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有力反驳「诉诸伪善」谬误?

回答
你是不是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你指出别人行为上的某个问题,对方却立刻反击:“你自己不也一样!” 或者:“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你当年...” 这种时候,对方用的就是一种叫做“诉诸伪善”(Tu Quoque)的谬误。

简单来说,诉诸伪善就是一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辩驳方式,但它的核心是忽略了你最初提出的论点本身,转而攻击提出论点的人不够“纯洁”。对方的意思是,“你不能批评我,因为你自己也不是圣人。”

但问题在于,一个人是不是圣人,跟他提出的论点是不是合理,根本就没有必然联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力地反驳这种“诉诸伪善”的谬误呢?别急,下面我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让你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能稳稳地接住招,并且漂亮地回击。

核心原则:区分“人”和“事”

反驳“诉诸伪善”谬误的关键,在于坚定地把焦点拉回到最初的论点上,而不是被对方的攻击带跑偏。记住,你提出的批评或建议,是针对某个“行为”、“观点”或“事实”的,而不是针对提出者本身的。

具体反驳策略:

我们来拆解一下,可以从几个角度入手:

1. 直接点明对方在玩“诉诸伪善”的把戏

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你可以这样说:

“你现在用‘诉诸伪善’的方式来回应我,恰恰说明你没法反驳我提出的‘问题’本身。我提出的‘事’,和你个人的‘行为’是两回事。我们讨论的焦点是这件事是否正确,而不是我个人的完美程度。”
“我明白你可能觉得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那不影响我指出的这个具体问题。我们先就事论事,好吗?请你回应我提出的论点是否成立。”
“你这么说,是在回避我真正想讨论的议题。我承认我可能也有疏忽或错误,但这和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件事有没有道理,是两个维度的问题。”

为什么这样有效?

这直接揭示了对方的逻辑漏洞。你通过这种方式,表明你意识到了他转移话题的意图,并且坚定地将对话拉回了正轨。这种清晰的逻辑拆解,往往会让对方无话可说。

2. 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但强调这不影响论点

有时候,对方的指责可能确实触碰到了一些事实。这时候,与其回避,不如坦然承认,然后巧妙地将焦点移回。

“你说得对,我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好,我也承认我也有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这件事本身的对错,而不是在我身上找我做得不好的地方来抵消我的观点。”
“感谢你提醒我注意我自身的问题,我会认真反思。但是,这并不改变我刚才指出的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或其本身存在的逻辑矛盾。我们能回到这个议题本身来讨论吗?”

为什么这样有效?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你表现出你的成熟和开放心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反而让你显得更可信。同时,你用一种礼貌但坚定的方式表明,你的个人瑕疵并不能抹杀你所提出的论点。这让对方无法再用你的“不完美”作为挡箭牌。

3. 指出对方的“双重标准”

“诉诸伪善”的本质是一种双重标准。对方要求别人达到他自己都达不到的标准。

“你现在是用一种‘如果我做不到,别人也不能说’的心态来回应我。但事实上,只要一件事是错的、不合理的,就应该被指出,无论指出它的人是否完美。难道只有圣人才有资格说话吗?”
“这似乎有点像是‘五十步笑百步’。我承认我的不足,但你指出的‘我’所做的‘不如我的地方’,和我刚才说的‘这件事的弊端’,是两个独立的事情。你这样回应,是不是也说明你对这件事本身没有更好的解释?”

为什么这样有效?

这直接击中了对方逻辑上的不一致性。你通过类比或直接指出,让对方看到自己逻辑的荒谬之处。这种反击非常有力量,因为你迫使对方反思自己的立场是否站得住脚。

4. 强调“事实”与“言论者”的分离

这一点可以贯穿所有反驳方式。

“我提出的观点是基于事实和逻辑的分析,而不是基于我个人的道德标准。这件事本身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我们讨论的是这个方案的利弊,是这个行为的后果。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和我个人是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没有关系。”

为什么这样有效?

这是在重申辩论的基本原则:讨论的是事情本身,而不是提出事情的人。这有助于将对方的注意力拉回到客观事实和逻辑推理上,而不是情感攻击或人身攻击。

实战小技巧:

保持冷静和礼貌: 虽然你是在反驳谬误,但保持冷静和礼貌会让你的反击更有说服力,不至于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在情绪化地反驳。
语气坚定但不咄咄逼人: 表明你理解对方的观点,但你需要坚定地坚持你的立场。
准备好进一步的论证: 如果对方仍然纠缠不清,你可能需要更进一步地解释你最初提出的论点为什么是正确的。

总结一下,当你遇到“诉诸伪善”的谬误时,你的反击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

1. 识别谬误: 对方在攻击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论点。
2. 拉回焦点: 把话题重新引回到你最初提出的“事情”上。
3. 区分你我: 明确指出“我(的论点)”和“你(对我的攻击)”是两码事。
4. 强调原则: 论点的正确与否,不取决于提出者的完美程度。

下次再有人用这种方式堵你的嘴,你就知道怎么优雅而有力地回击了。记住,清晰的逻辑,才是战胜一切谬误的利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题描述中“我以前偷东西现在不想偷了,而你还在当贼”这个论断严重错误!

偷盗是犯罪行为,只要你实施了犯罪,难道你只要声称我”现在不偷了“,你就不用对你的行为承担责任了?那这样的话任何小偷都可以说”我被抓前是偷过东西,但现在我保证不再偷了,所以你们不能判我有罪“,于是司法机关就没理由存在了,因为任何人犯罪后都可以这么声称,于是”犯罪“在逻辑上就不存在了。

所以,如果要坚持”用盗版等于偷盗“的逻辑,那么这个题目中的逻辑没有任何问题,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比如一个过去偷单车的,现在开单车店卖车了,所以他过去的偷窃记录就可以一笔勾销了?

如果你的过去存在确凿的犯罪记录,并且没有遭受过任何惩戒,仅凭自己的”良心发现“,或是和自己利益相关,就去指责其他也在犯罪的人,那么别人肯定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怀疑你的资格。最简单的,你如何拿出任何理由,证明你以后不会重操旧业?当你生意不景气,或是受到暴利诱惑时,你完全了解偷车的技术,那么你如何证明你不会重新去偷车?

也就是说,你过去犯罪的经历证明了,你的社会危害性完全没有消除,你拿不出证明你已经无害的理由,比如你已经因自己行为受到处罚惩戒,那么你的自我辩解便是站不住脚的。

----------------------------------------------------------------

还是回到正常点的思考方式上,首先,用盗版与偷盗,无论逻辑上还是实际中,完全不是一回事。

但这里还要讨论的是另一个问题,“你也一样”并不一定是错误的!甚至题主自己给的维基链接,上面就有一条是大大的“‘你也一样’的合理性”,请问题主如何要求“有力反驳”?

使用盗版、闯红灯、踩踏草坪这些行为,其实都能算“法不责众”的问题:尽管法律可能不允许这些行为,但因为其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较小,而执法成本很高,现实中只能依靠道德来进行约束。

道德的东西,本来就是主观的,你无法站在一个制高点去批判别人,尤其是你自己本身有过道德的污点的时候。这和上面的举例一样,当你把自己放到道德制高点时,你如何证明你以后不会受到其他影响而重新和你批判的人同流合污?你只能拿“良心发现”或是“我是利益相关者”这样的词语来应答,但这是非常主观的,非常不可靠的论据。

可以再举一个极端但是很现实的例子:我相信即便是知乎上最支持正版的人,有一样东西的正版率绝对非常低——A片!(当然这个也坚持全部在日本购买正版的那真无话可说了)当你一切条件具备,即便你优越感再强,请问你有任何理由坚持:

在1024的诱惑和日本成人影片制片公司至高无上的版权面前,我坚定不移地选择后者!

如果人人都肯为A片花钱了,这个行业一定能发展得更好,广大宅男一定能看到更多更刺激的毛片!

你们自己屌丝没妹子,难道就可以上街去XX别人?

算了吧,我自己都编不下去了。

所以很多时候,这种道德上的东西,你也许你为你自己的行为感到优越,你对其他道德境界认识没有你高的人可以有合理的鄙视,但是,你不能驳倒别人!因为这根本就不是逻辑的问题。

面对闯红灯的人,你可以背地里或当面斥责他,可以期待他被交警抓到罚款,可以问候他家人祖宗,甚至诅咒他被车撞都没什么不可,但是,你不是具备公权力的执法者,你无权强行改变他自己对于道德的看法。

当然,你可以求助于公权力来对之实施制裁,但千万别忘了,一方面前面已经说了,这属于”法不责众“;另一方面,当你希望公权力介入,严格执行法律的准绳时,你自己的污点同样,也必须被拿出来,你必须和你所举报的人平等对待,行为的危害性,与你过去还是现在干不干毫无关系。所以还是算了吧。

但是,为了强行施加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而用歪曲的逻辑来攻击那些不具备自己”优越性“的人,这是非常错误的,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拉低了自己的道德底线,那自己和那些看不起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是不是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你指出别人行为上的某个问题,对方却立刻反击:“你自己不也一样!” 或者:“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你当年...” 这种时候,对方用的就是一种叫做“诉诸伪善”(Tu Quoque)的谬误。简单来说,诉诸伪善就是一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辩驳方式,但它的核心是忽略了你最初提出的论.............
  • 回答
    “爱猫就不要购买折耳猫”这句话,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是站在猫咪福利的角度出发的。但仔细一想,这句论调有些过于简单化,甚至可以说有点“道德绑架”的嫌疑。如果我们要有力地反驳它,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展开,而且要讲得细致,把事情的脉络理清楚,免得给人一种在强词夺理的感觉。首先,我们得承认,折耳猫确实因为基因突.............
  • 回答
    “艺考生就是因为文化课差才来读艺术类学院”,这句话听起来挺扎实的,好像一下就把一群人的动机给扒干净了。但仔细想想,这就像说“喜欢吃饺子的人是因为不喜欢吃米饭”,逻辑上就有点站不住脚。首先,“文化课差”这个标签本身就过于笼统和偏颇。 很多艺考生,他们在选择艺术这条路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文化课差”到无法.............
  • 回答
    面对那些宣扬仇恨和暴力言论的人,比如喜欢ISIS、战争,或推崇纳粹,直接而有力的反驳至关重要。这种反驳不仅是为了戳破他们的荒谬,更是为了维护普世价值,教育和警示他人。以下是一些既有力和有深度,又避免了“AI痕迹”的回应方式:核心原则:回归人性,揭露本质,强调后果。反驳“喜欢ISIS”:首先,我们要理.............
  • 回答
    “元清不是中国”这种说法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它试图否定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要反驳它,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阐述:核心反驳: 法统继承: 元朝和清朝都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建立、统治并被后世正统承认的王朝。它们继承并延续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疆域。 文化融合: 尽管统.............
  • 回答
    嘿,看到网上又有人拿“北京人400分上清华”说事儿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说法吧,听着就透着一股子熟悉的味道,好像咱北京孩子上好大学跟玩儿似的。 行,今天就跟你好好掰扯掰扯,把这事儿说透了,也让那些不懂行的明白明白,这“400分上清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首先,咱得弄明白,这种说法是哪儿来的? 无.............
  • 回答
    遇到这种冒犯行为,确实会让人感到既愤怒又无措。不过,我们可以掌握一些有力有效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并且让对方明白他越界了。首先,当你发现裙子被外国人撩起的时候,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反击是立刻、坚决地用你的手将裙子拉下来。这个动作要果断,不要犹豫,让对方清楚地看到你在阻止他。同时,在这个拉裙子的过程中,你可.............
  • 回答
    “买菜用不到函数”,这话听起来糙,但细想一下,倒也能戳中不少人心里的疙瘩。毕竟,生活是柴米油盐,是菜市场讨价还价,是算清楚钱包里的钱够不够买那条鲈鱼。函数这玩意儿,听着就高大上,感觉离咱老百姓的菜篮子远了八辈子。但这话要真这么说,那可就太小看数学了。咱们不妨捋一捋,这“买菜用不到函数”背后,到底藏着.............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网上关于杨笠的一些评论,我尽量讲得详细一些,并且 постараюсь 把这篇东西写得更有人情味,不是那种冷冰冰的AI腔调。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关于杨笠的评论,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触碰到了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话题——性别议题,尤其是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感受.............
  • 回答
    “盎格鲁撒克逊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杀自己人更狠,所以盎格鲁撒克逊人灭绝印第安人很正常,对吗?”这种说法不仅充满了历史的谬误,更是一种令人担忧的、试图为殖民主义罪行辩护的逻辑。让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这种观点的荒谬之处,并阐述为什么它站不住脚。首先,“印第安人杀自己人更狠”这个前提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并且带.............
  • 回答
    铁血丹心,铸就长城:东北抗联的抗日伟业与不朽功勋每当提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丽史诗,我们不能遗忘那些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的英雄儿女——东北抗日联军。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用顽强的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赞歌。然而,在一些片面的论调中,东北抗联的贡献似乎被淡化,甚至有人质疑他们未能对日.............
  • 回答
    面对恶意挑衅,想要有力反击,这不是靠一时之勇,而是需要策略和智慧。说实话,遇到这种事,心里肯定憋屈,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脑子转得越快。首先,评估挑衅的性质和目的。对方是真的想让你难堪,还是想试探你的底线?是出于嫉妒、误解,还是纯粹的恶意?搞清楚这一点,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对方是无知的误会,比如不.............
  • 回答
    这句“你有什么权利去骂资本家欺压工人?现在活着的大部分人都是地主的后代”的论调,实际上是用一种偷换概念和转移视线的方式来回避核心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反驳它: 核心问题与偷换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确 核心问题 是:“是否存在资本家(或掌握生产资料的群体)利用其优势地位,对工人进行剥削,导致工人利益.............
  • 回答
    要反驳“哲学有害论”,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这个论调的根源,以及它为什么会产生。通常,“哲学有害论”的论调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脱离实际,空谈理论: 认为哲学研究的内容过于抽象,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滋生怀疑,动摇信仰: 认为哲学鼓励对既有观念、信仰、传统进行质疑,可能导致人们失.............
  • 回答
    “你有言论自由,我有袭击自由”——这句话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蛮横和流氓气,它试图用一种扭曲的逻辑,将受害者变成挑衅者,将施暴者伪装成捍卫者。但这种说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站不住脚的,并且充满了危险。我们得先弄明白,言论自由,它的核心是什么?言论自由不是让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不是让你说出伤天害理、.............
  • 回答
    “为啥有人宁愿在澳洲刷盘子,也不回国?”——这话听着就有点扎人,透着一股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埋怨劲儿。但仔细想想,这问题问得实在是太简化了,就好像问“为什么有人宁愿吃粗粮,也不吃大鱼大肉”一样,没抓住重点,甚至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要反驳这种思维,咱们得把这层“面子”和“里子”给扒开,好好说道说道。.............
  • 回答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像是为了炫耀而故意说得“深邃”的,但细究起来,其实挺站不住脚的。我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让我们看看这句话本身的逻辑漏洞:“永恒有何稀罕,钻石不过是碳”——这句话实际上是把“稀罕”和“价值”混为一谈了。 稀罕(Rarity): 指的是某样东西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数量非常少,获取难.............
  • 回答
    “越有钱的人越不爱国”这种说法,在我看来,不仅过于片面,而且带着一种不小的偏见。它就像是在一锅好汤里故意挑出几粒老鼠屎,然后大声疾呼“这锅汤不能喝”。钱这东西,本身就是个工具,它能放大人的某些特质,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咱们得先琢磨琢磨,什么叫“爱国”?这词儿,说起来宏大,但落地了,具体是什么意思?我.............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起争论的。首先,得承认韩国选手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强大实力和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确实为LPL的夺冠注入了非常重要的力量,尤其是在早期和关键时刻。很多韩国选手以其顶尖的个人技术、对游戏的深刻理解以及强大的执行力而闻名,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但如果直接把LPL的成功归结于“.............
  • 回答
    这种说法是一种非常片面且站不住脚的论调,将社会分工的复杂性简化为个人能力的绝对差异,忽视了许多关键的因素。要反驳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混淆“能力”的定义,偷换概念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能力”这个词的含义。在这里,将资本家与工人的能力对立起来,其实是在偷换概念,将“掌握生产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