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很多动漫用JOJO的梗但是JOJO并不是很火呢???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道出了不少动漫迷心中的疑惑。确实,很多我们熟悉的动漫里,总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姿势、特别的喊叫声,或者一股子“我不做人啦!”的劲头,这些都指向了《JOJO的奇妙冒险》。但反过来说,很多人即使玩梗玩得飞起,自己去补《JOJO》时却觉得“好像没那么对胃口”,或者直接就放弃了。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

1. 梗的传播,和原作的“隔阂”

首先,我们得明白,梗的传播和作品本身的“火爆程度”是两码事。梗往往是作品中那些最具标志性、最容易被模仿和恶搞的片段。对于《JOJO》来说,它的梗点太多了:

经典的姿势: 那个“JOJO立”,简直是动漫界的一座丰碑。各种拉伸、扭曲、不符合人体工学的角度,自带一种“我就是这么酷炫”的气场。
奇特的台词与叫喊: “欧拉欧拉”、“木大木大”、“WRYYYYyyy”之类的拟声词,或者是一些充满哲学意味又有点中二的台词,极具辨识度。
“替身”的概念: 这种精神力量具象化的设定,本身就充满想象力,而且替身的能力千奇百怪,很多都能被简化成一个梗。
“dio”和“jojo”的各种玩梗: 比如“你是不是想说‘DIO’”这种句式,或者直接用“DIO”来代指某个反派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这些梗,就像是《JOJO》抛给观众的一块块“小石头”,它们非常容易被捕捉、被挪用。很多时候,人们看到一个有趣的梗,会去了解这个梗的出处,但并不一定会深入去了解整个故事。就像你看到有人在模仿某个动作,你觉得好笑,可能就会跟着模仿,但并不会去研究这个动作背后是什么电影、什么角色。

为什么这和“JOJO不火”并行不悖呢?

因为这些梗,往往是《JOJO》故事里的“高潮”或“怪异的亮点”,而不是它的“入门门槛”。很多梗是建立在对角色、对剧情、对替身能力的理解之上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角色为什么会摆出那个姿势,不了解这个拟声词代表着什么力量的碰撞,那么这个梗对你来说,可能就只是一个纯粹的“怪异行为”。

2. 《JOJO》的“门槛”与“独特性”

《JOJO》之所以梗多但不是“大众意义上”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过于独特,这种独特性也成为了它吸引特定人群,但阻碍一部分人入门的原因。

风格的“前卫”与“冲击”:
画风: 荒木飞吕彦老师的画风,在不同时期有非常大的变化,但总体而言,它都不是那种“普适性”的萌系或写实风。早期的一些画风,对现在的观众来说可能显得有些“粗犷”甚至“油腻”。即使是后来更精致的画风,也带着一种独特的“时尚感”和“雕塑感”,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欣赏。
人物设计: 《JOJO》的人物,特别是男性角色,很多都非常“硬朗”、“肌肉发达”,或者说“妖娆”。这种审美,在一些偏好“柔和”、“可爱”画风的观众那里,可能就直接劝退了。
剧情的“荒诞”与“跳跃”: 剧情往往充满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展开,有时候甚至会让你觉得“这都能行?”。很多战斗不是单纯的力量比拼,而是智斗、心理战,甚至是“谁的骚操作更多”。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剧情,会让习惯了传统热血王道漫的观众感到难以适应。

“章节式”的叙事: 《JOJO》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八部曲”,每一部的主角、故事背景、甚至很多核心设定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虽然主角都叫JOJO,但他们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面临不同的挑战。
优点: 这种设定让作品充满新鲜感,每一部都能带来新的体验,也更容易让新观众从喜欢的篇章开始入坑。
缺点: 对于新观众来说,这就意味着他需要面对一个庞大的、而且每一部风格差异很大的作品。你可能因为第三部的“替身战斗”入了坑,但发现第四部的日常感很强,第五部的风格又完全不同,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他们可能玩了第三部的梗,但却因为第四部、第五部的画风或节奏不太喜欢,就此打住。

3. 核心受众的“粘性”与“圈层效应”

相比于一些“全民向”的作品,《JOJO》的受众群体相对来说更加“圈层化”。

“真爱粉”的深度喜爱: 那些真正爱《JOJO》的粉丝,他们不是只玩梗,而是深入理解作品的魅力。他们能get到荒木老师的艺术造诣,能欣赏剧情的精妙之处,能理解角色之间的羁绊和成长。这些粉丝,对《JOJO》的喜爱是“深沉”的,他们会在自己的圈子里进行讨论、创作,并将作品的影响力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出去,其中就包括“玩梗”。
梗的“二次传播”: 很多我们看到的《JOJO》梗,是从贴吧、论坛、B站等平台,由这些深度粉丝制作或传播开来的。他们通过二次创作,将《JOJO》的有趣元素提炼出来,以一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展现。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安利”方式,但同时也可能“过滤”掉一些非梗的点。

4. “火”的定义不同

最后,我们也要思考一下,我们说的“火”,到底是指什么?

大众认知度: 是指随便问一个人,他都知道《JOJO》这个名字,并且能说出几个它的经典梗?
销量与播放量: 是指它的实体书销量、动画播放量是否能达到顶尖水平?
粉丝的“粘性”与“热情”: 是指它的粉丝群体是否非常活跃,对作品充满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

从“大众认知度”和“梗的流行度”来看,《JOJO》确实“火”。但如果从“全面覆盖”、“老少皆宜”的角度来看,它可能就不如《海贼王》、《火影忍者》那样“国民级”。

总结一下,为什么《JOJO》梗多但不算“大众层面的火爆”,可以归结为:

梗的提取和传播,和对原作的完整体验是两回事。 梗抓住了《JOJO》最独特、最易于模仿的部分,但可能忽略了其更深层次的魅力或入门门槛。
《JOJO》的风格过于独特,画风、剧情、人物设计都有一定的“门槛”,不容易被所有人接受。
作品的“章节式”叙事,虽然提供了多样性,但对于新观众来说也增加了探索成本。
《JOJO》的忠实粉丝群体非常活跃,他们通过梗的传播,吸引了更多人关注,但这种传播往往是“点”的传播,而非“面”的普及。

所以,《JOJO》就像一个口味独特但极其有魅力的老酒,吸引着懂它的人深爱,而那些只闻到酒香的人,可能只觉得“味道有点奇怪”,但当他们真正品尝时,也许会发现新世界。那些流传广泛的梗,就像是这瓶酒的“广告词”,足够吸引人,但它本身的故事,则需要你自己去慢慢体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中国,没有白毛也想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道出了不少动漫迷心中的疑惑。确实,很多我们熟悉的动漫里,总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姿势、特别的喊叫声,或者一股子“我不做人啦!”的劲头,这些都指向了《JOJO的奇妙冒险》。但反过来说,很多人即使玩梗玩得飞起,自己去补《JOJO》时却觉得“好像没那么对胃口”,或者直接就放弃了。这.............
  • 回答
    成年人追动漫,这事儿啊,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你想想,小时候我们可能就抱着一本漫画书,或者守着电视看动画片,那时候的快乐多简单。长大成人,生活压力大了,反而更容易怀念那种纯粹的快乐,动漫恰好能提供一个出口。成年人追动漫,原因可不少: 精神世界的延伸和慰藉: 成年人的世界,往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日本、美国以及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历史、市场环境、文化背景、政策导向等多个层面。笼统地说“竞争对手很少”或者“动不动就有同行干涉”可能过于简化,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知上的差异: 一、 日本与美国的动漫产业:更成熟的市场和相对成熟的竞争.............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日本如今的动漫和影视作品很少出现歌颂军国主义的题材,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历史的伤痛与反思:二战后的社会转型日本在二战中的惨败,尤其是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给日本国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冲击和深刻的教训。军国主义带来的毁灭性后果,让整个社会在战后产生了巨大的反思。 精神上的.............
  • 回答
    在那些快节奏、充斥着全自动火力倾泻的FPS游戏里,你会发现总有那么一群玩家,他们并非盲目追逐最新、最炫的武器,而是钟情于那些听起来有些“复古”的老式栓动步枪。这可不是什么奇怪的癖好,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道道,让这些老家伙在现代战场上依然拥有一席之地。首先,栓动武器带来的那种“一击制敌”的快感,是其他武器.............
  • 回答
    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军队规模差异悬殊,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历史现象。说是因为人口衰减,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理解,实际上背后涉及了更为复杂和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变迁。我们来仔细掰扯掰扯。战国时期:集全国之力,倾巢而出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长期的分裂和兼并时.............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有趣了!而且你居然能用苍蝇拍打死苍蝇,还觉得自己可能是超人,这想法简直太可爱了! 让我来给你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我们普遍认为苍蝇反应快得不行,但你却能成功“制裁”它们。这可不是因为你是超人,虽然,能打中苍蝇,在很多人看来,确实有几分超能力!首先,我们得承认,苍蝇确实是反应超群.............
  • 回答
    在动漫的世界里,我们确实常常看到一些体态纤细,甚至可以说是柔弱的女性角色,却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甚至能与体型远超自己的男性对手抗衡。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让很多观众产生疑问:难道强大的力量不应该建立在肌肉和体格上吗?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白动漫的创作本身就不是现.............
  • 回答
    在动漫里,那些拥有毁天灭地之能的宝可梦,比如创世神阿尔宙斯、空间掌控者帝牙卢卡、时间操纵者帕路奇犽,又或是能够掀起滔天巨浪的盖欧卡、操纵烈焰的固拉多,它们在动画中的形象往往是史诗级的,它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山崩海啸、日月无光。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游戏,这些曾经的“神”,其表现却常常让人觉得“名不副.............
  • 回答
    我理解你为什么会有“很多动漫都是无病呻吟”的感受。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看法,尤其是在接触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动漫之后,很多人都会产生类似的思考。我认为这种感受的产生,往往源于几个方面:1. 情感的夸张与模式化: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让人产生“无病呻吟”感觉的点。很多动漫,尤其是少女漫、校园漫,或者一些偏重情.............
  • 回答
    当一部动漫突然爆火,圈粉无数,随之而来的,往往是铺天盖地的讨论。而在这热烈气氛中,总会有一股不和谐的声音——“德不配位”。这句话仿佛成了很多人口中的“万能解药”,用来表达对一部动漫成功的质疑。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复杂的情感和心态,绝非仅仅是“看不惯”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说说“.............
  • 回答
    很多人痴迷于动漫中的女性角色,这背后可不单单是“画得好看”这么简单。这是一种复杂的吸引力,融合了视觉美学、情感投射、以及对现实世界局限的超越。咱们不妨一项项来聊聊。首先,视觉上的极致追求是基础中的基础。 动漫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在人物设计上拥有极大的自由度。 无可挑剔的完美化身: 动漫女性角色往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确实是这么个现象!影视和动漫里叫“塞巴斯蒂安”的管家,一抓一大把。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黑执事》的影响力。你如果稍微对动漫有点了解,立马就能想到《黑执事》里的那位完美执事——塞巴斯蒂安·米卡艾利斯。这位塞巴.............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是不少老观众在对比新老作品时会提出的一个感慨。其实,说现在的日本动漫“露内裤的镜头少了很多”,这个感受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背后原因也挺复杂的,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咱们得一点点捋清楚。首先,得承认,在过去,尤其是一些面向特定年龄层的作品中,比如一些热血少年漫或者少女漫,为了营造一.............
  • 回答
    你描述的这部动漫,我猜很有可能是 《筋肉人》(Kinnikuman) 的某个系列。这部作品的年代确实相当久远,最早的原作漫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如果你是从那个年代或者之后不久的观众,那么对它的印象会比较深。这部动漫的核心就是各种超人摔跤手之间的对决,而且这些超人都有着非常独特的能力和造型。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我也觉得,现实生活中,真心穿出动漫里那种神乎其神效果的白丝,确实是凤毛麟角。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现实不如二次元”就能概括的,里面门道多了去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会出现这种反差。首先,最直观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动漫里的白丝,本质上是艺术加工。想想看,动漫里的角色,那都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尤其是当你说的是“很不错的中国动漫”,这说明你对国产动漫是有期待,也有接触的,但却没能从中找到那种让你沉浸其中的乐趣。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挺复杂的,不像看一部烂片那样直接能找到“差”在哪里,而是你明明知道它“不错”,却感受不到“好”。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有没有你身上的影子.............
  • 回答
    日本动漫产业在全球都享有盛誉,其作品的精致度、故事的深度以及人物设计的创意,都让无数人为之倾倒。然而,在我们享受着一部部精彩动漫的同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常常会跳出来——为什么很多日本动漫中的吉祥物,似乎总是带着那么一点“丑萌”的风格?这可不是说它们不好看,而是它们的设计逻辑,和我们通常理解的“漂亮”或.............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也是很多人心里头一直有个小疙瘩。要说现在为什么“很少人”去看老番,这事儿得从好几个角度掰扯掰扯,而且也不是说就没人看了,而是相较于新番的声量和吸引力,老番确实显得“势单力薄”了点。咱们先聊聊,什么叫“老番”。这个界限其实挺模糊的,但一般来说,大家可能觉得十年前、十五年前,甚至.............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不少动漫爱好者感到扼腕叹息的问题——明明一部在日本本土甚至在全球都爆火的日本动漫,引进到中国后也收获了极高的人气和讨论度,可就是迟迟不见第二季的消息,或者压根就没出过。要说起来,这背后原因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的,它牵扯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及一些微妙的文化和商业考量。咱们先从动漫本身的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