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问题的高赞都是认为房产税要很快征收的。但无论是从2011年上海、重庆开始的房产税第一轮试点情况,还是最近全国人大《对《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的说明》的正式文件。都很明白的告诉大家,十年内全国普遍征收房产税概率非常低。
我个人是非常支持征收房产税的,但征收要走客观流程(提出可行方案,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总结,立法,全国执行)。这个流程步骤少不了。
而且要有地方上的主观配合,可这个配合意愿吗,深圳的态度很有代表性。
距今也有10年了,试点的结果很不理想。以上海为例,其人均60平起征点和实际也就千分之四的税率,以及10年不变规则都代表了地方对房产税的态度。2020年,连同企业上缴的税款上海房产税收取总额才198亿(其实个人房产税可以忽略不计),而同样在2020年上海的土地出让金高达2900亿。
第一轮房产税试点,距离实现取代土地财政和遏制房价两大目的差距过大。
文件上的时间和方法要求如下:
2022年确定第二轮试点的城市。
试点城市制定各自的房产税征收方案,各个城市方案不同分别试点(上一轮试点城市制定本城方案要2年左右),这就2024年了。
试点时间为5年,到2029年了。
试点成功的话开始进行全国房产税征收立法。
首先如果各地方对房产税的态度和上轮一样,那就不可能试点成功。
其次各地用的是不同征收方案,把这些方案的优点汇总分析再制定法律条款,与各地方政府和房企内部讨论,形成初稿,提交人大审核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意见反馈修改,提交人大审核。这一套下来5年根本完不成。一切顺利的话都已经2034年了。
总之,房产税全面征收得有个前提–至少1-3线城市,都各自有成功用房产税替代土地财政的案例。有了案例之后,再来讨论落实时间还比较靠谱。
而现在别提案例了,连个理论上可行的试点方案都没出现。
向富人收房产税,和分地主的土地一样,对果党来说很难,对我党来说很简单,而果党跑到台湾后,土改又可行了。
因此,难还是简单,就看你与利益集团的瓜葛程度,如果瓜葛太深,是很难推行下去的。
问题是房产税到底收多少?相对于现在土地财政的规模来说,可能你房产税收还没到土地的百分之十,房价就已经脚踝斩了。有人测算要达到替代土地财政的目的,需要在房价不变的情况下缴纳每年2%的房产税,各位算算自己交不交得起,尤其是贷款还没有还完的和躺在房子上坐吃的拆二代。然后你收这么重的税,内需不要了?全国零售额直接腰斩好不好看?其实房产税还没收呢已经有不少人房贷断供了。你还收,消息一出有多少人要白送房子。
这个问题下简直是大型魔幻现实主义秀场
平时知乎都在哭穷抱怨房价高买不起房
怎么到房产税相关话题下好像人均二十套房一样
还有说收税就跑岛上国共合作的
属实给我整乐了
小资产阶级虽然软弱不能成事,但还是很幽默的
最好1月1号马上就收,赶紧得收,反正我没房,收也收不到我,租房房租涨价?没事,反正我房租300你翻一倍我也受得了,双输总比我一个人输好,我就是仇富怎么了!
财政问题还是很严峻的。
过去若干年,土地出让收入都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源。
1994年分税制以后,地方财政一度非常困难,农民负担很重。
1998房改可以卖地以后,2002年地方就慢慢缓过来了。
后来,搞阳光工资,没有1998年后的卖地开辟的财源是很难的。
各地搞GDP上项目,花的钱也是卖地提供的。
房产税的问题,是重税会断掉土地出让金。
现在一个二手房限贷,一个房产税预期,去年最后几个月土地出让就死了。
2022年初,公务员2021年的年终奖就发不下来,可以说立竿见影。
房产税不明确,土地市场不会好,卖地卖不出去,地方财政有很大问题。
现在地方已经发了很多债,继续融资并不容易。
房产税或者不出,或者明确出轻税,复活土地出让市场,否则未来几年的财政都是大问题。
房产这口已经无法戒断了。
可行的办法以前说过,部分房住不炒。
商品房奢侈品化。120平方以上大房随便炒。
福利房普及化,大量提供50平方公租房给无房户永租。
租金收当地平均工资的20%,按照夫妻一人10%计算。买房或者离开城市后失去租房资格。
租房区域提供公立教育医疗。
有钱人可以无限制炒房,拉动经济。带动消费。给土地财政买单。
公租房保底,实现年轻人在哪个城市工作都有不太贵的稳定住房可住,类似以前的公房。
可以拆掉老破小,补偿给商品房,多余土地盖公租房。
房产税的最大动力是,地方政府没钱了。
中国最大的税种,是占比高达60%的增值税,但增值税地方留存比例只有25%。
所得税,中央6地方4。
进出口税100%交国家。
土地增值税倒是给地方的,但是从这里往下的各种税,金额已经很少了。
那地方政府哪来的钱发工资、修路、修地铁、建学校、建医院呢?
穷地方可以依靠中央财政转移,发达地区只能依靠卖地。
土地但是中国的土地出让金制度,其实和西方的房产税原理一样,居民提供税收,政府提供公共服务。
但不同的是,房产税是所有居民每年一起交税,土地出让金则是新购房者一次性买单。
换句话说,房产税是存量,土地出让金是增量。
土地出让金的好处是,一开始就收了未来N年的房产税,让政府早早的拥有财政收入,能一开始就规划好足够的公共服务。
但问题是,不可能永远保持这么多新购房者。
中国的城镇化率,短短20年内从30%增长到60%多,但可预计的未来增速肯定会放缓。
事实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土地流拍,最低价成交。
没有那么多新购房者了,但公务员、教师工资要发,路要修,医院学校要建,钱从哪里来。那只好从存量里收了。
但个人认为,也应该出台一些措施,比如新购房者XX年内免交房产税,毕竟给地方财政的贡献,买房时他们已经贡献过一次了。
PS:房产税最大阻力,其实是体制内某些人员持有房产过多,刀割到他们肉上了,他们才是真正能影响到政策的人。
主要是中国的土地制度与欧美日都不一样,政府非常谨慎,己在上海重庆试点。确实问题太多了。
比如以上海为例,老城区有尽七成是以前房改前的房子,都是政府分的房,产权要么在政府,要么在集体,要么在企业,要么在军队。大部分是小产权房,后来接近九几年修了很多商品房根本不足以当税基。而且这些房子己经在买房前交了税。由于过于复杂的产权性质,干脆上海一刀切以2011年为界,之年的不收,后面的才收,有些人就说上海房产税改革失败。这些人根本不去看下我国经济制度沿革。
一旦见房就收会出现,严重的制度与法律危机,移民安置房你敢收?拆迁安置房你敢收?军队在军事用地上的家属房敢收?公务员公房是公共用地能收?等等,一旦全面开征首先面临一个非常严峻问题,法律。一旦开征就必须将所有住宅商品化,那不成商品房了吗?军事用地,公共用地,农村集体用地,工业用地,居然建商品房?这真是黑色幽默。
那我就不收这些房行了吧,只收商品房可以了吧,那这之前人家己经一次性交过税了,另外土地归全体人民所有,把地打包又卖给老百姓,各位去看下宪法。
从法律上解释不通,又不符合中国人税收习惯了,那我就一刀切从某年买房开始收,这就是上海模式。
而实际操作中由于我们土地国有制度在架构上私有土地的房产税bug超多,上海重庆试点十年始终没有大规模推广就是这原因,就像在windows系统安装安卓软件一样,bug太多系统会崩溃的。
2020年中国卖地收入8.4万亿,而且就这收入地方政府还紧吧吧的,如果停掉这一块收入,用房产税作税源,就以第一套不收,第二套开收,然而许多人第一套是农村宅基地,第二套才是商品房,这些人肯定不能收,这类人刚六个钱包买了房,上一两个点的房产税会逼死他们。那就从第二套商品房开征,也就是说税基大约只有个0.2亿户以下。你们自己算8.4万亿除以0.2亿平均一户每年要交42万房产税。
My god 税基户口每户一年最少要交42万人民币才能免强撑起卖地收入,有几个家庭一年随便交42万税?没几个。这些收入根本无法取代土地财政,要靠这点钱取代土地财政就是天方夜谭。
收,全面税收房产税,你们自己看下这些问题,你们自己大约就能算出多久全面开征房产税。房产税从房改开始一直喊到现在大约有近三十年时间了。
我就是蛮好奇的。
过去
你没有房:房价一年涨10%不是事儿。有句话“叫全款变首付,首付变车库”。
他有多套房:没有限购又因为有钱,加上懂经营贷那一套,开始炒房。短短几年身家翻几倍十倍。
他:你们买不起房都是因为你自己不努力。
收房地产税后:
你没有房:过去的工资还是你的,你不买房你一点没损失。
他有多套房:多一套税率多一点,越多的人交的越多,因此房价开始回到合理区间,多套房的人开始出售房产(因为很多月工资不高但是有几套房的人很多,时代的红利)。最终所谓的“房地产供应不足,需求过旺,导致了价格高涨,跌不下来”一下子就解决了。
他:收房地产税对刚需不友好,会造成阶级固化,会让穷人更穷,会让买房更难,会让有钱人更有钱。
我也不太懂,这可能就是你可以让我赔钱,但你休想让我嘴上认输吧?
哪怕说胡话,也想多骗两个人,多绑架点舆论,好晚破灭炒房翻身的梦想?
先说明一件事:房产税的目的不是打压房价,而是解决政府财政问题。
这么说吧,房地产税推出的速度,不取决于房价涨跌幅,不取决于基尼系数,不取决于社会分配制度,只取决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状况。
现在对于房产税的问题,无非俩指向:
至于题主说十年不收,不收钱你给这么多上岸的公务员开工资是怎么着?
收肯定可以收,但我还是那句话,象征意义高于实际意义。指望房地产税替代土地财政没有可能性。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机制的力量。
举个例子,国家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喊了多少年了?过去20年,无数次想要通过银行的渠道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结果如何大家都可以看到。
所以现在国家要搞一个又一个的资本退出平台: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北交所……政府从引导基金,到自己亲手下场,为何?银行的渠道走不动啊。你指望银行去支持中小企业,可能吗?
当然,也不是银行体系不听指挥,银行也有道理的啊,我要发贷款,就必须要抵押物,而抵押物我只认房地产,你说没有房子就想拿贷款,我这里操作没有任何困难,就一个问题,亏了怎么办?
谁敢担这个责?
谁敢让银行体系,不需要房地产抵押物去大规模的支持中小企业?如果有坏账他来担责?
没人,所以,做不下去。
第二个例子,
现在,说国家不设置GDP目标,说提高GDP质量,话都没问题,
然而各地zf,敢不敢不设置经济发展KPI?
今年,其实去年就开始了,各地都能感受到,严抓税收,
没办法,经济不景气,税收下降,防疫开支巨大,如果不抓税收,各地zf都将入不敷出。
然而,抓税收这种是一锤子买卖,你可以罚一次某巨头100多亿,但你能年年罚100亿吗?你可以罚薇娅13亿,你能年年罚薇娅13亿吗?
长期来看,只有稳定的经济发展才能带来稳定充足的税收。
回到房地产税的问题,
一个很深很深的博弈,
房地产税必然是一城一策,但问题来了,越是穷得叮当响的城市,越是想要靠增加税收手段来增加收入以防止“破产”的地方zf,恰恰就越不适合推动房地产税。比如说,鹤岗,现在推房地产税试试,别象征性的,来个实打实的比如评估价的2%试试,看看能不能收的上来?
怕不是一年之内能跑的人全部跑掉。
国内不同的城市之间是竞争的关系:
优惠政策是有限的,给哪个城市,要不要跑政策?
优秀的人才是有限的,哪个城市不想通过各种手段吸引人才?
资本是有限的,哪个城市不是各种优厚条件招商引资?
所以,你觉得,其他日子好过的城市,为了让鹤岗能够收得上来房地产税,故意提高自己的税率,比如3%,这样鹤岗的2%就有优势了,人也跑不了了,老老实实在鹤岗交税,
你觉得可能吗?
怕不是,到时候很多城市打出标语,来我这里吧,户口随便落,不收房地产税,买房还给补贴,信不信?
这种局面下,哪个普通城市敢随便出牌,那就等着被旁边的城市吸干吧。
越是大城市,越从容,比如说上海,房地产税按照物业费的规模大致象征性的收一下,一来也算是一笔钱增加的税收,二来对居民的承受力没有发起挑战,三来也不会导致民众外逃。
其他城市你学得了吗?学不了,收得少了,当地zf不够花,收得多了,人就跑了,更见鬼。
一线城市的规模效应,产业链上游的利润积累,政策倾斜,产业聚集,人才聚集,财政弹性,这都不是其他城市能比的。
说白了,大部分城市,只能老老实实的吃转移支付。
那可能有人会问,能不能改变各地政府的这种机制,从而可以让房地产税能够实施?
回头去看看我一开始说什么来着,机制的力量。
要不要发挥各地zf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要不要给各地zf设置经济发展相关的KPI?
你硬要说国家强推所有城市都要必须收x%的房地产税,没问题,国家力量轻松做到,然后呢?后续怎么办,产生的各种问题谁担责?
做事情不容易,躺平还不容易?都躺平,谁遭殃?
如果你认为中国是二分的,即有房的富人和没房的穷人,那房产税就是“摊丁入亩”,就是扩大税基的良政。
但中国至少也是在两个维度上被分成12份的:
从房产持有上分为下:基本不持有商品房。中:两代人同住一套房到一家人持有2-3套房。上:资产阶级且大量直接持有房产,俗称炒房客,包租公。极:持有更加优质的资产,或通过公司等间接手段持有大量房产。
从地域上分为:乡下(人口流出地域),城镇(人口动态平衡的地区),中心城区(人口流入地区)。
一个自贡小煤窑的老板和一个成都8套房的小包租婆,他们的资产可能同样是5000w,但房产税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
一个北京的酒店保安,和一个蚌埠开农家乐的农民,也许收入接近,但房产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一个房产税下来,结果富人纷纷通过操作合理避税了,最后挨刀的还是穷人。那折腾几轮下来,说的难听点,动摇国本。
都知道房产税瞄准的是北上广的包租公,但其他十一哥成分呢?
万一房产税出来,北上广的税还没收上来,直接给独山县的房价干崩溃了呢?那独山县政府破产重组么?
万一东北哪个老工人居民区集体出不起房产税呢?
再举个例子,北京不少胡同里的四合院,市价都是好几个亿,一算房产税每年大几十万。里面那些老北京有几个交的出来?难道交不出来,就把别人赶出去然后法拍?
再比如说,有些产权本来就有毛病的房子,比如城中村,谁去收税,找谁收税?
如果你给穷人,穷县开一个豁免,那很快富人就可以把自己的资产挂靠在穷人名下,逃避税收。如果你有几个亿房产,每年被税大几十万,你肯定有动力去买几个户头吧。
哪怕没出现这些比较极端魔幻的场景,税一收,城市中产没有避税能力,消费肯定继续下降,房价本来就被税收打击,肯定也下挫吧,消费和楼市下挫,那中国经济靠什么,靠出口还是股市啊?
你问我会不会收房产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个问题比很多人想象中复杂和困难的多。
这是世界通用选项
也是历史的选择
按资产总量来收税
“摊丁入亩”是正路,其他都是邪路。
===================================================
任何家族,任何权贵,只要教育稍微跟不上,不是在奢侈品上下功夫,就是欺男霸女。
贪嗔痴,三毒。只要不见道,谁也逃不掉。
根本就不会收什么房产税,解决住房的思路已经明确了:大规模兴建国有廉租房、公租房、改善型出租房;直接住房公积金结算。
房产税?失大于得,征收了又怎么样?土地财政彻底玩完,房价掉一半,大家照样买不起。
国有廉租房、公租房、改善出租房就好了。
第一可以精准解决住房问题,降低城市运行成本。
未来清洁工可以住在月租三百元,而有六十平米的宿舍里面。
工人可以住在月租八百元,而有一百平的宿舍里面。
公务员可以住在月租一千五百元,而有一百五十平的宿舍里面。
第二,能够形成稳定的现金流,每月都有,月月不竭。
以济南为例外来人口二百万,四分之一租国有出租屋。
则50万租客
假设30万租300块的,15万租800块的,5万租1500块的,这就是2.85亿每月。一年就是34.2亿,济南市全年教育支出才20亿,全年公共支出才66亿。
34.2亿可维持江南大学这种级别的学校的运转,直接解决两万本科生、9000研究生的上学问题,仅济南的房租就可直接把山东省高考的211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如果在省一层统筹,则每年房租规模大概要在二百亿上下,相当于济青高铁总投资的三分之一。
更何况兴修这种房子还可以拉动疲软的建筑业,创造gdp。
房产税?收他干什么?
除了抑制经济,他还有其他用处吗?
很多人嘲讽我。
理由大概如下:1.北欧模式不适用于中国,因为中国人口太多,资源匮乏。2.我给的租金太低,不够楼面价。3.我的方案会导致土地财政破产。
1.北欧模式可以适用于中国。
中国拥有全产业链,建筑成本并不高,又是大政府,完全有经济实力和能力修建大量的公租房、廉租房。
2.我给的租金太低不够楼面价。
楼面价包括建筑成本和土地出让金。
这种公益性住房完全没必要把土地出让金都算入,就建筑成本而言,每平米至多在2000元左右。不过考虑到大规模采购,和税收减免,建筑成本是否还有2000块,值得存疑。
三百元每月确实是有点低。
对环卫、消防、供水及其他与市民公益有关的行业可执行300每月。
对社会一般人士(收入低于社平工资百分之三十)可执行六百每月。
对社会成功人士应执行市场房租。
3.我的方案会导致土地财政破产
这个说法我不认同,人都有改善居住的梦想。
公租房不仅不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冷淡,而且会良性的刺激房产市场。
通过减少房客支付的房租,给予其储蓄的可能性,为其提供购房的可能。
所谓土地财政,建立在购房者能够支付数十万首付和申办百万贷款的前提下,申请廉租房、公租房的人士,本来就不是土地财政依赖的对象。
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建设甚至对一般房东都没有影响。
因为这些人士甚至连正经房子都不租,而是选择六七百块居住在城中村。
所以城中村房东可能会受害。不过我说实话,就那几栋违建,这些年也差不多赚够了。
任何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出生率不会等你。
当经济萧条的时候,应该减税——这是经济学教科书里的说法,此举简直祸国殃民。
纵观历史,面对经济萧条(瘟疫饥荒洪涝战乱等等),最有效且最有利百姓的做法只有一个:杀大户。大户是繁荣阶段的聚宝盆,萧条阶段的提款机。
只不过,此时大户往往喜欢把百姓绑在自己的战船上。而且,总有一些百姓被大户忽悠,他们可能真的是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是病,该治,建议纳入医保目录,就拿大户的钱来支付。
顺便说一句,在座的各位百姓,你们那点儿钱根本算不上“大户”,别咸吃萝卜了。
嘿小伙,你胆儿挺肥的啊……
来科普点事情。
一般呢,经济学家啊,分析师啊,研究员啊,他们不跟你这样说话。
对他们来说,几个月内是近期,几个月外是中期,一年后是长期。
“有没有可能一年内不会发生了啊?”他们只会这么说。
如果一件事情在两年内都不会发生,比如闰年,我们肯定知道下一个闰年是2024年。
那么,他们依旧不会说闰年几年内不会出现了。
他们只会在半年或者一年后,再问一次,“有没有可能一年内不会发生了啊”。
预测是十年,太狂咯……
各种高赞回答都是站在房价就要崩,要让有房人付出代价的立场出发,没一个从神器持有者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难道是这个税法出台方是知乎的这些贫者?还是真的以为自己躺平不生孩子就威胁到了他们宁可产生巨大的经济危机也要把改开40年成果一波送走也要让你们心情舒坦?
这些年网络说来说去都说烂了,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睁开眼仔细看一下现实真相。房产税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增加税收必须建立在房价稳定,房地产继续保地方财政的基本红线,同时还要避免任何影响到巨大债务泡沫炸弹稳定性的政策。整个国家,正处于跨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刻,只要没有成功,后果就是巨大的经济倒退,社会动荡,拉美化,东南亚化。98年印尼屠华的实质背景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没跨越成功,经济泡沫被金融危机戳破导致的矛盾转移,而印尼人也是像当今国内网络那样对整体比较富裕的华人抱着巨大的仇富心理。那神器者会主动用房产税创造金融危机来给自己掘墓嘛?
房产税的最终现实必然是,税率很低,每年增加一部分税收,用房产税抑制楼市升值潜力,但其实也只有部分意义,因为在金融放水的大环境下,全球大部分国家都有房产税的情况下,楼市普遍都在大涨,前几年欧洲的新闻民调就显示半数欧洲人认为自己这辈子买不起房,拥有自己的住房是成功的象征。而这种低税率的实质下,最后可能大城市一年几千的房产税,最后依然是租客承担为主,因为城市化不可逆,有的也只是大城市去相对小城市的淘汰,就像15,16年很多在北上深呆不下去的人才流向了杭州,而杭州房价大涨后,又有部分流向了成都等中西部。农村是回不去的远乡,城市是呆不下的远景,但依然有络绎不绝的大学生愿意承担更高的房租参与到这种卷的竞争中,就像如今模玩圈,鞋圈等大幅度涨价,但就是有无数的新入坑者愿意付出高昂的溢价费参与到这种圈子中。
鼓吹房产税的,还是那句老话,非蠢既坏,而蠢的程度比较重。
很有可能啊,大家不要惊讶……现在叫房产税试点……
试点上一次试点了多久……试完的结果呢?施行了嘛?是换了几个城市接着试……
试多久?少说两三年得有吧……
试完如果都不满意呢?再试?所以你说十年不会广泛收有没有可能?当然有可能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