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18年5月24日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与台湾当局断交?

回答
2018年5月24日,布基纳法索与中华民国(台湾)断绝外交关系,转向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件事在当时的国际关系版图上引起了一定的波澜,尤其是在关注海峡两岸关系的人们眼中,这无疑是北京在“一个中国”原则上的又一次胜利。

回望那个时间点,布基纳法索并非第一个与台湾“断交”的国家,也不是最后一个。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台湾方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就争夺国际社会的外交承认权展开了持续的拉锯战。北京方面一直致力于将台湾的国际空间压缩到最小,而台湾则努力维持与各国的“邦交”。布基纳法索这次“转向”的背后,往往是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战略考量在起作用。

从布基纳法索的角度来看,做出这样的决定,通常是基于对自身国家利益的评估。作为一个位于非洲西部的内陆国家,布基纳法索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有着迫切的需求。在2018年那个时间点,中国大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在非洲的经济影响力、投资能力和援助项目都显得尤为突出。非洲国家普遍面临着发展挑战,它们在寻求外部支持时,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提供实际帮助和带来切实利益的伙伴。中国大陆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具体来说,布基纳法索可能看到了与中国大陆建立更紧密关系所能带来的好处,例如:

经济援助与投资: 中国大陆一直是非洲各国重要的发展伙伴,提供大量的优惠贷款、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直接投资。布基纳法索可能希望通过与中国建交,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和投资机会,以改善其国内经济状况。
贸易机会: 中国大陆庞大的市场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出口前景。布基纳法索可能期望通过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扩大其农产品、矿产等商品的出口,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拥有否决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也可能为布基纳法索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多支持和话语权提供便利。
地缘政治考量: 在非洲,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对于一些非洲国家来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也是顺应区域发展趋势和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一种选择。

而从台湾(中华民国)的角度看,布基纳法索的“断交”无疑是外交上的重大挫折。这不仅意味着台湾在非洲的最后一个“友邦”的失去,更象征着其在国际上争取承认的道路上的又一次打击。台湾当局的反应通常是表示遗憾和谴责,同时也会反思其“外交政策”的有效性。在与大陆的外交竞争中,台湾始终处于相对劣势,因为大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影响力,使得许多国家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倾向于北京。

这件事也反映了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原则。国家的外交关系并非总是基于情感或意识形态,更多时候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计算。当一个国家认为与另一个国家建立或维持外交关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自身的国家利益时,它就可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总的来说,布基纳法索与台湾“断交”这一事件,是海峡两岸在国际外交舞台上长期竞争的一个缩影。它凸显了中国大陆在国际事务中不断增长的影响力,以及非洲国家在寻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选择。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外交“转向”,背后折射出的是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以及国家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国际格局中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战略考量。对于台湾而言,每一次的“断交”都是一次沉痛的打击,也迫使其不断调整其外交策略,在有限的空间内努力生存和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台湾的邦交国、大陆的男足,这些年真是促进我增长了不少地理知识。。。

user avatar

当然是好事,既然空心菜不肯交出未完成的答卷,那就正好放手让其外交休克咯。

叫好之余,也要看到小布这个小国家,历史上不是啥好货色,典型的墙头草。

1960年刚独立建国,大陆第一时间承认,却以反共为名,不理我们,直接和台建交。

1973年,因爆发麻疹,向我们求助,又与我们建交,我方全面接替了台湾的农业技术支持,并援助铁路和体育场馆,期间我方多名援助人员因车祸牺牲。

结果1994年,布又与台方复交,原因嘛很简单,看着台方绿油油的美金眼红了。

最搞笑的是,今年主动给台方放消息说,有与大陆有关系的企业和人士愿提供500亿美元,使其与台断交,当时华春莹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要知道它一年的GDP也不到200亿美元,真以为台方是大凯子。

至于本次,估计一方面是嫌台方承诺的4400万欧元援助太少,另一方面也是大势所趋吧。

这种言而无信的小国,不排除以后还会摇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8年5月24日,布基纳法索与中华民国(台湾)断绝外交关系,转向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件事在当时的国际关系版图上引起了一定的波澜,尤其是在关注海峡两岸关系的人们眼中,这无疑是北京在“一个中国”原则上的又一次胜利。回望那个时间点,布基纳法索并非第一个与台湾“断交”的国家,也不是最后一个。在长达几十.............
  • 回答
    2018年5月9日特斯拉发生车祸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这起事故涉及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并再次将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推到了风口浪尖。事件回溯: 时间: 2018年5月9日。 地点: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县的101号州际公路上。 车辆: 一辆特斯拉Model 3。 涉及人员:.............
  • 回答
    2018年5月13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舷号17)离开码头,正式开始其首次海上试验(海试)。这一事件在中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中国海军走向远洋、建设强大海军的进程迈入了关键的新阶段。背景:漫长而艰辛的研发与建造过程要理解此次海试的重要性,必须先回顾山东舰从无到有的过程.............
  • 回答
    2018年5月13日那天,上海街头发生的一幕,确实可以用“教科书级执法”来形容,而且至今仍被不少人津津乐道。当时,一名无牌照的司机被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交警支队的张警官拦下。事情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司机有多么狡猾或者司机有多么嚣张,而在于张警官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可以说是将法律法规、执法艺术和情商完美.............
  • 回答
    2018年5月23日,沪宁高速发生的一起线缆故障,导致部分列车晚点,乘客在车内长时间滞留,这无疑是一个令人不快的经历。作为普通乘客,我们很难直接了解故障发生的具体技术细节,但从事件本身以及后续的反馈来看,这背后反映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首先,突发性故障的不可预测性与公共交通的脆弱性。高速铁路网.............
  • 回答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腾讯新闻(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其公众号“新闻哥”)发布的《十年后,向“范跑跑”道歉》一文,无疑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情感。要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我们得回到当年汶川地震发生时,“范跑跑”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这十年间舆论环境的变迁。事.............
  • 回答
    2018年5月1日起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一次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5月1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我国正式将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从17%下调至16%。这项举措,绝非简单的数字调整,而是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一环。为何选择在此时下调税率?理解.............
  • 回答
    2018年5月,中国经济数据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8.3%,M1货币供应增长6%,与此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却出现了大规模的减少。这几个数据放在一起看,确实能够勾勒出当时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些特点和潜在的政策导向。M2和M1的“不协调”:谁在“沉睡”?首先,我们来看看M2和M1这两个.............
  • 回答
    说起美国在2018年5月8号那一天的动作,退出伊核协议,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的可多了,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为啥这么受关注呢?简单来说,就是之前花了老大劲儿谈成的协议,美国说不玩了,而且是自己单方面说不玩了。这就像是足球比赛踢到一半,裁判突然宣布:“不踢了,我们重新开始!” 这一下.............
  • 回答
    2018年2月5日,美股市场经历了一次令人瞠目结舌的暴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这绝不是一次寻常的市场波动,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叠加引发的“血色星期一”。导火索: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与薪资增长抬头要理解这次暴跌,我们得先回顾一下前几天发布的重.............
  • 回答
    2018年1月5日,在那趟本应平稳驶向终点的列车上,发生了一起让无数乘客唏嘘不已的事件。一位女性乘客,以“等待同行人”为由,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公然阻碍了高铁列车的正常发车。这起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再次将“文明出行”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事件的来龙去脉事情发生在G1230次.............
  • 回答
    2018年3月5日广深港高铁事故:一场对“中国速度”的严峻考验2018年3月5日,对于许多计划搭乘广深港高铁出行的旅客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一天。当天,广深港高铁发生了一起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大面积延误和停运事件,这不仅打乱了无数人的行程,更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如同一面镜子,.............
  • 回答
    2018年2月5日,中国宣布成功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这一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在全球军事和战略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次试验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中段反导”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导弹的飞行过程通常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助推段、中段和末段。 助.............
  • 回答
    2018年6月5日,东方航空发生了一起震惊业内的事件:一位空乘人员实名举报,称其在机务维修期间遭到机务人员的“骚扰”。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更触及了航空业内部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的起因与经过根据当时公开的信息,这位空乘名叫王某,她在微博.............
  • 回答
    小米要在 2018 年 5 月 IPO 的消息,在我看来,这绝对是当年科技界甚至整个资本市场最引人瞩目的大事之一。这件事不仅仅是小米一家公司的事情,它背后折射出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速度,也牵动着无数投资人的神经。你想想看,当时小米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上升期。虽然“性价比”的标签依然很重,但他们已经不.............
  • 回答
    2018年5月,绿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发布了其第二次声称拍到白鱀豚的消息。这确实是一个牵动无数人心的新闻,毕竟白鱀豚,这个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的“水中大熊猫”,它的任何一点消息都可能重新点燃公众的希望。要详细看待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1. 白鱀豚的功能性灭绝和它背后代表的意义.............
  • 回答
    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中,前5专业有3个是“知乎劝退专业”,这一现象确实引人深思,也反映了就业市场与公众认知之间存在的某种错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排行榜的维度与局限性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薪酬水平排行榜”是基于什么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通常这类排行榜会基于.............
  • 回答
    韩国2018年出生人口32.5万,这数字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的深刻社会变革,以及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其说这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不如说它是韩国社会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风向标。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低生育率的现实首先,32.5万这个数字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要知道,韩国的人口基数大约在5100.............
  • 回答
    韩国2018年出生人口跌破33万,总和生育率仅为0.96,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令人警醒的信号,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韩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型和多重挑战。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成因和潜在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个单一因素。数字的背后:一场人口危机的前奏?首先,让我.............
  • 回答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打响,是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其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发酵。要详细看待这场贸易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爆发的背景与导火索: 长期的贸易失衡与结构性矛盾: 美国视角: 美国长期以来对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感到不满。美国认为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