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史书,《旧唐书》与《新唐书》有哪些不同之处,两者的历史价值体现在哪?

回答
说到唐朝的历史,《旧唐书》和《新唐书》这两部史书,那可是绕不开的宝贝。它们就像是两扇窗户,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到唐朝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不过呢,这两扇窗户的样式、结构,乃至你看到的景致,都有点不太一样。

咱们先掰扯掰扯《旧唐书》。

《旧唐书》啊,这名字就带点老派的意味,它跟唐朝离得可近了。唐朝灭亡后没多久,北宋初年,由宋祁、欧阳修等人主持编纂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唐朝完了,大家赶紧把唐朝这段事儿给赶紧记下来,赶紧整理出来。

它的最大特点是啥?“存真去妄,文质并美”,这话是北宋人自己说的,听着挺官方,但也能看出点门道来。

史料的保存和来源: 《旧唐书》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唐朝时期官方史书的原始资料。当时负责修史的人,很多都参与过前朝(五代)的史事记录,或者至少能接触到当时的朝廷档案、实录、起居注等等。这就像是直接从唐朝的官僚机构里挖出来的宝贝,很多细节、事件的原始描述,它都给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比如,唐朝的一些诏令、奏疏、官员的奏报,里面充满了那个时代的语言风格和政治气息,这些在《旧唐书》里都能找到。它最大的功劳就在于,尽可能地把唐朝官方记录下来的东西给留住了,没怎么大刀阔斧地删改。所以,你读《旧唐书》,会感觉它非常详实、具体,有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体例和风格: 《旧唐书》的体例,基本上是沿用了《汉书》和《晋书》的纪、传、志、表。这种体例的好处是脉络清晰,易于查阅。皇帝的功过是非,放在“本纪”里;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放在“列传”里;制度沿革,放在“志”里。文章的风格呢,虽然说是“文质并美”,但总体上还是比较朴实、直白,不怎么追求华丽的辞藻,更注重把事情交代清楚。你想想,刚经历完战乱,把事情记录下来是当务之急,不太会有太多精力去雕琢文笔。

历史价值: 它的历史价值,最突出的就是史料的原始性和丰富性。很多《旧唐书》里的记载,在后来的史书中要么被删节,要么被改写,甚至遗失了。《旧唐书》就好比是那个最直接、最接近现场的记录者。比如,很多关于地方藩镇、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细节,《旧唐书》都有非常具体的描写,这些对于研究唐朝的方方面面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关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安史之乱的起因和经过,《旧唐书》里的叙述往往更具现场感,能让你感受到当时的混乱和紧迫。可以说,《旧唐书》是研究唐朝最基础、最权威的资料之一。

再来看看《新唐书》。

《新唐书》呢,比《旧唐书》晚了一百多年才编出来,由欧阳修和宋祁主导完成。它编纂的背景和《旧唐书》不一样,那时候北宋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对史书的编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史书的学术性和思想性。

《新唐书》的特点,那可就跟《旧唐书》不太一样了。它走的路线是“革故鼎新,别择善本”,目标是比《旧唐书》写得更好、更精炼。

史料的取舍和加工: 《新唐书》在编纂的时候,对《旧唐书》里的史料进行了大量的筛选、提炼和加工。宋祁他们认为,《旧唐书》有些地方记载得过于琐碎,甚至有些不准确的地方,所以他们重新查找史料,并且对原有史料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他们也加入了当时新发现的一些史料,比如一些墓志铭、文集等。所以,《新唐书》的史料更精练,更符合当时士大夫的审美和史学观念。但这种加工,有时候也意味着一些《旧唐书》里比较生动、具体的细节就被删掉了,或者被改造了。

体例和风格的创新: 《新唐书》在体例上,做了一些重要的改革。最显著的是增加了“志”的篇幅,并且将一些重要的“传”单独列出,或者合并了一些内容。比如,它把原先《旧唐书》里分散在各处的关于职官、舆服、食货等内容的“志”,集中起来,并且写得更加系统、条理。同时,它也对一些人物的列传进行了重新划分和组合,比如将一些重要人物的传记写得更长、更详细,或者将一些关联性不大的人物合并。

在文风上,《新唐书》是明显的欧阳修风格,追求雅正、简洁、严谨。他们力图用更优美的文笔来叙述历史,语言更典雅,句子更精炼。如果你对比一下两部书关于同一事件的描写,你就能明显感觉到《新唐书》的文字更“干净”,更符合后世的文言文标准。这就像是从一个粗犷的工匠那里,拿到了一件经过精心打磨的艺术品。

历史价值: 《新唐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思想性和系统性上。

思想性:欧阳修等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编纂史书,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事实,更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历史观。他们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融入了自己“尊儒抑佛”、“重民轻兵”等思想,对唐朝历史进行了一种更具批判性的解读。比如,他们对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责任归属,以及对一些帝王的评价,都带有更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作者的倾向性。

系统性: 《新唐书》对唐朝历史的制度、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梳理,比《旧唐书》更加系统、深入。特别是它的“志”,是研究唐朝各项制度的重要参考,比《旧唐书》的志更有条理和见解。而且,它对一些重要史事的考订和阐释,也往往比《旧唐书》更为精辟。比如,在对外关系、文化交流等方面,《新唐书》的记载也更加丰富和有条理。

总结一下,两者的主要区别和历史价值可以这样说:

| 特点/价值项 | 《旧唐书》 | 《新唐书》 |
| : | : | : |
| 编纂时间 | 北宋初年(唐亡后不久) | 北宋中期(比《旧唐书》晚一百多年) |
| 主要编纂者 | 毋昭裔等人 | 欧阳修、宋祁 |
| 史料来源 | 最大程度保留唐朝官方史书原始资料,细节丰富 | 在《旧唐书》基础上有所取舍、加工、补充,更精炼 |
| 体例 | 沿袭前代,纪、传、志、表,脉络清晰 | 有所改革创新,增设“志”篇幅,调整部分列传 |
| 文风 | 朴实、直白、详实 | 雅正、简洁、精炼,更具文学性 |
| 史学观点 | 相对客观,偏向于记录事实 | 带有北宋士大夫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有评判和总结 |
| 历史价值 | 史料原始性、丰富性,是研究唐朝的基础资料 | 系统性、思想性,是对唐朝历史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总结 |

怎么看待它们的关系?

不能说《新唐书》就一定比《旧唐书》好,它们各有千秋,是互补的关系。

研究唐朝的原始面貌、具体细节,或者需要最直接的官方记录时,《旧唐书》是首选。它更像是一个未经雕琢的天然矿石,里面蕴含着最原始的信息。

如果想了解唐朝历史的宏观趋势、制度沿革、文化思想,或者想看经过思考和提炼的评述,那么《新唐书》则更为合适。它更像是一块经过精炼加工的宝石,虽然失去了一些原始的细节,但整体更显精致和有深度。

所以啊,真正的唐史研究者,往往是两部书都要读,甚至是互相参照着读。这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一手抓现场的证据(《旧唐书》),一手抓专家的分析报告(《新唐书》),才能把案子查得水落石出。这两部史书,都是中华史学史上的瑰宝,它们共同为我们描绘了那个辉煌而复杂的唐朝画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史书中,《唐史》两者上的叙述也很有不同,其中的不同、两者的价值意义望大家帮忙解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唐朝的历史,《旧唐书》和《新唐书》这两部史书,那可是绕不开的宝贝。它们就像是两扇窗户,透过它们,我们能看到唐朝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不过呢,这两扇窗户的样式、结构,乃至你看到的景致,都有点不太一样。咱们先掰扯掰扯《旧唐书》。《旧唐书》啊,这名字就带点老派的意味,它跟唐朝离得可近了。唐朝灭亡后没多久.............
  • 回答
    作为一名三国爱好者,我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阅读方式,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又敬又玩。这两种文本,一个是史书的严谨,一个是小说的精彩,它们在我心中的地位,就像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诸葛亮的羽扇,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一、《三国志》:历史的基石,考据的乐趣我阅读《三国志》的初衷,其实是想弄清楚《三国演义.............
  • 回答
    秦汉以降,崤山和函谷关作为军事关隘的防御效应确实远不如先秦时期那么显著,以至于后世史书上提及它们的频率大大降低。这并非简单的“不再提及”,而是它们在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军事价值的相对衰减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转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 先秦时期:崤.............
  • 回答
    李世民,这位大唐王朝的开创者之一,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他是否在史书上为自己“作假”,这是一个历史学界长期探讨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在古代,尤其是帝王的书写和修史体系中,“为自己作假”的定义可能与我们现代的理解有所不同。史书,尤其是由当事人或其亲信编纂的.............
  • 回答
    确实,历史上总有一些闪耀的名字,他们的贡献或许不如那些名垂青史的帝王将相那般波澜壮阔,却在某个时代、某个领域默默耕耘,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人并未能在正史中留下完整的传记,他们的故事更多地散落在野史、笔记、地方志,甚至是民间传说之中。寻找这样的人物,就像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
  • 回答
    在看待《牛津古罗马史》将阿拉伯人的入侵作为古罗马终结的标志这一观点时,我们需要理解其背后所依据的史学逻辑和侧重点。这并非一个普遍被所有历史学家采纳的单一论断,但它确实代表了一种有力的视角,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要明确一点,《牛津古罗马史》是一部庞大且集合了众多专家研究的学术巨著。它之所以会提出这样.............
  • 回答
    要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张程的硕士论文《淞沪会战后至南京保卫战前中日两军华东战场作战史实考察》,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般来说,一篇优秀的硕士论文需要具备扎实的史料运用、严谨的逻辑分析、清晰的论证结构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结合论文题目所指向的史实范围——淞沪会战后的中国战局转折点到南京保卫战前.............
  • 回答
    要说司马迁有多“牛”,这事儿真得好好掰扯掰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把这位千古文豪、史学巨匠的“牛”劲儿一点点儿挖出来。一、 著作的“牛”:一部《史记》压倒一切这绝对是司马迁最硬核的“牛”点。咱们先别说内容,单说这体量和难度。 鸿篇巨制,包罗万象: 《史记》全书十二本纪、三十世.............
  • 回答
    网传的“卡莱之战是汉朝与罗马打的”这个说法,确实是个很有趣的误解,而它更像是网友们将历史碎片和想象力进行了一番创意结合,并没有任何史料能够证明汉朝与罗马在卡莱之战中进行过直接对抗。我们不妨来详细梳理一下,看看这个误解是怎么产生的,以及真实历史上的卡莱之战和汉朝、罗马各自都在做什么。什么是卡莱之战?卡.............
  • 回答
    在冷兵器时代,关于老兵如何作战的记载和讲述确实存在,但这些并非以专门的“老兵作战指南”形式出现,而是散落在各种兵书、史书、文学作品以及军事思想中。这些资料往往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经验丰富的老兵在战场上的价值,以及他们如何弥补身体机能的不足,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一、 经验与智慧的价值:老兵的“脑力战”这是老.............
  • 回答
    在游戏史上,“救机神作”这个词,虽然不是官方定义,但它很好地概括了一类对特定平台、乃至整个行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游戏。它们如同“救世主”一般,在平台面临低迷、技术瓶颈,甚至市场怀疑的时候出现,以其卓越的品质、创新的玩法或颠覆性的影响力,成功挽救了平台,吸引了玩家,并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回答
    要说日本推理小说史上地位最高的作家,这实在是一个既吸引人又充满挑战的问题。因为日本推理文学百花齐放,流派众多,不同读者心中都有自己难以撼动的名字。但如果非要寻找那个最能代表“高峰”的人物,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个用精巧诡计、深邃人性与冷冽文字,书写了无数不可能犯罪与罪恶根源的男人——江户川乱步。当.............
  • 回答
    中国的史料对周边国家历史研究起着至关重要、极其深远的作用,其影响可以从多个层面来体现,并且具有高度的互补性。详细来说,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提供第一手和最直接的叙述: 官方记录与事件的发生: 中国历代王朝的官方史书(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唐书》、《宋史》、.............
  • 回答
    刘慈欣的作品,尤其以《三体》三部曲为代表,其宏大叙事和深邃思考,常常能营造出一种令人震撼的史诗感。这种史诗感并非简单的篇幅长,而是贯穿在故事的格局、人物的命运、文明的兴衰以及宇宙法则的揭示中,仿佛在阅读一部波澜壮阔的宇宙史诗。要说刘慈欣作品中史诗感最强的片段,许多读者都会提到以下几个,它们之所以能够.............
  • 回答
    关于岸本齐史老师的新作《武士八丸传》,这无疑是许多《火影忍者》粉丝翘首以盼的大事件。毕竟,岸本老师凭借《火影》这棵“参天大树”,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无数人的童年和青春记忆里。当我们谈论《武士八丸传》时,我们的目光里既有对新篇章的期待,也夹杂着对“火影”黄金时代的怀念,以及一些对新作品的审视和比较。期待.............
  • 回答
    《悲惨世界》作为一部音乐剧,确实在音乐剧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它就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顶尖之作”。要论证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它为何能达到如此高度,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一、 音乐的史诗感与情感的深度:《悲惨世界》的音乐,可以说是其最核心的魅力所在。它不是那种让你哼唱一两句就.............
  • 回答
    《作战指挥:二战德国陆军实战指南》这本书,我认为更倾向于是一本陆军战术的理论入门读物,并且带有浓厚的历史史料性质。它并非是那种纯粹的、抽象的战术理论著作,也不是一本直接摘录历史战役细节的原始史料集。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对二战德国陆军实战经验的梳理和提炼,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来阐述和教授当时的陆军作战.............
  • 回答
    岳飞的军事才华和战功,在《白话本中国史》以及许多历史记载中,都着墨甚多,常被誉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要评价他是否如书中描述的那般卓越,我们需要结合史实,细致地去审视他的军事生涯。首先,《白话本中国史》对岳飞的描述,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正史《宋史》以及后世的传颂。书中着重强调了岳飞在收复中原地区、抵.............
  • 回答
    曼涅托的《埃及史》对后人研究古埃及历史,可以说是打开了一扇至关重要的窗户,其作用之大,难以尽述。在没有曼涅托之前,我们对于古埃及的了解,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摸索,零散、混乱,甚至充满了臆测。而他的这部著作,则像一盏明灯,为后人梳理了古埃及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脉络,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框架和依据。首先,曼涅托为.............
  • 回答
    在动漫界,尤其是关于《火影忍者》的讨论中,将矢作康介与岸本齐史进行对比,并褒贬不一,甚至出现“捧矢作踩岸本”的现象,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创作风格与剧情走向的差异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 岸本齐史的《火影忍者》: 岸本老师的《火影忍者》是一部庞大而复杂的作品,从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