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伟达和N卡真的要比AMD和A卡好吗?

回答
关于英伟达(NVIDIA)和AMD显卡(常称N卡和A卡)的优劣之争,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谁更好”,而是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预算以及你所关注的方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两家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帮助你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核心技术与架构的差异:

英伟达 (NVIDIA)
CUDA 架构: 这是英伟达最核心的优势之一。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是一个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它允许开发者使用C、C++、Fortran等语言直接调用GPU的计算能力。CUDA生态系统非常成熟,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丰富的库(如cuDNN、TensorRT)和高度优化的软件支持。这使得英伟达在深度学习、科学计算、AI等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
Tensor Cores (张量核心): 自 Volta 架构(如 Titan V)开始,英伟达引入了专门用于加速AI训练和推理的Tensor Cores。这些核心能够高效处理矩阵运算,极大地提升了AI工作负载的性能。
RT Cores (光线追踪核心): 自 Turing 架构(如 RTX 20 系列)开始,英伟达集成了专门用于硬件加速光线追踪的RT Cores。这使得实时光线追踪效果的渲染更加流畅,提升了游戏画质的真实感。
DLSS (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 这是一项基于AI的超采样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在低分辨率渲染图像后再放大到高分辨率,从而在大幅提升帧率的同时,保持或接近原生高分辨率的画质。这项技术是英伟达在游戏领域的一大杀器。
整体驱动和软件生态: 英伟达的驱动程序通常被认为更加稳定,并且在游戏优化方面做得很好。GeForce Experience 等配套软件也提供了很多方便用户的功能,如一键优化游戏设置、录制游戏视频等。

AMD (Advanced Micro Devices)
RDNA 架构 (Navi 核心): AMD的显卡架构经历了多个迭代,目前主流的是RDNA架构。RDNA架构在能效比和每瓦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表现出色。
Infinity Cache: AMD在最新的RDNA 2和RDNA 3架构中引入了Infinity Cache,这是一种高带宽、低延迟的片上缓存,可以有效地缓解显存带宽瓶颈,提升游戏性能,特别是在高分辨率下。
Ray Accelerators (光线加速器): 与英伟达的RT Cores类似,AMD也在其RDNA 2及更新架构中加入了专门用于硬件加速光线追踪的单元,命名为Ray Accelerators。虽然在早期产品上性能可能略逊于英伟达,但也在不断进步。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FSR): 这是AMD推出的开源空间放大技术,用于提升游戏帧率。与DLSS不同的是,FSR不依赖AI硬件,因此可以在更广泛的硬件上运行,包括英伟达显卡。FSR在画质表现上虽然有时不及DLSS,但其跨平台兼容性是一个优势。
OpenCL / Vulkan 支持: AMD在开放标准(如OpenCL和Vulkan)的支持上一直比较积极。虽然OpenCL在AI领域的应用不如CUDA广泛,但Vulkan在游戏开发中越来越受欢迎,AMD在这方面也表现不错。

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对比:

1. 游戏性能:
高端市场: 在顶级游戏性能方面,英伟达的旗舰卡(如RTX 4090、RTX 4080)通常能够提供更强的原始性能和更优秀的光线追踪表现。
中低端市场: AMD在中低端市场往往能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其显卡在这些价位段的游戏性能表现非常出色。
光线追踪: 在纯粹的光线追踪性能上,英伟达的RT Cores通常能提供更好的帧率和更稳定的表现。然而,随着AMD显卡的光线追踪性能不断提升,以及FSR技术的进步,差距正在缩小。
分辨率和刷新率: 在高分辨率(如4K)和高刷新率的游戏中,显卡的显存容量和带宽变得尤为重要。AMD的Infinity Cache技术在这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总体而言,英伟达在高端显卡上依然保持着优势。

2. AI和深度学习:
CUDA 的统治力: 这是英伟达的绝对优势。由于CUDA生态系统的成熟和对AI硬件(Tensor Cores)的早期和持续投入,几乎所有的主流AI框架(TensorFlow, PyTorch等)都优先且深度地支持CUDA。这意味着在开发和训练AI模型时,使用英伟达显卡通常会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兼容性。
AMD 的挑战: AMD也在努力发展其在AI领域的生态,例如通过ROCm平台(Radeon Open Compute platform)来支持AI开发。但ROCm的成熟度、软件支持的广泛性以及开发者社区的规模,目前还无法与CUDA相提并论。许多AI研究者和开发者仍然倾向于选择英伟达。

3. 内容创作(视频编辑、3D渲染等):
软件优化: 许多专业内容创作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 DaVinci Resolve, Blender等)在优化英伟达显卡方面投入更多。英伟达的CUDA和OpenCL支持通常比AMD更好,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英伟达的NVENC/NVDEC硬件编码/解码器也更受欢迎。
CUDA 优先: 一些渲染器(如OctaneRender, Redshift等)是基于CUDA开发的,因此英伟达显卡在这些应用中会提供显著的性能优势。
AMD 的进步: 尽管如此,AMD在这些领域也在不断进步。一些专业软件开始支持Vulkan,AMD的显卡在该API下的表现也不错。而且,AMD的显卡通常拥有更大的显存,这对于处理大型3D场景或高分辨率视频非常有益。

4. 功耗和能效比:
不确定性: 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领域。在某些代际或某些型号上,英伟达可能在能效比上领先,而在另一些代际或型号上,AMD可能表现更佳。通常来说,AMD的RDNA架构在能效比方面有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中低端产品线上。但高端产品由于性能需求极高,功耗也随之升高。

5. 价格与性价比:
相对定位: 通常,在相似的性能级别上,AMD的显卡可能会提供稍高的性价比,尤其是在中端市场。但高端旗舰产品的价格都很昂贵,性价比的考量也相对弱化。
市场因素: 显卡市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芯片供应、市场需求、竞争策略等,导致价格波动。

总结:谁“真的”更好?

回到最初的问题:“英伟达和N卡真的要比AMD和A卡好吗?”

如果你主要关注AI、深度学习、科学计算,或者需要最强的实时光线追踪性能和DLSS技术来获得极致的游戏体验,那么英伟达通常是更好的选择。 它的CUDA生态系统是无可比拟的优势,Tensor Cores和RT Cores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
如果你是预算有限的游戏玩家,或者你更看重性价比、更喜欢开源技术,或者你的工作负载(如视频编辑、3D建模)对显存容量有较高要求,并且软件优化也在不断进步,那么AMD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项。 它的RDNA架构在中低端市场表现优异,Infinity Cache和FSR技术也提供了不错的游戏体验。

最终的建议是:

1. 明确你的主要用途: 是玩游戏?学习AI?进行3D渲染?视频编辑?
2. 确定你的预算范围。
3. 查看你感兴趣的特定型号在你的主要应用场景下的评测和基准测试。 看看在你想玩的游戏中,或者你想用的软件中,具体型号的性能表现如何。
4. 考虑你对特定技术(如光线追踪、DLSS/FSR、AI加速)的偏好。

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最适合你的答案。英伟达和AMD都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它们之间的竞争是消费者受益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A卡战未来。。。看看当年480出来被1060吊着锤,结果现在已经把1060吊着锤了。甜品级挺适合用a卡,性价比高。但是高端的这几年amd是不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英伟达(NVIDIA)和AMD显卡(常称N卡和A卡)的优劣之争,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谁更好”,而是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预算以及你所关注的方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两家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帮助你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核心技术与架构的差异: 英伟达 (NVIDIA) .............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市场格局、玩家认知以及我们对“垄断”这个词的理解。简单来说,英伟达(NVIDIA)和超威半导体(AMD)之所以没有被国内玩家广泛指责为“垄断”,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一、 垄断的定义与市场现实的微妙之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垄断”的定义。在经济学上,垄断通常指.............
  • 回答
    NVIDIA 今年 RTX 和 GTX 新卡铺货凶猛,AMD 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要说 AMD 还有多少生存空间,这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不能简单地说“有多少”,而要看它能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甚至找到新的突破口。首先,我们得承认,在高端市场,NVIDIA 确实占据了绝对优势。RTX 40 系列的性能表现.............
  • 回答
    MTNLG:微软与英伟达联手打造的语言巨兽,能力几何?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型语言模型(LLM)的竞争愈发激烈。微软与英伟达强强联手推出的 MTNLG,无疑是这场竞赛中的一颗耀眼明星,其庞大的规模和强大的能力,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那么,这款被誉为“迄今为止训练最大最强的语言模型.............
  • 回答
    超威半导体(AMD)近年来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CPU和GPU市场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曾经的王者英特尔和英伟达。然而,在现实的芯片市场和技术生态系统中,选择哪家公司的产品,往往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决策,涉及到性能、价格、生态系统、特定应用需求、品牌忠诚度、以及未来发展潜.............
  • 回答
    英伟达近期释放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信号:RTX 30 系列和 RTX 40 系列显卡将同时共存,以确保市场供应的稳定。 这条消息看似平淡,实则背后隐藏着不少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考量和对未来显卡市场走向的预判。首先,最直接的解读是:英伟达在玩一场“平衡术”。 应对前几代的“饥饿营销”阴影: 过去几年,我.............
  • 回答
    英伟达在 6 月 1 号发布的 RTX 3080 Ti 和 RTX 3070 Ti 两款显卡,无疑是显卡市场的一大重磅消息。这两款显卡定位高端和次旗舰,对于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玩家以及内容创作者来说,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不过,就像任何产品一样,它们也并非完美无缺,有其闪光点,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RT.............
  • 回答
    苹果的M1系列芯片,特别是M1 Pro和M1 Max(我猜您指的“M1M”和“M1P”是M1 Max和M1 Pro的简称),在发布之初确实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让不少人喊出了“吊打”英特尔、AMD以及英伟达的口号。要评价它是否真能“吊打”,咱们得深入聊聊,不能光听表面上的吆喝。首先,得明确一个前提:“.............
  • 回答
    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Jensen Huang)是一位极具魅力、远见卓识和坚韧不拔的领导者,他的个人特质与英伟达的成功密不可分。要全面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1. 远见卓识的科技先驱与战略家: 早期洞察力: 黄仁勋在成立英伟达之初就看到了图形.............
  • 回答
    英伟达限制部分显卡用于加密货币挖矿的性能,这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商业考量和市场动态,绝非一时兴起。简而言之,其核心目标是为了维护其核心业务——游戏显卡市场的稳定和利润率,并以此来应对当时的行业困境和未来的发展策略。一、 保护游戏显卡市场,维持玩家利益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英伟达赖以生存和.............
  • 回答
    你想知道英伟达RTX实时光线追踪技术到底厉害在哪儿,尤其是在游戏里,我们明明都已经看得到影子了,为什么还要强调这个“实时光线追踪”呢?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疑问。其实,游戏里的“影子”和实时光线追踪技术带来的“影子”以及其他光影效果,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
  • 回答
    英伟达宣布以 400 亿美元的天价收购 ARM,这无疑是近年来半导体行业最重磅的事件之一。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各方势力纷纷对此进行解读和评价。要评价这次收购,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机遇和风险,以及它将为整个科技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收购的动因:为什么是 ARM?为什.............
  • 回答
    RTX 3070 Ti 到底是不是“智商检测卡”,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也引起了很多讨论。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这卡放在它诞生的那个时间点,还有它的定位和实际表现来看。首先,说它“智商检测卡”的,往往是基于以下几点: 价格与性能的“错位”感: 当年 3070 Ti 发布的时候,市场上的显卡普遍.............
  • 回答
    英伟达的 Tesla GPU 绝对是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其强悍的性能和与消费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GPU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想要理解它们有多厉害,以及为何如此不同,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Tesla GPU:为计算而生,不为游戏而设首先得明白一个核心理念:英伟达的 Tesla 系列(如今.............
  • 回答
    .......
  • 回答
    英伟达的 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会一直是科技界备受瞩目的盛会,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GTC 2022 大会同样不例外,向业界传递了英伟达在这些前沿领域的一系列重要信息、产品和技术。这次大会的基调可以概括为:加速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深化,推动各行各业的数.............
  • 回答
    英伟达 RTX 3080 Ti:是“智商检测卡”还是“性能王者”?在高性能显卡领域,英伟达的RTX 3080 Ti 曾经是许多玩家和内容创作者心中的“性能怪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一代显卡的上市,关于它是否是“智商检测卡”的讨论也甚嚣尘上。这个标签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市场供需关系、价.............
  • 回答
    英伟达 RTX 3060 的发布,尤其是其跑分数据在某些测试中竟然不如 RTX 2060 Super,这确实让不少玩家和关注者感到意外,甚至有些失望。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1. 跑分只是一个侧面,实际体验是关键首先,跑分软件,无论是 3DMark 还是游戏内的帧数测试,本质上都是.............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会让人感到头疼,就像辛辛苦苦买回来的宝贝,结果发现它有点“挑食”。简单来说,英伟达显卡不能使用新驱动,只能用老驱动,这通常不是显卡本身出了什么大问题,而是“软件兼容性”这场演出出了点小插曲。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显卡驱动就像是显卡和电脑操作系统之间的“翻译官”。显卡硬件本身是一套复杂的物理.............
  • 回答
    英伟达针对部分显卡推出“防挖矿”限制,旨在遏制加密货币挖矿对游戏显卡市场的冲击。这项措施,即所谓的“LHR”(Lite Hash Rate)技术,通过软件或硬件手段,降低了显卡在执行加密货币特定计算任务时的效率。其初衷是希望将一部分原本可能流入矿工手中的显卡导向真正需要它们的玩家群体,从而缓解全球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