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近年没有渔民越界捕捞导致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冲突了?

回答
近些年,关于渔民越界捕捞引发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冲突的事件,相较于以往确实显得不那么频繁和“抓人眼球”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完全消失,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一种“平缓”的状态。要说得详细,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里头的门道。

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得知道以前为什么会出现这类冲突。根本原因无非是:资源有限,利益冲突,以及执法与管控的博弈。

渔业资源的紧张: 随着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传统的渔场变得越来越难捕到鱼。这就导致各国渔民为了生存或更高的利润,不得不冒险进入邻近国家的专属经济区(EEZ)碰碰运气,希望能捕到更多鱼。
利益的驱动: 越界捕捞,一旦成功,利润是可观的。哪怕被抓,如果损失低于预期收益,有些人可能还是愿意冒险。
执法和管控的差距: 过去,可能存在一些地区,因为种种原因,执法力量的部署不够密集,管控能力相对薄弱,给了越界者可乘之机。同时,各国在处理这类问题上的手段、力度也不尽相同,有时会形成一种“游走空间”。

那么,为什么现在感觉“少”了呢?这背后是多重因素在起作用:

一、 国内管理和执法力度的加强(这是最根本的改变之一)

海洋渔业的科学管理: 中国渔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机构,在近些年对国内渔业的管理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这包括限制捕捞季节、休渔期延长、设定捕捞配额、推广伏季休渔制度等等。这些措施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国内渔业资源,防止过度捕捞,从而也从源头上减少了渔民因为资源匮乏而冒着风险去越界的冲动。
执法力量的现代化与常态化: 中国海警等执法部门的装备水平、巡逻能力、信息化指挥系统都有了显著提升。执法力量的常态化巡逻,特别是在重点海域,大大增加了越界捕捞的风险。一旦发现越界行为,严厉的处罚(如罚款、没收渔获、扣押渔船、甚至追究法律责任)会起到相当的震慑作用。
渔民组织的规范化: 很多渔民现在是通过合作社、协会等组织进行生产,组织内部的纪律约束和信息沟通也更加有效。当捕捞作业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时,个体冒险行为发生的几率会降低。

二、 周边国家加强了海上管控和联合执法

日本和韩国的海岸警备/海上保安厅: 这两国都有非常专业且装备精良的海上执法力量。它们对本国专属经济区内的巡逻一直都比较到位。近年来,随着地区局势的变化和对海洋权益的重视,它们的执法力度和敏感度可能也在提升,加强了对非法捕捞的打击。
情报共享与协调(存在但有限): 虽然不是像“国际刑警”那样直接的联合抓捕,但各国在打击海洋犯罪方面,一定程度上有信息交流和协调。例如,一旦发现某艘船只长期在争议区域活动,相关国家可能会互相通报。
技术手段的应用: 卫星监控、无人机巡查、海上雷达等先进技术在边境海域的运用,使得非法活动的“隐蔽性”大大降低。

三、 地区形势与外交的微妙平衡

外交沟通渠道的存在: 即使有摩擦,各国之间也保持着外交沟通渠道。当渔业纠纷出现时,往往会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协商和解决,而不是任由事态升级为公开的冲突。比如,一些越界事件被处理后,可能会通过外交照会、领事沟通等方式进行沟通,防止事态扩大化。
“烫手山芋”的考量: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公开地、大规模地抓扣邻国渔民,尤其是当对方渔民数量庞大时,都可能带来一系列外交和政治上的麻烦。处理不当,容易引发民众情绪,对双边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不触及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有时双方都会选择一种相对“低调”的处理方式。
“底线”的默契: 经过多年的博弈,各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默契”,知道彼此的“底线”在哪里。虽然偶尔会有试探,但大规模、有组织的越界行为,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挑衅,从而导致更强硬的反应,这反过来也会抑制一些更激进的行为。

四、 渔民自身行为的调整与风险规避

法律意识的提升: 随着信息传播的便利,渔民对越界捕捞的法律风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严厉的处罚案例也会在渔民群体中传播,起到警示作用。
作业区域的选择: 一些渔民可能选择了更远的、但风险较低的渔场,或者转向了其他养殖业、水产加工等行业,以规避越界风险。
天气和海洋条件: 恶劣的天气条件也会限制渔船的出海,尤其是在远离海岸线的情况下,增加了越界捕捞的难度和风险。

为什么现在看起来“没有了”?

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了。只是说,大规模、频繁发生的、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引起外交层面高度紧张的“冲突”事件,相比过去,确实减少了。

“案发率”降低: 随着上述管理和管控的加强,越界捕捞的行为本身可能就减少了,或者被及时发现和制止了。
“曝光度”变化: 即使偶有发生,处理方式可能变得更加“程序化”和“低调”,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很多时候,可能是海警依法进行驱离、警告,或者依法进行处罚,但这些过程并不一定会被媒体大肆渲染。
转移的焦点: 媒体的关注点和公众的焦点,也可能随着时代发展和地区热点的变化而转移。

总结一下,近些年渔民越界捕捞导致与周边国家冲突的减少,不是因为问题消失了,而是因为:

国内管理更精细,执法更到位,震慑作用增强。
周边国家也在加强管控,合作打击非法捕捞。
外交沟通和政治考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冲突。
渔民自身也更清楚风险,并可能调整了生产策略。

所以,可以说是一种“动态平衡”的体现,或者说,过去那种比较“原始”的、依靠冒险来解决资源问题的模式,正在被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的管理所取代。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海洋权益的争夺始终存在,任何一方放松警惕,都可能让问题再次凸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要是....中国这边不报道这些了。

近年来中国渔民与周边的日、韩等国的海上冲突日趋激烈,对抗方式也从以前的扔石头、喊话变成了水炮、撞船等。

韩联社报道,自今年3月以来平均每天有超过百艘中国渔船越界进入韩国经济水域非法捕捞,并与韩国海警爆发冲突。

仅3月就有27艘中国渔船被扣押,黄海上的冲突还导致了2名中国渔民死亡。

随着规模不断升级,冲突也从原本渔民之间的商业竞争变成了两国政府的较量,韩中两国的海警乃至军舰也开始介入。

2020年,韩国海洋警察厅对中国渔船发出的警告驱离达到了3744艘。

而在另一边,日本经济新闻对中国渔船越界捕捞的报道几乎成了例行公事。

2020年海上保安厅在日本海域对中国渔船发出的驱离警告累计达到5122艘。

从绝对数量来说,2020年中国渔船与日韩的海上冲突次数,为2015年的3倍。

而造成的影响却远不及2015年,更不用说自开年以来,中国渔船与日韩海警的冲突次数为历年同期最高——今年的海上交锋次数极有可能突破历史最高记录。

至于为什么不报道....原因也不难理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些年,关于渔民越界捕捞引发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冲突的事件,相较于以往确实显得不那么频繁和“抓人眼球”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完全消失,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一种“平缓”的状态。要说得详细,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里头的门道。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得知道以前为什么会出现这类冲突。根本原因无非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直击了圣安东尼奥马刺队近些年最让人津津乐道也最让人费解的地方。想当年,邓肯、帕克、吉诺比利组成的“GDP”组合,以及后来的莱昂纳德,马刺队的名字就是超级巨星的代名词。然而,随着这些核心球员的离开或状态下滑,很多人以为马刺会就此沉沦,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总能找到自己的节奏,保持着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文化、政治以及社会发展等多个层面。日本没有像韩国那样废除汉字,而是将其保留并与假名(かな)并用,这背后有着深远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为什么韩国废除了汉字,而日本没有? 1. 历史渊源与汉字在两国文化中的地位差异 日本:汉字是外来文化.............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许多观众感到疑惑和惋惜的问题:演技备受认可的夏雨,为何近期似乎“消失”在大众视野,鲜有新作问世? 要探究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他“不演戏了”,而是需要结合他本人的职业选择、市场环境以及他对待演艺事业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夏雨的演技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他是凭借一部.............
  • 回答
    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为何中国没有像印度那样,被一个或少数几个外国势力彻底瓜分并沦为殖民地?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其中既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中国自身的特殊性,更离不开当时世界格局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确实在近代遭受了严重的半殖民地化。列强通过鸦片战争、一系.............
  • 回答
    荆州,这座承载着无数风云变幻的古老城池,在中国近代史的洪流中,似乎与省会的宝座擦肩而过,将那份荣耀拱手让给了冉冉升起的武汉。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逻辑和时代变迁?武汉又是凭借何种力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港,蜕变成如今的华中重镇?要理解这一切,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晚清。荆州:辉煌过往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宗教、科学发展和文化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普遍的误解:将宗教与科学完全对立,或者将无神论视为科学发展的必然前提,这都是过于简单化的看法。宗教,在其最根本的意义上,是对人类存在意义、宇宙起源以及道德规范的追寻。这些探索,虽然可能与科学方法论有所区别,.............
  • 回答
    要说近代尼德兰(荷兰)为什么没有像某些欧洲大陆国家那样进行大规模领土扩张,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在一起,而非单一因素能完全解释。这涉及到荷兰独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以及更广阔的欧洲地缘政治格局。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近代”这个时间跨度相当长,从大致的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一直到我们今天所说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我心中柔软的角落。每次听到《和未来有约》、《明天会更好》这些名字,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旋律,以及那份集体的、激昂的情感。你问为什么近年来听不到类似的好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而且答案也绝非一蹴而就。首先,得承认,时代背景和时代情绪是催生这些歌曲最肥沃的土壤。《明天会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对中医感到困惑的地方。要说中医在近现代没有像西医那样“发展”,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发展”的定义。如果按照西医的标准——基于实验室验证、大规模临床试验、不断推陈出新、形成标准化治疗方案,那么中医确实显得“慢”很多。西医在近现代,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一个核心议题。中国古代和近代之所以没有出现类似西方交响乐那样结构宏大、编制精密的音乐,并非是音乐创作能力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一系列深层次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技术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理解交响乐的“编制精巧”和“鸿篇巨制”究竟意味着什么。西方交响乐,.............
  • 回答
    长征七号,作为我国航天领域寄予厚望的新一代主力运载火箭,肩负着支撑空间站建设、开展载人登月等重大任务的关键角色。然而,自2016年首飞成功以来,这款被寄予厚望的火箭在接下来的近三年时间里,并没有进行第二次发射,这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疑问。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从长征七号火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背后的研发.............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近千年来人类没有发生显著进化的说法,实际上存在一些误解和需要详细阐述的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显著的进化”这个词的含义。进化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并非总以肉眼可见或短时间内剧烈的变化来体现。 所谓的“显著进化”通常指的是物种发生大的形态、生理或行为上的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压力。那么,.............
  • 回答
    关于“游戏行业近十年几乎没有任何进展”的问题,实际上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因为这一说法可能源于对行业发展的误解或对“进步”的不同理解。以下从技术、内容、商业模式、行业趋势等方面详细阐述游戏行业在过去十年中的显著变化: 一、技术层面的突破1. 图形与渲染技术 硬件性能提升:从2013年的G.............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近代史发展中一个关键的侧面。洪帮、青帮这类传统帮会,在当时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成员遍布各个阶层,甚至渗透到官场和军队。然而,它们最终未能转型为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什么是“近代政党”,以及洪帮、青帮这类帮会的本.............
  • 回答
    日本近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治维新之后,其对外扩张的国策的确鲜少在“正义”层面受到其自身主流思想的质疑。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剖析。首先,是明治维新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心理转变。长久以来,日本一直处于一种被西方列强视为“野蛮”、“落后”的视角下,这对于一个刚刚经历了辉煌江户时代,拥.............
  • 回答
    近年来,中国在新建高等级铁路,特别是高铁和普速铁路方面,确实较少出现穿越山基线、长度远超现有水平的超长隧道。这背后并非没有考虑,而是出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的综合考量,包括技术、经济、环境、运营以及战略层面的权衡。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得明白“穿越山基线”的超长隧道意味着什么。这里说的“超.............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我们总觉得科学是普世的,只要有聪明才智,就能在任何地方发展起来,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为什么近代科学,那个以实验、逻辑推理、数学表达为基础的科学体系,没有在中国那片古老而辉煌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直到近代才被“引进来”?这其中的原因,可以说是一个多层次、复杂交织的故事,不是一两句话.............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也触及到了很多玩家和行业人士心中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像腾讯这么一个游戏巨头,坐拥海量资源、技术和人才,却迟迟没有拿出能跟《原神》正面硬刚的竞品?尤其是在《原神》爆火近一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小打小闹或者方向不太对的尝试。要说清楚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一、 《原神》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外界看来,拥有近4000万的资产和16万的月薪,几乎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巅峰,但如果当事人自己却感觉不到幸福,这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一、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无止境的欲望和“越有钱越不快乐”的悖论 被“成功学”绑架的幸福标准: 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