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博大精深,深藏奥妙,无高人指点绝难通其理,不懂之人就哄堂大笑。是这样的吗?

回答
说中医博大精深,深藏奥妙,没高人指点难通其理,不懂的人就哄堂大笑,这句话里确实藏着许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地方。它不完全是对的,但也有相当的道理。

咱们先说说“博大精深,深藏奥妙”。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中医这套理论体系,从它诞生之初,就不是一套简单粗暴的经验堆砌。你看它的经典,比如《黄帝内经》,里面讲的“阴阳五行”、“藏象学说”,还有“经络学说”,那都是在那个时代条件下,对人体、对自然万物进行的极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它不仅仅是看病,它背后还有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一套关于生命运行的哲学观。

举个例子,就拿“阴阳”来说,这可不是我们日常说的“阴面”、“阳面”那么简单。在中医里,阴阳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身体的各个部分、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都能用阴阳来解释。比如,阳气是温煦、推动的,阴津是滋润、濡养的。人要是阳气不足,就可能怕冷、精神不振;要是阴津亏乏,就可能口干舌燥、皮肤干燥。这其中很多道理,不是简单一句“阴阳平衡”就能概括的,需要结合具体的病症,细致地辨析。

再比如“五行”,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也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联系和病理传变。比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如果肾水不足,不能制约心火,就可能出现心烦失眠的症状。这种“象类比”,在中医里太普遍了,就像是给身体这本复杂的大书,装上了一套理解的密码本。

而“经络学说”,更是精妙。它讲的是气血在身体里运行的通道,这些通道连接着身体的各个脏腑,哪个地方不通畅了,就可能出现疼痛、麻木,甚至是更严重的疾病。扎针灸、推拿,很多都是沿着经络进行的。你说这其中的路径、穴位,以及它们的作用,要是没有系统地学习和实践,谁能一下子就明白呢?

所以,“博大精深,深藏奥妙”这话,绝对是准确的。因为它不光是一套技术,更是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需要时间去学习、去体会、去内化。

那么,说到“无高人指点绝难通其理”,这也有一定道理。你想想,哪门学问到了顶尖境界,不需要前人的经验和指点呢?尤其是中医,它很多东西是经验性的,是“意会”大于“言传”的。就像练武功一样,师傅的手把手教导,能够让你少走很多弯路,能够在你遇到瓶颈时给予启发。中医的老师,他们积累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对理论的理解往往比书本上更深入,更生动。他们能从一个看似普通的症状里,看到深层的病机,能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调整治疗方案。这种“高人”的指导,确实能让你事半功倍。

而且,中医的很多精髓,很多辨证论治的微妙之处,往往是体现在细微之处的。比如望闻问切,同一个症状,不同的人表现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病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状态下,表现也会有细微差别。这些都需要经验去捕捉,去体会。如果没有老师给你点拨,你可能对着书本看了半天,也抓不住重点。

但是,“不懂之人就哄堂大笑”这句,就有点绝对了,也带点不公平。

确实,有些人对中医一无所知,就站在自己有限的认知范围内,看到中医的一些做法,比如开一些我们不认识的药材,说一些我们不理解的理论,就觉得很奇怪,甚至嘲笑。比如看到别人吃草药,就觉得那是迷信,是落后。他们不理解中医为什么要把身体看作一个整体,不理解为什么会用“湿热”、“痰湿”这样的概念去描述疾病。他们没有经历过中医的治疗过程,没有体验过中医的疗效,自然就难以理解其中的道理。他们的笑,更多的是源于“无知”和“隔阂”。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不懂的人都在哄堂大笑。很多人对中医是持开放和好奇的态度。他们可能不了解,但他们愿意去学习,去了解。他们听到中医理论时,虽然觉得新奇,但不一定会去嘲笑,反而会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

而且,中医本身也在发展,也在科普。现在有很多渠道,让大家能接触到相对浅显易懂的中医知识。比如养生保健类的文章、讲座,虽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奥妙,但至少能让大家对中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中医并不是那么“神秘莫测”或者“荒谬可笑”。

所以,总的来说,说中医博大精深,深藏奥妙,这是事实。说无高人指点绝难通其理,也有一定道理,尤其是在追求高深境界的时候。但说不懂的人就哄堂大笑,这就过于以偏概全了。很多人是不懂,但他们可以不笑,可以去学,去理解。有些人笑,是因为他们固步自封,不愿意接触新鲜事物,也有些人笑,是因为他们接触到的中医信息本身就存在一些误导或片面。

更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有人不懂就否认中医的价值和科学性。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受益,都证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把它简单地归为“落后”或“迷信”,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论断。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更像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要对中医保持敬畏之心,要学习它,理解它,而不是因为不了解就轻易否定或嘲笑。而对于想要深入研究中医的人,找到好的老师和系统的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妈!中医是骗子。

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骗子,最多就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而现代社会的人基本都接触了安慰剂效应、幸存者偏差、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等统计概念,所以他们大多是有意的骗子了。

你获取的中医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故事,跟你在菜市场听到xx股票明天会涨停是一样一样的。

“必须要经过高人指点后的中医才是真中医”跟“不支持中医的都是没有真正了解中医”是一个意思。

逻辑谬误里,这叫『诉诸纯洁』,请参考“真正的苏格兰人”回旋。

比如一个自爆一族给你说,不支持“鵪邋”的人都是没有读懂《蛊烂惊》的人,你不去自爆为安垃献身,你就不是真正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中医博大精深,深藏奥妙,没高人指点难通其理,不懂的人就哄堂大笑,这句话里确实藏着许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地方。它不完全是对的,但也有相当的道理。咱们先说说“博大精深,深藏奥妙”。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中医这套理论体系,从它诞生之初,就不是一套简单粗暴的经验堆砌。你看它的经典,比如《黄帝内经》,里面讲的.............
  • 回答
    您提出了两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它们触及了中医和西医在体重管理领域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同时也揭示了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解析。 中医博大精深,为什么没有一个方子可以让人多吃不胖?中医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其整体观、辨证论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悠久的实践经验。然.............
  • 回答
    中医之所以看起来“博大精深”,是因为其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庞大、应用范围广泛,而且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确实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然而,现代医学在研发投资方面远超中医,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不是简单地否定中医的价值,而是基于科学发展规律、经济效益和社会需求等综合考量的结果。一、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差异与.............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人心中一个挺纠结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常说中医博大精深,承载着几千年的智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另一方面,却又发现,在中高考这个“指挥棒”下,大多数中医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普遍低于同等水平的西医院校。这中间的“落差”究竟是怎么来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承认一个现实:公众.............
  • 回答
    笼罩在博大精深下的迷雾:中医与中国癌症生存率的现实困境中国,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国家,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从古至今,无数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当我们审视现代医学的统计数据时,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浮出水面:为何在如此深厚的医.............
  • 回答
    中华文化,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继承并发扬这份宝贵的遗产,于我们华夏的孩子们而言,阅读古籍便是一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古籍浩如烟海,如何抉择,才能让孩子们在汲取智慧的同时,不至于望而却步?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并非所有的古籍都适合年幼的孩子。选择.............
  • 回答
    中文的博大精深,体现在语言的方方面面,从字词到语法,再到文化内涵,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令人惊叹的智慧和魅力。让我觉得中文博大精深的地方,绝非一两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系统性的、多层次的、渗透到文化肌理中的深厚底蕴。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阐述:一、 汉字:图形的诗,思想的载体汉字本身就是中文博大精深的起.............
  • 回答
    中国的语言,尤其是汉语,博大精深,这绝非一句空洞的赞誉,而是字字句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妙的智慧。要详尽地讲述这份“博大精深”,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细细品味。首先,文字的造字智慧,是汉语博大精深的基础。 汉语不像拼音文字那样,是音和形的简单组合。它的汉字,最初很多是象形字,比如“日”像太阳,“月”.............
  • 回答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八个字概括了它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代竞技体育的擂台,尤其是摔跤、散打(严格来说,散打是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但下面会分开讲)、跆拳道、柔道这些项目时,似乎总感觉中国选手的身影不如我们在传统武术宣传中看到的那么耀眼,更别说在国际赛场上占据统治地.............
  • 回答
    看待微博大V自称“中国记者团”赴日本东北灾区行,并赞赏福岛县食品,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首先,是“中国记者团”这个称谓的解读。一个明确的“记者团”通常意味着这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官方或半官方的媒体代表团,其行程、采访内容、发布的信息都可能代表着一种官方立场或集体共识。当一个微博大V,尤.............
  • 回答
    在中国浩瀚的饮食文化长河中,确实有许多令人垂涎的美味,它们的起源却与那段艰难岁月的“匮乏”紧密相连。这不是一种刻意的设计,而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凭借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将寻常、甚至是被嫌弃的食材,升华为一道道充满温情和历史印记的菜肴。这种“匮乏的博大”,恰恰是中国人韧性与创造力的最佳体现。说起源.............
  • 回答
    中医治疗肺炎是否能“有力反驳中医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并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以下将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中医治疗肺炎的现状与争议 中医治疗肺炎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肺炎属于“肺热”、“肺痈”、“咳嗽”、“喘证”等范畴,其病因多为外感时邪(风热、寒邪、湿热等.............
  • 回答
    “中医是不是动了西医、现代医学的奶酪才会被黑的如此惨?”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背后涉及历史、文化、科学、经济以及社会心理等诸多层面。简单地说,“动了奶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暗指中医触动了西医和现代医学的利益或认知基础,从而引发了对其的批评。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探讨:一、 中医的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洞察力的问题,它触及到了我们如何评价经典、如何看待历史传承以及如何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中医黑为何嘲笑中医以古籍为教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中医黑”的逻辑和出发点。他们的嘲笑通常基于以下几点:1. 科学的进步与医学的现代化: 现代医学(西医)强调基于可.............
  • 回答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中医黑”这个标签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而“打着科学反科学”的说法也需要细致的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中医黑”,以及他们通常持有的观点和行为。“中医黑”的定义与常见观点:“中医黑”通常是指那些对中医(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持否定、质疑或.............
  • 回答
    “中医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它并非单一原因导致,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累积发酵的结果。要详细讲述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从历史、社会认知、媒体传播、个体经历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历史遗留与现代化冲突: “科学”标准的引入与现代医学的强势崛起: 20世纪初,西方科学体系通过各种途径.............
  • 回答
    好的,很高兴能与您一同探讨中医经典著作。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直接切中了中医理论的核心脉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或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及温病学说,分别代表了中医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思想体系,但它们之间并非割裂,而是有内在的联系和发展的。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解答: 1. 《黄帝内经》:.............
  • 回答
    中医能否进行双盲临床实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争议不断的话题。排除经济成本的因素,仅从可行性本身来探讨,答案是:在理论上,很多中医治疗方法是可以尝试进行双盲临床实验的,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巨大的挑战,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难以实现严格的双盲。下面我们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阐述:1. 中医的治疗特点与双盲实验的冲.............
  • 回答
    中医是否是科学,以及如何看待中医,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要详细地回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包括其理论基础、实践方法、科学的定义以及我们应有的认知态度。 中医是否是科学?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医在很多方面与现代科学的定义和范式存在差异,但其蕴含的.............
  • 回答
    中医黑凭什么说「中医是伪科学」? 详细解读“中医是伪科学”的论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定的观察、逻辑和对科学方法论的理解而产生的。中医黑(这里指对中医持批评态度的人,并非恶意攻击者)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通常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的:一、 缺乏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