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过来帮忙,邀请我团来回答这个问题
@共青团中央,尤其该让我团聊聊那位走国小姐日姑娘。。。
这位走国小姐高明之处是先给自己弄了个受害者的身份,连
@孟德尔这样的大V都来点了赞,也许也真的只是游戏类优秀回答者吧!
那位
@日捻小姐高明之处把自己先在弱者位置上,自己没有本地户口,读过半年农民工子弟学校,最后回了原籍参加高考,说自己很深的接触过农民工子女,我认真的看了她的回答和评论区的回复,感觉她其实并不是真正瞧得起农民工子女,虽然努力掩饰但字里行间还是流入出浓浓的与农民工子女划清界限的感觉,其实就是利用农民工说事罢了,一股子NGO的套路,倒是有个回复说“我是农民工子女,但我很爱国,这个怎么破”!
再说说这位日小姐,我理解她的处境,就是穿着长袍站着喝酒的孔乙己!既不屑于和农民共为伍,又混不进本地人的圈子,于是全是你国的错,全是TG的不对!若真混进本地人的圈子,恐怕她会第一时间指着农民工喊蝗虫了!
农民工子女无法获得与本地人同等级的教育,这确实可悲,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考中大学又是以地域分比例,而大学又严重依赖地方政府拨款,现在这样的高考制度即使不是最优的,但也绝对是不坏的!若开放农民工子女与本地人相同的本地受教育权会怎样?且不说一线城市的学校就没有接受这么多学生的能力,全国的有钱人中得有一半让家人提前很多年来北上注册个公司,把自己伪装成打工者,然后让孩子在北京读书参加高考,我保证这样的话农民工孩子更没有机会!若是高考全国一个分数线呢?那么对于教育优势地区高考将一点便宜都占不到,那样就会断了地方政府对大学的资助,大学水平将严重下降,或者提高到现几倍学费,你以为这就完了?到时候地方政府会把那些原本资助大学的钱留给高中,优势地区的优势由大学转向高中,恐怕到时寒门子弟更没有机会!
最后防折叠,回答下本题,其实就一句话,我国的各种资源真的是连自己的人民都满足不了,如何接待难民?!
计划生育不是给外国MSL让生存空间的!
我也是Uppsala大学的学生,本来这条回复只想回答日捻的,今早的新闻炸的我差点不想匿名了
————1月24日更新:给大家讲下答主对难民态度的心路历程,不喜欢情绪化的人可以关闭————
其实最开始,答主也是十分同情难民的,尤其是难民中的孩子们。
15年难民开始来瑞时,答主住在乌普萨拉学生区一12人的Corridor里,那时有个伊拉克裔瑞典籍的女生,经常转些ISIS轰炸伊拉克古迹的视频,因关系不错,加之答主对各种古文化的保护都十分心切,每次看,嘴边都会挂句%&&。
不过,15年6、7月开始,答主周围的瑞典人态度开始变得非常明确,那就是反对难民入境。来到瑞典3年有余的斯洛伐克大哥经常拿难民的破坏行径给答主洗脑(尽管当时他还在SFI帮助难民学习瑞典语,当然,难民来瑞前,在东欧地区影响力也很大),在一次宿舍谈话中,一个学政治的瑞典小哥甚至当着伊朗裔瑞典籍的小哥说:“我们应该拿臭鲱鱼罐头把难民熏走,告诉他们滚回你们的ISIS。”(当时,我们在讨论仲夏节开鲱鱼罐头)。那时的答主只是隐约觉得紧张,毕竟凡稍微了解瑞典人的都知道,瑞典人不是没有态度(喝酒后可开朗了),只是他们害怕自己被标上标签,如政治不正确,不支持女权等,是很好面子的一个群体。
到了15年下,答主却是在与一帮圣母左的朋友们相处久了,才受不了的。首先就是答主身边有个负能量满满的土耳其妹子,她每天的状态都是:“法国炸了你们关心,意大利炸了,你们关心,土耳其天天炸,你们不关心。”要么就是“全世界都没有帮我们的。”总而言之,加上日常生活的片段,给答主一种“全世界都欠我”的感觉,继而延伸并放大了周围有这些倾向的难民身上。
其次,瑞典街头出现了许多强制要你捐款的人,有一天答主走在乌普萨拉市中心。一男子上来就给我看一个女人被绞死的照片,问我可不可怜她,我说:“可怜。”他便把手一伸要钱,我说:“我没有现金。”他指了指我背后的ATM说:“我跟你去取。”你说,我能高兴吗,最后我以我着急走为由把他甩了,但这种事情不止一次,让我对难民印象大打折扣。
第三件事,则是有一天我在自家楼下遇到一个衣着很体面的难民大哥,推的自行车比我的还好,带着两个小孩子。我本来就喜欢孩子,对着孩子笑了笑,结果两小孩冲上来问我要钱。我说自己没有现金,他们爸爸就说:“旁边有个PIZZA店,你给我们买PIZZA吧。”在这里我就要骂一句马丹了,老娘穷学生一个,自行车都没你的好,你怎么不给我捐点钱。再三推脱后,他们三,父与子与女都一脸不满。
第四件事,答主周围一个总是对中国媒体缺乏言论自由,没有人权,总拿广场事件DaoBiDao的瑞典人希望尽己所能对难民进行爱的供养(稍微了解一点的人应该都知道,国外的媒体也都是有利益集团赞助的,至于设墙,请自行百度Google+是怎么把自己关起来的,广场事件不了解不做评价,但没有发展的眼光,总是让人觉得可笑)。
所以你说有过这种经历的我,能多喜欢难民呢。但即使这样,我也没有讨厌难民这个群体,在回答中,也尽量保持客观立场,毕竟,的确有千千万万我没见到的,可能很优秀的难民,我觉得我已经努力了。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句,普通人的白左问题是不大的,我讨厌的是统治阶级口正身体嫌还带双重标准的白左。毕竟个人觉得伪君子不如真小人。至于我,不左不右,我到哪都能挣钱养活自己,活得不错,只要政策不让我没得活,我一个政治敏感度不高的吃瓜群众表示和我没什么关系。
—————————1月22日情绪化更新————————
今早,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标题与内容可概括为“三男子直播轮奸案”,是瑞典《晚报》报道的,瑞典国家电视台SVT也报道了这个事件,地点就在乌普萨拉。
事发之后,有很多我的朋友们给我发信息要我注意安全,毕竟我是女生,还经常单独走夜路。
首先谢谢大家关心,其次,这个新闻也证实了外来移民难民(之前我所提轮奸男孩案的案犯是阿富汗难民)给瑞典造成的影响并非危言耸听:
(直播截图)
好在目前尚居住在学生区的答主未感受到明显的不安定(可能是答主最近比较宅),最后,我想结合之前的回答以及这个视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世界上哪里都有好人坏人,轮奸案的确令人发指,但我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
难民这个群体不应该为其中的渣滓背黑锅(我们不能因作案者的身份是难民而认为瑞典的坏人只有难民),但作为人身安全遭受不安定性威胁的“弱势群体”(套日捻小姐一句话),我很难不去吐槽放大量难民进来的白左。
毕竟,尽管难民进来之前,瑞典也不是纯粹的、没有犯罪的净土,难民进来以后,各项不安定指数上升也是事实。
最后,为什么我不支持白左,原因很简单,统治阶层的白左不是民主(也许是我周围样本量太小了,之前Corridor的瑞典人都很不喜欢难民,甚至有个男生当着伊朗裔瑞典籍的舍友吐槽——不是针对伊朗裔要那些难民滚回ISIS;而且我在南部时,一个老奶奶跟我说:“我简直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瑞典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进一步,这帮统治阶层的白左没有资格对中国指手画脚。原因是:他们称英国公投以及特朗普当选是民粹主义的胜利。所以要么白左把民主的定义确定明白些,要么还是把自己手头的事情搞好吧。(我个人立场比较中立,我也可怜那些饱受战乱的孩子们,但我很自私,治安问题上,我还是考虑自己,毕竟你是看着这个地方慢慢变的)
今早看到这条消息时还是蛮愤怒的,但静下来想想,新闻上的内容大多也是小概率事件。刚刚看到隔壁楼9000多赞的一个回答是集纳各家新闻报道,其实新闻上的世界与真实世界还是有所脱节。
答主会在回国前好好注意安全,但仔细想想,到哪里不需要注意安全呢。
不过,2年前,曾半夜3点(数据统计弄到太晚)从教学楼出来,一人走半小时回家的答主还能信誓旦旦地跟母亲说:“没事,瑞典安全的很。”
一年前,通勤于斯德哥尔摩和乌普萨拉两地,只能跟母亲说:“没事,我下班都走市中心,市中心安全,乌普萨拉更安全。”
现在,估计都不敢说乌普萨拉也安全了。看着一个“好地方”慢慢变化,真是揪心的很。
——————————————————————————————
我也是Uppsala大学的学生,因认识日捻小姐,为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特匿名答题。
我来瑞典的时间较
@日捻小姐稍长一些,这个回答也主要是回答日捻小姐的。
我理解日捻小姐在国内有过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但我实在不认为只在瑞典待了1年的日捻小姐,真了解瑞典以及这里的难民现状。
1,日捻小姐认为她拿奖学金是白左为“下等人”谋的福利,这一观点的前提就是错的。
据我所知,乌普萨拉大学乃至SI,所有奖学金的评判标准都不是贫穷,不是施舍。奖学金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促进学术交流。不说全世界,且看瑞典,许多凭优秀成绩拿奖学金的孩子家教就很好(比如我认识的拿到兄弟会奖学金的孩子们家境都不错)。如果你说奖学金为“下等人”提供了出路,中国的高考可是为许多人开辟了大桥啊。更何况,中国高校给外国学生的优惠更多,这可以理解是我们中国给外国“下等人”谋的福利吗?教育机构不是慈善机构,所以为“下等人”谋福利,以税进行爱的供养,纯属无稽之谈(或者说就她拿的那份学校奖学金,并不是为“下等人”谋的福利)。
2,日捻小姐提到瑞典有许多“白左”对瑞典高校向欧盟以外学生收费抱不平,这让我产生疑惑,日捻小姐,你认为“白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瑞典现在的执政党是中左派执政党,可谓是“根正苗红”的白左,正是他们签署了接收难民的协议,但也是他们一以贯之了向欧盟以外学生收费的决定。如果你不把瑞典政党算作白左,而是选择那些生活中透露两句慈悲情怀的人,瑞典政府苦心经营的形象简直一文不值。但如果瑞典政府是白左……难民接收是慈悲,欧盟以外的学生被收费,这不是双重标准是什么?难道你要告诉我瑞典教育机构支持不了这么多人的免费教育,其他学生被收费是活该?再强调一次,教育机构一般不做慈善(或者说是双标的慈善,以他们对非欧盟国家学生收费的情况来看)。
3,谈谈难民对瑞典的意义。其实瑞典历史上不止这一次难民潮,早在上世纪60年代,瑞典就曾接收大量的芬兰人(芬兰与俄国太近了),90年代又接收了许多伊朗人。记得之前一门选修课,一位芬兰裔的乌普萨拉大学教授(专门研究北欧史)曾告诉我,瑞典接收难民的最主要目的是招收廉价劳动力,此次也不例外。我不敢说这一结论100%是正确的,但如果是,这次的难民危机其实源自瑞典政府对劳动力素养与现代瑞典知识型社会之间差距的误判(扯远了)。
4,谈谈我对白左的认识。我身边有许多“白左”,我和他们也是朋友。许多普通的“白左”并不是真左,而是西方长久以来意识形态告诉他们这样就是对的。那统治阶层的白左呢?虽然以我的水平,一两句无法解释清楚自己的观点,但首先,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层的工具,你所认为的“正确”都是相对而言。第二,作为一个身处白左社会的异乡人,我感到的白左是带有一丝傲慢态度的。他们所谓平等的前提就是不平等的,因为他们的“正确”是站在为他们所设的制高点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所谓正确都是一定立场的)。
他们尽情地对你进行指责,去煽动,却从来忽视你所处的条件以及你的需要。就比如节能减排,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均耗能量要比我们高的多,可他们还会站在一个制高点去说:你看你们中国人浪费了多少资源。难道中国人不配享有和他们同等的福利?那还好意思聊平等哦。(这一块我因为疲惫思路不太清晰了,凑合看吧)
5,我之所以忍不住上来回答,第一是日捻小姐一句一个“你国”让我略有诧异(尽管我尝试理解了日捻曾经的经历与立场),第二是我没想到居然有2000多人会给这样一个充满个人情绪的回答点赞。
好吧,我个人也没资格去说日捻小姐情绪化,但出国这几年,我想说我的国家再不好,这些年都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我作为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国家的缺点,甚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或者说以我的立场,认为正确的心态应该是:“我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国家更好。”(举个例子,瑞典发展到现在也不全靠统治阶级,瑞典人为男女平等及LGBT平权付出的努力,遭受的阻力在当年并不小,发展是个过程,中国不是空洞的国家,中国是由人组成的,人都不努力,中国怎么好)
身在异国他乡,最深刻的体会是国强大,民才有尊严。
如果你要说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没有国家,那只怪我眼界太小,在我看来,凡是人要有对自我的认知,就必定分帮结派。人不是完美动物,没有国家的完美理想在你我尚且生存的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她能表达她的观点,我也有权力呈现我的立场,不是撕,也不是站在什么角度去指责,请仔细阅读)
最后切题一下,回答我所知道的部分难民现状。
瑞典的难民问题的确不该被妖魔化,但与过去的瑞典相比,难民给瑞典带来的问题也的确不容小觑。尽管拿个例作证有以偏概全之嫌,首先,日捻小姐与我曾经所在的乌普萨拉市前段时间刚有男孩被轮奸的案件,另有一名男子以恐怖威胁罪被逮捕。第二,瑞典南部马尔默市前段时间统计的数据是几乎每周都有枪击。第三,瑞典哥德堡有许多瑞典人被洗脑加入ISIS。
不过,我也同意,许多难民的确是受害者:
哥德堡一社会机构(the local上看到,叫什么拯救任务还是什么的,忘了)经跟踪调查,发现哥德堡接头流落的难民小男孩多靠卖淫为生。而且我自己也接触过一些上进的难民,他们在积极学习瑞典语,想要在安定的环境站稳脚跟。
但还是那句话“自助者天助”,所以我个人不讨厌难民,但坚信光靠别人的帮助是解决不了叙利亚阿勒颇之类的问题的。瑞典暂时不需我们操心,那是因为我相信难民不会干扰到我们中国。
最后,说瑞典药丸的不是中国人啊,那个视频是老外做的,每天报道瑞典药丸类新闻的媒体也主要是SVT这样的。
由于过于疲惫,这段文字可能有许多错别字或词不达意的地方。不强求别人赞同,但希望能提供另一个来自乌普萨拉大学学生的视角。
————分界————
思来想去,还是要补充一点。
瑞典总体上是个很友善的国家,我在这里的生活也十分开心。
我以前和瑞典的朋友们探讨过难民问题,他们曾说:“瑞典人不是讨厌难民,只是难民大多素质低下,到哪都不受欢迎。”
所以,仓廪不实而难知礼节的部分难民,其中更甚者——那些企图改变他国文化、习俗的部分难民才是瑞典社会中最受人诟病的群体。
最后谈下一家之言,我相信瑞典暂时不会动乱到视频中的境地(视频有其真实性,但大家也知道媒体会有夸张的效果)。因为除了周围中东人脸孔多了起来,在治安方面我并无太大感受,斯德哥尔摩的警察的确多了些,但好人坏人共存的世界都差不多。不过我也认为瑞典的难民问题的确具有不同以往的长期影响。
毕竟现在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同以往,现在瑞典对劳动力的投入要比以前高很多。
自16年1月开始,瑞典已开始收紧边境审查制度,甚至开始通过测骨龄防止难民虚报年龄。无论今后瑞典发展如何,因为人都有超乎想象的适应力,也许不会太糟。 但你也理解,当你看着一个已成习惯,“安逸的、舒适的秩序”被渐渐扰乱,那种心情的确不会很好。
(鉴于很多人误会,因为我也是女性,所以不希望大家以“女性”为标签攻击日捻小姐,谢谢~)
当年大陆政府建议香港人不要一次性放开大陆人口移民香港、到香港生孩子的口子。充满爱心的香港市民说cnm独裁政府懂不懂什么叫人权,劳资是文明世界不搞你独裁那一套。多年之后香港的床位变得紧张,当年热心的香港人民愤怒地把大陆人称作蝗虫,忘了什么叫尊重什么叫人权。
小国模型和大国模型是不一样的,无法套用的。经济学家讨论通货膨胀的时候要单列一章北欧模型。芬兰、挪威人口大约500万,瑞典最近刚刚超过千万。无论中国照搬北欧国家还是北欧国家照搬中国经验,其实都容易把自己玩死。国情这个东西并不全是托词,这是我们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必须考虑的前提。
2010年瑞典预计2020年破千万。感谢移民,提前实现了。好消息是,按照传统经济理论,长期经济增长依赖于人口。问题是现在这个增长,新增人口能否迅速融入这个社会形成稳定劳动供给,还是仅仅通过人口基数增长带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GDP数字增长。这个的确有待观察。拿一两个勤奋努力融入当地社会的个体代做普遍情况来证明移民干得多好瑞典干得多好这种其实还是说服力有限或是带着情绪和预设立场说话。
多说两句。
我一定程度上理解
@日捻小姐的情绪和愤怒。这个东西跟因为生在山东、河南等高考大省仇恨现行高考录取比例,甚至跟最近因为房价下跌愤怒政府不作为扬言如此不作为会激发民变的合肥购房者本质上没有什么不一样。
社会有规则和制度,这些规则和制度一定有种种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很多时候也是现实社会中最不坏的选择。我不知道日姑娘为什么没有户籍,大概率是父母超生了。不去谈论计生政策是否合理,但是这种违规必然是有代价的。情感上,我们认为父母违规子女承担后果不人道,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如果没有对应的惩戒机制所有的规则都无法执行了。我相信绝大部分普通人,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不如意,而这种不如意很多时候并非由我们个人造成,却要承担后果。比如作为一个落后省份,我面对多年前复旦只给我们全省不超过两位数的指标而上海本地生源的名额是我们省的百倍,现在仍会感到愤怒和不公。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投胎的问题。但是从另一个层面看,复旦给我们省10个名额在我们省内分配是否公平,才是我更在意的。如果这10个名额全部是依赖不透明的保送特招我觉得这个国家要完。但是即使我面对这样的不公,我觉得我也不会因为这个就不爱我的国家,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去改变它,一点点推动国家的民主和公平,而不会把他叫做你国。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满清末年,民国末年,99%的中国人可以集体叛国了;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李陵,甚至洪承畴这样的人都应该得到赞美了。对日姑娘,我还是愿意去祝福她,每个人都有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的权利。
其实只要在欧洲转一圈,就会很明显感受到有众多移民的西欧和北欧大国治安很不好,是切身体会到的
先上个图
被砸的telnor门店,首都市中心
另一个角度,你甚至可以看出这不是在户外,是在商场或者通道里(记不清了)
这是首都斯德哥尔摩,首善之区,你可以想象北京或者上海某商场的移动联通营业厅被砸成这样么?
而且这种事情很经常发生么?
我去瑞典巡店,看到最市中心的步行街上的门店,都没有摆出来供消费者体验的手机,问为啥?之前夏天的早晨4,5点的时候,一样的玻璃被砸,然后有人进去把体验的手机都抢走了
你可以想象自己所在的城市是这样吗?
还有,到朋友那边聊天。正好那会他都要换房子,看好了一个一楼。瑞典的房子之前一楼大家都很喜欢,因为有个小院子,可以种点花花草草,夏天搞个烧烤啥的。如果再有一面大大的落地窗,更是可以欣赏花园的美景。
但现在,他非常担心,不想住进一楼了。为什么?
你想花园被陌生人进入,落地窗被人打破然后翻到家里面,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瑞典好的地方真的很多,但是治安恶化是每个人,甚至我这个出差几天的人都能感受到的。
所以,请重视瑞典人民的呼声,谁也不想自己的老家变成这样。
某些知友的逻辑太神奇了。
一个非常明显的逻辑硬伤,竟然在知乎获得了上千赞追捧
不管什么问题,都能黑一把中国。
就你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有这闲心替瑞典捉急不如替自己捉急吧。长着一条韭菜命,操着一颗走家心。
(*经提醒,用你国不利于展开良好讨论,请自己替换为走国。)
瑞典现在或许没有以前好了,但仍然甩走国一万条街。
瑞典的 no go zone 是治安问题,你国每个地方的雾霾在白右看来都是 no go zone. 微笑脸。如何评价视频《瑞典已完,不要让你的国家成为下一个》?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知乎
所以这个逻辑的实质之处就是,身为一个中国人,没有资格评价瑞典的移民问题。
换句话说,没有雾霾的美国人可以,不是韭菜英国王室可以,因为你是中国人,不可以?
那我想问一个问题了,中国人是不是人,有没有言论自由,有没有人权?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有没有关心政治生活的资格?
更何况,这视频特么的就不是中国人拍的,外国人可以批评,中国人连表达下意见的资格都没有?
最后,赠这位答主两句话,也作为我对本题的回答: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感谢日某的答案帮我丰富了黑民单,给您鞠躬了,会好,手笔爱心。
在我看来,这位小姐姐把自己和中东难民看作是一个阵线的,已经不是屁股脑袋谁决定谁这种问题了。
YouTube上有很多关于瑞典乙烷的视频,有个视频是记者去no go area里溜达了一圈,果不其然被难民或者什么人,反正是棕色肤色,无缘无故一顿胖揍,看起来甚是触目惊心。下面的成千上万的评论也是对白左政策狂喷对瑞典恨铁不成钢和幸灾乐祸。但是呢,又有很多身在瑞典的中国人表示,根本就没那么可怕,外面都是夸大事实了的,斯德哥尔摩的no go area也只是在城郊而已。这两天我有两个朋友都在斯德哥尔摩旅游,也并没有被抢劫或者qj。其中一个我还一再交代千万不要背lv包去,千万不要瞎溜达。
我今年在飞机上遇到一个武大来德国交换的德语系小女生,她说因为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今年愿意来德国交换的竟然少了超过50%。我当时安慰她,网上有很多是背景叵测的营销号,而且德国是个国家,又不是一条街,怎么可能分分钟药丸?结果暑假结束回来没多久,就看到了弗莱堡连环奸杀案,其中一个已经破案了,全世界人都知道是一个阿富汗难民干的。紧接着没多久又爆出了强奸连环案,两个受害者都是中国人,前阵子也破案了,是大学附近难民营里的伊拉克难民干的。中间陆陆续续也有其他小案子,我作为女生主要关注的是强奸案,虽然很多都没破案,但罪犯描述经常是阿拉伯长相。这圣诞前夕又boom地一声大卡车撞人了,突尼斯难民干的。
我今年春天有一次出去玩错过了末班车,一人在科隆等了几个小时,第二天回家已经快7点。但是现在你白给我500欧元让我这么干我都不敢了。我特别喜欢走路徒步,现在也只敢带着报警器和喷雾在家门口的居民区走走,不敢再去经典的人少的徒步路线。因为我这附近就有3个难民营。现在甚至逛街都有点肝颤,因为我上周连去了两次的一个购物中心在周末差点被两个科索沃人发动袭击。如果是恐怖袭击,带报警器会格斗又有什么用?
我今天删了一个之前对德国因为难民到来的治安状况有信心的高赞答案,因为我看治安新闻越多,就发现我之前zu jung zu simpel。就说个简单例子吧,我的家乡新疆,我知道它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安全,因为乌鲁木齐满大街都是新盖的警务室,全天都有各个社区的人在街上巡逻,闹市区有全副武装的警力(无意抬高或者怎样,阐述个事实而已)。但是内地人说起新疆,五成以上都是充满恐惧的。新疆人自己去南疆,都经常肝颤。初中同学师范大学维语本硕连读,只要愿意留在南疆,你想要的基本满足你,什么住房编制之类的。可她宁可在乌鲁木齐无业打零工,也不要去南疆当小学老师。
内地人看新疆,就和我现在看德国差不多。你可以告诉我很安全从来没见过难民,拿出犯罪数据试图说服我,可我作为女生就是担心啊。你也可以说那你这么怂,呆家或者滚回你国得了。我担心不就是因为既短期内无法回国,同时德国这边安全形势又不给力吗。不过长远来看,还是要么回国,要么入国籍用自己的选票说话。
之前在瑞典中部某小城交换,去时声势浩大的难民潮还没来,到后来晚上出门坐公交黑压压的全是难民。。再后来一个星期7起难民QJ案。。还记得巴黎那次恐袭后的一周ISIS宣称要再次发起袭击事件的国家名单中瑞典赫然在列,然后又爆出哥德堡已经是北欧最大的激进穆斯林聚集地,再然后前邻居(一个伊拉克难民,因为战争来到瑞典十年了)的FB上显示travel to Göteborg,一阵冷汗啊 ,难道极端分子就生活在我身边……到后来屁事儿没发生,turns out邻居只是去朋友家玩囧orz… 邻居黎巴嫩大叔说难民潮,先来的是知识分子,城里人,后面的就鱼龙混杂了,感觉他挺懂的。。而且他能看出那些难民是哪里人,是城里人还是村里的-_-||,也是神奇。。附大叔萌照一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