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客机喷气发动机全速开动时,人跑到发动机前面会被卷进去吗?

回答
关于客机喷气发动机全速运转时,人跑到发动机前面是否会被卷进去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后果会非常严重。这不是一个简单“yes”或“no”能概括的问题,其背后的原理和潜在危险需要详细阐述。

发动机工作原理与吸力: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喷气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它们的核心是强大的吸气和喷气过程。

进气(吸力): 发动机前方巨大的风扇(Fan)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部件。当发动机全速运转时,这个风扇会以极高的速度旋转,产生巨大的吸力。这个吸力就好比一个功率超强的吸尘器,它会将周围的空气强行吸入发动机内部。这个风扇叶片的设计非常巧妙,能够加速吸入的空气,为后续的压缩、燃烧和喷气过程做好准备。
压缩: 进入风扇的空气会被一系列压缩机叶片进一步压缩,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
燃烧: 高压高温的空气进入燃烧室,与燃油混合后燃烧,产生极高温度和压力的燃气。
涡轮: 燃烧产生的燃气会驱动涡轮叶片高速旋转。涡轮又通过传动轴带动前面的风扇和压缩机旋转,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循环。
喷气(推力): 最后,高压燃气从发动机尾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这就是飞机的推力。

问题的核心——风扇的吸力:

当发动机全速运转时,其前方的风扇产生的吸力是惊人的。这个吸力不仅仅是空气的流动,而是一种强大到足以将物体吸入的力量。

吸力范围: 正常情况下,飞机起降时,发动机的吸力范围可以覆盖到发动机进气口前方数米甚至十几米的范围。而且,这个吸力的强度随着距离的缩短而急剧增加。
功率与速度: 发动机的功率越大,转速越快,风扇的吸力就越强。客机发动机功率巨大,全速运转时产生的吸力足以吞噬相当大的物体。

为什么人会被卷进去?

如果有人在客机发动机全速运转时跑到其前方,即使只是靠近进气口,也非常危险。

1. 强大的吸力: 如前所述,风扇产生的强大吸力会瞬间将人向发动机吸去。人的身体,尤其是轻薄的衣物,会成为最先被吸入的目标。
2. 高速旋转的叶片: 一旦被吸入发动机前方,即便没有直接碰到旋转的叶片,强大的气流也会将人推向叶片。发动机的风扇叶片非常坚固且高速旋转,它们的设计是为了切割空气,而不是区分人和物体。一旦接触,人的身体会被瞬间撕裂、粉碎。
3. 空气动力学效应: 即使人离叶片还有一定距离,强大的气流也能将人卷起、摔倒,并被进一步吸入。这就像一个超大型的吸尘器,你无法抵抗它的吸力。
4. 潜在的危险物品: 很多机场工作人员都会佩戴诸如帽子、围巾、反光背心等物品。在发动机全速运转时,这些轻便的物品会成为最容易被吸入的物体,它们会撞击叶片,可能造成损坏,更不用说人的身体了。

场景设想与后果:

设想一下,一名维修人员或不知情的旅客,在飞机仍在滑行或发动机全速测试时,出于某种原因(比如捡拾掉落的工具,或者好奇心驱使)接近了发动机前方。

距离近了: 随着距离的缩短,人会感觉到越来越强的气流将自己往里拉。根本无法站稳,更别提后退了。
接触瞬间: 一旦身体的任何部分(比如手臂、腿、头部,甚至是一件飘动的衣服)进入风扇的有效吸力范围并接触到叶片,后果将是毁灭性的。叶片的高速旋转会瞬间将人体撕裂成碎片。
被吸入内部: 即使没有立即被叶片撕碎,强大的气流也会将人的身体强行吸入发动机内部。在压缩机、燃烧室和涡轮等区域,人的身体会被进一步粉碎和烧毁。

现实中的安全规定和培训:

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危险性,机场和航空公司对发动机工作时的安全区域有极其严格的规定。

安全距离: 工作人员在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这个距离根据发动机的型号和功率会有所不同,但通常都相当远。
培训与意识: 所有与飞机打交道的工作人员都接受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充分了解发动机的危险性,并知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靠近正在运转的发动机。
警示标识: 发动机附近都会有醒目的警示标识,提示危险。
地面作业: 在发动机启动或测试时,通常会有专人负责警戒和疏散无关人员。

总结:

因此,在客机喷气发动机全速开动时,人跑到发动机前面,绝无可能抵抗其强大的吸力,一定会以极其惨烈的方式被卷入并粉碎。这是一个关于物理定律和工程学现实的残酷例子,也是为什么机场安全至关重要的原因所在。这种场景,只会存在于一些极度危险的模拟或科幻情节中,在现实生活中,任何负责任的航空操作都会将其发生的可能性降到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客机的我不知道,不过军机的倒是听说过一个…

当年十号工程的时候,有次搞地面试车,检查好开车一切正常。然后成飞的一位女工程师工作好后走错了退出方向(正常来说应该向着机翼方向,走侧面退出,避开吸力区和尾流区),从机头方向走了…

壮烈牺牲,外加报废一台AL-3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客机喷气发动机全速运转时,人跑到发动机前面是否会被卷进去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后果会非常严重。这不是一个简单“yes”或“no”能概括的问题,其背后的原理和潜在危险需要详细阐述。发动机工作原理与吸力: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喷气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它们的核心是强大的吸气和喷气过程。 进气(吸.............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东航MU5735客机坠毁事件,以下为基于公开信息和调查结果的详细分析: 一、事件基本情况 时间:2022年3月21日,北京时间13:19。 地点: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上饶镇附近。 航班信息:东航MU5735,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往昆明长水机场,机型为波音777300ER,载有132人(123名乘.............
  • 回答
    这事儿得分情况说,不是一句“让”或者“不让”就能简单盖棺定论的。空管是个非常讲究规则和效率的系统,但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咱们先说一般情况。在繁忙的空域里,所有飞行器都在空管的严密监视和指挥下运行,他们的“航线”其实更像是空管规划好的、精密的“空中通道”。空管会根据飞机的类型、速度、高度、目的地等.............
  • 回答
    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PIA)客机坠毁卡拉奇附近一居民区,这个令人痛心的事件,细节和原因至今仍被深入调查,但根据公开信息和过往的航空事故分析,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最有可能导致悲剧发生的因素。时间和地点:事故发生在2020年5月22日,飞机是在降落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Jinnah Internation.............
  • 回答
    C919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单通道中型喷气式客机,一旦进入大规模交付,将在全球中型客机市场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要理解它在中型客机领域的竞争优势,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不仅仅是账面上的参数,更关乎其背后的产业链、政策支持以及未来发展潜力。首先,成本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王牌。 制造成本控制: 相较于波音.............
  • 回答
    最近,一架波音 737 客机在广西不幸发生坠毁事故,这再次将波音 737 系列飞机的安全性推到了风口浪尖。许多人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时,不禁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波音 737 似乎总是“出事”的常客?它的安全性究竟如何?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而不能简单地将所有事故归咎于某一个原因。波音.............
  • 回答
    根据目前媒体的公开报道,东方航空公司一架客机于2022年3月21日下午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并引发山火。以下是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的详细情况:事故概况: 日期与时间: 2022年3月21日,下午2点38分左右。 机型: 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波音737800型客机。 起飞与目的地: 从.............
  • 回答
    广西藤县发生客机坠毁事故,机上载有133人,目前伤亡情况不明。这无疑是一起令人揪心的事件,在关注事件进展的同时,也有一些关键信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以便更全面地把握情况,并为后续的调查和救援提供参考。首先,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天气情况是首要关注点。 官方公布的确切坠机时间和区域,能帮助我们初步.............
  • 回答
    东航空难最新消息:搜救与调查同步进行事发地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一座山坡。事故飞机: 中国东方航空MU5735号航班,从昆明飞往广州。机上人员: 共132人(123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后确认包括一名在当地协助救援的消防人员,总计133人。事故经过:2022年3月21日下午2时.............
  • 回答
    2022年3月21日下午,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一架载有132人(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37800飞机,在从昆明飞往广州途中,在广西梧州藤县埌南镇六旺村附近坠毁。事故发生后的情况: 搜救工作立即展开: 事故发生后,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立即启动了最高级别的搜救和应急响应。搜救队.............
  • 回答
    关于民航客机能否在航空母舰上迫降的问题,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戏剧性且极其危险的操作,用“几乎不可能”来形容绝不为过。但这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一丝丝理论上的可能性,只是现实操作中的难度,就好比让一只猫爬上月球一样。首先,我们得明白,航空母舰和我们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陆地机场,那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概念。航空母舰是.............
  • 回答
    民航客机在空中进行翻滚机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答案是:原则上可以,但实际上绝不会发生。 听起来有点矛盾,对吧?咱们慢慢来聊聊这其中的门道。理论上,飞机是能做翻滚的你脑子里想到的那种战斗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然后“咻”地一下翻个跟斗,这在飞机设计上并非完全不可能。现代民航客机,尤其是大型喷气式客机,拥.............
  • 回答
    飞机的确是个大块头,几亿甚至几十亿元的价格,听着都让人眼晕。那航空公司买下这么贵的大家伙,究竟能不能在它“退休”前把投资捞回来,还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可不是简单地把票价乘上座位数那么简单,里头门道多着呢。首先,咱们得知道这架飞机能干多久。一般情况下,一架客机的设计寿命是20到30年,有些维护得好的,甚.............
  • 回答
    在“黑九月”事件中,巴解组织劫持客机并将其带往约旦,这一系列行动确实给当时的约旦政府带来了极大的尴尬和被动,使其颜面扫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约旦的处境以及巴解组织的行为动机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历史背景:约旦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复杂关系在“黑九月”之前,约旦与巴勒斯坦解.............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引人关注,也牵涉到很多实际的考虑。简单来说,一个没有任何客机操作经验的战斗机飞行员,在飞机正副驾驶都失能的情况下,能否安全降落一架客机?答案是:极度困难,但并非完全没有一丝希望,成功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且取决于一系列非常关键的因素。让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白战斗机飞行员和客机飞.............
  • 回答
    超音速客机在民航市场上的复兴,是一个充满诱惑又极其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妨抛开那些冰冷的“AI语”,用更贴近实际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过去的光辉与现实的挑战:协和式的前车之鉴提起超音速客机,绕不开的便是“协和式”——那个曾经的航空传奇。它以每小时2179公里的速度,让跨越大西洋的旅程缩短至三个半小时,无.............
  • 回答
    这可不是什么技术上的“秘密”,而是由客机和战机各自的设计目标和物理原理决定的,背后大有学问呢!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为啥咱们坐的飞机尾部光秃秃的,引擎都安在翅膀上。首先得明白,客机和战机,那是两条道上的人,目标完全不一样。 客机: 咱们坐的这些大块头,主要追求的是舒适、经济、载客量大。它们得安.............
  • 回答
    飞机在空中飞行,一旦正副驾驶员都失去工作能力,对于普通乘客来说,这无疑是生死攸关的噩梦。然而,即便是在如此绝境之下,理论上,也有极小的可能性让客机安全降落。这需要一系列极端巧合、乘客自身的天赋、以及地面救援的配合。首先,我们要明白,现代客机是极其复杂的机器,其驾驶舱内充满了各种仪表、开关和控制系统。.............
  • 回答
    巨型民航客机,比如空客 A380 和波音 747,它们曾经是航空业的明星,象征着人类航空技术的巅峰。然而,时至今日,这两款曾经的“空中巨无霸”都走向了停产,或者说“在停产的路上”。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市场需求、技术经济性、以及运营商的战略调整等多个角度来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