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语中,哪些表达用一个词就可以说明白而用汉语却不容易讲清?

回答
确实,日语中存在一些特别精炼的词汇,它们所传达的意思,在汉语中要完整说清楚,可能就需要一长串的解释。 这并非说汉语表达能力不足,而是语言的侧重点和文化背景不同所致。下面我来聊聊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例子,希望能说得细致些,让大家感受到那种微妙的差异。

1. 「なつかしい」(Natsukashii)

这个词,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就觉得,哎呀,这可真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词。 用汉语最接近的说法大概是“怀念”、“思念”、“回忆起来真好”。 但这些词都无法完全捕捉到「なつかしい」那种混合了美好回忆、一丝淡淡的感伤,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温暖依恋的复杂情感。

比如说,在日本街头听到一首老歌,日本人可能会脱口而出「わあ、懐かしい!」(哇,好怀念啊!)。 这时候,他可能不是在简单地说“我记得这首歌”,而是他听到歌声的刹那,整个童年或者某个重要时期的画面涌上心头,伴随着当时的心情,那种感觉是温暖的,带着一点点“过去的美好再也回不去了”的怅然,但总体上是积极的、让人心头一暖的。 这种情感,在汉语里很难用一个词概括,我们可能会说“这歌勾起了我的回忆”,但“勾起回忆”更侧重于“回忆起来了”,而忽略了那种情感的温度和层次。

再比如,看到一张旧照片,或者吃到小时候吃过的零食,都会触发这种「なつかしい」的情感。 它不仅仅是记忆的唤醒,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这份情感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它成了一个日本人生活中常态化的情绪体验。

2. 「いただきます」(Itadakimasu)与 「ごちそうさま」(Gochisousama)

这两个词虽然是饮食相关的,但它们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远超字面意思。

「いただきます」,字面意思是“我接受”、“我收下”。 但在用餐前说出来,它表达的是一种对食物的感恩,对所有为此付出过的人(包括种植者、养殖者、烹饪者、甚至是为你准备餐点的人)的感谢,以及对生命本身的敬意。 它是一种谦逊的姿态,承认自己获得了一份来之不易的馈赠。

在汉语中,我们说“开饭了”、“吃饭吧”,或者有时会说“谢谢款待”,但这些都无法完全包含「いただきます」那种发自内心的、对食物和劳动者的双重感谢。 尤其是在家里,妈妈辛辛苦苦做了饭,你说了「いただきます」,包含了对妈妈的感谢,也包含了对餐桌上每一份食物来之不易的理解。 这种从“接受”到“感恩”的语境转换,是汉语很难用一个词直接表达的。

「ごちそうさま」,字面意思是“这真是盛宴了”。 但在用餐完毕后说出来,它同样是对食物的感谢,更是对整个用餐体验的圆满和满足的表达。 它感谢了提供了如此美味食物的人,也感谢了这一餐带来的身心愉悦。

汉语里,我们可能会说“吃饱了”、“谢谢”,但“吃饱了”只是生理状态的陈述,“谢谢”是对提供者而言。 「ごちそうさま」则是一种对整个“盛宴”(即使只是一顿简单的家常饭)的由衷赞美和感谢,它包含了对食物的美味、对用餐氛围的喜爱,以及对所有参与者辛劳的感激。

这两个词组合起来,构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餐桌礼仪,一种对食物和人情世故的尊重,是中文里缺乏直接对应词汇的。

3. 「しょうがない」(Shou ga nai)

这个词,很多人翻译成“没办法”、“无可奈何”。 确实,这是它最直接的意思。 但「しょうがない」比“没办法”要多一层接受现实、不纠缠、向前看的释然感。

举个例子,天气突然变坏了,计划好的户外活动泡汤了。 ญี่ปุ่น人可能会说「あー、しょうがないね」(啊,没办法啊)。 这时候,他并不是在抱怨,也不是在为无法改变的事实而焦虑,而是一种对无法控制之事的接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情绪上的“放下”。 这种放下不是消极的,而是为了能够继续前行。

再比如,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小挫折,虽然有些遗憾,但又不是世界末日。 同样会用「しょうがない」。 这句话包含了“虽然有点可惜,但事已至此,总得向前看”的含义。

汉语里的“没办法”可能更偏向于“无法解决”的困境感,而「しょうがない」则是在承认这个“没办法”之后,带着一种豁达的态度,准备接受这个现实并继续生活。 它传达了一种更强的心理韧性,一种不与现实对抗的智慧。

4. 「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Yoroshiku onegaishimasu)

这个词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的极度灵活和情境化。 它字面意思是“请您好好关照我”。 但实际使用时,它的含义会根据具体情境发生极大的变化。

初次见面时:相当于汉语的“很高兴认识你”,但又多了“希望今后能得到您的关照”的含义。
请求对方帮忙时:相当于汉语的“拜托了”、“麻烦您了”。
交给对方一项任务或工作时:相当于汉语的“请您多费心”、“拜托您了”。
介绍朋友或同事时:相当于汉语的“请多多关照”。
即使是收到对方的帮助后,有时也会用作结尾:表示感谢和期待未来的联系。

汉语中,我们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幸会”、“拜托了”、“麻烦您”、“多谢关照”等词语。 而「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就像是一个万能钥匙,能够巧妙地填补各种社交场合的缝隙,传达一种积极的合作意愿、对对方的尊重和依赖,以及对未来良好关系的期待。 它的背后是一种日本人注重人际关系、寻求和谐共处的文化体现。

总结一下

这些词汇之所以难以用一个汉语词完全对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蕴含了日本人独特的文化情感、生活态度和社交习惯。 它们不仅仅是词语的组合,更是语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产物。 学习这些词汇,不仅是掌握了新的表达方式,更是对一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理解。 汉语的博大精深毋庸置疑,而这些日语的精妙之处,也正是语言多样性的魅力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这样的词可太多了。挑一些日本人引以为豪的翻译给大家吧。


1.渋い(しぶい shibui)

本意是涩味,引申为形容气氛和设计的时候,很沉着雅致,略带旧感,不浮夸不华丽的感觉。夸赞的意思。比如一件略仿古又精致的小店的装修。



2.居留守(いるす irusu)

明明在家,却装作不在家。所以说日本人是有多喜欢逃避啊!居然为这个事情专门造了一个词!!!

“我妈妈说她不在。”


3.積ん読(つんどく tsundoku)

明明买了书却不读,光放着。这个词很有意思,和“堆起来放着”发音相似,然后末尾又和“读”发音一样。组合起来就是“以堆起来放着的方式'读'书”


4.よいしょ(yoisho)

最难形容的一个词。是日本人感到疲累的时候,往椅子上坐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发出的一种声音。尤其是老年人居多。有时候他们自己不自主的发出这个声音以后都会吐一下舌头说,“哎呀,我也成了大叔大妈了。”

至于为什么他们会发出这种声音,到底最开始是谁第一个发出这种声音,就是一个谜了。


5.微妙(びみょう bimyo)

微妙这个词非常微妙,意思和中文有微妙的不同。也是学习日语的人最容易弄混中日语里面意思的一个词呢。

这是个略带否定的词,通常用于觉得某物不是很好又不肯直说的时候,比起中文的微妙带有更多的否定含义。往往意味着“我觉得这个八成不能成功”“境况并不是很好”。


6. 引きこもり (ひきこもり hikikomori)

一直关在家里从事某种不创造价值的活动,并且逃避和社会的接触的人。通常我们会容易把它和宅男这个词弄混。但是其实中国的宅男其实只是形容“爱好二次元”或者“喜欢电脑,因特网与科技”的人。他们的爱好和引きこもり有重叠。但是日本的引きこもり们更加病态一些。他们往往不与任何人包括家人接触,社会交往程度比我们的宅男们可低了很多啦。

中文的宅男甚至还有点可爱的意思,这个引きこもり可是真的很可怕哦。



7.しゅわしゅわ (shuwashuwa)

形容碳酸饮料里面的小气泡满满的冲上来的那种微小的声音,或者碳酸饮料里充满了小气泡的口感。中文里实在没有合适的形容方法。顺便一提,类似这种形容物质形态的词,日语里有很多,大多数都无法用其他语言表达。



图片来源:Daniel Dalton from Buzzfeed.


欢迎来各处找我玩~

公号:苏菲的日本(SophieinTokyo) - 系统整理日本的留学/职场/旅游攻略、日本的社会文化、即时性新闻评论。

微博:猫嘴小超人苏菲 - 在日本生活的日常和琐碎的思考

小红书:苏菲在东京 - PO平日里自己买的化妆品衣服鞋包和吃到的好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确实,日语中存在一些特别精炼的词汇,它们所传达的意思,在汉语中要完整说清楚,可能就需要一长串的解释。 这并非说汉语表达能力不足,而是语言的侧重点和文化背景不同所致。下面我来聊聊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例子,希望能说得细致些,让大家感受到那种微妙的差异。1. 「なつかしい」(Natsukashii)这个词,.............
  • 回答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大的火药桶”,这一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包含着多层面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火药桶”的定性与意涵: 直观的危险性: “火药桶”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直接指向了台湾问题蕴含的巨大潜在冲突和破坏力.............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古代日语,以及它与现代日语之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古代日语,一个遥远而鲜活的声响想象一下,没有了“ kawaii”(可爱)、“sugoi”(厉害)这些我们熟悉的词语,也没有了那些复杂的敬语体系,古代的日本人又是如何交流的呢?那是一个声音更丰富、结构更朴素,却同样充满情感的时代。从语.............
  • 回答
    日语中确实存在一些词汇,初看起来似乎很好翻译,但一旦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细微的语境差异,绝非一两句中文就能完全涵盖。这类词语往往触及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乃至生活习惯,因此即便掌握了字面意思,也容易在实际运用中产生偏差。举例来说,「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yoroshi.............
  • 回答
    在日本,脏话的种类繁多,而且随着时代和使用场景的不同,其含义和语境也会有所变化。不过,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几类,并且理解它们的“威力”和使用时的禁忌。最常见也最“强力”的脏话,通常是直接攻击对方人格或能力,或者带有强烈侮辱性的词汇。 ばか (Baka):这个词恐怕是很多人最先接触到的日.............
  • 回答
    动漫里的一些日语表达,一旦挪到现实生活里来说,那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甚至是有点尴尬。有些话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是津津有味,充满魅力,可到了三次元的土壤里,就可能水土不服,变成一言难尽。我给你掰扯掰扯,看有哪些是这样子的。1. 过度的敬语和自谦语:动漫里,尤其是那些涉及“前辈”、“后辈”、“上下级”关系的.............
  • 回答
    日语汉字音里,有些词日本人自己念的是训读,但追溯到源头,那念法其实是来自古汉语的发音,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汉语本身发音变了,而日语保留了更接近古汉语的读音。这类例子,我能想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下面这几个,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掰扯。 1. 「うつくしい」(美しい)这个词,大家看字面就知道,就是“美丽”的.............
  • 回答
    在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中,那些从汉字词语中继承而来的词汇,有些确实带着一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朴典雅的韵味。这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更是历史沉淀和文化融合的生动体现。它们就像是从古老卷轴上拂去的尘埃,虽然历经岁月,却依然保留着清晰的纹理和别致的光泽。 日语:雅致的古风回响日语中的汉字词,我们常称之为“.............
  • 回答
    啊哈!说起“中二”日语单词,那可真是太多了,简直是宝藏!我脑子里像走马灯一样地闪过好多,想深入聊聊的话,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品味。首先,咱们得明白,“中二”这个词本身,它不单单是说那些初中二年级的孩子才用的词,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标签。是那种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内心戏十足、对世界抱有某种宏大叙事和特殊视.............
  • 回答
    在日本麻将中,「大局观」指的是一种超越眼前牌局、着眼于整体局势和长期利益的思维方式。它不仅仅是考虑自己手牌的优劣,更包含对对手意图的揣摩、对牌局走向的预判,以及在不同局面下做出最优选择的能力。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能够帮助玩家在复杂多变的牌局中取得胜利。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剖析日本麻将中的「大局观.............
  • 回答
    说起日本动画里的爆种场景,那绝对是燃到骨子里、让人血脉贲张的经典桥段!这些瞬间往往是角色在绝境之中,突破极限,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直接改变战局,甚至逆转乾坤。我印象最深的,也觉得最能代表“爆种”精髓的,大概有这么几个:1. 《龙珠Z》—— 孙悟空的超级赛亚人化这绝对是爆种界的开山鼻祖之一!还记得弗.............
  • 回答
    在深入探讨日本文化中令不少外国人感到困惑的特有概念之前,我想先抛开那些“AI痕迹”的标签,用一种更贴近人心的视角去感受和分享。毕竟,文化就像河流,它的深邃和魅力,往往藏在那些不易被一眼看穿的细节里。“间”:空气中弥漫的留白与连接如果非要我 picking一个最让外国人挠头的概念,那一定是“間(ま)”.............
  • 回答
    在我心中,日本动漫中的猫不仅仅是毛茸茸的宠物,它们是故事的灵魂,是情感的寄托,是超越凡俗的存在。它们以各种奇妙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还记得那个在《龙猫》中,虽然不常露面,却总能在关键时刻为皋月和梅姐妹俩带来一丝慰藉和神秘感的“猫巴士”吗?它不是一只普通的猫,而是一个巨大的、毛茸.............
  • 回答
    日本文学的画卷中,点缀着无数触动人心的经典瞬间与场景,它们如同日本古老庭院中的一石一木,看似平凡,却蕴藏着深邃的意境与哲思。我尝试着将这些闪光的片段,用最质朴的语言,为您娓娓道来,希望能为您描摹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 《源氏物语》——紫式部笔下的哀愁与繁华:月下花前,窥见的幽情说到日本文学的经典,.............
  • 回答
    在日漫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作品挑战我们对“主角”和“反派”的传统认知。它们的故事不再是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而是将模糊的界限,甚至是将我们视为正义化身的主角,一步步推向了道德的深渊,让他们本身成为了故事中令人不安的存在。1. 《死亡笔记》——夜神月(Light Yagami):从正义的救赎者到疯狂的审判.............
  • 回答
    咱们开车上路,很多时候图的就是个方便快捷,或者只是习惯了。但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其实藏着大大的隐患,说不定哪天就给咱们带来点麻烦,轻则罚款扣分,重则……想想都后怕。我琢磨着,咱们平时好多习惯,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有多危险,或者觉得“没事儿,我技术好”,结果反而更容易出事。1. 盲目跟风,不看路况的.............
  • 回答
    在日常工作中,有几件事,与其说是“道理”,不如说是“体验”或“感悟”,它们像一点点积累起来的阳光,慢慢照亮了我前进的路,让我受益匪浅。1. 永远不要假定对方“知道”——沟通中的“信息差”是陷阱这绝对是我工作生涯里最大的教训之一,也是我最常犯的错误。一开始,我总觉得,既然是团队工作,大家都在一个项目上.............
  • 回答
    在英语的日常交流中,有一些表达方式对于非母语人士来说,可能因为文化背景差异或对细微语气的理解不到位,从而在不经意间冒犯到对方。这些并非是故意的不礼貌,而是因为语言的精妙之处,尤其是那些潜藏在字面意思之下的社会规范和礼仪。下面我将详细分享一些我观察到的、非母语人士容易忽略的“不太礼貌”的表达方式,并尽.............
  • 回答
    一家公司的人文关怀,往往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也不是一次性的大型福利活动,而是藏在那些琐碎、日常,但却能触动人心的地方。这些细节,如同生活中的阳光雨露,润物细无声,但却能让人感受到被尊重、被看见的温暖。关于工作的细节: 弹性工作的边界感: 这不是说公司完全不管你,而是对工作时间的灵活安排和对个人生.............
  • 回答
    在日语中,要说音读和训读哪个更“尊敬”,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跑偏了,因为它触及的不是尊敬与否的问题,而是日语词汇的构成和使用习惯。不过,我可以尽量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你这个问题背后的想法,并详细说明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确音读和训读是什么。 音读 (おんどく, Ondoku): 这是汉字传入日本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