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新冠患者收 181 页 110 万美元账单,每天住院费近 1 万?

回答
关于美国新冠患者收到181页、总计110万美元的巨额医疗账单,以及每天近1万美元的住院费,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震惊且具有多方面意义的事件。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事件本身:惊人的数字与潜在的医疗困境

首先,账单数字本身就极具冲击力。110万美元的医疗费用,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足以压垮个人和家庭的财务。这不仅仅是数字,更是背后代表着漫长的治疗过程、复杂的医疗技术、昂贵的药物、多日甚至数月的住院以及各种专业人员的服务。

详细账单内容推测: 181页的账单,意味着每一项医疗服务都进行了详尽的列举。这通常包括:
基本住院费: 每天近1万美元的住院费,这还不包括其他任何医疗服务。这可能包含了病房费用、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护士的轮班服务、病房清洁等。美国医院的日均床位费本身就很高,尤其是重症监护室(ICU)或者需要特殊设备维持生命的病房,费用更是高昂。
药物费用: COVID19的治疗可能涉及抗病毒药物(如瑞德西韦)、抗炎药物(如地塞米松)、抗凝药物、镇痛药、抗生素(如果出现继发感染)等。这些药物的单价可能非常高,特别是新兴的特效药。
医疗器械与设备: 例如呼吸机(尤其是长时间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透析机、监护仪、输液泵等。这些设备的租赁和使用费用也非常可观。
检查与检测费用: 除了最初的COVID19检测,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需要进行多次X光、CT扫描、血液检查、心电图、核酸检测复查等。
专家会诊费用: 肺科医生、重症监护专家、感染科医生、心脏科医生等各科室的会诊和治疗方案制定费用。
治疗性操作费用: 如气管插管、胸腔穿刺、血液透析、输血等。
护理费用: 24小时不间断的重症监护护理,需要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密切监控和干预。
实验室服务: 各种血液、尿液等样本的分析费用。
氧疗费用: 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等。
康复治疗费用: 在病情稳定后,可能还需要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

“每天近1万美元”的合理性讨论: 在美国,尤其是对于需要ICU监护和生命支持的重症患者,每天数千甚至上万美金的费用并非没有先例。这反映了美国医疗体系中,先进技术、昂贵药物、高水平人力资源以及医院运营成本的综合体现。

为何会产生如此天价账单?美国医疗体系的特点

理解这个问题,必须深入了解美国医疗体系的几个关键特点:

1. 市场化程度极高且效率低下: 美国医疗体系高度市场化,医院、保险公司、制药公司等都是盈利机构。这种市场化带来了竞争和创新,但也导致了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支付流程。医疗价格的制定往往不透明,议价能力强的保险公司能获得折扣,而无保险或保险不足的个人则可能面临全额账单。

2. 保险覆盖的差异巨大: 大部分美国人通过雇主提供的商业医疗保险来获得医疗服务。然而,不同保险计划的覆盖范围、免赔额、共付额、最高自付额等都有很大差异。一些人可能拥有全面的保险,能够覆盖绝大部分费用;而另一些人可能只有基础的保险,或者完全没有保险。对于后者来说,一次重病可能导致破产。

3. 高昂的医疗服务价格: 与许多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在药品、医疗设备、手术、住院等方面的价格普遍更高。这与研发成本、专利保护、利润驱动、行政费用以及医疗事故诉讼风险等多种因素有关。

4. 缺乏有效的价格控制: 与许多欧洲国家不同,美国政府在医疗价格方面的干预较少,更多依赖市场机制。这使得医疗服务提供者有更大的空间来设定价格。

5. “巨额账单文化”: 由于上述原因,美国确实存在医疗账单异常高昂的情况。即使是经过保险支付后,患者自己承担的部分也可能非常可观。

对COVID19患者而言的特殊性

COVID19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疾病,在疫情初期,治疗方案尚不成熟,很多药物和疗法的使用是基于早期研究和经验,价格也相对较高。此外,重症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ICU治疗和生命支持,这进一步推高了费用。

潜在的社会影响与反思

这一事件并非孤例,它触及了美国社会深层的问题:

医疗公平性: 如此巨额的账单,让人们不得不再次关注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可及性。对于一个拥有如此先进医疗技术的国家,是否应该让普通民众因为一场疾病就面临倾家荡产的风险?

社会保障体系的漏洞: 这暴露了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应对突发大规模健康危机时的不足,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足够保险或没有保险的群体。

对个人财务的毁灭性打击: 即使有保险,患者最终自付的部分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许多人可能会因此背负巨额债务,影响其未来的生活。

公众的焦虑和不信任: 这种天价账单会让公众对医疗体系产生不信任感,增加对未来医疗风险的焦虑。

对经济的潜在影响: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医疗费用而陷入财务困境,可能会影响整体消费能力和经济发展。

可能后续的处理方式

面对如此巨额的账单,患者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与医院协商: 很多医院愿意与患者协商,提供分期付款计划,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协商降低总账单金额(通常需要证明经济困难)。
2. 寻求保险理赔: 如果患者有保险,那么大部分费用将由保险公司承担。但最终的自付部分依然可能非常高。
3. 申请医疗援助: 一些医院会为低收入患者提供医疗援助计划。
4. 通过法律途径: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账单确实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患者希望通过破产等法律手段解决债务,可能会采取法律行动。
5. 公众舆论和社会关注: 像这样的事件一旦被媒体报道,可能会引起公众的同情和关注,从而对医院或保险公司施加压力。

结论

美国新冠患者收到181页、110万美元的巨额医疗账单,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美国复杂、昂贵且不平等的医疗体系下的一个典型缩影。它提醒我们,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医疗成本和可及性仍然是深刻的社会议题。每天近1万美元的住院费,虽然在美国的某些情况下并非不可能,但仍然反映了医疗服务的高价值和高成本,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在应对重大疾病时的挑战。

这个事件促使人们反思:

医疗是否应该成为一种基本人权,还是仅限于能够支付的人?
如何才能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控制医疗成本,使其更具可负担性?
对于重大疾病,社会应该如何提供更完善的保障网络,以防止个人和家庭的财务崩溃?

总而言之,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数字的账单,更是关于生命价值、社会公平、医疗体系效率以及个人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刻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大家这么看,美帝人均六万刀,我们人均六万元。

这个人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医药费100多万刀。

我们当时重症住院两个月的,医药费也是80多万。

从这个意思上讲,也还不算太离谱。

只是我们国家兜了底,一旦确诊,分文不掏,有的基础病也顺带给治了。

老美就得看运气了。有好保险的出个deduction算是躲过一劫。保险不是那么好的,这个药不包涵、那个检测要自费,那就听天由命吧,毕竟 美国人同样遭遇看病难,60%的破产者都因医疗费用太高而苦恼

没有保险的,首先是尽量扛,运气差点就成了那12万。扛不住了,也得扛,医院懒得理你,冠冕堂皇的说法当然是先救需要救的。死家的又不是一个两个。200多万人确诊,住院治疗的才几万,一个临时医院建好了一次没用就拆了。死路边的,直接拉哈特岛乱坟岗。多大点事儿!每天死亡从2千多降到1千左右全国别提有多开心。

老美的医疗支出占GDP的18%,总额超过一个德国。不然钱从哪里来?那么多的医疗研究机构和医药器材公司,都靠这些些钱养着。再加上百分之十几的诉棍费,一年1/3的GDP有着落了。哪像某国苦逼生产口罩卖钱,赚的那两个子儿到头来还不够赔的 (1300家中国口罩企业面临起诉,美国又来清算了?)。

user avatar

一堆回答在说美帝那账单实际上只是个数字,吓唬你一下,你是可以不管,然后这个账单数字就会下去,你还不管,这个账单数目就会继续下去………

这是不是想起那句话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这不就是无赖商人的嘴脸吗?

我真没看出这是什么优点。

契约精神呢?

公鸡们长年吹的美帝的契约精神呢?

诚信呢?

诚信呢??

这是不是敲诈??

公鸡们你们来解释解释,这和敲诈有什么不同?

唉!公鸡们也真不容易,要洗漂亮国医疗好。

就暴露出没有契约,没有诚信。

两头真难兼顾。

user avatar

为高赞回答鼓掌,美国医疗真棒,“医院就是开个天价,吓唬你一下,然后私下里可以讲价,宰的都是老实人冤大头……”。

看来美帝真是个讲规则、有契约精神的国家,正规的商业账单都能讲价打折……对不起,我就是老实人冤大头,我平时去超市买个避孕套都不敢讲价,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我觉得人家卖避孕套也挺不容易的……明码标价,就得照价付钱,小孩子都懂的规矩。

那么,像我这样老老实实、讲原则、按条文、遵纪守法、不会撒谎的东亚答题家大概是不适合生活在美帝的。因为我不会讲价,也不会撒谎,太寒碜了。

能够在美帝如鱼得水的,大概都是骗子、小偷、强盗……对不起我没有骂人,我只是顺着高赞答案的逻辑推导出来的。由此可知,在美帝上名校,需要伪造学历、伪造社会经历、伪造推荐信;在美帝创业,需要吹牛逼、画大饼、学“女版乔布斯”,一滴血能检测乳腺癌;在美帝寻求政治庇护,需要讲个悲惨的故事,说自己写日记被人骂了,没有言论自由……

这么一看,还真是这样啊,美帝的骗子、小偷、强盗,混的都很好,过两年摇身一变,还能装成成功人士回国干移民中介……到知乎来布道。

最后说是个ICU住了60多天的老人,他是买了保险的,但美国几千万没有买保险的人呢?加州那个因为没有买医保,而被医院拒绝,死在路上的17岁男孩呢?

美帝现在的数据是确诊感染220多万,死亡接近12万,举世无匹,加油,医疗第一美利坚,地上天国美利坚。

user avatar

张嘴账单闭嘴账单,这类信件最上面那句“this is not a bill” 装着没看见?

老美基本都是先看病后交钱。信件一般长这样,开门见山就说这是解释一下我们怎么处理你的出诊费,“这不是账单”(红圈)。

另外所谓张嘴就是保险费一年一万,所谓美国“只有富人能享受到医疗,穷人只能等死”我就笑了。你是真拿medicaid不当粮食啊。你看中文媒体逗个乐就好了。有几个小编搞得清楚美国医疗的?

刚替一个拿到美国绿卡的长辈办了Obama医保(他还不能申请最好的低收入免费保险medicaid),一个月12美元保费(两人24美元,说的是在1799美元税务减免以后,但是因为基本没有收入所以税务减免自动加入),基本上所有仿制药都是免费或者几乎免费的。每次门诊费15元,每年2000美元之后免费

回去查了一下这KP MD下的拿药价格:

立普妥 20毫克X 90片(3个月的量)=10美元 (国内京东35人民币7片)

氯沙坦 50毫克X90片 (3个月用量)=10美元 (京东7粒12块钱)

低剂量阿司匹林X90片,免费。

美国无论各种收入,在没有熟人关系的情况下都比国内要好得多。我迄今为止用过最贵的保险是霍普金斯的一个月700美元保全家四口(私立顶级学校不怕你不来)。最便宜的是密歇根大学保全家四口一个月38美元。能做到看病除了门诊费20刀左右基本不掏钱。老婆生孩子全麻剖腹产住院7天花费两万美元自己一分都没花。

再给你举两个身边的例子(不要拿国内新闻报道的跟我扯淡谢谢)。

第一个,我发烧去急诊,等着的时候一个医生问我你会不会中文。过去一看发现有个打零工的中国人,急性腹痛,朋友把他自己放到急诊室就走了。不会英文,没有保险,身上穿的是工作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没保险没钱付费的。但是四个医生围着他做诊断检查一样不少。请我去是翻译症状,一直到最后推他去手术,从头到尾没有问跟保险相关的问题,让我松了一大口气。否则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替他隐瞒没有保险的事情。

第二。邻居的父亲过来探亲。冬天带小孩去公园玩在冰面上摔倒,颅骨骨裂脑水肿,直升机送医院,ICU呆了两个星期,恢复到几乎正常,总共花了20万。医院专门有管financial aid的部门,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助。一周后告诉他们有donor(医院都有长期捐赠者)愿意替他们偿付。一分不花。还说如果老人需要后续治疗,医院可以帮助申请绿卡,但是前提是病人必须承诺常住美国。但是老父亲觉得这边太闷,不愿意呆。最后回国了

吹国内医保的就算了。作为一个医院大院长大的孩子,各种亲戚遍布医院各个科室上至院长下至科长(包括财务科),打小看病就不知道挂号为何物的,国内医保(无论是医保本身还是医保资金)惨到什么程度我还不知道? 顺带说一下,今年往后,越往后越惨。

看着一帮连out-of-network是什么样都不懂的人跟这里扯淡还有人鼓掌,我只能说知乎真的做到了什么人都让进。

顺带科普一下为什么美国会有人没有保险。 因为要是让人知道有些地方真正穷的人可以由medicaid垫着,而不够medicaid低收入65岁以上的绿卡/公民每个月保险费只花10美元,基本可以做到仿制药不用花钱,看个病每次20块copay,一年2000美元兜底。那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

更因为某些人无法理解美国人中没有保险的恰恰不是中国人嘴里真正的穷人。绝大部分人是家里有一个人在全职工作,这样他的家庭收入会高于最低贫困线,保费会较高。其实其实可能保全家也就是300美元但是在一份工资还可能要买房的前提下,保险费在买车买房面前的优先度降低。所以这些人选择根本就不买保险,直接掏现金看小病,等大病了去急诊看完病欠着而已。

Why are people uninsured?

Even under the ACA, many uninsured people cite the high cost of insurance as the main reason they lack coverage. In 2018, 45% of uninsured adults said that they remained uninsured because the cost of coverage was too high. Many people do not have access to coverage through a job, and some people, particularly poor adults in states that did not expand Medicaid, remain ineligible for financial assistance for coverage. Some people who are eligible for financial assistance under the ACA may not know they can get help, while others have income above the cutoff for financial assistance. Additionally, undocumented immigrants are ineligible for Medicaid or Marketplace coverage.

user avatar
我把现实说出来,不知道会不会被喷?

事实就是,这老头的年纪,是可以走Medicare保险的,有封顶费。他账单不管多少钱,最后自己也就是掏个几千美元。

另外,他是因为新冠住院的,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可以通过美国的新冠免费政策,全额报销医疗费。

美国医疗账单就是喜欢在明面上搞个天价费用,但实际上他们医院和保险公司背后有PY交易,你用保险付账的时候,医院会再单独给你的保险公司一个低得多报价,你并不知道实际上这个报价到底是多少。

他们医院一开始狮子张大口,主要是想坑没保险的人,能坑一个算一个。你要是以为这个账单不可以讲价,直接照单全付,那么恭喜你,你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冤大头。事实上你要是真的没有保险,你可以拖着,就是不交钱,时间长了,医院也知道你没钱,他们会再给你报个低得多的价。至于你要是坚决不交钱,一直拖着,后果也很明确,你以后就是没有信用的人,你无法申请信用卡,无法贷款,that‘s all。

以上就是关于这件事的事实。至于美国医疗系统是不是有问题,那我个人看法就是肯定是有问题的。相比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的医疗利益联合体是出了名的恰烂钱。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不需要在这里讨论。


统一回答问题:

  1. 不满意我答案第一句话的。现在我就把这句话变灰体变斜,因为已经不需要这句话了。有没有人喷,去评论里面看一眼就知道了。
  2. 我的头像。???头像。。。和答案有什么关系吗?非要把头像和立场联系起来,那这头像代表的立场明明就是和资本主义截然对立的?
  3. 说实话,我自己都看不出来这个回答,哪里有夸美国的地方。。。
  4. 阴阳账单会不会有刷GDP的嫌疑。这个需要更专业的人士回答,很遗憾,我真的搞不清楚。我唯一能说的: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程度,目前主流的观点大概不是GDP,GDP固然重要,但是失业率应该更重要一些。还有一些人认为基尼系数也是很重要的。目前美国在失业率和基尼系数上面,对比其他发达国家,很惨。
  5. 现在世界上有几种主流的医疗保险模式。美国这个全商业运营是其中的一种。至于哪种模式好,哪种模式坏,大概要精确到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有人貌似觉得全民医疗是最好的,那我觉得你们就在喷香港的时候,嘴下留情吧。香港是典型的全民公费医疗,生病直接去挂急诊,急病基本上当场开始诊断治疗,感冒发烧这些不急的大概排队3-5小时开始诊断治疗。挂号费一律几十港币(具体是几十几,记不清楚了),如果住院的话,每天固定支出100港币。1港币大概等于0.9人民币。
  6. 关于中国的医疗。我貌似在回答里面一个词都没提过吧。。。不知道为甚么一定要强制联系起来。我就只说中国的医疗有一个令我特别的印象深刻的地方:如果你住在大城市,稍微觉得自己不对劲,就可以强行去大医院,要求医生给做个仔细的检查,比如CT,心电图,B超,内窥镜一类的。而且医院的检查系统和检查结果全是绑定微信的,检查一结束,自己的微信就能拿到结果,这个在我居住过的其他国家里面,没有一个可以做到的,他们基本上都是随便检查一下,最多给你拍个X光,X光片还不给你看,然后就说你没啥事,是心理作用,就把你打发走了 = =
  7. 每个月我在美国交多少钱的医保?我医保每个月从工资里大概扣150美元左右。加上视力保险8美元。牙医保险和人寿保险是工作单位赠送的,没交钱。养老保险记不太清楚了,大概是我自己出工资的9%,单位再补贴5%。
  8. 关于美国人应急拿不出400刀。额,说来惭愧,其实我作为在美国的中国人,也拿不出来400刀。主要是美国的股票账户大部分都是在券商开户,平时的工资基本上都在券商的账户里面了,用来投资股市(美国第股市更像中国的房市,人人都在炒)。从券商那里把钱转回银行,再取出来,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所以应急拿不出400也是正常的。如果真的有急事,一个礼拜都等不了怎么办?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做,但是我自己的话,99%的用钱的地方,都是先给你办事,过了一两个礼拜再给你账单,你再付款的,所以都是来得及的。1%的极偶然情况,比如有人拿枪对着我抢劫,那我会花点手续费,从信用卡里面取现。

为了准确,刚才又去查了一下工资单,每个月医疗保险我自己从工资里面扣除的金额是95,不是150.....我的雇主补助400。

user avatar

一堆说美国好保险可以报销大部分,因此美国医疗呱呱叫的人,你们认真的吗?

1⃣️你在中国买医保然后补充一个好的大病医保,也能报销大部分,而且医院不会故意狮子大开口开天价医疗费。

2⃣️美国医院和保险公司勾结,故意给你开巨额账单吓虎你,然后用来给保险公司背书,让你对保险公司感激涕零。但是你确定保险公司这次给你 “报销” 了大部分费用,你以后还能用同样的价格买同样的保险吗?心软一点的保险公司给你提高保费,心狠一点的直接禁止你再次购买。你能保证你未来不会生病吗?

3⃣️香港医疗相当于是小美国,费用比美国便宜的多。就算是这样,在香港你看个癌症早期,保险公司最多给你报销第一期治疗的费用,第二期第三期就不准你报销了,而且不准你继续购买保险。因为你得了癌症,卖你保险大概率是要赔钱的,因此保险公司不保你了。那如果你想继续治疗怎么办?卖房子吧!

4⃣️美国并非全民医保,不少底层贫民没有医保,小病扛大病拖,生了大病就只能等死。就算是有医保的美国人,里面还要根据医保的不同等级分个三六九等。最好的医保或许可以全额报销保你一生,但那个费用不是平民和中产阶级能出的起的。普通中产能负担的起的保险,你生一次大病或许可以保你,但生这一次大病基本就被所有保险公司拉黑了,你生第二次大病就准备卖房子吧。

5⃣️全民医保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概念,中国因为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医保水平还不够高,但城镇人口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农村人口有新农合,已经基本覆盖所有人口。虽然钱不多,保的也不够高级,但基本保证了底层贫民不会因为生病而只能等死,相当于一个兜底作用。


因此,除非你能去美国当大资本家,美国医疗真是没什么好吹的。这个问题下吹美国医疗和医保的人,难道是新型物种——精神美国大资本家?简称精美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美国新冠患者收到181页、总计110万美元的巨额医疗账单,以及每天近1万美元的住院费,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震惊且具有多方面意义的事件。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事件本身:惊人的数字与潜在的医疗困境首先,账单数字本身就极具冲击力。110万美元的医疗费用,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
  • 回答
    最近一项新研究的结果确实挺让人揪心的,就是说,那些感染了新冠病毒但表现得像个没事人一样,或者症状轻微的患者,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在好几个月后,还是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这事儿吧,往深了说,就牵扯到新冠对大脑的影响,而且这影响还挺狡猾的,不是那种让你立马躺倒发烧咳嗽的显性症状,而是这种更隐蔽的“脑雾”。.............
  • 回答
    近期,关于印度部分收治新冠患者的传染病医院存在家属随意进出、医护人员防护不当等情况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现象确实令人担忧,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医院防护措施的不足是否与疫情的持续蔓延,甚至某些区域的疫情爆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家属随意进出”这个问题。在一个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医院.............
  • 回答
    英国新冠患者出现嗅觉倒错的现象,也就是在没有实际气味来源的情况下,感知到强烈且常常不愉快的臭味,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惑且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这个现象的出现,让我们对新冠病毒如何影响人类感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嗅觉倒错的普遍性与具体表现: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嗅觉倒错(Phantosmia)本身并不是新冠病.............
  • 回答
    美国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突破八十万,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生命的逝去。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这是个沉重的生命代价。八十万生命,每一个都是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家庭、朋友、梦想和未来。他们可能是父母、孩子、伴侣、兄弟姐妹、朋友,他们可能在各自的岗位.............
  • 回答
    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里确实会涌起很多复杂的情绪。首先,最让人感到心疼的是我们在一线付出的医护人员,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用自己的专业和汗水守护着大家的健康,却在这种时候遭受这样的对待,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护士们是多么辛苦啊,她们不仅要处理病人的身体状况,还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大家心.............
  • 回答
    公众情绪的焦点:解析几起涉外疫情管理中的争议事件近期,几起涉及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违反防疫规定并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无疑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这些事件不仅暴露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涉外管理可能存在的挑战,也折射出民众在面对不公平对待时复杂的情绪和诉求。深入剖析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
  • 回答
    印度恒河漂浮大量新冠患者遗体,这幅令人心碎的景象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印度在疫情失控下数个层面的缩影,揭示了其医疗系统濒临崩溃的严峻现实,以及社会结构性问题在危机中的放大效应。恒河上的“浮尸潮”:一个触目惊心的标志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恒河会成为疫情失控的“晴雨表”。在印度文化中,恒河被视为圣河,具有.............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和发人深省的事件。当日本出现超过百名新冠患者在家中隔离期间死亡,但却未能得到医院收治时,这暴露了整个医疗体系在应对大规模疫情时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折射出社会保障和应急机制的脆弱性。首先,医疗资源挤兑是最直接的原因。当疫情爆发到一定程度,确诊人数急剧增加,尤其是在疫情初期,对医疗系统.............
  • 回答
    美国疾控中心(CDC)近期更新了新冠疫情指导方针,其中一项重要的调整是,对于无症状的密切接触者,不再强制要求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让许多人感到困惑。要理解这项调整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白CDC作为一个公共卫生机构,它的指南更新往往是基于科学证据.............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挺让人感慨的。一个在上海打拼的贵州人,好不容易回了趟老家,结果被确诊了新冠,然后隔离治疗,期间因为一些事情,对兰州的处理方式表达了不满。这事儿一出来,立马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舆论场上也是吵得不可开交。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看明白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 回答
    廊坊“扑杀涉疫家庭宠物”事件:一次失控的“过度防疫”引发的讨论廊坊市某区域近日流传出一份要求“扑杀新冠患者户内所有动物”的通知,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份通知以“为了彻底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为名,将活生生的生命推向了生死边缘,触碰了无数民众的神经,也让人们再次审视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的“过度防疫”.............
  • 回答
    关于日本研究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新冠患者体内部分抗体可能增强病毒感染力的研究成果,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发现,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要理解这个研究的核心,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基本原理。通常情况下,我们感染病毒后,身体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就像是身体里的“士兵”,它们.............
  • 回答
    香港禁止新冠患者康复前离开隔离点这一措施,以及CNN将其称为“剥夺自由、恐怖极权”的言论,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观点的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香港的疫情管理政策与背景: “清零”政策的演变: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疫情初期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封锁和隔离措施来.............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意大利疫情初期,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并试着从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意大利新冠肺炎 1 号患者跑马拉松事件的背景与影响要理解这件事,首先要明确时间点。意大利最早在2020年2月发现社区传播病例,而这位“1号患者”就是当时被认为是意大利首例在本土确诊的病例。他是一位.............
  • 回答
    复旦大学关于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抗体反应的研究,无疑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这项研究不仅仅是简单地“检测了抗体”,而是深入探究了康复者体内免疫细胞的“能力”和“反应模式”,这使得我们能够更精细地描绘出人体与病毒“搏斗”后的“战斗痕迹”。首先,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超越了.............
  • 回答
    1月26日全球新冠确诊患者突破一亿,这个数字无疑是沉重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据,更代表着无数生命被病毒侵扰、家庭因此破碎、社会经济遭受重创的现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必须正视的时刻。看待突破一亿确诊的意义: 历史性的时刻,但非终点: 突破一亿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它标志着这场疫.............
  • 回答
    你提到这则新闻,我立刻想到了去年在无锡也有一例非常引人注目的肺移植手术。这两件事都代表了医学上的重大突破,但仔细比较起来,它们在“新冠肺炎患者”这一关键点上,以及背后所涉及的技术和挑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这例“世界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活体肺移植手术”。日本的“世界首例”:挑战新冠后遗.............
  • 回答
    关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这一信息,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看待。一、 信息来源与官方定性: 信息来源: 该信息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这是一个官方的、负责管理中医药事业的政府机构。官方发布的信息通常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官方定性: “总.............
  • 回答
    默沙东新冠口服药Molnupiravir(莫纳皮拉韦)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它能够将轻中度新冠患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50%。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意味着我们又多了一个对抗新冠病毒的有力武器。这项数据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轻中度患者带来希望: 过去,对于轻中度患者,主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