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航 MU5735 客机在广西坠毁,机上载有 132 人,最新情况如何?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关于东航MU5735客机坠毁事件,以下为基于公开信息和调查结果的详细分析:



一、事件基本情况
时间:2022年3月21日,北京时间13:19。
地点: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上饶镇附近。
航班信息:东航MU5735,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往昆明长水机场,机型为波音777300ER,载有132人(123名乘客、9名机组成员)。
事故结果:飞机坠毁于丛林中,机上无生还者。



二、事故原因调查进展
2022年4月,中国民航局联合国家空管委、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成立调查组,结合多部门数据,逐步揭示事故原因。以下是主要调查结论和可能因素:

1. 天气因素:雷暴与气流影响
核心问题: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遭遇极端天气,包括雷暴、冰雹、强风和湍流,导致飞行状态失控。
具体表现:
飞机在飞行途中穿越雷暴云团,遭遇冰雹击打,可能引发飞机结构损伤。
雷暴区域存在强烈垂直风切变(如“风切变”),导致飞机失速或失控。
飞行员可能因天气恶劣无法有效避让,最终因天气因素导致坠毁。

2. 飞行员操作与决策
飞行员反应:飞行员在雷暴区域尝试避让,但因天气复杂,可能未能及时修正航向或高度。
航电系统限制:飞机的自动驾驶和导航系统在极端天气下可能失效,导致飞行员需手动操控,但操作难度极大。
气象数据局限:飞行员依赖气象雷达和空管信息,但雷暴区域的雷达回波干扰可能导致对天气判断不足。

3. 机械故障与维护问题
发动机或结构损伤:有推测称飞机可能因雷暴击打导致发动机失效或机身结构受损,但未找到直接证据。
导航系统问题:部分分析认为,飞机可能因导航系统故障导致偏离航线,但调查未确认该点。
维护记录:东航对飞机的定期维护记录未发现明显问题,但飞机年龄(2015年交付)可能影响安全性。

4. 其他可能因素
气象雷达失效:雷暴区域的强降雨可能干扰雷达信号,导致飞行员无法准确判断天气。
飞行员经验不足:飞行员是否具备应对复杂天气的经验,但未有直接证据表明飞行员操作失误。
空管协调问题:空管是否提供及时天气预警,但调查未发现明显疏漏。



三、调查结论与后续影响
1. 官方结论(2022年4月):
事故直接原因是飞机在雷暴天气中遭遇极端天气导致失速和失控。
未发现机械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的直接证据。
事故与飞行员决策、天气状况、飞机性能等多因素相关。

2. 后续影响:
航空安全改进:中国民航局加强了对飞行员在恶劣天气下的培训,要求更严格的天气报告和航路规划。
飞机适航标准:波音公司对777系列飞机的防冰系统和导航系统进行了改进。
国际关注:事件引发全球对航空安全、天气预报和飞机设计的讨论。



四、争议与未解之谜
1. 雷暴与失速的关联性:部分专家认为,雷暴中的强风切变可能直接导致飞机失速,但未完全排除机械故障的可能。
2. 飞行员操作细节:由于事故现场未找到黑匣子数据,部分分析基于推测,存在争议。
3. 长期影响:事故促使民航业加强了对极端天气应对的预案和培训。



五、总结
MU5735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雷暴天气导致的飞行失控,但其复杂性在于天气、飞机性能、飞行员操作和空管协调的多重叠加。尽管调查未发现机械故障或人为失误,但事件凸显了航空安全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挑战,推动了全球航空业对飞行安全标准的进一步完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737NG型在2019年就爆出过重大的安全事故,当时就已经全国排查了一次。

此外类似的事故国外也发生过,2016年迪拜航空就有一次降落失败,然后飞机直接俯冲,最后在接近地面时候解体,飞机直接报废,俯冲尝试拉高失败,然后解体,型号也是737-800NG。

我不认为这是飞行员和乘客问题,疫情前我每年飞十几次都有过,国内的飞行安全应该已经是做的最好的了。

而737NG这飞机前科一堆,我觉得问题可能还是在飞机身上。

user avatar

非常危险,只能希望有幸存者了。

user avatar

不乐观,飞机很可能是空中直接解体,我猜是人为的

很多答案有图,飞机地速几乎是瞬间归零,几秒钟就从450节以上变成测不出来了;飞机高度也是不到三分钟狂掉三万英尺到0,这个太疯狂了,如果不是故意机头指地面(基本不可能)的话就是接近自由下坠了。不大可能是客舱爆炸减压等紧急事故引发的受控的紧急下降

而且飞机应答机没有挂出紧急代码;最开始的新闻说是失联而非遭遇故障说明ATC也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切就都结束了,这说明机组甚至可能连mayday都没有喊出,压根就没联系过ATC。

村民录制的视频里,坠机地点散布非常大,飞机砸山上了,较远的山路上都有碎片分布,也暗示着某些原因,飞机空中解体可能性大

这很有可能是飞机在空中已经无了,机组甚至没来得及进行处置就GG了。从此前的空难来看,这种类型的数据,人为因素居多(如武器射击/爆炸装置袭击/飞行员故意自杀等),当然要是有重大故障导致飞机直接两截了也可能(这得啥故障能让飞机瞬间解体啊?)但是说实话以中国民航的严格要求,我觉得前者可能性更大....


以上完全为个人猜测

具体还要等官方调查报告

user avatar

波音飞机空难史 R.I.P









user avatar

1、这个下降率,人肯定是全没了。(网上有视频,直挺挺掉下去的)

2、这次事故应该和737的老毛病关系不大。

3、问了一个发小,他是东航云南公司的机长,一切平安。

波音737的老毛病是这样的:波音737是老底子,一直不舍得重新设计,加大了发动机增加推力,先开始发动机整流罩做成扁的,后来扁的也不行了,就拼命往前放置发动机。发动机前移的过分了,飞机容易抬头失速,就折腾飞控,计算机辅助,拉住仰角。结果飞控有bug。

这个问题造成波音好多次出事了,但愿这次不是这个问题,不然以后还会有类似事故。

波音737到目前四代了,问题出在四代的系列上

第一代:主要型号为737-100和737-200。68年开始飞。

第二代:主要型号为737-300,737-300SP,737-400,737-500。81年开始飞。

第三代:主要型号为737-700 (73G),737-800,737-900,737BBJ。98年开始飞。

第四代:基础型号737MAX 7、737MAX 8和737MAX9。16年开始飞。

737-8就是737MAX8,属于第四代波音737MAX家族。

这次东航出事的是:波音737-800(NG),属于第三代。

user avatar

中国民航安全运行天数中止在4227天

R.I.P.

2022.3.21 MU5735 孔雀折翼

123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最后失联位置为梧州本场157度,13.6km处。目前,坠毁位置为广西梧州市埌南镇莫埌村神塘表附近山林,坠毁前,7700紧急代码没有挂上。

出事的是波音737-800(NG)飞机,简称B738,是一款非常成熟的中型窄体客机,我才坐过这种型号飞机,这款飞机在我国各大航空公司基本上是最常用的机型之一,是一款成熟、可靠、可信任的飞机。在其停产前,共生产了7000余架。中国内地民航运营着近1400架B738,占中国民航机队总数量的37%。其在世界上也有巨大保有量,和之前出问题的波音737Max系列不是一种机型。这是B738在我国的首摔。根据飞机出事前的下降率,基本上是俯冲然后在离地几百米左右解体(据部分目击者口述坠地前大部分机体完整,可能是部分零件脱落,待确认消息真实性),然后栽入山里。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315160506077184

根据一些网上视频(据证明的确是这次事故,视频恢复),飞机最后是俯冲栽地(最新消息有其他角度的拍摄视频显示可能不是垂直俯冲,而是带有角度的俯冲)那么,和朱卫民推杆那次空难(胜安航空185号班机空难)比较相似,机上人员可能在飞机坠毁前就由于巨大的负过载失去意识。(但是如果说是自由落体的话,可能没有很大的过载,反而是出于失重状态,清醒面对坠机)


有网友根据监控时间间隔和机身长度判断坠毁前速度甚至接近或达到音速,当然误差可能很大,也可能由于角度问题估算出错,这里看看就好。(朱卫民推杆是确确实实达到音速了)

有网友推测,按照高度曲线,感觉有可能是和阿拉斯加航空261号类似,安定面控制失效的原因​:可以变相理解说是整个水平尾翼部分,阿拉斯加261就是整个水平尾翼的控制螺栓断裂,导致整个尾翼直接变成最大俯冲角度​,这种情况机组很难处置。

但是以上都是推测,具体真相要等待后续黑匣子。




这是我国自2010伊春空难以来第一次发生飞机坠毁的空难,这期间我国民航安全飞行超过一亿小时,4227天,放在全世界民航史上,这也是绝无仅有的数据。


看高度表可能是平飞阶段出的问题,那应该没什么天气因素影响,但是不能完全说是巡航阶段出的问题,毕竟黑匣子没有解读。


雷达和卫星云图显示飞机出事时并没有恶劣的雷暴云团在附近,只有一些中高云,流场显示

在近地面到高空,失事点附近就是偏西南的气流,没有很大的风向切变,但是南方急流偏强,风速比较大,有垂直的风速切变,无法排除局地出现小规模对流天气的可能性。


K指数情况(大气层结不稳定指数)

对流有效位能指数情况

大气提升指数

根据以上的产品,可知道当地仍然可能有对流情况,经过当地气象局的地闪检测表明附近可能会有微弱对流情况。另外是高空湍流,梧州位于高空急流区、强垂直风切变区的边缘,有出现湍流的条件。

不过,飞机自有应对闪电和湍流的经验。这些天气已经属于常规,并未构成极端天气现象。


目前等待进一步消息。

user avatar

竟然出现这样的事,首先表示震惊和祈祷!

随着技术的成熟,客机的事故率很低,低到大家理所当然地默认乘坐飞机是完全安全的出行方式,但依然不能百分之百避免不幸。

飞机事故高发的时间点是起飞和着陆这段时间,平均只占总飞行时间的6%,事故几率却要占到总事故数的近70%,所以称为“黑色十分钟”,也有叫“危险11分”的。

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故,其危险系数还不算最高的,一旦遇到,一定要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不能慌乱,更不能擅自行动。这个阶段致死的原因一是碰撞,二是烟火,因此要系好安全带,同时在机组人员的帮助下戴好氧气面罩。坚决不要乱跑,更不要自行求生,否则害人害己。

高空坠毁是最可怕的,生还率非常低。如果是在海上坠毁,及时穿上救生衣、系好安全带,如果能在剧烈撞击中幸存,存活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如果是坠向陆地,后排乘客的生存几率要高于前排,因为一般都是机头着地。平时,大家为了下飞机方便,都喜欢尽量坐前排,一旦遇到事故,可能会和商务舱一起率先遭遇危险。

蒸汽时代到来之后,中国人的表现原本是很保守的,比如晚清时的马拉火车,现在看着荒唐,但其实它是基于一种文化而产生的,还有演员葛优,生活在当下,可就是不坐飞机,哪怕是拍《非诚勿扰》得去日本,他宁可让全剧组等他也不坐飞机。

这个时代,很多事越来越难判断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到底是堕落还是飞升。

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有些选择很落后;可有些时候,我们发现那些“先进”的也会“先走”。

user avatar

1,应该不是垂直坠落,是视频拍摄角度的问题。

那个视频很误导人。

拍摄者的角度可能正好冲着飞机飞行的方向。而不是侧面的抛物线。

另一个角度的行车纪录仪拍摄约成60度角:东航一架波音 737 客机在广西藤县坠毁,机上 132 人伤亡未明,情况如何?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但行车纪录仪估计也不是正侧面,也是与飞行方向呈大钝角,也就是斜前方。

不过,根据最终坠落地点,以及当时行车记录仪所在的位置,应该就可以足够计算出下降倾角了。

现场也有目击者:

2,不要坐波音737。任何型号的737都不要坐。

我在乎里反复说过,737有问题。不光是737MAX、737-800 、737NG都有问题。

(这是我个人感觉,不代表统计数据)

737-MAX是坚决不能坐的。

3,波音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波音了。

以前的波音公司,从大多数的零部件到组装都是他自己。现在的波音公司就是一个组装公司。为了节约成本,波音把几乎所有的零部件公司全部解散、独立成子公司。然后作为总成公司就可以压榨下面的子公司。最后就是波音公司继续享受高额利润。下面的零部件供应子公司,被压榨的死死的。所以这些年波音公司的飞机质量都堪忧。

现在的波音公司买通美国航空管理局的人员,连飞机的测试数据都造假。

4,疫情以来,航空公司收入减少,普遍裁员减员,可能也为航空安全留下了隐患。

5,美国财团给人们灌输飞机飞行安全的时候,用了一个公里数的事故率。因为飞机每一次飞的距离都非常的远,所以除以这个公里数的基数,算出来飞机就比汽车要安全。当然可能确实坐飞机比远距离开车要安全。

但如果论单次使用的事故率,或使用的单位时间内事故率,飞机远远比汽车和火车要危险。

6、每次事故救援都因为山区交通不便。

大力发展民用直升机,特别是轻型救援飞机。刻不容缓!

7, C919赶紧出来。将来国内航班主要靠C919。波音和空客用来做货运。

user avatar

中国新闻网正在进行文字直播,请大家随时关注>>

【最新情况实时更新】

03-24 15:31

【坠机搜救现场发现一大型构件】今天,MU5735坠机现场,搜救队员正在加紧搜寻,分组进行地毯式搜索。刚刚,在核心现场,救援人员将一个大型构件从水坑旁拉出,疑似是飞机引擎。(央视新闻)

03-24 14:35

现在距离事发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多,今天搜救人员正在加紧对第二个黑匣子的搜寻工作。来自消防部门的搜救队员正在现场加紧搜寻,有300多名消防队员参与到搜寻任务中,大家分组进行地毯式搜索。(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4 12:51

无人机为坠机搜救提供夜间照明】今天,坠机搜救工作在雨中继续。总台记者了解到,现场的无人机设备已做好起飞准备,将对核心区进行勘测,并将拍摄到的影像回传给专家进行研判。另外,另一种型号无人机可以在空中停留12小时以上,为搜救现场提供夜间照明。(央视)

03-24 12:13

搜救现场飞机残骸被分类摆放】今天,“3·21”东航飞行事故搜救工作仍在进行。总台记者在现场看到,清理出来的飞机残骸被分类摆放,重要物证被特别标注。因没有找到黑匣子定位信号,搜救人员主要靠肉眼一寸一寸排查。(央视)

03-24 12:01

【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要立即开展民航安全隐患排查】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通知。通知要求,要立即开展民航安全隐患排查,深入排查安全思想认识、专业队伍建设、规章标准执行、安全管理链条、安全保障能力、安全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动态清零。对于问题突出的及时采取行政处罚、行政约见、进驻督导、典型曝光等措施,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要督促各航空运输企业按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要求,建立健全重点风险管控机制,提高全链条、全过程风险防控能力,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坚决守住民航安全生命线。

03-24 10:52

坠机搜救工作在雨中继续

目前,广西梧州搜寻现场遭遇持续降雨,坠机搜救人员手脚并用在泥泞中跋涉。此外降雨带来的泥水混合物还有可能掩埋关键物品,对后期搜救增加难度。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排水渠中水流湍急,水位没过脚踝,摄像师还险些滑倒。(央视)

03-24 10:00

坠机搜救区域比核心区扩大超10倍

目前,东航MU5735客机的搜救工作仍在进行,降雨导致土地更加泥泞,搜救工作难度加大。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目前仍处于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内,搜索区域相比核心区扩大超10倍。此外,专家分析第二个黑匣子信号发射器可能受损,现场无法搜寻到黑匣子定位信号。(央视)

03-24 08:19

50余名心理专家赶赴坠机现场服务家属

东航MU5735坠毁事故发生后,首批心理专家50余人赶赴事故现场,梧州组织70名心理医生待命,随时准备对到梧州的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专家建议传播坠机信息要格外尊重家属,传播没有依据的信息或者图片,并进行揣摩,对家属是一种很大打击。(央视新闻)

03-23 21:19

【救援现场发现部分飞机残骸和遗体残骸】在23日晚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介绍,当天下午,30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主要对事故区域东面林区进行搜寻。截至19时,消防救援人员共搜寻区域面积4.6万平方米,发现有部分飞机残骸和遗体残骸,已移交调查工作组。(新华社)

03-23 21:17

【工作组已全部完成家属对接】目前,按照援助工作计划,工作组已全部完成家属对接,为每户家属制定保障方案。针对123名旅客、涉及到110个家庭,东航已组建了300名人员的援助队伍,确保每户家属有3名以上援助工作人员提供支援保障。(新华社)

03-23 21:16

【为每户旅客家属制定保障方案】东航客户委员会总经理上官雪民表示,在后续工作中,工作组将持续为家属提供专业援助,及时、细致地了解110户家庭的具体情况,密切关注家属们身体情况、心理状态,详细听取家属诉求,按照“一户一册一专班”工作要求,持续优化援助工作。(新华社)

03-23 21:14

【三名飞行员职务为机长、副驾驶、观察员】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发布“3·21”东航飞行事故调查的最新进展。据介绍,三名飞行员的具体职务:机长、副驾驶,第三位副驾驶是观察员。(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3 21:10

【已寻获黑匣子初判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23日21时通报称,已发现的失事东航MU5735航班黑匣子,初步判定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陈秋霞 杨陈)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0254409023643648

03-23 19:13

【另一个黑匣子正加紧搜索】东航失事客机两个黑匣子中的一个已找到,目前核心区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专家推测,另一个黑匣子有可能出现破损,一方面要扩大搜救范围,另一方面要关注救援现场所有金属残片。(央视新闻)

03-23 19:11

【东航坠机救援:核心现场唯一通路出现山体滑坡】今天,广西梧州出现了降雨,现场救援搜寻工作难度加大。受降雨影响,外界通往核心现场的唯一道路,部分路段出现山体滑坡。道路旁边的水沟水量加大,水面上浮着一层油。记者了解到,水面上浮着的油是失事飞机的燃油。救援人员不断前往核心现场 ,还有工作人员背着消杀工具、帐篷等。搜救工作仍然在继续。(央视网)

03-23 17:37

东航云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世英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失事飞机是2015年6月22日引进,飞机维修一直严格按照维修技术方案实施,技术状况稳定正常。起飞前,飞机符合维修放行标准和适航要求,正常放行。 ​​(新华社)

03-23 17:19

东航云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世英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航班3位飞行员飞行执照和健康证都在有效期内,健康状况良好、飞行经历完备,符合局方要求。机长在2018年1月聘为B737机型机长,飞行总经历时间6709小时,第一副驾驶飞行总经历时间31769小时,第二副驾驶飞行总经历时间556小时。目前了解到,3位飞行员平时的表现也都是很好的,家庭情况也都比较和睦。(新华社)

03-23 17:11

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飞机失事时,航路上天气适航,无危险天气。根据机组与空管单位地空通话记录,该机自昆明起飞一直到航路上突然下降高度之前,机组与空管单位均保持正常的通信联系。(新华社)

03-23 17:07

记者从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的一部黑匣子已于23日被发现。(新华社)

03-23 17:05

据广西消防救援总队,3月22日,广西消防救援总队组织了200名消防救援人员,分成5个小组,携带了安全绳索、金属探测仪等器材,重点对事故山体的西南侧坡面,采取逐层环绕、梯次向上的方式进行地毯式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草丛和角落。目前,已完成指定区域的搜寻任务,搜寻区域面积累积 4.52 万㎡,未发现客机黑匣子。今天上午8时,又集结了300余名救援人员,实施现场搜寻工作。受短时强降雨影响,事故现场存在小规模山体滑坡和塌方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场救援搜寻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央视新闻)

03-23 15:14

23日,受连续降雨影响,藤县空难事故现场附近道路泥泞湿滑,部分救援物资被临时放置在坠机点附近的广西藤县埌南镇莫埌小学。记者在莫埌小学看到,由附近村民、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摩托车车队在阴雨天气下自发为搜救人员运送救援物资。(新华社)

03-23 14:05

在MU5735坠毁地点的搜寻现场,指挥员要求队员分组列队,两人之间距离1.5—2米,每个人如同梳子的一根齿,像梳头一样,搜遍这片山坡上的树林和灌木丛。为了无缝搜索、不留死角,队员们大部分要在没有路的山坡上穿行,脚下是松软的红土地,身上擦过开花的柑橘树枝。(央广网)

03-23 13:26

23日,广西梧州市藤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受降雨云团影响,前6小时大黎东安村已出现43.1毫米的降雨,目前降雨云团正缓慢东移,强度维持,预计6小时内藤县仍有20到40毫米降雨,并伴有雷电或短时大风,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大。(央广网)

03-23 10:19

今天凌晨开始,东航客机坠毁事故救援现场下起了雨,大面积搜救工作暂缓。记者发现,坠机现场仍有燃油味。接下来,除了进一步搜寻失联人员和黑匣子外,还要进行排水作业。救援人员介绍,当地土壤吸水量大,坠机搜寻现场存在小规模滑坡可能,为现场救援增加不确定性。(央视)

03-23 09:19

东航MU5735坠毁最新消息汇总

①据现场信息,MU5735坠机区果园梯田被冲平、水坑,大腿粗的竹子撕裂倒伏,一些树干完全断裂#MU5735救援核心区约半个足球场,但飞机残骸的抛撒面积非常大,搜寻工作非常艰难。

②坠机区域三面环山、山路陡峭,救援人员手脚并用攀爬搜救。

③坠机核心区现场已发现失联人员随身物品,包括钱包、身份证、银行卡等。

④飞机坠落地点位于山林间,增加了黑匣子的搜寻难度。

⑤飞机机龄6.8年,起飞前符合适航要求。

03-22 22:20

【东航MU5735坠毁最新消息】22日晚21点,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行新闻发布会。

要点如下:

①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成立,已召开第一次会议;

②尚未发现MU5735幸存人员;

③飞机急剧下降机组没有任何回复;

④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原因尚无清晰判断,下一步调查组将全力以赴搜集各方证据;

⑤民航局:将尽快搜寻黑匣子开展数据分析;

⑥东航:飞机起飞前符合适航要求 已联系到MU5735全部旅客家属;

⑦东航:建议失事客机家属留在居住地联系东航工作人员。

03-22 22:05

【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成立 已召开第一次会议】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介绍,事发后,依据《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已成立由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同志担任总指挥的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民航局、公安部、卫健委、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民政部、网信办、中宣部、国资委、地方人民政府等。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搜寻救援、善后处置、舆情新闻、疫情防控五个工作组,分别由相关部委和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负责。

目前指挥部已经召开第一次会议,各工作组已按照工作方案及分工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03-22 21:47

【广西:做好抵梧旅客家属的接待衔接】有关广西方面救援处置有关工作情况,会上介绍,全力做好救治准备和善后处置。在现场设立应急医疗救护点的基础上,梧州市确定1家定点医院,腾空两层楼3个病区手术室,组建各专科队伍200多人做好应急救治准备。在梧州南站、西江机场、高速路出口设置接待工作点,做好抵梧旅客家属的接待衔接,并调配中大巴29辆和组织出租车接送旅客家属及专家。(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21:40

【民航局:将尽快搜寻黑匣子并开展数据分析】据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介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事故现场初步勘查工作也已同步开启。后续指挥部将继续搜救, 1、尽快搜寻机上的两部黑匣子,尽快开展黑匣子数据分析。2、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援助及服务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3、三是做好疫情防控和信息发布工作。(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03-22 21:34

【东航:飞机起飞前符合适航要求】东航发言人介绍,这架B737-800飞机编号是B1791,飞机机龄6.8年,起飞前符合适航要求。机上旅客123名,机组9名,共132人,机组人员健康状况良好、飞行经历完备。该航班13:16从昆明起飞并正常飞行,14:21左右飞行至广西梧州上空,地面监控系统显示该飞机高度突变,并随即失联,发生坠毁。目前,东航正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事故原因调查。(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21:31

【消防救援队伍科学有序开展救援工作】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1日15时50分,梧州市藤县消防救援大队首战力量到达现场,侦查发现事故现场有部分飞机残骸及浓重燃油气味,并有未完全扑灭的山火。到场消防救援力量立即组织扑灭余火,同时开展人员搜救。事发地为山林地区,道路狭窄、沟谷纵横,消防救援人员携带救生工具分3个小组对核心区进行拉网式搜索,同时,组织专职消防队员对周边20公里范围进行搜索排查。22日,他们又组织了200人继续开展区域拉网排查。目前,消防救援队伍正科学、有序开展救援工作。(新华社微博)

03-22 21:25

【民航局:目前对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原因尚无清晰判断 将全力搜集各方证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通报,本次事故飞机损毁严重,调查难度很大。鉴于调查工作刚刚开始,以目前掌握的信息,还无法对于事故的原因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下一步调查组将全力以赴搜集各方证据,重点在事发现场飞行记录器的搜寻,并综合各方面信息开展事故原因分析工作,深入全面查明事故原因,一旦调查工作取得进展,将在第一时间公布。(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21:22

【东航:已与全部123名旅客家属取得联系】东航发言人介绍了当前的救援工作:一是密切关注旅客搜救情况,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梧州市委、市政府紧密联系,随时准备提供资源和运力保障;

二是全力做好旅客家属援助工作,迅速开通援助热线电话,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主动与家属进行联系,尽快全面掌握旅客信息,24小时内与全部123名旅客的家属取得联系,组建100多名家属援助工作团队,有序开展家属援助工作;

三是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全面加强飞行、机务、空保和客货检查及环节管控,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力量、最实作风,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21:07

【东航客机坠毁事件详情公布 尚未发现幸存人员】3月22日晚上九点,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东航客机坠毁事件的相关调查进展,并回答社会各界所关切的相关问题。民航局相关人员通报,东航MU5735航班于3月21日13时16分从昆明起飞, 14时17分保持巡航高度8900米进入广州管制区。14:20管制员发现飞机高度急剧下降,随即多次呼叫机组,但未收到任何回复,14:23飞机雷达信号消失,后经核实,飞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境内坠毁。截至22日凌晨,搜救工作尚未发现幸存人员,公安部门已对现场进行了封锁管控。机上共有旅客123名(无外籍旅客),机组人员9名(飞行员3名,乘务员5名,安全员1名)。截至目前,未发现机上幸存人员。事发飞机为2015年6月22日引进,截至事故发生时共飞行8986架次,总计18239小时。(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21:01

【直击搜救核心区:黑匣子或有严重变形 现场降雨加大搜寻难度】总台记者在位于搜救核心区了解到,失事客机有两个黑匣子,一个位于驾驶舱位置,一个在机尾记录各种数据,两个黑匣子都非常重要,全面搜寻工作仍在进行。现场雨开始下大,如果未来继续出现强降雨,会使得核心区变得更加泥泞,加上70度左右的滑坡,飞机残骸会被覆盖,加大了搜寻难度。黑匣子形状虽然为长方体,但是根据以往事故搜寻经验,很有可能出现严重不规则的变形,所以现场救援力量对金属物都会仔细查看。(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20:08

【银保监会:全力做好东航客机坠毁事故保险理赔服务工作】3月22日,银保监会发文,要求全力做好东航客机坠毁事故保险理赔服务工作。银保监会要求,责成各保险公司建立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程序和材料,优化理赔服务。要提前做好资金调集工作,随时做好赔款及预付赔款的准备。相关银保监局要加强对理赔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关注理赔中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涉嫌违法违规的,依法采取相关监管措施或予以行政处罚。(银保监会网站)

03-22 19:34

【失事飞机残骸抛撒面积非常大,甚至出现在山的另一边】东航坠机事故搜救工作正全力进行。总台记者在现场了解到:①MU5735坠机区果园梯田被冲击成平地、水坑,大腿粗的竹子撕裂倒伏,一些树干完全断裂;②救援核心区约半个足球场大,但飞机残骸的抛撒面积非常大,山的另一边甚至也发现飞机残骸,搜寻工作非常艰难。(央视新闻)

03-22 19:30

【民航局立即开展为期2周的行业安全大检查】“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民航局全力以赴开展相关工作,并于3月22日下发通知,要求在前期行业安全督导工作的基础上,立即开展为期2周的行业安全大检查,旨在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中国民航报微信公众号)

03-22 19:12

【搜救队伍配备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东航客机MU5735救援核心区,消防、民兵、武警等多支救援力量集结。目前,山路陡峭泥泞搜救困难重重,复杂的地形中,搜寻队员手脚并用才能保持住重心。多支队伍携带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尽全力搜救。(央视新闻)

03-22 18:45

【失事飞机黑匣子大小约相当于3块砖】目前,东航坠机事故核心区正加紧搜救,同时,失事客机黑匣子的搜寻工作也正在进行。总台记者介绍,失事客机黑匣子尺寸约为20cm x 20cm x 60cm。救援队配备手电筒准备连夜搜寻,战士们持铁镐、铁锹等工具在现场展开分片地毯式搜索。(央视新闻)

03-22 18:29

【广西信息通信业全力保障客机坠毁现场通信需求】截至3月22日10时,广西信息通信业为现场指挥部及搜救区域新开通基站11个,扩容基站小区46个、PTN扩容4台;在事故现场核心区域累计出动保障人员104人,应急通信保障车辆13辆,油机20台;事故现场外围相关区域累计出动应急通信保障人员340人,应急通信保障车辆44辆,油机44台。(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网站)

03-22 18:27

【多位失事客机家属抵达藤县】“听闻航班失事,我们21日连夜驱车从湖南永州赶到广西藤县,希望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经过。”3月22日,东航客机坠毁事件乘客家属雷佳荣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22日凌晨零点40分左右,雷佳荣等4名家属抵达航班失事地点藤县。22日16时,其他4名家属也抵达藤县。中新网记者22日走访了解,目前,藤县县城多家酒店已被安排为航班乘客家属的临时接待酒店,已有多名MU5735航班乘客家属抵达藤县并入住酒店。(记者 黄艳梅 杨强)

03-22 18:17

【东航调整部分机型驾驶舱安全冗余,要求双资深机长制】从多名东航人士处获悉,在MU5735航班空难后,至少在部分机型上,东航已要求增加驾驶舱安全冗余,包括调整带队机长资质等。(澎湃新闻)

03-22 17:15

【专家:飞机黑匣子电池可使用30天左右 能经受燃烧、浸泡等破坏】东航坠机事故搜救工作中,搜寻黑匣子尤为重要。黑匣子包含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仪,记录了飞行期间特别是事故前的详细信息资料。专家分析黑匣子搜寻难度较大原因时表示:“飞机黑匣子一般为橙红色,鲜艳的颜色便于搜寻;电池可使用30天左右,期间会不断向外界发送信号。因飞机坠毁的山区地形复杂,目前只能靠人力和无人机搜寻。”(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16:12

【国务院调查组指导救援善后事故原因调查 今晚将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天晚间,国务院调查组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飞机黑匣子的重要性以及搜寻的方法,以及目前搜寻的最新进展。(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15:25

【东航MU5735坠毁最新消息】

①MU5735搜救现场挖掘机正在开路,方便专家组和搜救人员进出和运输。

②发现失联人员随身物品,尚未发现失联人员。

③工作人员标注MU5735残骸并展开调查。

④梧州70名心理医生正在待命。

⑤广西藤县临时设置“家属通道”。

03-22 15:01

【MU5735搜救现场下起小雨 挖掘机正在作业开路】东航客机MU5735的搜救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MU5735搜救现场下起小雨,挖掘机正在作业开路,方便专家组和搜救人员进出和运输。早前画面显示,因坠机区域三面环山、山路陡峭,救援人员手脚并用攀爬搜救。(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14:47

【卫星背包基站等移动高科技驰援 确保坠机核心区网络畅通】今日,中国移动协调派出系留式无人机以及高通量卫星背包基站等高科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保障,确保事故周边区域移动网络畅通。凌晨4:40分,中国移动系留式无人机高空基站开通,上午9:25分,高通量卫星背包基站开通,各保障区域的网络运行稳定。

03-22

专家称找寻黑匣子需要一些时间】空难调查专家丹尼尔·阿杰库姆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航MU5735飞机坠落时引发了火灾,虽然在数个小时后就被扑灭,但这会大大增加调查的难度。在大多数情况下,“黑匣子”可以承受这样的冲击和伤害,并可以被修复。阿杰库姆称,找寻“黑匣子”是有难度的,但这次事故发生在陆地上,所以不会像面对水上事故那样,只能通过信号追踪的方式去找寻“黑匣子”。“黑匣子”是亮橙色的,非常耀眼,找寻它需要一些时间,但相信这次人们会找到它们。

03-22 14:32

【东航坠机24小时:突然坠落的背后,诸多疑问待解】如今,距离坠机已经过去24小时,但是还有很多疑问,等待着答案:①从失联到坠毁,发生了什么?②为什么急速骤降,最后垂直坠落?③飞机本身有没有问题?④有没有遭遇极端天气?⑤为何现在还没发现失联人员?人们仍在等待奇迹,同时也期盼尽快找到黑匣子,查明事故原因,解开这些谜团。

03-22 14:14

【部分东航客机坠毁事件家属抵达广西藤县】记者上午走访了解,已有多名MU5735航班乘客家属抵达广西梧州市藤县,并入住当地相关临时接待酒店。

距离藤县汽车站约800米的一家酒店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酒店已暂停对外营业,安排为MU5735航班乘客家属的临时接待酒店,酒店房间数量为109间。位于藤县螺山六街的另一家酒店,3月21日开始已暂停对外营业,目前陆续有航班乘客家属入住。

03-22 13:54

【70名心理医生待命 随时准备对到梧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梧州当地启用一家定点医院,组建200多人的专科队伍做好应急救治准备。梧州市民踊跃无偿献血,为救援工作提供血液保障。目前已组织6辆采血车,采血5.89万毫升。同时,组织70名心理医生待命,随时准备对到梧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并安排志愿者对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13:34

【广西梧州藤县将出现7级以上大风】藤县气象台12时28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内藤县将出现7级以上大风,易造成灾害事故,请注意防范。

03-22 13:32

直击东航空难核心救援现场:工作人员对飞机残骸进行标注。(央视新闻)

03-22 13:18

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坠机事故发生后,武警广西总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先后派出80余名官兵携铁铲、救生绳、救援包等物资火速赶赴坠机现场,投入到封控、搜救、清理现场等工作中。

03-22 13:08

东航坠机现场发现身份证、钱包等物品。

03-22 12:48

【鼎龙文化:网传公司多名高管搭乘MU5735航班不实】22日,鼎龙文化在深交所发布澄清公告称,“鼎龙文化多位高管搭乘了MU5735航班”、“鼎龙文化7名董事在失事飞机上”等网络传言不属实。

经核实,公司财务总监方芳女士于2022年3月21日13:15搭乘了“MU5735”航班。鼎龙文化此前回复媒体称,乘坐失事飞机的员工是在工作日出差。

03-22 11:23

3月22日,由于东航坠机事发现场道路狭窄,村民自发骑摩托车将物资运送上山。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党委副书记黄剑钊介绍,这些村民都是自发组织,目前已经统筹管理,还有很多村民骑着摩托车从各地赶来帮忙。

03-22 11:15

3月22日,广西梧州,由党员群众组成的志愿者摩托车队不停地将保障物资送往搜救现场。

03-22 10:49

3月22日,记者在广西藤县走访多家用于临时接待航班乘客家属的酒店。据宜尚酒店(藤县宏拓中央城店)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酒店已被政府征用,安排为MU5735航班乘客家属的临时接待酒店。据中新社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22日9时40分,已有3名家属入住宜尚酒店(藤县宏拓中央城店),多名来自广西柳州市的心理专家也已入住该酒店。

03-22 10:38

【东航坠机五个消息待确认】东航坠机现场救援、善后处置及事故原因调查等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仍有部分消息或数据待官方确认:①伤亡情况;②乘客名单;③失事的原因;④飞行轨迹;⑤客机坠毁前姿态。任何空难发生都是悲剧,事故真实原因都需要等待官方调查结论,依靠黑匣子等来解开谜团。

03-22 10:32

广西梧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交通管制通告:3月21日18时50分开始,在S40苍硕高速7Km+560m处至塘步收费站段进行交通管制,梧州往贵港方向7Km+580m至塘步收费站段车道实行封闭管控,因对向车道封闭,贵港往梧州方向塘步收费站至7Km+580m处改道实施双向通行。(人民日报客户端)

03-22 10:31

【东航MU5735坠毁最新消息】

①坠机现场发现失事飞机的部分残骸碎片,以及散落的、烧坏的身份证件、钱包等物品,目前尚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

②救援现场今晨降下小雨,藤县今天或有大雨。

③各种救援救灾物资运抵救援现场,附近村庄许多村民组成摩托车队,助力救援物资运送。

④波音中国称正在向东航提供支持;东航系股价下跌。

03-22 10:02

航拍客机坠毁现场。

03-22 10:00

【东航系股价下跌】3月22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中国东航股价开盘下挫,盘初一度跌超9%,截至发稿时,跌逾7%;东航物流股价开盘下挫逾4%,截至发稿时,跌超2%;港股中国东方航空股份盘初亦跌超7%,截至发稿时,跌逾5%。不过,航空、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板块高开,截至发稿时,安达维尔、炼石航空、立航科技等涨停。(谢艺观)

03-22 09:41

今天上午,在前方临时指挥部,梧州市埌南镇党委副书记黄剑召告诉记者,附近村庄许多村民组成摩托车队,助力救援物资运送。(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09:37

截至3月21日24时,坠机现场发现失事飞机的部分残骸碎片,以及散落的、烧坏的身份证件、钱包等物品。(中青报·中青网)

03-22 09:27

【救援现场今晨降下小雨 藤县今天或有大雨】今天早晨救援现场出现降雨,雨势较小。另据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报,今天藤县可能会出现降雨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大雨,这样会给现场的救援带来更大考验。(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09:01

【雨衣帐篷等物资抵达临时应急指挥部】3月22日凌晨3点多,记者看到,一台装载着雨衣、雨鞋和帐篷的物资车已经抵达了莫埌小学,目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搬运工作。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显示,在22日当天藤县会有新的一轮降温降雨过程,当地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08:46

【联合国向失事客机遇难者家属表示哀悼】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3月2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秘书长对中国东方航空mu5735航班失事的消息感到非常悲痛,向遇难者家属以及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哀悼。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民航组织也对东航MU5735航班不幸失事感到悲痛,并向所有受影响的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03-22 08:30

【MU5735救援现场连夜调集雨衣雨鞋等物资】昨日,东航客机mu5735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目前:①现场已发现飞机残骸碎片,但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②坠机地三面环山,只有一条小路可进入现场,搜救难度大。③当地开通无人机移动基站,启用一家定点医院,组建各专科队伍200多人做好应急救治准备。④连夜调集雨衣雨鞋、帐篷、食品等应急物资,全力保障救援。(央视新闻)

03-22 08:12

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失联并坠毁,梧州军分区紧急出动260余名民兵赶赴事发地。据悉,目前大部分民兵已到指定地域调整待命,现场只留下事发地埌南镇的民兵应急排30名民兵,确保有任务随时出动。(央视军事微博)

03-22 07:53

【波音称正在向东航提供支持】22日,波音中国相关工作人员对中新财经称:我们挂念着东航MU5735航班的每一位乘客和机组成员。我们正与东航开展合作,以向他们提供支持。同时,波音正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保持联系,我们的技术专家也为协助中国民航局开展调查做好了准备。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坠毁。另据前方记者消息,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03-22 07:41

【发现客机残骸和碎片 目前尚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藤县莫埌村获悉,抢险救援方面,现场发现了客机残骸和碎片,但目前尚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当地已经开通了无人机移动基站,该基站能够保证飞行200米以上,保持24小时驻空。

医疗保障方面,梧州当地启用了一家定点医院,组建各专科队伍200多人做好应急救治准备。同时,梧州市民踊跃参加义务献血,为救援工作提供血液保障。

后勤保障方面,今天凌晨的时候调集应急物资,包括雨衣、雨鞋、帐篷、食品等,全力保障救援。(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2 07:39

消防救援人员运送救援物资抵达现场。

03-22 03:26

搜救人员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坠机现场设立临时指挥部,分析制定救援方案。当地供电部门在野外搭建临时线路,为救援提供帮助。

03-22 02:02

【印度总理莫迪就东航空难表示哀悼】当地时间21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媒体表示,得知载有132人的东航MU5735航班坠毁的消息后,他深感震惊和悲痛。莫迪还写道:“我们的思念和祈祷与坠机事故的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同在。”

03-22 01:33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召开的紧急会议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国务委员王勇代表党中央、国务院,3月21日晚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赶赴广西梧州,指导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现场救援、善后处置及事故原因调查工作。(新华社微博)

03-22 01:23

截至目前,70多名专家、30名直升机医护组工作人员已抵达梧州,10名家属正赶往梧州,相关接送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开展。

03-22 01:08

部分救援人员原地休整 救援仍在继续

03-22 00:37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就东航空难表示哀悼】当地时间21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就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一事感到震惊和悲痛,并表示“与机上乘客及机组人员的家人和爱人同在”。

03-22 00:25

村民组成志愿者车队 运送保障物资至搜救现场

03-22 00:25

国家民航局工作组已于21日晚抵达梧州,并迅速开展工作,指导协助当地现场救援、善后处置等。(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1 23:57

任何空难发生都是悲剧,但事故真实原因,是否涉及飞机故障或是天气因素等问题,都需要等待官方调查结论,依靠黑匣子来解开谜团。黑匣子,即飞行信息记录系统,是飞机失事后,能判断飞行事故原因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证据。

中国民航局曾于2015年在官网发布对黑匣子的百科介绍。文中表示,为了便于寻找黑匣子的踪影,国际民航组织规定此容器要漆成醒目的桔红色而不是黑色或其他颜色。在它的内部装有自动信号发生器能发射无线电信号,以便于空中搜索;还装有超声波水下定位信标,当黑匣子落入水中后可以自动连续30天发出超声波信号。有了以上这些技术措施的保障,不管是经过猛烈撞击的、烈火焚烧过的、掉入深海中的黑匣子,在飞机失事之后,绝大多数都能被寻找到。(澎湃新闻)

03-21 23:50

当地时间21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他得知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发生事故的消息,并表示他的心与所有陷入这场悲剧的人的家人同在,和正在执行任务的救援人员同在。

03-21 23:41

据云南省委宣传部官方微信消息,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接到报告后,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省长王予波立即作出工作部署,迅速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组,启动应急机制。领导小组召开多次会议,对各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强调要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与广西方面加强沟通联系,全力开展善后处置、协查事故原因等工作。要举一反三,加强机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03-21 23:26

此次坠毁飞机型号为波音737-800,是属于新一代的波音737(737NG)。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坠毁的737-800客机与此前全球停飞的737 MAX客机,虽然都属于737家族,但是完全不同的两款飞机,737 MAX可以理解为737NG的升级款。

波音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波音737NG的事故率为0.09/0.19(每百万次飞行致命事故率/全毁事故率),即每100万次飞行0.09次致命事故和0.19次全毁事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37MAX事故率为7.12/7.12。(澎湃新闻)

03-21 23:23

据联合国新闻中心官方微博,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民航组织对中国东方航空mu5735航班的不幸失事感到悲痛,并向所有受影响的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03-21 22:52

中新社记者驱车前往事故发生现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路上发现有不少消防救援车辆,据附近村民说,坠机事故发生时听到巨响,距离五公里外的地方都可看到浓烟。

03-21 22:47

3月21日,记者从中国东航方面获悉,东航空难发生后,东方航空目前已经将该公司所有737-800执飞航班的飞机全部控制在地面,空中的航班落地后不再执行航班。

03-21 22:42

据中国民航报消息,3月21日20点,东航专项工作组已经随MU799航班,抵达广西梧州。(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1 22:32

据中国民航局消息,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民航局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切实加强民航领域安全隐患排查,举一反三,从飞机保养维修情况、飞行天气情况、人员资质、操作技能、空防安全等方面,立即、全面排查隐患。空管部门要加强气象预报和现场天气变化的及时通报,配合机组把好天气关;遇有危险天气、边缘天气,要及时预警,协助机组做好处置。航空公司要严把放行关,增强机组搭配力量,同时加强运控部门的飞行动态监控和风险管控,对飞行中发生的任何不正常情况及时报告,并给予机组及时、必要的技术和决策支持。

03-21 22:10

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飞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失事。据航旅纵横显示,目前,昆明长水和广州白云机场出现大面积取消航班。



03-21 22:05

记者21日从南部战区了解到,东航MU5735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后,南部战区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梧州军分区、武警梧州支队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

陆军某陆航旅、某合成旅、某空中突击旅,空军某运搜旅,武警驻事发地周边力量等迅速完成备勤,随时准备支援。(新华社)

03-21 22:01

坠机现场附近搭建临时指挥救援中心。


03-21 21:28

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搜救。广西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委员欧灵:救援力量到达现场之后,立即组织开展对山林火灾的扑救和人员搜索。目前,现场是三面环山的山坳,现场没有通电,目前搜救工作仍在进行。目前到达现场的救援力量,除了消防之外,还有梧州市公安、应急救援分队等。进入山坳只有一条小路,大型救援装备上不去。

经现场研判,为了保护现场,公安民警对整个现场进行布控,暂时不需要的救援力量后撤待命,现场保留消防、武警等应急分队开展工作。因为现场没有照明设施,可视度非常差,人员太多开展搜索容易造成新的危险,所以现场指挥部作出这个决定。(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1 21:12

中新网记者21日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广东组织4名专家已出发,驱车赶赴广西梧州藤县支援。4名专家分别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科2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1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烧伤科1人。

03-21 20:59

从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白云机场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家属接待工作组,并开通了专门的家属接待区域。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一些家属正在询问相关事宜。对于进入该接待区域家属,工作人员会拿着一张已经打印好白色名单要家属确认。这张长约六七十厘米的名单上,有旅客的名字(拼音)以及座位等信息。(第一财经)

03-21 20:50

东航空难发生后,东方航空目前已经将该公司所有737-800执飞航班的飞机全部控制在地面,空中的航班落地后不再执行航班。

为什么坠机事故发生后停飞所有737-800航班?这是否意味着737-800客机有潜在风险?对此,青岛大学首席教授、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李小光表示,在搞清楚事故原因前,这是防范风险的例行动作。“经过多年的运营使用,该飞机本身应该没有问题。事故的可能原因包含维护维修是否符合适航要求、驾驶人员是否有操作失误、其他人为或特殊事件发生等。”(环球时报-环球网)

03-21 20:44

3月21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已赶赴梧州藤县东航客机坠机现场。刘宁强调,要全力搜救,尽一切努力保障人员安全,减少损失。(人民日报客户端) ​​​

03-21 20:38

坠机事件发生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今晚取消了包括东方航空公司航班在内的多架次航班,中新网记者在机场内看到部分旅客正在办理改签手续。一名准备从昆明飞往武汉的旅客称,她今晚预计搭乘的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飞往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MU2486航班被告知取消,她已改签了其他航空公司明天从昆明飞往武汉的航班,东方航空公司已为她安排了今晚的住宿酒店。

03-21 20:35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决策服务中心获悉,目前冷空气前锋已到达桂林南部到贺州北部一带,预计将于今晚(21日)后半夜开始影响广西藤县,受其影响,今晚后半夜开始藤县将有一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预计藤县今天晚上到明天白天,大雨,局部有暴雨,东风转北风3~ 4级,气温16~25C。

3月23日,大雨,局部有暴雨,北风3~4级,气温12~18C。3月24日,中雨,局部有大雨,北风转东风3~4级,气温15~19C。

相关部门需注意今晚后半夜开始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对救援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1 20:31

坠机现场目击者李晨宾19时30分许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现场已经漆黑一片,救援人员用应急灯彻夜展开救援。

事发时,广西移动网络技术人员李晨宾在事故附近的山上作业,突然听到巨大爆炸声,随后看到附近山头冒出了滚滚黑烟。李晨宾表示,当时他距事发现场直线距离约200米,听到爆炸声后,他和同事开车赶往事故现场。抵达后,李晨宾与同事将车停在路边,翻过一个山丘,看到飞机残骸,14时30分他用手机报警。

李晨宾说,坠机现场没有高山,多是小山丘。坠机事故发生后,大约半个小时引发山火。现场所看到的最大残骸是有东航标识的机翼。

03-21 20:28

目前东航失事机组的部分家属已经到达中国东航的云南分公司,机组家庭援助组正在处理后续事宜。(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1 19:55

记者从广西银保监局了解到,针对东航客机在广西藤县坠毁的突发事件,广西银保监局已成立了应急处置小组,要求辖内44家保险公司启动一级响应,全面开展排查。(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1 19:48

21日晚间,中国东航发布公告称:2022年3月21日,公司下属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广西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失事。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飞机失事后,公司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并已开通家属应急援助专线4008495530。本次飞机失事的原因还在调查中,公司将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公司对本次飞机失事中遇难的旅客和机组人员表示沉痛的哀悼!

03-21 19:34

记者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目前广东组织4名专家已出发,驱车赶赴广西梧州藤县支援。4名专家分别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科2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1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烧伤科1人。(央视)

03-21 19:28

东航空难:东航停飞全部737-800客机

记者从中国东航方面获悉,东航空难发生后,东方航空目前已经将该公司所有737-800执飞航班的飞机全部控制在地面,空中的航班落地后不再执行航班。(央视)

03-21 19:27

广西已派出专家组前往藤县开展紧急医学救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广西卫生健康委获悉,东航空难发生后,广西卫生健康委第一时间派出专家组前往现场组织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组织12名重症、烧伤、骨外科专家赶赴藤县支援。

目前,梧州市卫健委已派出80多名医护人员、36部救护车赶到现场,在现场设立救护点,安排好一、二线救治医院,设立快速通道,并准备血液以及各类抢救物资和设备。

全区各地首批心理专家50余人正在陆续赶往现场。(央视)

直击东航坠机事故救援现场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323710796951552

03-21 19:17

坠机事故现场图。

03-21 19:09

坠机救援现场搭建卫星通讯便携站 坠机救援现场无人机航拍搜救

3月21日18时,东航mu5735坠机救援现场,广西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讯员搭建卫星通讯便携站,同时利用无人机进行全景拍摄,为搜救提供图传方位信息。 (人民网)

03-21 18:43

东航波音737客机具体坠机地点公布

记者21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指挥部获悉,东航波音737客机具体坠机地点为梧州市藤县琅南镇莫埌村。(新华社)

03-21 18:28

专家:事故原因需找到黑匣子才能判断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说法众多,根据现有的信息很难做出事故原因的判断,有可能是飞机在巡航高度丧失动力以及飞行员无法控制飞机本身,使飞机进入高速下降状态,从而造成事故,这意味着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技术故障。王亚男同时表示,具体事故原因,一定需要看到黑匣子才能做出判断。(环球网)

03-21 18:25

波音中国相关工作人员对中新财经称,“我们已经看到了相关报道,正在收集更多信息。”

03-21 18:22

广西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接警后,立即调派23辆消防车、117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救援,首战力量已抵达失事现场展开救援,目前,已经找到了失事飞机的部分残骸和碎片。(人民日报客户端)

03-21 18:13

习近平对东航客机坠毁作出重要指示

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

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惊悉东航MU5735航班失事,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处置善后。国务院委派领导同志靠前协调处理,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举一反三,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央视新闻)

03-21 18:08

在白云机场T1航站楼东航柜台,退改签处排起了长队。有旅客表示,自己本来是乘坐广州今天到昆明的MU5736航班,目前该航班已取消。还有旅客表示,因为听说了航班事故,现在决定退票改乘高铁。(南方日报)

03-21 18:10

MU5735飞行轨迹披露

3月21日下午,东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发生事故。该航班原计划下午13点10分从昆明长水机场起飞,15点05分到达广州白云机场。飞常准APP数据显示,MU5735航班从昆明机场起飞后,一直在约8869米高度进行巡航,下午14点19分,飞机突然从巡航高度下降,同时飞行速度从约每小时845公里开始下降。14点20分,客机高度8869.68米,14点22分消失时高度1333.5米。(记者 张旭)

MU5735飞行轨迹披露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302478881099776

03-21 18:05

目击者称飞机垂直从天上掉入山中

事故现场目击者李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下午2时许,他正在开车,突然看到正前方一架飞机从天空中坠落,“飞机垂直从天上掉下来,虽然我离的很远,但仍可以看清那是一架飞机,坠落过程中飞机没有冒烟,坠入山中后引发了火灾,随后冒出了大量浓烟。”

  李先生称,看到这一幕后他十分担心,没想到这种事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我当时心脏砰砰的跳,我很慌张赶忙将情况告知朋友,通知他们这边比较危险不要到附近来。”(北京青年报)

坠机现场直击:广西藤县村民看见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302919484317696

03-21 18:05

来自航班数据服务公司“飞常准”的数据显示,MU5735航班从下午13时15分从昆明机场起飞后,一直在约8869米的高度巡航飞行。直至下午2点19分,飞机突然从巡航高度下降,同时飞行速度从约每小时845公里开始下降。2点21分,MU5735航班丢失ADS-B雷达信号,与地面失联。《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说法众多,根据现有的信息很难做出事故原因的判断,有可能是飞机在巡航高度丧失动力以及飞行员无法控制飞机本身,使飞机进入高速下降状态,从而造成事故,这意味着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技术故障。王亚男同时表示,具体事故原因,一定需要看到黑匣子才能做出判断。(环球网)

03-21 18:02

记者从广西武警获悉,广西武警总队梧州支队官兵派出30余名官兵携装先期出发,已于17时40分抵达救援现场,后续还将有两批共60名支援力量赶赴现场。(央视新闻)

03-21 17:59

记者从广东消防获悉,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派出5个支队、97辆车、505人赶赴现场增援。目前,第一批增援力量已到达现场。

03-21 17:54

目前,最先抵达的救援部队发现客机残骸和碎片,但尚未发现遇难者遗体。(人民日报)

03-21 17:50

从东航方面获悉,中国东航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今晚18时将执飞MU799次航班飞抵广西梧州,同时成立了各个小组正在处理后续事宜。(央视新闻)

03-21 17:49

据中国消防公众号消息,3月21日下午,东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发生事故。接警后,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调派23辆消防车、117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救援,首战力量已抵达失事现场展开救援。广西消防救援总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勤指挥部赶赴现场,调派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贺州、来宾、河池支队538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增援。

03-21 17:40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官网消息,3月21日14点15分,一架东方航空公司ces5735航班在梧州市藤县失联。目前救援力量正赶往现场,救援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03-21 17:39

据波音官网,737-800共有162个座位,最大座位数为189个,长39.5米,翼展35.8 米,高度12.5 米,发动机为CFM-56。据波音介绍,这款飞机具备卓越可靠性、燃油效率和高价值回报。

03-21 17:38

广西藤县埌南镇莫埌村刘姓村民21日17时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事故发生后他和其他三名村民开着摩托车赶到现场,看到现场有飞机机翼和碎片,并有大量的布条挂在树上。他说,当日14时40分许,他在村里听见巨大的爆炸声后,立即乘坐摩托车赶到坠机现场,看是否可以参与抢救,经过三四分钟的车程,到达现场后没有看见遇难者遗体。据他目测,坠机引发的山火有十亩左右。

03-21 17:31

东方航空官方通报:

03-21 17:32

MU5735失事航班正在救援中

3月21日下午,东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发生事故。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接警后,立即调派23辆消防车、117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救援,首战力量已抵达失事现场展开救援。广西消防救援总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勤指挥部赶赴现场,调派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贺州、来宾、河池支队538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增援。(广西消防)

03-21 17:25

据梧州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官方微博消息,受较强冷空气和切变线共同影响,21日夜间至22日,全市有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各地气温降幅达6~8℃,局部10℃以上。23日,全市阴天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并伴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03-21 17:24

目前,救援队伍已经集结正在靠近。森林消防局派出广东肇庆、广西桂林驻防队伍共450人正赶赴现场。广东肇庆队伍300人预计18时30分到达,广西桂林队伍150人预计22时到达。(央视新闻)

03-21 17:20

东航开通应急援助电话

东航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并已开通应急援助电话:4008495530。

03-21 17:20

波音中国官网页面已黑白

3月21日,中国#民航局确认东航一架飞机坠毁#: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航旅纵横显示,执行航班为波音737-800(WL)。记者注意到,波音中国官网页面当日已变为黑白。(宋宇晟)

03-21 17:19

目前客机坠毁引发的森林火灾已经被扑灭。(央视新闻)

03-21 17:12

直击现场。(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03-21 17:06

目前,梧州市委书记已带领公安、应急等部门的救援队伍紧急赶赴现场救援。

03-21 17:02

记者从广西藤县消防方面获悉,21日14时30分左右接到村民报警,称在埌南镇发现了飞机残骸。

03-21 16:59

3月21日下午,港股中国东方航空股份股价尾盘急速下挫,收跌逾6%,至2.75港元。另,美股中国东航盘前直线下挫,现跌超13%;美股波音股价盘前也出现下跌,现跌逾6%。

03-21 16:57

记者从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了解到,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驻广西桂林、南宁队伍138名消防救援人员正赶赴救援,目前正在机动途中。

03-21 16:53

波音737飞机为波音公司生产的双发窄体客机,于1967年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型号合格证,先后生产多个系列的飞机。其中包括737-700系列、737-800系列,以及737-7,737-8,737-9和737-10等。在此之前,因连续发生两次坠机事故,737-8飞机(也称737MAX)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停飞,目前在陆续复飞中。不过,此次发生事故的是737-800系列飞机,737MAX在中国尚未恢复运营。

03-21 16:51

飞行数据显示,MU5735航班从昆明机场起飞后,一直在约8869米高度进行巡航。下午2点19分,飞机突然从巡航高度下降,同时飞行速度从约每小时845公里开始下降。2点21分,MU5735航班丢失ADS-B雷达信号,同地面失联。

03-21 16:49

3月21日的MU5735航班由东航云南公司波音737飞机执飞,飞机编号为B-1791,机龄6.8年,属于较新的客机。该航班原计划下午13点10分从昆明长水机场起飞,15点05分到达广州白云机场,但飞机13点15分起飞后,于下午14点20分左右同地面失去联系。

03-21 16:47

据南宁消防消息,3月21日下午15时许,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广西消防救援总队调度,迅速集结消防救援力量,赶赴广西梧州藤县增援波音737客机坠机事故处置工作。

-03-21 16:43

目前,东航官网页面已变成黑白。


03-21 16:41

据白云机场小程序显示,中国东方航空MU5735航班失事。据悉,MU5735由昆明长水飞往广州白云机场,执行航班为波音737-800(NG),机龄6.8年。此前,民航局在2月25日发布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民航运输航空已实现持续安全飞行时间突破1亿小时。

03-21 16:38

据广西消防官方微博消息,广西消防总队已紧急调集救援力量赶赴广西梧州处置飞机失事后的救援工作。目前,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请广大网友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03-21 16:35

据中国民航局网站消息,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民航局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

03-21 16:31

21日下午,北青报记者从广西梧州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梧州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应急管理局的领导均已赶赴现场。梧州市、藤县等地的消防、森林消防等多支救援力量也已赶赴现场救援,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紧急处置中。

03-21 16:28

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最新情况实时更新中。

user avatar

2022年03月27日更新:

最新消息,FDR已找到,(FDR里面记录了飞机上各部件传感器的数据,时间分辨率会很高),我们就不推测了。相信事故调查组会仔细调查事故原因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飞机制造公司和航空公司也都会做好改进并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希望这个词条在社会上也慢慢降低热度,让时间去慢慢治愈遇难家属的伤痛,愿遇难人员安息。

当初本人发布观点的时候,是因为本人于3月24日在知乎并且在外网看到部分言论在揣测机组人员,恰好之前本人根据雷达数据简单进行了一些计算,并且本人之前有做过某个大型机械设备的故障分析(非飞机),所以就想替机组人员说几句话。

两天没上知乎了,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问题,想不到有这么多人关注。本人已离开航空领域好几年了,不再从事该领域的学习和工作了,故回答也有很多漏洞和不专业的地方。我也看到了很多专业的评论,感谢大家的指正。

--------------------------------------------------

2022年03月24日更新:

首先致敬一下该航班的机长,从雷达数据和航线数据上来看,机长到最后一刻也在想办法挽救整个飞机,并避免地面上面的人遭受更大的损失。希望大家都不要恶意去揣测别人的善意。最终以官方调查报告为准,该条回答仅代表本人的观点。截止到2022年3月24日,从雷达数据和目前媒体公布的信息来看,本人认为该事件的原因和大致经过如下

  1. 在自动驾驶模式解除时发生了升降舵故障(升降舵卡死、或者其它原因导致升降舵无法调节)导致飞机不可控、机头下压、瞬间失去升力,接着飞机以俯冲的姿态自由落体约25s;
  2. 在坠落过程中飞行员用尽很多方式止跌并避免飞机坠落在人口较为密集的藤县县城区域,终于在2000m-3000m的高度短暂控制住了飞机止住了下坠趋势;
  3. 但是在飞机坠落过程中,飞机载荷逐渐过载(低空时飞机速度也大、空气密度也大),超过了飞机的设计载荷,导致机械结构失效、飞机部分解体并坠落。


首先看一下fightradar24公布的雷达数据,


下表为本人根据原始图稍作处理的结果,增加了一些关键时刻信息并插值、事件描述、坠落持续时间和下降高度。


根据雷达数据和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本人推测详细的事情经过,大致如下:

1. 第一阶段: 在北京时间14:20:43(表中对应格林尼治时间06:20:43)之前,飞机在8870m的高空巡航,此时飞机为自动巡航模式;

2. 第二阶段: 在北京时间14:20:43 到14:20:48时间段,飞机解除自动巡航模式、高度开始下降。为什么此时是这个状态,是因为本人查看了该航班过去一周的雷达数据,该航班均在梧州上空时,高度从巡航高度逐渐往下降,下图为该航班3月19日的数据,飞机图标在地图中的位置即为飞机从巡航高度开始下降时刻的位置,可以看到该时刻飞机在广西梧州上空附近(该航班巡航高度与3月21日的航班有所有不同,但无影响),且3月21日刚开始下降的雷达数据也可推测此时飞机准备开始下降。

3. 第三阶段: 在时刻一(北京时间14:20:48),升降舵(elevator)发生故障(升降舵卡死、或者其它原因导致升降舵无法调节),导致飞机机头向下。根据该航班前几日的历史信息,该航班在梧州上空开始准备降落,飞机会由巡航模式改为降落模式。从飞控和空气动力学的角度,飞机下降阶段,可以通过减速或者调整升降舵来逐渐降低高度,但是此时在操控升降舵时升降舵发生了故障,导致机头下压,飞机以俯冲的方式坠落。

通过查询737-800翼型的气动数据, 在攻角(飞机所在平面与气流/水平面的夹角)为5°(飞机巡航状态时攻角约为5°)时,翼型的升力系数Cl约为0.8,但阻力系数约为0.02,阻力和重力不在一个量级。而当攻角为-2°时,升力系数cl=0,若此时升降舵卡死在较大的角度,飞机将没有升力,直接以俯冲的方式自由落体往下坠落。如果升降舵还可操控,那飞机状态还可以改出到正常状态,否则,那只能弃机跳伞保命了。

关于升降舵卡死的后果,网上也有很多空难的模拟视频,飞机坠地时的姿态都和这次相似,画面可能会引起不适,胆小者慎入,比如:升降舵卡死-TFS浩劫飞机少了升降舵会怎么样


关于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为:

升力:

阻力:

( : 空气密度, : 升力系数, : 阻力系数, :机翼面积, :速度的平方)

在巡航时升力等于重力,737-800飞机的重量取空载和满载的平均值,重量约为60000kg

关于升降舵的功能:机翼处气流会飞机作用一个向上的升力,升降舵处所流会对飞机作用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矩会调节飞机的俯仰。


之所以排除其它故障,别人也做了很多回答,在此简单概括一下,不仔细赘述:

1) 如果飞机双侧发动机故障,飞机仍然可以通过滑翔方式慢慢降落、机组人员也有与地面联络的时间。

2) 如果飞机单侧发动机故障,飞行员仍然有充分的时间改变飞行姿态,操控飞机安全降落。

3) 或者单侧机翼发生大面积脱落,飞机会慢慢侧翻,但是飞行员仍然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通过调节襟翼来让飞机达到平衡,不会像该事故一样瞬间自由落体。


4. 第四阶段: 在时刻一到时刻二的长达27秒的时间里,飞机以机头向下俯冲的方式,飞机从海拔8870m直接下降到海拔5000m,自由降落了3850m的高度,在该过程中机组人员可能发生失能或者仍然无法操控飞机。

坠落时刻时,飞机正准备从巡航阶段切换到开始下降,按正常程序,乘客们应该都已经系好安全带、收起小桌板了,不知道此刻空乘们有没有在坐位上坐稳扶好,希望他们此刻也已经系好了安全带。祝愿他们安息。

5. 第五阶段: 在时刻二(北京时间14:21:16),飞机下降到海拔5000m高空时,此刻飞机往下降落的速度约为274m/s,如果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十几秒的时间飞机就会坠地,机舱可能已各种报警,此刻机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增大飞机的平飞速度(从表中也能看出来,最大到1093 km/h)或者开启了发动机反推模式等来减缓下降速度。但是飞机向下坠落的速度实在过快,足足花了41秒的时间又往下坠落了约2700m(海拔高度从5007m降落到海拔2225m)才停止。到此刻,飞机已经从初始高度下降了6602m,而止跌过程中,最大垂直加速度为42 (原始数据垂直方向速度噪声很大,可能误差较大),这个值约为4.25倍的重力加速度……

6. 第六阶段: 在时刻3到时刻4阶段的16秒时间里(北京时间14:21:57到14:22:13),飞机高度开始缓慢爬升,从海拔高度2255m爬升到海拔2758m。但是个人猜测,结合从坠机点较远距离处的散落的机翼残片来看,由于飞机在低空飞行时速度大(达到了1093km/h),超过了结构所能承受的载荷(特别是不同部件连接处尤为脆弱),导致部分部件(如新闻里面报道的机翼)断裂或脱落。

关于为什么结构过载,本人推测如下:

根据Boeing官网关于该机型的信息,737-800的最大飞行速度为0.785Ma, 即约960km/h,通常结构强度的安全冗余系数为1.2倍,把多种复杂因素考虑进去取1.5倍。通常客机在设计时,低空时飞行速度低,高空时飞行速度高,结合不同高度的空气密度(8000m高度处为0.526kg/m^3, 2500m为0.85kg/m^3),由前文的升力公式可知,飞机在高空高速飞行时受到的载荷最大。

根据前面的升力公式,假设该飞机设计时最大承载为8000m高空以最大速度飞行,飞机结构受到空气压力带来的载荷,坠毁航班最后时刻在2500m高空处以1093km/h的速度飞行时结构受到的载荷是飞机设计时最严重情况即在8000m高空以最大设计速度960km/h飞行时结构受到的载荷的2.09倍远大于上面一段中1.5倍的安全冗系数。故飞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因过载导致机翼上一些部件的解体脱落。


7. 第七阶段: 部分部件脱落后,紧接着,飞机变得更加不可控,开始从约2700m的高空第二次自由坠落到坠机点(海拔130m),有效坠落高度约2600m,坠地瞬间重直方向的速度粗略估计约210m/s。

写在最后的话:

此外说明一点,从飞机的航线和航向来看,如果从一开始8900米自由坠落没有采取措施的话,按照最开始从8900米高度自由降落的飞行姿态,也许飞机会坠落到人员更加密集的藤县县城区域,破坏力将会更大,而且8900米高度自由降落的能量约为从当前2700米高度降落的3.3倍,那么地面损坏的会更加严重、飞机黑匣子或许将会损坏的更加彻底。


航空工业虽然发展了100多年了,但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不断地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完善自己,只是代价太沉痛了。

user avatar

卧槽,以前我从昆明到广州都是坐下午1点多东航的飞机,好像就是这班啊……

user avatar

疫情以来国内各大航空公司亏的惨兮兮。

没钱的话只能维持最低成本的运转。

打个比方从前你是个1.9米200斤的彪形大汉,现在一天紧让你吃一个鸡蛋。底子好也许饿不死,但是现在一场小病就能要你命。

2021年每天亏损额度高达2.3亿RMB,2022年还要持续亏损,且有更加扩大的趋势。

航空相关的包含服务,飞机检修及零部件置换是否还有足够的钱?

各大航空公司没有钱维护没有钱运转出现什么情况都不意外。

2022年的航空市场

  林智杰进一步指出,民航业是受疫情影响最早、影响最大、影响最持久的行业之一,2020年A股上市公司亏损前5名中,有4家是航空公司,“2021年,在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防控压力下,行业亏损也没有根本好转,部分航空公司已经接近资不抵债,必须要上呼吸机了。”

  在今年初召开的民航工作会上,民航局曾透露,2021年出台了一揽子为企业纾困解难、促进行业恢复发展的对策措施,全年为行业降成本近100亿元。

  不过,多位行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去年的纾困政策对每天亏损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航空公司来说是杯水车薪,整个2021年,每家航空公司都在寻找自己“撑下去,活下来”的途径,但还是有不少民营航司撑不下去,被迫出售易主。

  不久前民航局综合司发布的《关于2021年民航盈利企业经营状况的调研报告》就显示,2021年,中国民航全年行业亏损达843亿元,只有5家航空公司实现了盈利。

  而在已经披露业绩预报的上市航司中,只有海航和春秋航空因为非经常损益获得的盈利,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预计亏损额均超百亿元。

  对于已经到来的2022年,国际航协预测,2022年的航班运输量将达到疫情前水平的93%,预计将达到34亿人次,只相当于2014年的水平。多位行业内人士则预计,随着全球加快推进新冠口服特效药的研发,行业积极联手推出疫苗旅行通行证,在口罩+疫苗+特效药多重保障下,2022年下半年国际复苏预期在持续加强,而国内航空市场也将好于2021年。

user avatar

具体型号是波737-89P,这架客机的注册号:B-1791,引擎型号:CFM56-7B24,2015年5月6日首飞,机龄6.8年(来自空中浩劫吧)。从子型号和机龄来看都看不出什么问题,只能等后续的调查报告了。

坠地前几秒视频:垂直向下……

参考 @龙牙 大佬的回答:

这个飞行轨迹十分符合升降舵突然卡在某个大角度的特征。

升降舵突然卡在大角度,有可能导致两名飞行员瞬间失能

此后什么“手轮配平”、“加速抬头”就成了无稽之谈,大角度升降舵可能导致飞机突然俯冲,这个姿态在驾驶舱就是巨大的瞬间负加速度:从脚部往头顶方向的加速度,大量血液突然涌入头部导致黑视、晕厥。


作者:龙牙
链接:zhihu.com/question/52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93651389509632




可以看出在出事故前飞机的高度急剧下降,这不像是空中发动机停车的情况,更像是出现了结构性故障(例如某些空气动力学部件脱落或损毁,无法保持滑翔状态);另外天气方面当地并无异常天气,所以事故可能是突然发生的,但就像另一位答主 @柴健翌 老师所说,至少在飞机坠毁前一直没有断电。

(51秒山火视频据辟谣不是相关视频,已删除)

20220321广西客机坠毁现场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77887899045890 20220321广西客机坠毁现场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77906782732288


国内航班在我心里的代名词一直是零事故、高安全性……

上一次出这么大的事故还是2010年发生的伊春空难吧?

希望乘客和机组人员一切平安……虽然这么说也许没有意义但我还是希望奇迹可以发生。


国内上一次有坠机事故还是2010年发生的伊春空难:


波音737机型因为不同子型号保有量大的原因,这些年多次发生重大空难,但至少本次发生事故的客机和之前有问题的波音737Max不是一回事。


近20年来波音737系列客机发生的事故:

2000年7月17日,印度联盟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2A8型客机在比哈尔邦巴特那机场第二次尝试降落时坠毁,约60人遇难。

2003年3月6日,阿尔及利亚的一架波音737客机在塔曼拉塞特坠毁,机上97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仅1人生还。



2005年5月23日一架秘鲁国营航空公司波音737-200客机在秘鲁中部普兰尔帕城附近坠毁。

2005年9月5日,印尼一架波音737-200型客机在起飞后不久就坠毁在棉兰市的一个居民区内,飞机断裂成数片并点燃了居民区内的房子。机上共117人,全部遇难。

2005年8月14日,塞浦路斯太阳神航空522号班机为波音737-400型客机,在希腊首都雅典以北马拉松附近山区坠毁,机上115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006年9月29日,戈尔航空1907号班机为波音737-800SFP型客机,由亚马孙州州府玛瑙斯起飞,在空中与一架巴西航空工业莱格塞600(Embraer Legacy 600)型飞机相撞并坠毁。机上机组人员6人,乘客148人,合计154人,全部遇难。

2006年9月29日,尼日利亚ADC航空公司所属波音737-200型客机从首都阿布贾机场起飞四分钟后坠毁。这架客机原计划将飞往西北部城市索科托。96人在坠机事件中丧生,9人幸存。

2007年1月1日,印尼亚当航空574号班机为波音737-400型客机型客机,从泗水祝安达国际机场(Juanda International Airport)前往苏拉威西岛曼纳度途中坠毁。机上96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飞机残骸及死难者遗体直至空难发生后10天才被发现。

2007年11月7日,南非全国航空723班机,下午3时50分从开普敦起飞,准备前往约翰尼斯堡,飞机起飞离地后10分钟,右边一具引擎竟然掉落,不过,机长仍然继续起飞,在空中盘旋把油料泄光后才回到机场紧急降落,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08年8月24日,一架属于伊泰航空公司的波音737客机在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马纳斯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导致至少68人死亡。

2008年9月14日,一架波音737客机在俄罗斯发生空难,机上87人全部罹难,地面无伤亡报告。飞机坠落一处废墟后着火焚烧。出事客机,载有82名乘客及5名机组人员,包括7名儿童,由莫斯科出发,在西伯利亚地区、乌拉尔山脉中部彼尔姆市失事坠毁。

2009年2月25日,土耳其航空载有135人的737-800于荷兰阿姆斯特丹降落时坠毁,机身断成三截,9人死亡。



2009年12月22日,美国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型客机22日晚抵达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诺曼曼利国际机场时冲出跑道,致伤90多人。

2010年1月25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航班从贝鲁特国际机场起飞后不久坠入地中海,机场消息人士称失事飞机起飞约5分钟后从雷达显示器上消失,机上载有85名乘客。

2010年5月22日,印度航空快运公司一架波音737-737-8HG(SFP)(WL)型客机(注册号:VT-AXV)当天早上在印度南部降落时失事,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共166名,其中158人遇难,8人幸存。

2011年7月30日,加勒比航空公司一架载有163人的波音737-800型客机在切迪·贾根国际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机身断为两截。事故造成数人受伤。

2011年8月20日,加拿大一架客运包机在北极地区坠毁,造成12人死亡、3人受伤。

2012年4月20日,巴基斯坦博雅航空公司,航班号为B4-213载有127人的民航客机20日晚间在伊斯兰堡附近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2015年10月20日下午,两架属于尼日利亚阿里克航空公司(Arik Air)所有的波音737-800NG飞机,在拉各斯穆尔塔拉国际机场(MMIA)通航航站楼的停机坪上发生地面碰撞,事发后阿里克航空将这两架飞机停飞。

2016年3月19日,迪拜航空FZ981航班波音737-800客机在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州目的地机场降落之际发生空难,在首次降落失败、复飞再降时坠毁,机上55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018年10月29日,印尼狮航一架由737 MAX 8执飞的从雅加达飞往邦加槟港的飞机坠毁。这是一架机龄仅0.3年的波音737 MAX 8飞机。机上的188名乘客和7名空乘人员全部遇难。




如果比价波音737系列和空客系列的事故情况:

至今波音737系列因事故而损毁一共169架,总交付7777架,事故率为0.0217,造成人命损失4859人,每次事故平均人命损失为28.75人。再说空客A320系列,至今A320系列因事故损毁26架,总交付5961架,事故率为0.00436,人命损失790人,每次事故平均人命损失为30.38人。字面上看波音737系列的事故率高于空中客车A320系列。但是我们看到737从1968年开始服役,而A320系列1988年开始服役,那么把早期型号的737放进来比较显然是不合理的,剔除了737-100和737-200的数据后,737系列的数据是这样的,共因事故损毁54架,总交付6652架,事故率为0.00812,造成人命损失1703人,每次事故平均人命损失为31.54人。平均每次事故人命损失这个和载客量密切相关,737的早期型号都比较小,可以看到后期载客量变大后每次事故平均人命损失也变大了。这样看,两者相差无几,但空客更好一些。 作者:丽爷是我女神 链接:zhihu.com/question/23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可能波音737给人事故率高的感觉,是因为这是波音目前唯一一款在投产的窄体民航客机?

所以,还是要看这次具体的原因和发生事故的子型号,才能判断责任到底出在哪里……

user avatar

发现我回答到了另一个问题上,现转载过来:

收集完善的信息尚需时日(包括黑匣子的寻找和解析,飞机维护记录,飞行员资料等),甚至需要几周乃至更久的时间,这也是空难调查的常态。

希望大家在节哀顺变的同时,保持冷静,不信谣不传谣。

此类事故原因,一般是多个因素一环套一环的,需要多方查找仔细求证,绝不是几句话的简单原因一蹴而就的。

我会在有新的准确信息后补充更新。


时间:2022年3月21日

航班号:MU5735/CES5735

出发机场:昆明长水,KMG,ZPPP

计划起飞:13:10 CST 5:10 UTC

实际起飞:13:15 CST 5:15 UTC

到达机场:广州白云,CAN,ZGGG

计划降落:15:05 CST 7:05 UTC

失联:14:22 CST 6:22 UTC

失事地点:广西·梧州·藤县

附近机场:梧州西江,WUZ,ZGWZ,距离约30km

机型:B737-800NG(不是之前停飞的B737Max8);

编号:B-1791

机龄:6.8年

航司:中国东方航空云南公司(东航一家独立性较强的公司)

乘客:123人

机组人员:9人


事故发生在14:22,飞机在约8869m(29100ft)的高度巡航,巡航速度约842km/h(455kt),正在广西梧州上空。

此时,飞机突然异常,高度急剧下降,短短3分钟内,高度下降近8000m!

目前已确认坠毁。

目前只能大概了解部分端倪,寻找和解析黑匣子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希望大家近期不要轻信来源不明、骇人听闻的“简单”谣言,等待准确的消息来源。

我将在后续获得更多准确消息后再进行更新。

根据一些现场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几点:


一块有中国东方航空下半部的飞机部件远离飞机主体落地区,已经被当地民众发现。

一架东航的飞机上,一共有3处标明这一信息的喷涂区域,其中两块位于机首上方,一块位于左机翼上方。

其中右侧机首是反着写的:空航方东国中。

只可能是左侧。

视频1截图:

而根据这块碎片的蒙皮和铆钉的分布,基本可以确认是左机翼。

空中解体的部件,其掉落位置远离主体坠落区,我们可以看到当地民众早已发现这块机翼残骸,但主体坠落区引发大的山火,一时无法接近。

从这一点可以大致推断:至少左机翼核心位置在空中发生了解体。

有多核心呢?

左翼基本上就没了。

一架飞机突然没了哪怕一侧机翼后,升力会急剧下降,如果是这类情况,几乎没有飞行员回旋的余地,飞机将以几乎自由落体的速度下坠。

这个猜测在另一个监控视频中得到了类似的印证:

视频2截图:机头向下(红圈中)

另一点可以佐证(必要非充分条件)这一观点的是,地面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广州机场还呼唤了很久的MU5735。

可以想象广州机场的空管同志们喊到后面是多么得绝望,他们不仅一直在呼叫,腾出了广州机场的所有跑道,甚至约束了所有西向东进场广州机场的飞机:不要降低高度。为的是给MU5735,给所有人留下哪怕一丝丝的希望。

倘若遇到紧急情况后还来得及反应或有机会控制,一般飞行员会挂出7700紧急情况代码。

小科普:飞机应答机主要有3种紧急情况代码,7500表示劫机,7600表示通讯故障,7700表示紧急情况。

显然,情况迅速恶化到飞行员难以快速处理的情形。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机翼在空中的解体呢?

我们暂时不得而知。

回顾民航史上的类似事故,JA123航班曾经因为维修维护不到位,导致紧固件松动,最终尾翼脱落,酿成了人类航空史上迄今为止单机最大的一次空难:

B737客机也因为其固有的尾舵卡死的设计隐患,曾经在90年代引发了一系列的空难。那些事故的绝望情形似乎更加惊悚,客机以4G的战斗机加速度坠毁:



这次事故终结了我国近12年4000多天的飞行安全记录。上一次空难是河南航空的伊春空难。

当然以上只是没有人员死亡的事故,其他非致命事故仍然有。

按事故金字塔的理论:每一期重大事故的背后,都是多起大事故,和更多小事故的积累出来的。

例如近期就有:

2022.3.1 AQ1305 CAN-SHS,货舱携带物品起火,成功迫降CSX;

2022.2.19 HO1231 SHA-TFU,前风挡玻璃破裂,成功迫降WUH;

2022.2.9 MU2287 XIY-UYN(2020.10.16 ZH9247 XIY-PZI),飞机跑道外着陆,飞机损伤;

航空飞行安全,仍然任重道远。


虽然空难的单次事故死亡人数偏高,但客机仍然是目前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远远优于公路,这一点可以参考这个回答,我就不再赘述了:



航空安全不仅仅是民航局和航空公司的责任,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科普知识。

尽管《空中浩劫》系列会吓跑一部分观众,但这一坚持多年的纪录片,除了一些瑕疵之外,在科学性上还是相当准确地为大家展示了几十年来空难的原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摩。

这些都是后话。


因为收集完善的信息尚需时日(包括黑匣子的寻找和解析,飞机维护记录,飞行员资料等),甚至需要几周乃至更久的时间,这也是空难调查的常态。

希望大家在节哀顺变的同时,保持冷静,不信谣不传谣。

此类事故原因,一般是多个因素一环套一环的,需要多方查找仔细求证,绝不是几句话的简单原因一蹴而就的。

我会在有新的准确信息后补充更新。

愿逝者安息,大家节哀顺变!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349724683137024


车载记录,最新的视频,飞机斜向下飞的,不是完全垂直。

大概是这个角度

再更一下FlightRadar24上的数据

可以看到中间有部分短暂拉升,超重感对一般乘客应该是难以承受的。

user avatar

人在广西,全程关注。

不能不说,这和92年桂林阳朔的那次空难距离实在太近了。

如果算直线距离,对于飞机来说也就是几分钟而已。

但愿只是巧合吧。

现在全广西最强的消防力量基本上应该已经全部到达出事地点,就连曾经因为传销闻名,经济最穷的来宾市都已经开过去14台消防车,基本上把家底都掏出去了。

广西消防紧急集结支援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375226462515200

虽然广西不少南宁周边的非正常人类给全国人民供应了不少笑料,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是没有含糊的。

user avatar

20220323补:

特别致歉:

我这个答案引用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规定》已经失效,应该是依据2019年交通运输部颁布的《民用航空器事件调查规定》(CCAR-395-R2)开展调查。

根据事件调查组新闻发布会发布,事发后,依据《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已成立由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同志担任总指挥的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民航局、公安部、卫健委、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民政部、国务院新闻办、国资委、地方人民政府等。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搜寻救援、善后处置、舆情新闻、疫情防控五个工作组,分别由相关部委和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负责。


原答案:

根据现有的这些信息,我只能沉痛地说:情况不容乐观。发现生还者的可能性不大,虽然救援才刚开始。

中国民航连续138个月、4227天安全飞行记录清零。上一次坠机事故发生在2010年8月24日的黑龙江伊春。

民航飞行事故调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在调查结论未出来以前,不好对事故原因进行猜测。

根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等级》(GB 14648-1993),此次航班民用航空器坠毁发生在民用航空器飞行期间,应该属于飞行事故。

根据这个分类标准,此次坠毁事件属于重大或特别重大飞行事故,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发生飞行事故后,根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规定》,应该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

同时鉴于此次事故可能是特别重大飞行事故,应该由国务院授权国家民航局主持调查。

民航局主持调查应该在120天内完成,并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事故调查主管部门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最后,根据下面这一条,我想大家都应该等官方发布调查结果才对。

user avatar

就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飞机是从三万英尺的巡航高度突然坠落,在两分钟内高速撞击地面,继而引起大火。

当地村民在现场拍到了飞机蒙皮,周围散布有大量飞机残片,疑似发生了空中解体。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84073088143360

虽然期待奇迹的发生,但就现状来看,机上乘员应该是凶多吉少了。

默哀。

无论如何,这件事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希望各方都保持基本的人性,不要拿这事玩梗,也不要各种阴谋论,一切等黑匣子找到之后自有定论。

这起事故不应该成为任何一方相互攻讦或者调侃的工具,那是一百多条人命。


最新消息——可能没有空中解体,根据现场附近监控信息飞机可能是垂直俯冲扎地上的……

user avatar

更新:中国消防官博号发了坠机现场的航拍视频,转发一下

@中国消防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337842875211776

现场情况很清晰,飞机粉碎性解体,残骸分布集中,被垮塌山体泥石掩埋,可见撞地瞬间基本没有水平速度,跟部分流传的远景监控中飞机大俯角坠落情况吻合。

撞击点周边距离稍远的植被保持完好,火场不大,可见某个“坠机引发严重山火”的相关视频是以讹传讹。

这种情况,无法奢望机上有幸存者,希望CVR和FDR还能保持完整……1992年的南航桂林撞山事故当中,飞机也是粉碎性解体,造成了CVR失踪及FDR损坏,给后续调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分割线———————

以下为原回答有修改:

难以置信,也不愿相信

但悲剧已经无可挽回地发生了:东航B-1791号波音737-800,以近乎于最惨烈的形式身碎大地。

我不准备妄测原因,从现场来看,一定发生了极其不寻常的情况。找到生还者的希望十分渺茫,但国家不会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只愿善后工作及事故调查能够迅速开展,给生者交代,令逝者安息。

在此呼吁各位朋友:此时此刻,拒绝无依据的猜测,以及对【非官方未处理】现场视频的随意转发,这些都是对殉难者的不尊重。

*特别解释一下,此处说的“现场视频”,指未经图像处理的坠机地点惨状,远景的监控画面等个人觉得问题不大,但类似于吃瓜群众拿手机拍的、一片焦土上冒着青烟的金属碎片和残肢和泥浆混合物——扪心自问,这东西发出来合适吗?

user avatar

不了解情况,也不懂飞机,随便说一句。

我妹妹在南航,疫情两年,每次执飞回来都隔离十几天,已经二十多次了。这种情况,人其实很容易出精神问题。

user avatar

首先排除极端天气和737Max系的飞控问题,这个其他答主说过了,航路气候其实相当理想,飞机飞行高度也比较高。与737Max不同,737NG的飞行员实际上拥有最高权限,不可能是飞控强制低头——大不了飞行员用钢索拉回来就是。

然后是人为因素(恐怖袭击、报复社会)和737NG出现过的结构裂纹问题,在没有明确证据指向人为之前,我怀疑是后者,即——飞机在空中出现结构上的故障,可能导致失去了某块气动面或者客舱直接破裂,以至于飞行员甚至来不及挂出7700就开始了坠机过程,2分钟内面对飞机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情况,实际上99%以上的飞行员都不可能做到有效处置,甚至驾驶舱的机组可能在一开始就陷入昏迷甚至殉职了——不过这种情况的疑点在于,这种情况下飞机应该是螺旋坠毁的。

刚刚受人提醒了一下,737NG也出过锁舵的问题,很可能舵面锁死飞机配平力矩使得俯冲角不断增加,以至于最终接近垂直坠毁。

当然,如果是以上的两个问题之一,从厂家到场务的责任都是不会少的,悲观估计737NG甚至整个737系飞机可能会停飞一阵子,进行一次全面的故障调查。利好空客A320,至于919,人家适航取证都没飞完呢,就不要瞎带节奏了。

最后,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推荐各位出行选择飞机时尽量选择空客的飞机,暂时避开波音一段时间。另外就是,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一个结果都不要信,这也是现代互联网人的基本素质了。

user avatar

737驾驶人员分析一下目前能想到的可能性。

首先借张图,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下降率为3万尺每分钟的下降率和地速。

地速为376节(以下速度单位统一为“节”与飞机使用单位统一)地速受空中风的影响。

737的空中巡航低高度7200米左右,表速一般在280-300左右。
10100米左右或以上的高空,会飞马赫数空速。一般都是0.78左右。谨慎一点的机长会飞颠簸空速0.76。

地速会因为高空风的原因,范围在280-550节之间,都属于正常范围。大约为800-1100公里/小时。

科普表速是飞机仪表显示的,飞机相对于空气的速度。而地速是飞机相对于地面移动的速度,受顺风、逆风、侧风的影响。

这种速度下,除非人为因素控制,基本不会导致飞机失速。自动驾驶接通,飞机平稳的以巡航速度飞行。人生幸福,岁月静好。一般的故障,亮个故障灯,读读检查单就齐活儿了。有啥事落地再好好伺候。

人为控制失速的时候,一般会采取机头大角度上扬、或者横侧大坡度进行失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螺旋下降,转着圈的往下栽。

这种情况下基本上飞机会先有一个很大的上升率上升高度消耗掉速度,然后歪向一侧开始螺旋下降。图上的高度明显不符合这个猜想。而且飞机临近失速的时候会有“抖杆”提醒,你要是握着驾驶杆能甩一地鸡皮疙瘩,还都是筛碎一地的那种,真是用尽了办法怕你不知道。

那么就有另外一个可能,直接蓄意强行按机头俯冲,空速会急剧的增加逼近表速Vmo,也就是飞机的极限结构速度。737机型是表速340,超过这个速度就有结构解体受损的风险,也就是视频中大翼会有破损短缺的原因。这种大幅度的操纵飞机,那么必然会有另外的机组人员进行阻止和强行拉升,造成不稳定的曲线下降。从图上的下降曲线观察并没有挣扎的痕迹。

现在的业内规定是:任何时候,驾驶舱必须保持2人以上同时在驾驶舱里。没有人进来顶替的时候,拉裤兜子里你也不能出去。

两人制时(只有机长和一位副驾驶执行航班时):
机长或者副驾驶出去上厕所的时候,必须进来一个头等舱或者乘务长顶替。
三人制时(机长搭配两名副驾驶):
机长或者副驾驶出去,另外一个跟班副驾驶上座。
MU5737为三人制,也就是拥有另外一个懂行的副驾驶同时在驾驶舱。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排除蓄意

还有人在不停的考虑蓄意。说的再简单点,驾驶舱你坐里面,看着旁边的小伙子脱开自动驾驶就往地面怼。你能不能一蹦三尺高?你急不急眼?


巡航高度我看的某音是29100英尺,也就是8900米。也就是九千米的高空1-2分钟内坠机。我们运用高中的物理知识简单的计算。G取值为10,时间为根号下2000,约等于44.7秒,算上飞机在空中有空气阻力,所以1–2分钟左右的时间差不多符合我们的计算。也就是说飞机基本上是突然的结构性损坏导致突然失去控制而坠毁。

再说的通俗易懂一点,就是:飞机是自由落体下来的

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考虑通过游戏《微软模拟飞行》体验一下俯角90度是什么概念。(有学习版)

游戏模拟画面

能导致这种夸张的姿态,我更倾向于结构性损坏,直接导致飞机无法控制。

例如:机翼或控制面板断裂,机体直接断裂等结构性的损坏导致飞机无法控制。但是在下面的视频中基本排除了飞机机翼断裂或者机体损坏的可能性。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310507014721536

如果看不清,可以放大此图片观看。

从图上可以看出飞机的大翼基本上是完整的,哪怕略有缺损基本上也可以定性为空中大空速大负载导致的解体。但是无法排除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的完整性

所以此处疑点比较大:尾翼的完整性和可控性

其他想法

1、其他故障

飞机哪怕所有发动机失去动力,也可以依靠下降高度来获取动能,俗称:滑翔。并且考虑在附近的备降场进行迫降,飞行员是可以通过心算完成高距比简单的计算的,高距比算的饱满一点,最后进近阶段通过减速板、放起落架、放襟翼等方式消耗过多的能量完成正常着陆。并且视频中也可以看出,飞机完全不是以滑翔的方式着陆。其它如电路故障、着火冒烟、发动机脱落等故障同理,都不是造成坠机的原因,都是可以通过检查单解决的。

包括以下故障,都是日常训练科目:发动机失效、释压、玻璃破碎等问题。

1.2、失火

正常货舱、客舱、发动机失火。机组会正常做失火检查单,关闭一台发动机或紧急下降并7700寻找备降场。这些情况都是在日常训练中必备的训练科目,可以正常应对。但是如果是货舱等突然的爆炸,正常会引起释压等情况。并不会严重的影响操纵。除非是巨型爆炸,炸到飞机操纵面无法操纵,才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基本在安检的时候就被扣下了。

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并不是没有可能。

只要是飞机能飞的故障,相信我,飞机还没碰地你就知道了。

2、蓄意将机头下压造成

首先,蓄意将机头下压至将近-90度的俯角,哪怕是配平向前打满人力也是无法做到的。在飞机形成大俯角以后,空速会极具的增加形成让机头上扬的力矩。

在大空速下哪怕是两个人同时用力,别说用吃奶的劲了,把你三四十年吃的饭一起算上,也推不动杆。

更何况驾驶舱里的另外一个懂行的副驾驶在旁边阻止你。

科普:737机型的操纵杆是钢缆传动,液压辅助。也就是操纵力会按比例传输到杆上,极限俯冲的杆力是人类无法完成的,正常的飞机下降率只有1000-2000,最大也不过3000-3500(高度高,下不来的时候的极限操作,玩不溜容易被停飞)

而空客系列飞机是电传操纵杆,也就是侧面的那种。我是飞737的,空客没玩过就不献丑了。总之就是737配平不配好能重的你怀疑人生。

3、7500,看安检问题了,在没有任何锋利器具的情况下,进入驾驶舱并且制服三位驾驶员,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操纵飞机。

个人认为不太可能。

4、机械故障+机组处置不当。

有可能。

例如单发失效后,机组错误的判断方向踩错方向舵,会导致飞机严重失控。但是高空中失效,飞机偏移是比较缓慢的过程。哪怕是不做出操作,自动驾驶(巡航的时候一定会接通)也有充足的控制力保持飞机的飞行。在充分判断出情况后可以做出充分的处置。其他的故障,我也想不出了。

5、天气原因

天气造成的原因无非是两种:严重颠簸和空中风的急剧变化。

空中风的变化,基本只会造成空速的变化造成超速的风险,但是这些原因不会造成坠机。而严重颠簸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机上的人员伤害。一般不会造成飞机姿态的剧烈变化,哪怕是造成姿态的剧烈变化,在机组的修正下完全可以完成正常的飞行。那么剩下的就是断翼。

这种情况我也没法说了,只能说凡事都有那么点可能性。

6、机械卡阻

每个航段滑行前,如果你自己观察会发现飞机上的会有片状的导流片在上下移动。那就是驾驶员在测试飞机操纵系统,进行满动作的操纵。也就是在滑行前,飞机的操纵系统是好的。那么另外的可能性就是高空结冰。但是高空结冰卡阻只会将控制舵面冻结在当前位置,也就是巡航状态下的舵面位置,并不会造成急剧的俯冲状态。缓慢下降到低空高度就会解决。

所以我认为,在高度开始下降前的飞机数据流,是事故的关键,只能等后续调查。等待黑匣子的记录,是破解这个谜团的关键。

图上的低速从490锐减到390可能也是一个疑点,目前没有想通。

最后怎么说呢,愿平安。

我仍然相信我国的民航,会走出更高更安全的康庄大道。

还有什么想法的可以留言,我从专业的角度解答。

更新:雷达数据分析

有大佬的分析,个人只根据分析进行讲解个人看法,下图为雷达抓取的应答机数据。此处的速度应该均为地速。(数据来源均来自于网络,个人不负责保证数据真实性)

先看下大佬分析:

个人分析,从截图这一段开始。

每一行的时间间隔大约为15秒。

一、首先分析航迹

飞机的航迹从100开始15秒后转为98,偏转了2度。

如果是蓄意:作为我的想法,向下压杆并形成了2万多的下降率基本上人力无法完成是其一,而且我会同时选择左坡度或者右坡度打满,2度的航迹偏差约等于手动直飞。

并且从91度开始,修回到了100的航迹,过渡修正以后又从140度航迹往100度修正。可以想象机长或副驾驶一定在拉杆的同时喊着“航向!航向!修正航向。”

因为在飞行过程中,如果非指挥性质偏离航道,对于飞行员的处罚是非常严重的。

二、分析地速

飞机从正常巡航保持8900米高度,地速为457节。突然产生了2万英尺/分钟的急剧下降。并且地速从457开始减小到386。

科普:地速开始减小的原因。

飞机的地速测量是通过GPS测算的,也就是飞机在地球上移动的水平分量上移动的距离除以时间测出的地速。飞机开始急剧的下降,空速由水平的向前移动开始转为向下移动。所以空速的水平分量减小,导致从GPS上来看,地速减小。但是在飞机中看,表速是急剧增加的。

在地速520的那一行我们可以看出,地速从429增加到了520。也就是说飞机从俯冲姿态已经开始修正,下降率不断的减小。地速从巡航的457增加到551,净增长值为94。

如果按表速来算,8900米高度飞马赫数0.76,表速大约在260-270左右。增加了94大约为360节。已经超过了340的Vmo(机体结构极限速度)后面更是达到了最起码400的表速。

三、分析下降率

在地速551的时候,飞机的下降率已经开始好转到16800英尺的下降率,我相信飞机中的下降率表是远小于这个1.6万英尺的下降率的(地面数据都是从时间和飞机的位移变化算出的,和飞机内仪表显示的数据差异比较大,尤其是升降率表

在下降率1.68万英尺的时候,飞机的好转开始减缓,但是仍旧维持在危险的2W左右,后续继续开始拉升,下降率从1.5万开始转为上升率,一直到正上生8400尺。地速达到了惊人的590节。根据上面的估算,空速已经达到了大约400节,并且同时拥有着巨大的又下降转为上升的负载。

科普:8400的上升率是什么概念。

正常的737起飞大约重量在60-70吨之间。在起飞离地的时候、甚至是大上升率的时候,上升率基本也就维持在3500左右。这还是经常发生在条件满足以下:目前疫情、飞机只有十几个人、55吨-60吨轻负载、并且搭配发动力减推力起飞的情况下。

个人认为,在上升率8400以后又出现失控的原因:

1、飞机负载过大造成解体、操纵面失控

2、故障复发

3、飞机仰角过大,超过临界迎角造成失速

user avatar

21日下午,澎湃新闻向监控画面拍摄公司梧州市北辰矿业有限公司核实该视频的真实性。


已经正式视频的真实性了。

北辰矿业有限公司一位员工向澎湃新闻证实,网传飞机坠落的视频画面确实是由北辰矿业公司拍摄,“我们在山上有安装监控摄像头,距离飞机坠毁事发点大概只有一公里左右。”

前述北辰矿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称,事发时,他正在矿区的山头工作,该山头大概距离飞机坠落地点有三四公里。突然听到一声爆炸声,“我以为是隔壁山头有人在放礼炮,爆炸声持续时间不长,没想到是飞机失事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95190364459008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一个记录了飞机最后影像的视频。

从逐帧分析来看,飞机在最后几乎是垂直下降的。

也有同学质疑这个视频有卡帧,我逐帧的翻了一遍没有看到有P过的痕迹。


同时根据视频里的名牌来看,是梧州北辰矿业有限公司,从区域上看也符合情况。

也有网友推算只有直下这种方式,才能让飞机从这么短的时间内直接坠毁。

至于机上的人员应该是凶多吉少了,不过这么快的下坠速度,乘客应该是全都昏迷了,只能说离世的时候没什么痛苦。

太难过了。

user avatar

这个视频里面

可以清晰看到“中國東方航空”的下半部分。按照涂装习惯,应为左翼上蒙皮或是右翼下蒙皮。

再注意到图1的航字下面有黑色标识,依稀可见后两字为“油尺”。再结合破口部位规则的椭圆形轮廓,对照工卡。

其显然为B737-800的右翼下蒙皮,约在红框位置。

如果此件散落位置确实较远,应考虑该机空中解体。尤其是此件平整且尺寸很大,几乎不可能是先随整机落地之后弹起散落的。也没有大范围烧蚀痕迹,此位置是主油箱。所以我认为此件与飞机的脱离发生在飞机触地之前。

另外,考虑到飞机坠毁前的高度和速度均非常稳定,所以这不可能是飞控问题。因为飞控出问题一定存在飞行员与飞机的搏斗,飞控系统的异常会被飞行员尝试修正,所以高度和速度会有一个波动的过程,而不可能突然表现为自由落体。两个飞行员同时失能太过离谱了。所以我认为是结构失效在先,飞机失去气动面,飞行员操作失效,最终坠毁。该碎片可能是右翼结构突然破损的结果。

从评论区借了一张图。注意红框内的数据极为稳定,说明问题是突发的且飞行员根本无从干预。至于坠落开始之后的数据,我认为此时传感器误差太大了并不可信,速度和高度传感器实际上都需要获取压力数据,在异常的姿态和速度之下数据可靠性存疑,需要地面雷达测得的数据了。

当然了,此说最大的问题还是散落范围,如果散落范围较小,可能是进入稳定俯冲之后再解体的,那么这些气动部件的丢失也就不是飞机坠落的直接原因了。这时要注意,气动稳定性的突然丢失肯定会导致急剧的姿态变化,但这不一定意味着剧烈的旋转会持续直到触地,飞机可能会回到稳定状态。现在凭所谓的坠机实况视频来判断飞机气动面有没有丢失比较难。而且在没有大范围搜索结果的情况下,暂时无法得知其残骸确切的散落范围。我的上述猜测主要是基于其剧烈下降之前的飞行数据非常正常这一现象做出的。

对比一下:

这是737max飞行员与飞控系统搏斗的结果,飞机从平飞进入抬头-低头交替的状态,此时飞机的高度记录应该呈现波浪状,而不可能于此次东航坠机一样表现为稳定平飞之后突然急剧下落。

纯属神棍,仅供参考。


补充一下,我发现很多人过于依赖飞机本身记录的数据了,这种思路存在很大问题。

例如:气压高度表得到高度数据需要依赖准确的静压数据,而静压的获得需要静压孔与v方向尽量垂直,静压管在飞机上的指向与机身轴线平行,静压孔开在侧面。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飞机在来流速度v与机身轴线一致时获得较准确的静压数据,但是在飞机姿态剧烈变动时,静压孔与v垂直不再能保证,此时获得的压力数据是不准确的(原因很复杂,不详述),所以此时飞机记录所得的速度和高度数据不能类比稳定飞行时的数据使用。

——周峰,赵克良,张淼,汪君红.民用飞机静压孔布局规律[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7,35(06):823-827.

至于用模拟器飞出这些参数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也存在根本问题。如果飞机是先丢失重要气动面的,那么模拟器的结果就毫无意义,因为里面根本没有新构型的气动特性。

user avatar

据说有一位旅客赶不上飞机。

曾经的民航人,安全课说过,几千次的微小事件、几百次的小事件、几十次的事件,就会组成一次重大事故。

所以要在几千次的微小事件时,就把它打破,让它不发生,从而从最大程度避免最后组成重大事故。


希望事故尽可能少伤亡。

user avatar

热榜前三,死亡、瘟疫、战争

user avatar

复述一个朋友的观点: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越不景气,出事概率越大,东航已经巨亏两年了,是真没钱,设备将就着来,岗位精简(你觉得精简的都是什么岗位),人员消极怠工,人才转岗的转岗,流失的流失。航空业现状很像14年的化工行业,也是设备老化,人才流失,然后路子越来越野,最后就是各种爆炸新闻不断,直到15年把天津港炸了,来了个大整顿,这两年行业景气了有钱了,爆炸也少了.

user avatar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

人的一辈子,其实都是活在概率(偶然性、模糊性、不确定性)里。

希望所有航空从业者跟专业飞机出行的旅客起降平安……

user avatar

不知道具体原因,只能等调查结果,我们说的再多也都只是猜测。

个人不认同网上有人说不太可能是波音737NG有问题的,成熟的机型也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个时候大言不惭说不担心是不太负责任的态度。

另外,东方航空已经停飞旗下所有波音737-800飞机。


至于是否是人为操作失误,或者是什么原因导致机组失去意识后飞机失控下坠,或者是阴谋论的讲法是否可能是飞行员报复社会。不能排除这些种嫌疑,可能性都会有,具体是不是还得等官方调查结果。

对于这种急速的下坠,如果有自动地面防撞系统,只要飞机还是可控的,还是有不小的几率救回来的。

我是个纯外行,不清楚现在民航客机是都有引入。不过我目前搜索到的的美国洛克希德马丁的F-16有使用,空客的A-400M有使用。

自动地面防撞系统实际范例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356468160229376

在这个视频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Auto-CGAS把下坠的战斗机拉起了。

在我看来,这种技术用在客机上比用在军用飞机上同样有紧迫性。


说的比较杂,也很不专业,大家见谅。

祈祷加上人员能够奇迹生还了,亿分之一的希望也好。

user avatar

我的妈呀,刚群里有老哥发这个,我人傻了。祝安好

user avatar

飞机怎样才可以机头向下垂直坠落

大家先想想,小时候玩的纸飞机有没有可能让它机头朝下垂直俯冲到地上?

不算飞行员,苏州猎鹰学的山河小飞机私照……说下我的猜测(可以一起讨论)。

飞机机头向下或向上是通过拉杆控制机翼后半部分的角度来实现的。如果仰角过大,那么飞机会失速下坠;如果俯角过大,那么飞机会向下俯冲。

失速在高空中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严重失速的话,还是可以通过向一侧倾斜做转弯使机头改变方向,慢慢让机翼吃到上升的力。失速在极端情况下,如果驾驶员操作不当猛拉,可能会因为g值过大造成飞机解体转为俯冲下坠,因为现在的新闻倾向于下坠时机体较完整,所以不太可能。

第二种,就是俯角过大了。这种情况有两个可能,第一是自动飞行阶段地平仪(激光陀螺仪)坏了或者襟翼无法操纵使得飞机无法重新回正角度;第二就是飞行员人为推动操纵杆使得飞机垂直向下。俯角过大的话大飞机是拉不起来的,简单来说就是真的了垂直的阶段那神仙也难救。

第二种的的前面一个情况在人类空难历史上非常多见,早期是电力系统问题导致地平仪和襟翼等误差越来越大;近些年则是激光陀螺仪失灵,但我浅查了下空难史,都没有见过不解体且垂直冲向地面的(一般至少有个十几度)。因为在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向下俯冲,g值会相当大,大飞机不是导弹。除非要满足1.襟翼和陀螺仪同时故障 2.所有引擎失灵。

剩下的就是飞行员误操作或者出于故意了。

愿逝者安息,默哀。

user avatar

看了那个视频,心里凉了半截,近乎自由落体式的坠毁。估计凶多吉少了,大概率是无一幸免,唉

user avatar

2022年起初是疫情的大爆发,然后是俄乌战争,然后是坠机事件,后面很可能就是因为俄乌战争导致的饥荒了,瘟疫、战争、饥荒……,最后希望愿世界和平吧!我也不祈求大富大贵了,但愿能平静老死吧!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官方开始说的是机上有133人后面发现好像有个人没登机,应该是这位老哥吧!


user avatar

肯定是飞机问题。

机组多人,而且飞行员尝试过拉升,也成功了。。但是最后还是垂直往下坠落。。

不可能是炸弹之类的。

只能是飞机问题。

user avatar

现在情况不明,等局方事故报告吧,想写一写知道这件事之后的感受

因为疫情的缘故

我们在分AB组上班

下午轮休刚做完核酸

人民日报推送给了我这个新闻

其实,我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的

因为上班的时候我们很认真了

大家都是绷着弦的

管制指挥空闲时间里抖腿都不行

但是万万没想到,还是出了事故

每次开会耳提面命的都是

起飞、进近这两个阶段是事故高发期

盯好ILS、VOR、DME啊,查好转报啊

看好气象数据库还有自观保证运行正常

为了保障安全,机房台站都装了摄像头

就连电力参数空调参数都传过来实时监测

甚至三个岗位都开始开展为期一年的安全能力、业务能力提升活动

甚至其他行业出了安全事故我们都要学习

时时刻刻敲响警钟不碰安全红线人民生命线

我们以为这很够了

但是出事的时候,又很悲伤

每一件事故都能在意料之外

真的好无力

好像背了千万遍的海恩法则并没什么用

大家都在为那个没乘坐到飞机的旅客高兴

但是我却为保障了这架飞机的同行感到难过

真的宁愿绩效被扣光也不希望人命有殇

作为通导每天最开心的事

莫过于主频畅通备频不用

121.5沉默如常

NF参数稳定无雪无雨无霜

航行平安起落顺畅




在事实面前谣言都是纸老虎

user avatar

注意升降舵。


飞行最后阶段速度骤然增加,高度急剧下降,正好处于航段最后开始下降阶段,飞行员必然操作升降舵。如果此前升降舵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升降舵卡死,飞机姿态与这个飞行曲线比较吻合。


从现场流出照片视频可以看出:


1、飞机没有偏航,藤县位于航路上,正好是航路末端下降高度的位置:


2、大量航空燃油正在燃烧引发山火,飞机必须要保证备降所需航油,因此此时机上还有大量燃油;


3、有碎片在巨大的撞击力下飞到了很远的地方。

看碎片形状应该是机翼构件,是很大的一块蒙皮。



以上信息可以确定:飞机没有迷航,没有燃油耗尽。


那么飞机撞地之前有没有解体目前还很难说,在巨大的过载下有可能撞地前已经部分解体,但是这不影响尾舵的问题。


当时广西藤县的天气情况并不算是恶劣,这是风云4A卫星给出的当时当地卫星云图:


因此可以排除恶劣天气导致的极端气象坠机,飞机此时位于巡航末端,飞行高度还非常高,不大可能因为气象原因导致撞山。




总之,排除天气、迷航、燃油耗尽等因素,最大可能应该是尾舵卡死。波音737这个飞机尾舵卡死导致坠机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波音737-88NG这个机型具体尾舵结构我就不知道了,当然事故分析调查也不是我一句话的事情。


我建议好好查一下尾舵,尽量收集尾舵残片。


尾舵卡死后飞机的姿态变化与记录到的飞行轨迹非常吻合,就是高度急剧下降、速度急剧增加,我觉得有这个可能性。


无论如何,希望起落安妥……

user avatar

刚才在开车,听到广播里插播了一条“...5735...”当时心里一惊,我寻思我也没违章啊,就算违章也不至于在央广公开批评啊

后来定神仔细一听,原来是东航MU5735坠毁。太可怕了。

这件事情最悲哀的是,飞机是从8000米高空坠落的,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飞机自由落体,也需要40秒左右的时间坠落,考虑到空气阻力和飞机姿态,坠落时间会更长。

大家一定有过在睡觉的时候做梦,一脚踏空从高处摔下而惊醒的时候吧。想想那仅仅几秒钟的坠落感,就足以让你惊出一身冷汗,心跳加速,大口喘气。而MU5735航班上的乘员要经历40秒甚至更长时间。

这是多么绝望的40秒啊

希望这只是一个漫长的噩梦,一觉醒来,发现家人正在机场等着自己回家。

user avatar

前空乘。

就在飞机失事的下午,

我还在抱怨,

因为2020的疫情,休了一年半的长假,最终“丢了”喜欢的工作。

不得已转型,业务正在上手。

又遇到上海疫情,7天做了6次核酸,园区封闭,无法外出面访客户,工作难做。

看到友人转发的新闻,

瞬间就哭了。

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生活呢?

且活且珍惜。

感恩2284小时11分钟的安全飞行经历!

希望还在飞的你们,

起落平安!

user avatar

更新:

1.昨天被这个律师气到了。

我认为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专业人士都在焦急等待调查报告的时候,某名不懂飞行的律师,开始接受采访分析事故了,还自称民航专家。

这就是蹭热点,玩炒作了。

这样的律师不好好打官司,干这种“跨界”之事,我认为跟吃人血馒头无异!

2.其实之前巴拉巴拉说了一堆,一开始是想发表点观点,后来纯粹是为了回应大家的疑问。请大家耐心等待调查结果吧。所有的推测,都会给出一个科学结论!

========================================

本来想睡觉了,但上床后手欠,打开评论看了看又起来拿出电脑,更新一下回答:

1.针对美国威胁论:

不知道有没有人关注过我以往的回答和文章,我个人非常反感美国的霸权行为以及动辄就拿某些“高大上”的意识形态扣帽子。但作为一位737飞行员,我想说的是,这次事故与阴谋论极大概率无关。

737NG(注意不是MAX),自动化程度,非常非常低(相比于绝大多数民航客机),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B777飞机上,飞行员操纵驾驶杆,更多是通过电信号,与操纵舵面进行交互,而在B737NG上,其操纵力的传导,是靠钢索,那么钢索很重,人怎么“掰”得起呢?中间靠液压助力(严谨地说,777上也有哦),大家可以脑补一下2000年前的桑塔纳什么概念。B777这种重型机相比于B737NG(后文简称737,指的都是NG系列,不是MAX)相当先进,如果说B777相当于宝马,B737真的就是普桑、捷达。

同时,相比而言,空客系列的飞机甚至比B777理念还要新。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上面说的液压助力系统,在737上有三套相互备用的液压系统,以确保主要操作系统可以正常工作(737是以上世纪50年代美国军机为模板设计,当时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这个飞机打娘胎里就注定要搞一大堆备份系统——为了安全嘛),如果有一套液压系统压力过低,隶属于737操纵系统感觉压差系统会提示机组这个问题已经存在。

好了,当我刚接触737时,我一听,感觉压差系统,我天,高大上呀,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当我看到实际部件时,简直大跌眼镜——原来那玩意看上去真的就是个机匣,机匣里的主要部件是弹簧、指针一类——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蒸汽朋克是个啥。另外感觉压差系统通过什么给飞行员报警呢?答案只是一盏灯,对,就是个灯,没有什么科幻电影里的屏幕,叭叭叭跳出来一堆工整的字符,告诉你哪里哪里出问题了。

737的飞行员,就是通过这些非常原始的灯光系统来判断哪些系统出了问题,然后按照相应的程序去处置——这就是737飞行员要花很久与飞机磨合之处(之一)。

好了,各位,就这样的飞机,你要是说美国佬能远程搞坏、操纵啥的,我真谢你,你抬举这飞机了。而你非要说有,那好吧,或许有,但请各位相信,中国99%以上的飞行机组(2-3个人),可以搞得赢!

2.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的疑问:

到底什么原因,我们只能等待调查报告。

我认为,飞行事故调查是个非常严谨的工作,而且它要对全社会(当然包括受害者及其亲属)负责,因此整个过程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他的结果最可信。

同时,作为一个从业者,其实我更希望管理当局在这样严重的事故中,不仅还原事实真相、追究落实责任,更应挖掘一些深层次原因,从而使我们的民航未来更加安全、舒适。

此外,事故发生后不久,我观察到许多媒体报道并未体现出有多专业,他们似乎除了博眼球没有任何价值。我本身写这个回答并非为了什么“流量”,只是为了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仅仅是猜测),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朋友留言。我希望大家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给他们一些时间,相信他们会给全社会一个科学专业的解释。


————————————————————————————————————————————————————————————————————————————————

一个737飞行员的思考:

1.一分钟下降5-6k英尺,基本上有点超人下降的意思了。

2.民航飞机,尤其是737这种经典飞机,空气动力设计是非常科学且平衡的。飞机低头,速度增加,速度增加,升力就增加,飞机会抬头。正常情况下,想飞出这种俯冲效果,在737ng上,真太难了。

3.一开始我感觉只有空中解体,但看现有的视频资料,飞机最后处于完整俯冲状态(貌似没有机体破损),这就很诡异了。

4.想了下机械故障,只有空中发动机反喷非指令移动有这样的破坏力,但那种情况下,一个发动机反推非指令移动时,飞机会像飞碟一样螺旋下坠,也不符合看到的现象(直线俯冲)。唯有可能的是,两个发动机反推都如此出现故障,但这个概率嘛……天,比拼多多五万块砍到手机的概率还小吧……

5.要么就是极端天气?

6.要么就是机械故障、一系列失误、以及极端天气中的组合……哎,大家还是等通报吧。

user avatar

看报道已经失事了

机上乘客+机组原定133人,1人迟到,所以机上人数比最初新闻少1人。

飞机为波音737-800,不是737MAX系列

运营机构∶中国东方航空

注册号:B-1791

机型∶B737-89P(WL)

机龄:6.7年

机上共有旅客123名(无外籍旅客),机组人员9名(飞行员3名,乘务员5名,安全员1名)。截至目前,未发现机上幸存人员。事发飞机为2015年6月22日引进,截至事故发生时共飞行8986架次,总计18239小时。


飞机为巡航阶段无预警失事

飞机最后位置在梧州藤县,还在昆明-广州的航路上

可见飞机从9000米左右的巡航高度下降到1000米以下,只用了不到3分钟时间。

补充最后阶段详细数据:

曲线

轨迹


来源:China Eastern Airlines flight 5735 crashes en route to Guangzhou | Flightradar24 Blog


据监控视频显示,飞机几乎垂直坠地

东航飞机坠地瞬间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88612138815489

飞机坠地后,已经引发山火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95280793501696

从当地村民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部分机翼

疑似飞机机翼部分蒙皮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81947612790784


信息汇总

1.坠地时机身主体应该还在一起,速度极高,基本垂直坠落。

2.飞机机翼的部分部件离主体距离较远,不排除部件在坠毁过程中脱落的可能性。

3.飞机没有发出任何遇险信息,没有时间挂出7700代码。

说明飞机的故障发生得非常突然,突然到飞行员还没能向地面报告遇险。


今天是自2010年伊春空难以来的第4227天,希望搜救能出现奇迹,也希望所有行业的人都能平安!


user avatar

从FlightRadar24提供的航班航行数据来看,飞机在刚开始脱离巡航高度进入下降流程数据就出现了异常:

从速度- 高度数据可见,在进入下降流程大概2分钟,飞机的速度出现快速的下降,掉高度变得很快,飞机驾驶员试图挽回飞机,速度出现短暂的上升(仅仅几十秒),但是飞机掉高度的情况没有改观,甚至有些许恶化。

这种情况推测(仅仅是猜测)是飞机已经失速了,飞机无法改出失速情况。

所谓“失速”: 飞机的升力由机翼在空气中运动产生,也就是说要有气流流过机翼才有可能产生升力。当大于一定速度的气流平滑地流过机翼时,会在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产生不同的压力,上下表面的压力之差就产生了升力。如果飞机的速度不够,机翼上下表面没有足够的压力差,也就产生不了足够的压力。这种情况就叫“失速”。

飞机失速的原因一般是机翼迎角过大,但正常飞行的航班不大可能拉升飞机进入迎角过大的极限情况,而且飞控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控制限制和提示。

推测具体原因可能是

1)极限天气:比如下击暴流(Downburst,通常只发生于低空)/垂直风切变(Wind shear),下击暴流发生在低空,这种情况下留给飞行员的反应时间和试错机会都不多。垂直风切变可能发生在低空也可能发生在高空,在山区周围高发。在高空时留给飞行员反应的时间比较多,但考虑到当地海拔本身有几千米的高度,实际发生事件的高度就显得没有那么高了。但如此快的掉高度还是显得异常。

2) 机械故障:飞机直接以30000左右的垂直速率下降,基本上接近自由落地了,中途有短暂的挽回操作,但下降率毫无改观。这种下降率下,飞机的机身结构都可能会受损。从监控画面来看,飞机在可见高度是机头向下垂直掉落,跟数据是相符的。

可能是地面监控画面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93823050706944

user avatar

这个……额……不想做不合时宜的猜测

等找到黑匣子大家就知道了

user avatar


逝者安息!

打个预防针,就是拿东航失事开玩笑的这些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请尊重他人!

希望大家能在这些回答和回复里仔细看看,有没有刷梗“哼想逃”这种无聊过时的梗(评论区开始了)

看到一个就举报一个,某些群体真是素质差的可以,难怪惹人嫌弃,不分场合在那刷,这都是自己中国同胞,真不知道嬉皮笑脸打出这种字眼良心愧疚不愧疚?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拿自己同胞受难来攻击,这好笑好玩吗?能不能严惩这些人?

可能有人说为啥我要发这些,在这个问题下显得突兀,总得有个人站出来把那块遮羞布拉下来,让大家看看那些人是怎么狠心下打出这些话在抖音,在贴吧,看看这些截图心理是有多么阴暗才会打出这样的话,换位思考下,你还笑得出来吗?

总要有正义人士,要有人挺身而出,给这些人主持,做公道,或许这个回答在这个几千个下面石沉大海,但我也要自己微薄力量发出来,有一点能力发一点光,驱散那些黑暗,我知道自己很弱,但能有一个人看到,了解到这些,那就是值得的!


我就问下为什么还有这种无聊的人?

user avatar

737NG的机体结构是确定存在问题的,主要是因为波音最近一些年因为工程师流失和成本控制,制造品质可能未必能达到标准(并不一定是设计上的系统缺陷),会导致机身和机翼的连接处过早失效,而这肯定是致命的问题,所以FAA发过适航指令检查。

但这份适航指令检查只覆盖了NG的不大一部分,主要是重载的货机部分。

但就算如此,上次适航指令检查发现了机队中5%的飞机存在安全隐患。

就不知道是不是在检修周期之前,就出现了部件失效的情况下,据说这飞机7700和Mayday都没来得及,但应答机还开着,这飞机一定是遭遇了很大的问题。

别到时候又是FAA捂着盖子直接坑了民航安全,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说这玩意靠谱的肯定是没多看过新闻。

飞行员自杀的可能性不大,一个是737杆子是硬连接,压杆只是和另一个人比力气,再加上CAAC强制双人机组,除非俩人都想死否则可能性极低。

user avatar

机龄6年9个月。正常。

地面天气阴转多云。

地面风力1-3级。

坠机引起山火,已扑灭。

明后天将有暴雨到中雨,给救援取证等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user avatar

我这个外行还是闭嘴吧

看看飞行员的分析


————————————————

以下原答案

谨以外行身份做一二猜测

从最后几乎垂直的摔机角度来看

要么飞机出现爆炸停电等极端不正常情况

要么就是像737MAX一样 飞控系统出了问题

(目前也有传言说飞机在空中出现起火爆炸 ,但是没有视频证据,看官方调查结果吧)

(各种传言满天飞,大家看看就好,静候官方调查吧,还有传言说飞机发出了劫机代号7500的…… 这就不敢想象了……总之这次事故极端不正常因素可能性较大……)

从这个偶然拍到飞机最后影像的监控视频来看,飞机在几乎以90度角垂直撞向地面,这个情况很极端,很罕见,如果飞机没有遇到起火爆炸停电等故障的话,很可能是飞行控制系统出了问题。

波音比空客更强调极端情况下机械控制,如果是飞行员介入进行人工操纵,不至于以这种自杀姿势坠地,除非两个机翼全都掉了。结合有消息说塔台在最后呼叫不到该航班,似乎佐证了飞机自动驾驶系统出问题的可能性。

虽然这次的机型是737-89P并非737MAX,但看到这个坠机姿态,还是令人不得不联想到737MAX,上次737MAX连摔两架,就是自动驾驶系统出了问题,大致是程序编写有BUG,导致飞行员想要纠正俯冲紧急拉杆时,系统反倒认为飞机需要俯冲,从而给出相反的补偿让飞机加速向下,最终进入 飞行员拉起 — 系统加速向下 — 飞行员再拉起 — 系统更加向下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大角度坠毁。

今天这个空难也似乎符合MAX的症状,希望有专业人士分析解读。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90714257793024

user avatar

应该是这位辛小姐,真是幸运之神眷顾。

在这操蛋的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健康码的可爱!(非本人)

有人说这个内容的真实性,其实我不是本人也就没法判定真实与否。

但是,我们经历了三年的疫情,生活本来就已经很糟。由于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太多太多,不能正常的出差,社交,工厂生产经营也被影响,货物出口也被影响。所以,当我一看到这个航空事故的时候是很震惊的,真是为死难者感到痛苦和惋惜,并为生者感到庆幸感到祝福。截图里说的逃过一劫,或许不是购票了最终没登机,也有可能是本来购票了最后退票没有成行,亦或是本来就想乘坐此次航班,但最后也是由于疫情原因没有成行,这样难道也不是心有余悸,也不能感到庆幸吗?

所以,让我们彼此珍惜生命,活着就是好的。

user avatar

刚刚看到aci空中浩劫字幕组发的微博,涉事飞机波音737-800ng,在19年就曝出有机翼裂痕的问题,不知道和此次事故是否有关系。结合散落在远处的未经焚烧的机翼残骸,以及垂直俯冲落地的监控视频,个人猜测有空中机翼断裂的可能,一切以调查结果为准吧。


ps:04年包头空难就是东航的飞机。根据一则往上流传的未经证实的消息(可自行百度,为避免麻烦就不发了),东航公司有很大的责任。不仅造成50多人死亡,后续给包头南海湿地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也是不可估量的。等待事故调查结果,相关责任人必须严肃处理

user avatar

战雷5744小时,无关人员,当次神棍,无责任盲猜

失事原因:MU5735驾驶舱突然失压,双驾驶当场昏迷不醒,无法及时拾取氧气面罩,至少一名飞行员昏迷前未完全扣好安全带(仅扣住腰部未扣上身),昏迷飞行员前扑,肢体碰/压到操纵杆,导致自动驾驶退出,同时卡/压住了推杆状态,飞机以近乎垂直的姿态俯冲近3分钟后空中解体。

飞机进入俯冲状态速度急升之前有一次速度小幅下降,个人猜测就是在速度开始下降前发生了驾驶舱失压——风挡碎裂或蒙皮脱落等情况,非专业人士瞎猜——导致驾驶舱失压的原因改变了飞机原本光滑的气动外形,造成阻力增大,因此速度发生了小幅下降。而随后进入俯冲状态,由于发动机并未关闭速度急速提升,到达顶点发生空中解体转为自由落体。

驾驶舱失压请参考川航3U8633

唯一不同的是刘传健身体素质较好没有当场昏迷,及时佩戴了氧气面罩,所以结果完全相反

主要论据:3分钟内从巡航高度近9000米垂直下降,且未发出mayday呼叫(在飞行员清醒的情况下,遇险发出mayday呼叫是常规操作,3分钟时间足够)

另外作为有过两次昏迷经历的人,我认为一般情况下3分钟不足以从昏迷中苏醒。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317465523576832

从下午2:21:01到2:22:01,一分钟掉了6637米,接下来的15秒有了一个419米的爬升,考虑不大可能是人为操作结果,之后又在30秒内掉了1287米。

从2:21:16的记录开始飞机方位角开始发生无规律变化,可以认为此时飞机处于失控状态。

对比3.20MU5735正常飞行数据,可以看出2:21:01飞机似乎有向左偏航迹象。在上一个时间记录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失事飞机比正常飞机的位置略偏北,按照正常飞行轨迹可以保持航向不变,如果需要调整方向,感觉应该向南,也就是向右,方位角应大于100,而此时再向左转,也就是北转,似不是合理动作,考虑失控。

同时记录中失事飞机的方位角在不断变化,似乎不能认为是人为控制的垂直俯冲。

对比著名的”朱为民推杆“MI185事件中的737-300Classic,30秒下降4572m,MU5735从2:21:01到2:21:31的30秒内,MU5735也下降了4206米。

MI185最后俯冲据调查分析达到音速1224KM/H以上,本次MU5735在2:22:01的数据1091KM/H,已经达到0.89马赫,也已经逼近音速。

可以说是比较接近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不愿意相信本次事故是人为的原因:MI185朱为民可以把副驾骗离驾驶室锁门,但MU5735驾驶室里是三个人的,要怎样才能骗走另外两人?而三人同时作案的几率又有多大?

对比机龄:

MU5735:波音737-800飞机,注册号B-1791,交付于2015年6月22日,目前机龄6.8年,当日航班载有132人。

3U8633:空客A319/B-6419,于2011年7月26日加入川航机队。出事时间2018年5月14日。

共同点:两机均执飞接近7年。

看起来,下一步国内是不是有必要对机龄6-7年的同类型飞机暂时停飞做一个全面整体的大修或检测。

等一个官方事故调查报告。

目前伤亡已经不可避免,唯有希望机舱整体失压,人员能够在昏迷中走的安详

愿逝者安息,阿门。

user avatar

除了飞掉了机翼等重要部件,否则想不到怎么会在2分钟突然坠毁,都来不及求救,来不及滑翔,只能听录音了。

需要注意的是疫情以来民航业处于长期亏损,员工压力很大,飞行员的压力,地勤的维护都需要关注,不能一味的压降责任,搞官僚主义,把成本压到一线员工工资头上,压到修护保养头上,出事故是早晚的事。民航业应该导入ISO45003-202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工作心理健康和安全 心理社会风险管理指南。

user avatar

以下所有分析基于此飞行数据图。

图片真实度未知,此回答仅当图片数据真实时,成立的一种可能性。


图片:

首先,

注意时间06:21:04-06:21:09-06:21:14这两个5秒。

飞行高度连降2700(900米),5000(1700米)

水平飞行速度,425-386-429节。

这里有两种可能:-21000的下降

1、前一个5秒,飞机因某种原因(垂直方向强对流)突然下坠900米。这个加速度(可能有7.4G)可能使飞行员(全机)晕迷。


2、后一个5秒内,飞机高度掉了1700米,如果当时正常飞行,飞机的垂直速度并不大,如果保持飞行姿态,客机没有动力在垂直方向上做出这样的运动。即使因为某种原因做到这个动作,也极可能解体,这与后面数据不符。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当时飞机带着水平速度进入了俯冲。这时215m/s(430节)的初速度,加一个G,加飞机动力。才有可能做到5秒1700米的高度落差。同时,这样的俯冲也可以符合前一个5秒只掉900米的数据。即,前一个5秒开始俯冲,后一个5秒完全俯冲。


以上两种可能都无法排除。


其次,

注意时间06:21:45,当时速度590节,即295m/s。高度7850(2616米)

到06:22:05,速度507节,高度8600(2866米)

发生前述俯冲之后25秒,在这之后飞机高度有所上升,表示飞机有垂真面控制能力。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飞行员或者系统在企图挽救飞机,所做的动作一定是拉升。

但这个时候飞机速度0.86M,已经拉近或超过了波音飞机的设计速度上限。所以飞机机体强度极可能不足以支持这样剧烈的大过载机动。所以机翼或其它应力集中的部件极可能在这段拉升过程中出现撕裂等问题。最终飞机最终失去升力,垂直坠落。


PS:据官方确切消息,村民最早公开视频里的大块机体残骸是机翼,但坠落现场未见大块残骸。这基本可以说明机翼在垫落前已部分脱落。(如果知道这两个地点的位置,可以大致估算飞机的飞行方向等)


最后:

但是在爬升的这个时间段,如果不做反应,飞机10秒内就会坠机,飞行员其实别无选择,只能尽全力拉升,这是最后的希望。他尽了自己的责任。

而最后一行读数188米/秒⋯737-8飞机长度40米,估算0.22秒坠地,加速度87.2G……极可能什么都找不到了(包括黑匣子)


所以个人倾向于飞机突然下坠,飞行员昏迷,飞机失速失控陷入俯冲。飞机员清醒之后企图恢复平飞,最终失败。

user avatar

看视频是近乎垂直坠落。这种情况是相当罕见的。可能是飞机在高空解体造成的。

user avatar

有些图文分析头头是道,其实一点根据都没。我的初步观察结论是右翼在空中折断基本扯蛋,要折断也是左翼而不是右翼。从碎片分布来看,右翼随着飞机一起掉坑里了,那个监控视频只是像素太低而已。

有些评论就很搞笑,号称别带节奏,却没看到我的答案本身就是反对别人带节奏的,劝别人别带节奏也属于带节奏,套娃逻辑了属于是。


------

现在信息太少,没法做任何有价值的判断,只列一下我知道的。

在巡航高度29100英尺突然发生异常,2分20秒左右后数据就掉到了9000英尺,接近10000的下降率。

事故现场的图片看来零件很碎,唯一一片拍到的大块零件是右大翼下蒙皮,最大可能是撞击中弹出来的,因为前部变形严重。所以这段没有什么直接的判断价值,只能知道这么猛烈撞击,生还率极低。

当然视频也没拍清楚这片碎片是在现场边上还是离开有很远距离,如果有点距离的话,可能还真是当空吹掉的,天上断翅膀基本不可能维持飞行,只会打圈圈往下扎。

所以目前没有任何信息可以判断可能的原因,连大方向都没有,唯一知道的是回传数据没有当空断掉的话,飞机供电是好的。

等更多信息吧。至于扣波音帽子的,估计扣不上。摔的是737三代,这代整体上非常可靠,事故机B-1791,2015年出厂,和出问题的四代737MAX不是一回事。当然不影响波音股价雪上加霜。

更新:有监控视频,看上去机身是完整的,而且没有大的剧烈翻滚,几乎是笔直扎下去。

印证了我的推测,不太可能是机身结构或者外力爆破的问题,所以之前说因为机身结构裂纹导致当空解体的证伪。但还是不能排除飞控方面机械故障或者操作失误的可能性,比如高速时配平打死,导致根本带不住,但这是纯粹的猜测,目前没有任何证据,737三代也没听说过配平有问题,所以不怎么靠谱。具体只有等黑匣子数据了。

更新2:右翼翼尖在坠毁撞击点找到,有现场图,说明右翼肯定没断,那么右大翼下蒙皮应该就是撞地后弹出来的,不是空中撅断的。

user avatar

据央视新闻报道,一架东航搭载133人的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发生事故,并引发山火。目前救援队伍已经集结正在靠近,伤亡情况未明。



据上游新闻报道,3月21日,上游新闻记者致电东方航空客服,客服繁忙未能接通。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上广西梧州消防,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接到了相关救援消息,正在调派力量赶赴现场进行确认,消防现在在位的人员都出动了。现在没有明确的地点,稍后会有具体的消息发布。

据梧州消防介绍,该客机所处地方地理位置比较边缘,不是村落或城市,而是在一边山脉中。现在,当地消防正在尽快赶往现场。

藤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东接苍梧县、长洲区、龙圩区,南界岑溪市、玉林市容县,西邻贵港市平南县,北与蒙山县、昭平县毗邻。


据民航局消息,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

民航局已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


user avatar

飞机坠落是否有生还几率?

有,极其微小。

机上乘客从机舱飞出之后,乘客坠落的速度受空气阻力影响,不会一直加速,地面附近的气流有可能(只是有可能)将乘客减速并经过植物树冠、雪堆之类缓冲再落地,从而不造成致命伤。

1972年1月26日,22岁的维斯娜在南斯拉夫航空公司一架DC-9型客机上执勤,客机在捷克山区上空突然爆炸坠毁,只有维斯娜生还。

为什么她能生还?维斯娜当时离爆炸中心较远,连人带椅被爆炸气浪掀出飞机外,从约10058米的高空摔向地面,落在了一片雪堆中。维斯娜的头盖骨被撞裂成两半,三根脊椎骨粉碎,手腿也全部骨折,失去了知觉,但奇迹般地没有死亡,当救援人员发现她时,她仍然穿着空姐制服,不省人事地坐在航空座椅里。维斯娜在医院中昏迷了整整3周,她的腰部以下也发生了暂时性瘫痪。但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真的是超级幸运。

但是,为什么说这种可能性极其微小。

首先,飞机高空坠落时机长几乎没有任何的办法可以拯救这架飞机和这些乘客的生命,被击中或者高速俯冲的情况很可能飞机直接空中就解体了。

第二,雪堆、植物树冠之类的在极小概率下能救命,但大概率是直接坠地死亡,或者撞击障碍物死亡。

第三,降落伞,绝大多数人不会使用,即便专业跳伞,也需要符合一定飞机平稳飞行、高度3000米以下等条件,还要远离引擎。但高空坠落的飞机,哪怕是专业的伞兵也没法在这个条件下安全跳伞。(网友补充:我国民航不配备降落伞)

所以这次垂直速度万英尺/分钟的骤降,还引发了山火,大概率是无人生还了……我国十几年都没出现过的空难,民航业真的是雪上加霜……希望能有点好消息。

小白熊THU,清华理工本科+硕士,清华校友会理事,金融从业者。多年银行及券商招聘经验,经常分享理工科转金融/offer比较/求职规划/简历修改相关内容。

user avatar

默哀。

QQ名片用了好多年的"请不要放弃寻找我!我是MH370"。




user avatar

先贴一段百科,对距离有一个直观感受。在经线上,纬度每差1度,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在纬线上,经度每差1度,实际距离为111×cosθ千米。(其中θ表示该纬线的纬度)。纬度约23.34,cos(23.34°)=0.91817。一个方格横向和纵向是0.01度。横向距离0.01* 111*0.91817 = 1019.2米,纵向距离1110米。每个点上方标注时间,单位是秒。原始表格来源如下,截图在回答底端。

103秒(即2022-03-21 06:20:43Z.714)及之前,测点可以连成直线,高度、速度等数据都很稳定。

但在119秒处(即2022-03-21 06:20:59Z.832),测点明显向左偏了。从数据看,16秒内高度掉了2000英尺(约632米),速度也有下降。

我假设在103秒时刻出现故障,手画出一条拟合的曲线(橙),把它放在整个图表中来看,这段曲线弯曲程度算很大了。而且,我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实际情况有可能是在103秒往后的几秒(比如,108秒)才出现故障,那么轨迹可能是这条橙线,弯曲更明显了。


故障时刻向左转向的现象,高赞回答似乎没提到,哪种故障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呢?

我总结了高赞回答几条比较有理有据的猜想:

1.水平安定面故障。我起初认为这只会造成俯仰的变化而不影响转向,但贴吧有人指出,转向可能是机长操纵尝试手动改出引起的。这点我不懂,希望有实际驾驶经验的朋友能够解答。

2.单侧机翼故障。这可以解释故障发生短时间内的大幅转向,但个人直观感受,已经左右不对称了还能继续飞吗,尤其后期在海拔两三千米时还出现短暂抬升,似乎也不好解释。

另外贴一个回答,确实解答了我几乎所有的疑点,但是讲得太无懈可击了,反而不太敢相信。业内的朋友能评价下这个假设吗?


(原回答)

看了流传的表格,有点疑问求解释。刚开始下降的时刻,track(查了下,好像叫航迹,但也有人认为是航向的)大概100到98,是向东稍微偏南。而这时候纬度反而增大了,表示飞机往东偏北方向移动,不明白其中原因

user avatar

朋友们,从这个视频上看,机翼好像都在?

user avatar

20220323更新:增加了一些拟合的数据,部分结果比较怪,仅供参考吧。

基于数据的初步分析

根据FlightRadar24发布的数据(附在最后)做些分析,虽然一开始以为是接近垂直下坠,但实际上下坠角没那么大,接近地面有拉升,动力也不是满动力,比较接近50%推力,这么看机械故障的可能性比较高。

速度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随时间的速度变化,有的人觉得一开始速度有下降,其实并没有,数据里的speed是地速,结合升降速率之后才是完整的速度,可以看出从开始下降速度一直在剧烈增长,在2400m高度达到了最大速度314m/s,远超最大允许速度。之后速度下降,还短暂的拉升了一小段,最后又重新俯冲。

注意到开始下降两个数据点算出的竖直方向加速度,44s-60s平均为-6.8m/s²,60-65s平均为-10.8m/s²,什么概念呢,如果这时候飞机是正着的话,没系安全带的人会飞到天花板上去

轨迹

再看飞行轨迹,从左往右飞,红线是速度指向,第一个很明显的异常是刚开始下降那十五秒没数据的时候不知道发生了啥,飞行方向有个明显的跳动。第二个一场是之后连续一系列数据点,基本是一个周期40s的左右摆动,应当不是短周期荷兰滚,速度这么高,应该也不是失速尾旋,那会是啥,是个桶滚?

对刚开始下降那段做了个动力学模拟,虽然参数比较多还不能很好的对上,但是基本几个结论是比较清楚的:

1)60-65s升力系数是负的,至于说是因为滚转还是因为推杆不好说,由于轨迹有平移我倾向于之前有桶滚。

2)下降阶段发动机连巡航状态都不到,不然速度要快的多。目前看大概在慢车到巡航50%之间。

所以有个比较离谱的猜测:发动机非包容性失效直接把单侧机翼干断了,导致进入强烈的滚转。

视角导致的“垂直”下降

最后看一下那个“垂直下降”,是视角的问题,实际上坠毁时俯仰角度在-40度左右,如果矿业公司是北辰矿业古祀矿区,看莫埌村那边的话差不多就是正东边,飞机从西往东,看到的就像90°直直坠落一样


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其中高度为英尺,speed为地速,track为从北顺时针的航向角,vspeed为升降率,英尺/分钟:

更新:数据拟合

原理:位置=速度积分,加速度=速度微分

基本假设:假设原始数据中的速度、位置偏差可以忽略

直接积分得到的位置和数据偏差非常大(如下图),需要增加额外的速度点对数据进行修正,使得积分得到的位置误差尽量小,在此基础上对速度微分得到加速度。

速度修订

增加了速度点之后位置积分误差和原始数据在10m以内,但这个时候的速度显然比较坑爹,注意到有时候速度甚至达到了超音速,显然不太可能实际发生,这里主要是没有考虑原始数据的位置,速度偏差。改天看看放宽一些偏差能不能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结果。

加速度

在此基础上微分得到的加速度数据大小仅供参考(极值5-10g,机体结构大概率是顶不住的),定性的方向(后面几张图里蓝线是原始数据,绿线是修订后的速度积分轨迹,红线是对应的速度微分得到的加速度)还是可以看一看的,只能说,短短两分钟之内多个方向的大过载机动。。。太可怕了。。。

当然这个分析方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毕竟数据点就这么些,具体的原始数据有多大误差也很难说,这里只是做个粗浅的分析。一切还是以最终黑匣子的调查结果为准。

user avatar

根据我看了若干集《空中浩劫》的经验,一般来说,空难有三个原因:飞机故障(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天气原因,以及人为错误。总归是这三个原因里面的一个或者两个。

大部分空难,都是起飞和降落阶段发生的,这种在天上平稳飞着就发生空难的情况,是属于非常少见的。考虑到当时是在平流层高度,天气原因的概率非常小,那么大概率是飞机故障或者人为错误了(我看过的最离谱的是机长把熊孩子放进驾驶室让他开飞机)。

人为错误通过黑匣子可以迅速判断出来,如果是飞机故障,那就要花很大的力气和时间来调查排除了。

总之,等后续的详细调查结果吧。

————————————————————————

更新,从目前放出的视频和飞行数据来看,问题极大概率是出在水平尾翼上面。

至于是人为推杆直至失速,还是尾翼被卡住导致飞机失去控制俯冲,还需要后面详细调查。

考虑到这里正好是整个航路的下降点,很大概率是尾翼系统本身的问题,飞行员在从水平飞行改为下降的过程中,尾翼发生了什么问题导致卡死,飞机一直在俯冲角度越来越大,直至最后垂直掉落。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331028855054336

user avatar

15:45 得知消息

真没想到熬夜熬到三点多看到这个消息……

瞬间就睡不着了,迅速整理了一条动态。


然后过了一会,新闻就出来了。


中国大陆民航安全运行 4227 天的记录已终结。

4227 天前的 2010 年 8 月 24 日,河南航空一架 ERJ190 执飞的 VD8387 次航班在黑龙江伊春坠毁,造成 44 人遇难。


16:40 更新

根据中国民航局消息,可确认飞机已坠毁。


16:45 更新

东方航空官方已变为黑白。


17:40 更新

目前飞常准和航旅纵横 App 均可查到航班状态为「失事」


东方航空 App 屏蔽该航班信息

但东方航空却屏蔽了该航班的信息(搜索东航其他航班都是正常的)甚至连输入起降地后在列表里都找不到了。

东航 App 屏蔽该航班信息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9297641578606592


请问东航是在干什么?实在是令人费解。


不信谣不传谣,等官方消息


关注这个事故已经 2 小时了,各种图片视频和传言满天飞。

我在回答里只放了所有人都能直接查到的信息,没有放任何主观猜测、分析、真实性未知的资料,我也不会放,因为现在讨论这些都是不合适、不必要的。


为 B-1791 祈祷


以后不敢坐飞机了?

我看到评论区很多朋友说以后都不敢坐飞机了,其实真的真的没有这个必要。

前面也说了中国大陆的民航安全运行了 4227 天,这真的是非常优秀的成绩了。


给大家看一看 Wikipedia 上 2018 年起的空难记录(MU5735 在最底下)


东航工作组已起飞前往梧州

在官方调查信息出来前,希望大家不要妄下定论,目前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东航目前应该是已经派出了工作组,搭乘一架 A320 由上海虹桥机场飞往梧州长洲岛机场。


737 NG 不是之前的 737 MAX,是很有历史而且很成熟的一款飞机,目前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飞机的机械故障,没必要先入为主地给波音扣帽子。

我作为普通飞行爱好者,也认识了很多国内外民航业的朋友,他们都在用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总之,请大家真的要相信中国民航


user avatar

东方航空MU5735,由昆明飞往广州。广西梧州附近坠毁,搭载132人。

罗翔老师说:​“若非命运的庇护,你早就没了,你所有的梦想,你所有对人生远大的一些规划,都是烟消云散,都是一个笑话。”

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惜时进取,​且行且珍惜[合十]

user avatar

30年前,广西3943号航班空难;30年后,又发生在这里……还是737系列。

谈一谈我的两点想法。

1.肯定不是飞行员蓄意为之,请相信并尊重中国民航飞行员的职业精神。

这近乎俄罗斯匕首导弹入地的动作,客机飞行员就是想做也做不出来。

客机是有自己的技术状态和客观条件的,特别是一系列航电系统的加成,飞行员想要蓄意驾驶客机做垂直俯冲动作?就像开16吨大挂车玩原地漂移一样难。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角度


匕首导弹的角度


客机坠落的角度

哪怕就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要想实现垂直俯冲,应该是先大仰角爬升——直到失速——达到顶点——然后凭借最后一点点升力把飞机掰下来——然后俯冲。属于军机的专属动作。

斯图卡俯冲前的状态,扬起爬升接近失速,再机头往下扎

(评论区指出半滚倒转也可以。当然波音客机更是做不出半滚倒转这种动作的)

无畏半滚俯冲

你觉得飞行员能开着客机蓄意做出这种动作?

那些动不动所谓“卫民推杆”的梗,不仅不能客观论述此次事故原因(生搬硬套),缺乏对客机和军机的基本了解,更是在恶趣味抹黑我们的民航飞行员,

还真以为个个是马航370的飞行员是吧?一出事就找飞行员的心理问题?

(此类一律删除+拉黑)

737的基本设计就是你压低机头,减速(降落姿态),如果压低机头还加速,那升力加大,机头又抬起来了。不会让你低头还能加速的。这是基本设计。

总之以客机的技术状态,是无法主观蓄意做出高速俯冲向下这种动作的。俯冲轰炸机才75°,客机能将近90°推杆下来?

评论区指出又有行车记录仪证实确实不是90°,这一点我赞同

而且飞机失速坠毁,往往是螺旋下坠的,像这种直接扎下来的还真没见过(可能是我看得少,也可能是监控太短)

很奇怪,期待大神评论区解读。

2.为什么会掉高度不掉速度?

高度和速度显示,这架飞机在30000英尺时的速度是490节,

随后迅速从30000英尺掉到了6000英尺,大部分还是490节的速度,只有最后3分钟是直接极降至0

这就意味着是490节从30000英尺高空极坠。近乎俯冲了。不可控坠落。

这个高度掉的太急剧了,双发停车都不会造成这样的数据。双发停车还能滑翔啊。

24000英尺的时候速度还拉起来一下过(仔细看黄色速度条,在速度极降的时候却有一个重叠的速度回升,这是飞行员在努力拉速度,防止失速。但显然没能成功)

(…………3.22新更,确实是有拉起动作的,所以昨天那些说我看不懂速度表的可以出门左转好走不送了

FR24发布的失事飞机ADS-B高度曲线图,可以清晰看到在下坠过程中有拉起动作

飞行员主观故意是可以排除了。估计往下波音资本又得发一大波“卫民推杆”来洗,试图把责任往我方飞行员身上推,以此来掩盖他们737飞机有缺陷的事实。

是不是自动驾驶出问题了?人在和飞控计算机抢夺飞机控制权?

不懂。期待有航空大神来靠谱的解答一下(而不是只言片语刷存在感的评论)

这个数字是停止了。

虽然不是航空爱好者,但空难记录也看了许多了,这种和“匕首”导弹扎下来似的状态,还真是头次见……

估计主要的机身残骸都不大好找,这个力量冲下来,都得砸到土里去了,后期只能像考古现场似的往外挖掘。

生命可贵。愿逝者安息。

user avatar

不管什么原因都有官方调查,不猜疑、不造谣,不给家属雪上加霜。

为同胞默哀,天堂没有痛苦。

鞠躬!鞠躬!鞠躬!

望早日找出原因,不再出现类似事故。

祈求奇迹发生。

希望机上人员没有遇难,只是穿越去了另一个平行世界,继续过完自己的精彩人生,

user avatar
  • 2022年3月22日,在坠机核心地带发现遇难者遗体及钱包、现金、身份证、写满字的纸张等遗物(确凿信息)。
  • 2022年3月23日,飞机的一部黑匣子已找到,由于破损严重,无法确定是舱音记录仪还是飞行数据记录仪(确凿消息)。


有同志申讨我说我为什么不把回答放到前面,所以改一下结构,把更新内容放到后面去了。

注意:目前事故调查和搜救依旧在进行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其实并不多,所以更新内容大多为我本人的吐槽和来源于网络并未经证实但令我有些触动的信息

我和大家一样关心事故,关心机上的一百多名人员,急切的想要知道事故真相,但航空事故调查是一个非常细致且繁琐的过程,目前关于事故原因的一切消息,都是人们的猜测,并不代表事实真相。

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从蛛丝马迹中获得一些慰藉,但请千万不要在官方调查结果出炉前,随意的把猜测的内容当成事实真相。

感谢!


本回答里的结论纯属猜测,具体事实以国家民航局调查报告为准。

在此向MU5735号航班上的全体乘客和空乘人员祈福,虽然如此惨烈的坠机生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搜救结果出来以前,我们还是需要坚信奇迹的存在。

看了一下疑似监控拍到的画面,飞机呈大角度垂直俯冲坠地,速度不是很快,并且没有剧烈的翻滚、解体。←请注意我说的是没有”剧烈翻滚“,事实上飞机在下坠过程中有缓慢的翻滚。

那么可以得到如下几个关键字:

大角度垂直俯冲

速度不快

未见翻滚

没有解体

先说没有解体。

没有解体说明飞机在落地前承受的应力并没有超出机体负荷,侧面证实了飞机并没有出现结构性问题,也证明了飞机没有突发火灾、爆破以及翻滚现象。

再说未见翻滚。

没有翻滚,说明飞机推力均衡、左右气动结构均衡,甚至可以说明飞机的水平翻滚和推力在受控状态。

根据多起国际空难飞机状态的分析,可以考虑该架飞机为受控(至少也是半受控)坠地。

注意,我这里说的“受控”,不是指受飞行员操纵,也有可能是机械原因导致飞机机械结构被锁死而呈现出的“受控”表现,这个后面会说到。

速度不快。

有回答说接近音速,但据我估算,视频飞机坠落速度大概在180米/秒-223米/秒之间,拥有优良气动外形和推力的飞机垂直俯冲的速度肯定不止这个速度,头朝下自由落体的飞机速度都会超出这一速度。

而且根据航迹软件所示,飞机速度在刚开始掉高时,速度有一个很突然且大幅度的增加,随后速度缓慢下降。

同时,监控拍摄到的视频里,可以看到飞机接近监控屏幕中央位置时,发动机冒出一阵黑烟。


至于这里为什么我会说是冒烟而不是解体,观看过视频的人应该可看出来。
其一,飞机部分解体不会是黑色烟雾状腾起,而是无数碎片散落,由于碎片会反射阳光,所以在远处看,会像是飞机撒出了一片旋转的且会反射光线呈一闪一闪的、大小不一的碎片,并且这些碎片会在空气阻力下,因为自身气动形状而呈现出不同的翻滚状态和下落速率,而视频里,飞机喷出的却是一股黑色且会向上翻腾的黑色烟雾状物质。

其二,飞机解体会伴随飞机大块部件的弯折、撕裂,在上百米每秒的速度下,这种弯折会在气动阻力的影响下极大的影响飞机的状态,导致飞机倾斜、颠覆或翻滚,并可以明显看到机身上撕裂而下的大块结构,但视频里并未看到肉眼可见的结构脱落。
航空发动机冒黑烟,一般会出现在:燃油质量问题、发动机损伤或发动机工作负荷极大三种情况下。

燃油质量不用说了,中国对航空燃油质量的管控极其严格,而且航空燃油质量问题不会导致倒栽葱式坠机。
发动机损伤不排除,但发动机损伤只会导致飞机动力丧失、飞机解体等问题,但不会导致飞机倒栽葱。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在即将坠地时,飞机发动机依然在工作且是大功率工作。
而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又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飞机操作问题,那就是:
飞机的操纵系统,是允许飞机在飞行中开启发动机反推的,只是民航飞行中严禁这样做。
结合视频里的坠落速度估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关于发动机的猜测:
飞机在垂直坠落的时候,机组人员正在尽一切努力控制飞机,甚至有可能在飞行员发现无法配平时,飞行员打开了反推试图降低飞机坠落速度。

最后是大角度俯冲

我记得《空中浩劫》里有几期里讲的空难也是大角度俯冲坠地,其中有几起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起是飞机水平安定面前沿橡胶材质蒙皮上方螺丝没有安装,导致蒙皮在飞行中撕脱,飞机迅速向一侧反转并大角度坠地。

还有一起是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导致水平安定面瞬间前倾卡死,飞机在水平安定面操控下极速俯冲最终以极小的角度撞击地面

本次MU5735号航班的坠落轨迹与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导致航班坠毁的案例中大多数现象极度重叠:垂直(甚至负角度)俯冲坠落。

这种故障在那一期《空中浩劫》中还原出来的场景就是升降操纵杆前压且无法拉回,飞机在短时间内就由平飞改为垂直俯冲。

所以……

我极大的怀疑这次坠机是由于飞机水平安定面故障,意外锁死在最大俯冲角上导致的


在这里我想根据目前手上所掌握的信息,还原一下机组对飞机的处理过程:

在飞机忽然开始俯冲时,机组迅速检查各项参数,由于高度计显示飞机在快速掉高,高空中飞行器快速掉高最常见也最凶险的就是“失速”,所以机组成员当机立断,通过加大发动机功率,下压操纵杆的方式,想要以高度换速度以改出失速状态

这时候,飞机速度骤升。

在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飞机开始掉高度时速度出现一个小的下降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速度下降与忽然掉高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飞机在这个时候距离目的地已经不远了,刚进入下降阶段,一般这个时候,飞机就要开始下降了。

飞机从巡航状态进入下降状态,首先要做的就是收油门降低速度,并轻推操纵杆(或操纵手柄)使机头略微朝下获得“下降角”,使飞机以一个固定的速率“下降率”缓慢降低高度。

这个速度忽然降低,极大可能是机组在收油门、推手柄(或杆)开始下滑的操作。

实际上坐过飞机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感受:飞机在下降时,可以明显感觉到飞机的速度降低,有点像坐车的时候驾驶员轻踩刹车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整个下降过程中并不是持续的,而是会出现很多次,而且每次出现减速感的时候,都可以明显感觉飞机高度的骤然降低,这种感觉,在越接近地面的时候越强烈,甚至进入下滑道末端快要接地的时候,飞行员一般会收完油门使飞机滑翔入场,这时候飞机高度的降低感觉非常明显。

也许正是这个正常的下降操作,触发了水平安定面配平机构的前倾、卡死,导致飞机骤然俯冲下降。

这种骤然的掉高,很容易使机组第一反应是遭遇微瀑流袭击而失速。

随后,可能飞行员在拉动操纵杆想要“改出”失速时,发现飞机俯仰已不受控了。

这时候飞行员才反应过来,飞机不是失速而是故障。

随后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目前不得而知,但通过一些航迹软件可以看出飞机的速度在最初骤升后,马上开始骤降,可以想象到机组发现问题所在后,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处置方式,至少降低了飞机的俯冲速度。

但机组成员始终无法恢复对水平安定面的控制,以至于飞机在2分钟内,疯狂俯冲了七千多米。

要知道,自由落体从8700多米高度落地大概只需要40秒左右,考虑到风阻和外形,人体以Arch姿势自由落体的话,大约是三分钟落地;但如果以俯冲姿势自由落体,大约只需要50-60秒即可。

而带动力,初始速度接近223米/秒的飞机,从8000余米高度到接地仅需要30多秒,算上重力加速度,垂直俯冲的、气动外形良好的飞机,从8000余米高空坠地理论上不会超过20秒。而这架飞机,2分多钟以后才以垂直俯冲的姿态坠地,可见机组乘员用尽了一切办法在挽救飞机。

最后,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大地,飞行员只能通过打开减速板及发动机反推(说不定反推是飞行员更早时候就打开的,以至于飞机发动机在即将接地时因为超负荷而冒出浓烟)来做最后的努力,试图降低坠地冲击以保护乘客安全。

最终,飞机进入一家公司的监控摄像头,用了4秒的时间,从大约500多米高空坠地,爆炸……

这是新世纪的中国航空之殇,中国航空保持了12年的无重大航空事故的记录今日清零。

无论是飞机设计缺陷也好,还是飞机维护过程中的失职也罢,希望中国航空管理局仔细查明事故真相,以告慰逝者,惊醒世人。

祈祷,默哀。

希望经此一事,中国航空事业从此腾飞,中国民航企业,以此为戒心。

再次声明,本回答中的所有结论均为本人推测,具体事故真相,请以国家相关部门最终调查结果为准。

以下更新内容。


3更。

我有点不爽。

有人在评论里杠我说我一更说的“飞行员改变航向使飞机追落地原理人口密集区域”这个内容是在瞎搞。

但是我明确注明了这个消息是“道听途说并不准确”我说这件事的理由,也只是我听到的这个消息触动到我而已……

这位不知道眼神不好还是故意疏忽,反正就是不理,贴脸就来了一句:你咋不去查证?

我TM:喵?

现在网络上各种乱七八糟的言论满天飞,这事情官方调查结果也没出来,让我怎么去查证?

我说过多少遍,这篇回答仅是我个人根据掌握的资料猜测的结果,并不等于事实的真相,如果有证实的资信,我肯定会更新。

结果……

最让我不爽的是,这位居然把乌克兰套到这件事里来了……

我TM:喵?

为啥最近什么事都能套个乌克兰?

以下二更。


2更。

评论区里有几位同志老在跟我说“哎呀那么久机组为什么不联系地面呀,不联系也就罢了,连个7700也不挂一个”。

言语之间充斥着“机组肯定是故意的不然怎么都不报告一下”的怀疑主义精神。

我懒得一个一个回了,统一在回答里说明白了吧。

作为一个飞行爱好者,虽然我不会开飞机,但多少也知道,飞行员培训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绝对必须遵守操作规范,那就是:

当空中险情发生时,飞行员的第一要务是要试图控制飞机并维持住飞行姿态。

维持住飞行姿态以后,飞行员要迅速分析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并试图解决问题。

当条件允许时,可以向地面求助或报告情况。

这几句话已经非常能说明情况了。

因为:

飞机出现紧急险情的时候,能救飞机的人,只有驾驶舱里的两个人,最清楚情况的,也只有驾驶舱里的两个人。

如果不能控制住飞机并稳定其飞行姿态,联系谁都是自杀行为。

因为地面对飞机的所有情况都一无所知也爱莫能助,联系到地面,还得花时间报告飞机的航速、状态、方位等参数,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就算说明白了,地面上也没有克拉克肯特可以飞过来抱住飞机。

说白了,没有控制飞机之前,任何求救信号都是白搭,还会分散机组成员的注意力。

所以,联系地面一般都是飞行员暂时恢复对飞机控制,并且判断自己有机会能够将飞机囫囵的落到地面上,或者航向和位置会发生巨大偏移,需要地面协助安排救援或净空的情况下,才会向地面求救。

哦对了,还有一种极端情况也会像地面联系,那就是飞行员判断已经无法安全降落,但距离坠毁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情况下,也会大致向地面说明情况。

飞机故障以后控制飞机需要时间,控制了飞机以后检查故障清单、试着排除故障也需要两个驾驶员高度配合,这时候哪有时间给你联系地面?

这种直接从三万英尺的高度直直落下来的情况,地面帮不上忙,机组也没有时间去向地面呼救,更何况,也没有充足时间去联系地面。

就两分钟而已,让你两分钟看着一块距你接近9000米的地面扑面而来,每秒钟眼里的景物都是近十倍的在扩大,我估计能把你吓傻,还联系地面?

开啥玩笑。

以下一更。




1更。

刚刚又得到一个道听途说并不准确的消息

因为这个消息比较触动我,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说出来,但这个消息的事实性存疑,请大家不要盲目相信!!!!

据说机组在努力下,坠落过程中拉回高度的二十秒内,机组偏转了飞机航向,使飞机坠落在山区而不是人口较多的城市附近。

如果这是真的……

那么对于机组的恶意揣测,应该会被打脸。

另外说多一句。

如此惨烈的事故,只要是个人,都应该对此感到惋惜和悲痛。

借这件事阴阳怪气的那些人,我瑾代表我个人严厉谴责并鄙视你们。

我不希望一个有着正常思维的人,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和政治联系起来——会这样做的人,那么他一定是可悲且不配为人的。

user avatar

监控画面显示,东航的客机最后是垂直落下的,这应该说明,要么飞机的操控已经完全失灵,要么就是人为操作,否则应该不会是这种方式的坠机。

飞行数据显示,MU5735航班从昆明机场起飞后,一直在约8869米高度进行巡航。下午2点19分,飞机突然从巡航高度下降,同时飞行速度从约每小时845公里开始下降。2点21分,MU5735航班丢失ADS-B雷达信号。

user avatar

又是波音

user avatar

好家伙, 中国新闻网​不写新闻反而要我们写新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东航MU5735客机坠毁事件,以下为基于公开信息和调查结果的详细分析: 一、事件基本情况 时间:2022年3月21日,北京时间13:19。 地点: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上饶镇附近。 航班信息:东航MU5735,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往昆明长水机场,机型为波音777300ER,载有132人(123名乘.............
  • 回答
    MU5735航班事故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它的坠落地点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影响着搜救的效率和幸存者的可能性。如果这架飞机坠入水中,情况会比在陆地崎岖山地要复杂得多,但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同的生还机会。首先,要明白的是,飞机坠入水中,尤其是以如此高的速度和角度,其冲击力是巨大的。飞机在高速撞击水面时,水面就.............
  • 回答
    东航 MU5735 客机失事,监控画面捕捉到的“机头朝下直线坠落,空中疑未解体”这一细节,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是理解事故发生过程的关键线索。我们将从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飞行控制以及可能的事故原因等方面,深入剖析这一现象。一、 机头朝下直线坠落:空气动力学的极端考验 失速(Stall)或俯冲(Di.............
  • 回答
    东航 MU5735 客机坠毁,这无疑是近期最令人痛心的一则新闻。当我们沉浸在哀悼和对生命的敬畏之中时,网络上却出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多位自称“未登机”的“幸运儿”突然冒头。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信息,又该如何理性看待并保持应有的心态?“未登机”的“幸运儿”:动机与解读首先,让我们来尝试理解这.............
  • 回答
    关于东航MU5735航班坠毁现场的搜寻进展,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梳理。这次事件的搜寻工作异常艰难且复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目标始终是寻找失事飞机上的遇难者遗骸、关键的飞机部件以及事故原因的直接证据。搜寻范围的界定与扩展:在事发初期,搜寻工作主要集中在坠机冲击点形成的巨大撞击坑区域。这个区域的泥土.............
  • 回答
    东航MU5735航班的搜寻工作,确实是一个牵动人心、极其复杂和艰巨的过程。之所以到现在仍有乘客遗骸未能完全找到,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轻易就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梳理一下:1. 撞击的惨烈程度与分散性:首先,要理解的是,MU5735航班的坠毁并非简单的“迫降”或“平稳着.............
  • 回答
    作为民航从业者,目睹东航MU5735航班坠毁这一事件,内心必然经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波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描述可能的心理状态和行业反应: 一、个人层面:震动与责任感的交织1. 震惊与悲痛 飞行员、空管员、地勤人员等从业者可能因亲身参与或与事件相关而感到震惊。例如,飞行员可能因对飞行操作的熟.............
  • 回答
    东航MU5735航班坠毁事件发生在2022年3月21日,飞机在从广州飞往昆明途中,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附近坠毁。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救援进展的详细分析: 一、坠毁地点与基本情况1. 坠毁地点 飞机坠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境内,具体位置位于广西梧州至贵州贵阳之间,距离梧州市约130公里.............
  • 回答
    2022年3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客机(航班号MU5735)在广西梧州藤县发生坠毁,机上132人全部遇难。这场空难震惊了全世界,也引发了公众对飞机安全和潜在原因的广泛关注。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虽然官方的最终事故调查报告尚未完全公布,但根据公开的信息、专家的分析以及对类似事故的理.............
  • 回答
    东航 MU5735 航班的悲剧,撕裂了太多家庭的完整,也让无数人心生悲恸。当生命戛然而止,留给亲人的除了无尽的思念,还有如何面对失去的巨大创痛。帮助遇难者家属走出阴影,这是一项漫长而需要极大智慧和耐心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专业的心理援助是基石,也是最直接的帮扶。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节哀.............
  • 回答
    MU5735航班的第二部黑匣子找到的消息,无疑是牵动着无数人心弦的最新进展。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搜寻之后,这个至关重要的证据终于重见天日,为彻查事故原因带来了新的曙光。第二部黑匣子的搜寻过程,可以说是一场与时间和恶劣环境的较量。在首部记录器(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VR)被发现后,搜寻团队就将目标锁定在.............
  • 回答
    关于东航MU5735航班失事,很多人都想知道最后时刻为什么没有飞行员和塔台的通话记录。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也引发了很多猜测。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根据公开的官方调查报告,飞行数据记录器(FDR)和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
  • 回答
    MU5735航班的悲剧,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当确认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VR)被找到时,它就像是一盏在黑暗中摸索的灯,承载着我们寻找真相的希望。从这个黑匣子里,我们可以期待获取到至关重要的信息,帮助我们还原事发前最后的时刻。首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当然是“声音”。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音频,而是那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发现,为深入理解东航 MU5735 航班的坠毁原因带来了新的视角。这起事故发生在广西梧州藤县,而新找到的视频位于事发地以北约 8 公里的区域,这个地理位置本身就值得推敲。首先,新的视频为调查人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 “视角补充”。我们知道,之前的公开信息主要依赖于黑匣子数据(如果能找到.............
  • 回答
    关于东航MU5735失事中方是否会允许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协助调查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且备受关注的焦点。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基本原则和国际惯例。根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规定,特别是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调查》的宗旨.............
  • 回答
    关于东方航空 MU5735 航班的事故调查,您提到的“一个黑匣子已送至华盛顿,美国调查人员启程来华”的情况,我来给您梳理一下当时大致的进展和细节,力求尽可能详细,并且避免生硬的AI痕迹。首先,要明确一点,MU5735 航班的黑匣子,指的是两个关键的记录设备: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VR)和飞行数据记录器.............
  • 回答
    东航MU5735航班的黑匣子已从美国运回中国,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关于坠机原因,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最终结论,但我们可以基于已披露的信息以及航空事故调查的普遍流程,来梳理可能涉及的环节和推测。黑匣子为何重要?首先要明白,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器 FDR 和驾驶舱语音记录器 CVR)是飞机发生事故后,还原飞.............
  • 回答
    东航MU5735坠毁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事故现场遗留物为何如此稀少,以及为何难以找到遇难者遗体碎片,存在许多疑问。这背后涉及到航空器坠毁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后续的搜寻与救援工作,以及一些科学和技术层面的原因。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零件这么少”。航空器在高速飞行中突然遭受剧烈冲击,其结构会瞬间承受难以.............
  • 回答
    东航MU5735的坠机事件,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刺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那一天,我们都在等待一个平安的着陆,却等来了最坏的消息。这不仅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更是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沉重的警钟,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一些深藏在生活表象之下的重要道理。首先,是关于生命的脆弱与无常。MU5735的乘客们.............
  • 回答
    你之所以对东航 MU5735 坠毁事件“无感”,这并非罕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反应。很多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时,会表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和状态,而“无感”恰恰是其中一种。让我试着剖析一下,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受,并尽量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让你觉得这是来自一个跟你一样会思考的人的解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