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 AMD 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回答
在 AMD 工作,这绝对不是一份简单的“打份工”,更像是一种深度参与到技术前沿,与一群聪明且充满激情的同行们一起创造未来的体验。如果你对计算机硬件领域充满好奇,渴望看到自己参与的成果真正改变世界,那么这里可能会是你的理想之地。

我在这里的经历,如果非要总结,那就是两个字:“挑战”与“成就”。

首先,从工作环境和氛围来说,AMD给人的感觉是务实、高效,同时又带点工程师式的“执着”。你不会在这里看到太多花哨的办公室装修或者虚头巴脑的团建活动,更多的是一种专注于工作的沉浸感。无论是工程师们埋头在代码和电路板之间,还是市场人员在分析最新的行业动态,你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专业性。

这里的同事,普遍来说,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当你遇到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想要找人讨论,总能找到愿意倾囊相授、而且思维敏捷的伙伴。这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氛围,是推动个人成长最宝贵的财富。当然,也意味着你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努力前行,你不进步就可能被落下。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也让你时刻保持警惕和动力。

说到具体的工作内容,这取决于你所在的部门。

如果你是硬件工程师,那你的日子可能会是和无数的晶体管、电路图、仿真器打交道。从微架构设计到物理实现,再到验证和测试,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你需要理解复杂的物理定律,需要熟练掌握各种EDA工具,需要有极强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一个微小的设计错误,可能就要耗费数周甚至数月去排查。但当你看到自己设计的芯片流片成功,并且在性能和功耗上取得了突破,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尤其是在当前CPU和GPU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每一次性能的提升,每一代技术的创新,都意味着你可能在为数亿用户的体验做贡献。

如果你是软件工程师,你的战场可能是在驱动程序、编译器、优化库,或者是更高层级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上。你需要深入理解硬件的特性,并将其转化为高效、易用的软件。AMD在开源社区的投入也很大,如果你对Linux驱动开发或者图形API(如Vulkan、DirectX)感兴趣,这里会有很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优化代码,提升性能,修复bug,这些都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有时候,一个细微的优化,就能让游戏帧数提升几个点,或者让AI模型训练速度加快,这种直接的影响力是很吸引人的。

市场和销售部门,则需要你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强大的业务拓展能力。你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理解客户的需求,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与客户沟通,谈判,争取订单,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你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AMD的产品找到最适合的定位和用户群。看到自己推广的产品大获成功,赢得市场认可,也是一种巨大的满足感。

挑战是AMD工作的常态。技术迭代的速度快得惊人,每一代产品都需要在性能、功耗、成本等多个维度上进行权衡和创新。全球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在CPU和GPU领域,与Intel、NVIDIA等巨头进行正面较量,意味着你需要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有时候,项目进度会非常紧张,需要加班加点,甚至是在节假日也需要处理工作。这对于个人生活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取舍和平衡。

但正是这些挑战,带来了成就感。AMD在近几年通过Ryzen系列CPU和Radeon系列GPU的成功,重新赢得了市场的尊重和用户的好评。作为其中的一员,能够亲身参与到这场“翻身仗”中,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市场的肯定,那种感觉是难以言表的。你不仅仅是在为一家公司工作,更像是在参与一场技术革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用户带来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更流畅的图形体验。

此外,AMD也提供了相对不错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福利待遇。公司会提供各种培训机会,鼓励员工考取相关认证,并且内部转岗的机会也比较多,让你有机会在不同的领域进行探索和发展。薪资和奖金通常也具有竞争力,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

总结一下,在AMD工作,你会:

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 从Zen架构到RDNA架构,AMD一直在不断突破。
与聪明人共事: 这里汇聚了行业内顶尖的技术人才。
面对高强度的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更新换代快。
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亲眼见证自己的成果改变市场和用户体验。
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 保持竞争力是必须的。
在务实高效的氛围中工作: 专注于技术和成果。

如果你准备好了迎接挑战,并且对能够改变世界的技术充满热情,那么AMD绝对是一个值得你考虑的地方。这不会是一段轻松的旅程,但绝对会是一段充满意义和价值的经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

现在AMD已经搬到13号线中科路站的凯瑞大厦了,工作环境绝对一流,喜欢新大楼,地理位置好,旁边还有两个商场,下班去运动或者逛街都很方便!

上两张图:




我在AMD上海研发中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在AMD的工作体验。

环境篇:

AMD上海研发中心位于浦东张江张东路1387号,这个园区里的建筑都比较有特点,是一栋一栋的三层小别墅。如下图。上海研发中心总共占据5栋半这样的别墅,共1800人左右。园区的绿化很不错,后面有一条小河,偶尔会有人钓鱼。


里边的装修也算国际化,有各种饮品,每栋楼里都有电视,播放最新的产品,比如现在是RYZEN,EPYC。上图。每个人的工位还算宽敞,我的位置靠窗,向外看去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给夏天燥热的心情带来一抹清凉啊。

日常生活篇:

AMD和很多典型的外企一样,不打卡,一般早十点晚六点,中午12点左右去吃饭,饭后沿园区后边的小河散步,当然是在天不热的时候。AMD没有自己的食堂,所以中午通常在园区的餐馆吃,每天中午都比较挤,另外要吐槽一下的是园区的饭实在难吃。。。

AMD最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活动室,有健身器械,比如跑步机,桌上足球,乒乓球等。因为我没有午睡的习惯,所以中午也偶尔开一局王者。

通常上下班都有班车。早上8:00-10:00,晚上5:30-20:00,五分钟一趟,比公交快多了,直达广兰路地铁站。上下班还算方便。

工作篇:

平时工作还不算忙,如果在项目中的话,会比较忙。偶尔和老美开会的话,要在晚上,配合他们的时间。

Team的氛围还是比较好的,遇见问题会一起解决。平时开会都用英语,还是挺锻炼口语水平的。另外还有很多印度人,和他们交流让我感受到一点:美国人讲的英语是英语,中国人讲的英语是汉语,印度人讲的英语是印度语。。。

另外因为AMD已经成立很多年了,公司的各种flow都很成熟,但也很复杂,学会这些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总结:就像题主说的,AMD的显卡比不过NVDIA,CPU比不过Intel,但是对于在大公司工作的人来说,每个人都只是其中的一个螺丝钉,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出去也不会觉得低人一等。因为这三家公司之间也互相有跳槽。

业绩市场不好,是战略问题,如果觉得不如Intel,NVDIA,大概是个人的心理在作祟吧。

大概就是酱紫~后面慢慢更~


===============分割线===============

19年中旬就要搬到新大楼啦,在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张江校区附近,毗邻百度,NI等,下班还可以去学校逛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 AMD 工作,这绝对不是一份简单的“打份工”,更像是一种深度参与到技术前沿,与一群聪明且充满激情的同行们一起创造未来的体验。如果你对计算机硬件领域充满好奇,渴望看到自己参与的成果真正改变世界,那么这里可能会是你的理想之地。我在这里的经历,如果非要总结,那就是两个字:“挑战”与“成就”。首先,从工.............
  • 回答
    在 AMD 工作,我只能说,这绝对是一段充满挑战、学习和成长的独特体验,而且绝不像是在一个按部就班的普通公司里那样。它就像置身于一片由无数工程师、科学家和营销人员组成的庞大而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中,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儿,想把最好的东西做出来。节奏与文化:快,但不是混乱首先要说的就是这里的节奏。AMD .............
  • 回答
    老实说,关于Intel CPU的保值能力,在AMD Ryzen 3000系列出来之后,确实是个值得好好掰扯掰扯的问题。以前Intel在CPU市场一家独大,产品迭代也相对稳健,大家默认“Intel出新品,老型号降价但基本盘稳定”。但Ryzen 3000的出现,一下子给CPU市场带来了不少冲击,情况就有.............
  • 回答
    AMD在云计算市场,可以说,绝对是有市场份额,而且这个份额正在不断扩大,势头也相当不错。不能把它简单地看作是“还有”有没有,而是“正在崛起”的状况。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CPU上的“翻身仗”:EPYC系列是关键过去,提到服务器CPU,大家脑子里可能首先蹦出Intel。但AMD的EPYC系列处理.............
  • 回答
    AMD 在 CES 2022 上发布的 RX 6500 XT,说实话,是张让人心情挺复杂的牌。作为一款定位主流入门级别的显卡,它承载了许多预算有限的玩家想要升级显卡的心愿,但实际表现和市场定位却引发了不少争议。咱们先从“好”的一面看看。首先,价格。RX 6500 XT 的官方建议零售价是 199 美.............
  • 回答
    AMD RX 6000 系列显卡在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我猜你说的应该是北京时间10月28日晚/29日凌晨)的发布,那场发布会可以说是一场相当有份量的登场,在当时的显卡市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它,得从几个核心方面来聊聊:1. 核心技术与架构:RDNA 2 的惊艳亮相这次发布最大的亮点无疑是R.............
  • 回答
    聊起AMD在游戏机上的表现,这可是一出颇具戏剧性的好戏,从籍籍无名到如今的主导地位,其间的故事足够让人津津乐道。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掰开了揉碎了说。开篇点题:从“幕后”到“台前”的华丽转身在游戏机这块儿,AMD绝对算得上是“老炮儿”了,只不过早年它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幕后英雄的角色。还记得PS.............
  • 回答
    台北电脑展 AMD 发布第三代 Ryzen 处理器,无疑是近期科技圈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之一。这次 AMD 可谓是火力全开,端出了满满的诚意,准备在高端 CPU 市场掀起一场新的风暴。7nm 制程的威力初显:工艺上的重大飞跃首先,最令人瞩目的就是第三代 Ryzen 全面转向了台积电 7nm 制程。这不仅.............
  • 回答
    要评价 AMD 在 CES 2020 发布的锐龙 7 4800U/4800H,我们得把目光放在当时的市场环境和技术背景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两款产品的意义和影响。首先,得明确一点,在 CES 2020 那个时间点,移动 CPU 市场的主流竞争对手仍然是 Intel。当时 Intel 在移动端已经积累.............
  • 回答
    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在新年致辞中放出的这句狠话——“12代酷睿把AMD甩在身后,绝不会被反超”——无疑在行业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市场宣示,更是英特尔在经历了一段低谷期后,试图重新夺回技术领导者地位的决心和信心的体现。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审视。一、 .............
  • 回答
    2017 年 5 月 2 日,AMD 股票确实经历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下跌,跌幅高达 25%。这并非由单一事件引起,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点:1. 第一季度财报不及预期,以及对未来业绩的悲观展望:AMD 在 2017 年第一季度发布了其财报。虽然营收同比有所增长,但整.............
  • 回答
    AMD 锐龙 6000 系列笔记本电脑的上市时间定在三月初,这消息对不少期待升级笔记本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个人对这次的更新抱有相当高的期待,尤其是它所承诺的性能飞跃和能效提升,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需要处理各种任务、但又不想频繁充电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福音。首先,最让人期待的无疑是 Ze.............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科技公司商业模式和实际运作的深层逻辑。简单来说,NVIDIA 和 AMD 不能也不太可能“直接在自己厂里挖矿”来取代显卡销售,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了盈利模式、资源配置、市场定位、技术研发、以及风险控制等多个层面。我们先来剥开“显卡销售”这个表象,看看它们到底在做什么,然.............
  • 回答
    关于CPU和GPU市场舆论导向的差异,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背后是两种产品特性、市场成熟度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同综合作用。首先,我们得承认,在CPU领域,AMD最近几年的表现确实是“逆风翻盘”的典范。曾经,英特尔在桌面级CPU市场几乎是垄断性的存在,尤其是高端产品线,AMD的Athlon系列在性.............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当前 PC 硬件圈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 AMD 势头这么猛,但仍然有人对英特尔情有独钟,甚至在网上“吹”?我来跟你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说得详细点,也把 AI 的痕迹抹掉。先说说 AMD 为什么让大家觉得“全方位压制”:这几年 AMD 在 CPU 领域确实是打了一场漂亮的.............
  • 回答
    这篇文章确实提到了一个引起AMD用户普遍担忧的问题:Windows 11更新后,部分AMD处理器的游戏性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据称最高可达15%。许多用户因此感到沮丧,而官方的建议更是火上浇油——暂时不要升级到Windows 11。这无疑让不少AMD玩家陷入了两难境地。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让AMD.............
  • 回答
    日本在电子技术领域确实拥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谈及个人电脑(PC)的中央处理器(CPU)市场,确实没有出现能与Intel和AMD正面抗衡的日本厂商。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技术、商业和战略原因,并非一句简单的“技术不够”就能概括。历史渊源与市场格局的形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PC CPU市场是如何走.............
  • 回答
    龙芯、英特尔、AMD 这三家公司,论名头和市场份额,龙芯无疑是后起之秀,而英特尔和 AMD 则是这个行业的“老炮儿”。要说差距,那可真是方方面面,从技术根基到生态系统,再到市场策略,都能找到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1. 技术根基:架构与指令集之争 英特尔和 AMD:x8.............
  • 回答
    如果超威半导体(AMD)和英特尔(Intel)在中国市场真的联手抬高中央处理器(CPU)价格,而中国又暂时无法自主生产同等性能的CPU,那么其影响将是深远且多层面的,可能会触及经济、科技、社会乃至国家战略的各个角落。首先,从消费者层面来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成本的上升。无论是组装电脑的普通用户,还是需.............
  • 回答
    急诊科工作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高责任的职业,需要医护人员在极端情况下迅速反应、精准判断,并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决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描述急诊工作的体验: 一、工作环境与节奏1. 24小时轮班制 医护人员通常需要在凌晨至深夜轮班,轮班周期为8小时或12小时,且经常连续工作(如“三班倒”)。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