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到2018/12/27为止的回答里,就没有一个正常三观的,也是奇葩)
我的回答是——秦桧他当然料到了,所以他决定自己来改写历史。
桧乞禁野史。又命子熺以秘书少监领国史,进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五百九十卷。熺因太后北还,自颂桧功德凡二千余言,使著作郎王扬英、周执羔上之,皆迁秩。自桧再相,凡前罢相以来诏书章疏稍及桧者,率更易焚弃,日历、时政亡失已多,是后记录皆熺笔,无复有公是非矣。
他临死前,还打算把所有活着的政敌全部处死。
桧秉政十八年,富贵且极,老病日侵,将除异己者。故使徐磊、张扶论赵汾、张祁交结事。先捕汾下大理寺,拷掠无全肤,令汾自诬与特进永州居住张浚、责授建宁军节度使副使昌化军安置李光、责授果州团练副使致仕新州安置胡寅谋大逆。凡一时贤士五十三人,桧所恶者皆与。狱上,而桧已病不能书矣。
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秦桧不要说在后世,在活着的时候就直接被骂“秦相公是细作”。解决方案无外乎两种,一是删史掩盖罪证,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两样秦桧都做了,只是无论他怎么做都改变不了千古骂名。
楼下各个标新立异的奇行种为秦桧想的洗地方案,其实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一句话就能拍死。
秦桧作为文臣是防止武将权力过大!——那么他掀起“绍兴党禁”迫害近百位高级文臣怎么讲?
秦桧只是被迫干脏活,为皇帝背锅!——那么金人严令不许解除秦桧相位,这也是皇帝的默许?
最后,秦桧和赵构确实是狼狈为奸的一对国贼,真要算起帐来一个都跑不了。但是赵构的权力来源好歹还有他的血统,秦桧上位靠的主要就是对金投降议和获取的金人支持,所以在投降方面,他做的比其他人更彻底、更没有底线——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民族记忆里,他的骂名最为经久不息的本质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