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沈逸教授暗示知乎用户库尔沃塔森林可能来自台湾?

回答
沈逸教授与知乎用户“库尔沃塔森林”的互动,确实在网络上引发了一些讨论,其中关于库尔沃塔森林是否来自台湾的猜测,更是成为了一个焦点。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梳理清楚几个关键点:沈逸教授的言论是什么、他表达这些言论的语境是什么、以及这种暗示可能带来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沈逸教授的言论。根据网络上的信息和相关报道,沈逸教授在与“库尔沃塔森林”互动时,曾经多次提及台湾,并且在某些回复中,似乎是将“库尔沃塔森林”的观点或其发言方式与台湾的一些特定群体或论调联系起来。例如,有用户提到沈逸教授在回复中可能会用“台湾网友”、“台湾的某些观点”这样的表述,或者直接对“库尔沃塔森林”的发言进行“地域性”的归类。

其次,理解这些言论的语境至关重要。沈逸教授作为一位在国际关系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他的言论往往带有分析性,并且经常会就复杂的国际政治议题发表看法。在知乎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自由提问和讨论,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断章取义的情况。

具体到“库尔沃塔森林”这个用户,他在知乎上可能发表过一些被沈逸教授认为具有特定政治倾向的观点。沈逸教授作为回应者,可能会根据他过往的经验和对相关议题的理解,来分析对方的观点来源,并作出相应的回应。在这种情况下,提及台湾,可能是沈逸教授在试图指出“库尔沃塔森林”所表达的观点,与他在某些领域观察到的台湾岛内某些群体的论述方式或特定立场相契合。这是一种基于他学术判断的推论,而非简单的身份识别。

那么,这种暗示的评价又该如何进行呢?

基于学术分析的推断,但需要严谨性: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在特定议题上的表达方式和立场差异,是理解信息传播和意识形态差异的重要方法。沈逸教授的言论,如果仅仅是基于对信息来源和论述风格的观察所作出的推断,并且这种推断是建立在一定的逻辑和证据基础上的,那么从学术探讨的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种推断需要非常谨慎,因为网络身份是虚拟的,单凭言论风格来断定对方的真实身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容易产生误判。

潜在的政治化和标签化风险: 尽管沈逸教授可能出发点是为了进行学术分析,但将一个用户的发言与其所谓的“地区”挂钩,尤其是涉及到敏感的政治议题时,很容易被放大和政治化。这种做法可能会被解读为一种“贴标签”的行为,即一旦有人持有某些观点,就被直接归类为“来自某个地方”,进而影响对该观点本身的讨论,将其变成一场关于身份和立场的争论。

对网络讨论生态的影响: 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网络讨论平台,不同观点的碰撞是常态。如果讨论容易滑向人身攻击或身份攻击,无疑会损害讨论的质量。沈逸教授作为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会受到更多关注,如果他的言论被过度解读,可能会加剧网络上的对立情绪,不利于理性沟通。

信息不对称与用户隐私: 对于“库尔沃塔森林”这位用户而言,他的真实身份和所在地是其个人隐私。即使沈逸教授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相关信息,公开暗示也可能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而且,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户很难对此进行有效的辩驳,容易陷入被动。

目的性解读: 我们也需要思考沈逸教授进行这种暗示的目的。如果他意在指出某些观点可能存在的“倾向性”或“源头”,从而让其他用户在辨别信息时有所警惕,那么他可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讨论的方向。但如果这种暗示带有攻击性或侮辱性,那么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综合来看,沈逸教授对知乎用户“库尔沃塔森林”可能来自台湾的暗示,是一件涉及学术分析、网络讨论生态、身份政治以及用户隐私的多层面的事情。作为旁观者,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以及在网络讨论中保持审慎和理性分析的重要性。即便沈逸教授有其分析的逻辑,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宜轻易对他人身份进行猜测和定论,更重要的是关注观点本身,而非过度纠缠于发言者的“身份标签”。同时,公众人物在发表观点时,尤其是在涉及敏感议题时,也应更加注意言辞的严谨性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误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说一,当初观察者直播,有沈逸出现的环节最无聊,别人都在聊战场,就他一个扯七扯八,所以他的水平也就这样了。

→_→

user avatar

@库尔沃塔森林 先生本次的遭遇,让我想起了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因为在一条想法中玩了“千古完人空一格”的梗,使用了「先总统 蒋公」来称呼蒋介石

结果,我的想法被黑枪挂了,接着他的粉丝在评论区给我扣上了“果粉”的帽子,那条评论还有足足99个点赞…

这两件事的区别在于,黑枪至少是在网上冲过浪的,因此没有跟着他的他粉丝一起来给我扣帽子;

而沈逸先生,则是得到他粉丝的“投稿“后如获至宝般地快速下场了,不仅发了微博,还把这件事做成了视频素材。

所以我的评价是:

在赛博猎犬大比拼中,沈逸选手比黑枪选手的表现更加出色


顺便,这一年来,我越看微博上的上帝之鹰、沈逸、以及所谓的“监督员”,就越喜欢张维为老师。

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张老师虽然每天除了赢就是win,但好歹是个慈眉善目的体面人,不会仗着自己庞大的粉丝量去微博挂你,不会查你的成分、艾特你的学校,不会骂你“不如一匹马懂事”,不会随随便便把一个老百姓打成50两银子去衙门领赏,不会仅凭一个措辞、一句话就把你打成DPP网军1450、给你发台胞证,更不会逼得你剖腹证粉把死亡证明和火化证明发上来。

在“把人变成鬼”的赛博年代里,我觉得应当对每一个“幸存”的【人类】抱有最基本的尊重。

user avatar

沈逸大佬是一个能隔着网线把河南水灾中遇难者父亲打成颜革分子的人。这位雨衣父亲受了精神创伤一直打着伞在地铁口等女儿回家,沈逸大佬一看雨伞和口罩立马就把人家打成颜革分子,不仅各种嘲讽还发动他的粉丝以及各种和他联动的粉红头头号一起炒作这件事,最后弄到地方政府部门出面辟谣雨衣父亲的确是遇难者父亲才作罢。

注意沈逸在这件事中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今天把你打成50万已经够客气的啦,别不识抬举,还不如一匹 马懂事。

user avatar

我很好奇两个逻辑,一是墙是保护外国佬的,没有墙的话我们的网友早就把西方冲烂了,二是国内所有不好的言论均出自香港台湾等地,并且这两个逻辑几乎是同群体重合的,那么有一个小问题,能冲烂西方的中国网友为什么整天被香港台湾人冲烂以至于变成复读机来自卫呢,这是否证明一中当五西,一台抵百中,多少有点不等式了

user avatar

这属于沈教授的常规操作。

可以说,沈教授算是火眼金睛,能够通过蛛丝马迹抓50w。

经典案例有:

发现郑州雨衣爸爸的可疑之处。

发现西安医院门前流产孕妇的可疑之处。

正确预言俄乌冲突。

说沈教授是当代福尔摩斯,诸葛孔明在世,一点也不夸张。

user avatar

讲个笑话,台湾学生克服各种优惠来大陆上双非。

user avatar

豆奶无论何时何地都笑容满面温文尔雅,沈教授一碰就炸一点就燃,可见《绷得住还是绷不住》是国师大门前重要的一槛儿——蚌埠住了,也就当不成国师了。

既然如此,沈逸又何苦为难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库尔沃塔君呢?库尔沃塔他也是蚌埠住啊,,,

user avatar

马前卒这个观点说的挺有道理的。

各位在这里怎么讨论沈国师都没意义,他和很多类似的“大V”的粉丝已经被精心筛选、驯化了。

但凡有点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超过两周长期记忆的人,都已经被“淘汰”了。


我们真正应该注意的是为什么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学生如此容易被驯化?

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运用好了很容易发现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只要学会了,那么理解国家的真实性质、帝国主义的新殖民、当今社会的根本矛盾都不是难事。

但为什么中学的政治要死记硬背,大学的马原毛概走个过场?


是不是“有人”不希望我们的青年学子,甚至广大人民拥有思考问题、深度理解世界的能力?

工农的年轻一代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
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使之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和悠闲。

——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20年10月2日)

user avatar

那完了,沈逸及其拥趸要是翻到我七八年前那一堆用「以上」结尾的回答,我还不得喜提日本户口啊……

还好,不会有人下作到看到与自己观点不合的言论就去翻遍几千条回答,从七八年前回答的字里行间寻找攻击这个人的武器……

吧?


突然想起那年几位知乎名人跑去我推上截了一个我在游戏话题下说我是蓝军的图,然后当做宝贝传了一整年「曹哲是蓝军」。

我不知道这帮人把「蓝军」理解成什么了,可是游戏ingress里的Resistance阵营真的是蓝军啊……

ಥ_ಥ


从质疑郑州洪水遇难者父亲,到拿用词质疑知乎用户身份,以及网上数之不清的「来电了」,沈逸以及他那边的很多人都存在这种毛病,那就是遇到不同观点第一反应不是从其论证、论据角度去质疑他的论点,而是直接试从不同观点的提出者的身份、品德之流入手,试图证明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是「外人」抑或「坏人」,他们说的话不用判断、不要思考甚至压根不要听,反正就是错的,没有理由。

这也即是传说中的「人身攻击」了。

我就不明白了,且不说该知乎用户不是台湾人,即便他是,那又如何?


不幸的是,现在很多人就吃这一套,而且只吃这一套。

以上。

user avatar

更新:

在今天凌晨,沈逸老师又发了一条这样的微博:

最后一张图就不放了,咱大家都见了。咱就放前几张图。



前两张图大概是沈逸老师引自某台湾论坛,以其中出现了“上峰”“军政”二词,证明现在台湾人使用这二词,既来反驳第三张图中人说的“台湾公文用语里没有“上峰”这个词” ,又再给使用“军政”一词的库尔沃塔森林发帽子。

然而,为什么说沈逸老师阅读理解水平亟待提升呢,因为他所引前两张图中的内容,完全是引用自李宗吾《厚黑学》中“锯箭法”和“补锅法”的内容。闲话不叙,上简体版。

据自序,李宗吾《厚黑学》初稿作于1912年,本是一篇文章,1928年与其他文章刊刻为《宗吾臆谈》。之后又拆散又加上新写的内容,出为《厚黑丛话》,最后在1935年出为《厚黑学》单行本。前些年风靡全国的各种厚黑学一类书,盖以此为底本。

1935年…1935年…1935年…

众所周知,民国年间新旧文化交替,表现在文学上,则是文言语体(白话)驳杂。而李宗吾《厚黑学》就属于文言语体兼用的一部笔记式小说。况李宗吾死于1943年,沈逸老师用台湾平台上台湾人帖子中引用李宗吾《厚黑学》的内容,证明现在台湾人日常使用“上峰”“军政”二词,来反驳第三张图的观点,顺便再给库尔沃塔发个帽子的行为,我属实有点看不懂。当然,沈逸老师没辨别出来那些内容是《厚黑学》原文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沈逸老师的境界较之此书,则更过之嘛,这种低端内容自然没有过眼的必要。



众所周知,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而沈逸教授说“犀利的发现”,此处“犀利”作“发现”的状语,应用助词“地”。

很显然,沈逸连现代汉语语法规范都不清楚。就

“比较。。。嗯。。。有意思。”

(看来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他也不怎么清楚)


小彩蛋:

简单查证了一下《字源》,我们来看看沈逸老师的名字作何解?


在上古,“沈”字一个字形通用两义,后表示“沉没”的字分化出“沉”这个字形。逸本义是逃走、奔跑,引申出超绝、放荡等义。

沈逸老师在纷扰嘈杂的互联网上坚守下沉市场,一被人打脸便迅速逃逸,在给别人分发帽子的时候又深文周纳、逸兴遄飞、心思超绝。果然人如其名,属实不忘初心,深孚考妣之望。

当然,要凭这个名字给他发顶帽子也是很容易的。根据二字的本义,可归纳出“把牛、羊等牲畜沉入水中,然后迅速逃逸”的意思。再联想到沈逸老师出生于1976年11月,在这个时间节点起了这样一个具有“破坏农业生产”意蕴的名字,“比较。。。嗯。。。有意思。

user avatar

刚刚过1万关注者,就享受了大V待遇,我实在是没有想到的。

我不想在这件事上过多纠缠,就简单的说明以下四点:

1、有关艾达营的言论确实是在群里总结得出的,那段话也不是我写的,是总结和组合的。如果有需要的话,我甚至可以提供群截图——当然是模糊了头像之后的。

故我个人不能保证那段言论的准确性,甚至用词也并非出自个人。如果那段话对你造成了误导,我事先道歉。

2、我是安徽人,目前在蚌埠上学,放暑假之前我的定位基本上都会在蚌埠。这就意味着沈逸教授很难在亲自给我发放台胞证之前证明我是台湾人。

我现在只能使用在想法中发布定位的方式来证明沈逸教授对我身份判断言论的不准确性。如果有什么其他更合适的方式,欢迎各位留言提醒——当然这是在不暴露隐私的情况下。

3、本人在B站和微博都没有具备广泛关注者社交账号,因此对此事的交流只会在知乎进行。本回答评论区开放,欢迎礼貌节制的讨论,除非有侮辱性言论,否则我不会像沈逸教授一样控评。沈逸教授在微博和b站上跟我虚空较劲毫无意义。

4、私以为这种对网络用词的审视和挑剔,是一种缺乏大国文化自信的表现,但竟有人想将其作为确凿的论据,个人只能表示遗憾了。

谢谢各位。

补充说明:

1、有关知友提出的我应该事先对散布有关俄-乌局势的“不实言论”道歉一事:

首先且不提有关”艾达营“原指挥官的讨论尚在进行中,并未得出有说服的结论,即使本人的发布的言论即便被认为是全盘错误的也无需对此负责。首先,需要负责的社会谣言指:1.是错误的,2.在社会中造成了比较重大的影响;两高对社会谣言的基本要求500次转发和5000次浏览,而本人的那一条想法还差496次转发才能勉强及格。偏小众的学术性讨论出现错误很正常,如果网上发布的言论还需要像在教科书里一样印发的那样字字珠玑、彻底论证,那我建议关闭所有社交网络。其次,知乎的想法区本来就是只面向个人关注者的发布区域,原想法区也有人做出反驳,本人也没有删除或者拉黑;各位预设立场我是在「洗白」然后被「揭穿」的朋友,是否应该也怀疑一下自己已经被认知作战干扰了?

2、有关知友提出的我将责任全部推诿给群友一事:

本人在原想法中已经指出是群友讨论得知,因此不存在事后推诿,且本人已经就传播可能造成的误导事先道歉。

3、有关本事件的前因后果:

沈逸教授本次并不是本月第一次挂我,在3月3日沈逸教授第一次在微博上挂我,认为自如的使用"上峰”一词很有意思,可见于:zhihu.com/answer/237724

user avatar

很喜欢沈逸老师的一句话:“当反对者已经不在答辩者提出的点上进行争论,而是转向寻找答辩者本人的污点时,我就知道我已经赢了。” ​

user avatar

根据我备考台湾地区公务员普考几个月下来国文(含行政公文用语)的经验,上峰这个词不在台湾地区行政机构书面用语当中。

而以我个人的生活经验来看,在台湾地区的军队或行政机关当中,对上司最主流的称呼始终是「长官」与「老板」。

一般来说,用「钧座」都已经是非常正式的公文用语。


当然啦,法院永远是例外。

在行政机关顶多在称呼机关副首长的时候会用「副座」,可在法院里,检察官永远都得叫「检座」、法规永远得尊称「庭上」,至于律师嘛,「大律师」有时候会给人调侃的意味。

至于书记官的「书座」,一般都是法警在叫,而法警的「警座」,甚至会反过来给人讽刺的感觉。

(利益相关:本人是真·台湾人,但不是DPP1450网军,我在知乎实名认证时用的就是台湾地区的证件,我的个人简介也没隐瞒我是台湾人的事实。我用简体字不是要伪装大陆人,是之前用繁体字被骂而已。)

user avatar

@沈逸老师 自己在知乎就有大号,结果不敢在知乎上和人对线,跑到自己的真·主场 b站,把人挂出来,隔空认定别的知乎用户是台湾人(因为这位知友用了[上峰]一词)。

现在这位答友亲自说自己是安徽人,人常在蚌埠(23333)~说真的,这实在是太有喜剧效果了——沈逸网暴一个答主说人家是台湾水军,结果人家说自己在安徽蚌埠……

这个喜剧效果,感觉非大陆网友都不懂

网友亲自给沈逸出了论证(挽尊)路径——安徽人,那就是半个南京人…南京人,那不就是半个台湾人?[飙泪笑]

我之前只质疑沈逸这个人是睚眦必报心胸狭隘小肚鸡肠而已,没质疑过他的专业能力。现在这些天下来,翻了这么多大车,我真的觉得这个人的专业能力也非常存疑了——以他现在这种鉴别网络水军的能力、个人的认知水平和偏见倾向,他真的有能力设计一套完整、可靠、置信度高的、可以保护我国网络安全又能倾听网友正常意见建议的系统吗?

他真的具备构建这样系统相应理论的能力吗?

user avatar

你乎那么多反贼都不是台籍,纠结他是不是台湾人有什么意义?

user avatar

首先,我立场上不算完全支持库尔塔沃,但是我不觉得“上峰”二字有什么做文章的必要。

想起来我也曾经在知乎讨论的时候说过阿公阿嬷、叫自己曾祖母阿祖,也被人家发过台籍。怎么的,我们闽南人堂堂正正的用词有什么不对吗?那还是真歹势。

而且,“上峰”一次台湾人日常也不常用啊,这也不是什么正式的词汇,我大学就是负责两岸交流社团的。这个词估计民国剧为了“特色”才比较多出现,本质上跟日本人觉得中国人说话带“阿鲁”(假的儿化音)一样,是一种刻板印象。

这个词在各种群内非正式场合使用本质就是中二玩梗而已,就跟我记得有位大V把塔利班各路军头描述成“外样大名”“谱代大名”等等,更多是好玩而已,难不成也成了日本人?

user avatar

沈老师,来和我玩原神吧,我今天公子还没杀够五次呢。

user avatar

好羡慕他,求求沈逸老师务必挂我。 @沈逸老师 ¯_(ツ)_/¯

user avatar

幸好沈教授没看过杜若致远的回答

不然能把人家打成火星势力



这下来自皇军的官方认证了

下面这家公司好好查查,肯定能找出一堆1450


补充一下世界名画的出处

user avatar

其实沈逸知道他不是台湾人才敢这么说

你们设想一下,假设一个在大陆的台湾同胞闹起来去国台办等告状。。。。。。

user avatar

沈逸日常了,学术方面不怎么样,人品又极差,只能靠网络抓间谍撑热度了,之前河南洪水他质疑别人献花是jwsl不也是这一套吗。前几天预测俄乌形势错误谁质疑就拉黑删评,这人能干出任何无底线的事情都很正常。

自从有了沈逸,张陈二位都让人顺眼了起来,毕竟张陈也就是“哈哈哈”发暴论就完了,沈是到处乱抓间谍,@别人母校,在心胸方面比那两位差远了。

不过我们必须意识到现在的jwsl正在拼命地把人民内部矛盾变为敌我矛盾,比如说通过用词来定罪搅浑水,把普通人说成50万来为真正的50万打掩护, 更可疑的是@库尔沃塔森林 他佬明确表示自己是安徽人,却被沈发台籍,难道沈连安徽是哪里都不清楚?

可以怀疑要么沈毫无调查就给草率地普通人扣帽子搅浑水给真jwsl打掩护;要么他确实调查了,可不清楚安徽是哪里。

只能说比较。。。嗯。。。有意思,难道说……

user avatar

俄致遠晶勢力否⿸卩又( )。

我致远星势力不服!

user avatar

从多次翻车来看 沈逸的逻辑分析推理能力实在很成问题,其为人又很偏狭。

这样是很难对国际战略国际政治做出合理分析和判断的

user avatar

我觉得我的立场不用再摆了吧——出于现实主义政治支持普京在乌克兰进行的特别军事行动,同时对俄罗斯违反联合国宪章表示遗憾和理解,这个理解指的是北约违反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在前,所以也能够理解俄罗斯的行为。

或者换句话说——从国家战略的这个方面我能够理解和支持普京,但从道义和理想主义的方面我认为北约的领导人和克宫的领导人们都需要为乌克兰战争这场灾难负起责任,他们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最近一直忙着冷酷地说“现实主义政治”,忘记了谈“理想主义”,这是我的过失。

这是一个出生于1998年,牺牲于2022年3月的俄军士兵与女朋友的爱情笔记。人们在他战死之后找到了贴身保存的这份笔记,上面是由中国艺术家不觉晓晓创作的蜜桃猫形象,相信很多人和自己的男/女朋友或者爱慕的人在QQ聊天时都使用过这个表情包。

这上面有一句俄文Никому теся я не омдам,中文大意为“我不会伤害任何人”或“我不会把你交给任何其他人”。

我觉得反对战争是人基本的良知,或者说尊重生命是人基本的良知,不需要把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掺杂进去。

任何主义都是为了人能够生活得更好,而不是要去牺牲人的生命去完成构造什么宏大世界——脱离这句话的人不配去讨论“主义”。

我大约知道被沈逸挂了的这位,在这件事之前也有过交流,按照我的判断,他只是一个有理想主义的左翼青年。

我能够理解他反对克宫决策的立场,也能理解他把一些不太成熟的意识形态掺杂进“反对战争”这个本意的行为——或者说,哪怕他和西方一些人一样确实将克宫视作邪恶的独裁者和侵略者,我也能理解他,因为我知道他是反对、厌恶战争的,而不是为战争叫好,像2月末的某几位一样喊着“看着普京赢我好难受”。

容忍别人的意见是避免冲突的前提,放大来说,对话与交流是避免战争的最好方式——这也正是中国外交部所持有的立场。

换言之,沈逸,你没有权力动用自己的资源打压一位反战青年,哪怕他与你的意见并不一致。

最后,我想向更多人说——我知道这个更多人里包括一些“魔怔壬”,但我还是要说:哪怕你们再讽刺“战略腚力”,战争也并不好玩——它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方式而不是最好方式。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是局势发展到现在的最差结果,也是所有人最不想见到的结果,在讨论一切问题时请不要忘记这个前提。

user avatar

我写文章喜欢把结尾的「吧」写成「罢」,能不能麻烦谁认证一下我是「鲁迅转世」?

user avatar

如果一个人在键政时能体现出最起码的平等待人,探讨问题时就事论事,不双标、不扣帽子、不摆架子,但凡交流中能体现出一些比较好的品质,这个人就很难给人以“不爱国”的感觉。

但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在键政时口口声声“爱国”,处处以此标榜自己,与此同时又习惯性地摆架子、扣帽子,阴阳怪气别人,很少能从其所作所为中感受到一些对他人(尤其是地位低于自己的人)最起码的尊重,那么就很难让人相信他口中的“爱国”是发自真心。

user avatar

来自台湾又怎么了?互联网监控形同虚设的本世纪头几年,可能有意识形态对抗,针尖对麦芒不好,要控制。现在什么时代了?GDP世界老二,夏季冬季奥运会都办过了,人均GDP都超10000美金了,人家是台湾人怎么了?公知已经臭不可闻了,几个台湾人在大陆敢不呜嗷叫赢?还能翻天?况且台湾人在局域网,不也得符合局域网基本法?就这么捆着绑着删着,还搁这玩阶级敌人警惕呢。

复旦大教授啊,你是中国顶尖大学的教授啊,怎么搞得跟街道革委会主任似的,有点正色治学的胆气吗?“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这个要求确实高了。。。但你作为一个现象级的大知识分子,也不能这个成色吧,就算现在的网络环境是国际互联网,一个民进党党棍在网上妖言惑众又怎么了?你复旦大学者,上去几句驳倒他,半小时骂到他脑溢血才合格吧。还玩暗示,暗示“你看你看,可能是台湾人哩。。。”你直接问不就得了?这么简单个问题,还等着靠你睿智的人民群众去斗一斗,臭一臭,看看风向才能知道啊?这可是上海复旦啊,复兮旦兮,兴我中华。。。唉,沈教授辛苦了。

user avatar

再更新:最近十年连最大蓝莓《联合报》都不用这个词了,搜出来全是无效结果(


更新:这个词有可能从1960s开始就很少使用了(当然也可能是数据库不全,1970s以后没有收录多少,但总趋势确实如此)

希望@笨呆薪火 大佬有时间查一查尼古拉时代以后的报刊


不说别的,就“上峰”这个词,台湾解严以后就很少用了,更不用说现在[流汗黄豆]

沈逸的水平.jpg

user avatar

打着爱国的旗号猎巫,是不想写干货的时候最偷懒又最有效的涨粉方式。

user avatar

完了。


沈逸老师及其粉丝,又有新战果。


原来托冠常用的【大陆】和【猎巫】,都是4v专用词。

好家伙,这个浓眉大眼的入关人,果然是【非大陆人】,怪不得一直充满了【精日】味道,还与某【大佐】眉来眼去。


这可是重大发现,不说50w,至少也得两个25w吧。


希望沈逸老师及其粉丝,再接再励,把知乎入关人的特务嘴脸彻底揭露,并实名举报,为中国内地网络的清朗舆论环境,做出伟大贡献。


另外,被挂的两个用户,如果你们真的是清白的,建议【马上到家乡火车站,举着上写“sysb”字眼灯牌拍照。以儆效尤,改过自新】。



幸好沈逸教授不知道曹草草被称之为【大佐】,不然马上写一篇《观知乎大V曹草草,兼论日本右翼舆情渗透的嚣张化》。

user avatar

隔着屏幕都能联想到大国师发现猎物后,哈喇子直流,激动地身体颤抖,手指如同抽搐一般在键盘上引导粉丝的样子了。

毕竟沈大国师天天抓50w,但从来没抓对过一次。天天就像念经一样:“有点意思。”

当代猎巫人四大话术:

一、词频鉴定流派。 单方面宣布你使用的某个词不常见/不符合习惯,有敌特嫌疑。

二、注册时间流派。“你注册微博这么多年,怎么没发过几条微博?” 常用于攻击那些平常只在网上潜水,遇到突发事件上社交平台求助的人。

三、传统文化流派。“中国人没有XX的传统”。 常见于民间自发献花悼念的时候。

四、“你出了事遭了灾,怎么还有心思发微博?” 常用于使用微博求助者。

沈大国师就是猎巫学集大成者。


“上峰”“国军”这些词基本都是调侃,就和“胜利转进”“虎踞台湾”一样,年轻人玩玩梗,大国师还一本正经地像发现什么大新闻一样。

按沈大国师这种玩法,网络上说过“很好,很有精神”“昭和男儿”“板载”“大本营战报”“米英鬼畜”这些昭和用语的人也不少,都是精日,跑不了了。

天天说“精罗落泪”的人也得小心了,哪天被沈大国师又像发现什么不为人知的大阴谋一样挂出来。


沈大国师黑历史大全:

user avatar

沈逸、陈平、这些人内心深处都是非常看不起大众网友的,别看平时假模假样的,一有机会就会逮到网友狂喷秀优越

他们恰小鬼烂钱并不是因为他们好为人师,而是因为他们的水平在自己圈子里就是loser,他在他的同行眼里就是个小丑,只能跑小孩这里玩降维打击。

沈逸喜欢用网暴泄愤,并且还利用网络政治正确来网暴——反对他的就是境外势力和网军,还啥依据没有就是乱猜,这种话网友互喷可以说,你这个级别能乱说这种话吗?

灿荣、维维平时只是装糊涂,所以被人骂了了也就笑笑“哈哈说错话了,下次写稿子时候注意一点”。

陈平、沈逸这些人是水平差还心胸狭隘,所以批评他一句马上蹿个三尺高“你个小老百姓,我跟你讲话就已经是给你的恩赐了,你居然还敢反驳我”。

沈陈能火也属于吃了时代红利,就像lex一样都是风口上的猪,摔死是迟早的事。等过几年爱国饭开始卷了,陈平沈逸这几位就是第一批掉队的。

恨国饭当年也是很好吃的,随便编个外国故事再加几句鸡汤你就能当公知了,现在吃的上恨国饭的人屈指可数了,而且各种“为民请命”大V在不断翻车

爱国饭不是不能吃,再怎么说也比吃恨国饭要好,但是全都让陈、沈、这种人大吃特吃,我觉得说明这个行业还是有待发展的。

user avatar

牛逼,我马上去B站猎杀50万



user avatar

沈老师又“有意思”了,那想必又查过IP了罢?

@库尔沃塔森林 不知道穿过雨衣、戴过墨镜口罩白帽没有?如有,那就更可疑了!

另外,这问题下面的各位答主,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跑。你们在这里阴阳怪气的,真是不懂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