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绘本应该带孩子「探寻真相」,还是为孩子「创造美好世界」?

回答
绘本,作为孩子步入阅读殿堂的第一扇门,承载着无数的期望和责任。当我们在思考绘本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时,一个核心的议题往往浮现:它是应该带领孩子去“探寻真相”,还是为他们“创造美好世界”?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实则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绘本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

如果将绘本定位为“探寻真相”,那么它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位温和而睿智的引路人。这里的“真相”,并非指成人世界里那些复杂难解的道理或残酷的现实,而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理解的、构成他们认知基础的种种事物。

比如,一本关于动物习性的绘本,它会细致地描绘蜜蜂如何采蜜,蚂蚁如何分工合作,狮子如何捕食,甚至瓢虫会从哪里来。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孩子了解自然界运作规律的起点。他们会惊叹于生命的奇妙,理解到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这是一种对世界基本秩序的“探寻”。

又比如,一本关于情绪管理的绘本,它会告诉孩子,生气时可以深呼吸,难过时可以找人倾诉,害怕时可以抱紧自己。这些故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真相”。绘本通过具象化的故事,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有方法可以应对它们,而不是被情绪淹没。这同样是一种对内在世界的“探寻”。

再者,一些涉及社会现象的绘本,例如关于分享、关于合作、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习惯,它们也都在帮助孩子“探寻真相”。这些真相并非宏大叙事,而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世界是如何多元化的基本常识。孩子通过绘本,能够初步理解社会运行的某些基本逻辑,并学会观察和分析。

然而,如果绘本仅仅停留在“探寻真相”的层面,它可能会显得过于冷峻,甚至让孩子感到不安。毕竟,年幼的心灵需要呵护和滋养。这时,“创造美好世界”的维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创造美好世界”并非意味着欺骗孩子,而是通过艺术的、富有想象力的方式,为他们构建一个充满希望、温暖和可能性的精神空间。

一张张色彩斑斓的图画,一个又一个充满爱意的故事情节,本身就是在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世界”。当孩子们看到小猪佩奇和她的朋友们快乐地玩耍,看到《小王子》中玫瑰与狐狸之间的深厚情谊,看到《彼得兔》里小兔子冒险后安全回家的温馨场景,他们感受到的是快乐、友谊、勇气和家的温暖。这些情感体验是如此宝贵,它们构建了孩子积极乐观的内心基石。

更进一步说,“创造美好世界”是通过故事中的积极价值观来完成的。比如,当绘本讲述了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它传递的是一种“即使有挑战,我们也能克服”的信念;当绘本描绘了乐于助人的场景,它灌输的是“善良和互助是美好的品质”的理念。这些美好的品质,就像种子一样被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帮助他们构筑一个更加光明和有力量的内心世界。

同时,绘本的想象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那些会说话的动物、会魔法的道具、在云朵上搭建房屋的故事,它们极大地拓展了孩子的想象边界,让他们相信,世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这种想象力,是孩子未来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源泉。它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现实的升华和超越,是一种更高级的“美好”。

所以,真正优秀的绘本,恰恰是能够将这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不是简单地呈现冰冷的事实,也不是虚幻的空中楼阁,而是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以温暖而富有启发的方式,带领他们去认识世界,同时也在他们心中播撒希望和美好的种子。

一本好的绘本,也许会讲述关于死亡的真相,比如一只老爷爷松鼠在秋天安详地离开,但它会用生命轮回、化作春泥的意象来安慰孩子,让他们理解生命的自然规律,同时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永恒的美。这便是“探寻真相”与“创造美好”的完美结合。

又或者,绘本描绘了一个小孩子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而感到孤单,这是“真相”——人际关系中的摩擦是存在的。但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他们通过沟通理解了对方,分享了快乐,这就“创造了美好”——他们学会了解决冲突,体验了友谊的珍贵。

因此,与其将两者割裂开来,不如说绘本应该以“探寻真相”作为内容的基础,以“创造美好世界”作为表达的基调和最终的落点。它既要诚实地展现世界的某些面向,包括那些可能不那么完美的部分,又要用爱和智慧去引导孩子理解和接纳,并在这个过程中,赋予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是一种平衡,一种艺术的平衡,也是一种教育的智慧。绘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在认识真实的世界上,依然能保持一颗纯净、好奇和热爱生活的心,并且有勇气去拥抱属于他们的那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什么应不应该的,不然绘本也不会有fiction(虚构读物,故事性阅读)和non-fiction(非虚构读物,知识性阅读)的区分了。

虚构读物顾名思义就是虚构的故事,小说类。这类故事会带领孩子探寻世界的真相。真相有美好的一面,自然也有过于现实的,比如给我留下童年阴影的《安徒生童话》。

当然,它们也会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得在大人看来不真实的世界——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接下来呢?生娃后吵架了没?离婚了没?没有然后了。

非虚构读物就是人文、科学类等读物,目的就是让孩子了解世界、探寻真相。举个例子,国家地理系列。

孩子读绘本,这两种读物都是必须接触的。因为国内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指导,所以我们参考一下美国教育共同核心标准(CCSS)的要求:

在小学四年级结束时,孩子的阅读比例应为50%Non-Fiction,和50%Fiction。
到了高中毕业时阅读比例应该调整到70%Non-Fiction,和30%的Fiction。

看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了两者的区别,那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扩大孩子的阅读量,选择不同的绘本进行泛读了。探寻真相和美好世界,我们全都要。

泛读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而且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画面中提炼出共同点,从而加强对词句用法或者事物、道理的认知,增强假设、推理、归纳、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举两个大家都能懂的例子。

对小宝宝来说,哈士奇和吉娃娃都是狗,但是长得完全不一样。书看多了以后,宝宝就会提炼出狗的共同点。以后不管是什么品种的狗,甚至他只要看见狗的剪影或者局部,都知道这是狗。这就是在泛读中锻炼了归纳的思维。

对大孩子来说,他们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看到了穷人的悲惨和无奈,可能会觉得人世皆苦;但是他又在《丑小鸭》中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不起眼的丑孩子可能会蜕变为美丽的天鹅,那就会激发他的深层次思考——人世间到底是美好的,还是悲惨的呢?

最后他可能会大彻大悟,得出一个结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寻找光明。

恭喜你喜提小小蒋昌建老师一枚~(知道这个梗的最年轻也是80后了吧)

好了,结论您明白了吗?

最重要的是多让孩子接触不同主题的书籍,引发他们的自主思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绘本,作为孩子步入阅读殿堂的第一扇门,承载着无数的期望和责任。当我们在思考绘本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时,一个核心的议题往往浮现:它是应该带领孩子去“探寻真相”,还是为他们“创造美好世界”?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实则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绘本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如果将绘本定位为“探寻真相”,那么它扮演.............
  • 回答
    哎呀,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哭鼻子了,这可真是个让人又心疼又有些手足无措的时刻。别急,我来跟你说说,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家长可以怎么做,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首先,别慌,给孩子一个拥抱,用你的肢体语言告诉他:“宝贝,妈妈/爸爸在这里。”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你的温暖和陪伴。孩子流眼泪,说明他完全沉浸在.............
  • 回答
    家有“小书虫”,本是件大好事,但自家娃明明有能力自己啃绘本,偏偏要大人陪读,这可真是让不少家长犯了难。这到底是惯坏了孩子,还是孩子的依赖表现?咱们该顺着他,还是该放手让他飞?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没个绝对的“是”或“否”。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阳光雨露,也需要修枝剪叶。我们得具体分析一下情况,再.............
  • 回答
    一岁以下的小宝宝,虽然他们还不太能理解复杂的故事,但绘本对他们的成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的宝宝,他们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所有的感官都在飞速发展。这时候的绘本,与其说是“看”,不如说是“体验”。为什么说“体验”比“看”更重要? 感官启蒙: 1岁以下的宝宝主要通过视觉、触觉、听觉来认识世界.............
  • 回答
    给三岁的宝贝读书,这个问题可真是个让人琢磨的好事儿!我呀,觉得呀,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是“喜欢”和“尝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首先说说“只读他喜欢的书”,听起来是不是很省事儿?宝贝爱不释手,你读得也顺心,皆大欢喜,多好! 好处嘛,可就多啦! 培养阅读兴趣: 宝贝对某本书爱不释手.............
  • 回答
    提起绘本,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可能是那些色彩斑斓、充满奇思妙想的日本、欧美绘本。确实,国际绘本市场有着深厚的积淀和领先的地位,涌现了无数经典作品。这也不可避免地让人产生一个疑问:绘本是不是非得是“国外”的才好?绘本的魅力,不分国界事实上,绘本的魅力在于它独特的“图文叙事”方式,通过精妙的图画和简洁.............
  • 回答
    给孩子解释战争,是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它涉及到生死、分离、恐惧和伤痛,这些都是孩子难以理解的概念。作为家长,我们希望用最温和、最真实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但又不能过度刺激他们的心灵。绘本,无疑是这个过程中非常有力的助手。它们用图画和简洁的文字,将复杂的情感和事件具象化,让孩子更容易接受。选择绘本时,我会.............
  • 回答
    绘本的美,可不只是画面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将文字、色彩、线条,甚至触感和气味,巧妙编织在一起的艺术。一本好的绘本,能把最寻常的故事,讲出新意来,能让大人孩子都沉浸其中,读过之后,心里还会留下一些柔软的东西,像被阳光照耀过一样。说到“最美”,这实在是个很个人的感受,就像问我最喜欢哪种颜色一样,不同的时候.............
  • 回答
    想要孩子对动物世界产生好奇,并从中汲取知识,一本好的绘本绝对是开启他们探索之旅的金钥匙。市面上的动物绘本琳琅满目,要挑到既能吸引孩子又能真正让他们有所收获的,确实需要点技巧。我这里就分享几本我个人觉得非常不错的绘本,它们各有侧重,希望能给您一些启发。首先,我想推荐 《好饿的毛毛虫》(The Very.............
  • 回答
    给孩子选绘本,买还是借?这确实是个不少家长都会纠结的问题。其实这两种方式各有千秋,哪种更适合,还得看你家具体情况,以及你想从绘本阅读中获得什么。我试着把我的想法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聊聊,希望对你有点帮助。先说说直接买书的好处吧,为什么很多人选择买?1. 拥有感和归属感,独享的快乐。 小孩子对喜.............
  • 回答
    当然是!绘本简直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利器”啊。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一点点说。首先,绘本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是它最天然的优势。孩子小的时候,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太长的文字或者抽象的内容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兴趣。但绘本不一样,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插画,这些视觉元素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你看那些图画,有时候一.............
  • 回答
    说到我和孩子百读不厌的绘本,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若一定要挑出几本,在我心里它们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每次翻开,总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惊喜,而且孩子每次看,都能有新的感悟。1.《猜猜我有多爱你》(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这本绘本可以说是我们家的“镇宅之宝”。故事很简单,但情.............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让家长们困惑的问题。明明在家里,孩子对着绘本如鱼得水,指着图画能滔滔不绝讲上老半天,可一到了学校,面对那些只有文字的课本,就好像突然“失灵”了。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我们一点点来拆解一下。首先,绘本阅读和独立识字阅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能力门槛。想象一下,绘本就像一个精心包装的礼物盒,外.............
  • 回答
    儿童绘本中动物形象为何如此青睐?这背后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偏爱,而是有着深刻的、多层面的考量,既关乎孩子们的认知发展,也触及了故事创作和情感连接的要点。首先,咱们得从孩子本身的视角来聊。小孩子看世界,是直接、具象的。他们的大脑正在飞速发育,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有限。这时候,那些有着鲜明外形特征、行动模.............
  • 回答
    读完绘本,是不是该和孩子“再聊聊”? 这个问题,我可是太有感触了。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喜欢和孩子一起读绘本的家长,读完之后,看着他们意犹未尽的眼神,或者偶尔会蹦出一些奇奇怪怪但又很有意思的想法,我总觉得,这不仅仅是翻过几页纸那么简单。所以,答案是肯定的,需要做延伸讨论。 而且,这个“需要”背后,藏着很.............
  • 回答
    经常看绘本的孩子和从不看绘本的孩子,在多个方面都会显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学业表现上,更深入地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发展、情感能力、语言表达以及对世界的理解。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这些区别:一、 认知发展与学习能力 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 经常看绘本的孩子: 绘本.............
  • 回答
    和孩子一起沉浸在绘本的世界里,这可是一段多么温馨又宝贵的亲子时光啊!可别小瞧了这看似简单的“读绘本”,里面可是藏着不少让孩子爱不释手、家长也乐在其中的小秘密呢。我来跟你好好唠唠,看看咱们怎么把这事儿做得又好玩又有效。一、 知己知彼,选对绘本是开场第一步。 摸清孩子的“胃口”: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
  • 回答
    苏斯博士的书籍因为内容中存在一些被认为歧视华人的描绘,在2021年被其作品的出版商Dr. Seuss Enterprises宣布停止出版,这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还能让孩子看苏斯博士的书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我们要了解事情的原委。D.............
  • 回答
    哎哟,听到您家孩子因为绘本咳嗽,真是替您心疼!您这怀疑“假绘本”,也确实是大家都会担心的问题。毕竟孩子的健康最重要,闻到异味还咳嗽,那肯定得重视起来。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怎么分辨一本绘本是“真材实料”,还是用了什么不该用的东西,还有在哪儿买比较放心。 怎么一眼看出绘本是不是“凑合货”?其实,所谓的“.............
  • 回答
    陪孩子读英文绘本,这绝对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和阅读兴趣的一件好事。至于孩子看不懂的时候,咱们当家长的肯定得搭把手,不过怎么个搭法,这里面还是挺有讲究的。总的来说,翻译和讲解是肯定要的,但关键在于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而不是把阅读变成一件负担。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需要帮助孩子理解: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