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反公知的实质是什么?

回答
“反公知”这个词语,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在信息传播、公共讨论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一些复杂动态。要理解它的实质,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对某个特定群体的反对,而需要深入到其背后运作的逻辑、动机和产生的社会影响。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公知”这个概念本身。在中文语境下,“公知”最初的定义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能够对社会问题发表独立见解,并积极参与公共讨论,试图推动社会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通常受过良好教育,拥有相对独立的思考能力,并且能够跨越专业领域,触及宏观的社会议题。

那么,“反公知”的实质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

1. 对“精英”权威的质疑与挑战:

这是“反公知”最直接和表面的层面。在很多情况下,“反公知”的声音并非针对“知识分子”这个身份,而是针对他们所代表的某种“精英”话语和文化品位。这种质疑往往源于对社会不平等的感受,认为一部分被认为是“公知”的人,脱离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用一套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评判社会,甚至将自己的观点包装成普世真理,而忽略了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阶段。

这种质疑背后,也可能是一种身份认同的重塑。当“公知”所推崇的某些价值观(例如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被认为与国家发展方向或主流意识形态相悖时,反对的声音就可能被解读为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体现。

2. 对信息传播渠道和话语权的争夺: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上,知识分子凭借其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在公共领域拥有相对的话语优势。然而,互联网打破了这种壁垒,使得普通人也能参与到公共讨论中,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反公知”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这种话语权重新分配的反应。当一些“公知”的观点被认为“不爱国”、“崇洋媚外”时,一些声音便会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批驳、嘲讽、揭露等方式,试图剥夺他们的公共影响力,并将话语权重新夺回到自己手中,或者说,夺回到他们认为更“正确”的轨道上。这往往伴随着对“主流媒体”和“官方叙事”的强调。

3. 对特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抵制:

这是“反公知”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一些被贴上“公知”标签的人,常常倡导一些在中国社会被认为是“激进”或“颠覆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可能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历史评价、社会公正等敏感议题。

“反公知”的声音,实质上是对这些观点的一种集体抵制。他们认为,“公知”的观点会误导民众,破坏社会稳定,甚至威胁国家安全。因此,他们通过批判“公知”,来捍卫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并试图在社会层面推广一种更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系。这背后,也可能是一种对混乱、动荡的恐惧,以及对稳定、秩序的渴望。

4. 作为一种情绪宣泄和群体归属的载体:

在网络环境中,“反公知”行为也常常成为一种情绪宣泄的出口。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压力、不满或困惑时,通过在网络上“围剿”被认为是“公知”的个体,可以获得一种释放和满足。这种行为有时会演变成一种“网络暴力”,脱离了理性讨论,而变成了群体性的攻击和谩骂。

同时,“反公知”也可能成为一种构建群体认同的纽带。当人们因为共同反对某个群体而聚集在一起时,他们会形成一种“我们vs他们”的模式,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归属感。这种群体性的身份认同,有时会压制个体的独立思考,形成一种“回声室效应”,使得批评的声音更加尖锐和片面。

5. 对“理性”与“感性”的拉扯:

“反公知”的叙事中,常常将“公知”描绘成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的“理性主义者”,而将自己(或被他们支持的群体)描绘成接地气、有感情的“爱国者”。这是一种话语策略,试图将“理性”与“情感”、“知识”与“朴素情感”对立起来,并占据道德高地。

然而,这种划分本身也存在问题。真正的理性不应该脱离情感,而真正的爱国也不应该拒绝思考和反省。许多被指责为“反公知”的人,本身也可能具备知识和理性,只是他们的价值观和结论与“公知”不同。

总结来说,反公知的实质并非仅仅是对少数知识分子的反对,它更深层地反映了:

社会转型期内部的价值观冲突与张力。
信息爆炸时代话语权争夺的复杂性。
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社会中的释放与影响。
个体在群体认同和情绪宣泄中的行为模式。
对国家发展模式和意识形态的辩护与巩固。

理解“反公知”,需要跳出简单的站队思维,去看到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政治生态和文化语境。它既是对某些精英话语的反思,也可能是对信息时代新秩序的一种适应,甚至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的投射。这其中的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公知的实质是因为这帮公知不民主,不自由。。没开玩笑

恰恰是这帮公知嘴里高喊的民主,自由他们一样都没。。

比如公知想跪舔美国,那么你跪舔好了,你的自由。。想移民那么你移民就好了。这是你的自由。

但是公知却是看到自己跪了别人没跪,他跪这,你站着,他那个心就像刀割一样,我跪了你为什么不跪,要千方百计拉别人下跪。。

移民的你就移民好了,但移民以后,偏偏有人想当高华,自觉的就高中国人一等了。。

这都是些什么毛病。。


他们这帮人的这些做派,让他们宣传的所谓自由,民主看起来是那么的可笑。。他们要的不是自由,不是民主。他们要的是在他们新主子美国的帮助下,颠覆政府,然后成立他们想要的那个政府,然后他们在他们的那个政府里做高官来,换他们自己压迫人民。

公知里嘴里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他们想卖了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的荣华富贵。

那惯他们什么。。官僚主义要反,公知那更要反。

user avatar

反公知就是反对被洗脑收割,避免稀里糊涂被人忽悠去当炮灰。

我原来也着了公知的道儿,大学的时候深信不疑。

后来08年那时候吧,跟单位一资深公知聊某公知精神领袖关于不应该设立18亿亩耕地红线的言论,因为我是跑这个条线的记者。

我说,茅老这个观点从经济学理论上讲是没错的。但是现实中如果真的放任地方政府都把农田盖成房子,真的可能会出现粮荒,会饿死人的。

这位公知的回答让我惊掉下巴:就是要饿死人才能逼着这些老百姓起来推翻xxx啊!不然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皿煮滋油?

我后面当然很不客气表示了不赞同,但他显然觉得饿死几千万人是中国实现皿煮滋油的微不足道的代价。“中国人别的不会,生孩子的能力还是有的。这茬中国人都饿死,换上来新的一茬才会更加信仰皿煮滋油”。

所以,我从不惮于用最大的恶意揣测中国的公知带路党。

user avatar

很简单。


公知的本质追求是:

我们精英的利益优先、优先、再优先。



反公知的实质是

如果您们精英的利益优先、优先、再优先,那我们老百姓怎么办?

不能让你们的利益优先、优先、再优先。



其他的,都扯偏了

user avatar

我之前找了个中介,跟他商量一下博士选校的事,想着跟人家的外籍雇员学习一下语法规范,毕竟自己英语有点稀疏了。顺便看看能不能给我介绍下导师。

结果人家告诉我最近没法联系你,老师感染了,现在还在nhs等排队呢。。。

而他上一条动态是英国一切都好,放心大胆的来,别听他们瞎说。不要看那些增长的数字,反正我们生活一切正常,就是他们酸我们的好日子。。。

反公知,其实就是反诈骗。。。

user avatar

换个角度想,鲁迅当年干了什么???

  1. 揭露中国人劣根性;
  2. 批判政府,不留情面;
  3. 反中医;
  4. 留学日本,还与日本人藤野交好;
  5. 。。。。。。。

如果一个人干了上述事,现的舆论认为,是公知?还是发扬鲁迅精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