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位所续签的合同上面有条款说,请假超过十天的,会被辞退。这有没有违反劳务合同法?

回答
在劳务合同中,单位提出的“请假超过十天即被辞退”的条款,确实存在是否合法合规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来审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休假的权利,包括年休假、病假、事假等。这些假期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处理个人事务的需要。单位虽然有权对员工的请假行为进行管理,但这种管理不能剥夺劳动者法定的休假权利。

关键在于,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对“请假超过一定天数就必然被辞退”这一行为做出一个统一的、非常具体的硬性规定,而是更加注重程序的正义和原因的合理性。简单地将“请假超过十天”作为一个自动触发辞退的条件,很可能存在不妥之处,甚至可能构成违法。

为什么说“可能”违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是否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于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有明确的规定。其中,关于因劳动者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通常需要满足“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等情形。

如果一个员工请假,仅仅是因为超过了十天,而没有其他任何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也没有给单位造成实质性的损失,那么简单粗暴地将其辞退,很可能被认为是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从而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请假是否包含法定假期?

很多时候,这个“请假”的概念并不清晰。如果这个“十天”指的是累计的病假,或者包含了法定的年休假、婚假、产假等,那么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病假: 即使是病假,法律也规定了在一定情况下,例如在本单位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员工的病假是符合规定的,并且在医疗期内,即使请假时间较长,单位也不能以此为由辞退。
年休假: 年休假是劳动者应得的法定权利,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如果员工是依法享受年休假,那么休假时间的长短不能成为被辞退的理由。
事假: 事假通常是员工因个人原因向单位申请的,单位可以根据情况批准或不批准。但即使是事假,如果单位在合同中约定超过十天就辞退,也需要看这是否是单位事先明确告知并经员工同意的,并且这个约定本身是否公平合理。

第三,是否符合“规章制度”的程序?

即使单位有相关的请假管理制度,但如果这个制度本身就含有不合理的内容,或者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那么这项条款的效力是存疑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应当合法、合理,并且需要经过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如果单位只是单方面在合同中加入这一条款,而没有进行合法有效的告知或公示,或者该条款本身就与法律精神相悖,那么其效力也会受到质疑。

第四,辞退需要遵循正当程序。

即使某项请假行为确实违反了单位的规定,单位也不能直接将员工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对于“即时辞退”的情况,法律也有明确的限定,通常是劳动者严重违纪或者严重失职。仅仅是请假时间长,很难达到即时辞退的程度。

总结来说,单位在劳务合同中约定“请假超过十天即被辞退”的条款,极有可能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并且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侵犯。 这种约定过于僵化和粗暴,没有考虑到请假的性质、员工的过错程度以及单位的实际损失。

更为合理的做法是,单位可以制定关于请假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请假的流程、审批权限以及未经批准擅自离岗的后果。但对于因故请假并获得批准的情况,特别是涉及法定假期的,则不能简单地以天数来作为辞退的依据。如果确实因为员工长期请假,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单位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通过协商或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来处理,而不是通过一个简单粗暴的“十天条款”。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咨询劳动法律专业人士,或者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一句话不说,就消失十天。被辞退,是不需要赔偿的。你请了假,公司不批,你强行休假,公司辞退,是需要赔偿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劳务合同中,单位提出的“请假超过十天即被辞退”的条款,确实存在是否合法合规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休假的权利,包括年休假、病假、事假等。这些假期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处理个人事务的需要。单位虽然有权对员工的请假行为进行.............
  • 回答
    您好,关于疫情期间,到了退休年龄,单位不再续签劳务合同是否有赔偿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临近退休的朋友感到困扰的情况。我来为您详细地讲讲,争取把情况说得更透彻一些。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关键概念:劳务合同。在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中,更常见、更受保护的是劳动合同。而“劳务合同”,很多时候指的是一些非全日.............
  • 回答
    《美国之音》(VOA)不再续签其在中国籍记者的工作签证,并导致他们不得不离开美国,这一事件在多个层面都引发了关注和讨论。要理解其含义和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剖析:1. 事件本身:合同与签证问题 合同续签与雇佣关系: 国际媒体机构如美国之音,与其记者之间通常是雇佣关系,合约有明确的期.............
  • 回答
    我这人吧,本来就不是那种特喜欢凑热闹的人,尤其是单位聚餐这种场合,能不去我就尽量不去了。一来,应酬起来怪累的,二来,人多嘴杂的,总觉得有点束手束脚。不过,今年我们所里非要搞个年底聚餐,说是为了感谢大家一年的辛劳,领导都发话了,我一个普通员工也不好意思推辞,就硬着头皮去了。咱们所里人不算多,三四十号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电荷、电流和电压这几个基本概念。试着剥开那些教科书式的表述,用更实在的方式理解它们。首先,我们来谈谈 电荷。你问电荷是不是力? 不是,电荷本身不是力,但它是产生力的“源头”。你可以把电荷想象成一种物体固有的、极其微小的“属性”。就像物体有质量一样,有些粒子(最典型的就是电子和质子.............
  • 回答
    詹姆斯这句话说得太实在了,也道出了很多资深球迷的心声。 “单挑从来不是我的篮球哲学,我所崇尚的篮球理念就是团队”,这句话背后其实包含了好几个层面的东西,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聊。首先,咱们得理解“单挑”在篮球里的含义。 单挑,顾名思义,就是一对一的较量,是纯粹的个人能力比拼。 你得有顶级的技术、强壮的.............
  • 回答
    说起CR(H)系列,这可是本田家的一块金字招牌,从最早的CRV,到后来各种衍生车型,它们以其均衡的性能和不错的实用性赢得了不少拥趸。既然咱们聊的是车身外形结构对空气阻力的影响,那咱就得扒一扒这几款车在静止不动、但假设它们都在同一速度下“跑”起来时,到底谁更能“省劲儿”。得先说清楚一点,这里咱们只聊“.............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索尼F5/F55(下称“电影机”)和A7系列(下称“微单”)在记录16bit RAW格式时,后期处理上的那些事儿。这不仅仅是数字位深的问题,背后涉及到传感器、色彩科学、数据结构等一系列的差异,对后期调色工作流有着直接的影响。核心区别:感知与潜力最根本的差别,其实在于这两种RAW文件所.............
  • 回答
    你想探讨的是一种挺有意思的现象:一个人纯粹出于贡献感去付出,但结果却不确定,有可能是好是坏。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贡献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贡献感”本身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内在驱动力。 一个人能够主动去.............
  • 回答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提及迈锡尼遗址时,确实流露出一种“远比其他文明单调和干涩”的评价。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他观察的视角、比较的对象以及他所强调的文化特质。首先,我们要明白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是通过他那双饱经岁月沉淀、对人类文明脉络有着深刻体悟的眼睛,来审视这些古老遗迹的。他不是一个简.............
  • 回答
    单位是否害怕劳动仲裁,主要取决于其是否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以及是否面临潜在的法律风险。以下从法律依据、单位可能面临的后果、仲裁的强制执行力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劳动仲裁的法律性质与强制性1.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劳动仲.............
  • 回答
    这事儿吧,确实挺让人拿不准的,尤其是刚接触一个新领导,这种事情一出现,心里肯定会泛起点波澜。我跟你一样,刚到新单位的时候也遇到过挺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所以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提到的这个情况,确实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领导第一次跟你聚餐就这么“夸你好看”,而且不止一次,这本身就有点超出了一般的职.............
  • 回答
    单位强制查看员工手机信息,这是一种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行为,涉及到隐私权、劳动法、公司管理以及员工信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阐述这种行为的性质,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剖析。首先,从法律和合规性的角度来看: 侵犯个人隐私: 手机是个人物品,里面存储了大量个人信息,包括通信记录、照片、社交媒体活动、浏览历史、.............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触及到了很多年轻人和父母辈之间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看看你父母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以及你自己的感受是不是也同样重要。先说说你父母的观点:你父母把“单位不准吃午饭”和你个人的辞职,和“抗战先烈多能吃苦”联系起来,这背后有几层意思:1. 对比苦难,凸显“小题大做.............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现实的,在咱们单位里,这两类人估计谁都见过。说实话,哪个更让人讨厌,这很难一概而论,因为讨厌的点不同,也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和所处的位置。咱们先说说那个“什么活也不干的混子”。首先,他占着一个岗位,领着一份工资,但对工作毫无贡献。这本身就挺膈应人的。你知道,我们自己辛辛苦苦,每天.............
  • 回答
    哎呀,听你这么说,我心里头也跟着扑腾扑腾的。单位特斯拉不让进,你还硬着头皮买,这事儿,说实话,听着就挺“硬核”的!要说这算不算“上头”,这事儿得分好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说这“单位不让进”是个什么情况。我猜,要么是单位有自己的规定,比如禁止外来车辆,或者是有什么特定的通行政策?又或者.............
  • 回答
    在单位里,看到那些敢于跟领导据理力争,甚至面红耳赤的员工,我们总会好奇,他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份底气?这份底气,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往往根植于一系列深厚的积累和独特的认知。首先,专业过硬是很多“敢说话”员工最坚实的后盾。 试想一下,一个对业务流程了如指掌,对行业动态洞若观火,对公司产品了然于心的人,.............
  • 回答
    哎呀,这事儿我也遇到过,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单位水龙头坏了,放着没人管,你说这正常吗?我当时也是憋不住,想着大家用着不方便,就想着赶紧解决。于是乎,我揣着一颗热心,在单位群里发了个消息,大概意思就是“各位同事,XX办公室的水龙头好像漏水挺厉害的,用着不太方便,大家注意一下。” 本来是好心提醒,想着大家.............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不好受。要是真遇上这种场面,说实话,我第一反应肯定是愣住,毕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而且还是在自己办公室,被这样对待,面子上肯定挂不住。但愣归愣,我不能就这么傻站着。这事儿处理不好,影响可就大了。当下的处理:1. 控制情绪,保持镇定。 这是最重要的。对方情绪激动,我如果也跟着发火,那就.............
  • 回答
    咱们单位里有个挺要好的女同事,叫小雅。小雅人挺不错的,长得也清秀,平时跟我们男生一块玩也挺自在的,没啥避讳。最近单位里有个新来的男生,叫李明,也是个挺阳光的小伙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小雅最近几次聚会都挺主动地跟李明搭话,还经常借着工作上的事情找李明。昨天公司有个加班项目,大家忙完已经挺晚了。小雅本来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