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没有强大的芯片产业,一点都不影响军事科技。
战机、卫星、导弹、防空、潜艇,看似该有的都有。
这就恰恰证明了:美国对我们的芯片制裁,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美国的国家安全,都么有吊用!
影响的只有最先进的那几款手机芯片。
连通讯建设都么有大的影响。
不要再幻想还有一个超级无敌的美国,一个响指、一个眼色就能打垮另一个国家。
首先你要搞清楚,美国在操作系统、芯片等行业制裁中国,只是针对经济领域。对军事领域的影响,几乎是0。
就拿芯片来说,高制程的芯片,其实都是用来搞市场的。军用芯片,并不需要高制程。
提高制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晶体管做的非常小。这样在一块芯片上,就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性能就会更强。
如果我不能把晶体管做小,那我可不可以把芯片尺寸放大?
就像在一张纸上写字,为了写满更多的字,所以你把每个字都写得非常小。我写不出这么小的字,但我可以换张大纸来写啊。
之所以要把制程提高,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要把芯片装在手机里。手机空间太小,放大芯片尺寸就装不下了,所以才需要提高制程。
而晶体管做的太小,其实也有很多弊端。比如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出现量子隧穿效应等。这在军事上都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如果在两块芯片上,集成同样多的晶体管,那么两块芯片的算力就大致相当。采用低制程,在可靠性、稳定性、抗电磁、抗辐射、寿命、价格、品控方面都有优势。而采用高制程,除了尺寸小和温度低,还真没半点好处。
所以你会发现,笔记本电脑的芯片,制程会比台式机高。而手机芯片,制程又比笔记本高。内部空间越小,芯片制程就越高。
而军用设备,内部空间一般都很大,所以制程一般都不会太高。在空间宽裕、散热条件良好的前提下,其实制程低才是优点。
不仅中国武器的芯片制程低,美国武器的芯片制程也同样很低。
举个稍微极端的例子,F22和F35战斗机,里面用的POWERPPC芯片,是0.6微米制程的。也就是600纳米。
若是制程=战斗力的话,只掌握14纳米量产能力的美国,号称头号军事强国。已经突破5纳米,甚至3纳米工艺的台湾,军事水平却在东亚地区排名垫底。
这件事你怎么看?
只有32纳米制程能力的日本,对韩国发动了半导体贸易战。韩国半导体产业拥有7纳米量产工艺,却连连惨败,毫无还手之力。
这件事你又怎么看?
而操作系统方面,美国的所谓制裁,就更苍白无力了。
说到操作系统,你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Windows、Mac OS、Ubuntu、CentOS这些吧?
然而这些操作系统,都是针对X86架构CPU的操作系统。也就是英特尔和AMD的CPU。
以中国为例,只要涉及国防、航天等高科技项目,相关的设备使用的CPU,并不是X86架构。
比如神威太湖之光,这个超级计算机你听过吧?
在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上,它曾经多年霸占第一名,直到前年才被超越。
它用的CPU,叫做申威26010。CPU架构叫K7。
连CPU架构都不是X86,操作系统自然也不会是前面那些了。它的操作系统,名叫“神威睿思”。
当然,本质上也是在Linux内核基础上搞出来的,但这就不存在所谓卡脖子问题了。
而且吧,有件事也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其实在很久以前,中国就拿到了Windows的源码。对于中国政府来说,Windows其实一直都是开源的!!
还是比尔盖茨专程上交源码,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接见的。
你不相信?
给你看2003年央视官网的新闻:
所以网上炒作的所谓“Windows威胁国家安全”问题,完全就是个伪命题。
连二炮都在用,你有什么可担心的?
归根结底,无论光刻机,还是制程工艺,都根本卡不住中国的脖子。
被卡住的,只是中国手机市场的脖子。
会在芯片领域,被千方百计卡脖子,恰恰因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手机消费国。卡一卡,就有白花花的银子。
而且吧,中国也并非没办法翻盘。特朗普是怎么制裁华为的,大家都有看到吧?
美国电信运营商在通信设备市场采购的总体份额,占比还不到全球的25%。才这么点份额,就把华为打得连连喊疼。
你查过中国市场每年采购的芯片,占全球多少比重嘛?72%。
如果把特朗普对华为的那一套,用在世界上任何一家芯片企业身上,破产都是它唯一的选择。
中国为什么不效仿特朗普,直接把台积电搞死?
经营产业固然重要,但经营市场更加重要。产业不过是争夺市场的工具,没有市场,产业有什么用?
中国市场依然是个持续增长的市场,所以注重“开源”,继续引入投资,把饼做大。无论是哪里来的投资,只要加入这个市场,终归都进了中国市场的锅里。无论喜不喜欢,至少是件好事。岂能挡在锅前,拦着别人倒面粉?
而美国市场是个趋于饱和的市场,所以需要“节流”。饼的尺寸已经基本确定了,吃到谁的嘴里才是重点。所以才把“外人”拦在外面。
说完了市场,再说产业。。
中国的产业链规模很大,配套也很完整,但弱点在于中国企业出道太晚。40年前才开门做生意。
而欧美国家这些科技巨头们,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布局一两百年了。中国企业取得技术突破的时间,自然比它们要晚得多。
于是这些巨头们可以在关键技术节点上,提前挖好坑,等着后来的中国企业掉进去。。。
比如成立于1847年的西门子、1865年的诺基亚、1876年的爱立信、1877年的AT&T、1890年的卡尔蔡司、1891年的飞利浦、1898年的阿尔卡特,它们不仅卡过中国的脖子,而且是从清朝就开始卡了。
至于俄罗斯为什么不怕?
因为俄罗斯没有手机产业啊。。。。
其一:制裁会造成芯片产业落后,俄罗斯在这方面本来就落后,再落后也就那样。
其二:与中国不一样,俄罗斯在芯片领域仅是一个终端消费者,不是全球生产链的一环,因而对俄罗斯的经济影响没有中国这么大。中国进口了大量的芯片,但这些芯片并不全部是中国人消费,而是在中国进行组装再出口,中国是生产链上的一环,这一生产对中国的国民经济至关重要,关系着大量的出口贸易,也关系着大量的就业岗位,如果遭遇美国制裁,企业将不得不将笔记本和手机以及其它机电产品的中国生产和组装环节转移到国外,这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加工,俄罗斯经济并不依赖这些。
其三:实际上俄罗斯经济也害怕制裁,但害怕的产品与中国不一样,俄罗斯害怕的是大型石化设备和勘探设备的封锁与制裁。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原油和天然气的出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开采的油田已经渐渐被耗尽,新的油田储藏在更寒冷的地区,更深的地下,有着更复杂的地质条件,开采它们需要更高的技术,更先进的开采设备,然而,俄罗斯极度缺少这方面的设备和技术,甚至连前些年从美欧进口的老设备的维护现在都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的影响不是立即的,现有的油田还在源源不断的出油,现有的设备还在运转着,因此,目前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缺少设备和技术,俄罗斯过去几年几乎没有勘探新的油田,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未来几年将会成为一场严重的危机。
俄罗斯不缺少石油和天然气,但俄罗斯的石油埋藏条件恶劣,俄罗斯缺少在极端条件下勘探和开采这些能源的技术与设备,原有的技术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新油田的开采需要了。
这个问题不会在现在立即产生影响,未来怎么解决,走一步算一步吧。
PS:补充一下关于石油勘探与开采技术,从回答来看,很多人大大低估了石油勘探开采的技术复杂性,或者对石油开采技术有片面的理解。
人类飞行汽车,飞机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天造一辆汽车或一架飞机,也可以说很难。这取决于你想造什么样的汽车或飞行。
仅以开采深度来说,俄罗斯在上世纪70年代,距今天50年以前,就已经具备了地下12000米深度开采石油的能力,虽然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陷入混乱与衰退,但油田开采作为俄罗斯吃饭的饭碗,其勘探开采能力是没有任何退步的,反而有进步,也就是说,今天的俄罗斯完全具备开采12000米以上深度油田的能力(在没有任何欧美设备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中国目前还差一点,所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里面,就有12000米深度的油气开采技术这里给一个链接:
这个目录是国家几个部委每年联合进行摸底调查,调查国内哪些技术和设备缺少,就鼓励进口,对于目录中的产品,进口不但不征收关税,甚至还有国家补贴,只要你从国外买进来就行了!这个每目标每年公布一次,每年不断的修改,大家可以从上面看到我们国家还缺少哪些技术和设备,也可以通过每年的对比看出国家技术发展的进步,比如,2016年版要求的32nm及以下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2017年就变成了16nm,这就是国家的技术发展进步了,因为目录上的产品和技术都是我们国家没有掌握的,国家掌握了的技术和能自己制造生产的设备,就会从目录上删除。
目录清单很详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也可以了解我们国家的技术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是国家部委耗费大量的金钱,人力,物力,时间摸底调查出来的。当然,有些技术和设备指标参数说得很细,而涉密的如卫星制造技术就比较模糊了。
好了,言归正传,石油勘探开采技术远比回答中的各位想象中要难得多,它比制造C919,制造长征5号,制造10nm的CPU,也要难得多。
是的,有些油田是很容易开采的!但时至今日,之所以我们还没有如上世纪80年代的地理教材说的那样陷入石油危机,没有让当年40年之后,世界将没有石油使用的预言变成现实,就是因为油气的勘探开采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挑战着技术的极限。这才使得人类的石油资源似乎一直是用不完的。但挑战技术极限就意味着技术复杂性,难度是难以想象的。
不要说更难勘探,更复杂地质的油田,仅以大庆油田为例,如果不是最近几年不断的从欧美引进石油开采技术,以中国自身的技术能力,大庆早就无油可以开采了(还有油,但以中国的技术开采不出来,或者说勉强开采出来的成本会远远高于所得。)
这里有一篇论文是讲大庆油田的国外供应商的
虽然只是硕士论文,但给出的资料还是比较丰富的。大庆油田这些年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国外供应商的技术和设备。
比如说美国FLUOR公司的原油稳定装置,美国CR公司熔结环氧粉末防腐管道预制生产线,美国致密油勘探与开采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和设备维持大庆油田的生产运作,虽然大庆迟早仍然会完蛋,会无油可采,但若不引进技术,早就完了。
大庆是已经开发的成熟油田,尚且如此,至于难度更高,以前技术上完全无法开采的新油田的开采,那就更复杂了。以石油勘探来说,说个简单的,技术高的公司可能打10口井,有9口井会出油,而且每口井都选定了最好的位置,能最大化的出油。技术差的公司则可能打10口井,只有5口井出油,并且每口井所出的油,还不到别人的一半。这还不算,还有出油的管道管理,维护……这些,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其中的技术差距更是天壤之别。
石油勘探开采是不断挑战人类技术极限的技术,它的技术上没有上限,而且,与汽车不一样,汽车无论是法拉利还是奇瑞,总之都能开着上路的。而石油勘探开采技术则可能意味着能否开采出石油……
容易开采的油田,今天已经没有那么好找了。而且,即使是容易开采的油田,运用更高的技术,也意味着能开采更多的油。80年代的时候,一个油田蕴藏的石油,能开采出30%,已经很了不起了,今天却可以开采出60%甚至更多,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今天人类的技术不能开采的油被开采出来。
再说一句,石油勘探开采非常烧钱,每年至少一万多亿美元烧在这上面了。这个投入绝不是研发CPU和大飞机之类的能比的。当然,作为现代工业的血脉,石油值得人类这样的去投入,也必须这样去投入。
毕竟,没有手机,人类社会还能运转;没有石油的话……
回到俄罗斯,有些石油勘探开采是俄罗斯可以独立完成,不需要任何外界技术和设备支持,有些则不可以,这个问题很复杂,类似的如大庆油田,没有外国技术和设备支持也能开采出大量的石油,但如果没有从欧美引进技术,大庆油田有相当一部份油,以中国自身的技术能力是开采不出来的,只能浪费掉。大庆油田应该是相对比较容易开采的油田了。
说点讽刺的事情,一百年或几十年前枯竭的老油田有不少又在应用今天的技术进行重新开发,将原来没有开采出来的石油重新开采出来,但以前的开采造成的破坏,给今天的重新开采制造了不少难度。
基于欧洲需要俄罗斯能源的现实,欧洲仍然在给俄罗斯油气开采提供技术和设备,但都是短期的,是用来维持现有油田的,而不是去勘探新油田。然而,如果现在不去勘探新油田,十年之后怎么办呢?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 国外网民视角
提一个简单的事实,老毛子82年就仿制成功了8086,和日本人差不多时间。其他微机方面,他们差不多在同一个时间段把PDP-11给单片CPU化了。至于毛子之前的大型机,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系统,PTS-DOS的前身也是苏联时代毛子自己写出来的。
苏联时期,西方阵营对苏联的封锁比现在对中国的封锁力度大多了。这使得当时的苏联人不可能大规模获得最先进的技术,但是他们的玩法是把他们现在已经掌握的技术的潜力先开发到极限再说。对他们,造不如买从来都不是一个选项。
尽管从苏联到俄罗斯,在叶利钦休克疗法下他们有很多老东西都压在档案柜底了,但是理论基础是在那里的。
说一说芯片
俄罗斯的芯片工业和中国多年前的状况应该是差不多的 军用领域肯定都是自己能解决的 因为不计成本 不需要精巧的附加设计 不需要市场 但商用领域还是很一般的 大量人才流到西欧和美国 业内很多知名工程师都是俄罗斯人 我们公司在西欧 自己的架构师和若干高工都是俄罗斯移民 我们也参与过某俄罗斯芯片设计公司的项目 一个国家的人才不是说有就有的 要经过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才能成长为人才 俄罗斯本土人才在苏联崩溃的时候就已经逃走很多了 而且之后正好赶上了世界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崩溃之后不可能就地补充那么多人 之前人才肯定是断档期 导致商业芯片能力不行 要靠西欧的国家合作 但是又远远没有断档到完全需要外国的核心技术 就拿我们的项目来说 整个芯片的一些核心都是人家自己的IP我们根本看不到内部什么样 但其他的部分我们有更好的更快速的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这种东西就算被制裁了 人家自己也能攒出来 只不过商业上没有多少利润可言 而对西欧和美国来说 又不关系到国家安全 放着几千万镑的钱不赚 为什么制裁
另外有一点 因为芯片的通用性 所以实际上我们造出来的芯片被俄罗斯客户拿去放在铅封装里按在导弹上用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定向制裁起来很难的 但是大家都明白赚钱要紧……
======
更一下 我们这个项目估计坐实了军方或者至少政府背景的了 因为已经延期了……而且追加投资好多 要是商业公司的话估计早就把公司拖黄了……
======
另外感觉俄罗斯或者苏联之前因为各种原因 经济不好 冷战失败 还有排犹 好多人才都流失了 除了流失到了西欧还有美国 当然就是去以色列的比较多 所以以色列的电子产业有相当一部分俄裔犹太人精英 芯片圈子其实很小的 西方的圈子跟着时代走的其实就那么几家大公司和他们的小弟 所以同事或者老乡相互推荐的也很多 我们公司几个senior就是俄裔犹太人 平时用希伯来语唠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