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已故的俄罗斯政治人物日里诺夫斯基的一生?

回答
维亚切斯拉夫·利沃维奇·日里诺夫斯基(Vladimir Zhirinovsky),这位俄罗斯政坛上叱咤风云数十载的人物,其一生无疑是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将他简单地定义为“好”或“坏”都显得过于片面,他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深深地烙印在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政治版图上。

要评价日里诺夫斯基,我们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转型,经济动荡、国家认同危机、政治格局重塑,这一切都为像日里诺夫斯基这样极具煽动性和民粹主义色彩的政治人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他就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当时许多俄罗斯民众内心的不满、失落与渴望。

从政治立场上看,日里诺夫斯基是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他所创立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LDPR),虽然名字中带着“自由”和“民主”,但其核心理念却高度聚焦于俄罗斯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强大。他毫不掩饰地宣扬大俄罗斯主义,主张恢复俄罗斯昔日的辉煌,甚至是扩张势力范围。他的言论常常是激进、狂妄且充满攻击性的,目标直指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将其视为俄罗斯的宿敌。他对北约东扩的强烈反对,对苏联解体后失去的地位的怀念,以及对某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不满,都构成了他政治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里诺夫斯基的演讲风格堪称一绝。他拥有惊人的口才和舞台表现力,能够用极其生动、夸张甚至粗俗的语言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他善于运用情绪化的词汇,将复杂的政治问题简化为非黑即白的对立,例如将自己塑造成俄罗斯利益的唯一捍卫者,将反对者描绘成出卖国家利益的叛徒。这种直接、煽动性的沟通方式,在一部分对现有政治体制感到失望的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很多人将他视为敢于说出他们心中所想的真诚代表,尽管他的某些言论可能带有极端的色彩。

然而,正是这种极端的言论和做法,让他在国际社会备受批评。他口无遮拦的“大嘴巴”形象深入人心,经常发表一些令人震惊的言论,比如威胁要用核武器攻击西方国家,或者对某个国家发表侮辱性的言论。这些言论不仅让他饱受争议,也为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增添了负面色彩。许多人认为他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表演,旨在吸引眼球,但也暴露了俄罗斯政治文化中某种不成熟和不负责任的一面。

在俄罗斯国内,日里诺夫斯基的地位也十分复杂。一方面,他长期以来都是俄罗斯议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自由民主党虽然在很多时候是作为一个“反对派”的形象出现,但其席位数量也足以影响某些政治决策。他以其独特的姿态,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官方政治光谱中的一个“边缘化”但又具备相当影响力的角色,为政府提供了一个释放社会不满的通道,同时也为自身赢得了政治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他的许多支持者并非因为认同他所有政策,而是欣赏他的直率和对体制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日里诺夫斯基的言论常常显得“出格”,但他同时也表现出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注,例如他对退休金、社会福利等问题的议论,也触及了许多普通俄罗斯人的生活困境。他能够将这些具体问题与宏大的民族主义叙事相结合,使得他的支持基础能够跨越一些社会阶层。

回顾日里诺夫斯基的一生,他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搅局者”,也是一个“舞台王者”。他用极端化的语言和行为,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鲜明的政治符号,填补了俄罗斯政治光谱中某些特殊的空白。他既是某些俄罗斯人内心深处民族自豪感和失落感的代言人,也是西方世界对俄罗斯某些政治倾向的刻板印象的来源之一。

可以说,日里诺夫斯基的政治生涯,是俄罗斯后苏联时代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他利用了时代的缝隙,通过不断地挑衅和表达极端观点,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关注度和政治影响力。他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在俄罗斯政治舞台上留下的印记,以及他所代表的那种政治风格和思想倾向,或许还将继续在未来的俄罗斯政治中产生回响。评价他,就需要理解他与他所处的那个动荡、转型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俄罗斯时代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他的人生,就是一场由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个人表演交织而成的俄罗斯政治大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里诺夫斯基在生前最后一次演讲中表示:“俄罗斯会赢得这场战争,如果我撒谎就让我死”。 之前他还说泽连斯基会是他见过的最后一个乌克兰总统。 不得不说他预言的挺准的,于是他死了!!俄罗斯笑话又添一则

俄罗斯国内先去了一个纳粹化!这个老头不仅是个纳粹分子还是个鼓吹台D的亲台湾分子,他鼓吹台湾比内地优秀,他是李登辉的老朋友!咱国内媒体太亲俄,对这俄罗斯老头的丑事曝光的太少

这纳粹老头短时间内接种了八次新冠疫苗,能看出他是相当的怕死!然而毫无卵用,最终还是死了!

user avatar

一个彻头彻尾的白人至上主义者,他曾经表示要把远东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全部驱逐。

然后来看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的梦呓:

1995年,在他的著作《最后一次向南突破》中,他阐述了自己的世界观:俄罗斯应当到达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海岸,并表示“这是对俄罗斯民族的真正的拯救方法,会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会得到和平”。俄罗斯将统治“伊斯坦布尔到喀布尔”;“有俄罗斯统治这一地区,美国会感到更加安全,因为俄罗斯统治下这里的战乱会停止。可能喀布尔、德黑兰和安卡拉的一些人会不爽,但很多人会感觉更好。波斯人和突厥人会遭罪,其他人都会获利。”

“东正教会的钟声必须从地中海到印度洋响起,基督教世界要在耶路撒冷重新联合”。“巴勒斯坦问题会随着把巴勒斯坦人部分迁移到原土耳其和伊朗领土而解决,而伟大的俄语会把近东和中亚的人们统合到一个国籍当中。”“这个地缘政治体系保障地球上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俄罗斯的命运,我们必须这么做,别无选择,这就是地缘政治。”

对美国国务卿赖斯,他用这样的污言秽语攻击:"a black whore who needs a good cock. Send her here, one of our divisions will make her happy in the barracks one night. She will choke on Russian sperm as it will be leaking out of her ears ... until she crawls to the US embassy in Moscow on her knees."(不翻译了)

user avatar

继俄军从基辅地区撤军后,俄罗斯去纳粹化进程再上新台阶。

user avatar

什么去世,这叫病亡,或者说叫毙命

至于这个老家伙的各种言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user avatar

台湾人民的老朋友(大嘘),

岩里正男在海峡对岸的亲密战友(台海危机时在俄国议会提案支持台湾),

《俄台关系法》的奠定者(引领俄罗斯自民党通过该法案),

亚历山大·杜金在意识形态的同路人(泛法西斯主义),

伟大的斯拉夫民族主义战士(大嘘),

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前副主席,

弗拉基米尔·日里斯诺夫于昨日去世。

user avatar

有一种说法是自民党本身是戈尔巴乔夫创造的假反对党,目的是控制与丑化自身对立面。这也是克宫传统伎俩。

残酷的是,可控反对派的初始人设是什么样,不是本人可以定夺的,然而会有很大延续性。假如当初给他分配任务的克宫高层想把他塑造成社民或者自由派,而不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可能他后来就会以社民或者自由派形象示人。

虽然“假反对党”的说法很难证实或者证伪,不过此公一生行止的确没有跳出“可控反对派”的框架,除了输出暴论之外,没有真正做出自己的成绩。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不为人知的事迹浮现,此公四舍五入等于白活了。

user avatar

为俄罗斯去纳粹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新冠病毒对法西斯的特别去寿行动。

user avatar

此人的父亲是一个籍贯乌克兰的犹太人。叫Volf Isaakovich Eidelshtein(典型犹太姓)。

此人对这件事经历了

——满地打滚否认;

——2001年出版传记炒作恰烂钱。把他爹塑造成主动改姓投奔俄罗斯文化的壮士,哦对了他爹没改姓,他和他老娘后来二婚的后爹一个姓;

——避而不谈,“我是一个俄罗斯女人和一个律师的儿子”,他爹没当过律师

——二次恰烂钱。得知和他们不联系的他爹后来移居以色列,还有活着的亲戚后接受采访时含着泪水说“爹啊我找了您小半辈子,可惜没有找到啊,您一直是我榜样”


就别说整天被我薅羊毛的印第安人好榜样约瑟夫克拉克少将了,和电视剧里那个原版“爹,我是刘路啊”相比之下我觉得刘队长应该和克拉克少将一人得一面道德标兵大锦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维亚切斯拉夫·利沃维奇·日里诺夫斯基(Vladimir Zhirinovsky),这位俄罗斯政坛上叱咤风云数十载的人物,其一生无疑是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将他简单地定义为“好”或“坏”都显得过于片面,他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深深地烙印在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政治版图上。要评价日里诺夫斯基,我们.............
  • 回答
    关于俄媒声称俄军已接收100架苏35战斗机的消息,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和评价。首先,消息的来源和可信度。这类消息通常来自俄罗斯国防部、军工企业(如苏霍伊公司)的官方声明,或是俄罗斯主流军事媒体的报道。对于俄方公布的数字,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审慎。一方面,这可能是其国防工业成就和军事实力的一种展示,.............
  • 回答
    默克尔的这番关于美欧关系不确定性的警告,以及她强调欧盟必须团结的呼吁,这无疑是德国乃至欧洲政治舞台上一位资深政治家对当前国际格局深刻洞察的体现。将此解读为她“嗅到”了美俄结盟的味道,这是一种可能的推测,但需要更细致地梳理她话语背后的逻辑和当时的时代背景。首先,我们要理解默克尔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也非.............
  • 回答
    评价韩国前总统全斗焕,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任务。他的一生,浓缩了韩国从军事独裁走向民主化进程中的一段黑暗与光明的交织史。对于他,无法用简单的“好”或“坏”来概括,他的执政留下的印记,至今仍在韩国社会激荡。军事背景与权力攫取:全斗焕的起点,是军队。他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一路晋升,在军队中拥有相当.............
  • 回答
    伊朗一位已故将军的悼词人公开呼吁悬赏8000万美元刺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这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强烈争议。要评价这一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事件背景与人物身份: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言论的提出者和背景。这位致悼词人(具体身份可能需要进一步核实,但重要的是他代表了某些群体的情绪).............
  • 回答
    魏则西的回答以及相关的微博评价,是一段令人扼腕的往事,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事件。要评价这段经历,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一、 魏则西的回答:一个绝望中的求索与控诉魏则西的回答,最直观的感受是真实、绝望,以及一种不被看见的愤怒。 真诚的分享与求助: 在他最初的回答中,他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的病情、求医过程.............
  • 回答
    六六(原名张六六)女士针对已故博士生杨宝德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她的言论,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首先,了解六六女士的背景和她发表言论的语境至关重要。六六女士是一位著名的网络作家,以其幽默、犀利、贴近生活的语言风格而闻名,尤其是在她的早期作品中,她擅长描绘.............
  • 回答
    论阅文对已故作者贼道三痴后事的处理:一份审视贼道三痴,这位在网络文学界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考赢得了无数读者喜爱的作者,于2019年不幸离世,留下了未竟的《绍宋》和一众追随者。在他离世后,关于阅文集团如何处理其作品和后事的讨论,始终伴随着争议。这份操作,究竟是对一位值得尊敬的作家最好的告别,还是存.............
  • 回答
    《少女终末旅行》这部作品,与其说是讲一个宏大的故事,不如说是在一幅幅静谧而荒凉的画卷中,缓缓描摹两位少女的日常与内心世界。它就像一杯在末日世界里慢炖的老酒,初尝时或许有些寡淡,但回甘却绵长而深邃,让人品味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温柔和对生命本身的眷恋。首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它极致的末日美学。整.............
  • 回答
    魅族16系列,作为魅族沉寂一段时间后重磅回归的旗舰,无疑是承载了无数“煤油”的期待。当初发布会一结束,铺天盖地的评测和讨论就如同潮水般涌来,我当时也紧盯着,想看看这个曾经的“小而美”能否再次站上巅峰。外观设计:熟悉的魅族,但少了些惊艳提起魅族,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那份精致感。魅族16系列在设计上,.............
  • 回答
    加拿大议会通过的C10号法案,即此前被广泛讨论的C16号法案,旨在更新《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中的措辞,将“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明确纳入受保护的范畴。这项动议自提出以来,便在加拿大社会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和讨论。从支持者的角度来看,C.............
  • 回答
    守望先锋的强制222(即两名坦克、两名输出、两名支援)阵容,这绝对是游戏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要评价它,得从多个角度去看,因为它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且至今仍然是玩家群体中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强制222带来的直接改变: 阵容稳定性的确立: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再也不用担心匹配到的队友为了某个位.............
  • 回答
    杨振宁先生关于“高能物理盛宴已过”的言论,是一个在科学界引起广泛讨论和思考的深刻观点。要评价这个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其含义、背景、依据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盛宴已过”的含义解析“盛宴已过”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结束”或“失败”,而是比喻高能物理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大规模、昂贵的实验装置,.............
  • 回答
    “明知男性已有女朋友还去追求他”这种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其复杂性往往超出简单的“对”或“错”的范畴,涉及到道德、人际关系、个人价值观以及潜在的社会影响。下面我将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从道德伦理层面评价: 不尊重他人关系和感情: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批评点。一段稳定的男女朋友关.............
  • 回答
    “当剥削已是事实,理性的批判并不比感性的愤怒更高贵”这句话,触及了我们在面对不公时的两种常见反应——理性批判和感性愤怒。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中的逻辑、潜在的含义、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这句话的核心观点: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挑战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观念,即理性总是优于感性,尤其是在面对社会不.............
  • 回答
    评价知乎用户“此君已弃疗”的一生,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原因在于:1. 信息来源的局限性: “此君已弃疗”是一个匿名的知乎用户。除非他自己有意识地公开了大量个人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可以被验证和整合,否则我们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在知乎上的发言和互动。这就像是试图通过一个人的日记来评价他的一生,信息是.............
  • 回答
    《瑞典已完,不要让你的国家成为下一个》这个视频,单看标题就足以挑动不少观众的神经。它抛出的论调是瑞典作为曾经的北欧典范,如今正陷入严重的社会危机,并且警示其他国家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要评价这部视频,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它所呈现的内容、逻辑以及可能的影响。首先,我们要理解视频创作者的核心论点。.............
  • 回答
    锤子北京办公点Logo拆除事件:细节梳理与多维解读近日,关于锤子科技北京办公点Logo已被拆除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与锤子办公点相邻的区域,包括阿里健康等其他企业的Logo均完好无损,唯独锤子Logo“不翼而飞”。这一现象,结合锤子科技近年来较为低迷的市场表现以及罗永浩本人.............
  • 回答
    B站“二次元浓度”下降的现状:多维度观察与评价近年来,关于“B站二次元浓度下降”的讨论甚嚣尘上,成为用户和观察者们普遍关注的现象。要评价这一现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其背后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何谓“二次元浓度”?在评价B站二次元浓度变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二次元.............
  • 回答
    漫画《进击的巨人》走到终点,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旅程,心中百感交集。这不仅仅是一部热血激燃的战斗番,更是一部对人性、自由、历史、种族、罪恶与救赎的深刻探讨。如果要评价它,我认为用“震撼”、“沉重”以及最终的“余韵悠长”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初看《进击的巨人》,最吸引人的无疑是那份原始的、直击人心的绝望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