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过看到某些人张嘴闭嘴就是“何不食肉糜”blah blah的有点火大。
农村女生打扮得很非主流是不是不好?是,但是这就是校方在那么多人的面前通过这种公开处刑一般的行为对女生进行人格侮辱的正当理由?校方有很多妥善处理这种事情的选择,但是校方选择了最粗暴最侮辱学生人格的方式。更何况,女生的外形跟是否是个好学生有什么强关联?
很多人城市中产子女总喜欢批评这些城乡结合部/农村青少年不学好,一批评校方行为过火就开始blah blah留守子女只有学校加强管理进行教育。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孩子是留守子女,为什么这些孩子的爹妈在大城市工作,在大城市纳税,在大城市当人肉干电池而他们的子女只有留在农村/城乡结合部上学?
某些人总是喜欢批评农X青少年喜欢当快手用户,麻烦窝佬问一下,主流校园文化作品有几个是反应了他们的生活反应了他们的形象?谁来告诉他们一个青春期的农村青少年应该怎么活着。主流声音最大的时候总是非主流土味青少年不学好,一张口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的自己当年当中学生又红又专的一样,“4、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参加迷信活动。”这两条不知道干烂多少大义凛然的货。
一群吃着血与汗浇灌出来的血苹果的人,看到了营养不良歪瓜裂枣的奇葩就张口指责你为什么这么奇葩,有人提出他们也有尊严时就开始指责说“这些歪瓜裂枣不下狠招不行,你个何不食肉糜的”谁才是何不食肉糜是真的心里面没个X数。
总结,校方这种行为极其让人不适,显然是侮辱当事人人格,放某些国家民事官司可以打爽。
这么多偷换概念的睿智??我们不觉得卸妆是侮辱,而是男老师粗暴的用脏水和抹布给女学生擦脸是侮辱,懂?学生不遵守校规,你可以不让她们进学校,或者让她们卸完妆再来,或者学学北影面试用干净的湿巾让学生卸妆。你没权利侮辱学生OK?一群人用一桶脏水洗脸,恶不恶心?支持老师做法的,你们的孩子将来在学校犯了错被当众泼脏水,希望你们也是这个态度
这楼看不懂话的杠精,我没说女生做的对,没说犯了错误不能罚,我说的是惩罚方式有问题,懂??你们能接受在公司门口因为仪表不整 被领导脏水抹布擦脸再说
只要是在北方县城及以下地区的高中上学的人都会觉得,这根本不叫事儿。
老师给学生卸妆?太小儿科了。
肯定是学校不允许化妆,怕影响学生学习精力,但是还是有人化妆怎么办?老师亲自上手给你卸妆,已经是超乎异常的和蔼可亲了。
我见到的是,学生违规带手机,老师一开始没收,后来管不住直接摔手机,见一个摔一个。
我见到的是,学生违规谈恋爱,老师请家长,学生写检查,大厅罚站一个月。
我见到的是,学生上课睡觉,老师直接把学生的凳子用脚给撤了出来,学生睡梦中一个屁股蹲。
我见到的是,学生在午休期间违规玩儿三国杀,老师每人一拳一脚,有几个直接放倒。
学生的权利?我不知道学生有什么权利。还是那句话,上面这位老师做的这些,都不叫事儿。
在县城以及以下地区的高中,没有严格的制度和管理,单凭学生自觉,真没多少人能考上大学。
表面上,讨论的是能不能强行卸妆。
实际上,讨论的是学校管到什么程度。
展开说,还包括公司对员工管到什么程度。
有些顶尖大学,有些高科技公司,对学生和员工的管理是很松的,没有上课点名,甚至没有上下班打卡。因为管理者很清楚,这些人自控能力非常强,过多的管理,是对他们的束缚。
但这一套用在三流学校,用在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线,是行不通的。
因为有些人,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只能用各种规则和惩罚,限制行为。
那些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又强烈反抗学校管理的人,最终会被工厂更严格的规则管理。
我还是那句话,今天有权利超越法律干一件正确的事,明天就有权利超越法律干一件错误的事。学校用超越法律的手段约束学生,学生自然也会采取超越法律的手段反抗学校。长此以往,学校变成了一个法外之地,学生没有养成对社会秩序的敬畏之心,反而学会了强权主义、弱肉强食,各种牛鬼蛇神就会在里面群魔乱舞,长期来看非常有害。
所以,教育还是需要多动脑,思考更加合理的方式。
当然,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学校现状是师资力量有限,人数和水平都不足以支持更柔和的方式,只能采用这种粗暴的手段。对此我觉得很遗憾,但是我想,在没有更好的方法的情况下,可能也是当地教育工作者不得已。
从视频给出的一些信息,推断这应该就是一所偏远县城里的二三流学校,学生里面有许多留守儿童,学校资源也一般,认真学习的没有几个,大多数就是混混日子,没事儿打个架谈个恋爱,等着几年以后步入社会。
对于这种类型的学校,我觉得肯定是以维稳为重。有一句话叫“一流学校抓学习,三流学校抓纪律”,如果一所学校的生源又差,师资能力也没有,基本上没有能力把这些“小社会人”培养到考上高中大学,那么就只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维稳上。
好的初中是今年送20个学生进了市重点高中,明年有25个能考上算进步成功;三流学校是今年有10起打架斗殴,1起女学生怀孕,明年如果只有8起打架,没有女学生怀孕,那么就说明这所学习很成功了。
包括一些职高、技校,老师也都知道学生里面没几个在认真学习的,都在混日子。这些学校创办的目的就是为了吸纳这些学习成绩差又目无纪律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通过种种规章制度将其教化(而不是让其成才),也算是为社会稳定尽了一份力。
我并不是说因为学生质量差,所以对其进行磨灭个性和尊严的半军事化管理就是合理正确的,但现实情况就在这里摆着。我看到其它答案里面有人说老师的做法不对,老师素质太低,应该如何如何blabla。我觉得这些说得都对,那位答主的能力也很强,但我要是问那位答主愿不愿意去一个贫困县城里的三流初中当基层老师,我想答案大概率是不愿意吧?
我在管理上虽然没什么经验,但我懂得尊重和人权这些概念,我自认我会做得比视频里那位要妥当一些。但你要问我愿不愿意去那种穷地方当老师,我也不愿意。
我还看到另外一位答主认为老师做得太过分,如果自己是学生就组织人手去围殴那个老师了。
那么现在假设是这么一种情景:学校的纪律规定了学生不允许化妆,但是总会有一些学生不遵守这些规则,并且屡教不改。
1)打电话叫家长没用,因为父母都不在本地,老一辈的管不了。
2)不让她们进学校也不行,如果在学校外面出点啥事儿责任还得你担。
3)放任不管也不行,因为领导看到以后会认为你带的班级风气很坏,以后评职称什么的就别想有了。
4)和颜悦色让她们卸妆也不行,因为会被认为很好说话,今天这个的妆刚卸了,明天那个又染个头发来上学了。后天还有人涂香水,再大后天还有人在校服上画简笔画。学生们可以打各种擦边球,你反正是管不住他们。
5)你开始意识到只有严厉起来搞高压政策,让他们怕你,你说的话他们才会听。于是你找机会抓住几个化了浓妆的学生,对她们进行了严厉的责骂,并且把她们的妆都当场卸掉。因为你认为只有当她们意识到化妆是有被没收的风险成本的时候,她们才会有所收敛。就如同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如果你只是和颜悦色批评对方几句,而不是把手机没收等到学期结束才还,那学生带手机的行为又如何抑制住呢?
6)不管用什么方法,现在总算把学生化妆的问题给解决了。你刚刚松了一口气,下班以后的路上却被班上一个学生带着几个社会混混给围住了。理由是你当场卸学生的妆是剥夺了她们的人权和尊严,是个渣老师,班上有许多人早就看你不顺眼了,你这种垃圾老师就是欠打……
情况大致就是如此吧,所以我很想问问那些从小生活在大城市,上重点学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知乎精英们,你们在上述这种条件中能把学生化妆的问题完美解决吗?真的别何不食肉糜了。
清粉支持大清,逻辑就是“你看民国多乱” ,怎么能搞民主共和呢?满人虽然是一等公民,有特权,可是汉人在我大清除了不留辫子要被杀头,有时写写字要被抓起来杀全家,不也活得挺好吗?汉人那些乱民那么多,动不动就长毛造反了,不管能行吗?叶名琛在广东杀了七万多汉人不假,可是他们的汉人同胞不造反叶总督会杀他们吗?
英美好是好,可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你们不要搞什么共和制这种何不食肉糜的东西,大皇帝恩情比天大,懂不懂?你们那个孙文建过国吗?你看人家大皇帝统治几百年了,肯定更适合华夏。
气不气?基本上高声叫好的就是这套逻辑,见的太多了。所以说中国的最大问题其实还是观念的问题,你以为21世纪了,不少人的思想理论还是17世纪。
然后有的人前脚说别人滑坡谬误,自己立刻来表演滑坡谬误,“老师建议击毙”,事实求是来说,辛亥倒确实杀了一些满城群众,不过严格来说基本发生在满城拒不投降的情况下,也没见汉人就把满人种族灭绝了吧?
其实除了这种老式洗地套路,还有一些人是因为他们过去的经历让他们觉得除了这个都不行,“我吃苦所以别人不仅也要吃苦,还要吃得比我更苦”。
我们再谈论下评论区问题,知乎给予用户设置评论区的权利,我自然有权运用,这是私人权利,就像你到我家来,我也可以请你出去是一样的。而比较可笑的是有人用清的文字狱来说我双标,我倒是乐得有大清的权可以动不动杀人全家,可能吗?这表明他们完全不了解个人权利和公权力的区别。至于进一步非要把中国人和民主自由对立起来的,我不知道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看法,还是说在你看来他们也是错的?
看到好几个回答提到什么“进了社会不化妆是不讲规矩,不懂礼貌”之类……
我就特别纳闷了,这是哪里的规矩和礼貌?
我工作也有20年了,应该算进入社会了吧?
行业也跨过,IT互联网,媒体编辑,公关广告……我怎么没遇到过“不化妆就是不讲规矩”的领域?
我为了调研,走过多个省市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厂,那里的女性工作人员没有必须化妆的规矩;
我服务过员工过万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虽然女生大多妆容精致,但同样也有大量素面朝天的女同事和她们一起工作;
我为一个演出团体做过一段时间外包,他们,无论男女上台演出都要化妆……这妆也不是自己画,更没法出门……平时排练、休息、出门逛街,都是可以不化妆的;
我见过996的普通女白领,别说化妆了……哎……
我见过年薪百万的御姐女高管,气质高雅,从来都是简单妆容。甚至无需外出的时候,在办公室里连普通妆容都看不出了……
我自己是个男公关……咳咳……
总之,我见过大量的女性职员,她们都是在社会中的人。有化妆的,有不化妆的,但从来没听过有人以此来评判她们。领导看的是你的工作能力,客户看的是你的作品。
而一个以化妆作为工作能力标准的行业,又是什么呢?我不知道,知道的可以告诉我,谢谢!
-----
所以呢,你可以说尊重,可以说权利,但是绝不能说什么社会需要。社会不需要。这么说的人里居然有老师?拜托这个老师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看一看好嘛,否则不要误人子弟了。
当然,又可能是某些社会需要,我不知道……老师教我?
有的人就是喜欢胡扯。
按他们的混蛋逻辑,警察就是可以随便开枪打死人,老师就是可以随便折磨学生,不管这些人做得再错,他们就会一句:“要是处罚了会寒了全国警察/老师的心。”
我就想问问全国称职的警察/老师,愿不愿意让这些害群之马代表你们?
就算女生化妆不合适,明明有更好的更简单的解决办法,教师非要采取这么恶臭的方式,还说不得了?
我原来读的高中,学生化妆不合适,穿衣服不合适,发型不合适,简单,回家卸妆/换衣服/剃头再来上学,可不可以啊?
今天现场拿个水桶给女生擦脸,明天是不是要现场扒衣服脱裤子了?
这不就是耍流氓吗?
觉得这种出格行为算“公事公办”的,你到底上过学没有啊?
看到很多朋友说这个学校是偏远县城烂学校,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管教,学校只有采取这种方法才能管教学生,维持纪律。
我完全同意。
另外我提醒一下这些答主,比起化妆,还有一个对这些父母无法管教的孩子更致命的陋习,就是网瘾。
孩子有网瘾了怎么办?
看到这些答主声嘶力竭的说,我们还能怎么办!我不仅想起网瘾少年的父母也是这样说的:你说我们错了,我们还能怎么办!
你说孩子有网瘾是家庭出了问题,这是废话,问题是家庭出了问题,家长没时间管孩子,怎么办?
对于非常的孩子,当然要采取非常的办法。
对于正常的手段无法管教的,当然要采取一些极端的,不符合所谓“人权”的办法。
我在下边有个提议。
如果你反对这些极端的办法,你就是不食肉糜,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你还是反对,我请问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这个提议就是,我们成立一个戒网瘾的专门学校好不好?为了戒网瘾,我们剥夺孩子的自由好不好?如果孩子实在不听话,我们采取国际先进的电击疗法好不好?
这个学校我建议设立在临沂,这个校长我建议让他姓杨。
自由之思想,独立至精神是教育的本质,
但那只是针对人才!
中考、高考是评判人才的重要标志。
我们国家基础教育的普及度和公平性举世无双,
初中就不把心思放学习上,
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还天天折腾自己脸的太妹,
注定在智力、意志、品格上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这种人是不能够称为“人才”的,
也不适用真的人才的教育方式和环境,
否则只会祸害想学习的学生,
干扰想教书的老师。
这些人应该如何管理?
英国名将威灵顿将军早已经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路
——这些人只能用鞭子抽,才可能往正道上走,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勉强成为社会的零件。
更重要的一点,
这个学校的老师管中学生化妆,
就是依法依规行政,
依据教育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遇到有中学生化妆,
老师和学校应该管,也有义务管!
学生必须服从管理,这是有明文规定的。
这几年,我们一直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这个问题?而且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作是一项重要战略?
因为我们发现我们社会存在着一个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这个经济结构性问题,用17年以后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换成简单的话来说,我们当下社会的问题,有些很多表面看上是道德冲突的问题,其实质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饼做得不够大,饼分得不够多,仅仅是表面的现象问题。更实在的问题,是我们做的饼很大,但是我们做出来的饼,并不是我们需要的饼。也就是供给端虽然产能过剩,但却与已经升级的需求端严重不匹配。
放在教育领域里就是,我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都去读高中,考大学。很多人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而我们的高级技术工人以及高级服务人才虽然供不应求。但是很多人却不愿意去技校,不愿意去做蓝领,而拼了命的去考大学。很多中学,也没有负责的对学生的人生规划,而是以重点高中率,以重点大学率为唯一指标。这就导致了我们的社会出现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现象。
我们社会现在的公认的好学校标准就是“孩子上这个学校是否最终有利于上一个好大学”。而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到高中,我们的家长、学校和老师,对于好学校的评价,也仅仅都是围绕能否上好大学这唯一的目标服务的。我们的各地学校建设也都是围绕着上大学这一目标服务的。我们社会的资源配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也是向着重点优质大学而集中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所谓的优质生源(也就是善于高考的学生)一直向所谓的好学校集中。所谓的劣质生源(也就是不善于高考的学生)一直向所谓的坏学校集中。当优质生挤破头,去考重点大学。而所谓的劣质生又因为考不上大学,失去人生理想,只能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导致这一切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社会对学生和学校的评价体系单一化,不能适应社会总体需求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只有我们能让学生和学校认识到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适应社会需求才是唯一出路。真正提高各行各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尊严,对学生进行及早的职业规划和引导,避免一窝蜂的扎堆,这才真正有利于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保证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也才能真正改变一些技校和中学的不良学风的问题。
因为很多中专生和中学生,他们浓妆艳抹、旷课斗殴,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学习,而是因为在当下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评价体系下,他们找不到人生的目标,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于是被社会边缘化的过程当中,而走向了另一条道路。
如果我们能按照社会需求,多样化和多层次化我们的社会评价体系,真正给各行各业的工人和劳动者以身份尊严和社会归属感,建设具有各种专业特色,能真正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教育体系。那么我们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最重要的就是改变当下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
但是这种教育资源不合理的现状,决不能简简单单是补贴了事,决不能只是财政支持和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针对市场需求,针对社会的真实需求,对于整个教育行业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要让教学工作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需,这才能让所有学生们对学习有归属感,学习有方向感。这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仅仅是在重点中学和一些非重点中学进行一种经费上的平衡,对贫困地区中学简单采取一种财政补贴。他仍然没有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他仅仅只是看上去公平,但实际上仍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清华北大就那么多名额,经费的平衡,并不能增加清华北大的招生名额。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数量也就那么大,经费的平衡,也并不能让社会上一下子就突然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当初始资源就分配不合理的时候,二次分配表面上的公正,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还掩盖了根本问题。
这不是一个公平的问题,这不是一个道德的问题。而是一个改革的问题。针对学校领域的改革,首先要从整个行业的供给端进行改革,而不是简单的对落后地区的中学进行财政输血就可以的。因为对落后地区的中学的输血,不能根本改变我们当下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不合理的问题。改变不了不少大学生毕业既失业,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尴尬窘境。而他只是鼓励和加剧了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内卷化。
冰桶挑战还在继续,万事万物皆有因果。
不侵犯。教育部规定。
有个现象叫滑坡效应。中学生违规化妆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小事不管,慢慢大事就多了。
不反对这种做法,但是卫生应该考虑。方式可以优化一下。
真不知道为什么总有这种问题!!
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个发型问题,我真是被前前后后的网络英雄们踩到天边了。
更不知道为什么网友总是这么多。
天天高喊着自由,个性,反对一切打压,将老师与学校放在对立面,我的天,你们对学生这个群体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你们对全中国学生的层次、水平、比例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你们对全国父母的工作时长、教育方式方法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最重要的是,你们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一群根本没做过父母的人,天天在网上喊着如何如何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个性化发展,你们为人父母那天,真的有那么多时间、精力、耐心去一步步培养孩子,让他们不走歪路,不受不良影响?你们是不是看太多教育鸡汤,就觉得自己是已经是教育鸡精了?
从1977年的27万人到2017年的762万人,40年间我国累计录取大学生总数约为1.158亿。上亿人乍一看很多,但如果用41年来录取大学生的总数除以我国现阶段13.9亿的人口基数,这个数字是8.33%。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简单理解为全国人口里大学生比例为8%,只要你是大学生,就在学历上碾压了92%的中国人。
看到了吗?这才是现在中国的现实,8%的大学生,真以为全国跟知乎一样各个985、211,天天在家喝着卡布奇诺,带着个孩子悉心教导,每年还年薪百万啊!!
来来来,看看什么叫现实。。。
这是今年9月我刚刚接手的初一新班级,随便抽几张学生情况表给你们看。
目前我看到本班就只有2个警察,一个老师,一个幼师,剩下的。。。。环卫、各种销售、各种个体户、各种装修工人、各种自由职业、各种家庭主妇。
这就是本国的现状,说白了,稍微读过书,懂点教育还能经常陪伴的家长,不超过6个,而本班目前已经快50人了。
今早监考,这是初一新生入学第一次摸底考试,英语连he和she都不分清,“or”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一道日常对话题做对的不超过5个,一个半小时的考试,20分钟全班就画完开始睡觉了。
我这还是一个在二线城市老城区的普通中学,本校中考成绩还能在区里排到前20,本区可是有50多所学校的,其他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生源更是惨不忍睹。
我就对网络键盘侠们问三个问题:
1、这种班级,在不阻止化妆、做头发、恋爱和带手机情况下,不能使用任何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手段,你如何保证他们不走歪路,不攀比,不与老师发生冲突,不给同学添麻烦,不跟社会青年混帮派,不逛夜场,女生不会逐渐堕落迷失,男生不会越来越混蛋。
2、当一切自由权回归学生时,你觉得最后是仅仅为了满足你那颗圣母心,还是实实在在的对这些学生未来有帮助?
3、当一切情况走向失控,你是把责任推给他们的家长,还是认为实际上是你害了他们?
其实我非常清楚网络教育专家的思路:谈话——用爱感化——屡教不改——推锅家长——下一位。
现在我带这个班2个星期,学习成绩我不敢说,但本班三年后的品行一定不差。
我敢做这个保证,哪个网络教育专家敢?
我甚至能保证3个月后,我休假2个星期,在班干部的带领下班中的纪律、上课情况、作业情况一样井井有条。
为什么?
因为我在纪律、道德、交际、形象等方面压制他们的所谓“自由个性”,并且完全不留余力,会采取各种键盘侠口诛笔伐的手段。
而在课堂互动、节目演出、做事办事等方面发散他们的自由个性,做到彻底放手,从旁辅助。
家长认为我是负责任的好老师,同行觉得我是有能力的好同事,学生觉得我是亦师亦友的好班主任,只有网络教育专家们,觉得我是压制个性、会体罚学生的恶老师,恨不得把我大卸八块已正教师队伍。
因为网友们只会看过程符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至于结果,他们并不关心,认为是这些学生和家长咎由自取。
十五年前,有一群家长,被公知们忽悠的天天喊着减负,取消学校补课,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十五年后,这帮孩子长大了,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补课取消了,以前学校一个假期200块变成补习班一个小时200块,而他们被生活压迫的根本没有能力和时间去帮助孩子,只能看着他们从小学就逐渐跟不上学业。
现在,他们的孩子天天喊着要自由,要恋爱,要发型,要化妆。
十五年后,真不知道这些孩子又会不会后悔当年的言论。
毕竟,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分割线——————————————————————————————
顺便说个,看到有个大V提出“羞辱教育”。
然后又是三段论:
1、提出一个看似非常有道理的论点
2、提出自己或者身边的例子作为论据
3、总结发言
看起来不无道理,然而,实际上我想说的是。
1、学生群体不是成年人,老师不是警察,学校不是派出所,你在派出所被警察要求去卸妆,而你又是去办事的,只要你是正常人就不可能不听从。
但学生就会,她就敢在教室里跟班主任顶撞死活不去卸妆,她就敢在班主任面前卸完,转头就画。
只要进了学校,她就能跟你在校园里斗智斗勇。
2、羞辱式教育本人也不同意,我也始终认为学生的自尊心要受到保护,但我不认为学生会因为这一次在校门口被强制卸妆而深感自己受到羞辱并且留下一生阴影。
原因一:学生的自尊心脆弱的地方需要保护,比如身体缺陷、心理问题、同学矛盾,而在明令禁止的方面则需要强化,否则,岂不是上课说话被点名都算羞辱?
原因二:所谓羞辱,往往是单个个体并且长时间,很多学生所谓的一生心理阴影,包括那个20年后打老师的,都是他单个人长期被老师羞辱和打骂。
多个个体,一次,那种羞耻感会被人数和时间所淹没,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
也就是说,如果某位女生,就她一人,每天早上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校门被拦住,强制洗脸,那就会造成不可磨灭的印记。
而几十个人,某一次被抓,你十年后去问问,她们可能还要回忆一下。
而且,实话说,敢化妆来学校的女生,往往那脸皮早就厚的没边了。
我们是在教育,不是造玻璃,你们到底希望自己的孩子受不了一点羞辱和波折,还是希望孩子身心刚强,不论在任何场合都能从容不迫,不轻易掉泪。
如果希望刚强,那我很好奇,你从那些方面培养和锻炼?不能打不能骂,每天温柔对待?一次校门口擦脸都能造成心理阴影,那这孩子出去社会被老板在办公室骂一顿岂不是要跳楼?
话说前几天,我的副班长迟到,我把她叫出门外,就说了一句:“为什么今天迟到了?”语气还特温柔,结果她居然直接哭了。。。。。。
真是瓷娃娃,完全没有一点抗压能力啊。
如果偶尔的群体式处罚都不能用,我真不知道要怎么玩了,那规矩还怎么立?一个个求他们吗?
————————————————————————————————————————最后一更——————————————————————————————
@猫球
最后一更,不在更新。
这位大V说,觉得我的逻辑与他的没区别,并且尊重我的努力,也理解我们基层老师,然后他要的“程序正义”。
不,真的,所有下面的大V小V,以及不从事教育事业的各位,你们真的并不理解我们,因为你们真的没有办法感同身受,真的无法理解一个本来有理想,有信念的老师,为何最后变成你们口中凶恶无比的“恶老师”。
虽然我已经非常厌倦了这句话,但每个热点话题都要提出来。
这位仁兄总是在说“不是有效就是正确”,没错,但有效的错误,总比无效的正确好。
奴隶制提高生产为什么现在不弄奴隶制?
刑讯逼供可以提高破案率为什么不刑讯逼供?
不是由于取消了奴隶制,大家就文明了,而是文明和科技到了这种程度,于是可以逐步取消奴隶制了。不是由于取消了刑讯逼供,这社会就变好了,而是这个社会变好了,于是我们可以取消刑讯逼供了。
70-80年代抢劫、杀人、私藏枪支数不胜数,一年恶性案件上万起,才引发了“严打”,当时多少冤假错案,但实际效果呢?扼杀住了那股可怕的风气,并且将全国的枪支进行了大批量回收。
乱世用重典啊,实际上案例中这个学校今年走到这一步,绝对不可能是学校里一个两个女生的问题,肯定已经形成风气了,否则为了一两个人提水桶在校门口,这不是有病吗?
放到现在中国教育也是一样。
你当然可以说体罚不对,羞辱不对,这个不对,那个不对。
但是中国有3亿未成年人,是美国全人口总和。
如果有一天我国科技、文化、教育程度能与美国并驾齐驱了,你再来跟我谈这种正义好吗?
如此庞大的国家,如此低的文化程度,如此浮躁的社会,你不思考如何使用各种手段在教师的权益和学生权益中获得平衡,而是一味挥舞所谓“正义”的大旗,不断要求如何如何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信念,不考虑老师的工作压力、强度、难度,学生配合程度,家长配合程度,周边环境,社会现状,那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如果你用所谓欧美现代的教育理念来要求现在的中国全国如何如何。
那就跟要求“废除死刑”的法学专家们一样样的。
我想问一句,你们真觉得适合我国,真的适合我们基层教师吗?
虽然我觉得你们这种声音的存在非常合理,但我其实害怕这种声音的扩大,因为一旦扩大了,再对我们基层教师进行一轮师风师德要求。
我敢保证,到了那时,任何学生,我们都不敢管了。
现在家长们都怕了你们网络教育专家了,因为正是由于这些年所谓现代教育理念的涌起,老师们对学生的威信大幅度减弱,你现在去各校小学看一看,老教师用以前那一套严厉、不留情甚至羞辱的方式,一个班的学生管的服服帖帖,学习成绩稳步跟上,新老师被校长们洗脑洗的不敢体罚,不敢骂,那一个个班真是欢乐。
我们带三年就换一批了,最倒霉的永远是家长们啊。
我的这批初中生就是从那种班来的。
知道我这两个星期光是让他们坐好就废了多大劲吗?用了多少次教育局不让用的手段吗?
你不知道,我想你要是知道,肯定又要发一篇相关批判我的回答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一个班50人,我们老师在方法上肯定要有所选择,哪些情况用温柔的手段,哪些情况用耐心的手段,哪些用简单粗暴的手段,你们网络键盘家却永远让我们讲究XXX方法,没错,是很好,我就问了,我有那么多时间吗?你真以为就白天那点时间就能解决基层这种班级的那一堆事?我要不要上课?要不要做事?我还要不要自己的家庭了?我还要不要自己的孩子了?
最后,欧美也是有体罚的。
曾经我的回答
做法不对,但是有效。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样的条件。” ----《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真的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道出了一条真理: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把自己眼中的世界套在别人身上然后加以评判,是不可能得出合理结论的。
知乎er们的教育背景总体来说是比较高的,大多来自一二线城市,亦或在一二线城市上学。倘若以一二线城市对学生、教师、制度的认知和要求来说,结论应该是一边倒的:视频中老师的做法完全不对。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中,老师应该是为人师表、循循善诱,打骂学生、拿抹布往脸上抹这种事简直难以理喻…
但是,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我们是一个幅员辽阔且各地发展水平差距极大的国家。在那些较落后的地区,很多事情完全不是我们所想象、所经历的那样:很多学生以混社会为荣、以打架为荣、以早早退学为荣,在他们的认知里这才叫“有面儿”“混得好”。他们盲目地追崇流行文化、崇尚丛林法则,打架斗殴、顶撞老师、奇装异服夸张打扮,这些才是他们眼中羡慕和敬佩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性格温和的老师?淳淳教导?抱歉,管不住学生的。
新闻里这种事,你觉得在一二线城市的学校里可能出现吗?可这就是一些落后地区的现实。更何况,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是非常不均的,分配到落后地区的教师,大多也没有太高超的教育手段,他们更推崇用打骂来教育学生,这也是能力所限。仔细看视频中的背景,就是小县城的模样,有消息来源指出这座高中在贵州省的黔东南州,这是还在以脱贫为主要目标的落后地区,没有点严苛手段,这些学生一辈子也走不出去。
我不认同视频中老师的做法,但我相信这个做法在那个环境中是有效的。
一更,下面有的答主说这种做法“羞辱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此不认可这种做法。要我说,羞辱恰恰是这种做法有效的原因。试想一下,如果只是让化妆的学生自行卸妆,那完全起不到威慑的作用。下次该化妆还是化妆,学生会有侥幸心理:抓到大不了就是卸妆,没被抓到不就赚了?正是有了当众卸妆这个步骤,你化妆不是好面子吗?那我就让你当众丢脸,下次想化妆进学校的时候你就会掂量掂量后果。的确,这种粗暴的做法可能导致学生有心理上的阴影,但就目前全中国社会都不够重视心理健康的环境下,“可能导致学生有心理阴影”是完全比不上“有机会劝一个学生走上正道”的。别忘了,我国依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在诸多教育问题上想出完美的解决办法,很多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二更, 以前我一直好奇怎么界定圣母行为,后来发现,圣母们看待事情的时候往往只在乎自己看得到的那一面,而不关心自己看不到的那一面。就像有的人振臂高喊呼吁保护动物,却看不到PETA收容来的动物90%都会被执行安乐死。这个问题下的不少人就是这样,你们只在乎自己看得到的东西:老师怎么侮辱学生了、学校怎么不人性了…可你们不会在乎这些学生未来会怎么样,管他以后是进了工厂忍受着不人性的工作时间和微薄的工资,还是下了工地顶着寒风酷暑在几十米的空中如履薄冰地作业。你们根本就不在乎,你们只会说“谁叫上学时候他不努力来着”。但是老师不能,老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他们的义务就是要劝人向善,哪怕行为有些极端、哪怕不被人理解,只要对学生的未来有帮助就行。老话怎么说的来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药方肯定不是最好的,但只要能治病就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