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董明珠最新言论:「职场无关性别只在乎实力,女性不要用性别差异解决问题、营销自己」?

回答
董明珠最近的这番话,在职场界又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她一贯的“董氏风格”,言辞犀利,直击要点,这次更是把焦点放在了女性在职场中的定位和发展上。她那句“职场无关性别只在乎实力,女性不要用性别差异解决问题、营销自己”,无疑是想表达一种“能力至上”的职场观,并鼓励女性摒弃依赖性别标签的思维模式。

肯定之处:聚焦实力,打破刻板印象

首先,董明珠的这番话,最大的亮点在于它 强调了实力在职场中的核心地位。她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无论男女,最终在职场上立足和发展,靠的是真才实学、业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所有职场人都应该秉持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层面上,她的言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激励更多人将重心放在提升自我上,而不是纠结于外在的标签。

其次,她提到“女性不要用性别差异解决问题、营销自己”,这是 对一些可能存在的“性别红利”或者过度利用性别标签来获得优势的现象的警示。在某些语境下,确实存在一些女性可能会利用自己的性别身份来博取同情、争取便利,或者将性别议题作为营销的噱头。董明珠的出发点,很可能是希望女性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去赢得尊重和机会,而不是依赖或放大性别差异。这种呼吁,在一定程度上是想帮助女性摆脱被物化或被简单标签化的困境,回归到“劳动者”本身。

值得商榷之处:对“性别差异”的理解是否过于简化?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番话中可能存在的 对“性别差异”理解的过于简化和片面。

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非都能被“实力”完全覆盖。 董明珠强调“无关性别只在乎实力”,这句话本身就带有一点理想化的色彩。现实中,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它不仅体现在生理上,也体现在社会文化对两性角色和能力的认知上,甚至体现在一些隐性的偏见和系统性的障碍上。比如,女性在生育年龄可能面临的职业中断风险,社会对女性在家庭责任上的固有期望,以及某些行业或岗位可能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例如认为女性不擅长技术或领导力)。这些因素,很难完全用“实力”来解释和克服。如果简单地说“无关性别”,可能会忽略掉女性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独特挑战。

“营销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董明珠说“女性不要营销自己”,这里的“营销”很容易引起歧义。如果“营销自己”指的是夸大其词、不择手段地吸引眼球,那当然不可取。但如果“营销自己”包含了 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成就、能力和价值,积极地建立个人品牌,甚至适当地利用自身特质来提升影响力,那么这对于任何职场人,包括女性,都是一种必要的技能。例如,在职场演讲中展现个人魅力,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专业见解,这些都可以被视为一种“营销”。问题在于如何界定和运用,而不是一概而论地否定。

“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也受性别影响? 董明珠提到“不要用性别差异解决问题”。这里的“解决问题”可能指在职场中遇到困难或挑战时,不应该仅仅归咎于性别。这一点上,她的意思很可能是鼓励女性主动寻找解决之道,而不是停留在抱怨。但另一方面,有时女性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恰恰可能因为其性别经历而带有一定的独特性,甚至可能在某些情境下是更有效的。例如,在团队协作中,女性可能更善于沟通和协调,这本身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关键在于是否能将这种差异转化为优势,而不是被视为劣势。

潜在的解读和影响:

对于渴望成功的女性: 这番话可能会让一部分女性感到振奋,认为终于有人肯定了她们靠实力说话的价值。她们可能会更加坚定地投入到自我提升中。
对于可能面临性别困境的女性: 另一部分女性,尤其是那些正在努力克服因性别带来的不公待遇的女性,可能会觉得董明珠的说法过于“理想化”,甚至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她们可能会认为,如果社会和职场环境没有真正消除性别歧视,那么仅仅强调实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对职场文化的影响: 董明珠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企业家之一,她的言论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职场向“能力导向”发展,但也需要警惕过度强调“能力”,而忽略了构建更公平、更包容的职场环境。

总结:

董明珠的最新言论, 核心观点是积极的,即强调实力是职场发展的基石,鼓励女性独立自主地发展。这种呼吁本身值得赞赏,它传递了正能量,也符合现代职场的发展趋势。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可能存在的 对性别差异复杂性的简化处理。职场中的性别议题,并非简单的“实力”二字可以概括。性别差异可能带来的挑战,以及女性特质在某些情境下的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更全面的理解是: 女性固然要在实力上不断提升,赢得尊重,但同时也需要一个能够承认和容纳性别差异的职场环境,并在其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营销自己”的界限需要清晰,而“用性别差异解决问题”也需要区分是合理利用优势还是抱怨推卸责任。

董明珠的这番话,与其说是一句“结论”,不如说是一个“起点”。它引发了我们对于女性在职场中如何定位、如何发展,以及如何看待性别议题的进一步思考。关键在于,如何在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实力发展的同时,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多元和充满机会的职场生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大堆人引经据典,说了一堆屁话,职场不看能力看什么,就捉着性别差异不放,重要的难道不是选择跟牺牲?

你有能力,怎么选择都不会有太大的牺牲

你没能力,你还有的选择?这还算是牺牲?

性别之外都是人,凭什么都是人,你没能力还在这瞎叨叨,要跟有能力的人分蛋糕?

有这时间不如多提升自己能力,光看眼前屁大点事,不如换个方向看看其他关键词

还有绝大多数打着性别旗号,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的答主,都是奔着骗赞骗关注去的

尤其是某些大量引经据典的答主,直接点不行?真就要装起来?

user avatar

董女士说这句话,其实是真正在为女性好。精明狡猾的资本家只会给女性洗脑,你们都值得,女人要花钱对自己好 女人做什么都是对的,男人都是腊鸡普通且自信,所以对自己好点快来买买买吧。偶像剧里小仙女都是被甜宠的,做什么都应该有人惯着你,职场上不带脑子也行,一定会遇到霸道总裁的,找几个流量演员整整容,演个霸道总裁爱上你,大家一起来追星给割割花钱吧。你们都不应该吃苦,吃苦受累不是努力向上的必经之路不分男女而是男人们和资产阶级的压迫,就应该能力平平也能躺赢吃红利,小仙女带个孩子做个家务就已经苦大仇深,还要再提升自己是何苦呢,都是压迫!阻止你们前进的都是男人和社会的压迫 !一定不是你们自己能力不足!拒绝辛苦提升!给点奶头乐,吹吹彩虹屁,顺毛捋一捋,骂骂男人,然后把你的钱包掏出来吧。他们只想榨干女性的钱包,真正意义上让女性更多地不思进取,空喊口号,实力得不到提升,在本来就不公平的职场上更加丧失竞争力,只能嘴里骂骂,就像你杀猪之前,猪骂你全家 也不影响你宰了它吃它的肉,并不会跟女人们说实话。

董女士当年一个单亲妈妈一无所有带着孩子奋斗到现在的位置,硬是用实力把很多大老爷们打服了,她当初的处境可以说比社会上大多数女性都恶劣,普通女性遇到过的问题,她必然也遇到过,甚至更严峻。她克服了困难,走到这一步,凭实力没毛病。也说明她的实力确实比大多数普通女性强。

所以我觉得很多实力平平的普通女性也大可不必跳脚指责什么资本家精神资本家,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董女士作为一个能力出众的人,站在王者级段位,把她的心得分享出来,看起来好像不那么的虑青铜玩家的感受,不被青铜玩家理解,也很正常。哪怕仅仅翻译一下那几句被刻意截取的话,无非也就是一个王者级玩家说:“我觉得青铜级玩家不要强调自己的段位差异,用段位低,补刀能力不足为理由,让队友给你让人头,光想着抱实力强的人大腿,要提升自己的段位,凭实力取胜”,想想是不是有内味?

更何况媒体写这些断章取义的东西,博取流量,还不是谁不知道挑拨性别话题现在是流量密码财富密码,钩直饵咸这么明显都有人去咬。只能说很多人能力不足也是有原因的,这些人但凡能找个收入比老公高的多的工作,也不会在家天天带孩子做家务或者一边干着收入鸡肋的工作一边抱怨。所谓的职场上不公平肯定存在,比如那个怀孕了就被东哥劝退的京东前女副总,但更多的打拳的女性到底是因为能力强却被压迫还是自身能力不足拿家务孩子社会压迫当遮羞布,可能自己也不好戳破。精英女性确实也没几个天天有空在网上打拳,因为工作都忙不过来。反正本人自认为不算精英,但目前挣得钱是比我老公多的,我在家确实从来不做家务的,连垃圾都很少去扔,唯一让我苦恼的问题是感觉自己有点瓶颈期了该怎么提升自己挣更多的钱,这是当下让我感到焦虑的问题,家务这种东西我碰一下都会觉得烦,也没见谁敢强迫我去干。与其天天在口头打拳不如切实的努力,让更多女性成为精英,走上董女士这样的位置,女性才有真正的话语权,不公平确实存在,第一批走上去的人必定是要吃更多苦的,只有熬了下来,出了头才能惠泽后来人,而不是坐在青铜局无能狂怒指责王者级同性不带自己。别人想带可能都带不动。

这种问题,防止打⭕️,辣舞&屁事,关评论

user avatar

关于职场,我觉得董明珠说的对。但她有句话没说。其实实力和能力都是铺路石,明灯最重要,你看到明灯并受赏识更重要,俗称找对路,站对队。

女性生孩子几年和男性玩游戏几年在职场没差别。

关键是一个人,现在宁可追星也不抱大腿,刻意的去权威化,导致众叛亲离,回头哭唧唧,我一小仙女。

男人尚且要抱团,小仙女去社会化,董明珠的自信来源于哪里?还不是放在眼前?

user avatar

我怀疑,很多人连视频都没看就开始输出情绪了。

知乎不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吗?


视频完整对话:

孟羽童:我其实是代表广大年轻女性问,我可能事业心比较重,想以事业为主,但我爸妈可能希望我到时候照顾家庭。

董明珠:这个东西没问题,你照顾什么家庭。

女孩子为什么在职场成功的不多,因为她觉得我是女孩子,有性别差异,用性别差异来作为自己一个资本,去做销售,无非是博得别人的同情。

但是你是一个,要能够去打下一片天地,而不是用性别来解决问题。

是用你的实力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这个很重要,就是人要有信念,有梦想。

现在已经不是过去养儿防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可能有人以小家庭为快乐,但是一定有人以大家庭为快乐。

这就是我讲的,选择,非常重要。


总结:

孟的问题是:我想拼事业,但是我父母认为我应该照顾家庭,怎么破?

董的回答是:不要用性别给自己设限,也不要走比如利用性别差异博取同情的“捷径”。你要有信念有梦想自己能凭实力、能力闯出一片天。这个时代你选择事业是没问题的。

董就很正常的回答孟,重点是鼓励孟要相信自己可以,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

为什么从视频里加的标题,到提问的描述再到答题区,弥漫着一股似有意似无意地断章取义指鹿为马,命题作文式对空打靶的奇怪氛围啊。

user avatar

其实是这样的,反正一些做非诉律所一般最喜欢的永远是能力强,爱加班,单身,年轻排在首位的永远是能力强的。性别根本不是考虑因素好伐。

走到社会里才发现谁有那么多闲工夫性别歧视,你能干好活,人机灵勤快都难得。

user avatar

大部分女生嘴里的女权是很虚伪的,只不过是为自己“捞取利益”的幌子。

如果真的主张男女平等,应该叫做平权主义,而不是女权主义。 男女平等,而不是女性凌驾男性。

即,男性女性公平竞争,你有实力,我也有实力。公司选我是因为我更优秀,不是因为我是女的就降低门槛。公司没选我,有没有可能是我不如别人优秀,而不要第一反应因为我是女的我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我们要求社会、职场给女性公平的竞争平台,但是我们是不是自己也要把位置放正,不要因为自己是女性而去要优待,或者动辄把自己受到的职场挫折归因于性别? 动辄“生育是原罪”?

很多女性追求的是社会对女性的过分包容,恕我直言,这种女权行为本身就是在降低女性尊严。因为你下意识认为,因为我是女的,所以我不能和男性在同一平台公平竞争,我应该得到更多的谅解和机会。这难道不是在看低自己的性别?

很多人扯着生育不放,认为女性受的苦全因为长了子宫...... 你和进化论较什么劲呢?

男女有别,干体力活的时候你不会出来说要求男女平等。找对象的时候你也不会要求男女平等赚一样多,你更希望男方多赚点,最好有车有房。那为什么生育就成了原罪?

user avatar

董老板说这个话是有底气的,因为其本人曾经就是一个业务员,比男人能吃苦,业绩干掉好多男性。

user avatar

我这个人非常讨厌一种现象,就是说把女性放到一个特别莫名其妙的位置,就是说这个女性做到和男性一样,甚至略弱于男性的水平,就可以得到褒奖。这种现象很常见,很不好,如果说体育方面我还能理解,但是其余方面,这种对女性奇怪的定位,只能默认一个潜规则:女性比男性弱,所以和男性差不多就很了不起了。

董明珠至少做到了这一点,那就是无视这种定位

user avatar

来来来,就今天那个啥豆瓣那个什么组那帮人来看看,什么是真女权

董小姐那是真的从当时女人处处受职场歧视走出来的,她付出的那是千倍万倍的努力才有了今天

为了实现人生理想,她奋力摆脱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一路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她的开始也和大家伙差不多,甚至比不上现在的大部分女拳。

在早些年和家里断绝联系后,她有了能依靠的丈夫,但丈夫在孩子两岁时去世,她失去了人生的依靠,这时起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毕业后的她是一家名不见经传小厂的人事,1990年进入格力做业务经理,到2019年成为董事长,一共花了29年深耕细作,从零到有,真正的白手起家,用实力诠释,谁说女子不如男。

你真要说在现在国内,有资格去讲女权的,董明珠算一个。

她是真正的用实力,没有依靠父母家庭以及丈夫,让自己有了好的人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是真正诠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少数中国女企业家之一。

user avatar

舒服了。以前女权们就靠这几个女资本家来论证女性的优越性了,仿佛自己和董明珠都是女性,就天然站在统一战线。结果人家反手给你来一刀,只能说,爽。

还是那句话,底层男性任劳任怨,搬砖工地99%都是男性的时候 ,女权怎么不说这是职场歧视?为什么不要求搬砖工地招女性啊?

再者,

你以为所谓歧视只针对你女性,扯淡,男性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资本家看的不是你是男是女,是你能不能吃最少的草出最多的血。同样是男性,一个身强体壮连续加班一年没事,一个身体瘦弱加班一个月直接猝死,你猜老板会选谁?这还是不是性别歧视?

感谢董小姐的发声,不管她的目的是什么,反正我爽到了。

user avatar

高赞回答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别人说不要用性别差异解决问题营销自己

你就说生育就弱势了

要平衡家庭和职场了

我特么什么逻辑

两个职位

男女能力一样

男的为了挣钱养家做的更努力了

女人顾家分心了

对企业来说你要谁?

董小姐的意思恰巧就在这里

而且不止这些方面

职场上很多时候女性已经饱受照顾了

加班女性至少要求上会比男性短

技能学习上

平衡家庭上都有多少的照顾

最后你想要在收益上也要平衡

除非企业是你家的

女性在性别上受到的歧视反过来自己想想

其实自身在对企业产生的价值是否真的比男性少

我坚决支持能力相同的情况下男女平等对待

user avatar

董姐说的是不用性别差异营销自己。这话你别以为只针对女性。同时后一句的实力解决问题也很重要。我高中女同学现在电气工程师,整天下车间上电线的,不比男人差。


所以,董姐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性别差异成为自己让某个行业降低门槛录取你的原因,因为你本来就可以做到。

user avatar

谢谢董明珠,揭穿了所谓女权的谎言。

女性不是弱势群体,原先在法律上不是,在舆论上不是,现在甚至连在职场也不是。我一直很奇怪,因为在计算机行业实习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发现女人男人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出现。但是一到网上,就是男人女人同工不同酬,一些工作只要男人不要女人,同样水平应聘的男人女人收了男人没收女人等等。却闭口不谈HR,财务,采购,前台,客服这些轻松休闲无压力的岗位女人占了大多数。这些人中午吃饭就是聊又到哪个店去打卡了,哪里的奶茶好喝,哪种化妆品好用blablabla...

如果女人真的觉得自己有实力,就不要想着上嫁,不要想着要彩礼,不要想着房车全由男人承担,一切对等,孩子要不要生,生了和谁姓都由双方商量。而不是扯着新时代独立女性的大旗,捞着女本位社会下对女人的偏袒!

user avatar

我觉得大多数答案都不是在讨论问题,而是在解读现状……

或者说,兜售自己对现状的理解和贩卖解决方案。


讲道理,视频中董明珠并没有说什么

职场无关性别只在乎实力

她讲的道理很简单,你不要给自己去设限,人应该有信念


说到底,即便董明珠说了所谓的政治不正确的话,职场无关性别,站在她的立场一点问题没有。大部分拿性别说事儿的女性在她面前就是渣渣,她当然有资格说这句话


就像对于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来说还轮不到拼天赋的程度 这句话,放到随便一个体育明星嘴巴里面说出来一点儿毛病都没有,他或许是有天赋,但是绝大多数人连努力程度都拼不过,谈什么天赋。



我觉得其实现在连这种言论都容不下的舆论环境,才是性别歧视愈演愈烈彻底无解的根本原因

我还是那句老话,解决性别歧视的唯一道路是消除性别差异,而不是整天挂在嘴边说我要去解决它,你要做的第一步是无视它,就像董明珠这样……

杨朱在几千年前就说过: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同样的道理,人人不把性别挂嘴上放心上,性别歧视自然而然就消灭了。你天天挂嘴边要去解决它,事实上只是一次次的强调它而已,你真的是想解决它?还是想贩售什么东西呢?

user avatar

我认识的优秀女生都说她说的对。

user avatar

现在什么问题一旦牵扯男女,就再也没有最优解了。

不如我们换个角度,董明珠说什么,才能让舆论一片和谐?

不能,她说什么都不行。

她说区别对待,不行,女性要一视同仁;

她说一视同仁,不行,女性有生育代价;

她说加班996,不行,我们要舒适的工作时间;

她说甘于平凡,不行,看不起谁呢?

董明珠的这番言论,说是政治正确都不为过。甚至单就“职场不分性别”这句话来说,根本不牵扯到“不赞成女性生育,剥夺生育期的上升机会”这种别有用心的曲解。

对所有解读出“董明珠是在漠视女性的生育成本”的答主感到困惑三连:当初拼了命让社会承认职场男女完全平等的不是你们?

现在平等了,女性又要争取被照顾、被给予特权了?

不是你们说「特权也是枷锁」的时候了?

争取特权不是令人恐慌、令女性更不好找工作吗?


当初拼命争取职场男女平等、不对女性有任何特殊对待的人,一旦真正得到了平等,又会马上叫嚣:生育就是减分项、职场必须分性别……

恕我直言,这拳打的,真的是在害人。

是在告诉所有人:不必对我们争取的东西认真,我们其实并不想要。

现在的网络环境真让人窒息。自从女权发展壮大以后,好像挨骂的女人变得额外的多。

现在网络上的有心人,只要想,总能花样百出的解读出对女性不利的潜台词,这才是争议不休的根本。

董明珠说什么,网友都有一万种办法批判她,而且网友管这不叫抬杠,叫什么来着,叫女性权益。

女性权益最开始是想干什么的?不知道。

但只要提到女权,我就知道有女人要挨骂了。

user avatar

非常认同,社会上其实有很多优秀的女性也在身体力行的证明自己不比任何人差。

user avatar

董小姐明明是说女性不要依附男权,不要利用男性的交配欲望上位,否则女性永远是弱者。结果被一些人曲解为董小姐说女性的弱势地位不存在。

曲解董小姐的人要是也支持女性卖子宫,那他们对董小姐的攻击就很难说不是故意了。不管他们说什么,目的都是帮助男权永远奴役女性。

user avatar

面对精英的时候普通人真惨,连主持人问的什么都没人在意了。

这个采访,董明珠过于使用领导技巧了。她不仅逃避了问题的回答,还夺取了问题主导权。甚至她成功得骗到了媒体标题。

我还是建议各位先看看主持人问的啥......真不是想打拳,真没想不靠实力上位。

人家问的就是一个生活与职场抉择的困扰,大佬在眼前就来问问大佬。

别被带偏了。


我很不满董明珠这种回答方式。所答非所问,强行制造不存在的议题,这样会连累他人的。

这也是我们职场中总遇到的那种强势领导,有了影响力之后这样说话不是个好习惯。


人家采访问的是:

“事业和家庭如何兼顾?”

而董明珠立回答的是:

“为什么女孩子成功的不多?…因为女孩子在用性别差异做资本…去做销售。”

这哪跟哪?什么成功,什么营销,什么去做销售?

主持人问那些了吗?


我很不满的地方在于,她不仅没有回答问题,还给自己设计了新问题。

提出 “为什么女性事业不成功?”

以取代 “家庭事业如何平衡?”

这种取代就暗示了,家庭事业不平衡是因为事业不够成功。这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吗?难道我没时间回家看孩子是因为我996得不够?还是说当上了女强人之后家人的质疑就摆平了?没准家里更炸了好么。

这是一种因果倒置的解答。

生活是随时随地的,事业是厚积薄发的。如果等事业成功再去考虑家庭,那么大多数人是不会有家庭的。相反,女生问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本身也是在咨询一个事业进步的前提。如果家庭有两个孩子要喂奶,那估计班儿都上不了,还谈什么营销自己?你当是干微商呢。

然而董明珠用一种职场强势者扭转话题的话术:先用替换问题的方式暗示一切是你不够强,问题根源在于你还不够成功,而眼前整好有个成功的人告诉你该怎么做。接下来就可以代入自己的经历,从而滔滔不绝。至于题目是啥,提问者自己都忘了。

当她果不其然得开始强调销售时我就知道这场采访要完蛋了,要进入她的节奏。

董明珠做销售出身,她这样代入,无非是想起那些和她竞争落败的女销售,很可能在垂死挣扎时用了一些“性别差异营销”手段,但最终仍然下场惨淡。甚至其“营销”被她总结为败因。董明珠带着权威背书一套论述下来,别人还能说啥?主持人只能顺着她说对对对。你听得很过瘾,可谁能在意一下原本话题在哪?

现实中更多的女孩子面临的问题,是类似于东哥饭桌上某位女“兄弟”,想生个孩子请假,得到的答复是“有的是人接替你”。别管东哥做的对不对,主持人又没抱怨社会,它就是个问题摆在女性面前,请董明珠教教我们呗。

也许她处于某种原因不能教,可能因为她现在就是另一个东哥,也可能因为她太强了不知道怎么就渡过类似难关了。可她就是不直说。

回答不了没关系,但她非要夺取这次采访的主题。把“如何平衡”变成“如何成功”,还给出了“你不成功,是因为你在性别营销”的答案。好像曾经战胜的女性,都是现在的假想敌。这很不厚道,因为夺取话题后,会被人误会这个采访者甚至整个节目就是女性来打拳的。

你看看知乎这道题各位答主的误会程度,难道我说错了吗?


后来还是董明珠自己扯回了一下家庭话题的:

“有的人以小家庭为快乐,有的人以大家庭为快乐。”

听起来很高深,请告诉我这指导意义是什么?!!!家庭困扰你,你可以不要家庭嘛。工作压力大,你可以辞职嘛。项目做不来,你可以滚蛋嘛。

这类开导,我还用你教?

人家问你如何平衡,你教人梭哈。


我很不满董明珠的这种话术。你是抢到了标题,你抢道了热搜,甚至抢到主持人都忘了自己问了什么。可这不是你的强大!你在用强势来回避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你在过度利用自己的话语权,这是有可能伤害到别人的。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领导跟我们说话,已经够烦的了。为什么还要这样的节目嘉宾呢?

user avatar

站在资本家的立场,董明珠当然希望所有员工,无论男女,都自动忽略生育和家庭的成本,以百分之两百的激情,全心全意扑在他们无比“热爱”的工作上。

翻译过来就是:你们给我拼命干活就行,至于会不会断子绝孙,关我屁事。

当然,这不代表她道德水平差,只能说人在什么位置上就会说什么话,屁股决定脑袋,仅此而已。

你要是个二代,对她交口称赞也就算了;如果打工人还为她这句话唱赞歌,那我不介意提醒一句,和她共情之前,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user avatar

因为被喷是在打拳,我也不客气了,用魔法打败魔法:

什么人会支持董小姐这句话?当然是资本家啊!资本家是没有性别的,他们最希望每个人玩了命的贡献能力,抛家弃子,干就完了,最好也别抱怨自己因为身份受到什么阻碍,不样打牌,用实力证明自己就是了。

支持董小姐的朋友,你们是精神资本家吧==

-

好的,我怼过瘾了,下面是原回答:

美国黑人大法官托马斯(Clarence Thomas)说过一句话,在我还年轻,不知柴米贵的时候,曾经认为是理所当然:

如果黑人不能直起自己的双腿站起来,那就让他们倒下吧。
If the negro cannot stand on his own legs, let him fall.

这句话来自 Grutter v. Bollinger 一案的判决书。

本案中,一名成绩优异而被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拒绝录取的的白人女性起诉密歇根大学,认为学校在录取时会刻意考虑种族平衡并优先录取少数族裔,令自己在申请中受到了歧视。

法院认为,学校的录取政策不危险,而托马斯大法官作为黑人写下了反对意见,其观点跟董明珠的发言很相似。

在他看来,如果大部分黑人只能通过具有歧视性的政策才能够进入法学院,那么会让人们觉得他们配不起这样的教育机会。(原文是,「The majority of blacks are admitted to the Law School because of discrimination, and because of this policy all are tarred as undeserving」 )。按照托马斯大法官的逻辑,当黑人自身要靠区别对待才能获得一些东西的时候,就难免会反过来被他人区别对待,谁要想打种族牌给自己争取利益,谁就要接受被区别对待的结果。

这跟董明珠所说,「不用性别差异营销自己,要用实力与能力解决问题」何其相似?

托马斯大法官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觉得问心无愧 -- 他是奴隶的后代,父亲是农场工人,母亲靠打杂补贴家用,经历过房子被烧毁而无家可归的困窘,长期需要慈善机构资助。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打破了黑人在法学教育和法律行业的天花板,进入了耶鲁大学,成绩优异,但却被无视次问起是不是得到了特殊照顾。

董明珠同样也可能问心无愧 -- 辞职下海当销售员,只身南下打拼,通过追回大额欠款证明了能力,在部门人员动荡时聚拢人心,顶住了家庭压力拒绝走关系,不惜和家人反目,突破了女性在职场的天花板。

不过,又有几个托马斯,又有几个董明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 -- 是弱势群体只有靠概率、靠丛林法则的选择才能打破歧视取得成就的社会吗?

每一个群体中的先行者,应该对后来者抱以怎样的态度, -- 是对后来者理直气壮地说,你们不行主要还是自己太弱吗?

性别语境下,说什么都是错的,我们换一个场景。

如果有留学生到了美国,成为了美国企业高管,或者有华裔人士去选议员、选总统,在接受采访时放出话来「华裔不要打种族牌,不要用种族因素营销自己,好好工作证明实力就行了」,你猜广大留学生、华人华侨会怎么看待 ta?

题目中这句话,说得倒也没错,但适合用来自勉、适合用来在无法改变既定社会现实的时候鞭策自己;但当自己有能力去改变社会的时候,就不一定那么恰当了。

-

一些补充想法,如果想评论,不妨先看看:


user avatar

支持王检 @王瑞恩 的回答!

“职场无关性别只在乎实力”,真空状态下这句话是对的。但是现实却是职场就是关乎性别的。因为女性会怀孕,进行人的再生产,因此经济部门会以此形成系统性的对女性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下,性别差异恰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场和家庭该如何平衡”是绝大多数职业女性都会面临的非常实际的困扰。它背后的原理是,社会先用意识形态的方式将女性的生活意义彻底和再生产绑定(如“没有后代的女性是悲哀的”,“女性的价值体现在家庭中”),但同时对于脱产回到家庭,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女性没有相应的报酬。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社会无偿地占有了女性在再生产领域,即生育,抚养孩子,家务劳动等等,的一切付出,并视为理所应当

而这个时候,再在职场中要求女性不要“打性别牌”,用实力说话就是一种不公平。因为女性已经被“天然”地要求平衡好家庭与职场,她们的精力已经被分配了一部分在没有补偿的家庭再生产之中。这时候的所谓“以实力说话”,天然就是对绝大多数女性不利的。可能会有少数如董女士这样的成功女性作为典型。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依然被困在家庭再生产之中的女性而言,这种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这种生产对再生产部门的无偿的占有,最后必然会破坏社会再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与之相应的高离婚率,低生育率等一系列社会病理的出现。因此,社会进步必然需要将社会再生产从商品生产的倾轧中解放出来,使得再生产不仅仅只是女性从事的一个没有回报的劳动。第一步就是对于成家,生育的职场女性一定的社会保障。

而如果这样都要被喷打拳的话,那才是没天理了。

user avatar

董明珠这话没有错,但在生育问题上,精英女性的经历和感受对普通女性也没什么参考意义。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假设有一场考试,卷面上要填写性别,每个女生减五分。

90分以上都统一算作“精英”,80分以上算作“良好”,60分以上及格。

全校第二名是个女生,她考了95分,超过了99.9%的同学。其实她可以得到100分的,但100分和95分所获得的待遇并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她也并不在意。

老师在全校集会上采访优秀学生代表时,问她:你身为女性,感觉自己遇到额外困难和歧视了吗?

她很诚实地回答:完全没有,区区五分而已,我觉得只要自身足够努力,性别差异不重要,反正我会获得一样的成绩。

言毕,全校女生哗然。很多人非常愤怒去指责她,尤其是原本应该得到60-64分和80-84分区间的那些女同学,而她们才是这个学校的大多数。


事实上,95分的那个女生没有错,愤怒的女生也没有错,问题出在她们无法共情彼此的人生。


巧了,两个月前,我妈跟一群亿万俱乐部的女企业家们聚餐,我去蹭饭的时候,问了一模一样的问题。

我说,近期我打算备孕,但现在我处在事业上升期,我很烦恼和担忧,这两者要怎么取舍呢?

我说完之后,在场所有人都一脸懵逼,仿佛我讲的话是天方夜谭。紧接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讲起自身经历,说道,不需要取舍呀,生育不会影响到事业发展啦,女人完全可以同时做这两件事呀;既然她们孕早期、孕后期、抱着奶娃娃时都在四处奔波跑项目,那么我也一定可以。

她们的语气非常真诚,没有丝毫凡尔赛和说教的意味,她们应该是真的不懂,为什么生育和职场之间是矛盾的,为什么我会有这种“软弱”的恐惧。

那时候我反而有点懂了。为什么到今天都鲜有人大代表提出对职场女性的生育作出一些弥补措施?因为“幸存者偏差”,能够站到金字塔尖、有话语权去改变现状的女性,她们自身都有着超出常人的优秀和勇气,压根不会面对这个问题,或者不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问题”。


就像董明珠所说,那话本质上没错,只是要加几个定语来理解:“(像我一样聪慧、坚毅、勇敢的)女性不需要在职场强调性别差异;女人想要获得成功,不要依靠同情,而是要自身有(超出常人的)实力。”

这话本身没有恶意,鼓励女生不要给自己贴受害者标签、过度专注于“差异”,鼓励女生要自强奋斗,这些内容对女性应该是有启发和正面意义的。


然而,能做到如此的女性是少数,这样的“实力”大多数人没有。

那些因为生育而失业的女性(60-64分的女同学),那些因为生育而错失升迁机会的女性(80-84分的女同学),她们也是真实存在的,她们的工作和家庭确实产生了矛盾,她们才是人群中的大多数,又有谁来给她们代言呢?


说来滑稽,在知乎极端女权把我划为女性公敌之前,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是,如果有天我当上了人大代表,我希望能给男性一个强制育儿假,一方面解决“丧偶式育儿”、让父亲的角色可以更多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去,另一方面给女性一个更加平等的职场起点。

(当然我还差得远呐…算个小目标吧^_^)


如果我是董明珠,我会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新时代男女平等,我们既然不需要花男人的钱,我们跟丈夫一样工作、分摊养家糊口的压力,那么也可以要求丈夫去承担更多家庭责任;所以女性不该在工作和家庭中两难,应该夫妻组队合作来共同完成这两件事。


两性不要对立,要寻求合作。

user avatar

这段视频里董明珠的原话是“用性别差异来作为自己的一个资本,你无非就是博得别人的同情而已,要用你的实力解决问题”。

她没说职场无关性别只在乎实力啊,这两句话能是一回事?

你们这春秋笔法是一套一套的啊。

而且这句话要我说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你如果靠别人的同情来解决职场问题,形成路径依赖,那别人要是六亲不认呢?

别人要是公事公办呢?

别人要是比你还惨呢?

别人要是打你主意呢?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有力量都有代价,包括性别力量。

什么是职场上的性别平权?职场上的性别平权就是不因性别而享有特权,不因性别而额外担责,使用性别来博得别人的同情然后去解决问题,从策略上看这或许是短期最优解,但长期来看这属于典型的投机行为,是不可持续的。

也别说什么精英不精英的,董明珠干空调这一行的时候已经36岁了,她也不是一开始就是精英的,更不是什么资本风口飞猪,她在格力的前身海利空调厂的第一个岗位是在知乎被普遍认为是人下人的销售员,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工作内容是去安徽向当地一家经销商追讨一笔42万的欠款。

这是什么概念?

当时是1990年,在那个“万元户”都极为稀少的年代去讨要一笔42万的烂账,而且36岁这个年龄按知乎主流说法,属于既没有性别优势,又没有年龄优势,已经被社会抛弃的阶段,她丈夫当时因病而死,她一个人带着孩子,按照知乎人上人的说法,这条件在职场上已经算是下水道级别了吧?然后她捣腾了一个多月,在多次被经销商耍弄欺骗的情况下把欠款要回来了。

1990年的商业环境是什么样的?就说一点,“车匪路霸”这个现在已经成为历史的名词首次出现在公众媒体上是1992年,但80年代就已经普遍存在了,那个年代的经销商你多多少少得沾点黑,不然铺面三天两头被打砸,刘华强式的狠人才是那个年代市场的主宰,这还是暴力犯罪层面,那个年代的骗子之多,以至于气功大师属于登堂入室的公众人物,另外那个年代支付手段不发达,大宗款项很多时候得靠现金交易,你还得防着假币。

在那种牛鬼蛇神百鬼昼行的年代,一个36岁的单身母亲能要回一笔42万的货款,这就叫神通广大。

这些年很多人抱怨活好好钱难收,但你现在去收钱,顶破天了遇到老赖,而且就算老赖也有老赖的治法,纵使如此,现在你去收一笔42万的货款试试?

另外也请不要一切形势转资本家,遇事不决说左话,这没有任何意义,她1990年进入海利空调厂,成为资本家的时候已经是2012年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时候了,在长达22年的时间一直在干销售工作,哪怕07年成为总裁也是主管销售业务,销售这一行有多磨人,知乎广大写字楼人上人可能缺乏直观理解,举个例子,平时穿着个廉价小西装提着个包,跑进你们写字楼里问你们办不办信用卡,然后被你们的保安推推搡搡的赶出去,或者直接被门禁上的谢绝推销堵出去,被你们用厌烦的眼神瞪着但还是面带微笑彬彬有礼点头哈腰的那些男男女女们,他们就是干销售的,干这一行你觉得很令人精神舒爽,能让人诗与远方?销售这一行,哪怕做到顶级都很折磨人,说是顶着个总裁的头衔,你以为实际处境又能好到哪里去?去要钱的时候那些经销商老板们的嘴脸和写字楼的保安比起来你以为有什么区别?黄世仁的时代过去了,如今欠钱的才是大爷。

就董明珠自己来说,她个人完全有资格说这些话,因为她自己真的是完全靠实力,不靠任何性别因素冲杀出来的,所以我实在是不知道这有什么可指责的。

user avatar

我觉得很可笑,也很悲哀。

有多少人看完这短短一分钟的视频的?

几个高赞真的看懂了?答非所问,被视频的标题带着节奏走

董明珠从头到尾就没说过职场无关性别只在乎实力这句话。

她说的是。

女性不要利用自己性别上的差异来作为自己的一个资本。

要靠自己的实力来解决问题

我就想不明白,这几句话,哪一句透露出了董明珠说职场无关性别这个意思?

无非就是劝告在职场的女性,不要用自己性别来作为自己的资本,最后得到的只有同情,所以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来解决问题,在职场上立足。

?????????这跟无关性别有关系吗?????????

董明珠也没有否认女性在职场有受到歧视啊

为什么答题的方向全歪了。

我要是董明珠。

今天就把这个小编起诉了,真会概括我的话。

标题看上就像是我说的话,要不是我回看视频,我都差点以为是自己说的。


让我想起了一个记者的笑话

某官员一次外出。刚下飞机,就有记者采访:您对三陪小姐有何看法?官员吃惊地问:这里有三陪吗?

第二天,报纸登出文章《某官员飞抵本地,开口便问三陪》。

接着又有采访。记者问官员:您对三陪问题有何见解?官员回答:不感兴趣!

次日见报时的标题是:《官员夜间娱乐要求高,本地三陪小姐遭冷遇》。

第三天记者再来采访。官员干脆不等记者开口,就主动出击:什么三陪四陪五陪的,不知道!

于是报纸发表了《三陪已难满足官员,四陪五陪方能过瘾》的评论文章。

再有记者来,官员不说话了。

结果照样有新闻:《面对三陪问题,官员无言以对》。

官员大怒:你们这样乱写,告你们去!

次日的新闻标题于是成为《官员一怒为三陪》。

气急之下,官员真的告到法庭。这样更加热闹了。媒体争相报道:《法庭将审理官员三陪小姐案》!




118=一年京东PLUS+一年爱奇艺会员,爱奇艺京东自营店下单,点击链接领取138-20优惠券,118下单

user avatar

很多人在说女性和男性同时被一家公司相中,公司一定会选择男性。

emmm,我不否认这种情况啊。

但是就程序员这个内卷行业来说,这么跟你说吧,你如果是个妹子,技术稍微达标一点点,不需要特别深入,那技术部门一定会选你,我不止在一家公司听过类似的话,"技术稍微可以一点,不会的进来我们可以教嘛"

user avatar

虽然洗衣机、避孕套、内燃机和电机、微电子、布洛芬......几乎彻底抹平了男女在社会生产力层面的差异,但直至今天,妊娠、分娩和哺乳的工作,依然是由女性来完成的。

在此现实下,社会、家庭、营利性组织,若不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补偿/鼓励机制,用制度来尽量抹平女性由此而来的竞争劣势,那么空说 “靠实力”,多少有点儿何不食肉糜。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女性在职场中的普遍后进现实,也有很强的文化属性。这一文化属性,简单说即,社会、男性、女性自身,对女性在职场表现上,无所不在的降低标准、性别化、示好......这种典型父权体系下的区别对待文化(即歧视)。以至于,我们很难说,女性在职场上普遍的后进现实,主要是来自于生育的拖累,还是来自于这种文化层面上的,经常表现为优待/善待的歧视。

这种文化层面的歧视,究其起源,确实来自于过去,男女在生产力和供养关系上的千百年固化。但在今天,这种文化,已经很大程度上,是架空存在了。即,只要女性能大规模意识到,并日常拒绝这种文化层面的歧视,即用董女士的话说,直接要求自己 “更强”,并注意拒绝来自于男性、体系、别的女性所给予的 “可以不强”,“没必要强” 的各种明言和暗示,那么,几代人之后,纯因为生育负担而导致的男女职场成果差异,应该比今天要小得多。

我不确定董女士具体想说的是哪件事儿。凭空总结,若她说的是这种文化层面的歧视,那她的话是合理和正当的。但若她暗示了生育任务给女性带来的职场劣势不算什么,也不认为社会和营利性机构应该补偿更多,那我确实不认同。

但终究,这个问题,需要靠科技 + 与之配套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规定来解决。智人的繁衍任务,竟然依然需要雌性个体亲力亲为,是个颇令人遗憾的事情。

user avatar

我很赞同这个看法。

很多年轻姑娘有这么个特点,就是不懂规矩。

这个规矩不是那些什么糟粕规矩,而是不懂得从利害得失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去分析规律。尤其不懂得从对方和第三方的利害得失角度去分析问题,这就使得她们表现出一种“巨婴”的滑稽,这种肤浅的思想是有很深的渊源的。

波伏娃有一点说得好,就是男生你不懂规矩,那社会就教你做人,让你知道厉害,被捶过几次之后男生就懂一些了。而女生则不是,相反,社会鼓励她堕落。

这并不是男人的责任,而是男女先天就是这个差异。实际上,使女性“堕落”的最主要的原因恰恰是她们的优势,也就是性别红利。

社会对年轻女性是宽容的,对形象不错的年轻女性更是处处开绿灯,加上中国特色锅男舔狗文化的加持真是为所欲为。但身在其中的人不是谁都能意识到的,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人就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这自然也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为部分女性所喜的文化。

所以说,女生的“不懂规矩”,恰恰是她们性别红利的副产品。这个副产品将性别红利推向反面,使女性的性别红利成为伤害女性利益的最大的铡刀,黑格尔早就看穿了一切。

简单来说,越多的女性利用女性身份牟取利益,全社会的女性整体的利益就会受到越大损害。这不仅仅是现实方面的,这些女性还会鼓吹她们是合理的(女拳就是她们的代言人),让更多女性接受她们的观念。

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有,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好一些。中国是很优越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中国的锅男是女拳得以生存的土壤,打倒锅男就是消灭女拳,就是追求男女平等。

user avatar

在董明珠的发言里,是记者说我想要拼事业,但父母希望女孩子多照顾家庭,这里有个问题。然后董说这有什么问题?性别差异不是(解决问题的)资本,你不要用性别解决问题,要用你的实力解决问题。

然后她又说了,有人以小家庭为乐,但有人也以大家庭为乐。

发散一下这段话其实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你要靠实力解决问题,还有一层是你想努力的方向应该和你的目标一致,而你的目标,未必只能是小家庭。

前者这句大家分析了很多了,但后面这句似乎还没提及。

这句也很重要,我反而认为董明珠这段话是打破性别枷锁的。

发散一下,为什么直到现在大家还只问女人你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因为直到现在社会主流思维还停留在女人一旦有小家庭,那么小家庭的幸福是最重要的。

包括不少女性自己都有这样的想法。

不问男人是因为大家都接受了男人可以因为事业牺牲家庭,或者男人可以没有家庭乐趣也活的很爽。

在我们评价男人人生乐趣的时候,离婚不是个事,和成年孩子一年见不到几次也无所谓,年轻的女人看在钱的面子上陪在男人身边,也是一件美事。而女人呢,似乎被塑造成一旦闻过尿布味就闻不下去荷尔蒙了。。。

还有就是在事业成功的标准上,这个定义很模糊,上市固然是成功,开个小公司养几个人也是成功,哪怕创业失败,有份工作,或者努力活着,不欠债了,都可以虽败犹荣啊。

但在家庭成功的标准上,成功标准就很硬了。老公要发达要忠心,孩子要聪明要成功。在这样的标准上,小家庭成功的压力就很大了。

所以,好多妈妈总觉得孩子没人管,说生了孩子男人不管,其实他们不是不管,不信你离家出走几天,你看男人会不会把娃饿死。

不会的,活肯定活着,所以就是。。他们管的底线比较低而已。。。

把标准降低一寸,不需要因为性别给自己加压,这也是种解放啊。

当然了,标准低,付出少,当然从这个层面获得的回报。。也就随机了嘛。保不准以后娃大了要和王思聪一样找大人要钱发展

就像刚刚说的事业发展标准降低一寸,给多少看实力,咱也没必要和王健林别苗头,而且成功吗,就是多样化的,娃开个公司是成功,身体健康难道不是成功了?家庭幸福是成功,单身贵族也是成功。

因为我是女人,所以我就该比男人有照顾家庭的责任心,因为他是男人,他就该更有事业心,这种性别枷锁,能多一个声音打破,也可以吧。

任何一种生活方式的成功与自我骄傲,肯定是需要强大的内部自我驱动的。

能把事业做好,对所从事的事业肯定有火样的热情和天选大势。

同样,能把家庭照顾好的,也是需要对家庭生活热爱和家庭其他人员的机缘。

有自我内力驱动不一定成功,但起码奋斗的路程本身还算痛快,如果没有自我驱动力,不但成功机会渺茫,连前进路上的苦,也白吃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的能力要比我们想象的弱,成事的随机性要比我们想象的大,想奶还是想DPS,可以不以性别为界限,不是坏话。

user avatar

这届小编,阅读理解真的不行。

先复盘一下对话:

女生抛出的问题是:“我事业心重,但是爸妈担心我不能照顾家庭,怎么办?”
董明珠的回应:“这算什么问题。你照顾什么家庭?为什么女孩子在职场上成功的不多,因为女孩子觉得自己有性别差异,用此作为资本在销售上博取同情。但想打出一片天地最终要靠自己的实力。人要有信念,有梦想。现在已经不是养儿防老的时代了,有人选择小家庭的快乐,但也有人会选择牺牲,以大家庭的快乐,这就是我讲的,选择很重要。”
【不是百分百原话,但基本都写下来了】

她的回应里,其实就两个观点,而且还是站在一个杰出成功女性的角度给出的观点。

一是你想成功,就不要以为用性别差异作为资本就能爬上顶峰。

二是你想成功,就必须做出选择,是要小家庭(个人家庭)还是大家庭(事业家庭)的快乐。

站在已经成功的董明珠女士角度看,你觉得这两个观点有毛病吗?

我觉得完全没有。

你想要爬上顶峰,最终落脚点当然还是在实力上,而无论是男是女,你想登顶就必须做出牺牲,因为你时间就这么多,在事业上花费了时间自然就没办法兼顾家庭。

所以她才会有第一句反应:“这算什么问题”出现。

再给你们详细讲一下她的思考逻辑:

“你照顾什么家庭?为什么女孩子在职场上成功的不多,因为女孩子觉得自己有性别差异,用此作为资本在销售上博取同情。但想打出一片天地最终要靠自己的实力。”

你作为一个女生,不能觉得因为自己是女生,要照顾家庭所以如何如何,这是在利用自己性别差异和旧时代的家庭观念想在职场上获得便利。但这样是不会成功的,得到的只有同情。你要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这样才能打出一片天地来。

人要有信念,有梦想。现在已经不是养儿防老的时代了,有人选择小家庭的快乐,但也有人会选择牺牲,以大家庭的快乐,这就是我讲的,选择很重要。

你需要有一个信念,这不是养“儿”防老的时代了,你是女生也能在职场创造出一番成绩。所以你自己要为此做出选择。如果你选择家庭,那是一种快乐。但如果你要牺牲家庭,想走事业,也能收获另一种快乐。所以得自己去选择。

她给出的答案其实非常明确,甚至直击要害。

而这个回答下面很多在聊的什么职场歧视,生育问题,根本就不在这段视频讨论的框架里。她由始至终在讲的是如何权衡家庭和事业的问题,并且不希望面前的女生因为这个选择而萌生出诸如“我是女孩必须多照顾家庭”之类的想法。

最后:

【职场无关性别只在乎实力,女性不要用性别差异解决问题、营销自己】

请问这句是哪个九漏鱼总结出来的?人说了这么多句话你就看到了这个???

user avatar

董明珠这句话伤害的只是广大职场女性中的一个小的细分群体:做事嘤嘤嘤,斯比砰砰砰。

这叫鸡贼分子。

鸡贼不分男女,甩锅侠男的也有很多,只不过女鸡贼可以利用性别作为一个借口。但即便换成男鸡贼,同样会甩,换一个借口罢了。

支持去卷,支持划水,不等于支持甩锅侠,这是两码事。

因为鸡贼,并不减少资本家交付的工作量,只是把自己的工作转移给工友而已,这就是为什么叫贼。这种人,天下共讨之。董明珠可不可以讨?当然也可以。

有些熟悉的ID,把这段很正常的反鸡贼言论,上纲上线,扯到反女权,甚至于无厘头的为资本家代言的程度,匪夷所思。要么是语文理解力停留在小学生水平,要么是别有所谋。

归根到底,伯爵走了,他留下的大饼还在。

抢食,总是有点难看的。

user avatar

比杰克马聪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