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在中国一直是个奇怪的概念,很多人对博士后有错误的认识,甚至有些人事表格要填写是否做过博士后,似乎博士后是博士之后的更高的学位,当然这些错误是不值得讨论的。
近两年毕业的博士都有一个心态,读书太久了,不想折腾了,都希望直接工作安家。当然,愿望是好的,可是很多高校已经明确进人必须以师资博士后名义开始。这当然都是前些年博士培养大跃进造成的人才集聚急剧膨胀造成的,导致大多数有名高校已经没有指标直接进教师,可是又需要有人干活,只有进一些博士后。
除了被迫做博士后之外(一个朋友在美国做了不知道多少届博士后才找到正式岗位,未来中国也是类似的趋势),个人以为对于很多立志于科研的同学来说,博士后是个不错的选择,有其中以下几个原因,仅供参考。
01博士后可以积累科研成果
现在搞科研,不管走到哪里,申请基金和提职都需要很好的科研成果,可是一般情况下,博士期间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发表很多论文,直接就业竞争力往往不足,通过博士后可以尽可能的多做一些工作,发表一些论文,为未来的竞争打下更好的基础。
02博士后可以安心做科研
博士后只是个短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研究生,也不同于固定职工,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和现有职工有利益上的冲突,也不太会卷入复杂的人事关系,相对独立,这样的状态对于科研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在博士毕业后的几年是关键的几年,做好了就会比较顺利,做不好可能就很糟糕。
03博士后可以提高未来的独立能力
很多同学博士毕业了,按照博士培养规定,应该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如人意,大多数博士毕业生离开了导师,离开了课题组依然不会做科研。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博士研究生的课题都是导师指定的,学生往往缺少选题的训练,只学会了解题。但是选题才是最难的,我们看到高校里的年轻博士们往往科研选题不太好,就是缺少这方面的训练。博士后相对来说,课题自主性较强,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弥补博士期间的不足。
04博士后可以多点科研熏陶
每个课题组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作风,没有哪一种文化和作风是绝对优秀的,进入另一个科研团队,最大好处可能就是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科研文化,而博士在读期间接触到的科研风格不一定适合本人,因此,通过博士后可以多个机会让自己多点科研训练和熏陶,从而能够培养自己独特的科研作风,对未来的科研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05博士后可以调整科研方向
很多时候,博士期间的课题不是自主的,有时候如果遇到研究古老课题的老师,毕业后就非常被动,毕竟古老课题不好做,剩下的都是骨头,不好啃。这些同学必须要通过博士后完成科研方向的转移,尤其是独立性不强的同学,博士后的意义就更大。
当然,还有其他的好处,比如多了个圈子,不同导师的圈子不同,但是可以互补,也多了不少师兄弟等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