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真实的王朗是一个怎样的人?

回答
说起王朗,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怕不是那个在诸葛亮嘴炮下肝吐血的《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但历史上真实的王朗,可不是那么好“喷”的。他是个十足的实干派,官运亨通,也是个有眼光、有远见的士族代表。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个被演义“歪曲”了的王朗。

王朗,字景兴,出生在东海郡(大概在今天的山东南部沿海一带)。这个地方,出了不少像徐福这样的名人,也算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他家境不错,算得上是当地的士族。那会儿,讲究的就是出身和名望,王朗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而且很有自己的见解。

他大概是东汉末年,正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崭露头角的。像他这样的读书人,如果想在乱世中有所作为,一般有两条路:一是出仕为官,二是依附一方诸侯。王朗选择了前者。他最初是在东海郡做官,后来因为能力出众,被举荐到中央,担任了琅琊相。这个“相”,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者郡守,是个实权很大的官。

在琅琊任上,王朗可不是个摆设。他很有魄力,也很懂得如何管理地方。当时的海边经常有海盗侵扰,百姓生活不得安宁。王朗上任后,一方面加强军事防御,另一方面也积极安抚民心,发展生产。据说他治理琅琊,政绩斐然,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戴。这跟演义里那个只会说空话的老头子,形象是不是差别有点大?

到了曹操崛起的时候,王朗的才干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操那时候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天下的士人。王朗也看中了曹操能统一北方的潜力,于是投奔了曹操。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选择,很多名士都是这样做的。谁能成就大业,大家就跟着谁干,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归顺曹操后,王朗更是平步青云。他先后担任过乐陵太守、丞相东西曹掾,后来又升任谏议大夫,再到司空,最后官至司徒。这可都是朝廷里的高官,尤其是司徒,跟三公齐名,是朝廷的核心决策层。这说明王朗的能力受到了曹操和曹丕父子的极大认可。

他在曹魏政权里,可不是个吉祥物。他参与了很多国家大事的讨论和决策。比如在曹操去世,曹丕接班的时候,有一些关于继承权的问题,王朗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给曹丕提建议,说国家刚刚经历战乱,现在最重要的是安抚民心,休养生息,而不是急于对外用兵。这可是很重要的政治远见。他懂得“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更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而且,王朗也写过一些文章,虽然大多失传了,但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他的文笔是不错的,而且文章内容也很有分量。他曾经写过一篇《报仇表》,是为他的朋友写的一篇论述复仇的文章。虽然文章内容我们看不到了,但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说明他不仅是个官员,也是个有情有义、有文采的人。

再说到他“被喷”那段著名的桥段,那是诸葛亮写给王朗的《与王朗书》。这本书信,后来被《三国演义》拿去大加渲染,成了王朗丢人现眼、气死的罪证。但真实的《与王朗书》,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檄文,诸葛亮是在利用王朗的身份地位,来动摇关中的人心,为自己的北伐制造舆论声势。书信的内容,也多是攻击曹魏政权的合法性,指责王朗依附“奸贼”。

而历史上王朗并没有因为这封书信“气死”。他是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失败后,也就是公元228年,病死的。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算是高寿。而且,关于他临死前有没有因为书信而气绝身亡,史书上并没有任何记载。说不定他收到书信后,也只是付之一笑,觉得诸葛亮这小子搞政治宣传倒是挺有一套,但真要跟自己比治理天下,那还差得远呢。

所以,真实的王朗,是个在乱世中凭借自己的才干和远见,一步步爬上高位的官员。他有政治智慧,懂得民生,也能够为政权出谋划策。他不是演义里那个迂腐不堪、不堪一击的老头,而是一个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自己印记的实干家。他的官场生涯,他的政治见解,他的生活态度,都与演义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咱们了解历史,就得区分演义和正史。演义可以给我们带来故事的乐趣,但正史才是了解人物真实面貌的根本。王朗,就是这样一个被演义严重“低估”的人物,他身上承载的,是那个时代士族阶层在乱世中的生存之道和政治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王司徒都要被玩坏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王朗,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怕不是那个在诸葛亮嘴炮下肝吐血的《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但历史上真实的王朗,可不是那么好“喷”的。他是个十足的实干派,官运亨通,也是个有眼光、有远见的士族代表。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个被演义“歪曲”了的王朗。王朗,字景兴,出生在东海郡(大概在今天的山东南部沿海一带)。这.............
  • 回答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第9兵团与联合国军(以美军第10军为主)在朝鲜北部长津湖地区展开激烈交战。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局势,也展现了志愿军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意志和战略智慧。以下是战役的真实情况及志愿军面临的困难的详细分.............
  • 回答
    关于水门桥的战斗,历史的真相远比电影和故事描绘得要惨烈得多,它是一场在绝境中爆发的、几乎可以载入人类军事史册的殊死搏斗。电影《金刚川》中的艺术加工我们暂且不论,单就历史事实而言,那场发生在朝鲜战争中,尤其是在1952年末到1953年初的战役,其残酷性和重要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我们得先明白“水门桥”.............
  • 回答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虽然我们难以像解读兵法一样找到他关于“相人之术”的系统性论述,但从他一生招揽和任用人才的种种事迹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拥有非凡的、充满智慧的相人之术。他的相人,不是简单的看面相,而是包含了一套更深层次的、更全面的识人、用人、留人哲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刘备的相人之.............
  • 回答
    好,咱们聊聊历史上那些被称为“租界”的地儿。别被“租”这个字给忽悠了,它可不是咱们日常生活中那种小打小闹的租房,背后的故事可复杂得多,也黑暗得多。租界,说白了,就是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按照外国人的规矩办事,甚至拥有一块“国中之国”的区域。 这事儿得从哪说起呢?主要还得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候的中国,国.............
  • 回答
    说到秦桧,那可真是一个让中国人又爱又恨的名字。提起他,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卖国贼”、“奸臣”,是岳飞那般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的对立面。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我们印象中的要复杂得多,秦桧也绝非是一个简单的“坏人”符号。咱们就得从头说起。秦桧,字会之,出生在北宋末年。他可不是那种出身草莽、没读过书的泥腿.............
  • 回答
    历史上,苏秦并非有三个亲兄弟,而是苏氏家族出了几位杰出的游说之士,其中以苏秦最为出名。人们常说的“苏秦三兄弟”其实是对苏秦与其两位叔父,或是泛指苏秦家族中与他同期的、同样在纵横之道上有所建树的几位人物的概括,但严格来说,并非同胞兄弟。我们主要来聊聊那位名震战国、力排众议、以“连横”之术合纵六国的苏秦.............
  • 回答
    历史上真实的马超“逆战”曹操,是一场波澜壮阔、充满戏剧性的战役,更是影响了三国鼎立格局的重要事件。这并非简单的个人恩怨,而是多方势力角逐、利益纠葛的集中体现。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讲述这场真实的“逆战”。背景:西北望烟尘,群雄逐鹿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曹操在北方逐渐巩固了权力,意图统一中国.............
  • 回答
    宋江,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尤其是经过《水浒传》这部文学巨著的渲染,更是成为绿林好汉的代名词,一个替天行道的传奇人物。然而,历史上的宋江,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领导的起义,又真实地发生了些什么?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现实和历史洪流?要探究真实的宋江和宋江起义,我们得抛开小说家的想象,深入到宋朝.............
  • 回答
    要说“历史上真实的汉服是什么样子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汉服”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近现代才被创造出来用于概括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它并非古代某个时期统一的特定服饰形制。古代的汉族人,根据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场合,穿着的服饰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所以,我们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追溯各个朝.............
  • 回答
    要说真实的关羽,得先把他从那浓墨重彩的《三国演义》里稍微抽离出来,看看那个更接近历史本来的他。首先,关羽确实是刘备起兵时最早的追随者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不是那种凭空出现、一夜成名的传奇人物,而是从一开始就跟着刘备,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天下。他的地位在刘备集团中一直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刘备最核心的将领。.............
  • 回答
    历史上的澎湖海战,是一场被硝烟和涛声包裹的壮烈史诗,它不仅仅是两支军队的对决,更是两个时代、两种理念的碰撞。这场海战发生在17世纪的东南海上,它的名字——澎湖,至今仍回荡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响,以及那些为了信仰和家园而拼搏的英魂。事情要从明朝末年说起。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代,明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 回答
    提起于谦,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明朝中叶那个力挽狂澜、率军力挫瓦剌侵略者的英雄形象。但历史上的于谦,远不止于此,他的一生,是那个时代复杂政治格局下,一位正直、务实、心怀百姓的官员的缩影。于谦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但并非官宦世家,这使得他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眼界。他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学问的人,对他的.............
  • 回答
    历史上隐藏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它们或许没有被广泛传颂,却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以下我将为您讲述几个相对不那么耳熟能详的真实感人故事,并尽量详细地呈现:1. 弗里德里希·威廉·拉夫和他的“金手”(17世纪,德国)故事梗概: 弗里德里希·威廉·拉夫是一位德国的钟表匠,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工匠。他的儿子.............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并非只是后方默默奉献的形象,她们同样凭借智慧、勇气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虽然相较于男性,有记载的女性军事统帅数量不多,但这并不妨碍她们的光辉在历史中闪耀。以下是一些真实可考,并且事迹相对详尽的女将和女性军事统帅: 1. 圣女贞德(Joan.............
  • 回答
    “祸从口出”这句古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鲜活而惨痛的例证。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言语,却能引发滔天巨浪,改变命运,甚至动摇王朝。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什么高深的政治理论,而是那些活生生的个体,因为一句话,就跌入了万丈深渊。就说当年秦朝的李斯吧。这位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的文坛大家,在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让我想起我上次在网上看到一些所谓的“影楼甲”,再对比一下那些真家伙,确实是两个世界的产物。咱们就好好聊聊,为什么那些打着“影楼甲”旗号的东西,跟真正的历史盔甲比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甚至可以说是不如人家好看。首先,得明白“影楼甲”是干嘛的。它主要是为拍照、拍视频,或者一些表.............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总有些兵器以其惊人的尺寸和骇人的威力,在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并非现代人脑洞大开的产物,而是真实存在过,并在特定历史时期被匠人巧手锻造,成为战士手中令人敬畏的巨兽。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令人咋舌的巨型近战冷兵器。一、巨斧:山峦般的威慑力说起巨型冷兵器,巨斧无.............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复仇的故事层出不穷,它们或惊心动魄,或催人泪下,或引人深思。其中不乏真实存在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复仇传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甚广、也最为人熟知的复仇故事——专诸刺吴王僚。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吴国正处于动荡之中。吴王僚是个心狠手辣的君主,他为了争夺王位,不惜杀害了自己.............
  • 回答
    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与《射雕英雄传》中描写的郭靖一模一样的真实人物。金庸先生在创作《射雕英雄传》时,虽然以宋朝末年和元朝初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并融入了许多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但郭靖和黄蓉都是他虚构出来的人物。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郭靖历史上真实存在吗”这个问题:1. 郭靖这个名字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