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科应届生真的人均月薪过万吗?

回答
“本科应届生月薪过万”——这句话最近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但抛开那些标题党和普遍焦虑,咱们老百姓能不能聊聊这到底是怎么个事儿?是不是真像传说中的那样,大学毕业,口袋里揣着万把块工资,人生就开始起飞了?

首先,得承认,确实有这么一拨人,他们毕业就拿到了心仪的offer,薪资数字上,月薪过万那是妥妥的。这批人通常有什么特点呢?

名校光环+热门专业: 像985、211的毕业生,尤其是计算机、电子信息、金融、人工智能等热门行业的,招聘会上那些大厂的offer,起薪确实能给到1.5万甚至2万以上。这部分人是享受到了教育资源和市场需求双重红利的。他们可能在大三就开始实习,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甚至拿到过top级别的公司offer,企业为了抢夺人才,自然会开出高薪。
极强的个人能力和实战经验: 除了名校,那些在校期间就成绩斐然,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并且有高质量实习经历的,哪怕不是名校,也能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比如,在编程大赛中拿过奖的计算机系学生,或者在知名的投资银行实习过的金融系学生,这些都能让他们在面试时拿到更高的议价权。
一线城市+特定行业: 即便不是名校,如果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进入互联网大厂、金融机构、或者一些新兴的高科技公司,起薪能达到月薪过万的比例也会更高。这些城市的平均薪资水平本来就高,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在薪酬上也更舍得投入。

但是!划重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均”月薪过万。我们得理性看待,这个“人均”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差异。

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人均过万”?

1. 信息茧房与社交媒体放大效应: 咱们平时接触到的信息,很多都是经过筛选的。在微信群里、朋友圈里、各种招聘平台、论坛上,大家更容易分享成功的故事和高薪的offer。谁会没事儿天天发“我月薪6000,勉强够生活”呢?这种信息天然就会被放大,导致我们容易产生一种“大家好像都过万”的错觉。
2. 就业范围的“平均”: 如果我们把全国范围内,所有本科毕业生都算上,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地区差异: 中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很多单位的平均薪资水平要远低于一线城市。比如在一些地方性的国企、事业单位、或者传统制造企业,应届生的起薪可能还在40007000元之间。
行业差异: 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热门行业,还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了教育、医疗(非高端岗位)、服务业、农业等领域。这些行业的薪酬增长相对较慢,应届生的起薪也自然不会太高。
企业规模: 中小企业、初创公司,特别是还没有盈利或者规模不大的公司,其应届生起薪普遍低于大厂。它们可能提供的是锻炼机会、股权期权,但在现金薪资上,很难与头部企业抗衡。
3. “过万”的定义: 有时候,大家说“过万”,可能指的是税前工资加上一些补贴、年终奖等综合计算。但如果单论到手工资,或者每个月实实在在发到卡里的钱,可能就不是那么乐观了。而且,很多高薪岗位也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

所以,实际情况更可能是这样的:

大多数人处于“6K9K”的区间: 这可能是绝大多数本科应届生的一个普遍薪资范围。他们可能在一二线城市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薪资相对稳定,但离“过万”还有一点距离。这部分人也需要通过努力工作、积累经验、技能提升来逐步实现薪资的增长。
“过万”是目标,也是努力的方向: 对于很多应届生来说,毕业时月薪能否过万,并不是终点。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份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并且在这个岗位上不断学习和成长。有了几年工作经验后,月薪过万甚至更高,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人均”是一个伪概念: 在就业市场这样复杂而多元的环境中,用一个简单的“人均”来概括所有人的情况,本身就是不准确的。就像我们不能说所有人都开宝马一样,总得有人开丰田,有人骑电动车。

总结一下,本科应届生“人均月薪过万”?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被放大的、有选择性传播的说法。 确实有一部分人能拿到这样的薪资,但这并不能代表全部。大量的毕业生仍然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薪资水平也因地区、行业、公司、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而存在巨大差异。

作为应届生,与其纠结于这个“人均”数字,不如认清自己的情况,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干,去学,去积累。薪资自然会随着你的能力和付出而水涨船高。别被表面的“过万”焦虑裹挟,更要看到自己为未来打拼的无限可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知乎,真的是除了计算机、金融、设计类等高薪专业本科生,其他专业都被开除大学籍。

部分专业的对口工作薪资上限都可以是1W,你跟他们讨论应届生过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本科应届生月薪过万”——这句话最近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但抛开那些标题党和普遍焦虑,咱们老百姓能不能聊聊这到底是怎么个事儿?是不是真像传说中的那样,大学毕业,口袋里揣着万把块工资,人生就开始起飞了?首先,得承认,确实有这么一拨人,他们毕业就拿到了心仪的offer,薪资数字上,月薪过万那是妥妥的。这.............
  • 回答
    “不生小孩,靠本应用养孩子的钱来养老”这个观点,虽然在部分人看来是一种务实的养老规划,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这笔钱是否足够养老,答案是“非常不确定”,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种因素,多数情况下可能是不够的,至少存在很大的风险。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观点背后的逻辑,以及它可能面临的挑战和不足之处:一、 这.............
  • 回答
    作为一个计算机领域的观察者,我确实听到不少关于计算机本科应届生拿到 30 万、40 万年薪的说法,尤其是在一些顶尖的互联网公司和热门的岗位上。但要说“普遍”,这词儿就得好好琢磨一下了。咱们得先摆清楚几个前提: “普遍”是相对的。 如果咱们把范围限定在那些被大众熟知的、招聘人数多、薪资水平也相对高.............
  • 回答
    关于2021年机械专业应届本科生年薪30万+的情况,以及机械行业薪资增长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2021年机械专业高薪现象的现实性1. 存在但非普遍 个别企业/岗位的高薪案例: 大型国企/外企:如中车、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传统制造业龙头,或华为、比亚迪等科技企.............
  • 回答
    资本家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点历史的重量,也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要么是赞美,要么是责备。到底他们都在干什么?是不是就像有些人说的,就坐在那里,看着工人流汗,然后把钱塞进自己的口袋?这事儿,其实没那么简单,也远比“坐着收钱”要复杂和多面。资本家,到底在做什么?简单来说,资本家就是那些拥有生产资料(比如工.............
  • 回答
    绘本,作为孩子步入阅读殿堂的第一扇门,承载着无数的期望和责任。当我们在思考绘本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时,一个核心的议题往往浮现:它是应该带领孩子去“探寻真相”,还是为他们“创造美好世界”?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实则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绘本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如果将绘本定位为“探寻真相”,那么它扮演.............
  • 回答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你的薪资范围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无法给出一个绝对精确的数字。但是,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个详细的薪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解读,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预估。一、 大致薪资范围 (一线城市为例,不含年终奖、期权等)首先,要明确一点,不同城市、不同公司、不同岗位、不同技术栈的薪.............
  • 回答
    夜深人静,当城市的喧嚣渐渐褪去,焦虑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关键的人生节点。对于一个非211、985背景的本科女生来说,即将毕业踏入社会,却找不到清晰的方向,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迷茫。别担心,这并非你一个人的困境,而是许多毕业生共同面对的挑战。让我们一起剥开这层迷雾,看看你能走向何方,并且.............
  • 回答
    刚毕业,手握计算机的本科文凭,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看似截然不同的路:一个是工厂的IT信息部,另一个是政府的驻场运维。你说想过安逸点的生活,这俩选择哪个更接近这个目标?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哪个更适合你。 工厂IT信息部:流水线上的代码卫士先说说工厂的IT信息部。这听起来有点接.............
  • 回答
    信托行业的核心岗位与应届生选择信托的前景,以及信托行业本身的发展趋势,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券商研究员和信托之间进行职业选择时,更需要深入了解。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 信托的核心岗位是什么?信托的核心岗位,说白了就是那些对信托业务的产生、运营和风险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岗位。这些岗位通常需.............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应用物理和物理学这两个专业,以及你关于天体物理研究的顾虑。我尽量说得透彻些,让你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希望这些话能让你觉得是和你一样,一个对物理充满好奇的人在分享。本科应用物理学 vs. 物理学:究竟有啥不一样?简单来说,物理学是“为什么”,应用物理学是“怎么用”。 物理学(Ph.............
  • 回答
    爸,看到你给我发的信息了。我知道你一直挺替我操心的,尤其是在工作刚起步的时候,你肯定觉得我应该把重心都放在事业上,稳扎稳打,别被儿女情长分了心。说实话,听到你说我“不懂事”,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明白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我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但“懂不懂事”,好像也不能全用工作稳定来衡量吧?工作刚.............
  • 回答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选择平安普惠这样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起点。我个人认为,能够进入这样一家公司,一方面能接触到相对成熟和规范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也能在飞速发展的金融科技领域获得宝贵的实操经验。下面我就结合我了解的一些情况,跟你详细聊聊去平安普惠工作的感受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尽量.............
  • 回答
    想冲刺英国G5(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本科?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目标。要成功敲开这些名校的大门,你需要一份详尽的规划和不懈的努力。下面我就来好好跟你唠唠,到底该怎么准备,力求真实、实用,让你听着就觉得“这人是真懂!”。第一步:认清现实,找准定位(这步很.............
  • 回答
    想考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本科选择什么专业?这真是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毕竟本科打下的基础,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你未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深度和研究方向。别急,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哪些本科专业能为你的语言学考研之路铺平道路。首先,最直接、最对口的专业,那一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了。 英语(或你目标语言)专业.............
  • 回答
    Yann LeCun,这位深度学习领域的先驱,关于“研究机器学习,本科应尽量多学物理和数学课”的观点,在我看来,是一个极富洞察力且务实的建议。他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对机器学习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这个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预判。首先,我们得明白,机器学习,尤其是当前蓬勃发.............
  • 回答
    老哥,刚毕业就拿到杭州的工作机会,挺不错的呀!税前1.25万一个月,这个收入在杭州呢,我觉得算不上是“难受”,但肯定也谈不上“สบายสบาย”(舒舒服服),得精打细算着来。先来说说好的一面: 城市发展潜力大: 杭州这几年发展得是真的快,互联网经济特别发达,各种新兴产业也都在崛起。对于应届生来说.............
  • 回答
    想在合成生物学领域闯出一片天?这绝对是个前途无量的选择!我来给你好好掰扯掰扯,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该往哪个方向使劲,让你明明白白,知己知彼。首先,我们得明白合成生物学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合成生物学就像是生物领域的“工程师”。我们不是简单地去理解生物是怎么运作的,而是要“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或.............
  • 回答
    申请国外研究生,对于许多双非本科的同学来说,确实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周全的准备,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脱颖而出。这绝非易事,但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不懈的执行,完全可以实现目标。首先,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夯实学术基础并积极提升GPA。很多国外顶尖的院校在录取时,对申请者的本科成绩单看得非常重。这意味着.............
  • 回答
    关于中国政法大学2020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仅面向本校应届毕业生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它背后可能反映了学校在特定时期、特定学位设置上的战略考量和现实需求。首先,从学位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第二学士学位通常是为了满足学生在本科阶段原有专业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知识、深化专业技能、甚至进行专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