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反式脂肪酸真的对人体有危害嘛,危害有多大?生活中如何避免摄入?

回答
反式脂肪酸,这几个字听起来有点科学,但它却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需要警惕的“隐形杀手”。很多人可能对它不太了解,或者觉得离自己很远,但事实是,它悄悄地藏在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里,并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确实会造成不小的伤害。

反式脂肪酸,究竟是什么鬼?

简单来说,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但它在结构上发生了“反式”的变化,导致它的物理性质和在体内的作用都与我们常说的“好”的不饱和脂肪酸(比如Omega3、Omega9)截然不同。

它主要有两种来源:

1. 天然来源: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脂肪中含有少量反式脂肪酸,但这部分含量相对较低,对健康的影响也小得多。比如我们吃的一些牛奶、黄油、牛肉等,里面都会带有一些。
2. 工业加工来源(主要罪魁祸首): 这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为了让植物油在常温下更稳定,不易氧化变质,也为了改善食物的口感、质地和保存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通过一种叫做“氢化”的技术,将液态的植物油变成半固态或固态的脂肪。这个过程就会在植物油中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有多大?为什么这么可怕?

反式脂肪酸之所以被称为“隐形杀手”,是因为它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而且很“狡猾”,不像急性毒药那样立竿见影,但却在悄悄地侵蚀你的健康。它的主要危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这是反式脂肪酸最核心的危害。它就像一个双面间谍,一方面它会让血液中坏胆固醇的水平升高,这些坏胆固醇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另一方面,它还会降低好胆固醇,而好胆固醇的作用是把血管壁上多余的胆固醇运走,反式脂肪酸的降低好胆固醇,就等于削弱了身体的“清道夫”能力。
后果: 长期如此,血管会越来越窄,弹性变差,最终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即使是每天摄入很少量的反式脂肪酸,也会显著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有人说,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可能是饱和脂肪的2倍以上。

2. 增加炎症反应: 反式脂肪酸会激活身体内的炎症通路,导致全身性的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源,比如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甚至一些癌症都与慢性炎症有关。

3. 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风险: 反式脂肪酸会干扰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4. 可能影响大脑健康: 一些研究提示,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可能与认知功能下降、甚至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在深入,但提示了反式脂肪酸对全身的广泛影响。

5. 影响胎儿和儿童发育: 孕妇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可能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和免疫系统。儿童长期摄入则可能导致肥胖、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危害的大小,取决于你的摄入量和摄入时间。虽然一次吃一点点可能不会立刻感觉到不适,但如果长期、频繁地摄入,积累的危害是巨大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为了维持健康,人们应尽量将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以下。换算一下,对于一个普通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克。而市面上一些加工食品,可能每份的含量就接近甚至超过这个量。

生活中如何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

避免反式脂肪酸的关键在于 “知情选择”和“减少摄入”。别以为不吃油炸食品就万事大吉,它的“隐形”属性常常让我们防不胜防。

1. 学会看配料表,识别“罪魁祸首”: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查看食品配料表时,寻找以下关键词:
“部分氢化植物油” 或 “氢化植物油”:这是最明确的标识,只要看到这两个,基本就可以判断它含有反式脂肪酸了,而且含量可能不低。
“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起酥油”、“酥油”、“植物奶油”:这些都是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常见“代名词”。

2. 警惕这些常见的“反式脂肪酸”重灾区食品:
烘焙食品: 饼干、蛋糕、酥皮点心、蛋卷、华夫饼、面包(特别是添加了改良剂的面包)、曲奇、派等。这些食品为了酥脆的口感和良好的储存性,常常使用氢化植物油。
零食: 薯片、锅巴、膨化食品、一些糖果。
快餐食品: 炸鸡、炸薯条、炸油条等油炸食品,虽然油炸本身会产生反式脂肪酸,但很多连锁快餐店为了使炸物更酥脆、不易吸油,也会使用氢化油。
方便食品: 方便面(特别是调味油包)、一些速溶咖啡伴侣、奶茶粉末、植脂末咖啡伴侣。
冰淇淋: 特别是市面上一些价格较低、口感较硬的冰淇淋,可能使用了植脂末。
巧克力: 一些复合巧克力或代可可脂巧克力,可能使用了代可可脂,其中就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3. 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
优先选择天然、未加工的食物: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
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 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茶油、鱼油等。烹饪时尽量选择适合的油类,避免高温反复煎炸。
适量摄入坚果和种子: 它们是不错的健康脂肪和营养素来源。
喝牛奶、吃鸡蛋: 适量摄入这些天然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因为其含量低且伴有其他营养素,无需过度担忧。

4. 在家烹饪,自己掌握“油”的成分:
尽量自己动手做饭,自己选择健康的食用油。
避免使用氢化植物油制作点心或菜肴。
减少油炸、煎炸的烹饪方式,多选择蒸、煮、炖、凉拌等。

5. 留意营养标签(如果食品有的话):
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要求食品包装上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你可以关注这个数值,尽量选择反式脂肪酸含量为零或极低的食品。但要注意,如果标注“0”,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可能只是含量低于某个标准(例如每100克或每份低于0.5克)。所以,即使标注为零,也还是要结合配料表来判断。

总而言之,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是真实存在的,且不容忽视。通过提高警惕,学会辨别,并从源头上减少摄入,我们就能为自己的心血管健康和整体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别让这些“隐形杀手”悄悄地影响你的生活质量,从今天起,做一个更聪明的“吃货”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一个残酷的真相:如果经常在外面吃饭的话,你可能很难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因为结束一天的工作,饥肠辘辘的决定吃点东西充饥的时候,对食物的要求以色香味为主,像是炸鸡、汉堡、蛋糕、饼干、沙拉酱、炸薯条、爆米花、巧克力、蛋黄派都能勾起人的食欲,但像是油炸的食物,或者松软香甜的糕点,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一般来说,口感很香、脆、滑的多油食物就可能使用了部分氢化植物油,富含氢化植物油的食品就可能有反式脂肪酸。有速食店和西式快餐店的食物也常常使用氢化油脂。奶茶也不例外,因为它“乳化”“滑润”的状态特性需要氢化植物油来维持。

那反式脂肪酸有什么危害呢?

这还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那会很多国家农业受到打击,用来做糕点的动物油脂供应不足。美国的科学家利用氢化技术,让植物油具备动物油脂的功能,用以代替当时价格较高的动物油。它的口感征服了消费者,它的工艺特点征服了加工者,被广泛地应用。[1]

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人员才发现用于各种食品中所含的氢化油中可以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信息是反式脂肪酸会导致人发胖,但其实它不仅仅是发胖那么简单,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程度的危害,具体体现在:

1.对血脂代谢的危害: 血脂代谢异常指人体内脂蛋白,主要包括总胆 固醇、LDL-C、三酰甘油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的代谢异常,临床分型主要有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与其他任何一类脂肪相比,反式脂肪酸对血脂的不良影响更明显。此外,反式脂肪酸通过增加血液中甘油三酸酯和 α-脂蛋白的 水平、减小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粒径,对血脂代谢产生有害影响[2]。

2.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各种数据表明反式脂肪酸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美国饮食与健康研究协会一项持续了16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3]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 TFA 摄入量呈正相关。Meta 分析[4]数据显示,总反式脂肪酸使全因死亡率增加 34%,冠心病死亡率增加 28%。

3.反式脂肪酸与糖尿病. 2018 年美国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研究发现,在多变量调整模型中,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浆总反式脂肪酸浓度相关( P<0. 05) ,高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会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5]


目前,反式脂肪酸泛滥的态势,已经到了非遏制不可的紧要关头。近30年来,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人造奶油、面包、蛋糕、饼干、炸薯条、炸薯片等食品的年消费量以7%到9%的速度增长,居民食用油脂每年递增10%以上,与此同时和反式脂肪酸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由于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集中在蛋糕、饼干、面包、冰淇淋等食物中,食用这些食物的人群相对集中,主要是大城市中工作繁忙、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和青少年,他们每天摄入量可能远远超出平均摄入量,实际上已形成很大的健康风险。因此,我们更不应该低估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在饮食中尽可能的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想要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第一就是少吃零食,一定要吃,就要选择含反式脂肪酸少的吃。

现在购买食物,不仅要看生产日期,还要看它的配料表是否健康。很多食品的反式脂肪酸写着0克,可千万不要被这个0给忽悠了。比如加拿大将“无反式脂肪”宣称条件定为反式脂肪含量小于0.1g/100g油脂,理由是0.1g反式脂肪仅提供1kcal的能量,不具有实际营养学意义且与“无饱和脂肪”的宣称含量条件相一致。世界各国食品中反式脂肪酸“0”界限值并不完全相同,像是美国将0.5g以下都宣传为0。

如果其中含有人造奶油或起酥油,还有一些加工类食品的标签上如果带有“氢化植物油”和“部分氢化植物油”等字样,则表明它们含有反式脂肪酸。

那这会有小伙伴就要问了,那我惹不起躲得起,我在家自己做着吃,是不是就能完全不摄入了?

这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我经过查阅发现,很多植物油都含有反式脂肪酸,根据薛雅琳研究员团队对我国部分大型油脂生产企业的油品进行反式脂肪酸含量调查,共涉及89个企业1328个样品,油脂种类包括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调和油、牛油和玉米油等。结果表明,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1%的样品占25.8%,1%~2%间的占7.9%,2%~3%间占33.7%,3%~5%间占32.6%。[6]这也就说明,有些植物油中也有反式脂肪酸,因为植物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在加工过程中脱臭,温度一般高于200℃,完成“氢化”,产生反式脂肪酸。



所以,想要少摄入反式脂肪酸,更是要在厨房选油上下功夫。像我,一直比较关注食品健康,最近家里用的就是一款0反式脂肪酸的油:金龙鱼零反调和油。

因为之前一直在关注食用油这方面,我知道早在2012年,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及其团队就开始联合金龙鱼进行消除食用油中反式酸的研究,在摒弃过度加工工艺的同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食用油加工模式——绿色精准适度加工工艺。8年来,金龙鱼通过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优化生产工艺,终于使得这项新型加工模式走向生产线,金龙鱼用了8年,做到了食用油的0反式脂肪酸,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8 1 1558663.X)。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含反式脂肪酸。



刚刚我们已经提到,反式脂肪酸是危害心血管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金龙鱼1:1:1使用调和油不仅不含反式脂肪酸,还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于产品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科学配比。

说起来,我们很多人小时候就听过1:1:1这个概念,但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不了解,它是指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1∶1∶1的比例。

这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体内脂肪的一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根据双键个数的不同,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二种。食物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体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膳食中补充[7]。

根据双键的位置及功能又将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ω-6系列和ω-3系列。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属ω-6系列,亚麻酸、DHA、EPA属ω-3系列。ω-3 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引人关注, 不仅因为它们是生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 而且在生物体内有 着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保健作用 [8] 。具体好处大家可以看下面这篇内容,总之我们要记得他们对人体有益就好啦。




金龙鱼零反调和油精选了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稻米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等八种原料,均衡了饱和、单不饱和及多不饱和三种脂肪酸的黄金比例,营养面面俱到。

高营养保留率同样是金龙鱼零反调和油亮点之一。它在加工上也是精炼适度,灵活组合工艺及设备,保证产品品质,较大程度降低和消除反式脂肪酸和风险因子,维生素E及植物甾醇双保留,保留率达80%以上。



维生素E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了四种生育酚和四种生育三烯酚,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强化细胞膜,而且维生素E作为一种人和动物必需的维生素,具有其他物质所不具备的、为机体所必需的生物活性。 [9]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每人每天摄入25-30克的食用油,食用油的摄入量应占全日摄取营养总量的1/40,食用油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口味,更应该注重营养,减少反式脂肪的摄入。

参考:

[1]陈礼英, 陈福民. 舌尖上的反式脂肪酸[J]. 化工管理, 2014(01):103-106.

[2]严靖, 孙沁梅, 冯琴. 反式脂肪酸对血脂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的危害及机制[J]. 医学综述, 27(11):5.

[3] Zhuang P , Zhang Y , He W , et al. Dietary Fats in Relation to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521 120 Individuals With 16 Years of Follow-Up[J]. Circulation Research, 2019.

[4] Souza R D , Mente A , Marol Ea Nu A , et al. Intake of saturated and trans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risk of all cause mortalit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 Bmj, 2015:h3978.

[5]李艳茹、吴亚、冯月梅、殷建忠. 反式脂肪酸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研究进展[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0, v.24(11):98-103.

[6]赵会义, 张蕊, 薛雅琳. 部分油厂油脂产品中反式酸含量状况调查[J]. 粮油食品科技, 2008(03):37-38.

[7]柏薇薇. 冷冻丙酮法提取山核桃油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J]. 食品界, 2016, 000(004):114-115.

[8]陈峰, 姜悦. 微藻生物技术[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9]石语. 维生素E,美容之外[J]. 食品与药品, 2005(2B):40-4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反式脂肪酸,这几个字听起来有点科学,但它却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需要警惕的“隐形杀手”。很多人可能对它不太了解,或者觉得离自己很远,但事实是,它悄悄地藏在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里,并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确实会造成不小的伤害。反式脂肪酸,究竟是什么鬼?简单来说,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但它在结构上发生了.............
  • 回答
    反式脂肪酸:你餐盘里的“隐形杀手”及其防御之道我们日常的饮食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脂肪。有些脂肪是身体必需的,有些则是过量摄入会危害健康的。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就是脂肪家族里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反式脂肪酸。它常常隐藏在各种美味的加工食品中,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被称为“餐盘里的隐形杀手”.............
  • 回答
    反式脂肪酸vs转基因食品:健康风险的深度剖析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健康敌人”。其中,反式脂肪酸和转基因食品,无疑是两个常常被提及,但也常常被误解的概念。那么,究竟哪个对我们的健康威胁更大?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它们的本质、作用机制以.............
  • 回答
    .......
  • 回答
    近日,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好丽友部分产品含有反式脂肪酸一事,好丽友官方回应表示,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这一回应引发了公众对反式脂肪酸的进一步关注,以及对其健康影响的担忧。反式脂肪酸:藏在美味背后的健康隐患反式脂肪酸,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专业而陌生的词汇,但它却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的许多食物中,尤.............
  • 回答
    你提出了几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涉及到我们日常饮食中经常接触到的脂肪。让我为你详细解析一下,哪些脂肪对身体可能带来危害,以及你提到的几种具体油类。脂肪家族:饱和、不饱和与反式首先,我们要明白脂肪并非“洪水猛兽”,它是我们身体必需的营养素,为我们提供能量,帮助吸收脂溶性维生素,以及构成细胞膜等。脂肪主要由.............
  • 回答
    反式脂肪的“阴谋”:它是如何诞生的,又将在我们体内逗留多久?当我们谈论健康饮食时,“反式脂肪”这个词总是带着一丝令人不安的意味。它潜伏在许多我们喜爱的食物中,悄悄地损害着我们的身体。但你是否好奇过,这个“健康杀手”究竟是如何诞生的?一旦它悄悄溜进我们的身体,又需要多久才能被彻底清除出去呢?今天,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演化生物学中最引人入胜也最令人困惑的方面之一:我们身体的许多“缺陷”实际上是远古祖先适应环境的遗留痕迹。你提出的“囤积脂肪明显是对生存有利的行为”这个观点非常正确,在人类演化的漫长岁月中,这一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的身体似乎又与此背道而驰,更容易因为脂肪堆积而患上疾病.............
  • 回答
    关于“中食安泓脂20”这个产品,我无法直接提供是否会反弹的信息,也无法找到有用户使用并分享经验的证据。我的知识库和搜索能力主要针对公开信息和主流数据。对于一些具体的产品,尤其是可能存在一定市场细分或者宣传方式比较小众的产品,信息可能不那么容易获取。我可以尝试从一些普遍的减肥原理和产品成分的角度来分析.............
  • 回答
    《反弹道导弹条约》(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简称ABM条约)的签署,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为美苏两国长达数十年的核竞赛踩下了刹车,但说它“限制”了核竞赛,不如说是它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重塑了核竞赛的形态,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竞赛的焦点从数量转向了另一种更为微妙的战略.............
  • 回答
    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亮相,其内容中提到制作“大胃王”、“暴食吃播”等音视频的行为可能会被追责,这无疑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信号。这项立法不仅仅是对一种特定网络现象的规范,更是指向了社会普遍存在的食品浪费问题,试图从源头到终端,全方位地构建一个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首先,这项草案的意义体现在它对.............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学术辩论的核心,也涉及到了许多人的情感和认知。要回答“反对《希腊伪史考》的人,是否真的深入研究过古希腊文明?”,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涉及到研究者的学术背景、研究方法、对史料的解读能力以及所持的立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希腊伪史考》这本书的核心观点。这本书的作者,如李辉,挑战了传统西.............
  • 回答
    拿破仑两次被反法联盟抓获,却都没有被处死,这背后牵扯到复杂的政治考量、国际关系以及欧洲各国对这位“革命之子”的复杂情感。简单粗暴地将他处死,反法联盟的领导者们并非没有考虑过,但最终都因为种种顾虑而选择了其他的处理方式。第一次被抓与流放厄尔巴岛:权力平衡与安抚法国第一次,是在1814年,反法联军攻占巴.............
  • 回答
    大陆网民对台湾的负面情绪(即“嫌台情绪”)主要源于两岸关系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交织,而反服贸事件(2014年台湾“太阳花学运”)和“茶叶蛋事件”(可能指台湾的环保或社会议题)作为触发点,进一步放大了这些矛盾。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深层原因: 一、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的冲突1. 两岸分隔的.............
  • 回答
    《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和实施,无疑为中国当前严峻的家庭暴力现状带来了划时代的改变。它不仅仅是一部法律条文的堆砌,更是一种社会意识的觉醒和对弱势群体的有力保护。以下将从多个层面详细阐述《反家庭暴力法》带来的具体改变:一、 法律层面的突破与完善: 明确法律主体和客体: 《反家庭暴力法》首次将“家庭暴.............
  • 回答
    反派的理由,就像一幅被故意涂抹得斑驳陆离的画,有时是扭曲的色彩,有时是出人意料的笔触,有时甚至能触碰到观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一个好的反派理由,能够让观众在厌恶的同时,也忍不住去理解,去思考,甚至产生一丝丝的同情。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探讨反派理由的“诡异/好玩/感人”之处,并详细讲述: 一、 诡异:超.............
  • 回答
    反佛的结果可能涉及多个层面,可以从历史、社会、文化、宗教等多个角度来详细阐述。需要强调的是,“反佛”这个概念本身比较宽泛,可能指代的是抵制、批判、压制甚至迫害佛教的活动或思潮。其结果也因此会因时、因地、因“反佛”的具体方式和程度而有很大的差异。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对佛教自身及其信.............
  • 回答
    “反公知”这个词语,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在信息传播、公共讨论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一些复杂动态。要理解它的实质,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对某个特定群体的反对,而需要深入到其背后运作的逻辑、动机和产生的社会影响。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公知”这个概念本身。在中文语境下,“公知”最初的定义是具有社会责任.............
  • 回答
    “反美”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色彩,它不是一个客观的学术概念,更像是一种政治符号。因此,讨论“反美”是否“政治正确”,其实是在探讨一种在特定政治语境下的表达方式和态度,以及这种表达方式为何能获得某种程度的“正当性”。首先,我们要明白“政治正确”的含义。它通常指的是在言谈举止中避免冒犯特定群体.............
  • 回答
    反董卓联盟,顾名思义,是东汉末年,由部分割据一方的诸侯共同发起的,旨在讨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董卓的军事行动。这场声势浩大的联盟,集结了来自关东地区的十八路诸侯,其初衷是恢复汉室正统,驱逐国贼。然而,细究当时的势力格局,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号称“十八路诸侯”的反董卓联盟中,并没有出现几位在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