和女性军事统帅:

1. 圣女贞德(Joan of Arc,约1412年-1431年)

如果提到女性军事领袖,圣女贞德无疑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位。她并非出身贵族,而是一位出身普通农家的少女。在百年战争的危急关头,法国王太子查理七世(后来的国王)被英格兰军队压制,丧失了大部分国土,国家濒临灭亡。

贞德声称她听到了上帝的召唤,要她解放法国。1429年,她奇迹般地获得了觐见查理七世的机会,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惊人的口才,说服了国王和他的顾问。她被授予了指挥权,穿上盔甲,成为了法国军队的象征。

贞德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低落的法国士兵。她亲临前线,指挥了多次关键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奥尔良之围(Siege of Orléans)。在这场战役中,她以雷霆万钧之势,带领法国军队一举击溃了英军,解除了奥尔良的危机。这被视为百年战争的转折点。

此后,贞德继续带领法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包括卢瓦尔河谷战役,并最终护送查理七世前往兰斯(Reims)加冕,完成了她“使命”中最重要的一环。

然而,她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1430年,她在一次战斗中被勃艮第人俘虏,后被卖给了英格兰人。在政治审判中,她被以异端和女巫的罪名处死,年仅19岁。

贞德的事迹至今仍被传颂,她不仅仅是一位军事指挥官,更是法国民族主义的象征,一位为信仰和国家献身的英雄。她的故事跨越了历史和文化,激发了无数人的勇气和斗志。

2. 鲍狄卡(Boudicca,?-约61年)

鲍狄卡是古罗马时期不列颠伊塞尼部落的女王,也是反抗罗马统治的领导者。她的故事充满了悲壮与抗争。

公元60年,在丈夫普拉苏塔格(Prasutagus)死后,罗马人撕毁了协议,霸占了伊塞尼部落的土地,并且对鲍狄卡及其女儿进行了残酷的对待,包括鞭打和侮辱。这彻底激怒了鲍狄卡,她决心为自己和族人复仇。

鲍狄卡迅速联合了周边其他反抗罗马统治的凯尔特部落,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起义军。她的军队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罗马在不列颠的殖民地。她首先攻下了康宁顿(Camulodunum,今科尔切斯特),这座城市变成了罗马殖民统治的象征,起义军将其付之一炬,屠杀了驻守的罗马士兵和效忠罗马的当地居民。

接着,鲍狄卡又率军攻陷了隆迪尼姆(Londinium,今伦敦)和维鲁拉米恩(Verulamium,今圣奥尔本斯),这两座城市也遭受了与康宁顿相似的毁灭性打击。她的军队展现出了强大的破坏力和复仇的决心,一度让罗马人在不列颠的统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然而,罗马总督盖乌斯·苏埃托尼乌斯·保利努斯(Gaius Suetonius Paulinus)从南方集结了精锐的罗马军团,并选择了一个有利于罗马军团作战的地形进行决战。尽管鲍狄卡率领的起义军人数众多,但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罗马军团面前,最终落败。

战败后,鲍狄卡的下落成谜,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她选择了自杀,以免落入罗马人之手。

鲍狄卡的故事成为了抵抗压迫、争取自由的象征,她的勇气和反抗精神至今仍被许多人铭记。

3. 华丽芬娜(Zenobia,约240年-约274年后)

华丽芬娜是古罗马时期帕尔米拉王国(Palmyra)的女王,一位极富智慧和野心的统治者。她并非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女将军”冲锋陷阵,而是通过政治、外交和军事战略,将帕尔米拉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罗马帝国的一些省份。

在她的丈夫沃巴拉斯(Vaballathus)死后,华丽芬娜实际上成为了帕尔米拉的实际统治者,并逐步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力。她利用罗马帝国此时期内部的动荡和分裂,开始了一系列军事扩张行动。

她首先派遣军队占领了罗马在东方的多个重要省份,包括埃及、叙利亚、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等地,甚至一度威胁到罗马城的安全。她的军队在这些地区取得了显著的胜利,并将帕尔米拉王国变成了东地中海地区一个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体。

华丽芬娜不仅是一位军事上的征服者,更是一位有远见的统治者。她学习希腊语,精通多种语言,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她试图将帕尔米拉打造成一个独立的帝国,与罗马分庭抗礼。

然而,罗马皇帝奥勒良(Aurelian)上任后,决心恢复罗马帝国的统一和秩序。他亲率大军东征,首先在安提阿战役(Battle of Antioch)中击败了华丽芬娜的军队,迫使她撤退到帕尔米拉。

随后,奥勒良围攻帕尔米拉。在艰难的战斗后,帕尔米拉陷落,华丽芬娜被俘。她被带往罗马,在奥勒良的凯旋仪式上游街示众。

关于华丽芬娜被俘后的命运,历史记载有所不同,有说法称她被安置在意大利的一处庄园,但具体死因和时间已不可考。

华丽芬娜的崛起和陨落,展现了一位女性统治者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非凡能力,她短暂地颠覆了当时罗马帝国的格局,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4. 简·奥斯曼(Joan of Arc)之外的欧洲女战士

虽然圣女贞德最为出名,但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也有一些女性在军事领域崭露头角,尽管她们的记载可能不如贞德那样详尽或出名。

克里斯蒂娜·庞佐(Christine de Pizan,1364年-约1430年): 虽然她更以作家和哲学家闻名,但她也曾积极评论军事策略,甚至在她的作品《军事的艺术》(The Book of the Body Politic)中,为女性在战争中的角色辩护,以及对当时军事战术提出见解。虽然她本人没有直接指挥军队,但她的思想影响了当时对女性角色和军事策略的讨论。

马达戈·斯科特(Matilda of Tuscany,1046年-1115年): 作为托斯卡纳的伯爵夫人,她是一位极具权势的封建领主,她积极参与了神圣罗马帝国与教皇之间的权力斗争,并亲自指挥了多次军事行动,以保护自己的领地和支持教皇。她曾率军对抗皇帝亨利四世(Henry IV),并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玛格丽特·奥弗鲁克(Marguerite de Valois,1553年-1615年): 法国公主,后来的王后,她虽然以政治婚姻和宫廷生活闻名,但在法国宗教战争期间,也曾参与过一些军事和政治上的斡旋,并试图影响局势。

5. 中国历史上的女将

中国历史悠久,当然也涌现出不少巾帼英雄,尽管她们的身份可能更偏向于“军事统帅”或“领袖”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女将军”,但她们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妇好(约公元前13世纪): 商朝时期的一位王后(武丁的配偶),但她更被历史记载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考古发现的甲骨文记载了她多次率军出征,包括镇压叛乱和抵御外敌,例如对羌族和巴方作战。她不仅是重要的军事将领,还被认为是商朝重要的政治人物。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武器,证明了她与军事的紧密联系。

花木兰(约北魏时期): 虽然她的真实性在历史学界有争论,更倾向于文学作品中的传奇人物,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如果存在原型,那她无疑是中国古代女性参军并可能承担军事职责的代表。

红线女(唐代): 传说中唐代的一位女侠,被描述为武艺高强,能够剑术高超,并曾参与过一些涉及军事性质的行动。但她的事迹更偏向于民间传说,史料记载较少。

梁红玉(宋朝,约1078年-1155年):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她本身也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在黄天荡之战中,她身先士卒,指挥若定,用“擂鼓助威”的方式激励士气,并亲自指挥军队作战,为抵挡金兵立下了赫赫战功。她被誉为“女中豪杰”,与丈夫一同镇守江淮。

秦良玉(明朝,1574年-1654年): 明末著名的女将,出身于四川忠州。她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爱国情怀,在明末的乱世中,率领自己的“白杆兵”(以白杆为旗帜,用于攀登险峻山地作战的部队)屡立战功。她曾多次率军与农民起义军和后金(清)作战,捍卫明朝边疆。她的事迹甚至被一些史学家认为可能启发了小说《说岳全传》中的穆桂英等女将形象。

这些女性,无论是在古罗马的土地上,还是在欧洲的城堡,抑或是在中国的古代战场,都以她们独特的智慧和勇气,打破了性别固有的界限,在男性主导的军事舞台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她们的故事,是对“巾帼不让须眉”最生动的注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来提一个绝对绝对没有人提的吧:巴尔米拉女王芝诺比亚(Zenobia)。她一度将巴尔米拉从一个绿洲商业城市扩展为地跨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的超级大国,并且还曾宣称过罗马皇位

公元240年,芝诺比亚出生在叙利亚绿洲城市巴尔米拉的一个贵族家庭。关于她的早年生活,史书中没有准确的记载,仅有《奥古斯都历史》一书记载了她的相貌:

她的脸黝黑,肤色黝黑,眼睛黑而有神,仿佛拥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她具有神奇的力量,美丽令人难以置信。她的牙齿那么白,以至于许多人以为她用珍珠代替牙齿。

成年以后,她嫁给了巴尔米拉城的统治者奥达纳索斯(Odaenathus)。当时的巴尔米拉城是附属于罗马的一个商业城邦,凭借着在罗马-波斯贸易路线中的绝佳位置而逐渐繁荣起来。但巴尔米拉仅仅在商业领域比较成功,在政治和军事上则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公元26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叙利亚的地区平衡,给予了巴尔米拉崛起的机会。

公元260年,罗马皇帝瓦勒良东征波斯帝国,却被波斯国王沙普尔一世俘虏,罗马帝国顿时陷入混乱。奥达纳索斯趁机以驱逐波斯人为名组织起一只大军,将波斯国王沙普尔一世击败,并一直追击到波斯首都泰西封。他顺便也占领了原来属于罗马和波斯的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和安那托利亚东部等大片领土。凭借战功,他从时任皇帝加里安努斯(Galienus)手中获取了东方总督的称号。巴尔米拉也从一个商业都市升级为拥有自治权的王国。

然而,好景不长。267年,奥达纳索斯和他的长子海兰(Kingan)在从一次远征中返回时被刺杀。奥达纳索斯的王位由他另一个儿子—十岁的瓦巴拉索斯(Vaballathus)继承,由老国王的妻子芝诺比亚作为摄政实际统治国家。在她统治初年,女王谨慎地没有招惹罗马,她仅仅为自己和儿子宣称自己丈夫所拥有的头衔,同时竭力保证与波斯的边界的安全,为此她在幼发拉底河上加强了不同的聚居地,包括哈拉比耶和扎拉比耶的堡垒。大概在269年,瓦巴拉索斯(Vaballathus)获得了“波斯的伟大征服者”(Persicus Maximus)的称号,而这一称号的获得可能与一场阻止波斯军队控制美索不达米亚的战斗有关。

公元270年,芝诺比亚认为扩张巴尔米拉王国的时刻到了。趁着加里安努斯的继任者、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正在色雷斯处理哥特人叛乱,芝诺比亚在叙利亚和阿拉伯地区大肆用兵。她首先占领了罗马阿拉伯-佩特拉行省的首府博斯特拉,将罗马总督达克斯打死。之后部队沿着约旦河谷南下,占领了中东名城佩特拉以及其附近的大片土地。占领叙利亚的过程比较顺利,芝诺比娅女王在这里一呼百应。很快叙利亚的铸币厂就停止以克劳迪乌斯为名发行银币,转而以瓦巴拉索斯的名义发行银币了。

在稳固占领叙利亚与阿拉伯以后,芝诺比亚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皇帝克劳迪乌斯突然去世了。她趁此机会派遣7万大军杀入埃及,很快占领了亚历山大港,并迫使前来救援的罗马将军Tenagino Probus自杀。巴尔米拉王国的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久后,芝诺比亚也开始自称为奥古斯塔(女皇),称他的儿子为奥古斯都,并在发行的硬币上印上他们俩的头像和称号。

俗话说的好,盛极转衰。巴尔米拉王国取得了最大疆域之后也开始走下坡路了。271年下半年,新任皇帝、有世界光复者之称的奥勒良在结束皇位继承战争后起兵前往东方,决定彻底解决巴尔米拉问题。272年,奥勒良的部队进入了小亚细亚,所到各城市望风而降。芝诺比亚感受到了危机将至,于是集结军队在安提阿城附近与罗马军交战,结果遭遇惨败,女王仅以身免。女王返回后方后,又集结起7万部队,在埃米萨平原与罗马军进行决战。战斗一开始巴尔米拉军取得了优势,但是巴尔米拉军贪功冒进,导致自己的后方暴露给罗马人,结果被罗马人击溃。

绝望的女王最后决定离开自己的国家,向波斯国王求援,但在逃亡过程中被罗马军队所俘虏。在罗马人的凯旋式上,芝诺比娅被奥勒良用金链子拴着,在胜利者的战车前牵着走。之后她的下落就不为人所知了,有人说她随后被斩首,也有人说她被流放到偏远地区隐居。总之,女王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她将她的王国扩展成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说明她还是具有相当出色的战略眼光的。

在后世,芝诺比亚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她成为叙利亚民族主义者的标志,并在受西方教育的叙利亚人中受到追捧。1871年,记者萨利姆·布斯塔尼(Salim al-Bustani)创作了名为《巴尔米拉女王》的小说。于尔吉·亚尼(Jurji Yanni)在1881年写下了一部叙利亚史书,他称芝诺比亚为“祖国的女儿”,并渴望回到“光荣的过去”。亚尼将奥勒良描述为暴君,俘虏了女王后就剥夺了叙利亚的幸福和独立

在现代叙利亚,芝诺比亚是英雄。她的形象出现在钞票上,并且在1997年,她成为电视连续剧Al-Ababid的主角。这个电视剧在阿拉伯语世界中有数百万人观看。它从叙利亚的角度审视了巴以冲突,在那里,女王的斗争象征着巴勒斯坦人争取自决权的斗争。芝诺比亚也是叙利亚前国防部长穆斯塔法·塔拉斯(Mustafa Tlass)传记的主题,也是该国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在此 @Shahid'i阿凡提 @艾卜娜·加沙伊 @小啃子 几位中东史中亚史领域的大佬,如果你们觉得我写的还可以,能否点个赞帮扩呢~码字不易,小弟在此谢谢大家啦~

user avatar

妇好,商王武丁的三个正妻之一,只有确切记载,没有传说


长什么样是猜的,但是照片后面那两把钺却是出土真品的复原,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铜钺。(手里的鐏和头饰发饰项链也是出土文物)



除去发现妇好的大型单独墓葬外,在殷商甲骨文中提到妇好的地方高达200多处,在无数次出征占卜和重大仪式的记载中,已知这位女统帅多次带兵出征,包括商代中期最大规模的出征,军队人数高达13000人,并大胜。共攻灭20余方国,是武丁盛世中商王朝最强武将,而且不仅仅率军征战,还主持更重要的祭天祭祖,可见其生前政治地位十分尊贵。

妇好是不用侍寝的,因为她是有自己封地的,长时间与武丁分居,管理自己封邑。所以即便武丁一共六十多妻妾,宫斗剧里面的情节是完全不会出现在妇好身上的,哪个贱人敢对着妇好使点心思,妇好直接抽她脸都没事,马鞭抽。



妇好不足四十岁就病逝,死后武丁十分悲痛,给了妇好豪华的墓葬,之后更在墓室上方加盖了享堂,以供时时缅怀,所以妇好不仅有封地,还有庙号,辛。

妇好的一生,简直如同一个女号玩家在玩“骑马与砍杀·殷商”,平定四方赢得所有称号拿到所有神器以后退档了。


妇好之外,武丁还有多个老婆带过兵,其中妇邢也是正妻之一,地位略次妇好,也有封地。除去墓葬没有被发现外之所以不出名,是因为毕竟大家都不知道挖掘机技术哪家第二强。

所以说武丁很喜欢女汉子啊,要知道这俩钺一个重9公斤一个重8.5公斤,妇好可是双持狂战士,女版李逵。所有皇帝里面我最想穿越回去当武丁,政绩不错不说,别的帝王节制带兵的武将,什么派监军扣家眷卡粮饷,看看人家武丁,老婆一个比一个牛,靠夫权和子女就管住了,给我的感觉是武丁的丁丁一定很大。

ps:妇好妇邢的妇,不是姓,而是代表身份。所以武丁应该没有双飞姐妹花。


ps2:妇好的好,甲骨文写作 子女 妇邢的邢,甲骨文写作 井阝,现代汉字没有与之对应的字,一般写作好和邢

ps3:两把钺之一是妇好的仪仗用器,而非武器,甲骨文的王字便是一把横放的钺,所以能使用钺所代表的规格十分之高。钺一直到唐代之前都是兵权的象征,权臣问弱势君王索要九锡中就有斧钺。



即便是单持一把金属部分十七八斤的武器,妇好的臂力还是相当可以的,单手刀剑普遍就是五六斤到头了,宋金时代用来给头盔开瓢的短锤骨朵,只有三斤重。

user avatar

最最有名的肯定是法国的圣女贞德了。打赢了奥尔良战役的人,这是百年战争的转折点。更牛的是,她就是一农民,之前没受到过任何军事训练,就这么厉害,不服不行。很可惜十九岁就被害死了。

娘子关的来历是啥?李三娘子在那里战斗过。李炮娘子何许人也?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这是个牛人,老爹和兄弟们打算造反,让长安的家人跑路。她和丈夫柴绍一合计,俩人都跑了,隋朝得起疑,柴绍你自个儿走吧,我有办法。啥办法呢……女扮男装,拉了一支队伍。李渊和李世民打过来会合的时候,她居然拉起来数万人的军队了,就问你怕不怕。后来一支带着队伍打仗,和柴绍各自有各自的指挥部,战绩还不错。去世的时候,按照军礼下葬的公主,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秦良玉,丈夫马千乘死后当了土司,统帅军队,和农民军,清军都掐过架,白杆兵出名的厉害。她活着的时候,张献忠打不进重庆。后来被南明封了官,中国历史唯一有正式官职的女人。根据出土的盔甲看,秦奶奶身高一米八六。

印度民族大起义都知道吧。章西这个土邦的王妃,也就是后来说的,章西女王,大名叫拉克希米·葩依,在章西抵抗英军。后来,章西失守后撤到瓜廖尔继续战斗。在瓜廖尔保卫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3岁。至今仍被印度人民纪念。

梁红玉因为只有擂鼓战金山一事,不知道算不算军事统帅了。妇好不太了解,不过肯定算。佘太君历史上却有其人,不过姓折,折家比杨家还厉害,不过折太君正史上记载不多。

user avatar

舍哲尔·杜尔(阿拉伯语:珍珠小枝)

原来是阿拔斯哈里发送给埃及苏丹的女奴,后来生下了王子哈里勒之后,才由奴隶升格为自由人,但王子不幸早年夭折。

1249年,为抗法国国王路易九世领导的十字军东征,埃及苏丹萨利赫御驾亲征,崩于途中,随同出征的她挑起了指挥军队的重任,一举击败了三万法国十字军,俘虏了法国国王。

她由此成为伊斯兰历史上唯一的女君主,终结了阿尤布王朝,开创了马穆鲁克王朝,并且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用武力开国的女性君主。

在她被拥立为女王后,每当星期五正午伊斯兰教团拜时,珍珠小枝的名字与巴格达的哈里发一起被人们讴歌膜拜。

而哈里发本人对于女性称王大为不满,给埃及方面写了一封信,冷嘲热讽地说:“若尔等缺乏男人,我给尔等送去一个吧!”在哈里发的威逼下,部将们迫使珍珠小枝与青年将官艾拜克结婚,立艾拜克为苏丹。

艾拜克被立为王后,经营自己的势力,组建了自己的卫队,并宣誓效忠巴格达哈里发,娶哈里发宠臣之女为妻。

珍珠小枝处境孤立,前途暗淡。

1257年4月,她先发制人,在浴室里杀死了艾拜克。

3天后,珍珠小枝又被复仇者杀戮,据传说,她是被艾拜克前妻的女仆用木履活活打死的。

死后,她的尸体被抛进臭水沟暴尸一周多,变成野犬的食物。

一年以后

巴格达被蒙古大军攻陷,哈里发本人则被乱马踏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并非只是后方默默奉献的形象,她们同样凭借智慧、勇气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虽然相较于男性,有记载的女性军事统帅数量不多,但这并不妨碍她们的光辉在历史中闪耀。以下是一些真实可考,并且事迹相对详尽的女将和女性军事统帅: 1. 圣女贞德(Joan.............
  • 回答
    要说历史上哪个民族可被称为“真正的战斗民族”,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些主观性和民族主义色彩,很难给出一个绝对唯一的答案。因为“战斗民族”这个标签的含义会随着时代、评价者和侧重点而变化。然而,如果从 历史上的军事成就、对战争的适应能力、以及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和战斗的精神 等角度综合来看,蒙古民族 是一个非.............
  • 回答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第9兵团与联合国军(以美军第10军为主)在朝鲜北部长津湖地区展开激烈交战。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局势,也展现了志愿军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意志和战略智慧。以下是战役的真实情况及志愿军面临的困难的详细分.............
  • 回答
    关于水门桥的战斗,历史的真相远比电影和故事描绘得要惨烈得多,它是一场在绝境中爆发的、几乎可以载入人类军事史册的殊死搏斗。电影《金刚川》中的艺术加工我们暂且不论,单就历史事实而言,那场发生在朝鲜战争中,尤其是在1952年末到1953年初的战役,其残酷性和重要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我们得先明白“水门桥”.............
  • 回答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虽然我们难以像解读兵法一样找到他关于“相人之术”的系统性论述,但从他一生招揽和任用人才的种种事迹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拥有非凡的、充满智慧的相人之术。他的相人,不是简单的看面相,而是包含了一套更深层次的、更全面的识人、用人、留人哲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刘备的相人之.............
  • 回答
    好,咱们聊聊历史上那些被称为“租界”的地儿。别被“租”这个字给忽悠了,它可不是咱们日常生活中那种小打小闹的租房,背后的故事可复杂得多,也黑暗得多。租界,说白了,就是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按照外国人的规矩办事,甚至拥有一块“国中之国”的区域。 这事儿得从哪说起呢?主要还得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候的中国,国.............
  • 回答
    说到秦桧,那可真是一个让中国人又爱又恨的名字。提起他,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卖国贼”、“奸臣”,是岳飞那般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的对立面。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我们印象中的要复杂得多,秦桧也绝非是一个简单的“坏人”符号。咱们就得从头说起。秦桧,字会之,出生在北宋末年。他可不是那种出身草莽、没读过书的泥腿.............
  • 回答
    历史上,苏秦并非有三个亲兄弟,而是苏氏家族出了几位杰出的游说之士,其中以苏秦最为出名。人们常说的“苏秦三兄弟”其实是对苏秦与其两位叔父,或是泛指苏秦家族中与他同期的、同样在纵横之道上有所建树的几位人物的概括,但严格来说,并非同胞兄弟。我们主要来聊聊那位名震战国、力排众议、以“连横”之术合纵六国的苏秦.............
  • 回答
    历史上真实的马超“逆战”曹操,是一场波澜壮阔、充满戏剧性的战役,更是影响了三国鼎立格局的重要事件。这并非简单的个人恩怨,而是多方势力角逐、利益纠葛的集中体现。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讲述这场真实的“逆战”。背景:西北望烟尘,群雄逐鹿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曹操在北方逐渐巩固了权力,意图统一中国.............
  • 回答
    宋江,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尤其是经过《水浒传》这部文学巨著的渲染,更是成为绿林好汉的代名词,一个替天行道的传奇人物。然而,历史上的宋江,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领导的起义,又真实地发生了些什么?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现实和历史洪流?要探究真实的宋江和宋江起义,我们得抛开小说家的想象,深入到宋朝.............
  • 回答
    说起王朗,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怕不是那个在诸葛亮嘴炮下肝吐血的《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但历史上真实的王朗,可不是那么好“喷”的。他是个十足的实干派,官运亨通,也是个有眼光、有远见的士族代表。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个被演义“歪曲”了的王朗。王朗,字景兴,出生在东海郡(大概在今天的山东南部沿海一带)。这.............
  • 回答
    要说“历史上真实的汉服是什么样子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汉服”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近现代才被创造出来用于概括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它并非古代某个时期统一的特定服饰形制。古代的汉族人,根据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场合,穿着的服饰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所以,我们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追溯各个朝.............
  • 回答
    要说真实的关羽,得先把他从那浓墨重彩的《三国演义》里稍微抽离出来,看看那个更接近历史本来的他。首先,关羽确实是刘备起兵时最早的追随者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不是那种凭空出现、一夜成名的传奇人物,而是从一开始就跟着刘备,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天下。他的地位在刘备集团中一直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刘备最核心的将领。.............
  • 回答
    历史上的澎湖海战,是一场被硝烟和涛声包裹的壮烈史诗,它不仅仅是两支军队的对决,更是两个时代、两种理念的碰撞。这场海战发生在17世纪的东南海上,它的名字——澎湖,至今仍回荡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响,以及那些为了信仰和家园而拼搏的英魂。事情要从明朝末年说起。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明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 回答
    提起于谦,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明朝中叶那个力挽狂澜、率军力挫瓦剌侵略者的英雄形象。但历史上的于谦,远不止于此,他的一生,是那个时代复杂政治格局下,一位正直、务实、心怀百姓的官员的缩影。于谦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但并非官宦世家,这使得他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眼界。他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学问的人,对他的.............
  • 回答
    历史上隐藏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它们或许没有被广泛传颂,却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以下我将为您讲述几个相对不那么耳熟能详的真实感人故事,并尽量详细地呈现:1. 弗里德里希·威廉·拉夫和他的“金手”(17世纪,德国)故事梗概: 弗里德里希·威廉·拉夫是一位德国的钟表匠,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工匠。他的儿子.............
  • 回答
    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与《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郭靖一模一样的真实人物。金庸先生在创作《射雕英雄传》时,虽然以宋朝末年和元朝初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并融入了许多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但郭靖和黄蓉都是他虚构出来的人物。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郭靖历史上真实存在吗”这个问题:1. 郭靖这个名字和.............
  • 回答
    关于虞姬这个人物,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但主流观点认为她确有其人,并且是项羽生命中一位极其重要的女性。只不过,历史的记载往往如同一面模糊的镜子,将许多鲜活的个体塑造成了符号化的形象。虞姬身上承载的太多,使得我们很难完全剥离那些后世的添油加醋和浪漫想象,去触碰那个真实存在的“她”.............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让我想起我上次在网上看到一些所谓的“影楼甲”,再对比一下那些真家伙,确实是两个世界的产物。咱们就好好聊聊,为什么那些打着“影楼甲”旗号的东西,跟真正的历史盔甲比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甚至可以说是不如人家好看。首先,得明白“影楼甲”是干嘛的。它主要是为拍照、拍视频,或者一些表.............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总有些兵器以其惊人的尺寸和骇人的威力,在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并非现代人脑洞大开的产物,而是真实存在过,并在特定历史时期被匠人巧手锻造,成为战士手中令人敬畏的巨兽。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令人咋舌的巨型近战冷兵器。一、巨斧:山峦般的威慑力说起巨型冷兵器,巨斧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