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iPhone 11 发布会上苹果再次公开对比友商手机?

回答
看待苹果在 iPhone 11 发布会上再次公开对比友商手机的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营销策略,背后牵扯到苹果的品牌定位、市场竞争、用户心理以及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

一、 苹果对比友商的“传统”与策略

首先,需要认识到,在发布会上公开对比友商手机并非 iPhone 11 的“首次”行为,而是苹果一贯以来在营销上的一个重要策略,尤其是在其发布会上。

历史回顾: 早在乔布斯时代,苹果就擅长通过清晰、直观的演示来展示其产品的优越性,并常常将自家产品与当时市面上性能最佳的竞争对手进行对比,例如将初代 iPhone 与当时的智能手机进行功能对比。这种策略在用户心中建立了“苹果=领先”的品牌形象。
核心目的:
突出产品优势,建立差异化: 苹果通过对比最直接地告诉消费者,为什么他们的产品更好。这并非简单地吹嘘,而是基于实际体验和技术参数,去放大自家产品的核心卖点,并将其与竞争对手的不足形成鲜明对比。
巩固高端品牌定位: 通过与“佼佼者”对比并胜出,苹果进一步巩固了其高端、创新的品牌形象。这种对比行为本身就传递了一种“我们是领导者, others are followers”的信息。
教育市场,影响消费决策: 许多消费者并非对手机技术了如指掌,苹果的对比发布会能够有效地教育他们,让他们了解哪些技术是重要的,以及在这些技术上 iPhone 的表现如何。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决策。
制造话题,提升关注度: 这种直接的对比总是能引发媒体和公众的广泛讨论,为新产品带来巨大的曝光度和话题性。

二、 iPhone 11 发布会上对比的具体表现与解读

在 iPhone 11 的发布会上,苹果的对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机能力: 这是 iPhone 11 系列最核心的升级点之一。苹果重点对比了 iPhone 11 Pro 的三摄系统(超广角、广角、长焦)在各种场景下的成像效果,例如低光表现、色彩还原、人像模式等。他们可能会展示具体样张,强调其夜间模式(Night Mode)的出色表现,以及计算摄影(如 Smart HDR 3)带来的细节和动态范围的提升。
对比对象: 通常是市场上公认的拍照强手机,如当时的华为、三星等旗舰机型。
苹果的逻辑: 苹果的目标是证明,尽管友商可能拥有更多的摄像头或者更高的像素,但通过其软硬件结合的优化,iPhone 11 Pro 在实际拍摄体验和最终成像质量上能够超越对手。特别是强调“无需手动设置”,让用户“随手就能拍出好照片”的易用性。
性能表现: A13 仿生芯片的强大性能是苹果发布会上的另一个重点。他们会展示其在CPU、GPU、神经网络引擎(Neural Engine)上的领先地位,并用具体的跑分数据和游戏演示来体现其速度和效率。
对比对象: 通常是当时最新的旗舰安卓芯片,如高通骁龙的旗舰系列。
苹果的逻辑: 苹果一直以来都以自家芯片的领先性自豪。通过对比,他们想强调 iPhone 在日常流畅度、大型游戏、AR 应用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这种优势如何转化为用户体验的提升。
视频录制能力: 随着视频内容创作的兴起,苹果也更加重视视频拍摄。iPhone 11 Pro 的杜比视界 HDR 视频录制是其亮点。
对比对象: 同样是友商在视频拍摄方面的表现。
苹果的逻辑: 苹果旨在强调其在视频领域的专业性和领先性,尤其是在色彩、动态范围和流畅度方面,能够提供媲美专业设备的体验。
续航能力: 相对于前代,iPhone 11 系列在续航上也有提升。苹果会用具体的时长数据来对比,例如“多出X小时的视频播放时间”。
对比对象: 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友商的官方宣称。
苹果的逻辑: 续航是用户非常关心的痛点,苹果通过对比来展示其在功耗优化方面的成果,打消用户的续航焦虑。

三、 如何看待这种对比行为?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种公开对比行为有其合理性,但也可能引发一些争议:

正面解读:

透明度和信息传递: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需要清晰的信息来做出选择。苹果的对比发布会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帮助消费者快速了解产品的核心优势。
行业进步的驱动: 竞争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因素。苹果通过展示自己的技术领先,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其他厂商不断创新,从而整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
对消费者负责: 在一定程度上,苹果是在负责任地展示其产品在关键技术上的实力,而不是空泛地宣传。如果这些对比是基于真实数据和客观场景,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价值的参考。
品牌自信的体现: 敢于公开对比,也体现了苹果对自己产品研发实力和用户体验的极度自信。

潜在的负面或争议点:

“选择性对比”的嫌疑: 任何对比都可能存在“选择性”的问题,即只展示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而回避不利的方面。例如,苹果可能不会对比其手机在某些非常细分或用户不常接触的功能上的表现。
可能被视为“攻击性”营销: 虽然苹果的对比通常是基于技术事实,但这种公开“点名”的方式,对于被对比的友商来说,可能被视为一种不友好的竞争行为。
是否“过度”或“虚假”的宣传: 虽然苹果的对比数据通常是真实的,但其呈现方式和解读角度可能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以最大化其产品的优势,这是否算“过度”宣传则取决于个人的判断。
可能导致消费者过于片面地看待产品: 过度依赖发布会上的对比信息,可能会让消费者忽略了手机的其他重要方面,例如生态系统、软件服务、价格等等。

四、 总结

总而言之,苹果在发布会上公开对比友商手机,是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基于产品实力和品牌定位的营销策略。这种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苹果巩固了其市场领导地位,并有效地向消费者传递了产品价值。

从苹果自身角度看: 这是其自信的表现,是巩固高端品牌形象的必要手段,也是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市场教育方式。
从消费者角度看: 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信息,但消费者也应保持批判性思维,不应被单一的发布会信息所左右,而是要结合自身需求、更多渠道的评测和用户反馈来做出最终的购买决策。
从行业角度看: 这种竞争是良性的,能够驱动技术和产品的进步,但同时也应该在遵守商业道德和规则的前提下进行。

iPhone 11 发布会上苹果的对比行为,正是这种策略的延续和发展。它既是一种技术实力的展示,也是一次成功的市场沟通,但作为消费者,保持独立思考和多方比对,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客观上说芯片的进步已经达到高通同一条线,所以值得比较。

但你干嘛不比较990呀,因为我们ppt就没力量吗?你丫2019年了,连5g都没有还好意思吹?我们这些普通韭菜,从来不关心什么gpu,cpu,我们只关心5g下载够不够快,我们都是正经人,手机主要就是用来下载爱情,你扯其他我也不懂。

而且苹果学习能力不行,都10年了,还没有学会华为的各式花样吊打,发布会不热闹,群众很失望。

主持人英语这么好,居然还坚持用母语发言,居然不是中文,中国是第二大市场,还不把发布会挪到中国,这特码真傲慢。

user avatar

谢邀。

颇不寻常,甚至有些历史转折的爽感。


苹果不是没有过竞争对手,三星一直是附骨之蛆;苹果不是没有暗戳戳地对比友商,一代横空出世时就全场拐弯抹角地标诺基亚htc乃至palm。

但是苹果从来没有把这事摆在台面上。

所以当苹果把这事摆在台面上干时,我突然有一种爽感:尼玛当年说我们low得不行婊友商的人给老子站出来!


公开对比友商只能说明一件事:对手的市场份额、技术、品牌压力已经拍脸,力度之大以致你没有优雅和自娱自乐的余地。

为什么小米乐视当年要堆参数公开怼?因为没有市场和品牌优势,好不容易从供应链那积累点账目数据,就成为你最宝贵的营销素材,不提不行。

所以反过来分析苹果,顿时有种“你也有今天”的恍惚。这是中国手机行业的全体荣光,群狼战术终于逼得老虎回头看我们,且爆出一声怒吼。

配合昨晚发布会的内容来看,这声怒吼还杂着一丝无奈的意味。


当下苹果的高墙已经很清晰了:不是硬件,虽然依然很高;不是软硬一体化能力,虽然也很高;就是生态系统,就此彻底清晰。

以前面对苹果,软、硬、软硬一体三大能力感觉遥不可及,生态系统则想都不敢想。国产手机在过去数年攻城略地,在这三大能力上逐步逼近,终于逼到对方转身,公开面对你。

对方现在还懒得面对你的领域,就是生态系统。

苹果这次的动作,把这个共识从从业者共识,拉到了市场共识,这就是最震撼的信号。

user avatar

@中华有为 大家好,我是一个中国北方朦胧派诗人,华为美。

为大家带来朦胧诗一首:

创新弱了,

迭代慢了,

不比比消费者都不知道哪里提升了。


华为强了,

苹果慌了,

也就能从参数上做做文章了。


比跑分了,

PK性能了,

苹果也向雷军偷师学艺了。


——朦胧派诗人华为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待苹果在 iPhone 11 发布会上再次公开对比友商手机的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营销策略,背后牵扯到苹果的品牌定位、市场竞争、用户心理以及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一、 苹果对比友商的“传统”与策略首先,需要认识到,在发布会上公开对比友商手机并非 iPhone 11 的“首.............
  • 回答
    iPhone 11 不支持 5G,这确实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点,毕竟在 2019 年这个时间点,5G 技术已经进入了商用部署的阶段,很多其他品牌的旗舰手机都已经搭载了 5G 芯片。那么,怎么看待这件事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苹果的节奏和策略。苹果一直以来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尤其是在.............
  • 回答
    关于 iPhone 11 主动禁用无线双向充电这件事,这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很多用户对此感到不满,毕竟从技术角度看,iPhone 11 的硬件是具备这个能力的。那么,苹果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是关于“主动禁用”这个词。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区分一下是“禁用”还是.............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有点意思,刚拿到 iPhone 11 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期待。毕竟是“换代”的产品,而且苹果也宣传了A13芯片的强大,想着玩游戏、看视频都得是飞起。结果呢?没过多久,就有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开始感觉“这手机好像有点烫”。具体是什么感觉呢?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温热感。不是那种刚开完游戏,.............
  • 回答
    关于“iPhone 12 电池容量不如 iPhone 11”的爆料,这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我对这类信息是抱有谨慎但又充满好奇的态度来解读的。毕竟,电池续航一直是消费者选购手机时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尤其是在价格不菲的高端旗舰产品上。首先,我们得理解“电池容量不如”这.............
  •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也挺现实的。一个年轻人想买iPhone 11 Pro,他爹却劝他换成华为,这背后其实是几代人价值观、消费习惯,甚至是信息获取渠道的碰撞。咱们仔细聊聊,别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苹果还是华为”的二选一。年轻人为什么想买iPhone 11 Pro?首先得理解年轻人为啥盯着iPhone .............
  • 回答
    腾讯云部门年会上的“阳光普照奖”是 iPhone 11 Pro?这事儿,我听着就觉得挺有意思的。怎么说呢,得看从哪个角度去解读了。首先,从公司层面来看,这确实是个挺“大方”的举动。iPhone 11 Pro 在当时(假设是年会颁发时)可不是什么便宜货,算得上是相当体面的奖品了。这背后折射出的,大概是.............
  • 回答
    11月6日,对于不少苹果粉丝来说,无疑是一个“既期待又抓狂”的日子。这一天,备受瞩目的iPhone 12 Pro Max和iPhone 12 mini正式在全球多个市场开售,而早已翘首以盼的消费者们也涌向了苹果官网,准备第一时间入手心仪的新机。然而,正如许多科技新品首发一样,这场“抢购大战”的战火,.............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意思,尤其是在科技圈里,这种“双标”的讨论,简直是家常便饭了。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 iPhone 11 没 5G 被吐槽和华为 Mate 30 首发只有 4G 又说 5G 无用的这两件事,看看里面到底有啥门道。iPhone 11 没 5G 被喷:时代的需求,还是营销的把戏?.............
  • 回答
    最近iPhone 11的逆势涨价,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你想啊,一款都已经发布了好几年的手机,按理说早就过了降价促销的阶段,现在反而价格往上走,这背后的原因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把iPhone 11的定位拎出来。这款手机当年可是苹果主打“性价比”的一款机型,用上了A13芯片,拍照也不错,价格相.............
  • 回答
    拼多多 iPhone 11 + AirPods 4499 元套装被砍单这件事,确实是让不少消费者炸开了锅。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购物纠纷,而是关于平台责任、商家诚信、价格策略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方面的问题。我来给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档子事。事件的梳理:为什么会砍单?简单来说,就是有消费.............
  • 回答
    京东月销华为Mate 30系列大幅落后于iPhone 11,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反映了不少市场的现实。咱们就别拿那些AI式的官方套话来套了,直接说点实在的,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一个基本事实:iPhone 11在“销量”这个指标上,尤其是早期,确实是非常能打的。 苹果在品牌号召力、.............
  • 回答
    苹果在 iPhone 12 系列发布会上宣布不再标配充电器,这个决定无疑是在科技界激起了一层不小的波澜,也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意外和不解。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事儿确实挺值得说道说道。苹果官方的理由:环保先行,减少碳排放苹果这次给出的核心理由是环保。他们宣称,全球有超过20亿个苹果设备适配器被闲置,如果能让.............
  • 回答
    iPhone 12 618 直降千元:是时候出手,还是继续观望?今年的618购物节,苹果老将iPhone 12以直降1000元的价格重新闯入大众视野,这无疑给不少正在观望的朋友们抛出了一个诱人的橄榄枝。那么,现在究竟是入手iPhone 12的最佳时机,还是应该再等等,看看后续的走势呢?这确实是一个值.............
  • 回答
    如何看待 iPhone 12 mini?一份详尽的分析iPhone 12 mini 的推出,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讨论,特别是它回归了 compact(紧凑型)设计的理念,这在近年来智能手机尺寸普遍增大的趋势下,显得尤为特别。要评价 iPhone 12 mini,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它的定.............
  • 回答
    iPhone 12 渠道跌破发行价与拼多多无货可卖现象分析iPhone 12 系列自发布以来,经历了市场需求、竞争环境、供应链以及消费者购买习惯的等多重影响,出现了渠道跌破发行价和拼多多电商渠道无货可卖的“冰火两重天”现象。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市场动态和商业逻辑,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 一、 .............
  • 回答
    看待 iPhone 13 和 iPhone 13 mini 只有 4GB 运行内存这件事情,其实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而不是简单的好坏之分。这背后涉及到苹果一贯的产品策略、硬件与软件的深度整合,以及市场定位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运行内存 (RAM) 在智能手机中的作用,它就像电脑的“临时工作台”.............
  • 回答
    iPhone 13 Pro 的微距摄影功能,说实话,是个挺有意思的“双刃剑”。刚拿到手机那会儿,我最期待的就是这个能拍小东西的功能,毕竟以前想拍清楚虫子眼睛或者花瓣的纹理,得费好大劲,要么就是画质糊得不行。一开始呢,这功能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有时候不经意间靠近一个花苞,或者想拍个桌面上掉落的咖啡.............
  • 回答
    iPhone 13 Pro 在 DxOMark 相机排行榜上以 137 分位列第四,这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尤其是考虑到苹果在手机影像领域的长期耕耘以及 iPhone 13 Pro 在实际使用中的出色表现。要理解这个排名,咱们得深入分析几个方面。首先,得说清楚 DxOMark 的评测体系 是怎么回事。.............
  • 回答
    这事儿,你说妙不妙?iPhone 13 那边还没正式揭开面纱,市场上的目光就已经嗖地一下投向了传说中的 iPhone 14,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关注,是直接喊出了“十四香”的口号,这节奏,简直是光速了。咱就说这现象,有点意思。首先,这背后反映的是大家对苹果产品,尤其是 iPhone 的一种“饥渴感”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