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跌95%,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房子,而是有一些人可以以现在5%的价格批量购买房子。
咱们就这么说,就算北京的房子真跌了95%,原来1000万一套的房子现在50万就能买到,你真能立马拿出50万现金来买?要是同样两个买家,一个需要让你等一等去凑钱,或者贷款买这个房子,另一个二话不说直接把现金打到你账上,你卖给谁?
从中国历史上看,每一次大的土地兼并往往不是发生在“盛世”,而是大灾之年。因为大灾之年地价会迅速下降,对于地主来说,只要手里有钱,就可以以低价购入大量土地。
从俄罗斯的历史上看,当年大量国有资产打折贱卖的时候,真正买入这些资产的也不是俄罗斯老百姓,而是原来的寡头以及国外的资本。
物价和工资的上涨来使得房价看上去不那么高。
物价涨工资不涨会造反。
工资涨会影响出口价格,反过来影响就业。
现在汇率上涨压力又很大。
所以,暂时性能想到的就是扩大地区间差异。
首先稳住食品价格,这个是可以做到的,拿美元到国际市场上买食品没有问题。
食品价格稳住,工资上涨的压力就不那么大了。
然后,狂点高科技,把出口产品的利润率加上去。多出来的钱自然有一部分会变成社会福利。
地区间分工就这样来了,北上广挣钱,贷款买房。35岁被裁员,北上广房子一卖,带着利润回老家买5套,开个小店或者滴滴。
能挣钱的人要留下也没问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孩子把房子一卖,回老家买20套,开个小店或者滴滴。
到孙子辈又向往大城市了,没关系,到北上广996007,老家房子卖了首付,贷款买更大的房子。35岁被裁员了,把房子一卖,回老家买40套,开个小店或者滴滴。
几千年后,北上广房价一平买马斯克两家公司,程序员集体秃头。
但是程序员回老家就能老婆孩子热炕头,开个小店或者滴滴。
我觉得比较科学合理。
增值跑不赢贷款利率是第一步;
增值跑不赢大额存单是第二步;
增值跑不赢通胀是第三步;
明面上表现为下跌是第四步!
第四步一般很危险,少部分城市可以,但全国性的明面下跌就会延伸为抛售恐慌,大部分时候赚钱与否都是心理预期,只有变现了之后除去中间各个环节的成本才知道到底赚钱与否,所以一般通过限售限贷的方式让底线维持在跑不赢通胀而非明面下跌,不变现就没事,根据2020年70个大中型城市的房价涨跌数据,跑不赢通胀(参考cpi数值的2.5)已经超过了20个,跑不赢大额存单的占大多数,能跑赢贷款实际利率的只有少数城市做得到,投资类资产,不涨就是跌,涨了还要对比资金成本,现在加了杠杆的投资在预售制和限售的情况下,止损都是不允许的。
房价问题最早出现在17大报告。
17大报告里对于未来发展目标只出现了一个具体数据,请自己去查。
通过解读这个具体数据回答本问题。
房价在数字上保持基本稳定,通过居民收入的大幅提升来消化之前的涨幅。
举个例子:
十年前,你月薪1万,房价5万一平米;
十年后,你月薪10万,房价还是5万一平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