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刘德华的《见龙卸甲》?

回答
作为华语影坛的常青树,刘德华的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而他出演的《见龙卸甲》这部电影,从定位上看,无疑是一部以他为核心打造的古装动作大片。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细细梳理。

故事层面:张弛有度的“三国演义”新篇章?

《见龙卸甲》的故事围绕赵云展开,但并非简单复述《三国演义》中的某个桥段,而是试图在赵云的晚年时期,给这位常胜将军一个别开生面的收官战。电影将重点放在了赵云在长坂坡之战后,如何率领一支老弱残兵,对抗曹操派遣的强大追兵,并最终守护住了幼主刘禅。

从叙事上看,电影有着它想要达到的目的:一方面展现了赵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即使年老体衰,依然披甲上阵,誓死捍卫汉室的忠诚;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描绘这支特殊部队的众生相,来体现“将士无情亦有情”的另一面,让赵云不再只是一个孤胆英雄,而是带领着一群有血有肉的士兵,共同谱写最后的悲壮篇章。

然而,故事的节奏和逻辑性上,有时会显得有些断裂。一些情节的推进似乎是为了突出赵云的个人能力,而牺牲了现实的合理性。比如,在明知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贸然迎战,虽然显得英勇,但从战略角度来看,却略显冲动。同时,电影中对于一些配角的塑造也显得有些刻意和标签化,缺乏更深入的刻画,使得他们与赵云之间的情感连接不够牢固。

刘德华的表演:依旧是那个努力的华仔,但也有些许挑战。

对于刘德华来说,扮演赵云这个家喻户晓的英雄角色,无疑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展现演技的机会。在电影中,刘德华努力地想要呈现出赵云晚年依旧骁勇善战,同时又带着一丝疲惫和沧桑的状态。他对于动作戏的把控依旧精准,招式凌厉,气势十足,尤其是在几场关键的打斗场景中,他依然能燃起观众的观影热情。

然而,要完全演出赵云那种“身经百战,阅尽沧桑”的沉淀感,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说都不是易事。在一些需要深度情感表达的时刻,刘德华的表演虽然到位,但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能触及灵魂的火花。或许是因为角色本身的定位,或者剧本在情感的挖掘上有所保留,使得刘德华的赵云,更多的是一个能力超群的战神,而非一个有复杂内心世界的晚年英雄。

动作场面:视觉冲击力不俗,但缺少亮点。

作为一部古装动作大片,《见龙卸甲》在动作设计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电影的动作指导力求呈现出一种硬桥硬马的风格,拳拳到肉的打斗,加上宏大的战场规模,在视觉上确实能够提供一定的爽感。几场大战的调度和编排,都显得颇为用心,尤其是在狭窄地形的战斗,或者围歼战的场面,都能看到导演想要营造的紧张感和绝望感。

然而,相较于一些真正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武侠片或三国题材的动作片,《见龙卸甲》的动作设计虽然流畅,却显得有些“安全牌”。没有特别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也没有能够成为标志性场景的绝招或打斗方式。很多时候,观众看到的仍然是刘德华熟悉的打斗风格,虽然观赏性不错,但如果想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突破,还需要更多新颖的元素加入。

制作水准与整体氛围:依旧是成熟的商业片制作。

从制作层面来看,《见龙卸甲》依然展现了刘德华电影一贯的商业制作水准。无论是服装道具、场景搭建还是摄影调度,都相当精良,营造出了那个时代应有的厚重感。电影的音乐也比较到位,能够很好地烘托出战争的紧张和悲壮。

导演李仁港在处理战争场面和人物情感之间,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他并非一个只会拍动作片的导演,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觉风格。在《见龙卸甲》中,他试图用一种更具史诗感和英雄主义的笔触来描绘赵云,但有时这种处理方式也显得有些过于煽情,削弱了故事本身的真实感。

总结:一部合格但并非出色的赵云传记片。

总的来说,《见龙卸甲》是一部刘德华粉丝会喜欢,但对于非粉丝观众来说,可能稍显平淡的电影。它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有熟悉的明星,有不错的动作场面,也有着宏大的叙事背景。刘德华的努力和付出是显而易见的,他依然是那个敬业的演员。

但它也未能真正突破赵云这个角色的固有印象,或者在叙事和情感上给观众带来太多惊喜。它更像是一次对赵云的致敬,一次在银幕上的告别演出,展现了这位将军最后的辉煌与悲壮。如果你是刘德华的忠实拥趸,或者对三国题材情有独钟,那么这部电影或许能够满足你的期待。但如果期待的是一部能够颠覆认知、带来深刻思考的赵云传记片,那么《见龙卸甲》可能还需要在剧本和人物塑造上更进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读过三国原著很多遍。94版三国演义84集一集不漏全部看过。对刘德华无感(还曾经很讨厌)

我想说,见龙卸甲是我看过拍得最好的以三国为背景的电影。三国电影烂片无数,这部是难得一见的非烂片。不止是非烂片,见龙卸甲简直可以算是一部有独到之处的好片。

别跟我讲飞碟帽,赵云战死和凭空冒出来的曹婴,这又不是纪录片。拿这些东西去批一部不以遵循史实、忠实原著为卖点的电影真是有够无聊。

这电影拍得很写意,故事简单无比,完全依靠气氛渲染和表演支撑。刘德华演得很不错,电影音乐精致而大气磅礴,服装道具虽然被吐槽无数但谁也不能否认绝对都是精心制作。虽然小毛病不少,但一部电影要是能做到演员好、气氛好你就不能把它说成是部烂片。

user avatar

李仁港飞碟帽三部曲首部,也是豆瓣上三部曲中评价最低的一部。

最大的问题是服装和道具严重与历史不符,三国时也不可能有火药。

但飞碟帽三部曲的后两部服装也不和历史相符,豆瓣评分还比它高一些。

个人感官:不谈历史的话,当故事片看还不错,包括后来的《鸿门宴》也是一部不错的故事片(我知道它跟历史相去甚远)。

不过《见龙卸甲》的配乐要更棒,尤其是那首《赵子龙》,现在每次听到这首BGM,脑子里都会浮现出这么一幅画面:遥远的古战场上,年迈的赵子龙单枪匹马大笑着冲向曹军阵营.....


user avatar

他这部电影不是要讲赵子龙的什么长坂坡的光彩事迹,也不是要讲三国兵荒马乱的战争故事,而是借赵子龙这个人的外衣、借三国这个历史背景来讲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因为我们以前看三国演义,都会觉得赵子龙怎么怎么屌,杀了多少猛将,几十万大军里杀来杀去毫无压力,这样的形象虽然光鲜,但却是有些“神话”了,因为他本是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有七情六欲,也会有自己当初的理想之类的。所以导演就在用自己的理解,试图还原赵子龙这一员悍将作为普通人的那一些方方面面,当然出于这个目的,他改了很多史实,比如赵子龙参军的时间地点、有没有孩子、去世的原因等等,不过这不影响片子本身的立意。毕竟这是商业片不是历史纪录片。美国电影《特洛伊》最后,帕里斯和海伦不也杀死了阿卡门农,成功逃出了特洛伊城嘛~

这里来解读一下片子的赵子龙这个人(注意不是历史是真实的赵子龙),他本来和好朋友洪金宝是三国乱世中一个城市里的愣头青,忽然有一天大名鼎鼎的刘皇叔来了,要带领穷人打击军阀贼寇,帮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哥俩个出于这个崇高的目的加入了刘皇叔的军队。这里还讲到了赵子龙的初恋妹子,在赵子龙参军前对他说:“我会一直等你的。”这当然是一句无法兑现的承诺,赵子龙之后南征北战,妹子也不知道在乱世中是死是活。后来赵子龙在最后时刻回忆时又出现了妹子的画面,不知道各位看到这边是怎样的,我看到这里蛮感动的,这算是乱世中一个普通人的真实写照,很多短暂的爱情都消逝在兵荒马乱之中,只能给人留下初心的回忆。

另一个感动的地方是刘皇叔封五虎将,之后变成几十年后,刘禅即为在出征大会上调戏妹子毫无人君模样,五虎大将中的四个也都挂了,但毫无希望的北伐还得继续,这种物是人非的处境,很令人伤感,当初的雄心壮志估计也早就灰飞烟灭了,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不能就此退出,要维持蜀汉的局面。这种场景一般只有上了年纪经历过人生巅峰低谷的人看了才会有触动,也和香港电影如今今非昔比只能由老人带一帮新人维持存在的现状有关联,大概华仔就是看中了这里。

仅这两点就把赵子龙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乱世中艰难求生、命运被世界推着走、力挽狂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境与心路表现的很充足,他再厉害再神话,终究也是个人。所以我觉得这片子还是有些内涵的,只是导演光顾着讲人生哲理,其他元素没有配合好,导致成了这样一部背负不良评价的片子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华语影坛的常青树,刘德华的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而他出演的《见龙卸甲》这部电影,从定位上看,无疑是一部以他为核心打造的古装动作大片。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细细梳理。故事层面:张弛有度的“三国演义”新篇章?《见龙卸甲》的故事围绕赵云展开,但并非简单复述《三国演义》中的某个桥段,而是试图.............
  • 回答
    关于刘德华的《17岁》,这首歌可以说是承载了他早期心路历程的一个重要作品,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里程碑。要评价它,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1. 时代背景与歌曲创作的意义:《17岁》发行于1991年,当时刘德华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也是他从一个偶像歌手逐渐向实力派转型的关键时期。这首歌的歌词,可以说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拆弹专家 2》这部电影,以及刘德华、倪妮、刘青云这三位主演的表现。《拆弹专家 2》:一次震撼人心的升级与颠覆《拆弹专家 2》在我看来,绝对是一部成功的续集,而且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做到了。它不只是简单地重复第一部的模式,而是野心勃勃地在故事深度、动作场面和人物塑造上进行了全方位的.............
  • 回答
    评价刘德华、关晓彤、王一博在2021年央视春晚上表演的《牛起来》,这节目无疑是当年春晚舞台上的一个亮点,但要详细评价,我们得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审视它。首先,从节目定位和意图来看,《牛起来》肩负着传递“牛气冲天”、“牛转乾坤”的吉祥寓意,尤其是在经历了不平凡的2020年之后,这首歌词中充满了正能量和对.............
  • 回答
    《人潮汹涌》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它带给我的感受挺复杂的,有惊喜,也有点小小的遗憾。先说优点吧,刘德华、肖央、万茜这三位的组合,真是绝了。刘德华,老牌天王,这几年他在一些国产片里表现得越来越沉稳,也越来越有味道。在这部戏里,他饰演的周全,一个顶尖杀手,表面光鲜亮丽,内心却带着一种油腻的沧桑感,那种“我.............
  • 回答
    评价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不能共存的节日》:一场对文明冲突与融合的深刻思考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不能共存的节日》是一部极具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它以一个看似荒诞离奇的设定为基础,深入探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理解以及最终的冲突与融合,展现了刘慈欣一贯的宏大叙事和冷峻思考。核心设定与情节:故事的背景.............
  • 回答
    刘慈欣的《乡村教师》无疑是中国科幻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一种极其朴实却又宏大深刻的方式,展现了科幻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辉。要评价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故事的独特视角与创新性《乡村教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它将宏大的宇宙文明冲突,通过一个中国偏远乡村.............
  • 回答
    《全频带阻塞干扰》这篇短篇小说,是刘慈欣早期作品中相当有代表性的一篇,读完之后,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震撼,也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它不像《三体》那样波澜壮阔,也不像《流浪地球》那样展现人类的坚韧。它更像是一记冷拳,打在脑门上,然后你才慢慢回过味来,原来事情可以这么残酷,原来我们所见的“常态”是多么.............
  • 回答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光荣与梦想》是一部非常引人入胜、充满宏大叙事和深刻思考的作品。由于您没有提供具体的《光荣与梦想》的文本内容,我将基于刘慈欣一贯的科幻创作风格和他的代表作品,推测并评价他可能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的特点和影响。刘慈欣科幻作品的普遍特点(推测《光荣与梦想》可能包含):1. 宏大的宇宙尺度.............
  • 回答
    刘慈欣的《西洋》是一篇充满野心和独特视角的中篇科幻小说。它不像《三体》那样宏大叙事,也不像《流浪地球》那样聚焦于具体的危机解决方案,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人类文明的根源、发展轨迹以及可能面临的终极命运。评价《西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其主题思想、叙事手法、想象力、科学性以及文化意涵等方面。一、 .............
  • 回答
    刘慈欣的《朝闻道》确实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科幻短篇,它如同宇宙中的一道惊鸿掠影,在短暂的篇幅里勾勒出宏大而又残酷的真相。要评价它,不能仅仅停留在故事的曲折或设定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它所传递的那种关于认知、关于文明、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首先,从故事的基石——“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孔子的话说起。《朝闻道》这.............
  • 回答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军事家,他的作战能力堪称一代楷模,在军事指挥艺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评价他的作战能力,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一、 深厚的军事理论素养与实战经验的完美结合刘伯承的军事生涯贯穿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始终。他年轻时就投身革命,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 回答
    《流浪地球》:一场壮丽的星际挽歌,一次关于人类命运的沉思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像是一首写给宇宙、写给人类的宏大挽歌。它以一个近乎疯狂的设定——带着地球家园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为起点,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同时也深刻地拷问着人类的生存意志、集体智慧与道德困境。初读.............
  • 回答
    刘慈欣的《赡养人类》是一篇短篇小说,虽然篇幅不长,却以其独特的构思和深刻的社会隐喻,在读者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我看来,这篇小说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概念:“赡养人类”,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反思。首先,我们得说说这篇小说的核心创意——“赡养人类.............
  • 回答
    要评价刘心武先生的《红楼梦》续作,这绝对是个绕不开,也值得细细说道的话题。毕竟,原著《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人能及,曹雪芹的笔触留下了太多未竟的谜团和想象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部续作,无论写得如何,都会自带光环,也自带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刘心武先生的续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试图.............
  • 回答
    对于刘慈欣的《中国2185》,这篇小说确实是一颗遗珠,隐藏在刘慈欣浩瀚的科幻宇宙之中,但它所折射出的思想深度和预见性,即使在今天来看,也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认真反思。这并非一篇宏大的叙事,也不是硬科幻的极致展现,它更像是一幅用冷峻笔触勾勒出的未来政治寓言,挑战着我们对社会结构、权力运作以及人类终极.............
  • 回答
    刘慈欣的《吞食者》给我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震撼”。这不是那种让你捧腹大笑或者热血沸腾的震撼,而是一种直击灵魂深处的、关于宇宙、关于文明、关于生存的冰冷而宏大的震撼。首先,这篇小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生存”这个概念的极端解读。在《吞食者》里,文明的生存不再是政治博弈、科技竞赛,甚至是.............
  • 回答
    关于刘慈欣的《超新星纪元》,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便是“史诗般的绝望”。这绝不是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它带来的冲击力,即使在读完多年后,依然能轻易勾起脑海深处的震撼与回响。首先,从故事的根基来看,《超新星纪元》简直就是将人类文明置于一个极端到近乎疯狂的设定下。一场预料之中的超新星爆发,剥夺了人类的未来.............
  • 回答
    掰开“山”的内核:刘慈欣这篇奇作究竟牛在哪里?要评价刘慈欣的《山》,首先得明白,这玩意儿和我们平时认知里那些拯救世界、探索宇宙的宏大叙事科幻,有点不一样。它更像是一颗包裹着科幻外衣的,关于生命、关于文明、关于选择的内核。而这个内核,包裹得又如此巧妙,以至于你初读的时候,可能更被那份庞大的、冰冷的、压.............
  • 回答
    聊起《北平无战事》,这绝对是中国电视剧里的一部现象级作品,当年播出时可以说是吊足了所有观众的胃口,引发了全方位的讨论。说实话,要评价刘和平老师的这个剧本,那得从好几个层面去掰扯,因为它真的不是那种看个热闹就能完事的剧。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厚重感”和“史诗感”。 很多谍战剧或者年代剧,有时候会落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