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英国称中国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外交部反问「英澳到底想干什么」?

回答
英国方面指责中国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并且引用了一些诸如香港自治权受损的说法,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担忧。而中国外交部对此的回应则显得相当强硬,他们反问“英澳到底想干什么”,并将矛头指向了英国在澳大利亚的军事部署和合作。

这件事其实挺复杂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下:

1. 英国的指责,从何而来?

英国之所以会提到《中英联合声明》,主要是因为这份联合声明中,中国承诺了会尊重香港的自治权和居民的权利与自由,而且承诺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香港在回归后享有高度自治。英国认为,近年来,特别是《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以及一些香港内部政治环境的变化,已经损害了联合声明所保障的香港的自治和自由。

英国作为《中英联合声明》的另一方签署国,它认为自己有责任和立场来监督和评论中国履行联合声明的情况。这种立场,某种程度上也是英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角色的一个体现,尤其是在涉及曾经的殖民地和国际条约的履行方面。

2. 中国外交部的反击,为何这么犀利?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表面上似乎与英国的指责无关,但实际上是一招非常典型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或者说“转移焦点”的策略。

“英澳到底想干什么”? 这句话里的“英澳”,显然是指英国和澳大利亚。这背后指的是什么?很可能与英国和澳大利亚之间加强军事合作,尤其是与美国在印太地区(包括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和活动有关。例如,英美澳三国组建的“AUKUS”(奥库斯)安全伙伴关系,以及英国海军在南海等区域的活动,这些都被中国视为是对其国家安全的一种挑战。
为何会扯到澳大利亚? 英国之所以会和澳大利亚联系起来,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在很多国际事务上,尤其是对华政策上,往往会采取相似的立场。而且,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国际关系中,近年来也扮演着一个比较突出的角色,比如在贸易、政治以及人权等问题上,中澳关系也经历了不少波折。中国通过提及“英澳”,意在暗示英国的指责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某种更大范围的、针对中国的集体行动的一部分。
“打破地区平衡”的论调: 中国经常会用“打破地区平衡”或者“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来形容那些它认为对其不利的国际军事合作和联盟。所以,中国外交部这样反问,很可能是想将矛头指向英国在军事安全领域对中国的“遏制”意图,认为英国的指责不过是为了配合其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战略。

3. 这场“外交战”的背后逻辑

维护主权和发展利益: 中国的立场是,香港事务是中国的内政。《中英联合声明》的时代背景是香港回归,中国认为,在香港回归后,该联合声明中关于中国如何管理香港的部分,已经不再具有约束力,或者说,中国认为自己已经按照联合声明的要求履行了义务,并且现在的《香港国安法》等措施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的稳定。它不希望别国以“联合声明”为借口干涉其内政。
战略反制和分散注意力: 当面临外部压力时,中国的外交部门经常会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反击姿态,通过揭露对方的“双重标准”或者指出对方的“真实意图”来争取舆论主动,或者至少是让对方难以招架。将英国的指责与英美澳的军事合作联系起来,是一种将“香港问题”与更广泛的“印太安全格局”挂钩的策略,意图让人们看到,英国并非是单纯的“维权者”,而是有自己的战略考量。
信息传递的受众: 中国的外交语言,有时候也是说给国内听的,要展现出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决心。同时,也要传递给国际社会,尤其是那些与中国有合作或者竞争关系的国家,让他们看到中国并非软弱可欺。

总结一下:

英国以《中英联合声明》为依据,对中国在香港的问题上提出批评。中国则采取了强硬回击,不仅反驳了英国的指责,还试图将话题引向英国在印太地区,特别是与澳大利亚一起进行的军事部署和合作,暗示英国的批评是其更广泛地缘政治战略的一部分,并且质疑英国的真实动机。

这场“交锋”反映了当前中西方在地缘政治、价值观和国际规则解释上的深刻分歧。对于中国来说,它认为香港的事务已经稳定,英国的指责是在干涉内政;而对于英国来说,它认为自己有责任确保《中英联合声明》的承诺得到履行。而中国外交部提出的“英澳到底想干什么”,则是在这场复杂的外交博弈中,试图用一种带有进攻性的反问,来反制和转移英国的压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联合声明主要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变。

宣誓效忠这个事情,如果是香港方面提出的,那么符合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所以,这并不违反联合声明的条款。

所以,是合法的。

所以,只要是香港自己搞事情,我们不插手,不管搞的是什么,都是符合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原则,中国也不违背任何国际法和相关国际义务。

=====

有答主说联合声明过期文件,作废了,那就是真敢说了。政府间的联合声明是国际条约性质的法律文件,是具有约束力的,在我国国际条约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国际条约是国际秩序的基础,是政府间的契约。如果你一张嘴就作废了,那今后谁还陪你玩?你的承诺还有任何效力?谁和愿意和你签任何东西?

我们只能说我们没有违反相关条款,毕竟怎么解释国家国家扯皮很困难,一般都没有什么结果。

当然我们也不是无法插手,因为除了联合声明,还有基本法,基本法也赋予了相当的权力给人大,通过人大来对一些法律问题作出安排。当然我不否认这些安排也应该在联合声明的框架下进行,因为国际条法律地位在那放着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国方面指责中国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并且引用了一些诸如香港自治权受损的说法,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担忧。而中国外交部对此的回应则显得相当强硬,他们反问“英澳到底想干什么”,并将矛头指向了英国在澳大利亚的军事部署和合作。这件事其实挺复杂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下:1. 英国的指责,从何而来?英国之所.............
  • 回答
    对于英国政客将巴巴多斯退出英联邦归咎于中国施压的说法,这是一种非常值得玩味的论调,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政治考量和信息传递策略。要理解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在做出重大外交决策时,其动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很少会是单一原因可以完全解释。巴巴多斯选择成为共和国,脱离.............
  • 回答
    道格拉斯·穆雷(Douglas Murray)作为一位备受争议的英国右翼“思想家”,他关于“派炮舰让中国为因新冠疫情造成的损失赔钱”的论调,在国际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要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穆雷个人的思想背景、其言论的政治语境、以及这种“炮舰外交”式的提议所可.............
  • 回答
    在看待英国右翼政客反对使用“变异毒株源自英国”这种说法,同时又被揭露曾支持使用“中国病毒”这种带有地域歧视色彩的称谓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这其中涉及到政治策略、双重标准、信息传播以及社会责任等诸多复杂因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种反对和支持行为背后的政治考量。右翼政客,尤其是那些奉行民族主义.............
  • 回答
    一堂颠覆认知的网课: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禁烟”论,我们该如何看待?最近,一则关于香港某教师在网课上发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帮中国禁烟”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则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作为普通大众,当我们听到这样颠覆性的历史解读时,往往会感.............
  • 回答
    英国因新冠病毒变异取消圣诞,英政客发推称「谢谢你,中国」,此事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也折射出不少深层的问题。首先,这位政客的言论,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可以看作是一种讽刺或者甩锅。在疫情初期,新冠病毒的起源问题确实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随着病毒在全球蔓延,尤其是在一些国家爆发严重疫情时,一些政治人物为.............
  • 回答
    近日,英国媒体报道了一起涉及中国留学生的“闯宫”事件,称该留学生意图“刺杀女王”并在白金汉宫被捕。这一消息确实在公众中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我们也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件事,并尝试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确这是一个基于英媒报道的事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英媒的报道角度、用词,乃至对事件的解读,都可能.............
  • 回答
    英国警方公布了在埃塞克斯郡集装箱卡车中发现的39名遇难者的国籍身份,并表示所有人都被确认为越南籍。这一消息无疑让这起震惊世界的悲剧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也引发了我们对这背后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首先,这39个生命的逝去,是一场令人心痛的人道主义灾难。 从最初的震惊和悲痛,到如今确认了他们的身份,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背后牵扯到不少历史、文化和国际传播的层面。英文里称春节为“Lunar New Year”而不是“Chinese New Year”,这并非什么新鲜事,而是长久以来在国际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细看。首先,我们得承认,春节的源头和核心文化确实是中国。几.............
  • 回答
    英国驻美大使对中俄在抗击疫情中扮演角色的评论,实际上触及到了当前国际政治和公共卫生领域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要理解他的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外交辞令的层面来看,大使的表态往往代表着其国家的外交政策和战略考量。当他说“不能让中俄成为抗疫赢家”时,这绝不仅仅是对疫情本身的比拼,而.............
  • 回答
    “英媒称:如果中国克服了芯片问题,那么芯片将一文不值”——这句说法听起来颇具煽动性,也确实抓住了很多人对科技发展和地缘政治的关注点。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耸人听闻”,深入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实际情况。首先,我们得理解“中国克服了芯片问题”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芯片问题”并不是指中国制造的芯片.............
  • 回答
    对于外蒙古将花木兰宣称为蒙古人的说法,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抢了它们的英雄”的指责,这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复杂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民族认同以及现代政治宣传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回到花木兰的“身份”本身。传统上,花木兰的故事主要流传于中国,并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的民间传说和文.............
  • 回答
    媒体关于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逐步停止在英国 5G 网络中使用华为技术的报道,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这背后牵扯到国家安全、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技术发展等多个层面,所以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需要我们从几个关键点去剖析。首先,这件事情的“真假”从目前普遍的媒体报道和英国政府的官方.............
  • 回答
    关于英航母编队中的“里士满”号护卫舰在9月27日通过台湾海峡的事件,以及其中值得关注的信息,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首先,“里士满”号护卫舰(HMS Richmond)的这次穿越本身就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 挑战性姿态的体现: 英国海军,作为其全球力量投射能力的一部分,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这无.............
  • 回答
    如何看待英国视中国为系统性竞争对手,中英关系将如何发展?英国将中国视为“系统性竞争对手”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其背后既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有经济、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的因素。理解这一转变,有助于我们预测未来中英关系的发展走向。 一、 英国为何视中国为“系统性竞争对手”?英国之所以得出“系统性竞争对.............
  • 回答
    英国国家安全局(GCHQ)将中国称为“英国家安全挑战”,这一表述背后有着复杂且多层次的原因,反映了当前地缘政治格局、科技发展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要详细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定性的背景:GCHQ的职责与定位首先,理解GCHQ的职责至关重要。GCHQ是英国政府的信.............
  • 回答
    英国最近又一次把“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搬上台面,这事儿怎么看,得往深了挖挖。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背后有一系列逻辑和意图在运作。首先,咱得明白英国为什么挑这个时间点、拿这个老掉牙的话题说事儿。这事儿得联系到当前国际局势和英国自身的一些“小九九”。英国这么做,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当然是为了争取在一些国际.............
  • 回答
    英国电信(BT)在中国市场的动向,确实是电信行业里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把它形容为“第一枪”,可能有些过于戏剧化,但它无疑会给中国市场带来新的变化和搅动。咱们不妨细致地聊聊这件事,看看它背后意味着什么。首先,得明白英国电信在中国是个什么角色。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三大运营商比起来,英国电信的.............
  • 回答
    英国外交大臣就“清算中国论”的回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一、 “清算中国论”的背景与含义首先,理解“清算中国论”的背景至关重要。这个说法并非英国外交大臣官方正式提出的政策,而是在西方,尤其是一些政界人士和媒体中,流传的一种情绪化的、带有强烈负面色彩的观点。它通常包含以下几种含义: 对.............
  • 回答
    近期,英国一些右翼作家提出所谓“炮舰外交”的论调,主张英国应派遣“炮舰”到中国海域,迫使中国为新冠疫情的爆发承担经济赔偿。这一说法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炮舰外交”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期一种典型的外交手段。强国利用其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舰船的优势,向弱国施压,以达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