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读绘本是不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好方法?

回答
当然是!绘本简直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利器”啊。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一点点说。

首先,绘本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是它最天然的优势。孩子小的时候,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太长的文字或者抽象的内容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兴趣。但绘本不一样,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插画,这些视觉元素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你看那些图画,有时候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能传递很多信息,孩子一看就懂,而且能从画面中读出故事。这种“一看就懂”的乐趣,是开启他们对阅读兴趣的第一步。

其次,绘本的故事性是关键。再好的绘本,如果没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也难以抓住孩子的心。优秀的绘本往往有清晰的情节、鲜明的人物,还有能引起孩子共鸣的情感。比如讲友谊的,讲勇气面对困难的,讲分享的等等。当孩子沉浸在故事里,跟着角色一起经历喜怒哀乐,他们会发现阅读不仅仅是看字,更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陪伴。这种体验感,会让孩子主动想要去了解下一个故事,去探索更多文字背后的精彩。

再者,读绘本的过程,其实是亲子互动的美好时光。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读绘本,不仅仅是把文字念出来,我们会用不同的语气去模仿角色的声音,会指着画面问孩子“你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会引导他们去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仅在听故事,也在学习语言表达,学习观察和思考。这种亲密的互动,让阅读变成了一种温馨的交流方式,孩子会把阅读和爱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就爱上了这个过程。

而且,绘本还提供了语言学习的绝佳载体。绘本里的语言通常比较简洁、重复,有很多拟声拟态词,这些都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好榜样。反复阅读同一本绘本,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一些词汇和句子,甚至开始模仿书中的表达方式。这就像他们在玩游戏一样,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还有一点,绘本的重复阅读性也很重要。孩子往往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看同一本绘本。别小看这种“重复”,这对孩子巩固理解、加深记忆非常有帮助。每一次重读,他们都可能发现新的细节,对故事有更深的理解。这种“老朋友”般的熟悉感,也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通过绘本,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即使是简单的故事,也能在孩子心里播下好奇的种子,激发他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探索和思考。

所以啊,绘本就像一把钥匙,轻轻一推,就能打开孩子通往阅读世界的大门。它不仅教会孩子认识字,更重要的是,它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建立起阅读的信心,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持续一生的阅读习惯。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多给孩子读绘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目被改过了! 原题目好像是:小时候不读绘本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所以我以下答案是根据原来的题目写的。

长大以后书橱被绘本压塌了~

小时候我们都没啥绘本。其实不看绘本并不会怎么样,但也有后来接触到绘本而被惊艳到的人比如我,会去做一些弥补童年缺憾的事情,比如说手抄绘本,疯狂给孩子买绘本,甚至会转行投入儿童绘本行业。

小时候,我记得自己看过的小人书大多是连环画之类的,而“绘本”作为一个日语里的外来词,我们这代人是当了妈以后才听说的。

我小学考上了上海的世界外国语小学,上海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所学校是外语教学的先驱。当时每周都会有一节阅读课,在图书馆自由阅读。我发现了书架上有一些进口的英文绘本,这是我从未见识过的。那些精美的插画,有着高级触感的纸张,和课本完全不同的、灵动的文字,作者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让我痴狂不已。

但是进口书那时候非常贵重,不能外借,也没有照相机手机之类的东西,所以我只能拿个小本本,争分夺秒地把内容抄下来!因为太小,很多词不认识,我还借了本字典一边抄一边查。我还记得我抄的是关于四只森林动物(刺猬,蛤蟆之类)的故事,但是书名我却忘记了,手抄稿也年代久远遗失了。

后来我妈妈从英国留学回来,给我带了好几本英国的童书,包括丁丁历险记的漫画和一本儿童彩图词典,我都爱不释手。因为当时国内根本就买不到如此优秀的童书。我不是个小气的人,但是从来都不肯借给别的同学看,生怕他们弄脏了。

过了很多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从怀孕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各种绘本,发现现在的绘本琳琅满目,不怕买不到,只怕家里不够大,顿时觉得这一代孩子实在太幸福了。

然后我开始疯狂地买买买,一开始是一个铁书架,后来两个书架,最后整个大书橱全都是女儿朵朵的书。我一开始是无收入的全职妈妈,为了能了解绘本行业的最新资讯,有钱买书,并且买书便宜点,我居然一狠心,从法务改行去做英语启蒙普及工作了。

因为读书是我的兴趣呀!虽然我读了很多年,还出国深造,但我真的不喜欢读法学。我还是个爱看童书的宝宝呀!

来看看朵朵的书橱吧~还有一部分不在我家里。总数3000-4000本之间,问题是她才两岁多。。。我平时消费都已经降级了,唯独买书从来不眨眼。


可能你们会觉得不够震撼,再来两张那天书橱被压坏以后的现场图。

接下来我一一回答题主关心的问题,我觉得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好问题。

1.阅读习惯是什么时候开始培养的?

0-3个月可以给孩子读书,4-6个月就可以抱着给他读绘本了。开始得越早,孩子越不会抗拒读书,并且对外语的接受程度也越好。

但是,如果你没有那么早开始读书,也不要焦虑。因为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阅读。阅读从几岁开始都不嫌太晚,只不过从0岁开始是最容易的而已。


2.不陪着读绘本的孩子专注力就不行吗?

不是,很多活动都可以培养专注力,比如书法画画乐器乐高甚至运动等。如果你只为了培养亲子感情和专注力,那这些活动都可以培养。

我们读绘本的目的本来也不是为了培养专注力,而是让宝宝通过绘本去习得语言,并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


3.我不想陪她读,我就想让他自己看,不看也不强求,她让我读我肯定乐意奉陪,但是不想天天固定时间开始读绘本。

孩子在学会自主阅读之前都需要很长时间的过渡,而亲子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对书本的兴趣,更好地过渡到自主阅读。

我家朵朵现在31个月,2岁开始就会自己拿着英文绘本念了,不需要任何干涉。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她还是需要我读给她听的,只有一本书读多了以后,她才能学会自己读。

2岁半自己读牛津树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7672702218260480 31个月 自己读果酱英语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7673128053563392 23个月 自己读Ten Nine Eight https://www.zhihu.com/video/1137673181065195520

发这些也是为了说明,虽然不读绘本并不会怎么样,但是读一读真的有好处的……

目前我家朵朵已经实现日常全英文对话。她在读双语托班,但她英语也是班上最好的,和外教沟通完全无障碍,这还是归功于家庭亲子阅读。


4.读绘本有什么好处?

▶ 图画书对于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 仅就亲子直接沟通这一点而言,图画书就比电视更能促进孩子的内在成长。否则图画书也只是单纯的工具而已。
▶ 好的作品看得越多,眼光就会越敏锐。不论美术、音乐或文字,多接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幸福的种子》松居直

阅读对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于0-3岁的婴幼儿,80%的脑细胞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多读书,向大脑频繁输入各种图片和语言信息,宝宝自然就更聪明,也能更好地对外表达。

在0-3岁的阶段进行亲子阅读,可以让宝宝:

  • 丰富语言
  •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品质
  • 培养想象力
  • 提高专注力
  • 提高审美能力

但是最重要的是让宝宝感到阅读是快乐的事情,培养宝宝对阅读的兴趣,为将来自主阅读打基础,同时加深亲子感情。要记住,亲子阅读的核心是通过阅读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让宝宝在快乐的高质量陪伴中成长。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user avatar

百年前的先辈没有绘本,他们靠血与智建立了新中国。

古代人也没有读过绘本,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读绘本有读绘本的好处,不读的也有自己的教育方式。

读绘本的群体才是小众,应该去问读绘本的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其实等同在问,不吃面食的南方人怎么样了。

我并不是反对绘本教育,是你没有理解早教关键所在。

对于学龄前的幼童来说,需要情智两方面的启蒙教育。

情感上要亲子陪伴互动,有一个良好的情感成长环境。

理智上要接触各种事物,丰富地锻炼肢体协调和大脑。

绘本流行综合了两方面,这是有人倡导和流行的原因。

但是你完全可以用积木、郊游等其它互动方式所代替。

根本的原因不在于绘本,而是你根本不想去陪伴孩子。

不想花时间和孩子互动,不想花时间去给孩子做启蒙。

孩子让你去读你才去读,孩子的一切都是他来指导你?

是觉得孩子自己就能学,还是单纯懒怕耽搁自己时间?

孩子是怎么学会说话的,怎么学会走路识字心里没数?

想要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自然是需要从亲子故事开始。

可看看电影海蒂和爷爷,有一个剧情和培养阅读有关。

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建立,必须给予他们内部驱动力量。

强迫会取得相反的结果,孩子厌恶读书时你后悔不及。

放养则等同于给他糖果,要他在独处的时候不要吃掉。

其实孩子能达到的高度,往往和父母自身的上限有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是!绘本简直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利器”啊。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一点点说。首先,绘本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是它最天然的优势。孩子小的时候,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太长的文字或者抽象的内容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兴趣。但绘本不一样,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插画,这些视觉元素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你看那些图画,有时候一.............
  • 回答
    家有“小书虫”,本是件大好事,但自家娃明明有能力自己啃绘本,偏偏要大人陪读,这可真是让不少家长犯了难。这到底是惯坏了孩子,还是孩子的依赖表现?咱们该顺着他,还是该放手让他飞?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没个绝对的“是”或“否”。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阳光雨露,也需要修枝剪叶。我们得具体分析一下情况,再.............
  • 回答
    陪孩子读英文绘本,这绝对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和阅读兴趣的一件好事。至于孩子看不懂的时候,咱们当家长的肯定得搭把手,不过怎么个搭法,这里面还是挺有讲究的。总的来说,翻译和讲解是肯定要的,但关键在于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而不是把阅读变成一件负担。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需要帮助孩子理解: .............
  • 回答
    给三岁的宝贝读书,这个问题可真是个让人琢磨的好事儿!我呀,觉得呀,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是“喜欢”和“尝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首先说说“只读他喜欢的书”,听起来是不是很省事儿?宝贝爱不释手,你读得也顺心,皆大欢喜,多好! 好处嘛,可就多啦! 培养阅读兴趣: 宝贝对某本书爱不释手.............
  • 回答
    哎呀,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哭鼻子了,这可真是个让人又心疼又有些手足无措的时刻。别急,我来跟你说说,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家长可以怎么做,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首先,别慌,给孩子一个拥抱,用你的肢体语言告诉他:“宝贝,妈妈/爸爸在这里。”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你的温暖和陪伴。孩子流眼泪,说明他完全沉浸在.............
  • 回答
    和孩子一起沉浸在绘本的世界里,这可是一段多么温馨又宝贵的亲子时光啊!可别小瞧了这看似简单的“读绘本”,里面可是藏着不少让孩子爱不释手、家长也乐在其中的小秘密呢。我来跟你好好唠唠,看看咱们怎么把这事儿做得又好玩又有效。一、 知己知彼,选对绘本是开场第一步。 摸清孩子的“胃口”: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
  • 回答
    和小宝宝一起读绘本,这可不只是“念书”那么简单哦!它更像是一场充满爱意的互动游戏,是建立亲子关系、激发宝宝语言能力和想象力的绝佳途径。别把它想得太复杂,跟着我一步步来,你会发现,这过程是那么自然而有趣。一、 准备工作:营造氛围,让书成为宝贝1. 选对书是第一步,但不必过于“挑剔”: 材.............
  • 回答
    给孩子读绘本,这绝对是件好事,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早期阶段。很多新手爸妈都会纠结一个问题:到底多大的孩子才适合开始读绘本呢?还有,我们大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给正在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你一些实用的思路。关于“多大开始合适?”这事儿,答案是:越早越好!你没听错,真的是越早越好。.............
  • 回答
    给宝宝读英文绘本,这可真是个充满乐趣和意义的事情。别把它想得太复杂,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你和宝宝之间的互动,以及你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快乐。我来给你好好聊聊,怎么把这件事做得既舒服又有效果。1. 选对书,比什么都重要!别上来就抓一本特别厚、词汇量爆炸的书。咱们给宝宝读绘本,得找对“味儿”。 宝宝的年.............
  • 回答
    嘿,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家的小宝贝是不是也到了那个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啦?每天总想着让他们多看看,多学点新东西,对不对?这时候,一本好的绘本,简直就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魔法钥匙。说到幼儿园小朋友该读什么绘本,这可真是个学问!别看它们都是小小的书,里面藏着大大的乾坤呢。我啊,从小到大也给自家娃读.............
  • 回答
    给宝宝挑选英文绘本,就像给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好的绘本不仅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甚至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选择绘本,我会从几个方面来考量:一、 绘本的“质感”与“触感” 纸张的厚度和耐撕性: 尤其是给小宝宝,他们喜欢用嘴巴和手去探索世界,所以纸.............
  • 回答
    “读博读傻了”这句话,虽然带着些许戏谑和自嘲,但背后隐藏的体验却是复杂而真实的。它不是指真的智商下降,而是指在漫长的博士研究过程中,因为压力、孤独、研究的深入和反复,以及对某些概念的过度沉迷,导致思维方式、情感状态、社交能力甚至是生活习惯发生一系列微妙甚至显著的变化。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尽量详细地描.............
  • 回答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穿越时空,触动人心,让我在阅读时不禁潸然泪下,或心潮澎湃。其中,有几个故事尤其让我动容,它们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人性深处情感的写照。1. 司马迁的《史记》:忍辱负重,终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的故事,在我看来,是关于坚韧、勇气和不屈精神的极致体现。想象一.............
  • 回答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EE)作为一个在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学科,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都非常旺盛。因此,读电气工程学科出国深造,绝对具有显著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体现在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电气工程专业出国留学的优势: 一、 学术和研究优势:1. 接触前.............
  • 回答
    “读文科真的代表没前途吗?”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也常常让家长和学生困惑的问题。 答案绝对是否定的,读文科绝不代表没有前途,但前途的“形状”和“路径”与理科可能有所不同。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剖析:一、 “前途”的定义与多元化: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前途”是什么。如果“前途”狭隘.............
  • 回答
    “读博真的那么好吗?仅仅从经济效益来看,读博值得吗?”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当下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我们来详细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重点关注经济效益,但也会捎带提及其他角度,因为纯粹的经济效益分析往往是不全面的。 读博,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值不值得?结论先行: 从纯粹的、短期的经.............
  • 回答
    读史,无论是看文言还是白话文,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乐趣,选择哪种方式“更好”取决于你的个人目标、兴趣以及你想要从中获得的深度。下面我将详细分析文言文和白话文在读史方面的优劣,帮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一、 文言文读史:原汁原味的历史记录与深度体验文言文是古代中国的书面语,古代史籍大多以文言文写成。.............
  • 回答
    读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就像是踏入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花园,这里有独特的风景,也有别人难以理解的风景。这种体验,可以说是既孤独又自由,既充满挑战又带来独特的成就感。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描述这种体验:1. 信息获取的“寻宝”过程: 资料搜寻的艰难: 当你决定进入一个冷门专业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资料.............
  • 回答
    读博士,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旅程,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学位,更是对一个人学术能力、研究素养、思维方式、甚至人生观的深刻塑造。最大的收获,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阐述:1. 深度与独立的学术能力: 精通一个领域,并能推动知识边界: 这是最直接的收获。博士训练的核心是让你成为某个细分领域.............
  • 回答
    读博的日子,就像在一条漆黑的隧道里跋涉,身边除了偶尔闪过的微光,更多的是漫无边际的黑暗。压力,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日积月累,像藤蔓一样缠绕,让你喘不过气。首先是学术上的压力。 你不再是那个每天按部就班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学生,你成了那个要“开疆拓土”的探索者。文献浩如烟海,但你总觉得没读够;实验一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