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英联合声明》的性质是怎样的?签署主体是两国还是两国政府?它的颁布是否需经双方立法机关批准?

回答
《中英联合声明》的性质、签署主体及生效机制的详细解析

《中英联合声明》(The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又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合王国于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签署的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条约。它宣告了英国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阐述了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所实行的政策。

要理解《中英联合声明》的性质、签署主体和生效机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中英联合声明》的性质: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

《中英联合声明》最核心的性质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这是其一切后续效力和解释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性质:

国际法渊源: 根据国际法,条约是国家之间通过协议设立的权利和义务的文件。它受国际法原则的约束,例如“条约必须遵守”(Pacta sunt servanda)原则,即一旦签署并生效,条约的条款就对缔约国具有约束力,任何一方都不得单方面推翻或违背。
政治承诺与法律承诺的结合: 《中英联合声明》既包含重要的政治承诺,也包含具体的法律承诺。
政治承诺: 声明表达了双方在政治上的高度共识和合作意愿,例如中国承诺在恢复行使主权后,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并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英国则承诺将香港交还给中国。这些政治承诺奠定了香港回归后的基本框架。
法律承诺: 声明中的许多条款具有明确的法律内涵。例如,它明确了主权移交的时间和方式,以及双方在主权移交过程中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声明本身以及其附件(例如附件一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方针政策,附件二关于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安排)构成了约束双方的法律文件。
具有具体实施内容的条约: 与一些笼统的政治宣言不同,《中英联合声明》详细规定了香港主权移交的具体安排和中国在香港的基本政策。例如,它明确了香港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的高度自治。声明还详细阐述了香港的经济、法律、社会制度将如何维持和发展,以及如何保障港人的权利和自由。
反映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协议: 《中英联合声明》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英国作为香港的殖民管辖者,拥有香港的实际统治权,而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从未放弃对香港的主权要求。声明的签署是两国在承认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协商解决香港前途问题的一项和平、合法、合理的安排。

二、 签署主体:两国政府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王国政府。

代表国家主权和对外关系的实体: 在国际法中,代表国家签署条约并使其产生法律效力的是国家政府。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机关,它代表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具体的签署人: 声明由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和联合王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这表明了声明是两国政府最高领导人(或其授权代表)的共同意愿和承诺。
与国家元首协议的区别: 有些国际条约可能由国家元首签署,例如国家主席或国王。然而,条约的签署是否由政府或国家元首代表,通常取决于该国的宪法规定以及条约的性质和重要性。就《中英联合声明》而言,它涉及国家主权移交和重要的国内政策安排,由两国政府最高行政负责人签署,更符合其作为行政协议和国际条约的性质。
对国家整体的约束力: 声明的签署主体是两国政府,但一旦生效,它就对整个国家(包括其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门)具有约束力,因为它代表了国家在国际法上的承诺。

三、 生效机制:无需双方立法机关批准,但需履行国内程序

《中英联合声明》的颁布无需经双方立法机关的批准,但签署国需要履行各自的国内程序才能使其生效。

条约生效的通常方式: 国际条约的生效通常取决于条约本身的规定以及签署国国内法的要求。常见的生效方式包括:
签署即生效: 对于一些程序相对简单的国际协议,签署本身即可使其生效。
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 对于重要的国际条约,签署国通常需要经过内部程序,例如由政府或国家元首签署后,提交给立法机关审议批准,然后再以书面形式向其他缔约国或保管国提交批准书、接受书或核准书,才能正式生效。
交换批准书或政府声明: 在交换批准书或收到某一特定数量的批准书后生效。
《中英联合声明》的国内程序: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属于两国政府之间的协议。根据国际法和两国政府当时的国内实践,该声明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中国方面: 中国将《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并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在中国,“条约应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是通常的国内程序,而重要的国际条约的批准通常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然而,《中英联合声明》的性质更偏向于政府间的协议,由国务院签署代表政府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中英联合声明》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纳入了中国大陆的法律体系,例如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决定》(1984年12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且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序言中也明确提及了声明。
英国方面: 在英国,涉及主权移交的重大协议通常需要经过议会(主要是下议院和上议院)的审议和批准,才能获得法律效力。然而,对于《中英联合声明》而言,英国政府将其作为一项政府协议来处理,并且在声明签署后,英国政府通过了《1985年香港法》(Hong Kong Act 1985)来废除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管治权,并授权女王发布枢密院令来执行联合声明中的规定。这意味着英国议会通过了立法来配合联合声明的实施,但声明本身并非直接由议会投票批准生效。
与需要立法批准的条约的区别: 许多国际条约,特别是那些涉及重大政策改变、财政义务或需要修改国内法律的条约,会明确规定需要经过立法机关的批准才能生效。例如,许多涉及加入国际组织的条约、军事同盟条约或重要的贸易协定。
《中英联合声明》的特别性: 《中英联合声明》的性质使其在生效机制上与其他类型的条约有所不同。它更多的是一项双方政府就香港前途达成的政治和法律协议,其核心是主权回归和中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承诺。因此,其生效更多地依赖于两国政府的正式签署和双方履行国内程序以实施其内容。声明本身在签署后就具有国际法上的约束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两国政府的承诺。

总结来说:

性质: 《中英联合声明》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它既是政治承诺,也是法律承诺,明确了香港主权移交的安排以及中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
签署主体: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王国政府作为签署主体。
生效机制: 其生效无需双方立法机关的批准,但签署后双方需履行各自的国内程序(例如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英国议会的相关立法)以确认和实施声明内容,使其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上均得到确认和执行。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和实施,是国际法和两国主权互动的一个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国家间的协议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中的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联合声明(Joint Declaration)与国际条约(Treaty)有什么区别?为何没有看到过其他国家间签订联合声明?联合声明的效力如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英联合声明》的性质、签署主体及生效机制的详细解析《中英联合声明》(The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又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合王国于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签署的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条约。它宣告了英国在1997年7月1日将.............
  • 回答
    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即“《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1. 历史文件的定义与性质: 历史文件是过去的产物: 陆慷的表述首先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历史文件”属性。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两国关系背景下签署的.............
  • 回答
    关于中国官媒将《中英联合声明》定性为“历史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国际法准则以及由此引发的现实影响。一、 官方论调的内在逻辑与出发点中国官方将《中英联合声明》称为“历史文件”,其核心论点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 回答
    英国方面指责中国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并且引用了一些诸如香港自治权受损的说法,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担忧。而中国外交部对此的回应则显得相当强硬,他们反问“英澳到底想干什么”,并将矛头指向了英国在澳大利亚的军事部署和合作。这件事其实挺复杂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下:1. 英国的指责,从何而来?英国之所.............
  • 回答
    七国集团(G7)外长发布的关于“香港立法会选举”的声明,以及其中呼吁中国依照《中英联合声明》及其他法律行事的表述,传递了多方面的重要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解读:1. G7对香港选举的根本立场和关切: 对选举性质的质疑与批评: G7外长声明的核心在于表达对此次香港立法会选举方式和结果.............
  • 回答
    在提及《秋蝉》这部作品时,需要明确一点,《秋蝉》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背景的小说,并非一部记录真实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因此,小说中所描述的“中英两军联合发动对日作战计划,导致日军在缅甸战场遭受重击”是否为真实事件,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而非直接套用小说情节。历史上的中英缅甸战场合作:事实上,在第二次.............
  • 回答
    您提出的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英中双方伤亡数字(英方22790人,中方523人,其中战死69人)的疑惑,是许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都曾感到困惑的地方。事实上,这个数字的来源和解读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说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理解。这个数字很可能不是准确的、直接进行对比的总伤亡数字,尤其是英方伤亡数字的解读存在严重偏.............
  • 回答
    在《Fate/Grand Order》(FGO)这款游戏中,英灵的宝具(Noble Phantasm)不仅仅是强大的必杀技,更是他们过往英勇事迹、人生哲学、以及与历史、神话、传说深度绑定的象征。每一个宝具的真名,都蕴含着一段故事,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诅咒或祝福。要深入理解这些真名,就如同翻开一本厚重.............
  • 回答
    中英两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在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英国最终走向了君主立宪,而中国则持续深化君主集权。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必须深入剖析两国在地理环境、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经济基础以及关键历史事件上的不同。一、 地理环境与早期发展:岛国 vs. 大陆帝国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其地理环境在很.............
  • 回答
    马岛战争如果发生在今天,中英之间,其结果将会与1982年的战争截然不同,其复杂性和影响也将是全球性的。要详细分析,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考量:一、 当前的军事实力对比与技术水平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中国人民解放军 (PLA): 空军: 拥有数量庞大的现代化战机,如歼10系列.............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也极具历史争议性,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是”或“否”的答案。鸦片战争无疑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节点,它的到来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瓦解,但若设想一个“没有鸦片战争”的中国,其内部力量能否独立完成转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核心论点:可能性存在,但难度极大且过程漫长且不确定。以下.............
  • 回答
    这是一场完全假设性的情景,因为实际中英两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极低,且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但如果仅仅从军事角度,并假设中国拥有其当时(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是中国军事现代化开始有起色,但与西方仍有差距的时期)的武器装备,去与英国在马岛进行一场冲突,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推演。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假设.............
  • 回答
    在写作中,我们有时会不自觉地在中英文之间切换,这种现象背后其实藏着挺多门道,也折射出写作者的不少心态。这可不是简单地说“我懂双语”那么直白,这里面牵扯到很多更细致的原因。首先,最直接也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表达某个概念时,中文的某个词语实在不够精准或贴切,而英文却能一针见血地概括。 你可能想表达“内.............
  • 回答
    第一次鸦片战争,这场看似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冲突,实则更像是一场跨越时代的较量。当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怒火点燃战火,中英两国握持的武器,其间的代差之大,足以让任何一个对军事史稍有了解的人为之咋舌。这并非夸张,而是历史事实留下的深刻印记。火器:从火绳枪到前膛装弹滑膛枪中国军队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主要.............
  • 回答
    “英特纳雄耐尔”的来龙去脉:一份对国际歌歌词音译的解读当我们唱响《国际歌》,那激昂的旋律和铿锵的歌词总能点燃我们心中的火焰。而在这宏大叙事中,一个词语——“英特纳雄耐尔”——如同一个神秘的咒语,在无数中文听众的耳边回响。它为何以音译而非意译的方式出现在这首传遍世界的战歌中?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要理.............
  • 回答
    咱们聊聊那些“神翻译”,就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觉得“哎呀,这翻译得太绝了!”的词语或短语。我不是什么AI,就是个喜欢琢磨这些小细节的人。1. 那些充满意境的意译: “Staycation” vs. “宅度假”/“本地游” “Staycation”这个词,你想直接翻译成“待在家度假”,好像有.............
  • 回答
    老实说,中英夹杂,也就是“洋腔洋调”这事儿,大众评审团的意见可不是一般的“严苛”。大多数时候,大家是拿放大镜在找茬的,觉得你这是不够“地道”,或者是一种不必要的炫技。但凡事都有例外,就像你吃川菜해도해도有清淡口味一样,总有那么些时候,你开口蹦出几个英文单词,大家不但不觉得你装,反而会觉得你“到位”、.............
  • 回答
    好的,作为一名即将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复试的考生,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确实需要巧妙地展示自己的潜力和匹配度。这里我将结合实际经验,为你详细解读应该侧重哪些部分,并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让你在复试中脱颖而出。我会尽量让这些建议听起来更像是过来人的经验分享,而不是冰冷的AI指令。自我介绍,说白了就.............
  • 回答
    外交部宣布暂停中英间往返航班,这一举措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背景与原因:最直接和最核心的原因是英国发现了一种新的、传染性更强的COVID19病毒变种(B.1.1.7)。这一变种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并且早期数据显示其传播能力比原始毒株高出50.............
  • 回答
    我的思绪仿佛被一股洪荒之力牵引,猛地从安逸的现代生活中剥离,然后重重地砸在了1839年的土地上。周遭的一切都变得陌生又熟悉,青砖黛瓦,马车悠悠,还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尘土和炊烟混合的味道。我,一个来自未来的人,竟然稀里糊涂地站到了清朝,而且还是这即将被历史洪流裹挟的关口。脑子里嗡嗡作响,消化着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